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財政所各類規章制度

財政所各類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6-02 22:49:18

『壹』 財政補助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是什麼

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貳』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於各級各類國有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
第三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第四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如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
第五條 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第二章 單位預算管理
第六條 事業單位預算是指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
事業單位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
第七條 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標准根據事業特點、事業發展計劃、事業單位收支狀況以及國家財政政策和財力可能確定。定額或者定項補助可以為零。
少數非財政補助收入大於支出較多的事業單位,可以實行收入上繳辦法。具體辦法由財政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叄』 財務規章制度

***政府財務管理制度
根據黨風廉政建設需要,加強行政財務管理,營造積極向上,遵章有序的財務管理氛圍,特訂立本制度。
一、人人愛護公有財產,關心集體,視政府機關為家,努力形成增收節支的良好氛圍。
二、所有收支資金(含專項資金),一律由財政管理,堅持集體領導,一支筆審批。大型添置、房修、專項資金補助均由會議研究決定,手續按相關要求辦理。500元以下支出由鄉長審批;500元以上非涉農發放性支出,須鄉長商經書記同意後列支簽批,或提交會議研究批准後審批。
三、嚴格控制各類支出,節約財政資金,招待費、差旅費、電話費等項費用支出,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來人招待、接待制度(已另外發文)
(二)差旅費報銷制度(已另外發文)
(三)電話管理制度:電話由辦公室統一管理,電話費據實報銷。長途電話平時上鎖,因工作需要必須打長途電話的,在辦公室登記後再開鎖通話,嚴禁因私事使用公家電話。
(四)*政府列印費實行競價承包,每次承包期為一年,凡以鄉政府名義行文的費用由牽頭單位負擔。
四、各類支出發票,不符合財經紀律、白條或手續不完備的,不得簽字報銷。
五、嚴格控制職工借款,為確保工資正常發放,保障機關正常運轉,嚴控個人借款,機關工作人員個人確需借用公款的,不得超過2000元(借支差旅費除外),並必須保證在當年底還清,**簽批後,報賬員辦理手續。

報:縣紀委、書記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
第三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開發區管委會的有關管理規定;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第四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財務預算,如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
第五條 由開發區會計中心統一負責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
第六條 事業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第二章 單位財務預算管理
第七條 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是指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
第八條 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標准根據事業特點、事業發展計劃、事業單位收支狀況以及國家財政政策和開發區財力可能確定。定額或者定項補助可以為零。
對於收入大於支出較多的非財政補助事業單位,可以實行收入上繳辦法。
第九條 事業單位參考以前年度財務預算執行情況,根據財務預算年度的收入增減因素和措施;根據事業發展需要與財力可能,編制預算內、外資金和經營服務性捆綁使用的綜合財政零基預算。
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應當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編制赤字預算。
第十條 事業單位根據年度事業計劃,提出財務預算建議數,報開發區核定。開發區審定匯總後報開發區管委會審批。
第十一條 事業單位財務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對財政補助收入和從財政專戶核撥的預算外資金一般不予調整。但是,上級下達的事業計劃有較大調整,或者不可控因素、或者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增加或減少支出,對財務預算執行影響較大的,事業單位通過報請主管部門以及開發區調整財務預算。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二條 收入是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
第十三條 事業單位收入包括:
(一)財政補助收入,即事業單位從開發區取得的各類事業經費。
(二)上級補助收入,即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三)事業收入,即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財政的資金和應當繳入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不計入事業收入;從財政專戶核撥的預算外資金和部分經核准不上繳財政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計入事業收入。
(四)經營收入,即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五)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即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上述規定范圍以外各項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
第十四條 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單位財務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五條 支出是指事業單位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發生的資金耗費和損失。
第十六條 事業單位支出包括:
(一)事業支出,即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支出,包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和其他費用等。
(二)經營支出,即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三)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即事業單位用財政補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對附屬單位補助發生的支出。
(四)上繳上級支出,即實行收入上繳辦法的事業單位按照規定的定額或者比例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
(五) 上級補助資金支出,即事業單位用上級補助資金發生的支出。
第十七條 事業單位在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中,應當正確歸集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數;不能歸集的,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合理分攤。
經營支出應當與經營收入配比。
第十八條 事業單位從上級主管部門和開發區取得的有指定項目和用途並且要求單獨核算的專項資金,應按照國家、省市、開發區的有關規定使用,並按照要求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及開發區報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報告及相關報表;項目完成後,應當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書面報告,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及開發區的檢查、驗收。
第十九條 事業單位可以根據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的實際需要,實行內部成本核算辦法。
第二十條 事業單位的支出應當嚴格執行開發區有關財務規章制度的規定。

