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住條例
㈠ 暫住人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暫住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
②按照規定申報內暫住戶口登記,申容領暫住證;
③遇有查驗暫住證時,應當主動出示,不得拒絕;
④不得使用假暫住證或者借用他人的暫住證;
⑤離開暫住地時,應當到當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注銷暫住手續,交回暫住證。
㈡ 辦暫住證需要什麼手續
目前居住證已經替代了暫住證。
規定是,當事人申領居住證,應當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機關委託的社區服務機構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業、就讀等證明材料。
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的《居住證暫行條例》規定:
第九條 申領居住證,應當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機關委託的社區服務機構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業、就讀等證明材料。
居住地住址證明包括房屋租賃合同、房屋產權證明文件、購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單位、就讀學校出具的住宿證明等;就業證明包括工商營業執照、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出具的勞動關系證明或者其他能夠證明有合法穩定就業的材料等;就讀證明包括學生證、就讀學校出具的其他能夠證明連續就讀的材料等。
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申領居住證。監護人、近親屬代為辦理的,應當提供委託人、代辦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證件。
申請人及相關證明材料出具人應當對本條規定的證明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對申請材料不全的,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機關委託的社區服務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領人需要補充的材料。
對符合居住證辦理條件的,公安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5日內製作發放居住證;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的地區或者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期製作發放居住證的,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實施辦法中可以對製作發放時限作出延長規定,但延長後最長不得超過30日。
㈢ "居民暫住條例"英文是什麼
The resident temporarily resides the rule
㈣ 關於《暫住證》的相關法律規定
暫住證申領辦法
【頒布單位】 公安部 【頒布日期】 19950602 【實施日期】 19950602 【章名】 全文 第一條 為加強流動人口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治安
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暫住證是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市區或者鄉、鎮,在其
他地區暫住的證明。 暫住人在暫住地辦理勞務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證照時應當出示居
民身份證和暫住證。 第三條 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擬在暫住地居住一個月以上年滿16
周歲的下列人員,在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的同時,應當申領暫住證: (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僱用的人員; (二)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運輸業的人員; (三)從事商業、飲食業、修理業、服務業的人員; (四)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人員; (五)其他需要申領暫住證的人員。 第四條 探親、訪友、旅遊、就醫、出差等人員,按照規定申報暫住
戶口登記或者旅客登記,不申領暫住證。 第五條 申領暫住證須持暫住人的居民身份證,並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暫住在居民家中的,由本人攜帶戶主的戶口簿到暫住地公安派
出所申領暫住證; (二)暫住在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或者工地、工
場和水上船舶的,由單位或者僱主將暫住人員登記造冊,到暫住地公安派
出所申領暫住證; (三)暫住在出租房屋的,由房主攜帶租賃合同,帶領其到暫住地公
安派出所申領暫住證。 第六條 暫住證為一人一證,有效期限最長為一年。暫住期滿需繼續
暫住的,應當在期滿前辦理延期或換領手續。 第七條 暫住證丟失的,應當到公安派出所辦理補領手續。 第八條 暫住證登記項目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常住戶口
所在地、居民身份證編號、暫住地址、暫住理由、有效期限等。 暫住證登記項目需要變更、更正的,應當到公安派出所辦理變更、更
正手續。 第九條 居(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立暫住人口管理站,聘用戶口
協管人員;居住暫住人口較多的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水
上船舶等,應當根據需要確定戶口協管人員。 暫住人口管理站和戶口協管人員接受公安機關的委託,協助做好暫住
人口的登記、發證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條 僱用暫住人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督促暫住人申報暫住戶口
登記,申領暫住證,不得僱用未申領暫住證的暫住人。 第十一條 暫住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 (二)按照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 (三)遇有查驗暫住證時,應當主動出示,不得拒絕; (四)不得使用假暫住證或者借用他人的暫住證; (五)離開暫住地時,應當到當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注銷暫住手續,交
回暫住證。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買賣暫住證。 第十三條 暫住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除公安機關依照本規定可
以收繳或者吊銷暫住證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押公民的暫住證和其
他身份證件。 第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由公安機
關予以處罰: (一)不按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經公安機關通知拒
不改正的,對直接責任人或者暫住人處以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二)騙取、冒領、轉借、轉讓、買賣、偽造、變造暫住證的,收繳
暫住證,處以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行為人有非法所得的,除沒收
非法所得外,處以非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 (三)僱用無暫住證人員或者扣押暫住證和其他身份證件的,對法定
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第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
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暫住人,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情節吊銷其暫住證。 第十六條 被處罰人對依照本辦法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
《行政復議條例》的有關規定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 第十七條 公安派出所負責辦理申領、換領和補領暫住證的日常工作
。 第十八條 暫住證的式樣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制定
。領取暫住證應當交納證件工本費。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㈤ 暫住制度最先由誰提出的
