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室規章制度
Ⅰ 公司吸煙管理制度
在廠區內設一個吸煙區,要吸煙的員工就必須到指定地點,再就給吸煙的規定個離崗時間,不到指定地點吸煙或超出規定時間的,記小過或大過,再給出相對應的罰款,先試試吧!
Ⅱ 怎麼寫公司的吸煙管理制度
給你提供一些文章供你參考
《廣電總局禁止吸煙管理制度》
作者:廣電後勤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08年10月15日 點擊數: 24
第一條 為了保障幹部職工身體健康.提倡社會公德,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依據《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結合本局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局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實行「限定場所、單位負責、加強引導、嚴格管理」的原則; 第三條 本局行政區域內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包括: (一) 醫療機構的候診區、診療區和病房區; (二) 幼兒園; (三) 食堂操作間、餐廳; (四) 電梯內; (五) 會議室、傳達室、影劇院、音樂廳、錄像廳(室)、圖書館(室)、檔案館、老幹部活動場所; (六) 班車及有5人以上乘坐的汽車,兩人以上(含兩人)共用的辦公室; (七) 北京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 第四條 總局機關各司局、直屬各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除第三條規定以外的單位內部的禁止吸煙場所,並做好自身管理工作。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無煙辦公室。 第五條 總局全體幹部職工都應支持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總局各級衛生部門負責開展吸煙有害健康和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宣傳教育。 第六條 凡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會議室應設有明顯禁煙標志,有控制吸煙措施並定期檢查。 第七條 職工有權要求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的吸煙者停止吸煙。職工有權要求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的所在單位履行本規定的職責,並有權向總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舉報違反本規定的行為。 第八條 總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總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監督管理。 第九條 總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對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工作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執行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不利,問題嚴重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 第十條 本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廣電總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項目部吸煙制度
1、吸煙室內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勤打掃,勤灑水,保持室內氣候濕潤,具有專人清理。
2、室內禁止亂扔臟物、廢紙、煙頭、火柴梗。
3、吸煙室內,煙灰堆放整齊有序,煙頭要熄滅,火柴梗要熄滅,為了禁止火種來源,請由止注意,以免引起火災。
4、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如要吸煙,請進吸煙室。
5、凡進入吸煙室內,請遵守以上規定,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從一隻小小的煙頭,火柴梗做起。
。
Ⅲ 公共場所對禁止吸煙有哪些規定
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和執行本單位禁止吸煙的制度;
(二)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四)不得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區內設置煙灰缸等器具或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志或物品;
(五)配備專(兼)職禁煙勸導員和巡查員,對在禁煙區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可以根據需要在本單位非禁止吸煙場所劃定吸煙區或設置吸煙室,吸煙區或吸煙室應當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指引標識以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加強禁止吸煙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區或者吸煙室。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吸煙或者攜帶點燃的卷煙、雪茄煙、煙斗。
在禁煙區發現吸煙的,可以這樣做:
(一)要求吸煙者停止吸煙;
(二)向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投訴,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勸導吸煙者停止吸煙;
(三)對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向區愛衛辦舉報和投訴。
本區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各相關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吸煙有害健康、控制吸煙的社會宣傳,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
禁止未成年人吸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經營者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經營者應當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的標志。
拓展資料: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是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重點立法項目,2014年10月底形成草案送審稿上報國務院。該條例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場所;
(二)商場、超市、書店;
(三)各類學校(含托兒所、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活動場所、食堂、學生宿舍及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室內活動區域;
(四)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網吧)、舞廳、音樂廳等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的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
(六)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樓);
(七)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足浴店(按摩中心);
(八)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九)公共汽車、計程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十)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車間、餐廳等;
