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秦簡出現的單行法規

秦簡出現的單行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6-04 01:25:29

1. 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類型和含義

秦朝的法律形式,從史書記載和出土的秦簡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律

商鞅改法為律。律為當時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詔)

秦始皇曾宣布: 「 命為制,令為詔。 」 當時命、制、令、詔,從法律意義上說並無區別。律與令經常並列使用。

3?式

「 式 」 作為一種法律形式,最早出現於秦,如上述《封診式》,其中也有對司法官吏 「 治獄」 的要求。

4?法律答問

《法律答問》對秦律的某些條文、術語和律義以問答的方式作了明確的解釋。這對正確運用法律,更有效地貫徹立法意圖,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

是司法審判的成例。《法律答問》中多次提到 「 廷行事 」 ,這說明《廷行事》在當時的司法實踐中已成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此外還有 「 程 」 、 「 課 」 等法律形式。
1975年底發現的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秦墓竹簡,其中的《秦律十八種》、《秦律雜抄》、《法 律 答問》、《封診式》是有關秦朝法律的主要內容。

雲夢秦簡共1155枚,內容極其豐富。法律令文書有《秦律十八種》:《田律》、 《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 、《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軍爵律》、《置吏律》、《 效》、《傳食律》、《行書》、《內史雜》、《尉雜》、《屬邦》;此外還有《效律》,是 對核驗縣和都官物資帳目有關制度的規定,其中有的已收錄在《秦律十八種》中。

《秦律雜抄》包括《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勞律》、《藏律》、《公 車司馬獵律》、《牛羊課》、《傅律》、《屯表律》、《捕盜律》、《戍律》共11種律文 的摘錄。

