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法律法規2019
1. 淘寶2019新規則
第一章 概述
第一條 【規則目的】為了讓用戶享受到更優質、安全、可信賴的商業環境和交易體驗,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協同治理,優化淘寶平台【包括淘寶網(域名為 taobao.com)、天貓(域名為tmall.com)、聚劃算(域名為juhuasuan.com)、飛豬(域名為alitrip.com、fliggy.com、feizhu.com)等網站及客戶端】生態體系,特製定本規則總則。
第二條 【規則基礎】
(一)【法律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規范性文件(以下簡稱「法律規定」)規定了淘寶平台生態體系各方的法定權利義務,是淘寶平台規則制定、修訂的法律基礎。
(二)【規范基礎】淘寶平台相關協議作為淘寶與其會員明確權利義務的法律文件,是淘寶平台規則的規范基礎。
(三)【理念基礎】淘寶平台生態體系各方踐行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在淘寶平台上共生共贏、共治共建,自律規范發展,對法律未有明確規定的,平台通過有益探索不斷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是淘寶平台規則的理念基礎。
第三條 【規則原則】淘寶平台生態體系各方尊重和信守以下原則:平等、自願、公平、誠信。淘寶平台生態體系各方在淘寶平台上的行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條 【適用對象】淘寶平台規則適用於淘寶平台生態體系各方,包括用戶、會員、買家、賣家、其他相關者、淘寶等。
第五條 【規則體系及效力】淘寶平台規則體系及效力級別如下:
(一)【規則體系】淘寶平台規則是以下規則的統稱:
1.《淘寶平台規則總則》(以下簡稱「《總則》」);
2.針對淘寶平台會員市場管理與違規處理、行業市場管理、營銷活動和其他必要事項,所制定的有關具體規則規范,包含對具體規則規范進一步細化制定的相應實施細則(以下簡稱「規則規范」);
3.根據淘寶平台臨時性管理需求所發布的臨時公告。
(二)【效力級別】《總則》中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規則規范或臨時公告有特別規定的,從特別規定。淘寶平台規則尚無規定的,淘寶根據法律規定或相關協議處理。
第六條 【規則程序】淘寶根據國家法律規定要求和生態體系發展需要,對淘寶平台規則適時審慎制定或修改,並在淘寶平台規則頁面進行公示,規則自公示期滿之日起生效。
制定或修改的交易規則依法適用專門的公開徵求意見程序,並向相關職能部門報備。
第七條 【規則溯及力】發生在規則生效以前的行為,適用當時的規則;發生在規則生效以後的行為,適用新規則。
第二章 會員一般規定
第八條 【通用原則】會員在淘寶平台的所有行為都需要遵守國家法律規定、淘寶平台規則要求,以及根據淘寶平台相應頁面指引進行操作。
第九條 【注冊】會員應當根據淘寶平台的流程和要求完成注冊,會員名注冊後無法自行修改。
會員可將會員賬戶與其支付寶賬戶綁定,符合一定要求可更換綁定的支付寶賬戶。
會員賬戶如為不活躍賬戶等情形的,淘寶可進行回收。
第十條 【認證】會員應當根據淘寶平台的認證要求,提供會員本人(含自然人、法人及其負責人、非法人組織及其負責人等,下同)真實有效的信息。
(一)會員應當提供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本人身份信息、有效聯系方式、真實地址、支付寶相關信息等證明身份真實性、有效性、一致性的信息。會員提供的本人信息不完整、失效或可能不準確的,淘寶可不予通過認證。
(二)為保障會員認證信息的持續真實有效,淘寶可對已通過認證的會員信息進行復核。
第十一條 【信息發布】會員不得發布如下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欺詐、虛假、不準確或存在誤導性的;
(十)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社會公德或根據淘寶平台相關協議、《淘寶平台違禁信息管理規則》等不適合在淘寶平台上發布的。
第十二條 【交易】會員應遵守淘寶平台交易流程的各項要求進行真實交易。會員因淘寶平台上的交易發生爭議,可向淘寶發起爭議調處服務請求,淘寶可視情況要求買賣雙方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並根據《淘寶平台爭議處理規則》處理。
第十三條 【評價】會員應合理使用淘寶平台評價工具,其中使用淘寶網評價工具的須遵守《淘寶網評價規范》等相關規定,使用淘寶平台其他評價工具的須遵守相關規則規定。
第三章 賣家規定
第一節 淘寶網賣家規定
第十四條 【開店與退出】會員滿足相關條件後,方可根據淘寶網設置的流程創建店鋪或變更店鋪經營主體。正常情況下,一個會員作為賣家僅能開設一個店鋪,具備一定持續經營能力、滿足一定經營條件的誠信賣家,可享有開設多店的權益。
店鋪在一定期間內持續無出售中商品的,淘寶網可以釋放該店鋪。
賣家可通過淘寶網設置的流程注銷店鋪,店鋪注銷前須對已達成的交易履行發貨、退換貨、維權投訴處理等交易保障義務。
第十五條 【資質備案】賣家發布需要准入的商品或服務信息時,應當根據相關規則及系統設置要求提交資質材料,通過淘寶網備案或審查。
第十六條 【信息及質量】賣家發布的商品或服務信息須符合《淘寶平台價格管理規則》、《淘寶網商品品牌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
賣家應確保其出售的商品或服務在合理期限內可以正常使用,具備其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符合包裝說明上註明採用的標准等,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風險,並對其所售商品或服務質量承擔相應責任。淘寶網可根據《淘寶網商品品質抽檢規范》對其賣家所售商品或服務進行抽檢。
第十七條 【交易履約與服務保障】會員可根據淘寶網要求及實際需求選擇交易方式。
賣家須履行交易或服務等承諾,包括根據淘寶網規則及其自身作出的承諾在規定和承諾期限內及時發貨(特殊情形除外)等。
賣家應保障買家合法權益,提供消費者保障服務,遵守《淘寶網七天無理由退貨規范》等相關規定。
第十八條 【營銷】賣家參加淘寶網營銷活動須遵守《淘寶網營銷活動規范》或對應營銷活動規則等相關規定
第十九條 【行業與特色市場】特定行業或特色市場的淘寶網賣家須遵守《淘寶網行業管理規范》、《淘寶網特色市場管理規范》。
第二節 其他淘寶平台賣家
第二十條 【其他淘寶平台賣家】天貓商家、飛豬商家等其他淘寶平台賣家須遵守天貓、飛豬等對應平台與本章第一節內容相關的相應規則。
第四章 其他角色規定
第二十一條【供銷平台用戶】供銷平台用戶應遵守《供銷平台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
