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家政服務法規

家政服務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6-04 23:18:02

A. 學習家政職業道德法規的意義與目的

只有認真、規范的遵守職業道德的人,才能成為職業中的優秀人才。家政服務員作為一個職業,其職業道德職業理念有一個創建形成的過程。家政服務行業、家政服務員都應為創建被社會稱譽的職業道德而努力。

Q1

進入家庭,了解家庭,做家庭美德的實踐者

家庭美德作為道德在家庭中的體現,調整的是家庭內部關系。家庭美德同家政服務員職業道德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進入家庭的家政服務員必須學習掌握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認真履行家庭美德。

家政服務員是從自己家庭出來,進入另外一個家庭中,家政服務員在自己家庭中的角色可能是女兒、姐姐、蛛妹或者是妻子、媽媽、兒婆婆、子等,家庭角色職能完成的是否良好,取決於自身家庭美德如何,而這些因素對進入的服務家庭影響很大。家政服務員在所服務的家庭中、扮演比較特殊的角色,所以對家庭應有更多的認識,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美德的重要意義,並身體力行,做創建家庭美德的積極參與者。

Q2

服務家庭,關心家庭每個成員,摘好家庭關系

家庭中人與人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家政服務員進入家庭,搞好家庭關系十分重要,摘好家庭關系是家政服務員職業道德的體現,也是能否做好家政服務員職業的根本。

Q3

掌握特點,做好家政服務工作

家政服務的特點就是要努力提高家庭生活質量。

作為家政服務員,要做到為家庭生活服務,和家庭成員一起為不斷提高家庭生活質量做出努力,就必須懂得並且學會家庭管理。具體的家庭管理內容歸納起來有以下方面

(1)經濟管理

經濟是家庭生活的物質基礎,家庭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經濟狀況。在家庭中經濟管理首先是財務管理,主要管理支出和消費,這包括

1)計則管理。量入為出,正確面有效地用錢、用物

2)開源節流。避免盲目性消費,積壓性消費,有害性消費

3)正確使用並保管好家底日用物品。在家庭經濟管理上,家人是處於主導地位,而同家人共同生活的家政服務員不僅可以協助家人量入為出,計劃理財,還要在料理家事中處處節儉。我國要建立節約型社會,

家庭要建成節約型家庭,家政服務員則會起到很大作用

B. 建立家政服務公司要遵守什麼法律和條規

鼓勵經營者以登記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從事家庭服務業;經營者應依法與家庭服務人員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並在合同中約定家庭服務人員的勞動待遇及工資支付方式,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經營者應直接與家庭服務消費者建立服務關系,簽訂家庭服務合同,指派服務人員向消費者提供服務。 明確法律責任,遵紀守法。相關法規:《國務院會議關於家政行業政策措施》,會議確定了一下政策措施:(1)加強統籌規劃。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重點發展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養老服務和病患陪護,滿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因地制宜地發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滿足家庭的特色需求。鼓勵各種資本投資創辦家庭服務企業,培育家庭服務市場。推進公益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實施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統籌社區內家庭服務業發展。(2)規劃市場秩序。完善行業自律機制,規范服務行為。加強市場監管,依法規范家庭服務機構從業行為,嚴肅查處違法經營,維護家庭消費者合法權益。(3)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為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免費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把家庭服務從業人員最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重點,落實培訓計劃和培訓補貼政策。(4)切實維護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規范家政服務機構、家庭和家政服務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維護家政服務員勞動報酬和休息權益。(5)加大財稅等政策扶持力度。將家庭服務行業作為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重點,並納入中央和地方社會事業、民生工程資金扶持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服務企業實行稅收優惠的支持政策。積極發展中小型家庭服務企業,鼓勵多種方式的便民服務。

C. 針對於月嫂這一行業,相關的法規有哪些

現在由於工作職位的關系,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生育過後就直接上班,在家中請月嫂來照顧嬰兒。就目前的狀況來說月嫂這個職業是當今比較火的職業。但是有些人為了自己方便,便不好好照顧孩子,甚至對孩子進行毒打,沒有履行到月嫂應該具備的條件,所以我國相對於月嫂之一行業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規。

