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保護條例
㈠ 國家對古樹有什麼規定和保護手段,多少年算古樹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第三條中明確規定: 本辦法所稱的古樹, 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本辦法所稱的名木,是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凡樹齡在300年以上, 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餘為二級古樹名木。
一級古樹名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二級古樹名木由城市人民政府確認,直轄市以外的城市報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1)古樹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破壞古樹名木會承擔的責任:
(1)不按照規定的管理養護方案實施保護管理,影響古樹名木正常生長,或者古樹名木已受損害或者衰弱,其養護管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未報告,並未採取補救措施導致古樹名木死亡的,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予以處理。
(2)破壞古樹名木及其標志與保護設施,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因保護、 整治措施不力,或者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致使古樹名木損傷或者死亡的,由上級主管部門對該管理部門領導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的古樹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第三章森林保護
第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在大面積林區增加護林設施,加強森林保護;督促有林的和林區的基層單位,訂立護林公約,組織群眾護林,劃定護林責任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護林員。
護林員可以由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委任。護林員的主要職責是:巡護森林,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對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護林員有權要求當地有關部門處理。
第二十條 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林區設立的森林公安機關,負責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秩序,保護轄區內的森林資源,並可以依照本法規定,在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授權的范圍內,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武裝森林警察部隊執行國家賦予的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的任務。
第二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切實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
(一)規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因特殊情況需要用火的,必須經過縣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授權的機關批准;
(二)在林區設置防火設施;
(三)發生森林火災,必須立即組織當地軍民和有關部門撲救;
(四)因撲救森林火災負傷、致殘、犧牲的,國家職工由所在單位給予醫療、撫恤;非國家職工由起火單位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給予醫療、撫恤,起火單位對起火沒有責任或者確實無力負擔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醫療、撫恤。
第二十二條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規定林木種苗的檢疫對象,劃定疫區和保護區,對林木種苗進行檢疫。
第二十三條 禁止毀林開墾和毀林採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
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
進入森林和森林邊緣地區的人員,不得擅自移動或者損壞為林業服務的標志。
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不同自然地帶的典型森林生態地區、珍貴動物和植物生長繁殖的林區、天然熱帶雨林區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其他天然林區,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管理。
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對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珍貴樹木和林區內具有特殊價值的植物資源,應當認真保護;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採伐和採集。
第二十五條 林區內列為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禁止獵捕;因特殊需要獵捕的,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辦理。
http://ke..com/view/39007.htm#3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切實加強城市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城市規劃區內和風景名勝區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
本辦法所稱的名木,是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第四條 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
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餘為二級古樹名木。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第六條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進行調查、鑒定、定級、登記、編號,並建立檔案,設立標志。
一級古樹名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二級古樹名木由城市人民政府確認,直轄市以外的城市報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人民政府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古樹名木,按實際情況分株制定養護、管理方案,落實養護責任單位、責任人,並進行檢查指導。
第七條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實行專業養護部門保護管理和單位、個人保護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生長在城市園林綠化專業養護管理部門管理的綠地、公園等的古樹名木,由城市園林綠化專業養護管理部門保護管理;
生長在鐵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鐵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門保護管理;
生長在風景名勝區內的古樹名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保護管理。
散生在各單位管界內及個人庭院中的古樹名木,由所在單位和個人保護管理。
變更古樹名木養護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到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辦理養護責任轉移手續。
第八條 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城市古樹名木的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積極組織開展對古樹名木的科學研究,推廣應用科研成果,普及保護知識,提高保護和管理水平。
第九條 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費用由古樹名木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承擔。
搶救、復壯古樹名木的費用,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可適當給予補貼。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從城市維護管理經費、城市園林綠化專項資金中劃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城市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