第二十二條【淘小鋪平台用戶】淘小鋪平台供貨商應遵守《淘小鋪平台供貨商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淘小鋪開店主體應遵守《淘小鋪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服務市場用戶】服務市場用戶應遵守《服務市場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
第二十四條【阿里拍賣平台用戶】阿里拍賣平台用戶應遵守《阿里拍賣平台管理規范》等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閑魚用戶】閑魚用戶應遵守《閑魚管理規則》等相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阿里創作平台用戶】阿里創作平台用戶應遵守《阿里創作平台管理規則》、《淘寶直播平台管理規則》、《阿里創作平台機構管理規范(MCN機構適用)》、《阿里V任務平台管理規則》、《阿里V任務平台爭議處理規則》等相關規定。
第二十七條【其他用戶】為盡力滿足用戶需求,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淘寶平台可能會不時推出新的市場及服務,相應市場及服務的用戶應遵守相應協議及淘寶平台規則頁面公示並生效的相關規則等規定。
第五章 市場管理與違規處理
第二十八條 淘寶網會員的風險行為及違規行為根據《淘寶網市場管理與違規處理規范》處理,其他淘寶平台會員根據其平台相關規則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規則於2019年5月6日首次生效。
第三十條 淘寶平台規則中的「以上」,包含本數;淘寶平台規則中的「以下」,不包含本數。
第三十一條 淘寶平台規則中的「天」,以24小時計算。
附錄定義
1.用戶,指淘寶平台各項服務的使用者。用戶無需注冊,即可瀏覽淘寶平台相關信息。
2.會員,指與淘寶簽訂服務協議並完成注冊流程的用戶,包括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3.買家,指在淘寶平台上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會員。
4.賣家,指在淘寶平台上成功創建店鋪並從事商品銷售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會員。
5.其他相關者,指與淘寶平台用戶有一定關聯關系的個體或組織,如知識產權權利人、供銷平台用戶、服務市場用戶、內容創作者及機構等。
6.淘寶,淘寶平台經營者的單稱或合稱,包括淘寶網經營者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天貓經營者浙江天貓網路有限公司、聚劃算經營者浙江天貓網路有限公司、飛豬經營者杭州淘美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
7.知識產權權利人,指依法擁有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每天都有朋友放棄,而每天都有人加入進來,玩的好的究竟是怎麼玩的。不能腦袋中一心只有刷,要掌握一套系統的運營思維,數據怎麼分析、分析什麼數據,如果更好的引 流,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轉化等等。如果你真心想做好,去這學,每天晚上都有課,唯心,前三位:tbm最後是:m99我相信但凡想做好的朋友,多學一點知識對自己總歸是沒有壞處的,別人是怎麼玩的,其實很多人水平都差不多,你學了你就領先一步。那麼我們大體說說你需要學習什麼。
2. 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201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
(2019年第31號)
《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已於2019年11月20日經第26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李小鵬
2019年11月28日
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
交通運輸部決定對《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8年第23號)作如下修改:
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被檢查企業拒絕、阻礙郵政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3. 淘寶2019規則
1.一般標題不用經常改,也沒必要每個寶貝都優化,優化那些比較有前途的寶貝就可以了
2.寶貝上架後觀察一個星期,如果流量不理想,可以進行優化,盡量改得精準點。
3.流量不錯的寶貝就不要去優化了,改了之後之前的排名會沒有的,流量可能會更差。
4.一般7天後再優化會比較好,一來有個時間段可以觀察效果,二來改得太頻繁會被降權的。
4. 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保障快遞安全,保護快遞用戶合法權益,加強對快遞業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其他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快遞業務經營、接受快遞服務以及對快遞業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良好的快遞業營商環境,支持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和服務方式,引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為用戶提供迅速、准確、安全、方便的快遞服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確保政府相關行為符合公平競爭要求和相關法律法規,維護快遞業競爭秩序,不得出台違反公平競爭、可能造成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的政策措施。第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利用信件、包裹、印刷品以及其他寄遞物品(以下統稱快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除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對快件進行檢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件。