這樣看來,國家規定了一系列法規來限制月嫂這個行業,對嬰兒以及國家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

D. 溫州市家政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家政服務活動,維護家政服務各方的合法權益,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家政服務以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的家政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服務對象,在家庭成員的住所或者其指定的場所有償提供照護、保潔、烹飪等滿足家庭日常生活需求的活動。第三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管理工作的領導,將家政服務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和財政保障機制,促進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第四條市、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家政服務業管理和促進工作。

發展改革、商務、教育、科技、公安、民政、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醫療保障、大數據發展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家政服務業管理和促進相關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團體協助促進家政服務業的發展。第五條支持家政服務行業組織的發展,鼓勵家政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加入家政服務行業組織。

家政服務行業組織建立家政服務糾紛調解機制,加強行業自律,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行業監管,引導家政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提升服務質量。鼓勵家政服務行業組織制定行業服務規范指引和服務價格指引。第二章規范服務第六條本條例所稱的家政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從事指派或者介紹家政服務人員等經營活動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和個體工商戶,包括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和家政服務中介機構。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在其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相關證照,公開服務項目、收費標准和投訴監督電話等信息。

家政服務機構通過信息網路開展經營活動的,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相關證照信息或者證照信息鏈接標識。公示的證照信息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更新。第七條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依法與招用的家政服務人員訂立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

招用的家政服務人員不符合訂立勞動合同情形的,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與其訂立服務協議,家政服務人員可以按照規定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第八條家政服務機構應當與家政服務消費者依法訂立家政服務合同或者家政服務中介合同。

家政服務人員、家政服務消費者通過家政服務中介機構達成合意的,應當依法訂立家政服務合同;通過其他途徑達成合意的,鼓勵以書面形式訂立家政服務合同。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制定並公布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鼓勵使用示範文本簽訂家政服務合同。第九條家政服務機構履行以下義務:

(一)核實家政服務人員的身份信息;

(二)按照規定在家政服務管理平台錄入家政服務人員的身份信息、健康狀況、從業經歷、服務技能等信息;

(三)向家政服務消費者、家政服務人員如實告知家政服務相關信息;

(四)接受並協調家政服務消費者、家政服務人員的投訴;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家政服務人員工作檔案;建立家政服務質量跟蹤管理制度;定期組織家政服務人員參加體檢,並承擔費用。鼓勵開展家政服務人員心理狀況篩查和心理咨詢輔導。第十條家政服務機構為家政服務人員建立的工作檔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個人身份信息;

(二)從業經歷、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信息;

(三)健康證明、體檢結論查詢結果信息;

(四)家政服務人員提供的本人有無違法犯罪記錄查詢結果信息以及信用信息等查詢結果信息;

(五)勞動合同、服務協議、家政服務合同、中介合同等;

(六)家政服務評價、服務糾紛及其處理情況;

(七)參加家政服務相關保險以及理賠信息;

(八)建立工作檔案所需的其他信息。

有關單位應當為核實家政服務人員信息依法提供便利。第十一條家政服務機構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指派或者介紹未持有有效身份證明的家政服務人員從事家政服務;

(二)為未持有有效身份證明的家政服務消費者指派或者介紹家政服務人員;

(三)指派或者介紹未按照規定參加體檢或者體檢不合格的家政服務人員從事家政服務;

(四)違反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

E. 我國目前有家政方面的法律法規嗎

我本科學的就是家政學。目前我國沒有相應的家政服務法律法規,家政服務就是一個簡單的勞務合同。一般家政服務適應的法律就是《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F. 到底有沒有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

