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容條例
『壹』 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維護首府城市的文明、整潔、優美,保障市民身心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中心城區、新建城區以及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城市化地區。第三條 本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多方參與和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 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負責本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的市容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市、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的監察機構,按照本條例和其他有關法規的授權,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規劃、城建、環保、公安、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實施本條例。第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編制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經市規劃管理部門綜合平衡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市容環境衛生設施,保障市容環境衛生事業建設需要的經費。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義務,並有權對有損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第二章 市容管理第七條 本市實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具體范圍、責任和要求,由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按照規定標准劃分確定,並書面告知責任人。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是指有關單位和個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場所及其一定范圍內的區域。第八條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要求:
(一)保持市容整潔,無亂設攤、亂搭建、亂張貼、亂塗寫、亂刻畫、亂吊掛、亂堆放等行為;
(二)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無暴露垃圾、糞便、污水,無污跡,無渣土,無蚊蠅孳生地等;
(三)按照規定設置環境衛生設施,並保持其整潔、完好。第九條 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責任區市容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並定期組織檢查。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人對責任區內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有權予以制止,並可要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及其監察機構處理。第十條 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應當保持整潔、完好、美觀,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主要道路兩側和景觀區域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所有者、使用者或者管理者應當定期進行整修、清洗或者粉刷。
違反前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代為整修、清洗或者粉刷,所需費用由責任人承擔。第十一條 禁止有礙市容的下列行為:
(一)道路兩側建築物、構築物門前、窗外、陽台、屋頂堆放、吊掛不符合市容市貌標准物品的;
(二)爐口、煙囪、排污口向街面和居民住宅區排污的;
(三)鐵路沿線兩側建搭房屋、棚亭(圍牆)、圍墾、設置牌匾、收購點和傾倒垃圾的;
(四)佔用建築物退縮地帶、城市綠地、文化體育用地、旅遊風景名勝地的;
(五)其他妨礙市容市貌的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有上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二條 設置畫廊、報欄、交通標志、候車亭、垃圾箱等設施,應當整潔、美觀、安全牢固,不得有礙市容觀瞻。設置單位必須定期維修、更新,保護其整潔完好。
戶外懸掛的國旗,應當符合國旗懸掛規定,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不得升掛。
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更新,拒不更新的強制拆除。違反本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更換。第十三條 未經批准不得在電桿、樹木、居民住宅和其他公共設施上塗寫、刻畫和張貼、懸掛各種廣告、宣傳品。
未經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批准,不得在道路、廣場等公共區域隨意散發廣告和傳單。
違反本條規定的,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可以並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第十四條 本市主要道路兩側和景觀區域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應當按照規劃要求設置景觀燈光設施。
景觀燈光設施應當保持完好,並按照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規定的時間啟閉。
違反本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貳』 呼和浩特市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環境衛生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環境衛生設施的科學含量和使用效率,規范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管理,根據《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進行環境衛生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經營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包括城市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環境衛生工程設施、專用車輛、專用設備、專用道路以及城市環境衛生基層機構的工作場所。第四條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是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主管部門。