第五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國快遞業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的快遞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快遞業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的快遞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應當與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建立健全快遞安全監管機制,加強對快遞業安全運行的監測預警,收集、共享與快遞業安全運行有關的信息,依法處理影響快遞業安全運行的事件。第七條依法成立的快遞行業組織應當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守法、誠信、安全經營,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引導企業不斷提高快遞服務質量和水平。第八條國家加強快遞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快遞業信用記錄、信息公開、信用評價制度,依法實施聯合懲戒措施,提高快遞業信用水平。第九條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第二章發展保障第十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制定快遞業發展規劃,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快遞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快件大型集散、分揀等基礎設施用地的需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相關配套規定,依法保障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第十一條國家支持和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農村、偏遠地區發展快遞服務網路,完善快遞末端網點布局。第十二條國家鼓勵和引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用先進技術,促進自動化分揀設備、機械化裝卸設備、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快遞電子運單以及快件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的推廣應用。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郵政管理部門會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等部門,依法規范快遞服務車輛的管理和使用,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行駛時速、裝載質量等作出規定,並對快遞服務車輛加強統一編號和標識管理。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對其從業人員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培訓。
快遞從業人員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文明駕駛車輛。快遞從業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快遞從業人員所屬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依照民事侵權責任相關法律的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第十四條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簽訂合同、設置快件收寄投遞專門場所等方式,為開展快遞服務提供必要的便利。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
5. 2019年1月1日起,電子商務法出台了,是不是好多淘寶集市賣家開不成了
目前傳復出的情況可能是會造成不少制淘寶個人店鋪出現生存問題,只是具體執行尚未明確,說法很多。現在個人賣家恐慌的主要原因是工商注冊和稅務問題,絕大多數淘寶店鋪是中小賣家,這些賣家處於微利和無利狀態。按二八原則,80%的店鋪是不賺錢在苦撐中,蘇寧張近東早年就說過,淘寶賣家賺錢的不會超過15%。這樣一來即使是定額稅對於這些賣家也是負擔,去進行工商注冊也成了毫無意義的任務。
猜測很多,連我都在考慮是否要全面退出,如果程序繁瑣,增加負擔,競爭又是這樣無序和激烈。無論說法上怎樣的美妙,對我們這些傳統淘寶賣家而言都是雪上加霜,看不到前景。就現在獲得的很多信息而言,如果出台新策略帶來對中小賣家的扼殺,那我們堅持很多年不刷單、不售假到頭來有一種被出賣的感覺,背後一刀啊。
6. 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201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快遞暫行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申請、審批以及相關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工作。第四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則。
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升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服務效能。第五條經營快遞業務,應當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並接受郵政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快遞業務。第二章申請與受理第六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第七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應當具備下列服務能力:
(一)與申請經營的地域范圍、業務范圍相適應的服務網路和信件、包裹、印刷品、其他寄遞物品(以下統稱快件)的運遞能力;
(二)能夠提供寄遞快件的業務咨詢、電話查詢和互聯網信息查詢服務;
(三)收寄、投遞快件的,有與申請經營的地域范圍、業務范圍相適應的場地或者設施;
(四)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經營快遞業務的,有與申請經營的地域范圍、業務范圍相適應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保存快遞服務信息不少於3年;