《法律答問》是以問答形式對秦律某些條文、術語以及律文的意圖所作的解釋。

《封診式》是關於審判原則以及對案件進行調查、勘驗、審訊、查封等方面的規定和文書程 式。

2. 秦朝的時候有哪些法律和相對應的刑罰

商鞅變法改革的巨大成就,使秦國國力迅速強盛起來。秦王嬴政即位後,開始著手進行兼並統一戰爭。在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的短短十年間,秦國先後滅掉韓、魏、楚、趙、燕、齊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秦朝。它繼承秦國商鞅變法的改革成果,堅持先秦法家「法治」、「重刑」的法制原則,確立了一套統一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特色的法制體系。由於秦朝的暴政峻法嚴重激化了社會矛盾,僅僅十餘年後即被農民戰爭推翻。但它所確立的統一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的法制體系,卻對漢朝以後的法制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主要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是在戰國後期秦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律即秦律,是國家制定頒布的成文法,屬於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從秦簡所見近三十種律名來看,秦律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所調整的法律關系也相當廣泛,遠遠超出李悝《法經》的六篇范圍。
命、令、制、詔是皇帝代表國家發布的詔令聖旨或法令文告。據東漢蔡邕解釋:「制書,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詔,詔書;詔,告也。」由於它們是由皇帝直接頒布的,因而法律效力一般高於其他法律形式,甚至凌駕於成文法典之上。
程是規章、章程的簡稱。《漢書》卷一下《高帝紀下》顏師古註:「程,法式也。」秦簡的《工人程》即程的一種,是關於官營手工業生產定額制度的規定。「人程」亦稱「員程」,是關於人員、時間、定額的規定或章程。秦簡《為吏之道》中即有「員程」的記述。
式是程式、格式的簡稱,是關於審理案件程序的司法規則或文書程式,供司法官員審理案件時參考使用。秦簡《封診式》即屬此類法律形式。其中兼有案件的調查、檢驗、偵破筆錄即「爰書」。
課屬檢驗、考核及督課性質的專門法規。秦簡有《牛羊課》,即考核、督課畜牧人員飼養管理牛羊的專門法規。
秦朝規定,法律的解釋權屬於官府或官吏,法律解釋與法律條文具有同等效力。秦簡《法律答問》即屬法律解釋。它以問答的形式,對秦律內容以及訴訟程序等作出解釋甚至是補充。
判例是司法機關對案件進行審理判決的先例。秦簡稱為「廷行事」。廷指官廷、法廷等各級官府,如朝廷、郡廷、縣廷之類;行事即已決、已行的事例與案例,它也可以作為審理判決案件的法律依據。
法律內容及其特點
經過秦國到秦朝的一系列立法活動,逐步形成了一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統一法律體系。它內容豐富龐雜,富有時代特徵,廣泛涉及刑事、民事、經濟、行政等各方面的法律關系。
一、刑事法律內容
秦政權以先秦法家重刑主義原則為指導,以商鞅變法以來確立的法律制度為基礎,建立了一套嚴酷殘暴的刑事法律規范。
(一)刑罰體系
秦政權在沿襲先秦刑罰體系的基礎上,又有一些新的發展和改進。其最突出的特點,是身體刑的適用范圍開始縮小,勞役刑和財產刑的使用有所增多。
生命刑即剝奪罪犯生命的死刑。其執行方式還很不規范,約有一二十種之多,且相當殘酷,較典型的如:(1)具五刑,即先施加黥面、劓鼻、斬左右趾等肉刑,再用笞杖活活打死,然後梟首示眾,並將屍骨剁成肉醬;有誹謗謾罵行為者,還要割去舌頭。(2)車裂,即用五匹馬將頭顱、四肢與身體撕裂。(3)鑿顛,即鑿擊頭頂的處決方式。(4)抽脅,即抽取肋骨的處決方式。(5)鑊烹,即用大鍋將人煮死。
身體刑即殘害犯罪者肢體器官的肉刑,是僅次於死刑的酷刑。秦政權基本保留了先秦時期的黥、劓、斬左右趾、宮等肉刑,並常與勞役刑復合使用,如黥劓以為城旦、斬左趾又黥為城旦等。
勞役刑即限制罪犯自由並強制從事勞役的徒刑。秦朝勞役刑的使用相當廣泛,在修築長城、建造宮殿和陵墓等許多土木工程建設中,都有大批勞役刑徒。當時的勞役刑名目繁多,基本形成了一套由重到輕的勞役刑體系:(1)城旦、舂。男犯為城旦,主要服築城等苦役;女犯為舂,主要服舂米等雜役。《漢書》卷二《惠帝紀》注引應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2)鬼薪、白粲。男犯為鬼薪,主要為宗廟砍柴供祭祀等使用;女犯為白粲,主要為宗廟擇米供祭祀等使用。《漢書·惠帝紀》注引應劭曰:「取薪給宗廟為鬼薪,坐擇米使正白為白粲。」(3)隸臣、隸妾,即罰作官府奴婢。「男子為隸臣,女子為隸妾。」(4)司寇、候,即強制犯人在邊地伺察寇盜,警戒敵情。
恥辱刑是帶有羞辱性質的刑罰。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故損害身體及鬢發胡須均屬不孝行為,而強制剃除鬢發胡須則是對罪犯的羞辱性處罰。秦政權的恥辱刑主要有:(1)髡刑,即強制剃除鬢發胡須。《說文解字·髟部》:「髡,剃發也。」(2)耐刑,即強制剃除鬢毛胡須而保留頭發,故輕於髡刑。耐字本作耏。《說文解字·而部》:「耏,罪不至髡也。」
身份刑即剝奪違法者官職爵位等身份地位的刑罰,主要刑名有:(1)廢刑,即廢除官籍,開除公職,終身不得重新敘用。(2)奪爵,即削奪爵位,剝奪其特權地位。
財產刑即罰沒財產之類的處罰,主要刑名有:(1)貲刑,是繳納財物或以勞役抵償的刑罰。《說文解字·貝部》稱:「貲,小罰以財自贖也。」貲刑種類很多,分為貲布、貲盾、貲甲、貲徭、貲戍等。布是一種貨幣,盾是盾牌,甲是鎧甲,徭指徭役,戍指戍邊,故貲刑有罰金、罰物、罰役之別。(2)贖刑,即以銅、盾、甲等財物或力役贖抵原定刑罰,包括贖耐、贖遷、贖黥、贖宮、贖死等多種名目。(3)沒刑,即沒收財產充入官府。
流放刑是強制被流放者遷徙到指定地區,不準擅自遷返原處的刑罰,包括遷、徙、謫等不同刑名。按流放原因和被流放者的性質,可分為三種情況:(1)有罪流放,即對罪犯直接處以流放刑。如當時有「秦法,有罪遷徙之於蜀漢」的規定。(2)赦罪流放,即對死刑犯減死後的處置。如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赦罪人遷之穰」;二十七年,「赦罪人遷之南陽」等,即屬此類。(3)無罪流放,即對威脅統治或危害社會者實施的處罰。如「秦既滅韓,徙天下不軌之民於南陽」。
(二)刑法適用制度
為了使各級官吏有效地運用刑法手段,更好地發揮其打擊犯罪的職能,鞏固專制集權統治,秦政權確立了一些定罪量刑制度。
1.刑事責任年齡與時效的規定
刑事責任年齡與時效,是指刑法規定的對刑事犯罪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與時間效力。秦律規定,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免予追究或依法減輕刑事責任;成年人犯罪後死亡或受到赦免,也不再追究刑事責任。例如:有人在赦令頒布前盜竊千錢,並全部花費,赦令頒布後案發,便不再追究刑事責任。[16] 秦簡是以身高標准確定成年與未成年的,即男高六尺五寸以上、女高六尺二寸以上為成年,大體相當十六七歲。
2.區分故意與過失的規定
秦律依據犯罪主體的主觀動機,將犯罪區分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前者從重處罰,後者從輕處置,有時還構成不同罪名。例如:甲告乙盜牛或傷人,乙並未盜牛傷人,故意誣告者構成誣告罪,反之為控告不實。司法官量刑不當,故意者構成「不直」罪,過失者僅為「失刑」罪。
3.加重刑罰的規定
秦律對累犯、五人以上的共犯及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教唆犯加重處罰。例如:教唆成年人盜竊殺人,依法處一般死刑;教唆身高不滿六尺的未成年人盜竊殺人,則處殘酷的磔刑。 五人以下盜竊,贓值超過660錢,僅黥劓為城旦;660錢以下,則黥為城旦或處遷刑;而五人以上共同盜竊一錢以上,即斬左趾並黥為城旦。
4.減免刑罰的規定
