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
㈠ 哦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如果業委會或者業主大會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可以在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申請撤銷相關決定。
㈡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2008)
一、將第十條第一款改為:「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業主代表、建設單位(包括公有住房出售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負責業主大會籌備工作。」二、將第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籌備組應當自組成之日起三十日內在物業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組織業主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並通過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三、刪去第十二條。四、將第十三條第一款改為第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五、將第十四條第一款改為第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業主大會作出決定,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業主大會作出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以及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決定,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六、將第十四條改為第十三條,並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七、刪去第十五條。八、將第十七條第五款改為第十五條第五款,修改為:「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物業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備案。」九、將第二十四條改為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因物業管理區域發生變更等原因導致業主大會解散的,在解散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在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監督下,做好業主共同財產清算和檔案資料的移交工作。」十、將條例中的「物業管理企業」修改為「物業服務企業」,將「業主公約」修改為「管理規約」。
此外,還對條例的條文順序做了相應的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
㈢ 烏蘭察布市物業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物業的使用、維護、服務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物業管理堅持屬地管理的原則,實行專業物業管理為主,業主自管和嘎查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管理為輔的管理模式,業主自管和嘎查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管理僅限於單體樓或者建設規模較小的老舊住宅小區。第四條市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旗縣級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接受市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發展和改革、規劃、財政、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公安、民政、衛生、市場監督管理、消防、自然資源、人民防空等部門以及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信等專業經營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物業管理活動相關的工作。
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轄區內物業服務區域業主大會的工作,督促業主大會依法履行職責,協調社區建設與物業服務的關系,處理物業服務糾紛。
嘎查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協助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物業管理有關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物業管理工作,出台相應獎勵補貼政策,扶持物業服務企業創優評先、發展壯大,引導建立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的物業管理機制,探索實行開放式、街區式的物業服務模式,通過建立信用平台、「紅黑榜」制度等方式,推動行業自律,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第六條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權利與義務、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職責、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服務費的收取標准等相關規定,除遵照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外,還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第七條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已交付使用的物業建築面積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或者已交付使用的物業建築面積達到百分之三十且交付使用已超過二年的,應當籌備成立業主大會。
符合前款規定的,建設單位應當在三十日內書面告知旗縣級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業主代表聯名,也可以向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提出成立業主大會的申請。第八條旗縣級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在接到告知或者申請後三十日內,應當組織成立業主大會會議籌備組。第九條業主大會會議籌備組應當做好下列籌備工作:
(一)確定業主大會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形式和內容;
(二)草擬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和管理規約;
(三)確認並公示業主名單、業主人數、所擁有的專有部分面積以及投票權數;
(四)依法擬定業主大會會議表決規則;
(五)制定業主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產生辦法,確定候選人名單;
(六)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的其他准備工作。
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的內容應當在業主大會會議召開十五日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第十條業主大會會議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召開,每年不少於一次。第十一條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
採用集體討論形式的,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全體業主,同時告知物業所在的嘎查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
採用書面徵求意見形式的,應當將徵求意見書送交每一位業主;無法送達的,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需投票表決的,表決意見應當由業主本人或者委託代理人簽名。業主在規定的期限內未投票的,視為棄權。第十二條對已成立業主大會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召開會議的,可以以幢、單元為單位推選業主代表召開業主代表大會,業主代表推選辦法在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中規定。
業主代表大會的決定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第十三條業主委員會討論、決定物業管理事項,應當召開委員會會議,並於會議召開七日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以書面形式公告會議研究事項。
業主委員會決定事項,需經全體成員過半數同意。
㈣ 內蒙古自治區城鎮居住物業管理區域劃分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合理劃分居住物業管理區域,明確業主管理委員會的設立範圍,加快推行物業管理新體制,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自治區各市、旗縣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劃分物業管理區域,應執行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法所稱物業管理區域是指由當地房地產主管部門在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配合下,根據實際情況劃定的並由一個物業管理企業實施統一物業管理的居住區。第四條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由各市、旗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在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配合下,根據居住物業之間的基礎配套設施的相關情況和其他實際情況劃定。第五條劃分物業管理區域,應以既便於組建業主管理委員會,對居住區實施統一管理,又利於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為原則。第六條相對完整的居住區或組團應作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第七條對於零散建設的居住物業劃分管理區域,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的規模應為3-10萬平方米為宜,最低不能低於3萬平方米;
2.處於一街區的或位置靠近的物業應劃入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3.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相關的物業應當劃入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4.便於統一整治封閉成一個區域的物業應劃入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5.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范圍,應考慮與一個或幾個居民委員會的設立範圍一致;
