精神病法律法規
Ⅰ 精神病鑒定的法律規定有什麼
精神病鑒定的法律規定如下:1、中心在一般受理後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工作,並出具完整、規范的鑒定報告。2、中心在實施鑒定前,鑒定人應預先閱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實。對疾病的診斷要明確,有科學依據,對各種法定能力的評定和因果關系的評定要准確。3、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由辦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員主持,參加司法鑒定的人員不少於三人(其中鑒定人不少於二人)。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後,參加鑒定的精神病司法鑒定人應當簽署鑒定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時應記錄在案。5、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以《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的形式作出;經鑒定人簽字並加蓋本中心公章後生效。6、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完成,並將《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送達委託機關或鑒定申請單位。
Ⅱ 我國對神經病擾民有怎樣的法律法規
我國對神經病擾民的規定處理,可以去公安局,公安部門有責任對正在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對本人及他人的安全有威脅的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公安部門可以對其進行強制約束。公安部門如果不作為,當事人可以到公安督察部門舉報。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如果要想免除法律責任,必須得到法律上的確認才可以認定為精神病人,而這是需要經過法定機關做鑒定的,精神病人分很多種,對於間歇式的精神病人等,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應當承當一定的法律責任,無論何種精神病人,如果給他人造成傷害都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是這種責任可能要由其監護人履行或帶精神病人履行。要承擔停止損害、賠償損失等責任,該精神病人已經構成對你的侵權,但他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應由他的監護人承擔責任,他的監護人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成年兄弟姐妹,你可以向他的監護人請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你可以先找到他的監護人,協調解決,如果可以解決,那就最好不過了。如果不可以解決,你有權起訴他的監護人, 針對精神病人損害他人財物的現象,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別人損害的,讓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如果精神病人的行為違反社會治安管理規定,在和其監護人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可以報警處理,也可以讓村委會介入調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Ⅲ 有關精神病患者最新法律規定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專神病人,由屬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據此,如果你父親是精神病,依法由你母親擔任第一監護人,其次才是你們爺爺和奶奶,接下來才是你姑姑。
你母親可以作主,將你父親送到精神病院治療。
你是未成年人,不承擔監護責任。
Ⅳ 精神病人強制醫療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另外,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對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Ⅳ 精神病精神病醫院都有哪些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醫學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精神病醫院的專業人員除現有的醫、護、葯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評定遵照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文件職改字〔1986〕第20號關於轉發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和《實施意見》的通知規定試行外,其他工作人員如心理、社會學者及治療員,這三者人員未明確歸靠那一類系列。為有利調動和發揮這部分人員在精神衛生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經研究決定將這三類專業人員歸靠該條例通知第二章「衛生技術職務」第三條、4款「其他衛生技術人員」,進行職務評定。希各地遵照執行,並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具體辦法,將此項工作搞好。
Ⅵ 我國中國境內涉及精神病人的相關法律法規條款主要有哪些
我國境內涉及精神病人的相關法律是醫療保障法和殘疾人保護法。
Ⅶ 我們國家法律是怎麼規定精神病人犯罪的
精神病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病期間犯罪不負刑事責任,但在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犯罪的,要付刑事責任。
Ⅷ 求個精神病的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是為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范精神衛生服務,維護回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制定答。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2年10月26日發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鏈接【網頁鏈接】
Ⅸ 我國中國境內涉及精神病人的法律法規條款主要有哪些
《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襲法》是一部規范精神障礙患者治療、保障精神障礙患者權益和促進精神障礙者康復的法律,於2013年5月1日正式實施。
《精神衛生法》規定了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並設專章規定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用人單位、學校、醫務人員、監獄等場所,社區、家庭、新聞媒體、心理咨詢人員等在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方面的責任。
《精神衛生法》第七十一條提出加強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職業保護,提高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並按照規定給予適當的津貼。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因工緻傷、致殘、死亡的,其工傷待遇以及撫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精神衛生法》規定,精神障礙患者或者其監護人、近親屬認為行政機關、醫療機構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患者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訴訟。賦予患者相關的司法救濟權,將司法手段作為保護患者人身權利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重要的「兜底」保障措施。讓患方成為提起訴訟的法律主體,是法治社會的進步,也將推動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