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公證收費條例
1. 貴州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為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規范收費行為。根據《貴州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制定本細則。第二條《條例》第六條所稱法定規費,主要指訴訟、公證、律師、專利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商標保護、著作權保護、產品質量認證等收費。第三條《條例》第七條所稱管理性收費,主要指集貿市場管理、個體工商戶管理、鄉鎮企業管理、公路運輸管理、水路運輸管理、出租汽車管理、交通監理、福利企業管理、專賣管理、林政管理、醫療機構管理、文化市場管理、無線電管理、建築施工及規劃管理、征地管理以及企業登記、房地產登記、報刊登記、婚姻登記、經濟合同簽證等收費。第四條《條例》第八條所稱資源補償性收費主要指對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等自然資源徵收的資源補償費。第五條《條例》第九條所稱社會公益、福利性收費,主要指養路、公路設施通行、河道養護、機場和車站建設、公用設施使用、環保排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動植物檢疫等以及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防疫、葯檢、勞動就業、水電農機、廣播電視、殯葬等收費。第六條《條例》第十條所稱社會事業有償服務收費,主要指氣象、水文、地質、測繪、環保監測、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完成國家規定的任務後,根據有關行業的要求提供各種專業、專項服務的收費,以及專業技術單位向社會提供各種技術、資料、信息、咨詢服務的收費。第七條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國家和省有關收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
(二)審核收費項目,協同省人民政府物價部門制定收費標准;
(三)制定和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辦法;
(四)統一制定、發放、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專用票據;
(五)對行政事業性收費資金的收、繳、使用進行監督檢查;
(六)開展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票據、資金的年審,及時發現和堵塞收費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漏洞;
(七)查處違反《條例》及本細則的亂收費行為和有關財務、票據管理的違法行為;
(八)受理單位和群眾的舉報。第八條省人民政府物價部門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國家和省有關收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
(二)審定收費標准,協同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審核收費項目;
(三)審查發放《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
(四)開展收費標准及《收費許可證》的年審;
(五)查處違反《條例》及本細則價格管理條款的行為;
(六)受理群眾和單位對收費問題的舉報,處理收費案件;
(七)督促和幫助收費業務主管部門及收費單位建立健全收費管理制度,組織培訓收費管理人員。第九條收費單位的主管部門管理與監督本系統收費的主要職責:
(一)在本系統范圍內宣傳、貫徹國家及省有關收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
(二)建立健全本系統的收費管理制度,指導和督促本部門各收費單位收費工作;
(三)培訓本系統執收隊伍,提高收費工作人員素質;
(四)組織配合財政、物價、審計等部門搞好本系統收費年審;
(五)檢查監督本系統收費工作,及時糾正亂收亂支行為。第十條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收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
(二)建立和完善收費管理制度,依法收費;
(三)及時足額上繳收費資金和按規定辦理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儲存;
(四)及時向財政、物價部門反映有關收費的意見,提出改進收費管理的建議;
(五)對收費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法紀教育,提高收費工作的質量,秉公執法;
(六)進行收費年審的自查自報工作。第十一條國家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中央和省兩級審批。省會城市、改革試點城市及其它地、州、市、縣等均無權審批。第十二條國家制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允許各地因地制宜實施的,省人民政府財政、物價部門可根據本省經濟發展狀況,從低掌握。第十三條起草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時,凡設立行政性收費項目和制定收費標準的,起草過程中須徵求省人民政府財政、物價部門意見。
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實施時,省人民政府財政、物價部門應公布核批的收費項目和標准。
2. 急急急!!!!貴州公證處委託書公證怎麼收費
300元左右
3. 貴州省公證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發揮公證服務、溝通、證明、監督作用,保護國家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預防糾紛,減少訴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公證機構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依法行使國家公證權。
公證機構依法獨立辦理公證,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的干涉。第三條公證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事實,證明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並辦理與公證有關的其他法律事務。
涉外、涉台港澳公證事務,應當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定的公證機構辦理。第四條公證機構辦理公證必須由公證員進行。
公證員是具備國家規定的條件,經考試考核取得資格,持有公證員執業證並在公證機構從事公證業務的專業人員。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是本轄區公證工作的主管機關。
公證員協會是公證員的自律性行業組織。第二章公證業務第六條當事人可以申請公證機構證明下列法律行為:
(一)合同(契約)、協議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二)委託、擔保、贈與、遺囑的設立、變更和撤銷;
(三)財產的分割、轉讓、繼承和放棄財產權的聲明;
(四)收養關系的成立和解除,認領親子女;
(五)有價證券的發行、上市、轉讓;
(六)商標、專利、專有技術等知識產權的歸屬、使用許可及轉讓;
(七)拍賣、招標投標、考試、評獎、競賽等競爭行為;
(八)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的設立、變更和終止。第七條當事人可以申請公證機構證明下列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文書: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民事權利;
(二)親屬關系;
(三)出生、生存、居住、死亡、婚姻狀況、是否受過刑事處分等;
(四)學歷、經歷、職稱、職務、國籍;
(五)繼承權的確認;
(六)法人及其他組織的資格、章程、資信、債權債務情況;
(七)企業的承包、租賃合同;
(八)文書、證件的作成日期及簽名、印鑒屬實;