第十條 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應按照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養護管理措施實施保護管理。古樹名木受到損害或者長勢衰弱,養護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報告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治理復壯。
對已死亡的古樹名木,應當經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確認,查明原因,明確責任並予以注銷登記後,方可進行處理。處理結果應及時上報省、自治區建設行政部門或者直轄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一條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古樹名木,未經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報城市人民政府批準的,不得買賣、轉讓。捐獻給國家的,應給予適當獎勵。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樹名木。
因特殊需要,確需移植二級古樹名木的,應當經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移植一級古樹名木的,應經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
直轄市確需移植一、二級古樹名木的,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移植所需費用,由移植單位承擔。
第十三條 嚴禁下列損害城市古樹名木的行為:
一在樹上刻劃、張貼或者懸掛物品;
二在施工等作業時借樹木作為支撐物或者固定物;
三攀樹、折枝、挖根摘采果實種子或者剝損樹枝、樹干、樹皮;
四距樹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圍內堆放物料、挖坑取土、興建臨時設施建築、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動用明火或者排放煙氣;
五擅自移植、砍伐、轉讓買賣。
第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出避讓和保護措施。城市規劃行政部門在辦理有關手續時,要徵得城市園林綠化行政部門的同意,並報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條 生產、生活設施等生產的廢水、廢氣、廢渣等危害古樹名木生長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的要求,在限期內採取措施,清除危害。
第十六條 不按照規定的管理養護方案實施保護管理,影響古樹名木正常生長,或者古樹名木已受損害或者衰弱,其養護管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未報告,並未採取補救措施導致古樹名木死亡的,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七條 對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十二條、十三條、十四條規定的,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理。
第十八條 破壞古樹名木及其標志與保護設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因保護、整治措施不力,或者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致使古樹名木損傷或者死亡的,由上級主管部門對該管理部門領導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㈢ 憲法對百年古樹有什麼保護規定
對百年古樹保護規定不是憲法的管轄范疇,是文物保護法的管轄范疇。
《文物保護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認定的標准和辦法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批准。
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第三條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第四條文物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
㈣ 國家對古樹有什麼規定
國家對古樹的規定如下:
根據《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回》第三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的古樹答,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本辦法所稱的名木,是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根據《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餘為二級古樹名木。
(4)古樹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嚴禁下列損害城市古樹名木的行為:
1、在樹上刻劃、張貼或者懸掛物品;
2、在施工等作業時借樹木作為支撐物或者固定物;
3、攀樹、折枝、挖根摘采果實種子或者剝損樹枝、樹干、樹皮;
4、距樹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圍內堆放物料、挖坑取土、興建臨時設施建築、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動用明火或者排放煙氣;
5、擅自移植、砍伐、轉讓買賣。
㈤ 古樹保護國家是否給予補償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襲》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條例》提出古樹名木的含義和范圍,同時規定:「對城市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應當建立古樹名木檔案和標志,規定保護范圍,加強養護管理。」並嚴格強調「嚴禁砍伐或者遷移古樹名木」,對「砍伐、擅自遷移古樹名木或者因管護不善致使古樹名木受到損傷或者死亡的,要嚴肅查處,依法追究責任」。
國家建設部於2000年頒發《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2001年春天,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京組織長期從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有關專家,共同研究擬訂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㈥ 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措施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對城市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應當建立古樹名木檔案和標志,規定保護范圍,加強養護管理。」
並嚴格強調「嚴禁砍伐或者遷移古樹名木」,對「砍伐、擅自遷移古樹名木或者因管護不善致使古樹名木受到損傷或者死亡的,要嚴肅查處,依法追究責任」。
國家建設部於2000年頒發《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2001年春天,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京組織長期從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有關專家,共同研究擬訂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6)古樹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實行專業養護部門保護管理和單位、個人保護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
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餘為二級古樹名木。
生長在城市園林綠化專業養護管理部門管理的綠地、公園等的古樹名木,由城市園林綠化專業養護管理部門保護管理;
生長在鐵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鐵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門保護管理;
生長在風景名勝區內的古樹名木,由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保護管理。
散生在各單位管界內及個人庭院中的古樹名木,由所在單位和個人保護管理。
變更古樹名木養護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到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辦理養護責任轉移手續。
㈦ 有關古樹保護的法律
古樹應該屬於文物。
不知道你家是哪裡的,附上相關行政法規,自己看,每個城市都差不多。
根據規定古木只能移植而不能砍伐!