Ⅳ 銀川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第一條為了控制吸煙危害,保障公民身體健康,促進文明城市建設,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實行「限定場所、單位負責、加強引導、嚴格管理」的原則。第三條市、縣(區、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簡稱愛衛會)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控制吸煙工作。
市、縣(區、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民航、鐵路部門負責衛生防疫的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控制吸煙工作實施監督和管理。第四條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室內區域;
(二)幼兒園、托兒所、小學;
(三)中學、中等職業學校、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區域和學生寢室;
(四)影劇院、音樂廳、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技館、檔案館、少年宮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
(五)商業、金融業、郵政業、電信業等行業的室內營業場所;
(六)公共汽車、計程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內;
(七)文物保護單位;
(八)體育館、健身館(場)、兒童游樂場;
(九)體育場的比賽區和座席區;
(十)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議室、食堂、通道和電梯等。
在公園、廣場人群密集區域和舉行集會、重大活動時禁止吸煙。第五條本條例第四條規定以外的下列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
(一)飛機、火車、長途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
(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
(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服務區域;
(四)風景名勝區。第六條賓館、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
服務的經營場所,應當設置固定的無煙客房或者無煙樓層。
餐飲、娛樂等經營場所的服務區域應當設置非吸煙室或者劃定非吸煙區域。第七條按照本條例第五條規定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設置明顯的標識;
(三)與非吸煙室、非吸煙區隔離;
(四)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的公共場所所在單位,應當加強禁止吸煙的宣傳教育,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室或者吸煙區。第八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設置煙草廣告(含隱性煙草廣告)。第九條全社會都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
公安、城管、工商、教育、文化、
新聞等部門和有關社會團體、行業協會,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開展控制吸煙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應當開展煙草危害、吸煙有害健康和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宣傳教育。
鼓勵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單位內部禁止吸煙,提倡創建無煙單位。第十條禁止吸煙場所的所在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管理責任制度;
(二)做好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宣傳教育工作;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內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標志;
(四)在禁止吸煙場所內不設置吸煙器具,不設置附有煙草廣告(含隱性煙草廣告)的標志和物品;
(五)負責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十一條在禁止吸煙場所內,被動吸煙者有權要求該場所內的吸煙者停止吸煙。
被動吸煙者有權要求禁止吸煙場所的所在單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
被動吸煙者有權向市、縣(區、市)衛生行政部門舉報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第十二條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所在單位應當設立檢查員。
檢查員對在本單位范圍內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的吸煙行為有權予以制止。第十三條衛生行政部門或受委託監督管理的組織有權對公共場所吸煙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下列行為進行處罰:
(一)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的所在單位不履行第十條規定職責的,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二)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經勸阻拒不改正的處以五十元罰款。
Ⅳ 誰有完整的吸煙室管理制度給我一份啊,我是單位車間內設置的吸煙室急用!!!
、吸煙室內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勤打掃,勤灑水,保持室內氣候濕潤,具有專人清理。
2、室內禁止亂扔臟物、廢紙、煙頭、火柴梗。
3、吸煙室內,煙灰堆放整齊有序,煙頭要熄滅,火柴梗要熄滅,為了禁止火種來源,請由止注意,以免引起火災。
4、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如要吸煙,請進吸煙室。
5、凡進入吸煙室內,請遵守以上規定,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從一隻小小的煙頭,火柴梗做起。
Ⅵ 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
1.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規定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醫療機構的室內區域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區域;檔案館、少年宮、念館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商業、金融業、郵政業和電信業的營業廳;計程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內及其售票廳、室內站台;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體育館、健身場,體育場的比賽區和座席區。
2.第三條 下列公共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餐飲、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經營場所的服務區域;公園、游樂場等公共場所;
3.第四條 賓館、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無煙客房或者無煙樓層。
4.第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辦公、會議等工作場所和食堂、通道、電梯、衛生間等內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除前款規定以外的單位內部的禁止吸煙公共場所,並做好相關管理工作。
