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村長選舉法規定
㈠ 2017年農村選舉新定法
並沒有「2017年農村選舉新定法 」。 農村選舉,應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執行。回《村民委答員會組織法》立法的指導思想是: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農村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1)2017村長選舉法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已由我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公布,公布之日起施行。
村民委員會的性質:村民委員會是建立在農村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國家基層政權組織,不是一級政府,也不是鄉鎮政府的派出機構。
村民委員會成員不脫離生產,根據情況,可以給予適當補貼。補貼標准原則上與本村人均收入掛鉤或略高,由全體村民充分討論決定,報批鄉、鎮人民政府批准。要做到既不增加群眾負擔,又能使所籌集的經費落到實處。
㈡ 村長怎麼選,選村長的條件是什麼
1、報名參選。選舉辦法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除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外,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村民委員會主任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認真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二)作風民主,辦事公道,聯系群眾,熱心為村民服務;(三)工作認真負責,有辦事能力,能完成任務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四)身體健康;(五)有一定文化知識。
2、選舉證明。一是成立選舉領導機構。鎮(處)成立選舉領導小組;村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二是選民登記。在選舉日前20天,公布選民名單,選民登記要做到不錯登,不重登、不漏登。選民登記的基本條件:年滿18周歲,戶口在本村,享有政治權利。
3、確定候選人。根據村莊規模確定村委會成員職數和職位,以多於應選名額一人的規定確定候選人數,法律規定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額定人數為三人至七人。召開預選大會,預選會議要求過半數選民參加有效,按照得票多少當場確定候選人,並於當日或次日張榜公布。
㈢ 村主任選舉有新規定
在我國廣大農村,要說什麼崗位最受農民歡迎,那麼非村幹部莫屬!農村村幹部雖然沒有行政級別,只是村民委員會的負責人。村幹部的職責是負責農村基層工作,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帶領農民朋友發家致富。但是現在農村村幹部在我國的信譽並不好,主要是部分村幹部不作為、亂作為,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農民朋友對此敢怒不敢言。因此,為了治理此類違規違法行為,從2017年下半年起國家對農村村幹部選舉出台了新的規定。以下這5類人將被禁止參加村幹部選舉。
一、有過違法問題且未調查清楚的不能參選村幹部。
二、以前受過處分的村幹部在接受處分期間不得參選村幹部。
三、參加過被國家定性為非法組織的不得參選村幹部。
四、在村裡品行名聲不好,且參與違法組織的損害群眾利益的,有任其一種都不得參選村幹部。
五、有過違法犯罪記錄,或違法正處在查處階段的不得參與村幹部。
㈣ 村長選舉的流程
㈤ 村長選舉票數規定
符合條件的應當有效.即村民過半數投票,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過半數的選票.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十五條規定:選舉村民委員會,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當選人數不足應選名額的,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的,第一次投票未當選的人員得票多的為候選人,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所得票數不得少於已投選票總數的三分之一。
㈥ 當村長需要什麼條件啊
當村長不需要什麼條件,只要符合法定的選舉條件,並且在換屆選舉中,得票超過選民人數一半以上,在候選人之中排名第一就可以當村長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選舉法》的規定,村長是由村民經過選舉產生的,上級政府的領導是沒有權利任命村長的。
㈦ 2017年村民委員會選舉法
1、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符合作為村民委員會的候選人。
2、已在戶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3、選舉村民委員會,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村民提名候選人,應當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推薦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如下:
(1)第十三條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員會選舉前,應當對下列人員進行登記,列入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
(一)戶籍在本村並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戶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參加選舉的村民;
(三)戶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並且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參加選舉的公民。
已在戶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2)第十五條選舉村民委員會,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村民提名候選人,應當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推薦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候選人的名額應當多於應選名額。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組織候選人與村民見面,由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
(7)2017村長選舉法規定擴展閱讀
村委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為了完成所承擔的各項任務,需要相應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村委會組織法規定,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從試行法施行過程中各地反映的情況看,這一規定是比較符合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的。村委會的成員既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村委會由多少人組成比較合適,主要應當考慮兩個因素:
一是便於自治,能夠完成村委會作為自治組織的各項任務;
二是要盡量減輕農民的負擔。
之所以要對村委會成員的數量規定一個幅度,是由於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村的自然條件及村民的人口數量、居住狀況差別也很大,相應地,村委會所承擔的工作量也就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㈧ 2017年農村村主任侯選選舉程序
根據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
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十二條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
村民選舉委員會由主任和委員組成,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提名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選結果依次遞補,也可以另行推選。
第十三條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員會選舉前,應當對下列人員進行登記,列入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
(一)戶籍在本村並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戶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參加選舉的村民;
(三)戶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並且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參加選舉的公民。
已在戶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第十四條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選舉委員會公布。
對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有異議的,應當自名單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村民選舉委員會申訴,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並公布處理結果。
第十五條選舉村民委員會,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村民提名候選人,應當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推薦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候選人的名額應當多於應選名額。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組織候選人與村民見面,由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
選舉村民委員會,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當選人數不足應選名額的,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的,第一次投票未當選的人員得票多的為候選人,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所得票數不得少於已投選票總數的三分之一。
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選舉結果應當當場公布。選舉時,應當設立秘密寫票處。
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選舉期間外出不能參加投票的,可以書面委託本村有選舉權的近親屬代為投票。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公布委託人和受委託人的名單。
具體選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六條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可以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的要求,並說明要求罷免的理由。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
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並須經投票的村民過半數通過。
㈨ 2017年村主任選舉條件
村主任選舉條件這要看村民選舉委員會公布的選舉細則,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怎麼當選,因為有資格競選村主任的佔全村民就算不是百分之百,至少也是九成以上,只要不是細則明確排除的人選都有資格參加競選。
所以參與競選村幹部首先要有選民資格和被選舉權,要讓選民熟悉你,信任你,並在海選中獲得提名候選人票的多數,然後進入正式選舉,從過半選票者中按得票多者當選。
選舉程序是:1、宣傳發動和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2、登記選民;3、提名候選人;4、正式選舉;5、發放當選證。村委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時及時換屆可以連選連任。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性別、信仰、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剝奪了政治權利及另有規定條件的除外。
為保證村民提名的候選人能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能夠推薦出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為此,近幾屆市、鄉村(居)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小組從選民資格條件、政治條件、村民信任條件、任職能力條件、身體和年齡等條件考慮,專門下文提出了村委會候選人的具體指導意見:
一 必須是經過認定後具有本村選民資格的村民;
確認選民資格,依據選舉法規的確定有以下四點:
1、年齡條件: 年滿18周歲以上,出生日期的確認,以身份證為准,新滿18周歲未辦理身份證的,以戶口簿為准。選民年齡的計算時間,以本村委會的選舉月為准。
2、屬地條件:戶籍在本村的村民,均具有本村選民資格。現在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連續居住本村1年以上並履行村民義務,本人要求在居住地參加選舉的村民,由戶籍所在地出具證明,經居住所在地村民選舉委員會確認,可以進行選民登記。大中專畢業生、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等回村居住的,可以予以登記,但不得在戶籍所在地重復登記。黨委組織部門選聘到村任職一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本人要求參加村委會選舉的,應當進行選民登記。
3、政治條件:未被依照法律剝奪政治權利。
4、身體條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本村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經群眾公認,村民選舉委員會確認的經常性精神病患者和無法表達意志的痴、呆、傻人員,可以不列入選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