呼和浩特市環境衛生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環衛管理部門)統一組織本市環境衛生設施的規劃、建設組織實施工作。
市屬各區環衛管理部門負責轄區內環衛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報請市環衛管理部門審核後組織實施工作。第五條環境衛生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美化環境和整潔衛生的原則。第六條市人民政府鼓勵對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科學研究和引進、使用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現代化水平。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有權進行制止、檢舉和控告。
對在建設和維護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環境衛生設施的規劃和建設第八條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建設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市規劃部門、市環衛管理部門應根據本市實際情況,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完善呼和浩特市城市環境衛生專業規劃,依照專業規劃組織實施建設。
環境衛生設施的發展和建設要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市、區兩級政府要根據呼和浩特市環境衛生專業規劃逐年增加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第九條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建設資金除政府投資外,可採取貸款、引資、受益者集資和其它方式籌措。編制新區開發、舊區改造等地區性綜合開發建設規劃方案,應當包含設置環境衛生設施的內容,並徵得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從事地區性綜合開發建設的,應當按照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准配套建設環境衛生設施。
新建或者改造城市環境衛生設施,應當報請市環衛管理部門審核。 第十條新建居民住宅區、開發區、集貿市場、旅遊名勝區、飛機場、火車站、公共汽車始末站、公園、文化體育場所、商業飲食場所以及多層建築等,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環境衛生設施設置規定和設置標准配套建設環境衛生設施。
已經投入使用而未按照規定建設和設置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的,應當補建、補設。第十一條醫院、療養院、屠宰場、生物科研單位和其它產生特種垃圾的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套建設相應的特種垃圾密閉儲存設施。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設相應的處理設施,負責對全市特種垃圾集中處理。第十二條開通或者拓寬街道時,市規劃部門應當會同市環衛管理部門,確定公共廁所、垃圾轉運站等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建設的地點。建設單位應當同步配套建設和設置相應的城市環境衛生設施。
市區主要街道兩側、居住區以及其它人流密集地應當設置封閉式垃圾容器。第十三條車輛進城點應建造進城車輛清洗站,以保證車輛的清潔。第十四條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計方案由市環衛管理部門參與審核,竣工後市環衛管理部門參加驗收,經驗收合格的環衛設施竣工1個月內,建設單位應將有關資料書面報告市環衛管理部門。第十五條各區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支持轄區有關單位建設、改造和管理單位內部的公共廁所。對不符合標準的公共廁所及其配套設施,管理單位在環衛管理部門規定的期限進行改造。第十六條建築施工工地和臨時搭建房單位應自行設置生活廢棄物和糞便收集容器。第三章環境衛生設施的管理和經營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愛護城市環境衛生設施,環衛設施要保持干凈、整潔。第十八條因建設或者其它原因必須拆除或者改變環衛設施和環境衛生用地用途的,應當事先提出方案,報請市環衛管理部門批准。
經批准拆除、取消已有城市環境衛生設施或者改變用途的,應當按照標准易地建設或者設置;確實無法易地建設和設置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都應當按照現行價格支付建設費用,交由市環衛管理部門統一安排建設和設置。
『叄』 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熱、供水、燃氣、公共交通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公用事業建設與管理,促進城市公用事業的健康發展,保障城市公用事業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城市供熱、城市供水、城市燃氣、城市公共交通為社會公共事務服務的行業。
(一)城市供熱包括城市集中、聯合供熱及其配套設施;
(二)城市供水包括公共、自建設施供水及其配套設施;
(三)城市燃氣包括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天然氣及其燃氣器具和燃氣配套設施;
(四)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市內公共客運交通工具(不包括客運出租汽車)及其配套設施。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公用事業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經營、使用以及相關的服務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 呼和浩特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供熱、燃氣、公共交通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呼和浩特市公用事業行業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公用事業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市區供熱、燃氣、公共交通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旗、縣人民政府公用事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公用事業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並受理當事人投訴,查處違法行為。
呼和浩特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供水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旗、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供水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並受理當事人投訴,查處違法行為。