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商務部)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滿足家庭服務消費需求,維護家庭服務消費者、家庭服務人員和家庭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規范家庭服務經營行為,促進家庭服務業發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家庭服務活動,適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家庭服務業,是指以家庭為服務對象,由家庭服務機構指派或介紹家庭服務員進入家庭成員住所提供烹飪、保潔、搬家、家庭教育、兒童看護以及孕產婦、嬰幼兒、老人和病人的護理等有償服務,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務行業。本辦法所稱家庭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從事家庭服務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營利性組織。本辦法所稱家庭服務員,是指根據家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家庭服務的人員。本辦法所稱消費者,是指接受家庭服務的對象。第三條 家庭服務的經營和管理,應當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原則。家庭服務各方當事人應當遵循自願、平等、誠實、守信、安全和方便的原則。第四條 商務部承擔全國家庭服務業行業管理職責,負責監督管理家庭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指導協調合同文本規范和服務矛盾糾紛處理工作。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家庭服務業的監督管理。第五條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引導和支持家庭服務機構運用現代流通方式,培育示範性家庭服務機構,提升行業規范化經營水平。第六條 國家鼓勵公益性家庭服務信息平台的建設,扶持中小家庭服務機構發展,採取各項措施促進行業規范發展。第七條 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應當制定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為會員企業提供服務,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建立服務糾紛調解處理機構,調解處理家庭服務糾紛。第二章 家庭服務機構經營規范第八條 家庭服務機構從事家庭服務活動需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第九條 家庭服務機構應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有關證照,公開服務項目、收費標准和投訴監督電話。第十條 家庭服務機構須建立家庭服務員工作檔案,接受並協調消費者和家庭服務員投訴,建立家庭服務員服務質量跟蹤管理制度。第十一條 家庭服務機構應按照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要求及時准確地提供經營檔案信息。第十二條 家庭服務機構在家庭服務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以低於成本價格或抬高價格等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二)不按服務合同約定提供服務;(三)唆使家庭服務員哄抬價格或有意違約騙取服務費用;(四)發布虛假廣告或隱瞞真實信息誤導消費者;(五)利用家庭服務之便強行向消費者推銷商品;(六)扣押、拖欠家庭服務員工資或收取高額管理費,以及其他損害家庭服務員合法權益的行為;(七)扣押家庭服務員身份、學歷、資格證明等證件原件。(八)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三條 從事家庭服務活動,家庭服務機構或家庭服務員應當與消費者以書面形式簽訂家庭服務合同。第十四條 家庭服務合同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一)家庭服務機構的名稱、地址、負責人、聯系方式和家庭服務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健康狀況、技能培訓情況、聯系方式等信息;消費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住所、聯系方式等信息;(二)服務地點、內容、方式和期限等;(三)服務費用及其支付形式;(四)各方權利與義務、違約責任與爭議解決方式等。第十五條 家庭服務機構應當明確告知涉及家庭服務員利益的服務合同內容,應允許家庭服務員查閱、復印家庭服務合同,保護其合法權益。第十六條 鼓勵家庭服務機構為家庭服務員投保職業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第十七條 鼓勵家庭服務機構加入家庭服務行業協會,自覺遵守行業自律規范。第十八條 家庭服務機構、家庭服務員與消費者之間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業協會調解機構或其他家庭服務糾紛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也可以依法提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章 家庭服務員行為規范第十九條 家庭服務員應當如實向家庭服務機構提供本人身份、學歷、健康狀況、技能等證明材料,並向家庭服務機構提供真實有效的住址和聯系方式。第二十條 家庭服務員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二)遵守職業道德;(三)遵守合同,按照合同約定內容提供服務;(四)掌握相應職業技能,具備必需的職業素質。第二十一條 家庭服務員在提供家庭服務過程中與消費者發生糾紛,應當及時向家庭服務機構反映,不得擅自離崗。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服務員可以拒絕提供服務:(一)不能提供合同約定的工作條件的;(二)對家庭服務員有虐待或嚴重損害人格尊嚴行為的;(三)要求家庭服務員從事可能對其人身造成損害行為的;(四)要求家庭服務員從事違法犯罪行為的。第四章 消費者行為規范第二十三條 消費者到家庭服務機構聘用家庭服務員時,應持有戶口簿或身份證及相關證明,並如實填寫登記表,交納有關費用。消費者或其家庭成員患有傳染病、精神病或其他重要疾病的,應當告知家庭服務機構和家庭服務員,並如實登記。第二十四條 消費者有權要求家庭服務機構按照合同約定指派或介紹家庭服務員和提供服務,消費者有權要求家庭服務機構如實提供家庭服務員的道德品行、教育狀況、職業技能、相關工作經歷、健康狀況等個人信息。第二十五條 消費者應當保障家庭服務員合法權益,尊重家庭服務員的人格和勞動,按約定提供食宿等條件,保證家庭服務員每天基本睡眠時間和每月必要休息時間,不得對家庭服務員有謾罵、毆打等侵權行為,不得拖欠、剋扣家庭服務員工資,不得扣押家庭服務員身份、學歷、資格證明等證件原件。未經家庭服務員同意,消費者不得隨意增加合同以外的服務項目,如需增加須事先與家庭服務機構、家庭服務員協商,並適當增加服務報酬。第五章 監督管理第二十六條 商務部建立家庭服務業信息報送系統。家庭服務機構應按要求及時報送經營情況信息,具體報送內容由商務部另行規定。第二十七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建設完善家庭服務網路中心,免費提供家庭服務信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規范市場秩序,推進家庭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家庭服務消費便利化和規范化。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家庭服務機構信用檔案和客戶服務跟蹤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完善家庭服務機構和家庭服務員信用評價體系。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積極會同相關部門,依法規范家庭服務機構從業行為,查處違法經營行為。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指導制定家庭服務合同範本,指導協調服務糾紛處理工作。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公布有關家庭服務業的舉報、投訴渠道和方式,接受相關當事人的舉報、投訴。對於屬於職責范圍內的舉報、投訴,應當在15日內依法處理;對於不屬於職責范圍的,應當移交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處理。第六章 法律責任

