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四輪車的規章制度
關於電瓶車的管理條例及法規: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三十五條 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三十七條 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車道內,只准許規定的車輛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專用車道內行駛。
第三十八條 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❷ 秦皇島市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人力、電動、燃油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在道路上行駛以及生產、銷售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內車型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堅持確保交通安全與方便群眾生活並重原則。保障殘疾人必要的出行需求,保障涉及公共利益的特殊行業車輛行駛需要。提倡殘疾人、老年人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技術監督、食品和市場監督、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部門和有關組織依據各自職責承擔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的相關監督管理與服務工作。第五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城鄉公共交通,提高道路運輸公共服務能力,滿足公眾出行需要。第六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利用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從事載客營運活動。第二章審核登記第七條符合相關標準的殘疾人代步輪椅車、老年代步輪椅車和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上路行駛,應當依法登記,按照非機動車管理。第八條市、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據殘疾人證和特殊行業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以及殘疾人代步輪椅車、老年代步輪椅車和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的相關標准,依法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發放相應的非機動車號牌和行駛證。非機動車號牌和行駛證僅限在本市行政區域內使用。第九條應當自購車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具體登記管理辦法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本著便民原則制定。第十條非法生產、拼裝、組裝的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不得申請登記。第十一條鼓勵車輛所有人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人身傷害險和車輛損失險。第三章道路通行第十二條殘疾人代步輪椅車、老年代步輪椅車和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駕駛人應當具備符合駕駛車輛要求的身體條件,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規,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的疾病,以及具有其他影響安全駕駛情形的,不得駕車在道路上行駛。第十三條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可以在道路上行駛的殘疾人代步輪椅車、老年代步輪椅車和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應當懸掛號牌,駕駛人還應當隨車攜帶車輛行駛證及有關證明。第十四條殘疾人代步輪椅車、老年代步輪椅車、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在沒有劃設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代步輪椅車。環衛、通信及市政工程搶修的電動三輪車作業時,應當按照安全作業標准作業;在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不受車輛分道行駛的限制,但不得逆向行駛。第十五條快遞物流、桶裝水配送等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實行通行證管理,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路線和規定時間行駛,避開工作日早晚出行高峰。正在作業的環衛清掃、通信及市政工程搶修車輛除外。第十六條殘疾人代步輪椅車、老年代步輪椅車、特殊行業電動三輪車不得在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地點停放。第十七條未經審核登記的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禁止在道路上行駛。第十八條取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特種設備許可證》的電動、燃油三輪車和四輪車,應當按照安全作業標准作業,在居民小區、場(廠)區、景區等不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道路上行駛,不需要辦理審核登記。第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第四章 生產銷售第二十條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依法辦理相關生產經營資質,生產、銷售符合國家標準的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第二十一條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描述與界定表》的電動、燃油三輪車和四輪車,其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進口商,應當委託經國家認監委指定的認證機構對其生產、銷售或者進口的產品進行認證。銷售者應當向購買人提供可供查驗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明。第二十二條生產者、銷售者不得生產、銷售非法組裝、拼裝、改裝的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非法生產、銷售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行為,向質量技術監督、食品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❸ 大同市電動車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電動車管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暢通,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電動車,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二輪車、電動輪椅車、電動三輪車、小型低速電動汽車。第三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電動車的生產、銷售、維修、登記及通行管理,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電動車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電動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市、縣(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電動車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電動車銷售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區)交通管理部門負責電動車維修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