秦律對犯罪後主動自首或消除犯罪後果者酌情減免刑罰。例如:司寇刑徒盜竊110錢後主動自首,從輕耐為隸臣,或罰繳兩付鎧甲。被監押罪犯逃亡,監押者主動抓獲或由親友代為抓獲,也可免責。
5.誣告反坐的規定
秦律對故意誣告他人者,以所誣陷的罪刑進行處罰。例如:應處耐司寇刑者,以耐隸臣罪誣告他人,誣告者反坐耐隸臣刑;應完城旦者,以黥城旦罪誣告人,誣告者反坐黥城旦刑。
6.犯罪連坐的規定
犯罪連坐即一人犯罪,其他有關聯的人一同株連受罰。秦律規定的犯罪連坐的適用范圍有三種。一是親屬連坐。如秦法規定:「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不積極從事農耕生產而致貧窮者,其妻子兒女籍沒為官府奴婢。二是鄰里連坐。如秦法規定:「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據司馬貞《索隱》解釋:「牧司謂相糾發也。一家有罪,而九家連舉發。若不糾舉,則十家連坐。」三是職務連坐。如「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被任用者違法犯罪,任用該人者承擔連帶責任。
(三)主要罪名
在重刑主義原則指導下,秦律規定了許多罪名。其中最主要的罪名,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七類。
1.危害專制皇權罪
這是最嚴重的犯罪,主要有:(1)誹謗。秦律規定:「誹謗者族。」(2)妖言。秦始皇坑殺460餘名諸生方士,罪名就是「誹謗」和「為妖言以亂黔首」。(3)妄言。秦律規定:「妄言者無類。」「無類」即處族刑。(4)以古非今。秦始皇《焚書令》有「以古非今者族」的規定。(5)非所宜言。秦二世曾下令御史,以「非所宜言」罪逮捕發表言論的諸生。(6)廢令;犯令。違反令的規定,應為而不為者為廢令,不應為而為者為犯令。
2.妨害社會秩序罪
這類犯罪主要有:(1)挾書;偶語詩書。《焚書令》規定:挾書罪即私藏違禁書籍,黥為城旦;「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2)投書。投遞匿名信者,依法拘捕,審訊定罪。(3)誣告。秦律實行誣告反坐制度。(4)詐偽。包括偽造文書、官印、封泥等。
3.破壞經濟秩序罪
秦簡關於這方面罪名主要有:(1)逋事;乏徭。前者是拒絕報到應征,逃避服役;後者是報到後逃亡避役。(2)匿戶。隱匿戶口,不征發徭役,不繳納戶賦。(3)盜徙封。私自移動田界,處贖耐刑。
4.人身傷害罪
秦簡《法律答問》有大量人身傷害罪的刑律規定,主要有賊殺(故意殺人);賊傷(故意傷害);斗殺(斗毆殺人);斗傷(斗毆傷人);強奸;和姦(通姦)等罪名。
5.侵犯官私財產罪
秦簡《法律答問》有許多這方面規定,主要是盜及群盜等罪名,《封診式》也有相關案例。
6.破壞婚姻家庭罪
秦簡此類罪名主要有:(1)不孝。父母或祖父母有權控告不孝子孫,並要求官府對其嚴刑處罰。(2)棄妻不書。休妻不申報登記者,處刑貲二甲。(3)去夫亡。妻子擅自逃亡,黥為城旦舂。(3)娶人亡妻。娶他人「去夫亡」妻,黥城旦舂。(4)擅殺子。擅自殺死子女,黥為城旦舂;擅殺養子,棄市。
7.官吏失職瀆職罪
官吏失職瀆職罪的表現很多,往往構成不同罪名。如司法官員徇私枉法,故意重罪輕判或輕罪重判,構成不直罪;故意有罪不判或減輕罪責,構成縱囚罪;而過失造成量刑不當,則構成失刑罪。
民事法律內容
秦朝的民事立法,主要涉及財產所有權及婚姻家庭制度等方面的法律內容。
(一)所有權
秦朝所有權的客體,是土地等生產生活資料之類的各種官私財產。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為田開阡陌封疆」,開始建立新的土地所有權制度。它以國君集權控制下的國有制為主,同時存在一部分私有土地。隨著國家普遍授田制和軍功賜爵制下的等級授田制的推行,土地所有權處於由國有向私有轉化的過渡之中。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正式頒布「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鼓勵百姓自行占墾荒地,國家不再限制面積,也不再實行授田。這實際是以法律的形式終止了戰國時期各國普遍盛行的國家授田制,明確承認了以先佔原則取得土地私有權的合法化。此後,秦朝的土地私有制迅速發展起來。其各種土地所有權,也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和保護,任何違法侵權行為都受到嚴厲制裁。如前引秦律即明確規定:「盜徙封,贖耐。」對土地以外其他官私財產的所有權,秦律也明令予以保護。如秦簡《法律答問》規定:「或盜采人桑葉,臧(贓)不盈一錢」,就要受到「貲徭三旬」的處罰。
(二)婚姻制度
秦朝婚姻制度受法家「法治」思想影響較大,受儒家「禮治」思想影響較小,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秦律規定,婚姻關系的成立或解除,須經官府登記備案;否則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如前引秦簡規定:妻子私自逃亡,其婚姻關系若經官府登記認可,該妻即構成「去夫亡」罪,將受到黥為舂的懲處;若未經登記認可,其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故不追究其法律責任。如果丈夫私自休棄妻子,不向官府登記備案,則構成「棄妻不書」罪,夫妻雙方都要受到「貲二甲」的制裁。
秦朝婚姻制度仍堅持男尊女卑原則,夫妻關系處於不平等地位,秦律就規定了一些維護夫權支配地位的罪名。如前引「去夫亡」和「娶人亡妻」罪的規定,立法宗旨即在於維護夫權;當時把「夫死有子,棄之而嫁」斥之為「倍死不貞」,要求寡婦從一而終,剝奪其再嫁權,也體現了夫權的支配地位。但是,秦朝的夫權並非至高無上,其支配地位也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例如:秦律明確規定,丈夫不得任意傷害妻子;即使妻子兇悍,也不準將其毆打致傷,否則丈夫將受耐刑的處罰。另一方面,妻子有控告丈夫犯罪的權利。如秦律規定,「夫有罪,妻先告」,可以不被籍沒為官府奴婢,其陪嫁奴婢、衣物也可不被沒收。這種情況是漢朝以後歷代法律所禁止的。如隋唐以後的刑律規定,妻子告發丈夫的一般性犯罪,屬「十惡」不赦的「不睦」重罪,告者處刑徒二年。此外,秦朝還注重維護夫妻關系的穩定,強調「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嚴厲規定:「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禁止有婦之夫亂搞兩性關系。
(三)家庭關系
秦朝家庭關系也受到法家「法治」思想的影響,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首先,秦律仍維護父權家長制,嚴懲不孝罪。如前引秦律規定,父母或祖父母等家長有權控告不孝子孫,並要求官府對其嚴刑處治,官府不得拒絕受理。秦簡《封診式》收錄有多起此類案例。但是,秦律對父權家長制的維護有一定條件和限制。如前引秦律規定,父母尊長不得隨意殺害子女卑幼,否則將構成「擅殺子」罪,要受到黥為城旦舂的處罰;倘若殺害養子,則處棄市極刑。其次,秦律對子女卑幼毆打尊長的行為,處罰較漢朝以後各代要輕。如秦律規定,毆打祖父母或曾祖父母,處黥為城旦舂刑。而在隋唐以後的各代刑律規定中,這種行為屬「十惡」不赦的「惡逆」重罪,一律處以斬刑。
三、經濟法律內容
自秦國商鞅變法以來,直到秦朝建立以後,非常重視加強經濟立法。秦簡中就有大量經濟法規,集中於《秦律十八種》,主要有《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律》、《徭律》、《司空律》、《效律》等十餘種,內容涉及農、牧、工、商等各個領域。
(一)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
自然資源是未經人類加工創造而天然存在的、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繁衍並增殖財富的自然孳生物,包括土地、山林、川澤、礦藏、野生動植物等各個種類。秦政權繼承商周以來的歷史傳統,非常重視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並運用法律對其加以保護。如《田律》規定,自春二月至夏七月的動植物成長季節,嚴禁砍伐山林、取草燒灰、堵塞河湖渠道、採摘發芽期植物、捕捉幼獸幼鳥、獲取鳥卵、毒殺魚鱉、設置陷井網罟捕捉鳥獸,不準獵狗追咬幼畜幼獸。
(二)農業生產的督課管理
