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條例
Ⅰ 反法西斯條約規定哪些國家不許有軍隊
二戰戰敗國實際上還存在的就是德,日,意,而其他戰敗國都被革命了。
二戰結束後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軍事限制如下:
一 嚴格控制戰敗國軍隊的數量,戰敗國只能有基本的自衛軍隊。
二 決不允許戰敗國研究軍事領域核能和生化武器 。且不能擁有進攻性武器。
三 不允許戰敗國生產航空母艦,並限制大型水上艦只的噸位數。
四 不允許戰敗國建立本國外的軍事用途基地。
此外,戰敗國還應履行的條例有:
1、嚴懲戰犯,向被侵略國家道歉申明。
2、戰後由戰勝國分區佔領 。
3、不得使用法西斯名義組建任何組織和活動。
4、不得侵佔他國領土。
5、不得擁有戰爭野心,包括迅速擴充軍備,大量招兵,挑釁別國,在非自衛前提下作出攻擊性行為.。
戰敗國要遵守以上規定,否則受到聯合國制裁。
Ⅱ 反法西斯人民同盟簽訂的《人民陣線公約》有什麼規定
《人民陣線公約》規定:大赦1933年11月後被捕的政治犯,吸收因政治信仰、維護自由和法制而被解僱的人參加工作;降低賦稅,消滅高利貸,減少地租,取締投機商,鼓勵農產品出口;保護民族工業,保護關稅,扶助小工商業,執行公共工程計劃等等。
Ⅲ 二戰時德意法西斯制定了哪些佔領法規
德意法西斯制定了一系列佔領法規,實施法西斯專政和掠奪性的「經濟一體化」,並設置有關機構。例如,德軍入侵蘇聯不久,希特勒便於1941年7月17日發布《關於東方新佔領區管理工作的法令》和《關於東方新佔領區治安保衛工作的法令》。上述法令規定,這些地區一旦停止戰斗,即由德國軍事當局移交有黨衛隊和警方等有關人員參加的民政部門管理。為統一領導上述地區各專員公署,德國還新建以阿爾弗雷德·羅森貝格為首的東方佔領區事務部。除在佔領區實施連坐責任制外,希特勒於1941年12月2日發布「夜霧命令」,規定「任何人觸犯德國佔領當局或德國佔領軍,除判死刑者外,都應秘密押回德國,移交治安警察和黨衛隊保安處判刑或處決」。這些人須佩帶NN(夜與霧的縮寫)標志,在押期間不得同本國和家屬通信,死後不通知家屬,以獲得「持久的威嚇效果」。對佔領區事務,德國內政部、經濟部、秘密警察、黨衛隊、負責戰略工程構築的「托特組織」和勞動力分配事務專員等紛紛插手。它們職權重疊,各自為政,形成混亂無序的歐洲「新秩序」的雛形。
Ⅳ 二戰期間,德意法西斯制定的佔領法規包括什麼內容
德意法西斯制定了一系列佔領法規,實施法西斯專政和掠奪性的「經濟一體化」,並設置有關機構。例如,德軍入侵蘇聯不久,希特勒便於1941年7月17日發布《關於東方新佔領區管理工作的法令》和《關於東方新佔領區治安保衛工作的法令》。上述法令規定,這些地區一旦停止戰斗,即由德國軍事當局移交有黨衛隊和警方等有關人員參加的民政部門管理。為統一領導上述地區各專員公署,德國還新建以阿爾弗雷德•羅森貝格為首的東方佔領區事務部。除在佔領區實施連坐責任制外,希特勒於1941年12月2日發布「夜霧命令」,規定「任何人觸犯德國佔領當局或德國佔領軍,除判死刑者外,都應秘密押回德國,移交治安警察和黨衛隊保安處判刑或處決」。這些人須佩帶NN(夜與霧的縮寫)標志,在押期間不得同本國和家屬通信,死後不通知家屬,以獲得「持久的威嚇效果」。對佔領區事務,德國內政部、經濟部、秘密警察、黨衛隊、負責戰略工程構築的「托特組織」和勞動力分配事務專員等紛紛插手。它們職權重疊,各自為政,形成混亂無序的歐洲「新秩序」的雛形。
Ⅳ 1921年法西斯第三次代表大會發布的新黨綱做出了哪些規定
1921年法西斯三大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綱,規定國家法西斯黨要以極權主義國家觀為指導,對內實行勞資合作,建立職團,把職團「作為民族團結的體現」和「發展生產的工具」,「使國民的所有活動均在職團國家中反映出來。」對外,奪取「地中海和海外的義大利殖民地」,「實現自己歷史上的和地理上的完全統一」,「行使地中海拉丁文明之堡壘的職能」,使義大利「恢復民族國家的聲譽」。
Ⅵ 1933年3月德國頒布希么法是法西斯專政的法律
《消除人民和國家痛苦法》 《保護德意志人民緊急條例》 《保護人民與國家條例》 《禁止組織新政黨法》
Ⅶ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美國制定的《租借法案》的相關條例
美國向英、蘇、法、中等幾十個反法國家提供500多億美元的物資,英 約佔60%,蘇聯約佔20%,對反法戰爭的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停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