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保健規章
1. 安徽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2010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管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婚前醫學檢查,是指醫療保健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的醫學檢查。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領導。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監督管理工作。各級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在其職責范圍內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婚前醫學檢查的監督工作。第四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設置男、女婚前醫學檢查室;
(二)配有婚前醫學檢查的常規檢驗、專科檢查設備;
(三)有2名以上符合條件的專職婚前醫學檢查醫師(其中有一名女醫師)。第五條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必須經其所在地設區的市衛生行政部門許可,符合條件的,在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註明。
涉外婚姻的婚前醫學檢查由省衛生行政部門許可的醫療保健機構承擔。
經許可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以下簡稱婚檢單位)名單送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備案,並應當向社會公告。第六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師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經設區的市衛生行政部門考試、考核合格,取得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執業資格;
(二)婚前醫學檢查醫師應有中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三年以上婦科或泌尿科臨床經驗;主檢醫師應具有大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並已取得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涉外婚前醫學檢查醫師應有大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三年以上婦科或泌尿科臨床經驗,並能熟練運用英語;主檢醫師應取得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
(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第七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在申請結婚時,所在單位或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出具是否近親的證明,並介紹到一方戶籍所在地的婚檢單位接受婚前醫學檢查。
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接受婚前醫學檢查,須持本人身份證、近期照片和有關證明、介紹信。第八條婚前醫學檢查包括對嚴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和有關精神病等疾病的檢查。婚前醫學檢查的項目按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第九條經婚前醫學檢查,對患有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病期內的,醫師應當提出醫學意見,告知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第十條經婚前醫學檢查,對診斷患有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的,醫師應當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第十一條婚檢單位必須依照《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給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第十二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對檢查結果持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檢查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醫學技術鑒定。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進行復查,作出技術鑒定;特殊情況的,最長不得超過90日。負責鑒定的母嬰保健技術鑒定委員會應當給申請鑒定的人員出具醫學鑒定證明。
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省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為最終鑒定。第十三條婚檢單位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婚前醫學檢查的規章制度,文明服務,確保婚前醫學檢查質量。
婚前醫學檢查醫務人員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應當嚴肅、認真、親切,為當事人保守秘密。第十四條婚前醫學檢查按省有關規定收費,婚檢項目的收費標准應當城鄉有別,並予以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或者提高收費標准。
對邊遠貧困地區或者交費確有困難的人員,婚前醫學檢查的費用應當給予減免。減免的具體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第十五條未經衛生行政部門許可,取得國家頒發的有關合格證書,擅自從事婚前醫學檢查或者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醫學鑒定證明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制止,並可以給予警告或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2. 北京市實行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規定(2004修正)
第一條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工作,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市衛生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市婦幼保健機構具體負責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質量監督、人員培訓與技術指導。第四條市和區、縣婦幼保健機構或者市衛生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以下統稱婚檢單位),負責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涉外婚姻的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按國家有關規定由市民政局會同市衛生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負責。
婚檢單位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並經市衛生局審查驗收合格後,領取《婚前醫學檢查單位許可證》:
(一)有婚前醫學檢查科,科內設有分診室、專用男女檢查室、內科診室、咨詢室、婚前宣教室、資料室;
(二)有常規生化檢驗、性病檢測的設備;
(三)有B超、心電圖、乳腺檢查的設備;
(四)有婚前健康教育設備,供應婚前保健宣傳教育資料和避孕葯具;
(五)有婚前醫學檢查資料的計算機檔案管理。第五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衛生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經市衛生局考核,取得《婚前醫學檢查醫師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一)婦產科、外科的檢查醫師為從事本專業五年以上的醫師;內科檢查醫師為從事本專業的主治醫師;
(二)主檢醫師為具有臨床經驗和醫學遺傳學知識的副主任醫師;
(三)檢驗人員具有檢驗士以上技術職稱;