秦政權以農立國,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以法律手段鼓勵和保障農業生產。例如:為了督課農耕生產,《田律》規定,農民不論耕作與否,均按占田面積徵收賦稅;降雨、穀物抽穗或旱澇、蟲情災害,須立刻書面報告雨量大小、受益或抽穗面積、受災損失狀況等,以便官府掌握農情。為了保證不誤農時,《戍律》規定,一戶不得征調兩人以上同時服役,違者「貲二甲」。《司空律》規定,播種和耘苗季節,以勞役贖抵貲刑債務者,可以分別回家務農二十天。《倉律》則規定,每年二至九月的農忙時節,從事農田耕作的隸臣每月增加半石口糧。此外,《倉律》還詳細規定了種籽的入倉、存放、保管、檢驗、出倉等嚴格手續及每畝地的播種量。
(三)畜牧生產的管理考核
秦政權很重視畜牧業的發展,秦簡中就有大量畜牧生產管理考核的法律內容。例如:在飼草的徵收管理方面,《田律》要求農民,每頃耕地繳納飼草三石、禾稈二石。《倉律》規定,飼草的入倉,要登記簿籍上報內史;其存貯、增垛、檢驗、出倉等,也要按規定履行手續。在牛羊的飼養考核方面,《廄苑律》規定,每年農歷正、四、七、十月,定期檢查評估耕牛的飼養和使用情況,對有關人員及其主管官員進行考核獎懲;官府用牛一年死亡率超過三分之一者,將追究飼養員及主管官吏的刑事責任。《牛羊課》則規定了牛羊的繁殖率,凡達不到規定指標者,嗇夫和佐等負責人各貲一盾。
(四)官營手工業的嚴密控制
秦政權的冶鐵、煮鹽、農具與兵器製造等重要手工業部門基本都實行官營生產方式,並制訂了許多加強官營手工業管理控制的法律法規。例如:《工律》規定,同類產品必須規格相同,不同規格的產品不得列入同類。《工人程》規定了不同年齡、性別、體力、工種、技術熟練程度者的不同勞動定額及折算方法;《均工律》規定了學徒工勞動定額的計算及培訓指導要求和獎懲標准。此外,《秦律雜抄》還收錄各種手工業生產考核與處罰方面的法律法規,內容極為豐富。
(五)市場貿易的監督管理
秦政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對市場貿易的監督管理尤為嚴格。例如:《金布律》規定,市場出售的商品,價值一錢以上,必須用木簽明碼標價。《關市律》規定,官府工商業者收取貨款後,必須當眾放入盛錢的密封容器中,使買主等親眼目睹,「不從令者貲一甲」。《效律》和《工律》則規定了度量衡的誤差標准和定期檢查校正制度,超出法定誤差限度或違反檢查校正制度,要受到貲盾或貲甲等處罰。
(六)貨幣的保管使用
秦始皇統一貨幣以前,國家通行貨幣有銅錢、黃金、布帛三種,《金布律》嚴格規定了它們的統一規格和兌換比價,嚴禁對錢或布隨意選擇使用,否則將追究當事人及知情不報的商賈伍長和有關官吏的法律責任。官府收入錢幣,要按規定封存,並以主管令、丞印章封緘;取用時須查驗印封無誤,方可啟封。
四、行政法律內容
秦朝統一全國後,建立了一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管理體制,並制定了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
(一)皇帝制度的創立
秦始皇統一全國,「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他「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秦王的稱號已不足以「稱成功,傳後世」,遂更名號為皇帝,創制了一系列保障皇帝制度的政治法律制度。如皇帝之「命為制,令為詔」;皇帝自稱「朕」,臣民稱其「陛下」,上書或言事稱「上」;皇帝駕臨稱「幸」,死亡稱「崩」;皇帝名字須避諱,如秦始皇名政,里正改稱里典,正月改稱端月等;文書奏章有指代皇帝的字辭,須另行抬頭頂格書寫;等等。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權力,「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所有臣民都是皇帝的奴僕;並以朝賀、符璽、宗廟祭祀、宮殿陵寢、皇位繼承、宗室外戚、後宮嬪妃、內侍宦官等相關制度,維護皇帝的專制地位和集權統治。任何違反或觸犯皇帝制度的思想言行都是最嚴重的犯罪,都要受到最嚴厲的制裁。
(二)行政管理體制的建立
為了有效地管理統一國家,秦朝開始建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體制。
中央設三公列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軍事、監察等職。御史大夫除監察文武百官外,還兼任副丞相職務,協助皇帝和丞相處理日常政事。御史大夫下設御史若幹人,或掌管朝廷圖書秘籍,處理文書奏章,存校法律政令;或作為皇帝耳目,察舉違法官吏;或奉命參與司法審判活動。列卿主要包括: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廷警衛;衛尉,掌宮門屯衛;太僕,掌宮廷車馬;廷尉,掌司法刑獄;典客,掌異族往來事務;宗正,掌宗室皇族事務;少府,掌皇家財政;中尉,掌京師衛戍治安;治粟內史,掌國家財政;將作少府,掌宮室興繕;主爵中尉,掌列侯封爵;典屬國,掌邊疆屬國;詹事,掌皇後太子家事;等等。
地方設郡縣制。各郡分置守、丞、尉、監,負責行政、司法、軍事、監察等事務。郡下置縣,縣設令(長)、丞、尉,分管行政、司法、軍事等事務。縣下轄鄉,鄉置三老、嗇夫、游徼,分掌教化、賦役、辭訟、治安等。鄉下置里,里有里典(正);里下為伍,伍有伍老,百姓互相連保。
(三)行政法律規范的頒行
自秦國至秦朝,先後制定頒布了一系列行政法律規范。以秦簡為例,即有《置吏律》、《除吏律》、《除弟子律》、《尉雜律》、《內史雜》、《行書律》、《傳食律》、《軍爵律》、《中勞律》、《公車司馬獵律》、《敦表律》、《捕盜律》、《效律》、《藏律》、《為吏之道》等近二十種之多,涉及經濟、軍事、外交、司法、獄政、交通、社會治安、宮廷警衛等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官吏的選拔、任免、監察、考核、獎懲等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內容。
五、秦律的主要特點
秦律產生於戰國後期至秦朝統一的社會轉型時代,受到傳統與變革的雙重影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第一,革除舊法,殘存舊制。在春秋戰國時期新舊制度的交替過程中,秦律作為一部維護新生制度的成文法,明確規定了一些限制奴隸制的法律內容。如秦律嚴禁掠取人質抵償債務,違者「皆貲二甲」,以限制債務奴隸的擴大。《軍爵律》規定,奴隸立有軍功,可以免除奴隸身份,並取得相應爵位,也可以用爵位贖免其親屬的奴隸身份。《司空律》規定,百姓在應征服役期外自願戍邊五年,也可贖免一名親屬的奴隸身份。
另一方面,秦律作為一部社會轉型時期的法律,不可避免地仍會保留一些過渡性的舊制度殘余。例如:俘虜身份為奴隸;某些犯罪者或有關人員籍沒為奴婢;奴婢子女世襲為奴;奴隸可以買賣賞賜;主人刑殺奴隸,奴隸無控告權,官府亦不準受理,堅持控告者有罪;這些規定顯然有保護和擴大奴隸制殘余的傾向。
第二,重法輕禮,厲行「法治」。在先秦法家「法治」原則的指導下,秦政權放棄「禮治」思想,堅持「明法度,定律令」,通過焚書坑儒、統一思想、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等手段,確立了君主專制集權的法律制度與獨裁統治,使秦律具有重法輕禮、厲行「法治」的鮮明特徵。
第三,重刑輕罪,刑罰嚴酷。秦律繼承先秦法家「重刑輕罪」的定罪量刑原則,制定了一套嚴酷殘暴的刑罰制度。如前引秦律規定,「盜采人桑葉,臧(贓)不盈一錢」,就要「貲徭三旬」;五人以上共盜贓值一錢,則斬左趾並黥為城旦;甚至「誹謗者族」;「敢有挾書者族」;「妄言者無類」;「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從而使 「劓鼻盈累,斷足盈車,舉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罪犯刑徒數量激增。
第四,內容豐富,體系繁雜。如前所述,秦律內容非常豐富,調整范圍相當廣泛。它以李悝《法經》確立的「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的立法原則為宗旨,以維護官私財產所有權和人身安全,鞏固君主專制集權國家的社會秩序為基本內容,涉及社會關系的諸多方面。但是,由於早期立法技術的局限,秦律未進行系統全面的整理,因而導致其內容瑣碎,條目繁縟,體系繁雜,缺乏條理,有的法律概念不確切,某些條文互相重復或自相矛盾。