5.2014年11月24日,衛生計生委起草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送審稿明確,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此外,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煙。
(6)吸煙室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公共場所,是指公眾可以進出或者使用的場所、工作期間使用的場所、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條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遵循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的原則,政府主導,單位負責,個人自律,社會監督。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公共場所控制吸煙規劃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績效考核。
第五條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職責范圍內負責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
第九條 國家和社會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鼓勵志願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制吸煙工作或者為控制吸煙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章 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
第十條 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第十一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全面禁止吸煙:
(一)托幼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學校、活動中心、教育培訓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
(二)高等學校的室外教學區域;
(三)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的室外區域;
(四)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室外場所。
第十二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可以設立吸煙點,吸煙點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沒有設立吸煙點的公共場所室外區域屬於全面禁止吸煙的場所:
(一)除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以外的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的室外區域;
(二)除兒童福利機構以外的其他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
(三)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游樂園的室外區域;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可以設置吸煙點的室外場所。
第十三條 室外設置吸煙點,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
(二)設置明顯的引導標識;
(三)遠離通風口、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通道;
(四)在顯著位置設置醒目的吸煙危害健康警示標識或者圖片。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舉辦公眾活動的場所,可以規定臨時的禁止吸煙措施和范圍。
第十五條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和索要煙具,自覺聽從勸阻;在非禁止吸煙場所吸煙應當合理避讓不吸煙者,不亂彈煙灰,不亂扔煙頭。在禁止吸煙的經營場所內吸煙,因不聽勸阻而被要求離開該場所的,無權向經營者索回已經消費的費用;已經接受服務但未支付費用的,應當支付費用。
第十六條 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控制吸煙職責:
(一)建立控制吸煙的管理制度,配備監督員,做好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工作;
(二)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入口處及其他顯著位置設置符合本條例第十八條要求的禁煙標識,保持標識完整、清晰;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不得放置煙具和設置煙草廣告;
(四)對違法吸煙行為予以勸阻,對不聽勸阻的要求其離開。對不聽勸阻且不離開的,向有關監督管理部門舉報;對不聽勸阻並擾亂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機關報案。鼓勵場所經營者、管理者採用煙霧報警、濃度監測、視頻圖像採集等技術手段,加強對本場所的管理。
第十七條 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內發現吸煙行為及其他違反本條例行為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
(二)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進行勸阻;
(三)向監督管理部門舉報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
第十八條 禁煙標識應當大而清晰,至少包括禁止吸煙的圖形警示標識、違法吸煙的罰款數額、投訴舉報的電話號碼等內容。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禁煙標識及其張貼規范。
第三章 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當經常組織有關單位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組織發放控煙宣傳材料,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活動,明確告知公眾吸煙和接觸煙草煙霧對健康的危害、禁止吸煙的范圍、對違法吸煙行為的處罰等信息,告知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的控制吸煙職責。
第二十條 煙草製品生產者應當在煙草製品包裝上印製帶有說明煙草使用具體危害的文字和圖形警示,向公眾警示教育煙草煙霧危害。其中圖形警示面積不得小於包裝面積的二分之一。
第二十一條 在各類公務和大型公共活動中,主辦方不得提供、使用或者贈予煙草製品。不得使用或者變相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煙草製品。
第二十二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結合各自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教育活動,並將控煙宣傳教育納入本單位初任培訓、崗位培訓、任職培訓等教育培訓活動,鼓勵吸煙職工戒煙。