(四)從事婚前咨詢指導與健康教育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素質。第六條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由市衛生局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和本市實際情況制定。
婚檢單位必須執行市衛生局公布的婚前醫學檢查項目,不得隨意增減。第七條市衛生局會同市物價局、市財政局核定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的收費標准。婚檢單位必須公布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的收費標准,並嚴格按核定的收費標准收費。第八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持下列材料到婚檢單位進行婚前醫學檢查:
(一)居民身份證等戶籍證明;
(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3張。第九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人員必須執行婚前醫學檢查操作規范,恪守職業道德,不得泄漏當事人隱私。第十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人員在檢查後,應如實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任何人不得隨意塗改、弄虛作假。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主檢醫師審簽並加蓋婚檢單位專用章後生效,有效期為3個月。第十一條在檢查中發現檢查對象患有應暫緩結婚疾病的,主檢醫師應對其提出醫學指導意見,並在《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上註明。
婚檢單位在檢查中發現的嚴重遺傳性疾病患者或者疑似遺傳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能確診的其他疾病患者,應轉診到市衛生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診斷;婚檢單位根據診斷結論,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第十二條婚檢單位應建立婚前醫學檢查資料檔案,保存期為三年;對患有不宜生育或者應暫緩結婚疾病的婚前醫學檢查資料必須長期保存,並對患者進行必要的隨訪。第十三條邊遠山區公民進行婚前醫學檢查,交費確有困難的,其費用的交納辦法由市衛生局會同有關部門具體規定。第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未取得許可證、合格證,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或者出具有關醫學證明的,由市或區、縣衛生局予以制止,並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者處以3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第十五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違反本規定,擅自塗改或出具虛假醫學檢查證明的,由其所在單位或區、縣衛生局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取消執業資格。第十六條本規定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市衛生局負責解釋。第十七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江西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的決定
一、第二條修改為:「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和准備結婚的男女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和本辦法。」二、第三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婚前醫學檢查的監督管理工作。」三、第五條第一款修改為:「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必須經其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後,報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四、刪去第五條第二款。五、第八條第一款修改為:「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必須經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後方能上崗。」六、第九條第二款修改為:「准備結婚的男女,如一方為外國籍人員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人員,應當到涉外婚前醫學檢查的婚檢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七、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對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和出具有關醫學證明的醫療保健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並處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八、第二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並處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九、刪去第三十一條。
《江西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省人民政府規章根據本決定修改,並對條文序號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 湖北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規定(2010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管理,提高婚姻、生殖保健工作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以下簡稱《母嬰保健法》)、《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婚前醫學檢查(以下簡稱婚檢),是指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婦幼保健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婚檢單位)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申請辦理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或生育的疾病所進行的醫學檢查。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婚檢工作的領導。縣(含縣級市、省轄市的區,下同)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婚檢工作。第四條婚檢工作應和婚姻登記的管理體制相一致。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婚姻登記的,婚檢應在本鄉鎮范圍內的婚檢單位進行;城市的市區和縣城的城區已實行由市(縣)的婚姻登記機關集中辦理婚姻登記的,應確定一個婚檢單位負責集中進行婚檢。第五條婚檢工作應當有計劃地分步實施。城市的市區和縣城的城區應當開展婚檢工作,並集中進行婚姻登記和婚檢。鄉鎮的婚檢工作,省轄市(含地區、州,下同)、省直管市應當先行試點,逐步推行。沒有脫貧的鄉鎮在脫貧前暫不開展婚檢工作。第六條從事婚檢的單位應按照系統管理的原則,承擔其職責范圍內的婚檢及優生優育咨詢、婚姻保健、生殖保健工作。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承擔本行政區域內婚檢的技術指導工作。第七條婚檢單位開展婚檢,必須按照《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基本標准》(婚檢部分)的規定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專職婚檢醫師、檢驗人員、主檢醫師。第八條具備從事婚檢條件的單位應當向縣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縣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考核,民政部門派員參加,逐級審查合格後,報省衛生行政部門審批,並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婚檢項目),方能從事婚檢。