3. 秦朝的法律制度有哪些

1)《秦律》。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賢,商鞅離開魏國,攜帶李悝的《法經》入秦。在他的主持下,秦國於公元前359年,公元前350年兩次變法改革。在法律制度方面的改革成就為改法為律。

秦朝立法源於秦國立法,秦國法律形式有律、令、制、式、法律答問、廷行事等,立法以修訂秦律為主,改法為律以相秦,增相坐之法,造三族之誅,車裂鑊烹之刑。自商鞅主持秦國變法後,開了秦修訂刑律的先河。秦朝建立後,承襲前代,刑律內容無大更改。變化的是,秦朝不斷增修單行律條,以適應國家統一後,不斷變化的政治與經濟生活的需要。比如《田律》、《工律》等二十九種單行律條。

(2)在秦朝,令(以秦國家或君王名義發布的各種命令)、制、詔(改皇帝命令為命為制,令為詔)都是重要的法律形式,它是皇帝針對特定的事件,特定的犯罪臨時發布的命令,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如《焚書令》、《田令》等。

(3)在秦朝,式也是一種法律形式。式是辦事規則,公文程式。如雲夢秦簡當中曾有《封診式》,具體規定了堪驗、調查、審訊的法律文書程式。

(4)在秦朝,為了統一適用法律,還專門制定了官方的法律解釋,以利於官吏依法判案。在雲夢秦簡中,《法律答問》就是秦制定法律解釋的明證,它對秦國定罪量刑以及法律適用當中的重要問題,都作了具體解釋,同刑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成為秦國法律形式的一種,秦統一後仍在沿用,並且影響到後世的法律解釋。如「甲很小不足六尺,自己有一匹馬,一天,馬踢傷別人又吃了別人田裡的莊稼,問是否追究法律責任。答:身高不足六尺,不當賠償損失。」
韓信自小父母雙亡,生活幾無著落,在人世間倍受凌辱,後世流傳著的韓信忍跨下之辱,便是歷史明證。即使在這樣非常艱難的歷史逆境之中,韓信卻身懷大志,他犧牲自己整個青春,學得有驚天緯地之才。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信佩劍從軍,投身在項梁軍中。項梁戰死後,韓信繼續跟隨項羽,但未受重用,只是充當一名執戟衛士

4. 睡虎地秦簡又稱雲夢秦簡,美妙的名字代表什麼呢

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簡面世,震動了考古界。被歷史學家、文物專家譽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與黃陂商代盤龍城、江陵西漢古屍、隨州曾侯乙編鍾一起,被列為湖北考古的四大發現,被列為建國50周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在它面世30周年的今天,記者來到雲夢,再度叩響那扇曾經神秘的大門———古墓:埋藏稀世珍寶雲夢,一個古老的名字,曾經是廣闊數千里的大澤;輝煌的文明古國……數千年的歲月滄桑早已讓她失去了昔日的光輝,但廢墟里卻埋藏著豐富的寶藏,那就是我們祖先創造的古老燦爛的楚文化、秦文化、漢文化。它給雲夢這個虛渺夢幻的名字戴上了一道金子般的光環並載入史冊。在雲夢縣博物館,陳列著不少美輪美奐的出土文物,其中不少是國家一級二級文物,還有鎮館之寶、國內罕見的陶樓。館長楊文清向記者介紹了30年前秦簡發現的經過———

1975年11月初,肖李村農民張澤棟與同伴在雲夢睡虎地修建排水渠道時發現新開的渠道里有一段青黑色的泥土,

他認為這種泥土與兩年前雲夢大墳頭出土古墓的泥土一樣,初步斷定睡虎地葬有古墓,於是掄起鋤頭挖了幾下,渠道里便現出了一角槨蓋板。「這里有文物!」他們顧不得回家,飛也似地跑到縣文化館去報告。

情況迅速逐級上報。接到匯報後,省博物館專家陳振裕和陳恆樹領著考古隊趕到了雲夢。1975年底至1976年春,湖北省地市考古工作者來到雲夢楚王城西郊的睡虎地,發掘工作正式開始。在30米長的地段,明顯地暴露著12座古墓,發掘進展順利,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出土的器物,以漆器、木器、銅器、陶器居多。

首次發掘出秦代木槨墓12座,共出土精美文物370餘件。特別是其中11號秦墓地內,一具成人骨架的四周擺放著大量竹簡,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將骨架連同四周的竹簡原封不動地轉移到縣文化館,拍照、登記、清洗,並電告國家文物局。

很快,北京派來了重量級學者李學勤等人。經過20多個日夜,李學勤很快確定了這1155枚竹簡的基本內容。

秦簡的出土,似驚雷震動了全國學術界、新聞界,從此,雲夢這個名字再度蜚聲中外。

秦簡:再現秦代社會畫卷竹簡即在竹片上墨書文字,用繩索將其編組而成的書。中國在沒有發明紙張以前,竹片是書寫文字的主要材料。雲夢睡虎地11號墓中出土的1155枚秦簡,近4萬字,為秦始皇時期人所手書。但反映的歷史長達100餘年,早到商鞅變法,晚到秦始皇三十年。這批秦簡絕大多數保存完好,整簡一般長為23.1~27.8厘米,寬為0.5~0.8厘米。簡文為墨書秦隸,字跡清晰端秀,筆畫渾厚樸拙。有的簡兩面均有墨書文字,但大部分只書於篾黃上。竹簡系用細繩分上、中、下三道,將竹簡按順序編組成冊的。

這批秦簡的內容非常豐富,經專家研究整理,共歸納為《編年紀》、《南郡守騰文書》、《秦律十八種》、《效率》、《秦律雜抄》、《法律答問》、《治獄程式》、《為吏之道》等8種。其中一部分簡文上還署有標題。主要是關於秦的統一戰爭,秦的中央集權制度,以及統一度量衡和統一貨幣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此外,還有關於醫學、哲學、「五行」學說等。

這些竹簡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大量秦代竹簡,有一半以上是關於秦代的法律,它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雲夢秦簡的出土,具有重大意義。在此之前,還未出土過秦簡。歷史學家對於秦朝的法律制度了解很少,因為秦朝統一以後所制定的很多法律都已散失,而現存的古典文獻中記載的只是不成體系的一些片段,無法了解全貌。雲夢秦簡的發現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這批竹簡是研究秦文化難得的實物資料,極大地彌補了秦史料的不足,有助於秦文化的深入研究。秦簡的發現對於研究秦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都是空前的。