第二十三條 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控煙,形成不吸煙、不敬煙、不送煙的社會風尚,倡導家庭無煙。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師、醫務人員應當帶頭控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在公務活動中吸煙,教師不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在病人面前吸煙。國家和社會應當在每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十四條 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網路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主動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第二十五條 全面禁止所有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第二十六條 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和相關內容,以及變相煙草廣告;不得出現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的鏡頭;不得表現未成年人買煙、吸煙等將煙草與未成年人相聯系的情節;不得出現有未成年人在場的吸煙鏡頭等。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制訂戒煙門診工作規范,指導設置戒煙服務咨詢電話。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開展控煙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患者對吸煙和接觸煙草煙霧危害的認識,為吸煙的患者提供簡短戒煙服務。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立戒煙門診,為吸煙者提供專業的戒煙診療服務。
Ⅶ 鞍山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規定
第一條為了控制和減少煙草煙霧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際公約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市區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以下簡稱控煙工作)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市公共場所控煙工作實行限定場所、分類管理、單位負責、公眾參與的原則。第四條鞍山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是本市公共場所控煙工作的領導、決策和議事機構。
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公共場所控煙工作。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市健康教育所負責具體工作。
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轄區內公共場所控煙工作。
教育、文化、體育、交通、食品葯品監督、公安、房產、工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按照本規定和其他相關規定,開展公共場所控煙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禁止在下列場所吸煙。
(一)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的室內外區域及其他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場所、學生宿舍、餐廳等室內區域;
(二)婦幼保健院(所)、兒童醫院、兒童福利院的室內外區域及其他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室內區域;
(三)體育場館的室內區域及室外的觀眾坐席、比賽賽場區域;
(四)圖書館、影劇院、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科技館、檔案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各類公共文化場館的室內區域;
(五)旅遊景區(點)的室內區域;
(六)郵政、電信、股票交易、金融機構的室內區域;
(七)商場、超市等商業場所的室內區域;
(八)電梯及其等候區域;
(九)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室內區域;
(十)公共交通工具內及其售票廳、等候室和設置在室內的站台;
(十一)賓館、飯店、錄像廳、游藝廳(室)、洗浴場所的室內區域;
(十二)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的室內區域;
(十三)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第六條需要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的,公共場所所在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設置明顯標識;
(三)與禁止吸煙場所有效分隔;
(四)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通道。
禁止吸煙場所以外的其他公共場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照本規定,設立禁止吸煙區域,並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第七條市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結合實際情況或者根據舉辦臨時性大型活動等的需要,調整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第八條禁止吸煙場所所在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管理責任制,做好禁止吸煙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煙區域的醒目位置設置統一的禁止吸煙標識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電話;
(三)在禁止吸煙區域內不設置與吸煙有關的售煙機、器具和煙草廣告;
(四)對在禁止吸煙區域內的吸煙者,勸其停止吸煙;對不聽勸阻的,要求其離開該場所;對不聽勸阻且不離開該場所的,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對不聽勸阻並影響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機關報案。第九條任何人均有權要求吸煙者在禁止吸煙場所內停止吸煙;有權要求禁止吸煙場所所在單位及其監督管理人員勸阻、制止吸煙行為;有權舉報違反本規定的行為。第十條教育、文化、衛生等部門和新聞單位應當經常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社會宣傳,並對違反本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予以曝光。
每年5月31日的世界無煙日,煙草製品經營者停止售煙1天。各單位要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第十一條控煙工作的監督管理按照以下規定實施。
(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二)文化、體育等行政部門和風景區管理機構負責對文化、娛樂、體育場所、旅遊景區(點)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三)承擔機場、鐵路衛生監督工作的機構以及交通行政執法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關的公共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四)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行政部門負責協調餐飲業經營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五)公安部門負責對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洗浴場所、賓館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六)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電梯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七)工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應當認真查處公共場所設置煙草廣告的違法行為;
(八)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並對本規定規定的其他公共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Ⅷ 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第一條 為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保障公民健康,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杭州市市區和各縣(市)政府所在地城鎮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活動遵循加強引導、限定場所、單位負責、嚴格管理的原則。第四條 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