第五章 結余及其分配
第二十一條 結余是指事業單位年度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經營收支結余應當單獨反映。
第二十二條 事業單位的結余(不含實行預算外資金結余上繳辦法的預算外資金結余),除專項資金按照國家規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外,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剩餘部分作為事業基金用於彌補以後年度單位收支差額;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章 專用基金管理
第二十三條 專用基金是指事業單位按照規定提取或者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
第二十四條 專用基金包括:
(一)修購基金,即按照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繕費和設備購置費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規定轉入,用於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維修和購置的資金。
(二)職工福利基金,即按照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規定提取轉入,用於單位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集體福利待遇等的資金。
第二十五條 各項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辦法,國家有統一規定的,按照統一規定執行;沒有統一規定的,由開發區確定。
第七章 財務監督
第二十六條 事業單位應加強內部財務監督工作:
(一)加強對原始憑證的審核和監督工作;
(二)加強對財務收支的監督工作;
(三)加強對單位財務預算、收支計劃、業務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工作。
第二十七條 開發區嚴格履行監督職責,切實做好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監督的重點是:事業單位依法設帳情況;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情況;預算編制、執行情況;收支管理的規范、合法情況;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等。定期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進行檢查,並提出整改意見。事業單位應根據加強財務監督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自覺接受監督,認真整改。
第八章 資產管理
第二十八條 資產是指事業單位佔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第二十九條 事業單位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
第三十條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各種存款、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和存貨等。
存貨是指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包括材料、燃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現金及各種存款的內部管理制度,應當對存貨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盤點,保證帳實相符。對存貨盤盈、盤虧應當及時調帳。
第三十一條 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的分類按開發區的統一標准設置。
第三十二條 固定資產采購由開發區固定資產采購小組統一采購。
第三十三條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報廢和轉讓,應當經過開發區固定資產管理小組鑒定,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開發區批准後核銷。
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應當轉入修購基金;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年度終了前應當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
第三十五條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以及其他財產權利。
事業單位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應計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第三十六條 對外投資是指事業單位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
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應當按照國家以及開發區的有關規定報經上級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開發區批准或者備案。
以實物、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由開發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其資產進行資產評估。
第九章 負債管理
第三十七條 負債是指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者勞務償還的債務。
第三十八條 事業單位的負債包括借入款項、應付款項、暫存款項、應繳款項等。
應繳款項包括事業單位收取的應當上繳財政預算的資金和應當上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應繳稅金以及其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的款項。
第三十九條 事業單位應當對不同性質的負債分別管理,及時清理並按照規定辦理結算,保證各項負債在規定期限內歸還。
第十章 事業單位清算
第四十條 事業單位發生劃轉撤並時,應當進行清算。
第四十一條 事業單位清算,應當在上級主管部門和開發區的監督指導下,對單位的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理,編制財產目錄和債權、債務清單,提出財產作價依據和債權、債務處理辦法。
第四十二條 劃轉撤並的事業單位清算結束後,經主管部門審核並報開發區批准,其資產分別按照下列辦法處理:
(一)轉為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全部資產扣除負債後,轉作國家資本金。
(二)撤消的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由上級主管部門和開發區核准處理。
(三)合並的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移交接收單位或者新組建單位,合並後多餘的國有資產由上級主管部門和開發區核准處理。
第十一章 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
第四十三條 財務報告是反映事業單位一定時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
事業單位應當定期向主管部門和開發區以及其他有關的報表使用者提供財務報告。
第四十四條 事業單位報送的年度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收支情況表、有關附表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
第四十五條 財務情況說明書,主要說明事業單位收入及其支出、結余及其分配、資產負債變動的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第四十六條 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預算執行、資產使用、支出狀況等。
財務分析的指標包括經費自給率、人員支出與公用支出分別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資產負債率等。事業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的業務特點增加財務分析指標。

第十二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制度由開發區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執行,此前有關規定與本制度相抵觸的,一律按本制度執行。
希望採納