省轄市直屬的擬從事婚檢的單位,由省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考核,民政部門派員參加,符合規定條件的,報省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省衛生行政部門應將批准從事婚檢的單位的名稱、婚檢證明專用章樣式抄送同級民政部門備案,並分批將已批準的婚檢單位向社會公告。所有考核合格並經批準的醫療保健機構可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第九條從事婚檢的人員,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基本標准》(婚檢人員基本標准),由省轄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後,方能上崗。
從事婚檢人員,應當講究職業道德,忠於職守,認真履行職責,熱情地為接受婚檢的對象服務。第十條《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有效期三年。對有效期滿,需要繼續從事婚檢的單位和人員,原發證機關應當重新審核發證。第十一條《男、女婚前醫學檢查表》、《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省衛生行政部門按國家規定的式樣統一印製。第十二條婚檢應按衛生部規定的檢查項目,即《婚前醫學檢查表》所列項目進行。由同性別的醫務人員進行檢查填表,並為婚檢當事人保守秘密。
禁止借婚檢名義對申請辦理結婚登記的婦女進行孕情檢查和除規定的檢查項目以外的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的檢查。第十三條婚檢醫師對患有影響結婚或生育疾病的男女雙方應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指導意見。第十四條婚檢單位應當根據婚檢結果,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並加蓋婚檢專用章。婚檢證明的填寫應真實准確、項目齊全、用語規范、字跡清楚。第十五條婚檢單位對不能確診的疑難病例,應組織會診或提請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婦幼保健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進行復查。第十六條接受婚檢的男女雙方對檢查結果有異議的,可依法申請技術鑒定。第十七條婚檢必須嚴格執行省衛生、財政、物價部門制定的婚檢收費標准,嚴禁額外收取費用。對貧困地區和交婚檢費確有困難的人員給予減免。第十八條對在婚檢的婚姻登記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衛生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十九條對違反《母嬰保健法》和《實施辦法》有關規定的,按《母嬰保健法》和《實施辦法》中的有關規定處理。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主管部門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定的項目和要求進行婚檢的;
(二)偽造、買賣或出具虛假《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的;
(三)擅自提高收費標准或額外收取費用的;
(四)不為婚檢當事人保守秘密或有其他侵犯當事人隱私權行為的。
5. 內蒙古自治區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婚前醫學檢查是指醫療保健機構依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有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所進行的醫學檢查。第三條自治區內進行婚前醫學檢查的機構以及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均應遵守本辦法。第四條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婚前醫學檢查的管理工作。
民政、計劃生育、財政、物價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婚前醫學檢查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並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
(一)有分設的男、女婚前醫學檢查室;
(二)有專職男、女婚檢醫師和主檢醫師以及檢驗人員;
(三)有婚前健康教育宣傳室;
(四)有常規檢驗、專科檢查設備。第六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須經盟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培訓、考核合格,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婚檢醫生須具有醫師以上技術職稱,從事醫療保健或婦產科、泌尿外科工作3年以上。
(二)主檢醫師須具有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從事醫療保健工作5年以上。
(三)檢驗人員須具有技師以上技術職稱,從事臨床檢驗工作3年以上。第七條旗縣級醫療保健機構申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業務,應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簽署意見後,報盟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
盟市級醫療保健機構申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業務,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
開展涉外或者涉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居民婚前醫學檢查業務以及自治區級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業務,由自治區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第八條衛生行政部門應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決定。批準的,發給《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不批準的,書面說明理由。
衛生行政部門應將批准開展婚前醫學檢查業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及其婚檢醫師名單、婚檢證明專用章樣抄送同級民政和計劃生育部門。第九條衛生行政部門審批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應堅持保證質量,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第十條婚檢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婚前醫學檢查項目執行。第十一條婚檢機構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必須嚴格執行自治區財政、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准。第十二條婚檢機構不得向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強行銷售母嬰用品。第十三條婚檢機構應向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經婚前醫學檢查,對診斷患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的,醫師應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婚檢醫師填寫,主檢醫師審核,並加蓋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專用章。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自治區衛生行政部門按國家規定的統一式樣印製。第十四條婚檢機構對疑有不宜生育、限制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以及不能確診的疑難病例,轉由自治區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或者專科醫院進行檢查、診斷。第十五條婚前醫學檢查應由同性別的醫務人員進行。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文明服務,為當事人的檢查結果保守秘密。第十六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有義務宣傳母嬰保健方面的法律法規,回答男女雙方就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方面的咨詢。第十七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在申請結婚登記前3個月內,持下列證明和有關材料到一方戶籍所在地婚檢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
(一)《居民身份證》或戶籍證明;
(二)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三)近期一寸免冠照片4張。