計劃、財政、規劃、公安、市容、衛生、技術監督、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城市公用事業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第五條 城市公用事業規劃與建設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統一,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城市公用事業規劃,由公用事業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並按規定程序報批。
經批準的城市公用事業規劃,確需修改變更的,應當經專家論證後,由公用事業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方案,報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六條 城市新區開發、舊區改造、道路新建、改建、擴建時,同步建設配套的城市公用設施。暫不能同時建設的,必須按照城市公用事業規劃預留城市公用設施用地。第七條 公用事業規劃確定的城市公用設施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改變其用途;確需改變用途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八條 城市公用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將設計方案及有關資料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供水項目應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並報城市規劃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第九條 城市公用事業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應當由取得相應設計和施工資質的單位承擔。並依法履行招標投標制度和工程監理制度。第十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公用設施建設項目,工程竣工後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供水項目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城市公用設施項目竣工驗收後,建設項目資料按有關要求報送公用事業管理部門存檔(供水項目資料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存檔)。第十一條 城市公用事業建設資金,可採取政府投資、企業自籌、用戶出資、銀行貸款、引進外資,合資合作、社會集資和經過批准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第十二條 鼓勵國內外企業及個人採取多種方式投資建設城市公用設施;其投資建設的公用設施,投資人享有所有權和經營權,但不得擅自停運或改變其經營性質。第三章 供熱經營管理第一節 供熱和用熱第十三條 城市供熱實行全面規劃、統一管理。供熱採用熱電聯產、區域鍋爐房集中供熱和聯合供熱多家經營、協調發展的方針。
城市供熱應當實行分戶控制。新批建設的房屋,供熱設施必須實行分戶控制;原有房屋的供熱設施逐步改造為分戶控制。第十四條 從事城市供熱經營的單位,必須到公用事業管理部門辦理資格審查手續,並按規定報有關部門批准取得資質證書。
供熱單位應按資質證書確定的等級、范圍開展經營活動,並接受城市公用事業管理部門的年度審驗。第十五條 供熱單位應與用戶簽訂供熱合同。合同內容包括供熱期限、室內溫度、維護責任、收費標准(熱費按使用面積收取)、繳費時限和結算辦法及違約責任等。供熱合同簽訂後,供熱單位按規定將合同報公用事業管理部門備案。
用戶按照供熱合同的約定向供熱單位繳納熱費。
供熱合同文本,採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制發的標准文本。
『肆』 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一)
一、對下列法規中明顯與上位法規定不一致或者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
1.將《呼和浩特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第三十三條修改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將《呼和浩特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修改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收費或者處罰決定的,由作出收費或者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將《呼和浩特市郵政通信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修改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也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將《呼和浩特市全民義務植樹條例》第三條第二款修改為「本
條例所稱適齡公民,是指十八周歲至六十周歲的男性公民和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女性公民。但喪失勞動能力者除外。」
將第四條中「半年以上」修改為「一年以上」。
5.將《呼和浩特市社會市面蒙漢兩種文字並用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蒙漢兩種文字沒有並用的,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3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6.刪去《呼和浩特市城市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中「副本」。
7.刪去《呼和浩特市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五十七條。
8.刪去《呼和浩特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第二十條中「持有暫住證的方可從事經商、勞務活動。」
刪去第二十一條。
9.刪去《呼和浩特市土地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二款中「工業用地」。
10.將《呼和浩特市城市排水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中「期滿三個月前」修改為「期滿三十日前」。二、將下列法規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
11.《呼和浩特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
12.《呼和浩特市土地管理條例》第三條、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二十三條、第五章標題、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六十七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五條
13.《呼和浩特市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一款
14.《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四項三、將下列法規中引用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5.《呼和浩特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