(五)對快件進行分揀、封發、儲存、交換、轉運等處理的,有封閉的、面積適宜的處理場地,配置相應的設備,且符合郵政管理部門和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
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專門從事快件收寄、投遞服務的,應當具備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的服務能力;還應當與所合作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簽訂書面協議或者意向書。第八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應當具備下列服務質量管理制度和業務操作規范:
(一)服務種類、服務時限、服務價格等服務承諾公示管理制度;
(二)投訴受理辦法、賠償辦法等管理制度;
(三)業務查詢、收寄、分揀、投遞等操作規范。第九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根據其申請經營的業務范圍,應當具備下列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一)從業人員安全、用戶信息安全等保障制度;
(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三)收寄驗視、實名收寄等制度;
(四)快件安全檢查制度;
(五)配備符合國家規定的監控、安檢等設備設施;
(六)配備統一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配置符合郵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數據介面,能夠提供快遞服務有關數據;
(七)監測、記錄計算機管理系統運行狀態的技術措施;
(八)快遞服務信息數據備份和加密措施。第十條申請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還應當能夠向有關部門提供寄遞快件的報關數據,位於機場和進出口岸等屬於海關監管的處理場地、設施、設備應當符合海關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第十一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郵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書;
(二)企業名稱預先核准材料或者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三)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至第十條規定條件的情況說明;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可以通過郵政管理部門信息系統提出。第十二條郵政管理部門對申請人提出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作出處理。第三章審查與決定第十三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之日起4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頒發《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並公告;不予批準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郵政管理部門審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應當考慮國家安全等因素,並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第十四條在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區域內,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報關數據和處理場地、設施、設備條件,申請人在提出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時未實際具備,但是承諾在約定期限內能夠達到的,受理申請的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認定申請人符合有關條件。約定期限自郵政管理部門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
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對被許可人是否在約定期限內履行承諾進行檢查。發現被許可人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郵政管理部門應當撤銷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7. 2019年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
完全一模一樣的網上肯定沒有~我用的明顯就是去年考場用的書,裡面還有去專年考生勾勾畫畫的,所以~屬是不是僅僅換了個封面或者封面上沒有寫年份~只不過今年還有一個新增法條額增補本~
關鍵的是,法條書連法律法規名稱的檢索都沒有~考主觀題還是以電子法條為主吧,雖然也很卡~現在離明年考試還很長時間,平時一定要多記點采分點,加油啊
8. 快遞放快遞櫃合法嗎
快遞未經本人同意放在快遞櫃是不合法的,但是經過本人同意則合法。
2019年10月1日將正式實施的《管理辦法》則對包括快遞櫃使用場景、收費情況、寄收雙方責任等「槽點」進行了明確規定。
《管理辦法》共計35條,主要涵蓋了包容相關企業共同發展、保護快遞用戶合法權益、規范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保障智能快件箱寄遞安全四方面的內容,同時對於快件箱使用企業、運營企業以及收寄人的操作流程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和規范。
其中,在快遞用戶權益保護方面,《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
「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
《管理辦法》同時規定,「快件延誤、損毀、內件短少的,收件人可以當場拒絕簽收,並按照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的提示將快件退回智能快件箱。」
(8)快遞法律法規2019擴展閱讀:
此前郵管部門經常收到此類投訴,《條例》將這種「先斬後奏」的投遞方式明確為違規行為。快遞員應當送貨上門,如果想把包裹放在代收點或快遞櫃,須事先徵得收件人的同意。