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或一方為外國人、華僑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居民的,須到自治區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第十八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應如實回答婚檢醫師就婚前醫學檢查方面的詢問。第十九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對檢查結果持有異議的,可依法向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自治區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為終級鑒定。
接受鑒定申請的母嬰保健醫學鑒定委員會,應當向當事人出具《醫學技術鑒定證明》。
6. 安徽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管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婚前醫學檢查,是指醫療保健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的醫學檢查。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領導。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監督管理工作。各級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在其職責范圍內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婚前醫學檢查的監督工作。第四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設置男、女婚前醫學檢查室;
(二)配有婚前醫學檢查的常規檢驗、專科檢查設備;
(三)有2名以上符合條件的專職婚前醫學檢查醫師(其中有一名女醫師)。第五條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必須向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行署、省轄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許可,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
涉外婚姻的婚前醫學檢查由省衛生行政部門許可的醫療保健機構承擔。
經許可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以下簡稱婚檢單位)名單送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備案,並應當向社會公告。第六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師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經行署、省轄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考試、考核合格,取得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執業資格。
(二)婚前醫學檢查醫師應有中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三年以上婦科或泌尿科臨床經驗;主檢醫師應具有大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並已取得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涉外婚前醫學檢查醫師應有大專以上專業學歷,三年以上婦科或泌尿科臨床經驗,並能熟練運用英語;主檢醫師應取得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
(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第七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在申請結婚時,所在單位或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出具是否近親的證明,並介紹到一方戶籍所在地的婚檢單位接受婚前醫學檢查。
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接受婚前醫學檢查,須持本人身份證、近期照片和有關證明、介紹信。第八條婚前醫學檢查包括對嚴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和有關精神病等疾病的檢查。婚前醫學檢查的項目按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第九條經婚婚前醫學檢查,對患有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病期內的,醫師應當提出醫學意見,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
經婚檢單位復查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患傳染病已脫離傳染期或者患精神病已痊癒的,婚檢單位應在出具的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中註明可以結婚。第十條經婚前醫學檢查,對診斷患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的,醫師應當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經男女雙方同意,採取長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結扎手術後不生育的,可以結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禁止結婚的除外。第十一條婚檢單位必須依照《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給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第十二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對檢查結果持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檢查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醫學技術鑒定。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進行復查,作出技術鑒定;特殊情況的,最長不得超過90日。負責鑒定的母嬰保健技術鑒定委員會應當給申請鑒定的人員出具醫學鑒定證明。
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省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為最終鑒定。第十三條婚檢單位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婚前醫學檢查的規章制度,文明服務,確保婚前醫學檢查質量。
婚前醫學檢查醫務人員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應當嚴肅、認真、親切,為當事人保守秘密。第十四條婚前醫學檢查按省有關規定收費,婚檢項目的收費標准應當城鄉有別,並予以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或者提高收費標准。
對邊遠貧困地區或者交費確有困難的人員,婚前醫學檢查的費用應當給予減免。減免的具體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規定。
7. 鞍山市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以下簡稱《母嬰保健法》)、《遼寧省母嬰保健條例》(以下簡稱《母嬰保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婚前醫學檢查,是指醫療保健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所進行的醫學檢查。第三條凡在我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單位和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均應遵守本辦法。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領導,將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納入本地區人口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劃,把婚前醫學檢查覆蓋率、婚前醫學檢查率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標;對在婚前醫學檢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五條市、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婚前醫學檢查的監督管理工作。