16.《呼和浩特市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
17.《呼和浩特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
18.《呼和浩特市郵政通信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
19.《呼和浩特市清真食品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20.《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條例》第二十三條
21.《呼和浩特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
22.《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條例》第三十五條
23.《呼和浩特市牛的人工受精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24.《呼和浩特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一條
25.《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四、對下列法規中引用其他法律名稱的規定作出修改
26.將《呼和浩特市清真食品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款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7.將《呼和浩特市城市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第一條、《呼和浩特市城市綠化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五、對下列法規中已經停止執行的行政許可事項的有關規定作出修改
28.刪去《呼和浩特市郵政通信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中「集郵品」。
29.刪去《呼和浩特市傳染病防治條例》第十二條中「從事飲用水供水設施清洗消毒的單位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
刪去第二十三條中的「婚紗攝影、干(濕)洗衣店」。
刪去第三十六條、第四十六條。
『伍』 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維護城市的文明、整潔、優美,保障居民身心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市轄區的城市化地區、經濟開發區以及工業園區。上位法已經作出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多方參與、公眾監督的原則,堅持管理與服務、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第四條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負責本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
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和街道辦事處以及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的市容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市、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和其他城市管理相關規定、有礙市容市貌的行為,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
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公安、市場監督管理、文化旅遊廣電、商務、衛生健康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應當組織編制市容環境衛生專項規劃,並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市容環境衛生設施,保障市容環境衛生事業建設需要的經費。第六條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應當會同文化旅遊廣電、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市容環境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意識。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宣傳媒體和公共場所的廣告應當安排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公益性宣傳內容。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義務,並有權對有損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第二章市容管理第八條本市實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具體范圍、責任和要求,由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按照規定標准劃分確定,與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人簽訂責任書。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是指有關單位和個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場所及其一定范圍內的區域。第九條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要求:
(一)保持市容整潔,無亂設攤、亂搭建、亂張貼、亂塗寫、亂刻畫、亂吊掛、亂堆放等行為;
(二)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無暴露垃圾、糞便、污水、污跡,無渣土,無蚊蠅孳生地等;
(三)按照有關規定設置環境衛生設施,並保持其整潔、完好。第十條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應當加強對責任區市容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並定期組織檢查。
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人對責任區內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有權予以制止,並可以要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理。第十一條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應當保持整潔、完好、美觀,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主要道路兩側和景觀區域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所有者、使用者或者管理者應當定期進行整修、清洗或者粉刷。
違反本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整修、清洗或者粉刷所需費用一倍以下的罰款。第十二條禁止有礙市容的下列行為:
(一)在道路兩側建築物、構築物上及其門前、窗外、陽台、屋頂堆放和吊掛不符合市容市貌標准物品的;
(二)爐口、煙囪、排污口向街面和居民住宅排污的;
(三)在道路、鐵路沿線兩側搭建房屋、棚亭(圍牆)、圍墾和設置牌匾、收購點的;
(四)在建築物退讓地帶、城市綠地、文化體育用地、旅遊風景名勝地擺攤設點、堆放雜物的。
違反本條規定,有以上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三條畫廊、報欄、交通標志、候車亭、垃圾箱等設施,應當整潔美觀、安全牢固,不得有礙市容觀瞻。設置單位應當定期維修、更新,保持其完好。
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更新;逾期未更新的,責令拆除。第十四條不得在道路路面、沿石、電桿、路燈桿、樹木、居民住宅、商業樓、公用空間、櫥窗內等其他公共設施上塗寫、刻畫、張貼、懸掛各類廣告、宣傳品、告示牌。不得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違規設置廣告牌。不得在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隨意散發廣告、宣傳品和名片。
違反本條規定的,對實施者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對組織實施的單位和個人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噴塗、刻畫、張貼、散發商業廣告的通訊工具號碼經取證核實後,通知違法行為人限期接受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理;逾期拒不接受處理的,書面通知電信企業暫停該號碼的使用;違法行為人履行處理決定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應當及時通知電信企業恢復該號碼的使用。
『陸』 呼和浩特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防治餐廚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市容環境衛生,促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餐廚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餐飲服務等活動產生的食品廢料、食物殘余、過期食品(不包括廢棄食用油脂)。第三條本市市區范圍內餐廚垃圾的收運、處置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第四條市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工作的主管部門,市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辦公室負責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衛生、城鄉建設、農牧、食葯監管、城管、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工作。第五條本市提倡通過凈菜上市、改進食品加工工藝、文明用餐等方式減少餐廚垃圾。
對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市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六條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將餐廚垃圾與其他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存放,不得隨意傾倒、堆放餐廚垃圾。第七條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根據餐廚垃圾的種類和數量,按照規定的標准繳納餐廚垃圾處置費。
餐廚垃圾收運處置費繳費標准由市財政、發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另行制定。第八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招標等公開方式確定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單位,頒發服務許可證,同時向社會公布收運、處置單位的名稱和經營場所。
未取得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禁止從事餐廚垃圾的收運、處置服務。第九條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與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簽訂收運協議,確定收運時間、地點、種類、數量,並按時收運餐廚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二)建立收運台帳,定期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餐廚垃圾收運狀況;
(三)收運餐廚垃圾的車輛必須密閉化運輸,沿途不得泄露、遺灑,並保持車體干凈整潔;
(四)餐廚垃圾處置場所符合國家或地方環境保護有關規定,並自覺維護處置場所周圍的市容環境衛生;
(五)採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進行無害化處置或者綜合利用時污染物排放應當達到國家環境保護標准;
(六)餐廚垃圾處置單位生產的產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標准。第十條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必須向有資質的處置單位提供產生的餐廚垃圾,不得將餐廚垃圾提供給本辦法第八條規定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第十一條禁止將餐廚垃圾直接作為畜禽飼料。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違反餐廚垃圾管理規定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投訴和舉報。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接到舉報和投訴後,應當及時到現場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或者投訴人。第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將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混放、混裝的;
(二)將餐廚垃圾擅自傾倒的;
(三)餐廚垃圾收運單位未定時定點收運、日產日清餐廚垃圾的;
(四)收運、處置單位未建立收運、處置台賬的。第十四條違反本辦法規定,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將餐廚垃圾提供給不具備收運、處置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收運、處置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第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不具備餐廚垃圾收運服務許可證從事餐廚垃圾收運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餐廚垃圾,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使用密閉不嚴的車輛收運餐廚垃圾或沿途灑漏餐廚垃圾的,由城市管理部門按照《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予以處理。第十七條違反本辦法規定,餐廚垃圾處置單位生產的產品不符合國家規定質量標準的,由質量技術監督、農牧等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第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將餐廚垃圾直接作為畜禽飼料的,由農牧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第十九條環境保護和其他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柒』 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決定(2020)