暫住證制度的法來律依據是《源戶口登記條例》。而這個登記條例是1958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1958年制定的這個戶口登記條例以嚴格控制人口流動為基本准則(特別是嚴格限制農民向城市遷移),目的是建立城鄉分離的二元戶籍制度。立法的服務對象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核心內容是把全國人口人為地劃分為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兩大主要類型,並實行有差別的社會福利待遇政策。
㈥ 《居住證暫住條例》屬於制度嗎
當然屬於制度規定。
㈦ 公安部《暫住證申請辦法》第12條是什麼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堅決打贏抗暴雪保暢通保安全這場硬內仗,公安部容12日晚再次向全國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雪天交通管理工作切實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的緊急通知》和《關於切實做好暴雪災害地區治安管理和服務群眾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公安機關全面啟動應急工作機制,主要領導要親自坐鎮指揮,相關領導要迅速帶領工作組深入一線,指揮調度各級公安機關以及交管、治安、消防等警種聯合做好雪天道路交通應急處置工作。以打通交通擁堵路段、確保交通安全為重點,加強巡邏管控,疏導交通,維持治序。有關警種、單位組成救援隊、服務隊,積極救助受困群眾,服務群眾。加大宣傳力度和值班備勤工作。治安部門立即行動,採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強暴雪災害地區治安管理,嚴密防範、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加強社會面防控和重點要害部位安全防範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秩序,服務廣大群眾。
㈧ 暫住證罰款條例
警方依據的《暫住證申領辦法》效力級別為部門規章,《外來戶籍規定》是地方政府規章。它們設定的罰款、警告、責令離京,都屬於行政處罰,其處罰行為和范圍,都必須受《行政處罰法》規制與約束。《行政處罰法》第十二、十三條,明確規定了「規章」的處罰許可權:「……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一)暫住人員不按規定申報暫住登記或申領《暫住證》,經通知仍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下罰款;
(二)為暫住人員提供暫住場所的單位和個人,不按規定為暫住人員申報暫住登記的,責令限期補辦;逾期不補辦的,處100元以下罰款;
(三)為暫住人員提供暫住場所的單位和個人,不按規定為暫住人員申領《暫住證》的,責令限期補辦,並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四)不按規定辦理《暫住證》的更正、換領、補領手續的,責令限期補辦有關手續,並可處50元以下罰款;
(五)僱用無《暫住證》的暫住人員的,責令限期補辦或清退,並可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六)非法扣押《暫住證》的,責令立即改正,並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單位對其僱用的暫住人員不履行管理職責,致使單位內部治安秩序混亂,發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責令限期整改,並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對單位處50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第二十七條 罰款和沒收物品,應當出具統一的罰沒收據。罰沒收入一律上繳同級財政。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公安機關依照本條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復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申請復議、提起訴訟。
第二十九條 對冒用、塗改《暫住證》和拒絕公安人員查驗《暫住證》等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偽造、買賣《暫住證》的,沒收非法所得,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㈨ 唐山市暫住證條例
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97 文章錄入: admin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批准《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的決定
(1999年7月31日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批准《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由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附:
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
(1998年12月22日唐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1999年7月31日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批准)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暫住人口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暫住的公民以及一切留住、僱用暫住人口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暫住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到本市以及本市跨縣(市、區)(路北區、路南區之間跨區暫住的除外)居住,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員。
第四條 市、縣(市、區)、農場、開發區公安機關負責本轄區內的暫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公安派出所負責暫住人口登記、發證和治安管理工作。
勞動、工商行政管理、衛生、計劃生育、民政、房產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暫住人口管理服務工作。
第五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暫住人口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指導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工作。
第六條 暫住人口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除公安機關可以依法收繳或者吊銷暫住證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押公民的暫住證和其他身份證件。
第二章 登記和發證
第七條 對暫住人口分別實行申報暫住戶口登記和申領暫住證管理。
第八條 年滿十六周歲、擬在暫住地居住一個月以上、從事勞務或者經營性活動的暫住人員,在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的同時,應當申領暫住證。
其他暫住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申報暫住戶口登記或者旅客登記,不申領暫住證。
第九條 暫住人員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應當提交以下證件或者證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戶籍所在地鄉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
(二)成年暫住人員應當提交原居住地出具並經暫住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部門查驗有效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三)從事務工、經營性活動的暫住人員,還應當提供戶籍所在地鄉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外出人員就業證明。
第十條 暫住人員按照以下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
(一)暫住在居(村)民家中的,由戶主或者委託其成年家屬,持戶口簿同暫住人一起到暫住地居(村)民委員會辦理暫住戶口登記,從事勞務或者經營性活動的暫住人員,同時到暫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領暫住證;
(二)居住在機關、團體、駐唐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的暫住人員,由留住單位統一登記造冊到暫住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
[1] [2] [3] [4] 下一頁
㈩ 居民證暫住條例屬於行政法嗎
最主要有:中華人抄民共和國公務襲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來源上海律師網頁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