『肆』 安徽省鄉(鎮)財政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完善鄉(鎮)財政管理制度,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促進農村商品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經批准建制的鄉(鎮)均應設置財政所,建立一級財政(以下簡稱鄉財政)。第三條財政所的主要任務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財政法規和政策;
(二)協助本級政府研究、制定和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三)組織管理鄉(鎮)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自有資金以及財政周轉金的收支;
(四)嚴格執行財政預、決算制度,監督檢查鄉(鎮)所屬單位的財務收支;
(五)指導和監督鄉(鎮)企事業單位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健全財務制度;
(六)完成上級財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第四條鄉財政管理體制的基本形式是:
(一)收支包干,即:劃分收支,收支包干,超收分成,短收分擔。結余留用,超支自理;
(二)收支掛鉤。即:劃分收支,核定基數,定額上交(補助),超收分成。
包乾的期限,一般定為三至五年。超收分成、短收分擔的比例,由縣(市)確定。第五條鄉財政由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和自有資金組成。
預算內資金的收入包括:縣(市)下劃的工商稅,農業稅.農林特產稅,契稅和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縣(市)下劃的農業、農機、畜牧、林業、水利事業費,文化、教育、衛生、廣播、計劃生育事業費,撫恤、社會救濟福利事業費(不包括臨時救濟經費,民政事業發展經費及其他不列入包干支出基數的專項經費),其他事業費,行政支出等。
預算外資金的收入包括:各項附加收入,各項徵收提成,公房租金等。支出包括:按省有關規定由預算外資金安排的各項支出。
自有資金的收入包括:鄉(鎮)事業單位上交的收入,鄉(鎮)籌款收入等。鄉(鎮)企業按規定上交的利潤也暫列入自有資金收入范圍。支出包括:農業生產投資,公共事業投資,發展生產基金,按規定開支的人員工資費用等。第六條鄉財政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和自有資金的收入,由財政所負責組織收繳或委託有關單位收繳。工商稅收,由稅務所或駐鄉稅務專管員負責徵收入庫。
稅務部門徵收的集市貿易市場稅以及集市交易稅中應提成給鄉(鎮)的部分,按省稅務局有關規定辦理。第七條鄉財政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和自有資金的支出,由財政所根據年度預算,按季分月確定用款計劃,逐月撥給鄉(鎮)所屬會計單位使用。可實行單位預算包干,結余留用,超收不補的辦法。
縣(市)追加的專項指標,必須專款專用。第八條鄉(鎮)自有資金是屬於鄉籌鄉用的集體所有資金,納入鄉財政管理後,不改變其所有權和支配權。其定項籌集的部分,必須定項使用;統籌的部分,主要用於經濟和社會發展事業。列為有償支出的,應同時轉入鄉財政周轉金,統一管理;用於事業開支和人員經費的,應核實列支。第九條鄉財政應建立並逐步擴大財政周轉金。其來源是:鄉(鎮)安排的周轉金,代辦投放周轉金的回收分成和承借的外部資金(包括上級財政和其他部門的借款)。第十條財政周轉金只准用於發展生產事業,並按照有償計息,講究效益,定期收回的原則發放使用。財政所應與用款單位、個人簽訂書面借款合同,規定用款利率及歸還期限。逾期不還的,應加收佔用費。第十一條財政所應建立支出反饋和分析研究制度,定期檢查資金使用情況,督促用款單位講求資金使用效益。第十二條鄉財政具備下列條件,並經縣(市)財政部門批准,可以進行金庫試點:
(一)財政收入有一定規模;
(二)有銀行營業所代辦業務;
(三)有徵稅機關;
(四)財政、稅務、銀行業務人員素質較好。
建立金庫的鄉財政,應合理確定預算內收入的留解比例,搞好資金調度,嚴格按留成收入掌握支出。未建立金庫的,仍執行收入上解,支出下撥,年終按體制結算的辦法。第十三條鄉財政應建立健全預、決算制度。鄉財政的年度預算和決算,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
財政所應按期向縣(市)財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編報月份、季度和年度會計報表,接受監督檢查。第十四條鄉財政在組織收入和管理支出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提高稅率或擴大減免稅范圍;
(二)隨意提高自有資金收入的提取標准或擴大提取范圍,增加群眾和企業負擔;
(三)截留,擠占應上交國家財政的收入;
(四)擅自改變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和自有資金的收支性質;
(五)違反規定提高開支標准或擴大開支范圍;
(六)編造假帳和假決算;
(七)其他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

『伍』 機關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內部管理制度)