雲夢秦簡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秦簡文字書法承篆啟隸,是我國最早的隸書。從簡中可以看出其脫胎於秦篆,形體中仍保存有大量的母體痕跡,篆隸混雜,秦隸在破壞、肢解秦篆的書寫方式中,盡管仍留有大量的篆書圓筆中鋒的筆法,但比《青川木牘》隸化的特徵更為明顯。漢代隸書中的掠筆、波挑、不同形態點的筆法等在簡中都已出現,部分簡上還有明顯的連筆意識。與石刻文字相比,此簡更直接體現了毛筆運動的豐富性。從《青川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到《雲夢睡虎地秦簡》之間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隸的演變過程。

秦簡對書籍的書寫順序和裝訂格式也有極大影響。沒有簡牘,恐怕不可能有後來的豎式書寫。編繩的連接作用,直接啟發了後來的線裝書。天地頭的留空、頁數字數的標明,標題、署名都為後來的版式提供了源頭。由此觀之,簡牘的形制對後世圖書出版業的影響是很大的。今天:傳承過去的輝煌不論是專家,還是市民,都為湖北有這樣的國寶而自豪。雲夢的同志說,弘揚民族文化,就要大力宣傳這些國寶,讓它鞭策我們,不要躺在古代文明成果上睡大覺,從而激勵我們在今天的經濟建設中,為後世留下歷史財富。

為了開發秦簡這一文化資源,去年5月,雲夢縣委宣傳部利用這一無形資產招商引資,引進本縣民營資本,成立雲夢泰格文化有限公司,開發並注冊了達1萬字的秦代竹簡字型檔,採用現代最先進的激光工藝,開發生產「睡虎地」仿古竹簡工藝品,再現中華瑰寶的無窮魅力。並於當年年底投入大批量生產,大力拓展銷售市場,使雲夢竹簡工藝飾品成為湖北文化精品。目前,已開發生產出書法、繪畫兩大系列15個竹簡品種,其中《秦律雜抄》獲全省首屆林產品博覽會金獎。雲夢縣開發生產的「睡虎地」竹簡工藝品引起文化部領導的關注。

仿古竹簡工藝品不僅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而且具有鑒賞、收藏價值,投放市場後,備受青睞,僅今年元至5月,就外銷500多萬元。北京、西安、武漢等地的旅遊業主紛紛前來訂購。

雲夢縣委宣傳部部長何燕說,我們不僅繼承了「雲夢」的美名,還有大量的實物,許許多多的珍貴文化遺產,秦代竹簡就是突出的代表。我們要更充分地發掘這些財富,運用好這一張文化名片,進一步推進雲夢的文化建設,爭取做出無愧於先人的成績來

5. 如何看待秦代的法律規范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秦,在戰國初期還是一個比較落後的諸侯國,但它在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過程中,變法徹底,後來居上,一躍而為戰國七雄之首,終於席捲宇內,一統天下。秦為了實現全國統一,為了鞏固統一的成果,建立了相當完備的法律制度。
秦代的立法分兩個時期:一是統一六國之前,一是統一六國之後。前一個時期是作為與六國相並立的一個諸侯國的立法,在歷史分期上屬於戰國時期;後一個時期是全國統一的中央政權的立法。前一個時期的立法在統一的秦王朝仍然有效,所以把這些立法也列入秦朝的法制之中,後一個時期的立法是前一個時期立法的繼續。
秦統治者奉行法家思想,主張各項事業「皆有法式」,進行了大量的立法工作,法律調整的范圍十分廣泛,下面主要論述秦代運用法律規范調整經濟關系。秦國早期的法制原是相當落後的。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商鞅變法以李悝的《法經》為藍本,改法為律,制定了秦國的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等6篇刑律,又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行什伍之法,獎耕戰,禁私鬥,鼓勵告奸,相牧司連坐,等等。「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經過商鞅變法,秦國法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秦始皇統一中國前,秦國已經有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完備的法規。
秦代法律規范的形式 過去由於資料缺乏,人們對秦代法規的內容知道得很少。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縣出土的秦簡(見睡虎地秦簡)提供了大量關於秦代法規的資料。資料說明,秦除了制定6篇刑律之外,還頒行了大量單行律與其他形式的法律規范:①律。見於秦簡的有:田律、廄苑律(見廄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工律、工人程、均工、齎律、徭律、司空、置吏律、軍爵律、傳食律、內史雜、尉雜、屬邦、效、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勞律、藏律、公車司馬獵律、牛羊課、傅律、敫表律、捕盜律、戍律;見於史籍的有挾書律。②令。《商君書》載秦有墾令。《史記·商君列傳》:「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行之十年,秦民大說。」<史記·蕭相國世家>載:劉邦攻佔秦都咸陽後,「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③法律答問。官方以問答的形式對秦刑律所作的解釋。包括對定罪、量刑、適用和訴訟制度的某些方面的具體說明。後世封建法典疏議的問答即起源於此。它具有法律效力,故可視為一種法規。④式。秦簡中有<封診式>一篇,其內容有關於「治獄」、「訊獄」的一般要求;有「封守」、「覆」、「有鞫」等方面的法律文書程式;還有發案現場的勘驗和法醫檢驗的報告。⑤例。秦簡的《法律答問》中多處指出司法官吏在定罪量刑時可依「廷行事」為准:如「盜封嗇夫何論?廷行事以偽寫印」。「求盜追捕罪人,罪人格殺求盜,問殺人者為賊殺人,且斗殺?斗殺人,廷行事為賊。」「廷行事」是司法機關辦案的成例。統治者依據成例辦案,可以彌補法律之不足,也便於必要時不受法律約束,恣意對人民進行鎮壓。
秦律的部分內容,其主要內容有:①刑法。包括罪名、刑罰和刑罰的適用原則等。秦律的罪名近 200種。刑罰分為死、肉刑、徒、笞、髡刑、耐刑、遷刑、貲刑、贖刑、廢刑、誶刑等。每種刑罰又分為不同的等級。死刑有夷三族、滅宗、阬、車裂、體解、磔、腰斬、棄市、戮、剖腹、絞、囊撲、蒺藜、鑿顛、抽肋、烹、定殺、賜死等;肉刑有黥、劓、刖、宮等;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隸臣妾、司寇、候等。其他刑罰也各有等差。每一種刑罰都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種、三種結合使用,如:耐為隸臣,刑為鬼薪,黥為城旦,黥劓為城旦等。刑罰適用原則主要有:依犯罪人的身份等級定罪;區分共同犯罪與非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集團犯罪從重,教唆青少年犯罪從重;區分故意和過失,故意從重,過失從輕;區分既遂、未遂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區分態度好壞,累犯從重,自首從輕,消除犯罪後果減免。此外,還規定了刑事犯罪的責任年齡。②有關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法規。秦律在農業方面對農田水利、山林保護、種子數量、莊稼生長和旱澇蟲災的報告等作了具體規定;在手工業方面對生產管理、勞動力調配、徒工訓練和產品規格、質量的檢驗等作了具體規定;在商業方面對商品標價、貨幣流通、外商經營登記等作了具體規定。這些規定主要見於田律、廄苑律、工律、均工、工人程和金布律以及其他單行法律的部分條款。③為了保證法律的貫徹執行,秦律還規定了一套訴訟制度。審判機關為中央、郡、縣三級,行政與司法不分。地方行政長官主管所轄郡、縣的司法。訴訟可以由受害人提起,也可以由國家官吏提起。限制子女、奴婢的訴訟權利。審訊時一般不主張刑訊逼供,重視現場勘驗和搜集證據,實行「爰書」報告制度。判決後准許上訴。秦律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頒行對於秦國封建制度的發展和全國的統一都起了一定作用。但它畢竟帶有封建法律初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法律篇名、條文繁雜;有的罪名就事論事,不似後世封建法律那樣規范化;刑罰手段殘酷;法律既鼓勵奴隸解放,又保留和維護大量奴隸制殘余。
秦代的法制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一方面把秦國的法律推向全國,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措施。諸如:改帝號自稱「始皇帝」,規定「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詔令正式成為國家法律的淵源;分天下為36郡,郡置守、尉、監;統一度量衡、車軌和文字;使黔首自實田;禁《詩》、《書》等百家語,「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規定「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就這樣,秦始皇以法律手段把封建專制主義制度推向極端。秦始皇統治後期,樂以刑殺為威,致使「貪暴之吏,刑戮妄加」,「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秦二世即位後,「更為法律」,大肆誅殺諸公子及大臣,進一步鎮壓人民群眾,使秦法遭到嚴重破壞,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

