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條例
㈠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知識競賽 答案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220號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已於1997年6月4日國務院第57
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總理李鵬
1997年6月20日
第一條為了完善公安機關監督機制,保障公安機關及
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制定本
條例。
第二條公安部督察委員會領導全國公安機關的督察工
作,負責對公安部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
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對
公安部部長負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督察機構,負責
對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
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對上
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和本級公安機關行政首長負責。
公安部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的督察
機構建立由專職人員組成的警務督察隊。
第三條公安機關督察機構的督察長由同級公安機關領
導成員副職擔任。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督察機構的督察
長、副督察長在任免前,必須徵求上一級公安機關的意見
。
第四條督察機構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
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下列事項,進行現場督察:
(一)重要的警務部署、措施、活動的組織實施情況
;
(二)重大社會活動的秩序維護和重點地區、場所治
安管理的組織實施情況;
(三)治安突發事件處置的情況;
(四)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偵查、調查、處
罰和強制措施的實施情況;
(五)治安、交通、戶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
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六)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車輛、警用標志的情
況;
(七)處置公民報警、請求救助和控告申訴的情況;
(八)文明執勤、文明執法和遵守警容風紀規定的情
況;
(九)組織管理和警務保障的情況;
(十)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
遵守紀律的其他情況。
第五條督察機構可以向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和下級
公安機關派出督察人員進行督察,也可以指令下級公安機
關督察機構對專門事項進行督察。
第六條督察機構可以派出督察人員參加本級公安機關
或者下級公安機關的警務工作會議和重大警務活動的部署
。
第七條督察機構應當開展警務評議活動,聽取國家機
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及其
人民警察的意見。
第八條督察機構對檢舉和控告應當認真核查,根據檢
舉人、控告人和被檢舉人、被控告人雙方的陳述,或者檢
舉人、控告人提供的證據材料,按照規定程序處理。
第九條督察機構對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
機關拒不執行法律、法規和上級決定、命令的,可以責令
執行;對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或者下級公安機關作出的
錯誤決定、命令,可以決定撤銷或者變更,報本級公安機
關行政首長批准後執行。
第十條督察人員在現場督察中發現公安機關的人民警
察違法違紀的,可以採取下列措施,當場處置:
(一)對違反警容風紀規定的,可以當場予以糾正;
(二)對違反規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車輛、警
用標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車輛、警用標志
;
(三)對違法違紀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以及拒絕
、阻礙督察人員執行現場督察工作任務的,必要時,可以
帶離現場。
第十一條督察機構認為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違反紀律
需要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措施的,由督察機構作出決
定,報本級公安機關行政首長批准後執行。
督察機構認為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需要給予行政處分
或者降低警銜、取消警銜的,督察機構可以提出建議,移
送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機構在督察工作中發現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涉嫌
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督察機
構查處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報
告查處情況;下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查處不力的,上級公
安機關督察機構可以直接進行督察。
第十三條督察人員在督察工作中,必須實事求是,嚴
格依法辦事,接受監督。
督察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原則,忠於職守,清正廉潔,不徇私情,
嚴守紀律;
(二)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和法律專業知識、公安
業務知識;
(三)具有3年以上公安工作經歷和一定的組織管理能
力;
(四)經過專門培訓合格。
第十四條督察人員執行督察任務,應當佩帶督察標志
或者出示督察證件。
督察標志和督察證件的式樣由公安部制定。
第十五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人民日報》[1997.6.27五版]
㈡ 省公安廳督察處的職責是什麼
省公安廳警務督察處是依據國務院發布的《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第二條第二款「公安部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的督察 機構建立由專職人員組成的警務督察隊」的規定設立的。
其主要職責是:在本省范圍內負責組織實施《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實施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情況的監督。具體工作職責如下:
警務督察處(隊)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下列事項進行現場督察。其職責:
(一)重要的警務部署、措施、活動的組織實施情況。
(二)重大社會活動的秩序維護和重點地區、場所治安管理的組織實施情況。
(三)治安突發事件處置的情況。
(四)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偵查、調查、處罰和強制措施的實施情況。
(五)治安、交通、戶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六)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車輛、警用標志的情況。
(七)處置公民報警、請求救助和控告申訴情況。
(八)文明執勤、文明執法和遵守警容風紀規定的情況。
(九)組織管理和警務保障的情況。
(十)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其它情況。
警務督察處(隊)職權
(一)對發現公安民警有違紀行為的,情節輕微、認識較好、有整改態度的,現場批評教育並予以糾正;情節嚴重的,採取強制措施帶離現場接受調查,對涉及的物品以予暫扣。
(二)對發現公安民警有輕微違法行為的,實行脫崗集訓,進行警誡教育。
(三)對嚴重違紀或違紀不服督察而造成不良影響的公安民警,實行停止執行職務、禁閉措施或作出行政處分建議。
(四)對發現單位違紀問題較突出的,向其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整改情況在規定時間內作出回報,必要時在本轄區范圍內通報。
(五)警務督察人員在依法履行職務、行使職權時,必要時可以扣押或收繳被督察人員的證件、警用標志、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武器、警械等。對扣押或收繳的物品必須填寫《公安督察現場扣留(收繳)憑證》和《公安督察扣留(收繳)物品清單》,被督察人員和督察人員應當簽字。處理結束時,對暫扣或收繳的物品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六)警務督察處(隊)認為公安民警需要給予行政處分或者降低警銜的,可提出建議移交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七)警務督察處(隊)在督察工作中發現公安民警涉嫌犯罪的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八)督察人員在執行督察任務時,遇有公民非法攜帶、使用武器和警械或者非法使用警用車輛、警用標志、證件和穿著人民警察制式服裝的,應當場予以收繳,必要時移送當地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九)保障和監督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整體形象和公安執法權威。
㈢ 什麼是治安督察
警察也同樣部隊當兵有各種兵種一樣,也有警種之分,如刑警,治安警,削防警,看守警,特警,乘警,押運警等等;好象沒有治安督察,只有督察一職。督察就是對警察執行職務進行監督的一個內設部門,如督察大隊。
㈣ 制定《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的直接立法依據是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完善公安機關監督機制,保障公安機內關及其人民警察容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顯然《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的直接立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㈤ 警務督察的工作條例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安機關警務督察隊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根據《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警務督察隊在本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向督察長負責。
第三條
警務督察隊在本級公安機關轄區內,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執法執勤活動的下列情況進行現場督察:
(一)上級和本級公安機關各項任務部署、命令、規定執行的情況;
(二)文明執勤、文明執法和遵守警容風紀規定的情況;
(三)處置公民報警、求助和控告申訴的情況;
(四)違反規定進入賓館、旅店、歌舞廳等公共場所的情況;
(五)使用武器、警械、警用車輛、警用標志等裝備的情況;
(六)《公安機關督察條例》規定的其他職責;
(七)公安機關行政首長和上級督察機構交辦的其他督察事項。
第四條
警務督察隊執行督察任務時,不得少於二人,採取著裝督察或者便衣督察的方式。
督察人員在著裝執行任務時,必須佩戴督察標志;必要時,出示督察證件;在著便衣執行任務過程中,需要當場糾正人民警察違紀行為時,必須出示督察證件。
第五條
警務督察隊執行督察任務時,發現人民警察違反警容風紀規定的,應當當場予以糾正。
第六條
警務督察隊對有違法違紀或者阻礙督察人員行使職權行為的人民警察,可以將其帶離現場。
第七條
警務督察隊對人民警察違反法律規定攜帶、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車輛、警用標志的,應當予以制止或者糾正;必要時可以扣留,並移交公安機關主管部門處理。
第八條
警務督察隊對人民警察情節輕微的違紀行為,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必要時,應當書面通知其所在單位。
警務督察隊對人民警察嚴重違法違紀行為,應當按照督察機構管轄許可權處理或者移交公安機關主管部門處理。
公安機關主管部門對警務督察隊移交處理的事項,應當及時處理並將處理情況通知警務督察隊。
第九條
警務督察隊對現場督察的情況,應當如實記錄,向督察長報告;對重要事項的督察情況,必須向同級公安機關行政首長和上級督察機構報告。
第十條
警務督察隊發現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執行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人民警察職責范圍的指令時,應當予以制止,並向督察長和上級督察機構報告。
第十一條
警務督察隊對現場督察的情況需要通報有關部門的,可以使用《督察通知書》。
第十二條
警務督察隊在執行督察任務時,遇有公民非法攜帶、使用武器和警械或者非法使用警用車輛、警用標志、證件和穿著人民警察制式服裝的,應當當場予以收繳,必要時移送公安機關主管部門處理。
第十三條
警務督察隊在執行督察任務時,遇有公民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檢舉、控告的,應當予以受理;對不屬於督察機構職責范圍的,在受理後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主管部門。
第十四條
警務督察隊應當支持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和行使職權,保護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應當支持督察人員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人民警察在接受督察時,應當如實回答督察人員的詢問。
第十六條
警務督察隊執行督察任務,必須自覺接受社會、公民和人民警察的監督。