不好意思 那份資料太多了 超過發送字數了

你自己看看吧 是徐州建設局的財務管理制度

很詳細的那種 你可以參考一下

『陸』 財政所工作要做些什麼

(一)財政工作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有關財稅徵收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認真編制全鎮預算內、
預算外資金預決算方案。
2、多渠道開辟財源,抓好企事業單位上繳款,各項基金(資金)征管工作。
3、切實做好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徵收管理工作。
4、加大預算外資金管理力度,規范預算外資金管理,使其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5、對全鎮鎮有資產預算外資金及專項使用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和監督。
6、負責機關公有資產管理,建立台帳,定期盤點核實,避免公有(集體)資產的流失。
7、負責對全鎮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進行管理、輔導培訓,協助管理好企業會計工作。
8、完成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財政所所長崗位職責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國家的財經制度和紀律,全面負責財政所各項工作,及時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2、積極組織各項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堅持自籌資金收支的基本平衡,分析收支執行情
況,提出增收節支措施,定期向鎮領導匯報,當好領導參謀。
3、按鎮財政的收支和預算管理體制,認真編制預、決算,向鎮人代會作預、決算報告。
4、及時掌握本鎮企業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積極融通和管理好各項財政周轉金,確保財政周轉金的回收。並逐步建立經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和其他各項基金,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5、切實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根據上級有關預算外資金管理規定,制訂適合本鎮的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積極參與企業改革,確保公有資產保值、增值,認真做好鎮公有資產的管理工作。
6、堅持所內政治業務學習制度、所務會制度、內部監督制度和廉政建設制度,認真組織財政所內部互審工作。
7、以服務為宗旨,堅持文明辦公,不斷提高所內人員素質。
8、積極配合鎮黨委、政府的各項中心工作,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 (三)總預算會計崗位職責1、按照《預演算法》、《會計法》及會計制度的要求,認真做好預算內、外、鎮自籌資金及財政周轉金的會計業務工作,做到帳目清楚,帳實相符,內容真實,反映及時,數據准確。
2、及時編制鎮財政總預算和調整預算方案及財政決算工作,定期分析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及時上報各種報表。
3、負責辦理財政資金的收繳撥付工作。做到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預算,嚴格執行各項審批制度。
4、指導和監督本鎮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工作,認真審核行政事業單位的支出預算和財務報表,並負責做好農業"四稅"票證的審核、繳銷工作。
5、配合搞好會計培訓工作,負責所內其他崗位會計人員的業務輔導工作。
6、協助所長做好所內其他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四)企業財務管理崗位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會計准則》、《財務通則》及各項財經法規。
2、負責企業報表匯總、指標分析及財務狀況動態分析,指導企業建立各項內部管理制度。
3、做好企業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會計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企業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
4、認真搞好企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及管理工作。
5、做好企業規費的收繳工作,建立收繳台帳。配合做好務工農戶的農業稅收繳工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五)農稅征管崗位職責1、嚴格執行黨和政府的農稅政策。認真做好農業稅、耕地佔用稅、農業特產稅和契稅的征管工作,按時、足額地完成各項農稅任務。
2、正確、及時地做好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的整籍、造串工作,把任務落實到代征單位等徵收業務工作。
3、正確執行農業稅依率計征。深入村、組、戶調查研究,
依法做好農業稅社會減免、災情減免的發放和結報工作。
4、及時做好農業稅收解繳入庫、會計結算月報、年報工作。
5、嚴格執行票據管理辦法,做好農業四稅票證的領用、結報、繳銷工作。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六)行政事業財務崗位職責1、按照會計制度的要求,正確辦理行政經費會計業務,做到正確記帳、算帳,按時報送財務報表。
2、做好行政經費的預算及年終決算和各項事業成果統計等有關業務工作。
3、及時報關勞動工資月報表並負責做好機關幹部工資基金的核定工作。
4、搞好鎮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定期進行財務會審和業務輔導。
5、認真做好本鎮控購商品的審核、報批工作及財政監察工作。
6、及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七)出納崗位職責1、嚴格執行現金管理制度,做到不坐支、不宕款、不白條抵庫,不留帳外現金,庫存現金不超限額。
2、嚴格審核報銷憑證,做到票證合法,手續齊全。未經批准或內容不全,手續不完備,數字有差錯的憑證不予報銷。