民政、計劃生育、財政、物價等部門應按照各自的職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第六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單位必須向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保證質量、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審核批准,領取《婚前醫學檢查單位許可證》。
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將本行政區域內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單位和婚檢醫師名單、婚檢證明專用章樣式抄送同級民政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第七條婚前醫學檢查單位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設置婚前醫學檢查宣教室。
(二)分別設置男、女婚前醫學檢查室。
(三)配備常規檢驗、專科檢查設備。
(四)配備專職婚檢醫師3至4人,檢驗人員2至3人。第八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醫德醫風。
(二)婚檢醫師具有醫師以上技術職稱,並有5年以上婦產科或泌尿外科臨床經驗;主檢醫師具有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並有7年以上醫療臨床經驗;檢驗人員具有技師以上技術職稱,並有3年以上臨床檢驗經驗。
(三)經過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培訓、考核,並取得相應合格證書。第九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在申請結婚登記前兩個月,持有關證明到一方戶籍所在地婚前醫學檢查單位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第十條婚前醫學檢查范圍包括對嚴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有關精神病的檢查;婚前醫學檢查項目應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第十一條婚前醫學檢查應由同性別的醫務人員實施,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文明服務,為當事人的檢查結果保守秘密。婚前醫學檢查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向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強行銷售有關用品。第十二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有義務宣傳《婚姻法》、《母嬰保健法》和《母嬰保健條例》等法律、法規,回答男、女雙方就婚前保健、孕期保健方面的咨詢。第十三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應如實回答婚檢醫師就婚前醫學檢查方面的詢問。第十四條婚前醫學檢查單位須使用衛生部統一印製的《婚前醫學檢查表》,對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應當在完成全部檢查項目的同時,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婚檢醫師填寫,主檢醫師審核,加蓋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專用章。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應項目齊全、內容准確、用語規范、字跡清楚。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法統一制定,一式三份,分別由婚前醫學檢查單位、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存檔。第十五條婚檢醫師對患有影響結婚或生育疾病的男女雙方應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如實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並在3日內報告本級衛生行政部門。
對患有不影響婚育其他疾病的,應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建議。第十六條婚前醫學檢查單位對可疑嚴重遺傳性疾病及其他不能確診的疑難病例,應提請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或專科醫院進行確診。第十七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對檢查結果持有異議,可依法申請醫學技術鑒定。
母嬰保健技術鑒定委員會應依法受理,作出鑒定結論,出具《醫學鑒定證明》。
8. 北京市實行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規定(2010修改)
第一條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工作,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市婦幼保健機構具體負責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質量監督、人員培訓與技術指導。第四條市和區、縣婦幼保健機構或者市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以下統稱婚檢單位),負責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涉外婚姻的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按國家有關規定由市民政行政部門會同市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負責。
凡在本市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許可證書。第五條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由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和本市實際情況制定。
婚檢單位必須執行市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婚前醫學檢查項目,不得隨意增減。第六條市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行政部門、市財政行政部門核定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的收費標准。婚檢單位必須公布婚前醫學檢查項目的收費標准,並嚴格按核定的收費標准收費。第七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持下列材料到婚檢單位進行婚前醫學檢查:
(一)居民身份證等戶籍證明;
(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三張。第八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人員必須執行婚前醫學檢查操作規范,恪守職業道德,不得泄漏當事人隱私。第九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人員在檢查後,應如實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任何人不得隨意塗改、弄虛作假。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主檢醫師審簽並加蓋婚檢單位專用章後生效,有效期為三個月。第十條在檢查中發現檢查對象患有應暫緩結婚疾病的,主檢醫師應對其提出醫學指導意見,並在《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上註明。
婚檢單位在檢查中發現的嚴重遺傳性疾病患者或者疑似遺傳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能確診的其他疾病患者,應轉診到市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診斷;婚檢單位根據診斷結論,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第十一條婚檢單位應建立婚前醫學檢查資料檔案,並按照有關規定保存。第十二條違反本規定,未取得許可證、合格證,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或者出具有關醫學證明的,由市或者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三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違反本規定,擅自塗改或出具虛假醫學檢查證明的,由其所在單位或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取消執業資格。第十四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9. 遼寧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97修訂)