一、第二條末尾增加「上位法已經作出規定的,從其規定」。二、第四條第一款、第二款中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修改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
第三款中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的監察機構」修改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
第四款中的「規劃、建設、環保、公安、工商、文化、商務、衛生、食品葯品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公安、市場監督管理、文化旅遊廣電、商務、衛生健康等行政管理部門」。三、第六條第一款中的「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文化、教育、衛生等部門」修改為「文化旅遊廣電、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四、第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規定,有以上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五、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不得在道路路面、沿石、電桿、路燈桿、樹木、居民住宅、商業樓、公用空間、櫥窗內等其他公共設施上塗寫、刻畫、張貼、懸掛各類廣告、宣傳品、告示牌。不得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違規設置廣告牌。不得在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隨意散發廣告、宣傳品和名片」。
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對噴塗、刻畫、張貼、散發商業廣告的通訊工具號碼經取證核實後,通知違法行為人限期接受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理;逾期拒不接受處理的,書面通知電信企業暫停該號碼的使用;違法行為人履行處理決定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應當及時通知電信企業恢復該號碼的使用」。六、第十八條刪去「露天燒烤攤點及其他」。七、第二十條修改為:「城市戶外廣告應當按照批準的位置、形式、規格、色調、材料和時限設置,不得有礙市容觀瞻」。
「設置單位應當保持戶外廣告整潔、美觀、安全、牢固,照明和顯亮設施功能完好,不斷亮、不殘損。如有褪色、損毀變形、畫面污損、字體殘缺、燈光顯示不完整等影響市容的情況,應當及時維修或者更換」。
「違反本條規定的,責令停止使用,限期修復;無法修復的,責令拆除,並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八、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應當在徵得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審批期滿後應當立即拆除,並清理現場」。九、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負責市區道路沿石以上停車場的統一管理,停車場的設置應當符合城鄉規劃和設置技術標準的要求。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十、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與城市空間承載能力、停放設施資源、公眾出行需求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合理規劃共享單車停放區域,滿足停放需求」。
「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應當加強車輛管理和日常巡護,合理調度所屬車輛,及時回收破損車輛,維護車輛停放秩序,確保車輛方便、安全和有序使用」。
「共享單車用戶應當文明用車、安全騎行、規范停放」。
「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影響市容環境,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未有效履行管理職責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約談企業負責人,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十一、原第二十七條順延為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為:「隨地吐痰、嘔吐、亂扔果皮、紙屑、煙蒂、飲料瓶、口香糖的」;
第二項修改為:「隨地便溺、亂倒污水的」;
第五項刪去「污水」;
第六項修改為:「在露天場所和垃圾收集容器內焚燒樹葉、垃圾或者其他廢棄物的」;
增加兩項分別作為第七項和第八項:「隨意拋灑、焚燒喪葬祭奠物品的」;
「有損環境衛生的其他行為」。
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責令改正,並處50元罰款」。
增加三款分別作為第三款、第四款和第五款:「違反本條第一款第二、三、四、五項規定的,責令其立即清理,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第一款第六項焚燒樹葉的,責令改正,並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本條第一款第六項焚燒垃圾或者其他廢棄物的,對個人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的,處200元罰款」。
『捌』 呼和浩特市城市道路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道路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城市道路設施的功能,促進首府經濟發展,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城市規劃區內城市道路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設施包括:
(一)車行道、人行道、隔離帶、側石、規劃道路用地及其附屬設施;
(二)橋梁、立交橋、人行天橋、過街地下通道、涵洞、隧道及其附屬設施;
(三)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及其附屬設備;
(四)停車場及其配套設施;
(五)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交通安全設施;
(六)其他城市道路設施。第四條城市道路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分級分部門分單位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城市道路設施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