徐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66號)
《徐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已經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市長 於廣洲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徐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保護古樹名木,加強對古樹名木的管理,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徐州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
本辦法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其中,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為一級古樹,其餘的為二級古樹。
本辦法所稱名木,是指珍貴、稀有、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本市古樹名木,由市園林行政部門確認和公布。
第三條 市、縣(市)、賈汪區園林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園林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和組織養護工作。
第四條 市園林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統一標准,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調查鑒定、定級編號、登記造冊、建立檔案。
市、縣(市)、賈汪區園林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設立標志、劃定保護范圍、確定養護責任者;定期檢查古樹名木的生長、養護情況,並對古樹名木的養護進行技術指導。對長勢瀕危的提出搶救措施,對確需遷移的提出保護措施並監督實施。
縣(市)、賈汪區園林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措施及相關情況向市園林部門備案。
第五條 古樹名木應當標明樹種、學名、科屬、樹齡、級別以及養護單位或者責任人;有特殊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還應當在古樹名木生長處樹立說明牌作介紹。
第六條 古樹名木實行養護責任制。每一株古樹名木都必須按下列規定明確養護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
(一)生長在公園、綠地、城市道路、街巷的,由所在的園林養護單位負責養護;
(二)生長在林地、風景名勝區的,由林地、風景名勝區管理單位負責養護;
(三)生長在機關、部隊、學校、團體、寺廟、教堂、企事業單位的,由所在單位負責養護;
(四)生長在鐵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圍內的,由所在的鐵路、公路、河道管理單位負責養護;
(五)生長在居民小區的,由所在的街道辦事處負責養護;
(六)生長在居民庭院的,由該居民負責養護;
(七)其他古樹名木,由古樹名木生存地的單位或者個人負責養護。
第七條 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應當按照市園林部門制定的古樹名木養護管理技術規范,管護好古樹名木;古樹名木受害或者長勢衰弱,養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即報告園林部門,必要時,按照園林部門的要求進行搶救、治理、復壯。
古樹名木的養護費用由其權屬所有者承擔。搶救、復壯古樹名木的費用,園林部門應當給予適當補貼;園林部門應當對古樹名木定期灑葯滅蟲。
第八條 古樹名木所有權人對該古樹名木依法享有所有權和收益權,負有保護、養護義務。
第九條 已死亡的古樹名木,必須經園林部門確認,並經查明原因和責任後,方可對其處理。縣(市)、賈汪區園林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死亡的情況報告市園林部門。
第十條 禁止下列損害古樹名木行為:
(一)就樹蓋房、圍圈樹木或者利用樹木作支撐物;
(二)在樹體上刻劃、張貼、纏繞繩索、懸掛物品;
(三)攀樹、折枝、挖根、剝損樹皮、採摘果實和種籽;
(四)在樹干外緣五米范圍內堆積物料、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放廢氣、傾倒有害污水污物、興建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五)擅自砍伐、移植古樹名木。
因建設等需要確需移植古樹名木的,應當在移植樹木技術標准允許的時間內提出申請,生長在市區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生長在市區外的,由生長地的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批准;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由生長地的縣(市)、區園林部門審查提出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應當按照規定向上級園林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建設項目涉及古樹名木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園林部門的要求制定避讓和保護措施,報園林部門批准後方可施工。
第十二條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與其他文物保護措施相矛盾的,由市園林部門和市文物管理部門共同制定保護措施。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對損害古樹名木行為有權制止、檢舉和控告。
各級人民政府對保護古樹名木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園林部門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罰:
(一)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市古樹名木管理技術規范實施養護的,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項規定的,責令停止侵害,限期改正,並處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三)擅自處理死亡古樹名木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四)擅自砍伐、移植古樹名木或者因違反本辦法規定致使古樹名木死亡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造成古樹名木損傷、死亡的,園林部門除依法處罰外,還應責令責任者按照規定標准賠償損失。
第十五條 破壞古樹名木和古樹名木標志,應當給予治安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園林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因玩忽職守造成古樹名木損傷或者死亡的,由有權部門按照規定給予主管領導人和直接責任者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園林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方法規)
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1998年6月5日北京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維護古都風貌,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凡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樹木為一級古樹;其餘的為二級古樹。本條例所稱名木,是指珍貴、稀有的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
本市古樹名木由市園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和公布。
第三條 市和區、縣園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四條 本市鼓勵單位和個人資助古樹名木的管護。