G. 上海市家政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家政服務活動,維護家政服務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根據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家政服務活動,以及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和規范家政服務活動的相關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的家政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服務對象,進入家庭成員住所,提供保潔、烹飪、生活照護等各類滿足家庭日常生活需求的有償服務活動。第三條家政服務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誠實守信、安全便民的原則。

家政服務業的管理應當遵循促進行業發展、監管和服務相結合、平等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家政服務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制定政策措施,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

本市建立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家政服務業重大政策制定,協調家政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第五條市、區商務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內家政服務行業管理職責,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規范家政服務活動,指導家政服務行業組織依法開展工作。

市、區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規劃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管理、衛生健康、市場監管、房屋管理、民政、教育、公安、統計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家政服務管理和促進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團體應當協助做好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相關工作。第七條本市支持家政服務行業組織的發展,鼓勵家政服務機構加入家政服務行業組織。

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發揮對本行業的指導、服務職能,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行業監管,引導家政服務機構和家政服務人員提升服務質量,維護家政服務機構和家政服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第二章機構和人員第八條本條例所稱的家政服務機構,包括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和家政服務中介機構。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依法設立,並在其經營場所公示相關證照,公開服務項目、收費標准和投訴監督電話等服務信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開展經營活動的,應當在其網站或者應用軟體等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相關證照信息,並及時、全面、真實、准確地披露服務信息。

家政服務機構招用家政服務人員,或者為家政服務人員居間介紹的,應當查驗其身份證、技能證明、健康證明等證件,了解其從業經歷和服務意願。第九條本市鼓勵發展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依法與用戶簽訂家政服務合同。

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依法與家政服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

家政服務人員與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簽訂服務協議的,可以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或者城鄉居民社會保險。

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加強家政服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定期開展服務技能、法律、職業道德、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培訓,並建立服務質量跟蹤制度,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工作經歷、服務評價等情況予以記錄。第十條家政服務中介機構可以接受家政服務人員或者用戶的委託,為雙方提供居間服務。

家政服務中介機構應當充分了解用戶需求和家政服務人員基本情況,不得故意隱瞞與訂立家政服務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第十一條用戶通過家政服務機構聘請家政服務人員的,有權了解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人員的有關信息,查驗相關證件;要求家政服務機構或者家政服務人員按照家政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關服務,並對其服務作出評價。

用戶直接聘請家政服務人員的,有權了解家政服務人員的有關信息,查驗相關證件;要求家政服務人員按照家政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關服務。