6.根據城市詳細規劃確定整合為一個居住區或組團的應劃入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7.其他應考慮的因素。第八條對劃分完畢的物業管理區域,各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要組織或委託有能力的單位繪制該物業管理區域的總平面圖及交通圖,並整理編寫基本情況表,編表內容主要包括:
(1)佔地面積(公頃);
(2)住宅總建築面積(萬平方米);
(3)公共建築面積(萬平方米);
(4)道路面積(萬平方米);
(5)綠地總面積(萬平方米);
(6)配套管網(只填所具有的管線名稱);
(7)原建設開發單位名稱;
(8)產權單位或原產權單位;
(9)業主總數(按產權人計數);
(10)業主構成(分私產和單位產);
(11)居住人口(萬人);
(12)現負責管理的單位名稱。第九條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將第八條所規定的資料,整理完成後,在業主管理委員會成立時,交業主管理委員會保存與物業管理公司共同使用,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留復印件一份,以便於行業管理。第十條整理編制基本情況表以及繪制物業管理區域總平面圖、交通圖所需費用,由接管該物業管理區域的物業管理企業承擔。第十一條各市、旗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在劃分物業管理區域的工作過程中,要以積極的態度取得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支持,並在廣泛徵求業主或所涉及的單位和居民的意見後進行。
物業管理區域劃分後,在推行物業管理過程中若發生區域變化,需經當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變化後的物業管理區域,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要據實進行圖表調整。第十二條物業管理區域劃分完畢後,各市、旗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要匯同該物業管理區域的業主管理委員會及街道辦事處發布公告,告知全體業主其所在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情況。第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㈤ 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2012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物業管理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區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物業管理有關工作。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物業管理行業的管理,引導建立專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的物業管理機制,促進物業管理行業健康發展。第二章業主及業主大會第五條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按照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第六條物業使用人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由業主和使用人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約的有關規定。
物業使用人違反本條例和管理規約的規定,有關業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七條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大會。
業主大會由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組成。
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依照法律、法規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履行職責。第八條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定物業管理區域。 具體辦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配套設施不全、不具備物業管理條件的物業區域,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治理,創造條件,逐步實行物業管理。第九條在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已交付使用的物業建築面積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或者已交付使用的物業建築面積達到百分之三十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使用已超過二年的,可以籌備成立業主大會。第十條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業主代表、建設單位(包括公有住房出售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負責業主大會籌備工作。
籌備組中的業主代表由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規定時間內推薦產生。
籌備組成員名單確定後,以書面形式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告。第十一條籌備組應當自組成之日起三十日內在物業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組織業主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並通過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第十二條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業主應當參加業主大會會議。因故不能參加的,可以書面委託代理人參加。第十三條業主大會作出決定,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業主大會作出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以及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決定,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業主大會的決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第十四條業主大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由業主委員會組織召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業主委員會應當及時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一)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業主提議的;
(二)發生重大事故或者緊急事件需要及時處理的;
(三)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或者管理規約規定的其他情況。
發生應當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的情況,業主委員會不履行組織召開會議職責的,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業主委員會限期召開。第十五條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應當依法履行職責。
業主委員會的人數由業主大會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三人至九人的單數確定。
業主委員會應當在業主委員會委員中推選產生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至二人。
業主委員會委員不得在本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物業服務企業中兼職。
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物業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蘇木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㈥ 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的,招標人應當按照以下規定時限完成物業管理招投標工作: (一)新建現售商品房項目應當在現售前三十日完成; (二)預售商品房項目應當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完成; (三)非出售的新建物業項目應當在交付使用前九十日完成。
第三十四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可以約定期限。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期限已滿,業主大會尚未成立的,原簽約雙方有一方不願續約或者已入住業主百分之五十以上對原物業管理企業的服務不滿意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方式重新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 本條例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㈦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2021)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人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二、將第二條修改為:「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物業的使用、維護、服務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三、增加一條,作為第三條:「物業管理相關活動應當遵循黨建引領、政府組織、屬地管理、業主自治、專業服務的原則。」四、將第四條改為第五條,修改為:「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物業管理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加強老舊小區改造,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對配套設施不全、不具備物業服務條件的物業管理區域進行綜合治理,逐步實現住宅區域物業管理全覆蓋。」五、將第五條改為第六條,第二款修改為:「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和改革、財政、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公安、民政、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應急管理、自然資源、人民防空、消防救援等部門和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物業監督管理工作。」六、將第十條改為第十一條,第八項修改為:「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監督權和收益權」。七、將第十一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管理規約或者臨時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以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照約定支付物業服務費用;