第五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管護古樹名木成績顯著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及其附屬設施的義務,對損傷、破壞古樹名木的行為,有權勸阻、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的科學研究,推廣應用科學研究成果,普及保護知識,提高保護和管理水平。
第八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進行調查登記、鑒定分級、建立檔案、設立標志。制定保護措施、確定管護責任者。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古樹名木生長和管護情況進行檢查;對長勢瀕危的古樹名木提出搶救措施,並監督實施。
第九條 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古樹名木的管護責任,按下列規定承擔:
(一)生長在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公園、風景名勝區和壇廟寺院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所在單位管護;
(二)生長在鐵路、公路、水庫和河道用地管理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分別由鐵路、公路和水利部門管護;
(三)生長在城市道路、街巷、綠地的古樹名木,由園林管理單位管護;
(四)生長在居住小區內或者城鎮居民院內的古樹名木,由物業管理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指定專人管護;
(五)生長在農村集體所有土地上的古樹名木,由村經濟合作社管護或者由鄉鎮人民政府指定專人管護。
個人所有的古樹名木,由個人管護。
變更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到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管護責任轉移手續。
第十條 古樹名木管護費用由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負擔;搶救、復壯費用,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負擔確有困難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問給予補貼。
第十一條 古樹名木的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技術規范養護管理,保障古樹名木正常生長。
古樹名木受害或者長勢衰弱,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及時報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並按照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治理、復壯。
古樹名木死亡,應當報經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確認,查明原因、責任,方可處理。
第十二條 禁止下列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
(一)刻劃釘釘、纏繞繩索、攀樹折枝、剝損樹皮;
(二)借用樹干做支撐物;
(三)擅自採摘果實;
(四)在樹冠外緣三米內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放煙氣、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樹木生長的物料、修建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五)擅自移植;
(六)砍伐;
(七)其他損害行為。
第十三條 對影響和危害古樹名木生長的生產、生活設施,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限期採取措施,消除影響和危害。
第十四條 制定城鄉建設詳細規劃,應當在古樹群周圍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保護古樹群的生長環境和風貌。
第十五條 建設項目涉及古樹名木的,在規劃、設計和施工、安裝中,應當採取避讓保護措施。避讓保護措施由建設單位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施工。
因特殊情況確需遷移古樹名木的,應當經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辦理移植許可證,按照古樹名木移植的有關規定組織施工,移植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十六條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與其他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措施相關時,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保護措施。
第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條規定,損壞古樹名木標志和其他附屬設施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貌,賠償損失,並可處以損失額1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不按技術規范養護管理或者不按要求治理、復壯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古樹名木損傷的,每株可以處500元至2000元的罰款;造成死亡的,每株可以處1萬元至5萬元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未經確認擅自處理死亡古樹名木的,每株處以2000元至1萬元的罰款。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損害古樹名木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
(一)對古樹名木損害較輕的,每株處以200元至1000元的罰款;
(二)損害枝幹或者根系的,處以損失額1 倍至2倍的罰款;
(三)造成死亡的,處以損失額2倍至3倍的罰款。
第二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六)項規定,砍伐古樹名木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閃處以損失額3倍至5倍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未採取避讓保護措施的,避讓保護措施未經批准或者不按批準的避讓保護措施施工的,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停止施工,造成古樹名木損害的,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五)項和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擅自移植古樹名木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處以損失額:倍至2倍的罰款;造成死亡的,處以損失額2倍至3倍的罰款。原古樹名木保護范圍不得擅自作為建設用地。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損害古樹名木的,應當向所有者賠償損失。
古樹名木損失鑒定辦法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四條 砍伐、毀壞古樹名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繳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1998年8月1日起施行,1986年5月14日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㈧ 急求古樹的保護辦法
300年以上來
根據《城市古樹自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其中,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以及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餘的為二級古樹名木。