經信、環保、發展改革、財政、市政管理、郵政等行政管理部門和殘聯等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動車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二章生產、銷售、維修第五條電動車生產企業生產電動車應當取得生產許可證,加強標准管理和質量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標准組織生產電動車。第六條電動車銷售企業應當建立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電動車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核實設計最高時速、整車質量、制動性能、外形尺寸等參數,並建立實名制銷售台賬,確保銷售的電動車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要求。第七條電動車維修企業應當建立維修台賬,在維修過程中不得擅自改變車輛的外形特徵與技術參數。第八條電動車銷售、維修企業應當提供電動車廢舊電池更換、回收服務,建立台賬,並將收集的廢舊電池交由生產企業回收利用或者交由具有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理。第三章登記管理第九條電動車實行登記管理制度。
電動車所有人應當持下列材料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
(一)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車發票等車輛來歷證明;
(三)整車出廠合格證明;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申辦電動輪椅車牌證的,殘疾人應當提交下肢殘疾證明,老年人應當提交老年證明。第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電動車所有人申請後,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審核材料,辦結登記,並發放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登記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第十一條准予登記的電動車應當符合電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
對本條例實施前購買的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二輪車、電動三輪車實行過渡期備案登記管理,過渡期五年。
郵政、快遞、環衛等專用電動三輪車需要加裝載物車箱和遮雨蓬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規定的外形尺寸、箱體顏色等標准加裝,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查驗同意後,方可申辦登記。
拼裝和擅自改裝的電動車,不予辦理登記。第十二條電動車登記號牌、行駛證的式樣由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規定並監制。
電動車登記號牌、行駛證、駕駛證工本費的收取,應當嚴格執行價格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第十三條電動車所有權轉移、登記內容變更、注銷及盜搶備案登記,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四條電動車駕駛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駕駛電動自行車、電動二輪車、電動輪椅車的,應當年滿16周歲;
(二)駕駛電動三輪車的,應當年滿18周歲,並取得機動車駕駛證D;
(三)駕駛小型低速電動汽車的,應當年滿18周歲,並取得C3以上機動車駕駛證。第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合理設置電動車牌證辦理網點,將辦理時間、地點、條件、程序等事項向社會公布,採取帶牌銷售等措施方便群眾,並向電動車所有人宣傳電動車交通安全規定,增強電動車駕駛人安全意識。第四章道路通行管理第十六條電動車應當在取得市、縣(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有效號牌、行駛證後,方可上路行駛。
電動輪椅車只准下肢殘疾人和老年人駕駛。殘疾人駕駛電動輪椅車應當攜帶殘疾人證明;老年人駕駛電動輪椅車應當攜帶老年證明。
駕駛電動三輪車和小型低速電動汽車上路行駛,應當攜帶駕駛證。
❹ 四輪電動車上路的新規有哪些
我國並沒有關於這方面的確定的相關規定和法律政策。但是一般會認為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四輪低速電動車應屬於機動車范疇,上路行駛,應懸掛機動車號牌,隨車攜帶駕駛證、行車證。
❺ 2021電動車管理規定是什麼
1、將對電動車進行速度限制,意味著今後電動車不能隨意超出限定的速度了,不然是違反相關規定的,現在限定為每小時不得超過25千米行駛速度。
2、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注意購買新國標的,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許上牌的,購買車輛後需要上電動車牌,沒有車牌的將不能上路行駛,一旦被發現也是會被處罰。
3、現在電動車的重量由原來40kg調整到新國標的55kg,重量包含電池在內,這樣有效增加行駛時長。
4、電動車速度可以行駛到50千米每小時的,必須上牌照,這類車型歸為電動摩託管理。
5、電動車需要安裝有腳踏板並且還要防火、防水,沒有腳踏板是不允許上牌。
6、電動機功率從240KW提高到400KW。
對電動自行車企業做出新的重大調整,促進安全規范生產
調整措施:電瓶車速度從20km/h增加到25km/h;車身質量從40KG提高到55KG;電動機功率從240KW提高到400KW,電瓶車必須必備腳踏功能並且還要防火、防水。
這些措施從各方面提高電瓶車的安全性能,並且從速度上增加,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率;車身重量的增加,提升電瓶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功率的增加,將加大提高續航里程,減少用戶充點頻率;可以看到,這項舉措的實施實在全方位的為消費者和交通安全著想。
❻ 電動車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目前,電動車管理規定主要有以下4個政策:
1、《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即大家口中講的電動車新國標法規,主要內容規范了電動車的生產標准、上路標准、騎行標准、安全標准等;
2、《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規定》是一項強制規范電動車的使用場景、禁止使用場景、使用標準的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是一項針對企業生產電動自行車相關管理活動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項針對國內所有機動車、非機動車的行駛規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電動自行車歸類為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使用上,法律法規對使用者最低年齡進行了限制,必須年滿16周歲,但對於最高年齡並沒有進行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二條 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電動自行車歸類為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使用上,法律法規對使用者最低年齡進行了限制,必須年滿16周歲,但對於最高年齡並沒有進行明確規定。
❼ 四輪電動車上路有什麼規定嗎
四輪電動車上到的規定和吊車的規定差不多,只是他行駛速度比較慢,只能靠最右側行車道行駛,在道上不可以隨意變道,變道之前先打開轉向燈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