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性決定是什麼
什麼是法規:本條例所稱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回大會及答其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的經濟特區法規,以及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什麼是規章:本條例所稱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下簡稱國務院部門)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職權范圍內依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規章。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依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規章。
Ⅱ 立法權和決定權的區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立法權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決定權是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區分立法權和決定權的關鍵是: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法律的立改廢,那麼就是立法權,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重大事項,那麼就是決定權。
Ⅲ 法律 法規 規章 規定 條例 都是什麼 暈
1、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2、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即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5、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
(3)法規性決定是什麼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條例基於法的規范作用
1、指引作用
這是指法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2、評價作用
這是指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3、教育作用
這是指通過法的實施,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後的行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
4、預測作用
這是指人們可以根據法律規范的規定,事先估計到當事人雙方將如何行為及行為的法律後果,從而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合理的安排。
5、強製作用
這是指法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實現,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懲罰違法行為。法的強製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證。
Ⅳ 知照性決定和指揮性決定,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
1.知照性決定:是指將決定事項知照給有關單位和人員的決定。如表彰決定、處分決定、機構設置決定、人事安排決定、發布法規性事項或對某一具體事項做出安排的決定等,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教師節的決定》。
2.指揮性決定:是對於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的決定。常見的有規定性決定、規范性決定、指導性決定、指示性決定、具有有關法令性質的決定、處理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安排重要行動的決定等。如《××市政府關於加快全市工業發展的決定》。
Ⅳ 決定和決議有什麼區別
決定和決議的區別如下:
1、從製作程序上區分
「決議」須經某一級機關或組織機構的法定會議對某一議題進行集體討論,由法定多數表決通過,然後形成正式文件,並以會議的名義公布。
而「決定」卻不一定經過法定會議討論通過的程序。它既可以是某種會議討論研究的成果,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公布,也可由各級領導機關直接製作並予以公布。
因此,可以認定,凡未經有關法定會議討論通過這一程序,而是以領導機關的名義發布的議決性文件,就只能使用「決定」。
2、從作用上區分
「決議」一律要求下級機關執行。而「決定」只有「部署性決定」才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宣告性決定」只起知照性作用,一般不要求下級機關執行。
3、從內容上區分
(1)在會議討論通過的前提下,凡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履行法定的權力,強制有關部門貫徹執行的,用「決定」。若只是簡要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見,履行法律程序,指導有關部門遵照辦理的,用「決議」。
(2)由會議或領導機關直接制定發布行政法規,用「決定」。由會議審議批准某項議案、重要報告、法規,用「決議」,所審議批準的條文作為「決議」的附件。
(3)授予榮譽稱號或給予處分,用「決定」。審議機構成立或撤銷,用「決議」。
4.從寫法上區分
公布性決議、批准性決議一般寫得比較簡要、籠統。闡述性決議除指出指令性意見外,還要對決議事項本身的有關問題作若干必要的論述或說明,即作一些理論上的闡述。
「決定」的寫法與「決議」大不相同,它不多說理論上的道理,而往往著重提出開展某項工作的步驟、措施、要求等。「決定」要求寫得明確、具體一些,措施也更落實,行政約束力強,可以直接成為下級機關行動的准則。
而「決議」往往寫得比較概括,原則性條文多,下級機關在貫徹執行時,多數還要根據「決議」制定相應的具體辦法或實施措施。
(5)法規性決定是什麼擴展閱讀:
決定的分類:
1、法規性決定。用於發布權力機關制定、修訂或試行的法律文件以及由政府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如《X X 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規定>的決定》。
2、指揮性決定。用於對某個問題、某種事項、某種行動進行決策性的指揮部署,如《X X 市政府關於加快全市工業發展的決定》。
3、獎懲性決定。用於表彰或處分有關的單位或個人,如《關於表彰2009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4、變更性決定。用於變更機構人事安排或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如《國務院關於撤銷X X 同志X X 省省長職務的決定》。
決議的分類:
決議一般分為公布性決議、批准性決議和闡述性決議三種類型。
公布性決議是為公布某種法規、提案而寫作的決議;批准性決議是為肯定或否定某種議案的文件;闡述性決議是對某些重大結論的具體內容加以展開闡述的文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決定
網路——決議
Ⅵ 法規 是指什麼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比如:
1.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2.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地方法規的開頭多貫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等。
3.規章:
其制定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這些規章僅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有效。如國家專利局制定的《專利審查指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等。
還有一些規章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等。
Ⅶ 」表彰性決定」和「表彰性通報」的區別
」表彰性決定」和「表彰性通報」的區別:
1、表彰性決定和表彰性通報的種類不同
表彰性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公文。決定根據其適用范圍,可分為法規性決定、指揮性決定、知照性決定、獎懲性決定、變更性決定等五類。
表彰性通報是「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的公文。通報根據其適用范圍,可分為表揚通報、批評通報、情況通報三類。
2、表彰性決定和表彰性通報的作用不同
《中國共產黨各級領導機關文件處理條例試行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表彰性決定是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用的文種。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寫入決定的內容要求下級機關及有關人員必須遵照執行,不得違抗。即具有法規作用和行動約束力。
而「表彰性通報」是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情況用的文種。「通報」為知照類公文,其主要作用是傳遞信息、溝通情況、發布成果推廣經驗,激勵和教育人們。「通報」既不像「決定」那樣對人們的行為帶有約束力、限制的作用也不像「通知」那樣,可以用來發布規定和布置安排工作。
3、表彰性決定和表彰性通報的正文組成不同
表彰性決定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概述先進事跡,表明通報發出單位對通報事項的態度。
(2)指出先進單位或個人的主要做法經驗,或敘述事情發生的經過並分析事件的意義。
(3)提出要求和希望,號召大家學習。
表彰性通報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敘述錯誤事實經過。
(2)表明通報發出單位對事件的態度及處理意見。
(3)分析錯誤或事故產生的原因與危害性。
(4)提出要求,警示其他單位或個人。獎懲性決定重在處置,表揚批評性通報重在宣傳與教育,正文的構成自然不同。
Ⅷ 什麼是法律 法規 規章 部門規章 分別由什麼機關制定
1. 法律分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
2.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
3. 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
4. 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
5. 地方政府規章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簡介:
1. 法規 : 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 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2.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Ⅸ 決定、決議屬於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種類嗎
決定、決議屬於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種類。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公文種類主要有:
(一)決議。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二)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命令(令)。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四)公報。適用於公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項。
(9)法規性決定是什麼擴展閱讀:
按照具體用途和內容的不同,可將決定分為以下四類。
(1)法規性決定。用於發布權力機關制定、修訂或試行的法律文件以及由政府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如《X X 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規定>的決定》。
(2)指揮性決定。用於對某個問題、某種事項、某種行動進行決策性的指揮部署,如《X X 市政府關於加快全市工業發展的決定》。
(3)獎懲性決定。用於表彰或處分有關的單位或個人,如《關於表彰2009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4)變更性決定。用於變更機構人事安排或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如《國務院關於撤銷X X 同志X X 省省長職務的決定》。
Ⅹ 同樣是表彰,命令、決定和通告有什麼不同
一、用法不同
1、命令(令):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即公布令,行政令,嘉獎令。
2、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包括法規性決定、指揮性決定、獎懲性決定和變更性決定。
3、通告適用於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通告按用途可分為周知性(事務性)通告、規定性(制約性)通告兩大類。
二、格式不同
1、命令格式要求:標題、發文對象、正文、落款(發文單位、發文時間)。
2、決定格式要求:標題、主送機關(普發性的決定可以不寫發文對象)、正文、落款。
3、通告格式要求:標題、正文、落款。
三、力度不同
1、命令發布的力度最大,具有指揮性、強制性。
2、決定力度適中。
3、通告的力度相對弱,引起周知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