6. 秦法的規范

一、律。見於秦簡的有: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工律、工人程、均工、齎律、徭律、司空、置吏律、軍爵律、傳食律、內史雜、尉雜、屬邦、效、除吏律、游土律、除弟子律、中勞律、藏律、公車司馬獵律、牛羊課、博律、敫表律、捕盜律、戍律;見於史籍的有挾書律。
二、令。《商君書》載秦有墾令。《史記·商君列傳》:「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說。」《史記·蕭相國世家》載:劉邦攻佔秦都咸陽後,「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三、法律答問。官方以問答的形式對秦刑律所作的解釋。包括對定罪、量刑、適用和訴訟制度的某些方面的具體說明。後世封建法典疏議的問答即起源於此。它具有法律效力,故可視為一種法規。
四、式。秦簡中有《封診式》一篇,其內容有關於「治獄」、「訊獄」的一般要求:有「封守」、「覆」、「有鞫」等方面的法律文書程式;還有發案現場的勘驗和法醫檢驗的報告。
五、例。秦簡的《法律答問》中多處指出司法官吏在定罪量刑時可依「廷行事」為准:如「盜封嗇夫何論?廷行事以偽寫印」。「求盜迫捕罪人,罪人格殺求盈,問殺人者為賊殺人,且斗殺?斗殺人,廷行事為賊。」「廷行事」是司法機關辦案的成例。統治者依據成例辦案,可以彌補法律之不足,也便於必要時不受法律約束,恣意對人民進行鎮壓。
我們目前看到的秦律只是秦律的部分,其主要內容有:
一、刑法。包括罪名,刑罰和刑罰的適用原則等。秦律的罪名近二百種。刑罰分為主刑:死刑、肉、徒、笞、流放。羞辱刑:耐(留發)、髡。經濟刑:貲贖刑。株連刑:族刑、收等共八大類(其中經濟刑和株連刑屬於附加刑)。但還未形成完整的刑罰體系。每種刑罰又分為不同的等級。死刑有夷三族、滅宗、坑、車裂、體解、磔、腰斬、棄市、戮、剖腹、絞、囊撲、蒺藜、鑿顛、抽肋、鑊烹、定殺、賜死等。具五刑是秦朝獨特的死刑執行方法。肉刑有黥、劓、刖、宮等;徒刑有城旦舂(5年)、鬼薪、白粲(4年)、隸臣妾(3年)、司寇(2年)、侯(1年)等。其他刑罰也各有等差。每一種刑罰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種、三種結合使用,如:耐為隸臣,刑為鬼薪,黥為城旦,劓為城旦等。刑罰適用原則主要有:依犯罪人的身份等級定罪;區分共同犯罪與非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集團犯罪從重,教唆青少罪犯罪從重;區分故意和過關,故意從重,過先從輕;區分既遂、未遂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區分態度好壞,累犯從重,自首從輕,消除犯罪後果減免。此外,還規定了刑事犯罪的責任年齡。主要罪名:謀反、操國事不道、偶語詩書、盜、賊、不直、失刑、乏傜、違令賣酒等等。另,早在秦律中就已經有了對司法官員因各種情形犯瀆職罪而對應的罪名。
二、有關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法規。秦律在農業方面對農田水利、山林保護、種子數量、莊稼生長和旱澇蟲災的報告等作了具體規定;在手工業方面對生產管理、勞動力調配、徒工訓練和產品規格、質量的檢驗等作了具體規定;在商業方面對商品標價、貨幣流通、外商經營登記等作了具體規定。這些規定主要見十田律、廄苑律、工律、均工、工人程和金布律以及其他單行法律的部分條款。
三、為了保證法律的貫徹執行,秦律還規定了一套訴訟制度(公室告與非公室告)。審判機關為中央、郡、縣三級,行政與司法不分。在中央,皇帝掌握最高審判權。廷尉審理全國案件。御史大夫和監察御史對全國進行法律監督。地方行政長官主管所轄郡、縣的司法。訴訟可以由受害人提起,也可以由國家官吏提起。限制子女、奴婢的訴訟權利。審訊時一般不主張刑訊逼供,重視現場勘驗和搜集證據,實行「爰書」報告制度。判決後准許上訴。
秦律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頒行對於秦國封建制度的發展和全國的統一都起了一定作用。但它畢竟帶有封建法律初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法律篇名、條文繁雜;有的罪名就事論事,不似後世封建法律那樣規范化;刑罰手段殘酷;法律既鼓勵奴隸解放,又保留和維護大量奴隸制殘余。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一方面把秦國的法津推向全國,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措施。諸如:改帝號自稱「始皇帝」,規定「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招令正式成為國家法律的淵源;分天下力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統一度量衡、車軌和文字;使黔首自實田;禁《詩》、《書》等百家語,「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規定「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就這樣,秦始皇以法律手段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國家。

7. 秦朝的民事法律規范有哪些

在出土的秦簡上看,雖然絕大部分是關於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和經濟法方面的內容,但也有若干民事立法,調整當時的民事法律關系。

當然,在秦律中沒有現代的民法,甚至單行的民事法規也不曾見到,僅有若干民事法律規范混雜在刑法和其他的單行法規中,或者僅僅作為慣例混雜在《法律答問》中。民事立法在秦朝如此不發達,可能與當時尚沒有較為發達的商品經濟有關系。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發掘出我國早期的民事立法和民法思想。