㈨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及措施
徐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66號)
《徐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已經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市長 於廣洲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徐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保護古樹名木,加強對古樹名木的管理,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徐州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
本辦法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其中,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為一級古樹,其餘的為二級古樹。
本辦法所稱名木,是指珍貴、稀有、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本市古樹名木,由市園林行政部門確認和公布。
第三條 市、縣(市)、賈汪區園林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園林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和組織養護工作。
第四條 市園林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統一標准,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調查鑒定、定級編號、登記造冊、建立檔案。
市、縣(市)、賈汪區園林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設立標志、劃定保護范圍、確定養護責任者;定期檢查古樹名木的生長、養護情況,並對古樹名木的養護進行技術指導。對長勢瀕危的提出搶救措施,對確需遷移的提出保護措施並監督實施。
縣(市)、賈汪區園林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措施及相關情況向市園林部門備案。
第五條 古樹名木應當標明樹種、學名、科屬、樹齡、級別以及養護單位或者責任人;有特殊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還應當在古樹名木生長處樹立說明牌作介紹。
第六條 古樹名木實行養護責任制。每一株古樹名木都必須按下列規定明確養護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
(一)生長在公園、綠地、城市道路、街巷的,由所在的園林養護單位負責養護;
(二)生長在林地、風景名勝區的,由林地、風景名勝區管理單位負責養護;
(三)生長在機關、部隊、學校、團體、寺廟、教堂、企事業單位的,由所在單位負責養護;
(四)生長在鐵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圍內的,由所在的鐵路、公路、河道管理單位負責養護;
(五)生長在居民小區的,由所在的街道辦事處負責養護;
(六)生長在居民庭院的,由該居民負責養護;
(七)其他古樹名木,由古樹名木生存地的單位或者個人負責養護。
第七條 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應當按照市園林部門制定的古樹名木養護管理技術規范,管護好古樹名木;古樹名木受害或者長勢衰弱,養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即報告園林部門,必要時,按照園林部門的要求進行搶救、治理、復壯。
古樹名木的養護費用由其權屬所有者承擔。搶救、復壯古樹名木的費用,園林部門應當給予適當補貼;園林部門應當對古樹名木定期灑葯滅蟲。
第八條 古樹名木所有權人對該古樹名木依法享有所有權和收益權,負有保護、養護義務。
第九條 已死亡的古樹名木,必須經園林部門確認,並經查明原因和責任後,方可對其處理。縣(市)、賈汪區園林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死亡的情況報告市園林部門。
第十條 禁止下列損害古樹名木行為:
(一)就樹蓋房、圍圈樹木或者利用樹木作支撐物;
(二)在樹體上刻劃、張貼、纏繞繩索、懸掛物品;
(三)攀樹、折枝、挖根、剝損樹皮、採摘果實和種籽;
(四)在樹干外緣五米范圍內堆積物料、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放廢氣、傾倒有害污水污物、興建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五)擅自砍伐、移植古樹名木。
因建設等需要確需移植古樹名木的,應當在移植樹木技術標准允許的時間內提出申請,生長在市區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生長在市區外的,由生長地的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批准;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由生長地的縣(市)、區園林部門審查提出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應當按照規定向上級園林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建設項目涉及古樹名木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園林部門的要求制定避讓和保護措施,報園林部門批准後方可施工。
第十二條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與其他文物保護措施相矛盾的,由市園林部門和市文物管理部門共同制定保護措施。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對損害古樹名木行為有權制止、檢舉和控告。
各級人民政府對保護古樹名木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園林部門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罰:
(一)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市古樹名木管理技術規范實施養護的,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項規定的,責令停止侵害,限期改正,並處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三)擅自處理死亡古樹名木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四)擅自砍伐、移植古樹名木或者因違反本辦法規定致使古樹名木死亡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造成古樹名木損傷、死亡的,園林部門除依法處罰外,還應責令責任者按照規定標准賠償損失。
第十五條 破壞古樹名木和古樹名木標志,應當給予治安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園林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因玩忽職守造成古樹名木損傷或者死亡的,由有權部門按照規定給予主管領導人和直接責任者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園林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方法規)
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1998年6月5日北京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維護古都風貌,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凡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樹木為一級古樹;其餘的為二級古樹。本條例所稱名木,是指珍貴、稀有的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