各區、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煙草專賣、教育、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交通、旅遊、體育、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和有關社會團體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場所;
(二)托兒所、幼兒園;
(三)各類學校、教育培訓機構的室內教學活動場所、食堂、學生宿舍及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室內活動區域;
(四)影劇院、音樂廳、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院)、美術館、陳列館、展覽館、科技館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的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
(六)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七)會議室;
(八)公共汽(電)車、計程車、軌道交通、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內部;
(九)公共電梯內部和地下人行通道;
(十)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公園、廣場舉行集會等重大活動時禁止吸煙。第六條 下列公共場所室內區域可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要求劃定吸煙區或者設置專用吸煙室,吸煙區或者專用吸煙室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
(一)經營性洗浴中心(含浴室)、足浴、按摩保健、美容美發場所的服務區域;
(二)歌舞、游藝娛樂場所的服務區域;
(三)商店(場)、超市、商品交易市場的營業區域;
(四)錄像廳、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營業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除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六)公共汽(電)車、計程車、軌道交通、船舶、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區域或售票區域;
(七)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的辦公室;
(八)單位的辦事大廳、營業廳、禮堂、食堂等場所,但第五條規定的禁止吸煙場所除外;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控制吸煙場所。
經營性住宿場所應當設置無煙樓層或者無煙客房。
擁有五十個以上餐位的經營性餐飲場所和對社會開放的棋牌房應當設置無煙包廂。第七條 本條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公共場所劃定吸煙區或者設置專用吸煙室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具備獨立的通向戶外的通風設施;
(二)與非吸煙區、非吸煙室有效隔離;
(三)遠離人群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四)設置明顯的標識;
(五)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設置統一的控制吸煙宣傳標識。第八條 在本條例規定的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任何人不得吸煙或者攜帶燃燒的卷煙、雪茄煙或者煙斗。第九條 禁止吸煙場所和控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禁止吸煙或者控制吸煙的管理制度;
(二)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
(三)不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設置吸煙器具;
(四)不在本單位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識和物品;
(五)對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的吸煙者,勸其停止吸煙或者離開該場所、區域;對不聽勸阻者,報告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第十條 劃定吸煙區或者設置專用吸煙室的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加強禁止吸煙的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區或者專用吸煙室。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第十一條 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的任何人可以行使以下權利:
(一)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
(二)要求該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勸阻吸煙者吸煙或者勸其離開該場所、區域;
(三)向衛生行政部門舉報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第十二條 禁止在公共場所設置煙草廣告,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第十三條 全社會都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公務員、醫務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應當積極參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衛生、工商、煙草專賣、教育、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交通、旅遊、體育、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吸煙有害健康、控制吸煙的社會宣傳。
Ⅸ 呼和浩特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2008修正)
第一條為了控制吸煙的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結合本市的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應設置明顯禁煙標示:
(一)圖書閱覽室、實驗室;
(二)表演廳、禮堂、陳列室、會議室;
(三)室內體育館及游泳池;
(四)民用航空器、客運汽車、纜車、計程車、電梯間、密閉式鐵路列車及其它各種密閉式公共運輸工具內;
(五)托兒所、幼兒園;
(六)醫療機構、其它醫事機構及殘障福利機構;
(七)學校、博物館、美術館、文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少年宮;
(八)金融機構、郵局及電信局等營業場所;
(九)製造、儲存或銷售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
(十)法律、法規、規章確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第三條下列場所可以設置有通風設備的吸煙區(室),吸煙區(室)應有明顯的區隔及標示。除吸煙區(室)外,不得吸煙:
(一)影劇院、音樂廳、錄像廳(室)、游藝廳(室)、歌舞廳(室)、音樂茶座(室);
(二)酒店、賓館、二百平方米以上的商店(場);
(三)非密閉式的鐵路列車及輪船;
(四)車站、機場的售票廳及旅客等候室;