3、序時逐筆地記好現金日記帳,及時正確地編制記帳憑證,定期與行財員核對現金帳面余額,做到日清月結,帳帳相符,帳實相符。
4、按政策規定正確處理臨時借支和及時扣收工作,配合行財員做好個人借支宕款的回收工作。
5、做好農業"四稅"稅票的保管和上級來文的登記收發工作。
6、及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八)預算外資金管理崗位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預算外資金管理政策、法規,擬訂本鎮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
2、負責編制預算外資金收支預算和決算。
3、積極組織預算外資金收入,實行預算外資金的專戶儲存,做好預算外資金支出經費核撥,檢查監督預算外資金單位的財務活動。
4、執行票據管理的有關規定,做好各種票據的領用、保管、結報及繳銷管理工作。
5、做好預算外資金會計核算及管理工作。負責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會計報表匯編分析、上報。
6、做好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培訓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九)公有資產管理崗位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公有資產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根據本鎮實際情況,擬訂管理辦法組織實施,並檢查、監督實施情況。
2、做好公有資產的清產核資、產權界定,審核公有資產產權收益及公有資產股權收益的分配使用方案。
3、做好公有資產的評估工作,以及公有資產出售、轉讓
租賃的管理,積極參與企業改制。
4、做好公有資產產權糾紛的處理工作,制訂公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並對公有資產流失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
5、協助做好農業"四稅"、企業規費的收繳及周轉金的回收工作。
6、及時做好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十)農發資金管理崗位職責1、按照農業工作的要求,落實農發資金的收支計劃安,
做好決算工作。
2、根據農發資金的預算,積極組織籌集農發資金,做好
農資金的收繳工作,建立收繳台帳。
3、負責管理各項支農專項資金,幫助單位、村做好支農
自籌資金的籌集。
4、按照農發資金收支計劃,做好農發資金支出的跟蹤管
理,督促農發資金項目及時成,並做好項目總結工作。
5、做好財政周轉金的發放回收工作,記好周轉金台帳,
按時上報周轉金使用效果統計表和做好年度效益總結。配合農
稅員做好農業"四稅"徵收工作。
6、及時做好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二、各種制度(一)工作制度1、按照崗位分工,明確職責,實行個人定崗考核;
2、按月作出工作小結和次月工作計劃;
3、嚴格請休假制度,服從分工,踏實工作;
4、按時上下班,提高出勤率,如實記載每天所做工作。
5、改善服務態度,謙虛謹慎,待人誠懇,以理服人;
6、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推諉扯皮,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二)財政財務管理制度1、收費票據管理:收費必須統一使用財政規定票據;收入必須上交財政統一入帳,不得截留、挪用、拖欠;否則,將收回票據,並追究責任人責任。
2、現金管理:嚴格執行國家的現金管理制度,並接受開戶銀行監督。
3、支出管理:支出必須按規定報批,公用經費嚴格控制,對不符合手續的支出憑證一律不予辦理。(三)財政預決算管理制度1、嚴格按照上級的預決算任務、收支范圍,認真編制好年度預算。
2、堅持"統籌安排、綜合平衡、量力而行、留有餘地"的原則,編制預算。
3、按規定科目、表式編制預算,按規定程序報批。
4、預算經審批後必須嚴格執行,加強管理,追加或調整預算,按規定程序辦理,以保持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5、決算編製做到內容全面、數據真實、上報及時。
6、預算管理工作做到等級上水平,程序化、規范化。
(四)財政廉政建設制度
1、培養良好職業道德,搞好文明服務,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2、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名義接受服務單位公款宴請吃喝和饋贈禮品、禮物。
3、不以任何借口侵佔、借欠服務單位的公款公物,不利用職權到服務單位報銷自己的購貨發票或其他開支。
4、不利用職權、看人辦事,開展文明辦公。三、工作承諾1、執行農業稅徵收政策不走樣,不搭車收費,不強行攤派。
2、積極調度資金,保證重點工程建設,做到工資發放不隔月。
3、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留有餘地"的原則,嚴格編制財政預決算方案。
4、改善服務態度,開展文明辦公,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良好形象。
5、當日事當日畢。四、政務公開的方法和時間1、工作職責、崗位職責、各項制度、工作承諾,人員與分工在辦公室牆上公開。
2、財政收支每年向人代會報告一次,每季向黨委、人大、政府及有關會議報告一次,每半年書面向有關領導匯報一次。?
3、其他需要公開的按實際情況而定。

『柒』 什麼是財政管理制度

財政的管理制度是一個明文的規定,統計國家的金融機構,對國家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做出妥善的管理。

『捌』 會計部門規章有哪些

.會計部門規章:由財政部制定,並由財政部部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
《會計回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答》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2.會計規范性文件: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國務院財政部門以文件形式印發的制度辦法。
《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熱點內容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