市市政設施管理部門受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委託,負責城市道路設施的具體管理工作。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配合做好城市道路設施管理工作。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道路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市、區人民政府每年應當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城市道路設施建設。城市道路設施的建設資金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政府資、集資、國內外貸款、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發行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同時鼓勵外資和社會資金投資。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使用城市道路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城市道路設施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二章城市道路設施規劃與建設第八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會同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城市道路設施專業規劃,並據此編制城市道路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
根據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城市道路設施專業規劃、城市道路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需要進行局部調整的,由原編制機關報請,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九條市市政設施管理部門應當建立科學的城市道路設施技術狀況和養護運營水平評價體系。第十條城市公交、供水、排水、燃氣、供熱、供電、通信、消防、廣告等設施的規劃與建設依附於城市道路設施的,應當與城市道路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相協調。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制定城市道路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時應當徵求有關單位意見。第十一條各開發區、住宅小區內的道路設施規劃、建設應當與外部道路設施規劃、建設銜接配套,並符合城市道路設施專業規劃要求。第十二條城市道路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技術標准。
城市主幹道的人行道,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設置無障礙通道。第十三條城市道路設施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前,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到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接收管理界定、登記手續。第十四條城市道路設施建設工程竣工後,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辦理工程交接手續;不符合建設質量准和建設內容的工程應當進行整改,重新驗收合格後,方可由接收單位接收。未經驗收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城市道路設施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應當將城市道路設施建設工程的全部技術資料完整移交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歸檔。第三章城市道路設施管理第十五條市市政設施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城市道路設施的養護、維修和管理,建立巡查制度,及時養護維修,保障城市道路設施的功能完好和正常運行。城市道路設施發生故障和險情時,應當及時組織搶修、排險,盡快恢復正常使用。第十六條規劃道路紅線與建築物外緣之間的開放式場地,其產權單位應當按照城市道路設施的標准進行養護和管理,並接受市市政設施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第十七條城市規劃道路用地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使用性質。
征地單位對暫不實施建設的城市道路用地應當進行臨時綠化或者硬化,待道路施工時,無償提供給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並接受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玖』 呼和浩特市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建築垃圾管理,維護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在本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從事建築垃圾收集、運輸、中轉、回填、消納的單位和個人。
本辦法所稱建築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第三條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是本市城市建築垃圾的行政主管部門。市環衛管理機構負責本辦法的具體實施。
規劃、建設、國土、公安、交通、環保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建築垃圾管理工作。第四條本市對城市建築垃圾運輸經營權實行規模控制、有償使用制度。第五條本市對建築垃圾運輸管理實行收集、運輸、消納聯單制度。第六條為規范建築垃圾運輸、消納管理,本市對城市建築垃圾運輸、消納費實行政府指導價,並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進行調整。第七條城市建築垃圾處置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
政府鼓勵對建築垃圾進行綜合利用,提倡單位和個人優先採用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產品。第二章建築垃圾處置管理第八條本辦法所稱建築垃圾處置單位,是指產生建築垃圾的建設、施工、拆遷、物業服務等單位。第九條建築垃圾處置單位應當向市環衛管理機構申報建築垃圾處置計劃,獲得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後,方可處置。第十條建築垃圾處置單位應當按照政府指導價格,在工程建設預算中專門列支建築垃圾運輸處置費,在工程開工前存入專用帳戶,並接受市環衛管理機構監管。