(五)其他可以設置吸煙區(室)的公共場所。第四條市衛生行政部門是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的主管機關,旗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區域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的監督和管理。第五條教育、文化、衛生等部門以及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宣傳吸煙的危害;工商部門加強對煙草製品和煙草廣告的管理,為全社會禁止吸煙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第六條本規定第二條、第三條所列舉的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禁止吸煙的規章制度;
(二)開展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宣傳;
(三)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或區域設置統一的禁煙標志;
(四)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或區域不得放置有煙草廣告的標志、物品和吸煙器具;
(五)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相關工作。第七條公民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或區域有權要求吸煙者停止吸煙,並有權要求相關單位執行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職責。任何人都有權向衛生行政部門舉報違反規定的單位。第八條對於違反本規定的單位由衛生行政部門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對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一項或第二項的,處以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
(二)對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可處以500元以下罰款;屢教不改的,可責令停業整頓;
(三)對吸煙者不予制止的,處500元罰款。第九條拒絕、阻礙管理人員執行公務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第十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十一條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可依照本規定確定本單位內部禁止吸煙場所,並制定相關規定。第十二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Ⅹ 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控制吸煙,減少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環境,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以下簡稱「控煙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市控煙工作遵循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場所負責、公眾參與的原則。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控煙工作的領導,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
控煙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控煙工作,其具體職責包括:
(一)研究擬定控煙工作的配套政策;
(二)指導、檢查相關部門、行業的控煙工作;
(三)組織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相關部門開展控煙工作聯合執法,並定期通報控煙法規執行情況;
(四)組織開展控煙工作宣傳教育活動;
(五)負責設計並發布統一的禁止吸煙標識;
(六)設置統一的控煙工作舉報、投訴電話、郵箱等信息平台,建立相應處理機制;
(七)處理控煙工作日常事務,協調解決控煙工作相關問題。第六條市、縣(區)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職責做好控煙工作:
(一)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各級各類學校、托幼機構和其他教育機構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並加強煙草煙霧危害健康教育;
(三)機關單位負責對本機關以及所屬單位工作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四)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關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五)文化、公安、體育、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分別負責對文化娛樂場所、賓館、體育場和旅遊景點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商場(店)的控煙工作以及各種形式的煙草廣告進行監督管理;
(七)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餐飲場所、葯品和醫療器械經營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八)縣(區)人民政府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對本轄區內的中央在蘭、省在蘭和外地駐蘭單位以及設在社區的棋牌娛樂、老年活動等公共場所的控煙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九)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部門及企事業單位應當做好其管轄區域內控煙工作的監督管理。第七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對在控煙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控煙工作。第二章控制吸煙場所第八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控制吸煙場所分為禁止吸煙場所和限制吸煙場所。
禁止吸煙場所實行全面禁煙,不允許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
限制吸煙場所可以設置固定的吸煙室或者劃定固定的吸煙區,場所內其他區域禁止吸煙。第九條禁止吸煙場所包括:
(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福利院、養老院、療養院的室內區域;
(二)托幼機構、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少年宮等供未成年人教育或者活動的室內、外區域;除本項所述場所之外的其他供成年人學習、教育和培訓機構的室內區域和室外教學區域;
(三)金融、郵政、通訊企業的室內營業場所和書店、商場(店)、超市的室內區域;
(四)影劇院、音樂廳、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院)、美術館、陳列館、展覽館、科技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老年文體娛樂活動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各類體育場館、運動健身場所的室內區域和室外的觀眾坐席、比賽賽場區域;
(六)各種公共場所電梯內區域;(七)客運公共汽車、長途汽車、電瓶車、出租汽車、軌道交通車輛、輪渡船、火車及其等候和售票的室內區域;
(八)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室內區域;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場所。第十條限制吸煙場所包括:
(一)各類餐廳、酒吧、咖啡廳、茶樓等餐飲服務的室內區域;
(二)各類賓館、酒店、旅館、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務場所的室內區域;
(三)歌(舞)廳、洗浴場所、棋牌娛樂等公眾休閑娛樂場所的室內區域;
(四)機場的室內區域。
鼓勵在限制吸煙場所設置無煙餐廳包廂、無煙客房、無煙樓層等無煙場所。
上述限制吸煙場所設置的吸煙室或者劃定的吸煙區在期限屆滿後應當取消,該場所控制吸煙由限制吸煙轉為禁止吸煙。具體期限和范圍由市人民政府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