(一)名籍和住所

在秦律有一系列的關於人及其身份的規定,實際上就是有關民事主體的規定。《商君書·境內》:「四海之內,丈夫女子皆有名於上,生者著,死者削」。在秦管制下的居民,不論是男是女,生下來就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有權把自己的名字登記到官府的簿籍上,取得名籍,即具有了權利能力。

在封建社會,人們習慣把出生地稱為原籍或籍貫。因此,在那時,人們的住所往往同籍貫是一致的。在處理法律的問題時,秦律特別重視人們的住所。秦簡中提到發生法律關系的人時,總是明確寫明「某里士伍甲」、「某里公士乙」,或「居某縣某里」。因贖而獲得自由的錄臣,要「復數其縣」,即送回原籍居住。欠債於官府的百姓,「居他縣,輒移居縣責之」,在所居住的縣履行債務義務。住所發生變化,必須報官轉移名籍,即所謂「更籍」。這些在法律上都有明文規定。

(二)所有權

在所有權的起源問題上,秦律的制定者認為所有權不是從來就有的。是聖王根據社會安定的需要確定的。

秦朝承認先佔取得和孳息取得的原則,同時在傳來取得問題上,因賞賜、交易、繼承而取得的所有權也被法律承認。即使是盜竊犯的贓物,經過交易而取得的所有權,也受到法律的保護。例如秦簡中記載的一個案例,查獲盜竊的衣服,卻不把衣服歸還原主,而把賣衣所獲買的布歸還原主。在所有權的消滅問題上,秦律承認因所有物的滅失、轉讓使之消滅。

秦律屬於封建法律發展的早期階段,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刑民不分。因此,在所有權遭受不法侵害時,主要利用刑罰的手段加以保護,甚至對於一般的民事糾紛,也使用刑罰手段。當然在某些情況下,秦律還是用民法手段去解決民事糾紛。如所有權的歸屬發生爭執,並向官府提出控告時。官府的責任就是確認所有權,以幫助所有人得以實現其佔有、使用和處分該物的權利。據《爭牛·愛書》的記載,某里公土甲和士伍一起帶來一頭黑色母牛,都說是自己的,請求公斷。當時縣令就讓令史檢驗牛的年齡,為確認所有權作準備。

(三)債權

從秦律上看,秦朝的債權主要有契約之債、侵權之債、不當得利之債和損壞公物之債等形式。

《法律答問》有這樣的記載:「何謂『亡券而害』?亡校券右為害」。問什麼叫丟失契約的危害,回答說,丟失了作為憑證的右券就造成危害。「右券」是秦時債權人所持有,丟失了右券就意味著喪失了權利。在秦簡中出現很多關於借貸契約的規定。

在秦律中,也有因非法侵犯而發生的債的關系問題。但是秦律是站在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立場上,把盜竊、搶劫、傷害、誹謗這類不法行為,首先看成是侵犯統治階級所需要的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因此必須用刑罰手段加以解決,而把被害人請求返回和損害賠償的權利,當做附帶的問題來加以解決。

關於不當得利。秦朝規定,不當得利就要返回,這樣就在不當得利與利益所有人之間發生了債權關系。例如,《除吏律》記載了這樣一個關於訓練御手的法律規定,學習和受御手訓練四年之久,本人還不能駕車,因本人不努力或根本沒有學會駕車的條件,卻四年不出搖役和四年不戍邊任務,而令其補上四年應出的搖役和戍邊任務,以履行由不當得利而發生的債務義務。還有領取口糧的官吏因公外出,又在驛站獲得了口糧供應,從而獲得了不當得利,應負有償還的義務。

另外,秦律中關於債務的擔保、債務的變更、履行和消滅,也有較為明確具體的規定。

8. 什麼叫雲夢秦簡

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睡虎地秦簡、雲夢秦簡,是考古學家在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共計1155枚,在當時,震驚世界。這些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內文為墨書秦隸,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情況,其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於吉凶時日。

(8)秦簡出現的單行法規擴展閱讀

雲夢秦簡,是秦朝一位叫 喜 的官員編寫的,他只是秦國一個基層官吏。讓我們想像這樣一個畫面,2000多年前,就在秦始皇即將完成他一統中國大業的時候,在湖北雲夢這個地方,有一個基層官吏,每天晚上就著微弱的燈光,在筷子一樣粗的竹簡上,仔細的、一筆一畫的寫下他當天的工作記錄這一寫就是幾十年,寫了4萬多字!

雲夢秦簡裡面有很多跟刑法相關的內容,裡面有講到一些非常細致的規定,比如撬鎖:在秦代的這個法律當中,對溜門撬鎖有很嚴格的規定,比如說撬鎖是為什麼而撬,有沒有撬開,或者你正在撬的過程中被人抓住了,怎麼算。所以通過研究這些法律,就能知道,我們的道德觀念,人和社會的關系,從古到今,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今天的中國人和中國文化。

秦簡中規定,官員出差,必須自備口糧,不可多拿屬下縣城鄉一菜一湯;官員調任,不可帶屬下一同前往,以防直結黨營私,貪污腐敗;還規定如果發生家暴,要剃光施暴者的胡須和鬢角;如果大街上斗毆,對人造成傷害者,要罰去修長城;還規定百步之內,不可見死不救。

雲夢秦簡裡面記載了戶籍管理,怎麼管理社區,怎麼把人口進行控制,甚至包括每個人他的工作,納稅服務的情況,全都清清楚楚的記載了。

秦簡裡面的《封診式》,裡面有一篇關於《穴盜》的案例,這個案子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現場勘查有詳細和全面記錄的文獻。案件中對足跡 作出了非常詳盡的記載,前腳掌的花紋、密度、長度、寬度,以及後腳掌乃至整個腳長,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記載。

《封診式》,還有關於法醫勘查現場的內容,宋慈所編寫的《洗冤集錄》,應該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但是雲夢秦簡中《封診式》,比《洗冤集錄》還要早一千多年,有很多對於縊死、他殺、活體以及首級的檢驗,最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對死亡的判斷和鑒定點,我們現在依然在用。

秦簡當中還記錄了很多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法律和道德的理念,比如最早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商品必須明碼標價,最早規定,必須見義勇為的內容,秦簡里也有,包括審犯人,不能嚴刑拷打,要以德服人,等等,這些內容2000多年前就確定了。

秦簡中還有提到保護自然環境,2000多年前,我們根本都找不到一塊有污染的地方,而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環保意識。秦簡的《田律》明確的記載,春2月以後不準捕鳥,不準抓野獸,不準砍樹,夏天7月份以後才開放。這對我們現在在建設現代的生態文明,是很有啟示的。

其實也許這位叫 喜 的官員,並不知道自己身處一個大時代,那是中國第一次意義上的真正的統一,但是 正是因為它的勤勉,因為他的敬業,使得我們今天的人有幸能夠感受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涌和帝國崛起。當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但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人終有一死,而竹簡也會腐朽,但是律令背後的精神,一定會延綿後世千年。

熱點內容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