(九)文書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復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不可抗力事件;
(十一)其他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第八條下列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一方當事人要求辦理公證的,公證機構應當辦理:
(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拍賣、招標,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山林等承包合同;
(二)農村經濟組織之間、農村經濟組織與其他經濟組織簽訂的合同;
(三)商品房預售合同及分期付款協議,私有房屋的代管;
(四)公司章程,合夥協議;
(五)企業的兼並、聯營、租賃、拍賣及產權轉讓合同;
(六)城鎮房屋拆遷中的補償、安置協議;
(七)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的繼承、贈與;
(八)票據拒付;
(九)國有、集體資產的清點、評估結果,產品的抽樣及檢測結果;
(十)授權辦理專利登記、商標注冊委託書,技術轉讓合同,專利、商標使用許可及轉讓合同;
(十一)涉及商標、專利侵權行為的證據保全;
(十二)其他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第九條對符合下列條件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義務的,公證機構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由債權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數額明確的貨幣、物品或者有價證券的給付;
(二)債務人未能按期履行給付義務;
(三)該債權文書經過公證證明。
債權人請求公證機構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的期間為2年,自債務人應當履行義務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第十條公證機構辦理貨幣、物品、有價證券提存業務。下列情形之一適用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者延遲受領債之標的物的;
(二)債權人不在債務履行地又不能到履行地受領的;
(三)債權人不清、地址不詳或者失蹤、死亡其繼承人不清,或者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清的;
(四)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用提存方式先行給付的。
4. 貴州省公證條例(201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發揮公證服務、溝通、證明、監督作用,保護國家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預防糾紛,減少訴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公證機構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依法行使國家公證權。
公證機構依法獨立辦理公證,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的干涉。第三條公證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事實,證明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並辦理與公證有關的其他法律事務。
涉外、涉台港澳公證事務,應當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定的公證機構辦理。第四條公證機構辦理公證必須由公證員進行。
公證員是具備國家規定的條件,經考試考核取得資格,持有公證員執業證並在公證機構從事公證業務的專業人員。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是本轄區公證工作的主管機關。
公證員協會是公證員的自律性行業組織。第二章公證業務第六條當事人可以申請公證機構證明下列法律行為:
(一)合同(契約)、協議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二)委託、擔保、贈與、遺囑的設立、變更和撤銷;
(三)財產的分割、轉讓、繼承和放棄財產權的聲明;
(四)收養關系的成立和解除,認領親子女;
(五)有價證券的發行、上市、轉讓;
(六)商標、專利、專有技術等知識產權的歸屬、使用許可及轉讓;
(七)拍賣、招標投標、考試、評獎、競賽等競爭行為;
(八)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的設立、變更和終止。第七條當事人可以申請公證機構證明下列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文書: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民事權利;
(二)親屬關系;
(三)出生、生存、居住、死亡、婚姻狀況、是否受過刑事處分等;
(四)學歷、經歷、職稱、職務、國籍;
(五)繼承權的確認;
(六)法人及其他組織的資格、章程、資信、債權債務情況;
(七)企業的承包、租賃合同;
(八)文書、證件的作成日期及簽名、印鑒屬實;
(九)文書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復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不可抗力事件;
(十一)其他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第八條下列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一方當事人要求辦理公證的,公證機構應當辦理:
(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拍賣、招標,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山林等承包合同;
(二)農村經濟組織之間、農村經濟組織與其他經濟組織簽訂的合同;
(三)商品房預售合同及分期付款協議,私有房屋的代管;
(四)公司章程,合夥協議;
(五)企業的兼並、聯營、租賃、拍賣及產權轉讓合同;
(六)城鎮房屋拆遷中的補償、安置協議;
(七)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的繼承、贈與;
(八)票據拒付;
(九)國有、集體資產的清點、評估結果,產品的抽樣及檢測結果;
(十)授權辦理專利登記、商標注冊委託書,技術轉讓合同,專利、商標使用許可及轉讓合同;
(十一)涉及商標、專利侵權行為的證據保全;
(十二)其他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第九條對符合下列條件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義務的,公證機構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由債權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數額明確的貨幣、物品或者有價證券的給付;
(二)債務人未能按期履行給付義務;
(三)該債權文書經過公證證明。
債權人請求公證機構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的期間為2年,自債務人應當履行義務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第十條公證機構辦理貨幣、物品、有價證券提存業務。下列情形之一適用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者延遲受領債之標的物的;
(二)債權人不在債務履行地又不能到履行地受領的;
(三)債權人不清、地址不詳或者失蹤、死亡其繼承人不清,或者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清的;
(四)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用提存方式先行給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