公民或者人民警察發現督察人員在執行任務時有違法違紀行為的,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十七條
督察人員必須做到:
(一)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人民警察的各項紀律;
(二)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接受監督,不得濫用和超越職權;
(三)嚴格執法,文明執勤,清正廉潔,不徇私情;
(四)熱情服務,語言文明,禮貌待人;
(五)警容嚴整,著裝規范,舉止端莊。
第十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以根據本規定製定具體實施辦法。第十九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㈥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實施辦法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督察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公安機關督察條例》(以下簡稱《專督察條例》),制定屬本辦法。
第二條督察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保障和監督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
第三條現場督察是指警務督察人員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執法執勤活動中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的同步監督和檢查。
第四條督察人員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法規為准繩,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
第五條各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應當自覺接受督察機構及其督察人員依法對其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情況的監督。
㈦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中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是否含縣級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中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是含縣級的。
㈧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實施辦法的第三章 現場督察的范圍和方式
第十九條督察機構依據《督察條例》第四條規定的事項進行現場督察。
第二十條督察機構根據督察內容,可以採取隨警督察、重點督察、專項督察等不同的督察方式。
第二十一條督察機構在執行督察任務時,通常情況下應當按照立項、審批、實施和處理等程序進行,由督察機構領導審核批准。
對重大事項的督察,必須經本級行政首長批准,由督察長組織實施,必要時報上一級督察機構備案。
第二十二條督察人員在執行現場督察任務時,不得少於二人。根據工作的需要,可以採取明察和暗訪兩種形式。
督察人員執行明察任務時,可以著警服或便裝,同時必須佩帶督察證件。進行暗訪時,應當著便裝,並嚴格按照批準的工作方案開展工作。
第二十三條根據督察工作任務的需要,經警務督察隊隊長以上領導批准,督察人員可以模擬設置警情,實地了解被督察對象工作的真實情況。督察任務結束後,督察人員應當及時撤銷所設警情。
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模擬設置警情。
第二十四條在現場督察中,督察人員可以通過錄音、攝影和攝像等手段,獲取信息資料或證據。
必要時,督察機構可以邀請公安機關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員配合督察工作。
第二十五條被督察的單位應當根據督察人員的要求,提供與督察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和情況,如實回答提出的問題。
督察人員有權對督察事項有關的資料進行查閱或者復制。
第二十六條上級督察機構可以指令下級督察機構對專門事項進行督察,必要時,可以直接派員進行督察。
下級督察機構應當按照要求,認真、及時地完成交辦事項的督察,並將督察結果報告上級督察機構。
第二十七條兩個以上督察機構都有權管轄的督察事項,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督察機構辦理。
對管轄權不明或發生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指定辦理。
第二十八條各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應當了解本級公安機關的重大警務活動部署,並且根據情況及時作出督察工作的安排。
第二十九條督察機構可以根據警務督察工作的需要,組織有關業務部門共同進行現場督察。
第三十條各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採取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每年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警務評議活動,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情況的意見。
警務評議的結果應當及時向同級行政首長報告,並報上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備案。
第三十一條各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對群眾的投訴,應當如實登記、認真核實,及時反饋。
經督察機構核查證實反映問題不實、造成一定後果的,應當予以澄清,消除不良影響。
對於不屬於督察機構督察范圍的,督察機構應當立即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同時將情況反饋給檢舉人或控告人。
㈨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中的禁閉措施有哪些
你的來意思是禁閉是怎源么執行是吧?
就是對被執行禁閉的人民警察關在專門設置的禁閉室里。禁閉期間,由其所在單位派專人負責看護,對被禁閉人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對被禁閉的人民警察,准其攜帶生活用品和學習材料。生
病時,家屬可以探望,並准其就醫。其他情況詳見《公安機關實施停止執行職務和禁閉措施的規定》
㈩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的文件背景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是為了完善公安機關的監督機制,保障公安機關及其內人民警察依法履行容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而頒發的規章。1997年6月4日國務院第57 次常務會議通過,並發布施行。
為了保證督察工作的順利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根據《公安機關督察條例》,於2000年10月31日以55號令 頒發了《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