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安全法律法規執行情況評估

安全法律法規執行情況評估

發布時間: 2022-06-04 20:16:22

Ⅰ 安全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價准則
1 目的
為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確定重要危險源、進行風險控制措施策劃工作,特製定本准則。 2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對公司內所識別的危險源進行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價、確定重要危險源的方法、判定準則和要求。 3 引用文件
《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序》 4 職責
4.1公司生產副總經理負責本准則的保持和改進; 4.2公司安全部負責本標準的歸口管理和解釋; 4.3職業健康安全評審組負責進行危險源評價;
4.4各部門、單位/項目部參與本准則的實施與運行。 5 工作流程和評價准則
5.1 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價工作流程
a)各部門、單位、項目部根據《危險源辯識和評價程序》的規定,對本單位內的所有活動、過程進行危險源識別、評價,形成《危險源清單》、《風險評價記錄》、《重要危險源清單》報公司安全部;
b)公司安全部負責匯總、審核《危險源清單》、《風險評價記錄》、《重要危險源清單》,指導各部門、單位、項目部進行風險控制措施的實施。 5.2 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價方法
風險評價在危險源辯識的基礎上按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定性評價採用直接判斷法,定量評價採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5.2.1 直接判斷法
直接判斷法應主要考慮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和類似事故的經驗教訓。當危險源的現狀不符合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要求、或已經發生類似事故或事件時,應直接判定為重要危險源。
5.2.2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
5.2.2.1 根據危險源與系統風險性相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系統人員傷亡風險性的大小。其表達式為:
D=L*E*C
式中:D——風險性分值;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風險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的嚴重性。
5.2.2.2 L、E、C值的確定
a)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按照下表確定:
分值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預料 6 相當可能發生 3 可能、但不經常發生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不可設想
0.2 極不可能 0.1
實際不可能
b)風險的頻繁程度(E值)按照下表確定
分值 風險的頻繁程度
10 連續
6 每天工作時間內
3 每周一次 2 每月一次 1 每年幾次 0.5
非常少地
c)發生事故可能造成後果的嚴重性(C值)按照下表確定
分值 發生事故的後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2-9人死亡 15 1人死亡 7 傷殘 3 重傷 1
輕傷
5.2.2.3 根據公式D=L*E*C計算出各危險源的風險分值D、按照風險分值大小參照下表規定確定各危險源的風險等級。
D值 風險程度
≥320 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160-320 高度危險、需立即整改 71-159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險、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險、可以接受
為使與重大風險有關的作業活動得到有效控制,並確保管理目標、指標的實現,根據經驗:

D≤20,為Ⅰ級,屬稍有風險可以接受; 20≤D≤70,為Ⅱ級,屬一般風險需要注意; D≥70,為Ⅲ級,屬於顯著風險,需要整改。
凡70≤D≤160時,均列為重要危險源,應制定整改計劃,按計劃進行整改; 凡160≤D≤320時,時應立即採取措施進行整改;
凡D≥320時,應停止生產和施工作業,直至採取措施使風險降低後方可重新作業。
5.3 風險控制措施策劃
5.3.1 根據評審組的評價結果,各單位要整理《危險源清單》、建立《重要危險源清單》,經管理者代表批准後,下發到體系覆蓋各部門。 5.3.2 根據《危險源清單》確定的風險控制措施,各部門、單位/項目部在安全部的指導下,明確控制危險源風險的技術方案和管理措施。其內容可能涉及:
a) 採用現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業規程等指導書實施控制;
b)對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提高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c) 規定周期和時機,進行監視和測量; d)增加新的控制文件,明確管理措施;
e) 針對可能的事故和緊急情況,建立和保持應急預案;
f) 制定目標,建立和實施管理方案,通過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實現目標要求。 6 記錄
《危險源清單》
《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價記錄》 《重要危險源清單》

Ⅱ 怎樣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和適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識別、獲取和更新管理制度1、目的 為了獲取、更新、識別適用於本公司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特製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獲取、更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以及適用性確認。3、職責3.1 安全部負責獲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和其他要求,並確認其適用性,定期更新,並傳達到相關部門。3.2 各部門負責配合安全部獲取相關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並上報安全部。4、工作程序4.1 獲取內容:4.1.1國家、地方頒布的安全生產管理的法律法規、標准和其他要求及國際條約里有關對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4.1.2其他要求事項(1)行業標准中的安全生產管理要求;(2)與有關機構的協定;(3)非法規性安全生產管理指南等。4.2 獲取途徑:4.2.1安全部負責從專業報紙、雜志、網上及上級有關部門等渠道獲取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4.2.2安全部定期(每半年一次)與上級安全生產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聯系,獲取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規定;4.2.3各部門獲取到法律、法規時報送安全部;4.3 確認適用性:4.3.1安全部根據本公司的特點,確認安全法律法規、標准與其他要求的適用性,填寫《公司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清單》;4.3.2《公司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清單》經廠長審批後下發到各相關部門。 4.4 符合性判斷:4.4.1安全部對照新確定的法律、法規,判斷公司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如不符合開展原因和責任分析,並提出整改計劃及整改措施;4.4.2安全部應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對適用的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評價應覆蓋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並出具評價報告。4.5安全部應每年組織員工學習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在新的法規、標准出台時,應及時組織學習,提高員工的守法意識,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行為。4.6 當法律、法規、標准發生變更時,由安全部及時修改清單,並重新發放至各部門。

