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校對法規

校對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6-05 13:16:16

① 在計量法律法規體系中,校準的法律地位是什麼樣的

校準本身就沒有法律效應。

② 計量器具校準規定 和 計量器具檢定規定

校準和檢定的主要區別

目的:
校準——自行確定監視及測量裝置量值是否准確。屬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評定示值誤差。
檢定——對計量特性進行強制性的全面評定。屬量值統一,檢定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屬自上而下的量值傳遞。
對象:
校準——除強制檢定之外的計量器具和測量裝置。
檢定——國家強制檢定:計量基準器;計量標准器;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的工作計量七類共59種。
依據:
校準——校準規范或校準方法,可採用國家統一規定,也可由組織自己制定。
檢定——由國家授權的計量部門統一制定的檢定規程。
性質:
校準——不具有強制性,屬組織自願的溯源行為。
檢定——具有強制性,屬法制計量管理范疇的執法行為。
周期:
校準——由組織根據使用需要,自行確定,可以定期、不定期或使用前進行。
檢定——按我國法律規定的強制檢定周期實施。
方式:
校準——可以自校、外校或自校與外校結合。
檢定——只能在規定的檢定部門或經法定授權具備資格的組織進行。
內容:
校準——評定示值誤差。
檢定——對計量特性進行全面評定,包括評定量值誤差。
結論:
校準——不判定是否合格,只評定示值誤差.發出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
檢定——依據檢定規程規定的量值誤差范圍,給出合格與不合格的判定.發給檢定合格證書。
法律效力
校準——校準結論屬沒有法律效力的技術文件。
檢定——檢定結論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為計量器具或測量裝置檢定的法律依據。

③ 配電櫃上低壓電壓表校準遵循哪個法規

精確度應符合達到國家規定機械表1、5級電子表0、5級。

④ 文書校對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文書校對的主要內容
1,校對人應當將文書格式修改為規定的格式(包括但不限於字體、字形、行間距、字間距、段距、頁腳、面眉等),以使文書格式保持統一。
2,統一文書中的簡稱或簡寫。
3,統一文書中的稱呼或稱謂,以及概念。
4,檢查文書中的標點使用是否正確。
5,改正文書中出現的錯別字。
6,將語言表達不通順、不準確或存在語病的內容予以調整,使其易讀易懂。
7,檢查文書或條文的編輯是否存在錯誤。
8,檢查是否已經設置目錄,及目錄中標示的頁碼是否與正文相對應。
9,修正文書中相互矛盾的地方,並排除內容表達上出現的歧義。
10,凡是與標准模板不一致的內容,均應當予以改正,使文書整體具有鮮明的邏輯性和體系性。
11,核實文件中引用的引文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12,添加和完善為實現文件目標而需要增加的內容,使文件更有利於目標的實現。
13,需要對外展示的文書,應當將可能泄漏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可能涉及違法及對他人可能構成侵權的內容予以刪除,或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信息泄露。

校對人員
1,文書的起草者是此文件的當然校對人,應當對文書的質量承擔責任。
2,任何一份文書公布前,原則上應當指定專門的校對人進行校對。該專門校對人對文書的校對質量承擔責任。
3,重要的法律文書可以指定多名校對人員進行校對。
4,指定的校對人員應當嚴謹認真,發生過校對事故的人原則上不得再從事校對工作。

