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地方性法規
❶ 會計法律制度是由哪幾個部分構成的
1、行政法規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等。
2、法律
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它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總規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
3、國家統一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章: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定辦法,如以財政部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僅在本行政轄區內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例如《天津市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1)會計地方性法規擴展閱讀: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用以調整會計關系的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它是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會計法對會計違法行為歸類:
一、會計賬簿,會計法提及的相關違法行為: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私設會計賬簿的;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
二、原始憑證,會計法提及的相關違法行為: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三、賬務處理,會計法提及的相關違法行為: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四、編制報表,會計法提及的相關違法行為: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五、會計監督,會計法提及的相關違法行為: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六、會計造假,會計法提及的相關違法行為: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❷ 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包括什麼
全選。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是: (1)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版定立法程序制定權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 如1999年10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法》。 (2)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 (3)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4)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
❸ 會計地方性法規屬於廣義的會計法嗎
屬於。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
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❹ 會計法律, 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章, 會計行政法規 怎麼區分
會計法律, 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章, 會計行政法規區分方法:
1、見到xx法,就是會計法律。會計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指定通過。
2、見到xx條例,屬於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經國務院批准發布。
3、見到會計基本准則以及XX辦法,屬於部門規章,但要去掉檔案管理辦法以及會計評優辦法。
4、除了上面三種外屬於會計規范性文件。
❺ 什麼是會計法律制度
會計法律制度的概述
會計法:(廣義)是指國家權利機關和行政機關指定的各種會計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等等。(狹義)僅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理發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會計法律制度:指國家權利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有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❻ 我國的會計法律有那些是由什麼機關制定的其法律效力如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等,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是最高會計法律體系,其它會計制度法規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是由財政部制定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6)會計地方性法規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六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獨立、公正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八條,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九條,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並從事審計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除有本法第十條所列情形外,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准予注冊。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自處罰、處分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五)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不予注冊的情形的。
❼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屬於地方性法規嗎
1:《會計從復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不制屬於地方性法規,屬於會計規章
2:會計規章包括兩種,即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地方政府規章。
會計部門規章是指由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財政部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調整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內容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其他部門根據其職責許可權制定的會計方面的規范性文件也屬於會計規章,但必須報財政部審核或者備案。會計部門規章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
會計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的適用於本地區的會計地方政府規章,會計地方政府規章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會計法規。
會計規章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監督暫行辦法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❽ 我國會計制度體系主要包括
財務會計制度有哪幾種抄?為了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制度。
1.《企業會計制度》。
2.《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3.《小企業會計制度》。
4.《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5.《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6.《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7.《內部會計控制規范》。
8.其他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❾ 地方性會計法規有什麼特點
地方性會計法規的特點是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和特點,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制定的地方會計規范性文件。
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會計法規。
(一)會計法律
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
(二)會計行政法規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三)會計部門規章
會計部門規章是指國家主管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財政部以及其他相關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調整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內容的國家統一的會計准則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會計監督制度、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及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等。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委員會在同憲法、會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准則制度不相抵觸的前提下,根據本地區情況制定發布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規范性文件。
此外,實行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允許的范圍內也可制定會計規范性文件。
❿ 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分別都包括哪些文件
會計法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
會計行政法規:《總會計師條例》、版《企業權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會計規章:《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支付結算辦法》
地方性會計法規:《XX省會計條例》
會計規范性文件:《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國家權利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規范性文件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