未將建築垃圾運輸處置費存入專用帳戶的,市環衛管理機構不予建築垃圾處置核准。第十一條建設、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在核發《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拆遷許可證》時,應當查驗建築垃圾處置核准。第十二條建築垃圾處置單位應當填寫城市建築垃圾處置聯單,分別提交運輸單位、消納場、環衛機構。第十三條各類施工工地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對產生的各類建築垃圾及時清理,始終保持建設施工現場整潔;
(二)按照《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JGJ59-99)和《建築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准》(JCJ146-2004)相關要求文明施工;
(三)在工地出入口設置不小於規定面積的洗車平台,配備洗車設備;
(四)駛出工地的建築垃圾運輸車輛應進行沖洗,保持車容整潔,輪胎干凈,防止污染路面。第十四條各類建築工程、規劃開發用地需要回填建築垃圾的,由市環衛管理機構統一安排調度。第十五條居民裝飾、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築垃圾,本區域已實行物業管理的,應當按照物業服務企業指定的建築垃圾中轉點臨時堆放,由物業服務企業統一處置;未實行物業管理的,應當按照社區指定的建築垃圾中轉點臨時堆放,由社區統一處置。第三章運輸單位管理第十六條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市建築市場實際,確定城市建築垃圾運輸經營權發放數量,採取公開拍賣、招標等方式確定經營者,並向社會公布。具體程序、標准、經營期限等事項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七條市環衛管理機構向取得建築垃圾運輸經營權的單位發放城市建築垃圾運輸處置核准。市環衛管理機構應當制定城市建築垃圾運輸行業標准,加強日常監管,維護運輸市場秩序。第十八條運輸單位應當將建築垃圾運輸至消納場處置,並取得消納場出具的消納結算憑證。第十九條運輸單位憑市環衛管理機構確認的聯單和建築垃圾運輸消納結算憑證與建築垃圾處置單位結算費用。第二十條運輸單位的運輸車輛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車輛統一懸掛專段牌照;車身統一顏色,並且噴有公司名稱及編號標識;
(二)運輸車輛應當使用密閉裝置,裝載時做到裝載適量(不超出車廂上沿部分),覆蓋嚴密,不撒漏、飛揚;
(三)運輸車輛應加裝建築垃圾運輸管理GPS全球定位監管系統;
(四)市環衛管理機構制定的其它規定。第二十一條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照建築垃圾運輸處置核准文件,對運輸車輛予以辦理過戶、變更、密閉、抵號等手續。
『拾』 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創造優美整潔的市容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健全和完善「門前三包」責任制,達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標,根據《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市市四區、開發區范圍內的機關、團體、部隊、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包括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建築施工現場、商場等),社會各類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責任單位),均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門前三包」是指包市容環境衛生、包綠化美化、包社會秩序。
各責任單位「門前三包」責任區,由所在地區人民政府或開發區管委會劃定。其中地處城市道路兩側臨街的單位,其責任區是本單位臨街一側房基線(有護欄或者圍牆的,從護欄或者圍牆起算)至便道側石;無便道的,至道路中心線;無毗鄰單位的,從本單位四周房基線起算(有護欄或者圍牆的,從護欄或者圍牆起算)。凡有多門的責任單位,每門均實行「門前三包」。第四條市市容管理局是本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門前三包」責任制的監督、檢查、協調、指導工作。
各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負責組織、協調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門前三包」責任制工作,各區、開發區市容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建設、規劃、環保、公安、工商、衛生、房產、市政、交通、園林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實施本辦法。第五條各責任單位必須履行市容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並與所屬街道辦事處(鄉、鎮)簽訂《呼和浩特市市容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書》,設專(兼)職人員佩戴統一規定標志,負責責任區內的「門前三包」日常管理工作。第六條市容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內容包括:
(一)包市容環境衛生整潔。
1按要求自備密閉式廢棄物收集容器,並放置在門檻以內適當位置,嚴禁將垃圾污物掃出門外;積極實行垃圾袋裝化,定時傾倒。禁止亂潑污水,形成冰灘、污水灘;
2負責責任區內環境整潔,無紙屑、果皮、煙頭、痰跡、污物、廢棄物,無蚊蠅孳生;
3各臨街建築物、圍牆、櫥窗、牌匾、燈飾要保持美觀整潔,無損,如出現陳舊、破損應及時更換和修復;對不屬於責任單位所有或維護的櫥窗、牌匾、燈飾如出現陳舊、破損的,應當向市容環境管理部門報告;
4各責任單位要保持其建(構)築物外立面整潔美觀,圖案清晰,外部造形完整,每兩年整飾翻新一次;凡可清洗的外立面,每年「五·一」前清洗一次;如出現破損、脫落、褪色、陳舊、風化、雨水沖刷痕跡等須及時清洗、維修、整飾;
5各責任單位要保證單位門前責任區內無積冰污雪。白天降雪,停雪後3小時內完成清雪任務;夜間降雪,次日上午11時前完成清雪任務;
6戶外廣告設施、標牌必須符合設置規定,並經有關部門審批,要保持完好整潔,設置單位負責定期維修、更新;
7各責任單位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完善亮化設施;凡設置霓虹燈飾亮化設施的責任單位,應保證夜間美化、亮化設施完好,並按規定要求定時啟用霓虹亮化設施,如出現缺行斷線的應及時修復;
8店招牌匾必須規范使用蒙漢語言文字,不得出現繁體字、錯別字、二簡字和異體字;
9商(店)鋪門前不得私自設置檐蓬、遮陽布,凡設置檐蓬、遮陽布的必須經市容管理部門統一規劃,保持整潔完好,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
10各責任單位應當制止亂貼、亂畫等損害市容環境行為,及時清除責任范圍內影響市容環境的字跡、圖案、貼紙等印記,對發現的不法行為應當及時制止,並向市容、公安部門舉報。
(二)包綠化美化。
1保護責任區內的花草樹木,維護綠化設施;
2禁止攀折花木,做到樹上無釘、無掛、無晾曬衣物;
3嚴禁向樹坑、綠地內傾倒垃圾、污水和堆放雜物,並應當積極配合園林管理部門工作,保證樹木成活。
(三)包社會秩序。
1積極維護責任區內的良好秩序;
2做到無店外出攤,無亂堆雜物、私搭亂建、亂挖亂掛,無佔道經營,門前車輛要停放整齊;
3不得使用超過規定雜訊標準的電器、音響招攬生意。第七條市容行政管理部門定期對各部門、各單位的「門前三包」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對在維護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單位或個人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