對於不打招呼直接放自提櫃或代收點的行為,郵管部門正在研究相關制度,同時還將要求各大快遞企業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出台針對性的懲治措施。
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快件,應當按照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
對未保價的快件,按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寄件人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快遞企業可以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予以保價。
9. 佛山市寄遞物流安全管理辦法(2019修正)
第一條為了規範本市寄遞物流活動,保障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本市寄遞物流行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廣東省禁毒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寄遞物流活動的治安安全管理。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寄遞物流企業,包括從事包裹、貨物等物品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環節活動的郵政企業、快遞企業(以下統稱寄遞企業)和道路貨物運輸企業(以下稱物流企業)。第四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寄遞物流經營活動,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寄遞、托運物品實行安全查驗制度和客戶身份、物品信息登記制度。第五條公安機關負責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寄遞物流企業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制度,依法對寄遞物流活動中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進行查處。
郵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寄遞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對寄遞企業違反安全查驗制度和客戶身份、物品信息登記制度的行為進行查處。
公安機關應當與郵政管理、交通運輸等部門建立寄遞物流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機制,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強隊伍建設,配置專職人員,查處違反寄遞物流安全管理的行為,推廣寄遞物流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為寄遞物流企業提供信息化技術支持。
國家安全、交通運輸、市場監督管理、商務、海關、應急管理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能,依法做好寄遞物流安全管理工作。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宣傳,普及寄遞物流安全管理知識。第六條快遞、物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為會員單位提供信息、培訓等服務,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第七條寄件人、托運人交寄、托運物品,應當遵守國家和省有關禁止或者限制寄遞、運輸物品的規定,出示真實有效身份證件,如實填寫交寄、托運物品的信息以及寄件人或者托運人和收貨人的信息。第八條寄遞物流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寄遞物流治安安全活動負有以下職責:
(一)組織制訂並實施本單位寄遞物流安全教育和培訓計劃;
(二)督促、檢查寄遞物流安全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三)組織制訂並實施寄遞物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四)及時、如實向相關部門報告寄遞物流安全隱患和事故。第九條以加盟方式從事寄遞物流活動的企業,被加盟人對加盟人負有安全監督管理責任。第十條寄遞物流企業應當加強安全設施建設,在收寄、分揀、安檢等環節和道路貨物零擔運輸收貨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接入郵政管理部門或者公安機關信息平台。監控系統應當24小時運轉,監控資料保存時間不少於30天。第十一條寄遞物流企業應當實行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培訓制度,每年組織不少於1次安全培訓,並建立培訓檔案。第十二條寄遞物流企業應當查驗、登記從業人員的身份信息,並按規定錄入公安機關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第十三條寄遞物流企業應當在營業網點、處理中心、分撥中心和道路貨物零擔運輸收貨場所以明顯方式公示禁止或者限制寄遞、運輸物品名錄,身份查驗制度,收寄驗視制度,安全操作規范等內容。第十四條寄遞物流企業收運物品時,應當要求寄件人、托運人如實填寫寄遞運單或者托運單,包括寄件人或者托運人和收貨人的姓名、地址、聯系方式以及物品名稱、種類、數量等,並核對寄件人、托運人的身份。
寄件人、托運人拒絕按規定出示真實有效身份證件或者不如實填寫寄遞運單、托運單的,寄遞物流企業不予收寄、承運。
對於已經簽訂安全保障協議的企業客戶,寄遞物流企業應當登記企業負責人和日常主要交寄人員的有效身份信息。已經予以登記的,可以採用其他有效方式查驗客戶身份信息。第十五條寄遞物流企業應當按照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採取信息化手段落實客戶身份查驗制度。
寄遞物流企業不得將寄件人、托運人的證件號碼信息登記在寄遞運單、托運單的流通頁等位置,防止個人身份證件信息被泄露。第十六條寄遞物流企業應當對寄件人、托運人交寄的非信件物品當場驗視內件,寄件人、托運人拒絕驗視的,不予收寄、承運。第十七條寄遞企業應當配備符合國家標准、具備透視探測功能的安全檢查設備,安排具有相應知識和技能的人員按照規定對寄遞物品實施安全檢查。對通過安檢的物品,應當在寄遞運單流通頁等顯著位置,通過張貼標簽、加蓋印章等方式加具安檢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