Ⅲ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的制度

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
及其他要求識別、獲取和更新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獲取、更新、識別適用於本公司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特製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獲取、更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以及適用性確認。
3、職責
3.1 安全部負責獲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和其他要求,並確認其適用性,定期更新,並傳達到相關部門。
3.2 各部門負責配合安全部獲取相關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並上報安全部。
4、工作程序
4.1 獲取內容:
4.1.1國家、地方頒布的安全生產管理的法律法規、標准和其他要求及國際條約里有關對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
4.1.2其他要求事項
(1)行業標准中的安全生產管理要求;
(2)與有關機構的協定;
(3)非法規性安全生產管理指南等。
4.2 獲取途徑:
4.2.1安全部負責從專業報紙、雜志、網上及上級有關部門等渠道獲取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
4.2.2安全部定期(每半年一次)與上級安全生產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聯系,獲取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規定;
4.2.3各部門獲取到法律、法規時報送安全部;
4.3 確認適用性:
4.3.1安全部根據本公司的特點,確認安全法律法規、標准與其他要求的適用性,填寫《公司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清單》;
4.3.2《公司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清單》經廠長審批後下發到各相關部門。
4.4 符合性判斷:
4.4.1安全部對照新確定的法律、法規,判斷公司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如不符合開展原因和責任分析,並提出整改計劃及整改措施;
4.4.2安全部應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對適用的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評價應覆蓋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並出具評價報告。
4.5安全部應每年組織員工學習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在新的法規、標准出台時,應及時組織學習,提高員工的守法意識,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行為。
4.6 當法律、法規、標准發生變更時,由安全部及時修改清單,並重新發放至各部門。

Ⅳ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的制度是什麼

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准確一點說的話應該叫《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制度》
不知道您要的是不是這個

Ⅳ 如何對企業執行中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程、規章制度等進行有效性評價

這個問題與其說是對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考察外不如說是對企業的績效考核更有用,規章制度首要功能是引領其次才是約束,如果你不是企業的人是檢查機關的人話那就另當別論。對於你是企業人員我的建議是不是考核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如果是你發現制度下發之後成本,費用沒能控制到預期,或者利潤也沒所提高,似乎規章制度執行之後和執行之前差不多對企業沒多大影響,這樣的狀況不是考核的問題,是到底問題出在哪的問題,一般出現這種狀況是標准流程設計的不夠細,甚至還更繁雜了;當然有些問題一細就出問題,比如事假問題,所以在設計規章制度時是針對流程而你不是具體的事件,做到適度就好。如果是規章制度推行之後企業績效有了很大的提高那就是為什麼會提高的問題,是哪個個環節最好?一般總體績效提高並不是哪個環節的獨特功能,是一個系統協調的結果。對於你是企業外部人員(監督者,競爭者)等一般不是考察規章制度是考察管理效力,用到的標準是三費與成本的比率,三費與利潤的比率。如果是規章制度的設計者想通過實踐來看規章制度的優缺點,那首先考察就是公司績效或者是業績,其次是各環節的成本,最後就是規章制度具體操作者的感覺調查(施行之後比以前快了還是慢了,是方便了還是復雜了,是容易了還是難了),這些做到了,才能知道規章制度在執行中的問題,當然考察時注意系統性。

Ⅵ 安全評估應包括哪些內容

1、爆破作業單位的資質是否符合規定;

2、爆破作業項目的等級是否符合規定;

3、設計所依據的資料是否完整;

4、設計方法、設計參數是否合理;

5、起爆網路是否可靠;

6、設計選擇方案是否可行;

7、存在的有害效應及可能影響的范圍是否全面;

8、保證工程環境安全的措施是否可行;

9、制定的應急預案是否適當。

(6)安全法律法規執行情況評估擴展閱讀:

爆破安全評估的依據:

1、國家、地方及行業相關法規和設計標准;

2、安全評估單位與委託單位簽訂的安全評估合同;

3、設計文件及設計施工單位主要人員資格材料;

4、安全評估人員現場踏勘收集的資料。

Ⅶ 企業應每年至少1次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的執行情況進行符合性評價。這東西乍整

首先你得建立一份本企業常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和其他要求的清單,並明確名稱、版本號和適用范圍;
每年對以上法規進行檢索更新,確保其時效性。

Ⅷ 安全生產標准化法律法規評估是什麼意思

正式名稱是 法律法規符合性(18001里是「合規性」)評價
1 將適用於本企業的各級法律、法規、標准等進行識別和獲取(可以向當地政府部門或安監局索取)
2 對適用於本企業的各級法律、法規、標准中的條款 對照本企業現狀進行評價
3 對評價出的不符合項提出整改意見
4 按期整改
5 重新評價 如仍有不符合項 繼續整改 直到全部符合

熱點內容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
立法文案 發布:2025-02-01 18:50:31 瀏覽:232
依法治國何時提出來的 發布:2025-02-01 18:50:22 瀏覽:880
警旗司法警察 發布:2025-02-01 18:33:14 瀏覽:350
後廚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8:24:07 瀏覽:971
民法典美術 發布:2025-02-01 18:24:00 瀏覽:186
最高人民法院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1 18:23:54 瀏覽:727
浙江溫嶺律師 發布:2025-02-01 18:20:41 瀏覽:404
上海二中院姚法官 發布:2025-02-01 18:10:04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