⑤ 圖書校對工作基本規程的校對工作的基本制度

校對活動是校對主體與客體矛盾運動的過程,一方面客體存在訛誤,一方面主體要改正訛誤,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只有當客體的訛誤得到改正,主體查錯正誤的目標得以實現,校對活動的矛盾運動才會終止。校對又是群體活動,校對主體的多元性和校對過程的集體交叉性,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校對主體之間的矛盾,只有解決好矛盾,協調好關系,才能形成合力,使校對活動健康開展,從而保證校對工作的質量。而要解決矛盾,協調關系,形成合力,就必須建立和完善校對工作制度。
校對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如下4項:
5.1 三校一讀及樣書檢查。「三校」即三個校次。「一讀」即終校改版後的通讀檢查。由於校對客體差錯的復雜性和出錯原因的多樣性,「校書如掃落葉」,校對活動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投入必要的校對工作量 (即校次)。「三校一讀」是《圖書質量保障體系》規定的必須堅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書稿和校對難度大的書稿,如經典著作、文件、辭書、古籍、學術著作、教科書及教輔讀物等,還應相應增加校次。作者校對、編輯校對不能頂替校次,交給他們校對的校樣是「副樣」,「正樣」仍由校對人員校對,三個校次都必須由經過專業訓練的校對人員來完成。計算機校對如果使用得當,可以頂替一個校次。三校改版後打出的校樣,不能算作付印清樣,還必須進行一次通讀檢查,通讀檢查後改版打出的校樣,才能算作付印清樣。
為了保證校對的質量,凡遇到如下情況之一的校樣,校對者有權提出增加 1~2個校次:(1)初校樣的差錯率超過15/10000的;(2)編輯發排的書稿沒有齊、清、定,而在校樣上修改的頁碼超過1/3的;(3)終校樣的差錯超過3/10000的。增加校次的決定權屬於專業校對機構。
樣書檢查,指圖書成批裝訂前先裝訂幾本樣書分由責任編輯、責任校對檢查,經檢查確 認無誤後,方能成批裝訂出廠。
5.2 校對主體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現代校對的特徵之一,是校對主體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所謂主體多元化,是指作者、編者和專職校對員共同參與校對,還有社外人員參與校對活動,從而形成校對主體群。作者校對屬於自校,編輯校對屬於半自校。他們共同的優勢是:對書稿內容的把握,對相關知識的熟悉。共同的劣勢是:因習慣線性閱讀難以感知個體字元的差異 , 因思維定式而往往對差錯「熟視無睹」。社外校對人員,技術、經驗、心態和責任心一般不如社內專職校對員。因此,校對主體多元化必須與專業化相結合,並且以社內專職校對員為校對主體群的核心。所謂以社內專職校對員為核心,有三層意思:其一,出版社必須建立專業校對機構,對全社校對工作進行統一組織和全程監控;其二,出版社必須配備足夠的專職校對員(編校人員配備的科學比例為3:1,不應少於5:1),並由專職校對員擔任責任校對;其三,必須由中級以上職稱的校對員或工作認真、經驗豐富的其他校對員來做三校,把好終校關。
5.3 集體交叉校對與責任校對相結合。現代校對的特徵之二,是集體交叉校對與責任校對相結合。集體交叉校對,是指由不同職級、不同專長的校對者分別負責不同校次的校對, 一般不得採取一人包校的做法。集體交叉校對,可以避免一人包校的知識局限,和反復校讀導致對差錯「熟視無睹」,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消滅差錯。同時,集體交叉校對還是一種相互檢查、相互監督的有效方式。但是,集體交叉校對也存在不足,主要是校對者對差錯的認定不會完全一致,大部頭書稿分章集體交叉校對,還會造成版面格式處理的不統一。因此,在集體交叉校對的基礎上,還必須實行責任校對制。責任校對是本書校對工作的總責任人和總協調員,參與本書校對全過程,承擔終校或通讀檢查 ( 通讀檢查也可以由責任編輯承擔 ) 以及文字技術整理,協助責任編輯解決校對質疑 , 並最後核對付印清樣。責任校對應在書名頁上署名,以示對本書的校對質量負責。
5.4 校對質疑與編輯排疑相結合。校對質疑編輯排疑,是現代校是非的基本形式。校對員的校是非,不同於編輯的文字加工,兩者有質的區別。校是非的任務是改錯,即通常說的清除硬傷,不做篇章布局調整、思想內容提升和文字潤色的工作。對於明顯的錯字、別字、多字、漏字、錯簡字、錯繁字、互倒、異體字、舊字形、非規范的異形詞 , 專名錯誤,不符合國家規范標準的標點符號用法、數字用法、量和單位名稱及符號書寫,不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版面格式,校對員應當予以改正,但改後須經責任編輯過目認定。發現了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以及事實性、知識性、政治性錯誤,校對員無權修改,只能用灰色鉛筆標注表示質疑,並且提出修改建議,填寫「校對質疑表」,連同校樣由責任校對送給責任編輯排疑。責任編輯應當認真地對待校對質疑,虛心採納正確的修改建議。對於認定的修改建議,用色筆圈畫表示照此修改;對於不擬採納的修改建議,則打×表示刪去(不要用色筆塗抹,保留校對質疑筆跡,以備需要時查檢)。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校對員質疑,校對員質疑經責任編輯認定後,應當給與質疑者適當的獎勵,其質疑表應當存入個人業務檔案,作為考察校對員業務水平、晉升專業職稱的依據。

⑥ 文字編輯校對的工作都有哪些規定

在出版業內有一個《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闡述了出版過程中的基本做法,也算不上是規定,其中包含了校對的規程。

在保持原稿真實,辨異同的同時,還要保證內容的正確,辨是非,這樣才是合格的校對。

熱點內容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