鼓勵用戶通過家政服務機構聘請家政服務人員。第十二條用戶應當按照約定支付相關費用,為家政服務人員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條件;尊重家政服務人員的人格,如實介紹與家政服務有關的家庭情況;用戶及同住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者具有其他可能危及家政服務人員人身安全的情形,應當如實告知家政服務人員。

用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謾罵、侮辱、虐待、毆打家政服務人員;

(二)強迫家政服務人員提供合同約定以外的家政服務;

(三)強迫家政服務人員提供可能對其人身安全造成損害的家政服務;

(四)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行為。

H. 家政服務行業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 2.
《家政服務員的
---
國家職業標准》

I. 營口市家政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家政服務活動,維護家政服務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家政服務活動及其監督管理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家政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服務對象,由家政服務機構指派、介紹或者家政服務用戶(以下簡稱用戶)自行僱用的家政服務人員進入用戶住所或者在用戶指定的場所提供照護、保潔、烹飪等家庭日常生活需求的有償服務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家政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從事家政服務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和家政服務中介機構。
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是指與家政服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與用戶簽訂服務合同,統一安排家政服務人員為用戶提供服務,直接支付或者代發家政服務人員勞動報酬,並對家政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的家政服務機構。
家政服務中介機構,是指以中介人身份為用戶和家政服務人員提供家政服務信息的家政服務機構。第四條家政服務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誠實守信、安全方便的原則。第五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家政服務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制定政策措施,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第六條市和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家政服務業監督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住房與城鄉建設、民政、銀保監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家政服務業管理和促進的相關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團體協助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協助做好家政服務業相關工作。第二章規范管理第七條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在其經營場所、網站等顯著位置,公示相關證照、服務項目、收費標准和投訴監督電話等信息。第八條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依法與招用的家政服務人員訂立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
招用的家政服務人員不符合訂立勞動合同情形的,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與其訂立服務協議,家政服務人員可以按照規定自願參加社會保險。
員工制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對其家政服務人員進行服務技能、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安全規范、衛生健康、禮儀禮節、應急救護知識等培訓,建立工作檔案和個人信用檔案,建立健全服務質量跟蹤管理制度。第九條家政服務機構應當與用戶依法訂立家政服務合同或者家政服務中介合同。
家政服務人員、用戶通過家政服務中介機構達成合意的,應當依法訂立家政服務合同;通過其他途徑達成合意的,鼓勵以書面形式訂立家政服務合同。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向用戶和家政服務人員如實告知訂立合同的有關事項,不得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
倡導使用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會同商務主管部門制定。第十條家政服務機構招用家政服務人員或者為家政服務人員介紹家政服務工作,應當查驗其身份、技能、健康等有效證件,了解其從業經歷、服務特長、服務意願、家庭住址等基本情況,不得扣押家政服務人員的身份證、技能證、健康證明等證件。第十一條家政服務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指派或者介紹未提供有效身份證明的人員從事家政服務;
(二)為未提供有效身份證明的用戶指派或者介紹家政服務人員;
(三)指派或者介紹未按照規定參加體檢或者體檢不合格的家政服務人員從事家政服務;
(四)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二條市商務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確定不同類別家政服務人員的體檢項目和標准,體檢標准按嚴格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為一般家政服務員、居家家政服務員、養老照護服務員和母嬰照護服務員等級別,不同類型的家政服務人員適用不同的體檢標准。
家政服務人員應當按照確定的體檢項目和標准進行崗前健康體檢。體檢結果有效期為一年,期滿後家政服務人員應再次進行體檢。第十三條家政服務人員應當如實向家政服務機構、用戶告知本人的身份、學歷、年齡、從業經歷、服務技能、健康狀況、聯系方式、有無不良嗜好等情況。
家政服務人員在提供家政服務時,應當舉止文明,語言規范,尊重用戶的生活習慣,按照家政服務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和標准提供服務。
家政服務人員健康狀況不適宜從事家政服務的,在治癒前不得從事家政服務。

熱點內容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