「(六)履行房屋安全使用責任;
「(七)配合物業服務人實施物業管理;
「(八)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八、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四條,修改為:「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按照有利於實施物業管理為原則,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用地范圍為基礎,綜合考慮土地使用權屬范圍、建築物規模、共用設施設備、自然界限、社區建設等因素。
「物業管理用房、供水、供電、供熱、消防等配套設施和相關場地共用不能分割的,應當劃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能夠分割獨立使用的,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物業管理區域。」九、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者商品房現房銷售前,將劃定物業管理區域的資料報送物業項目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備案。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將備案情況書面告知項目所在地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建設單位應當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示備案的物業管理區域。」十、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六條:「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劃分物業管理區域,或者需要調整物業管理區域的,物業項目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徵求業主意見後予以劃分或者調整,並在相應區域內顯著位置進行公告。」十一、將第十五條改為第十八條,修改為:「在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已交付使用的物業建築面積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或者已交付使用的物業建築面積達到百分之三十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使用已超過二年的,應當籌備成立業主大會。」十二、將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九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建設單位不存在或者經書面通知後未委託代表參加籌備組的,可以不作為籌備組成員。」十三、將第十八條改為第二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每位代理人接受的委託名額不得超過三個。」十四、將第十九條改為第二十二條,修改為:「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委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籌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七)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八)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
「(九)決定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工作經費的籌集、管理、使用和業主委員會委員工作補貼以及標准;
「(十)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決定前款第六項至第八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專有部分面積,按照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面積計算;尚未進行物權登記的,暫按測繪機構的實測面積計算;尚未進行實測的,暫按商品房買賣合同記載的面積計算。
「業主人數,按照專有部分的數量計算,一個專有部分按照一人計算。但建設單位尚未出售或者雖已出售但尚未交付的部分,以及同一買受人擁有一個以上專有部分的,按照一人計算。」
㈧ 內蒙古房地產周報(12月13日至12月19日)全區成交環比大幅增長
本期要點
商品住宅:全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8489套,環比增長137.06%。成交面積88.08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04.73%。成交金額55.65億元,環比增長136.85%。本周全區商品房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環比大幅增長。
土地市場:全區供應住宅土地3宗,面積86117.64平方米。成交住宅土地2宗,成交面積53193平方米,成交金額764萬元,均在鄂爾多斯市。
區內要聞:
自治區政府召開新修正《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政策例行吹風會。
自治區統計局發布2021年1-11月份全區經濟數據。
自治區副主席奇巴圖調研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工作。
我區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年度計劃任務。
《內蒙古自治區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管理辦法》論證會召開。
呼和浩特將重點推動王府井奧萊小鎮、地鐵網紅街、金橋電商產業園提質升級。
呼和浩特市建成6座充電站,手機APP可搜索充電站位置。
新聞關註:
財政部部長劉昆:進一步深化房地產稅改革試點。
中國經濟11月「成績單」出爐,主要指標有快有慢。
最新70城房價數據出爐,上漲城市數量跌至個位數。
國家統計局: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發布。
央行:11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1萬億。
央行、銀保監會再度強調「房住不炒」。
惠譽、穆迪下調富力地產、世茂集團發行人違約評級。
全國樓市:
北京將推「購房資格綠碼」服務。
廣東:落實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限制有關政策。
年尾10城已推「鼓勵購房」新政。
深圳部分銀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
青島前三輪集中供地總攬金547億元。
一周交易快報
新建商品房
本周(12月13日-12月19日)內房協跟蹤全區12個盟市,全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8489套,較前一周增加4908套,環比增長137.06%。成交面積88.08萬平方米,較前一周增加45.0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04.73%。成交金額55.65億元,較前一周增加1.37億元,環比增長136.85%。本周全區商品房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環比大幅增長。
具體數據
㈨ 行政執法人員能不能進入民宅檢查
進入民宅檢查需要出示搜查令,不可以無證搜查的。
㈩ 內蒙古自治區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物業的使用、維護、服務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物業是指房屋及與之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等。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的活動。第三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物業管理納入城市管理工作體系和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建立物業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和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的物業服務機制。第四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物業管理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對配套設施不全、不具備物業服務條件的物業區域進行綜合治理,逐步實現住宅區域物業管理全覆蓋。第五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價格、財政、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公安、民政、衛生、市場監督管理、消防、自然資源、人民防空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物業監督管理工作。
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轄區內物業服務區域業主大會的工作,督促業主大會依法履行職責,協調社區建設與物業服務的關系,處理物業服務糾紛。
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物業管理有關工作。
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物業服務工作。第六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物業服務區域內顯著位置公布投訴舉報受理方式,及時受理業主和相關單位的投訴舉報,依法調查處理違法行為。對實名投訴舉報實行限時回復,為實名投訴舉報人保密。第七條物業管理實行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召集,旗縣級人民政府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以及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等各方代表參加。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由業主代表參加。
物業管理聯席會議主要協調解決下列重大問題:
(一)業主委員會不依法履行職責的;
(二)業主委員會選舉和換屆過程中出現問題的;
(三)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中出現問題的;
(四)物業服務企業在交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
(五)需要協調解決的其他物業服務糾紛。第八條物業服務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行為,促進物業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第二章業主及業主大會第九條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因買賣、贈與、繼承等法律關系已經實際佔有房屋,但是尚未依法辦理所有權登記的,房屋佔有人在物業服務中享有業主的權利,承擔業主的義務。第十條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就物業服務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一條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服務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