本市古樹名木由市園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和公布。
第三條 市和區、縣園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四條 本市鼓勵單位和個人資助古樹名木的管護。
第五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管護古樹名木成績顯著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及其附屬設施的義務,對損傷、破壞古樹名木的行為,有權勸阻、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的科學研究,推廣應用科學研究成果,普及保護知識,提高保護和管理水平。
第八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進行調查登記、鑒定分級、建立檔案、設立標志。制定保護措施、確定管護責任者。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古樹名木生長和管護情況進行檢查;對長勢瀕危的古樹名木提出搶救措施,並監督實施。
第九條 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古樹名木的管護責任,按下列規定承擔:
(一)生長在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公園、風景名勝區和壇廟寺院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所在單位管護;
(二)生長在鐵路、公路、水庫和河道用地管理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分別由鐵路、公路和水利部門管護;
(三)生長在城市道路、街巷、綠地的古樹名木,由園林管理單位管護;
(四)生長在居住小區內或者城鎮居民院內的古樹名木,由物業管理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指定專人管護;
(五)生長在農村集體所有土地上的古樹名木,由村經濟合作社管護或者由鄉鎮人民政府指定專人管護。
個人所有的古樹名木,由個人管護。
變更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到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管護責任轉移手續。
第十條 古樹名木管護費用由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負擔;搶救、復壯費用,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負擔確有困難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問給予補貼。
第十一條 古樹名木的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技術規范養護管理,保障古樹名木正常生長。
古樹名木受害或者長勢衰弱,管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及時報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並按照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治理、復壯。
古樹名木死亡,應當報經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確認,查明原因、責任,方可處理。
第十二條 禁止下列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
(一)刻劃釘釘、纏繞繩索、攀樹折枝、剝損樹皮;
(二)借用樹干做支撐物;
(三)擅自採摘果實;
(四)在樹冠外緣三米內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放煙氣、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樹木生長的物料、修建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五)擅自移植;
(六)砍伐;
(七)其他損害行為。
第十三條 對影響和危害古樹名木生長的生產、生活設施,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限期採取措施,消除影響和危害。
第十四條 制定城鄉建設詳細規劃,應當在古樹群周圍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保護古樹群的生長環境和風貌。
第十五條 建設項目涉及古樹名木的,在規劃、設計和施工、安裝中,應當採取避讓保護措施。避讓保護措施由建設單位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施工。
因特殊情況確需遷移古樹名木的,應當經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辦理移植許可證,按照古樹名木移植的有關規定組織施工,移植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十六條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與其他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措施相關時,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保護措施。
第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條規定,損壞古樹名木標志和其他附屬設施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貌,賠償損失,並可處以損失額1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不按技術規范養護管理或者不按要求治理、復壯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古樹名木損傷的,每株可以處500元至2000元的罰款;造成死亡的,每株可以處1萬元至5萬元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未經確認擅自處理死亡古樹名木的,每株處以2000元至1萬元的罰款。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損害古樹名木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
(一)對古樹名木損害較輕的,每株處以200元至1000元的罰款;
(二)損害枝幹或者根系的,處以損失額1 倍至2倍的罰款;
(三)造成死亡的,處以損失額2倍至3倍的罰款。
第二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六)項規定,砍伐古樹名木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閃處以損失額3倍至5倍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未採取避讓保護措施的,避讓保護措施未經批准或者不按批準的避讓保護措施施工的,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停止施工,造成古樹名木損害的,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五)項和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擅自移植古樹名木的,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處以損失額:倍至2倍的罰款;造成死亡的,處以損失額2倍至3倍的罰款。原古樹名木保護范圍不得擅自作為建設用地。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損害古樹名木的,應當向所有者賠償損失。
古樹名木損失鑒定辦法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四條 砍伐、毀壞古樹名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繳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1998年8月1日起施行,1986年5月14日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