第一條為了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以下簡稱《母嬰保健法》、《遼寧省母嬰保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婚前醫學檢查,是指醫療保健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疾病所進行的醫學檢查。第三條凡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單位和准備結婚的男女均應遵守本辦法。第四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婚前醫學檢查的監督管理工作。
民政、財政、物價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第五條醫療保健機構在本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承擔其職責范圍內的婚前醫學檢查業務工作。第六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的設置,應堅持保證質量、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第七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設置婚前醫學檢查宣傳室。
(二)分別設置男、女婚前醫學檢查室。
(三)配有常規檢驗、專科檢查設備。
(四)配備專職婚檢醫師3至4人,檢驗人員2至3人。第八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醫風正派。
(二)婚檢醫師具有醫師以上技術職稱,並有5年以上醫療臨床經驗;主檢醫師具有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並有7年以上醫療臨床經驗;檢驗人員具有技師以上技術職稱,並有3年以上臨床檢驗經驗。
(三)經過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培訓、考核、並取得相應合格證書。第九條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必須向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市以上衛生部門審核批准,領取《婚前醫學檢查單位許可證》。
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將本行政區域內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和婚檢醫師名單、婚檢證明專用章樣式抄送同級民政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第十條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在申請結婚登記前兩個月內,持有關證明到一方戶籍所在地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
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或一方為外國人、華僑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的,應在市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第十一條婚前醫學檢查項目應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婚前醫學檢查應由同性別的醫務人員實施。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文明服務,為當事人的檢查結果保守秘密。
醫療保健機構不得向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方雙方強行銷售母嬰用品。第十三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有義務宣傳《婚姻法》、《母嬰保健法》和《條例》,回答男女雙方就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方面的咨詢。第十四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應如實回答婚檢醫師就婚前醫學檢查方面的詢問。第十五條醫療保健機構對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應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婚檢醫師填寫,主檢醫師審核,加蓋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專用章。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應項目齊全、內容准確、用語規范、字跡清楚。第十六條婚檢醫師對患有影響結婚或生育疾病的男女雙方應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如實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並在3日內報告本級衛生行政部門。
以患有不影響婚育其他疾病的,應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建議。第十七條醫療保健機構對不能確診的疑難病例,應提請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或專科醫院進行檢查。第十八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對檢查結果持有異議的,可依法申請醫學技術鑒定。
母嬰保健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應依法受理,作出鑒定結論,出具《醫學鑒定證明》。第十九條醫療保健機構實施婚前醫學檢查,必須嚴格執行省財政、物價部門制定的醫療機構收費項目和標准。
婚前醫學檢查及醫學技術鑒定費用由接受婚前醫學檢查和申請醫學技術鑒定的男女雙方自理。
對邊遠貧困地區或者交費確有困難的人員應給予減免。對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給予減交或者免交的費用,由本級人民政府給予補貼。
10. 江西省婚前醫學檢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和准備結婚的男女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含地區行政公署,下同)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婚前醫學檢查的監督管理工作。
各級民政、財政、物價、計劃生育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配合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婚前醫學檢查工作。
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應當加強婚前醫學檢查的宣傳,增強公民的保健意識。第二章婚前醫學檢查機構第四條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以下統稱婚檢機構)的設置,應當堅持保證質量、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第五條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必須經其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後,報地區、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
開展涉外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醫療保健機構,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
《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的有效期為3年,期滿後重新審查發證。
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的醫療保健機構不得擅自開展婚前醫學檢查業務。第六條婚檢機構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分別設置男、女婚前醫學檢查室。
(二)配備專科檢查、常規檢驗和消毒設備。
(三)有符合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男女專職婚前醫學檢查醫師。第七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工作嚴肅、認真、負責。
(二)婚檢醫師應當具有國家認可的中專以上(包括中專)醫學專業學歷證明和3年以上婦產科或泌尿外科臨床經驗,並已取得醫師以上技術職稱者。
(三)主檢醫師應當具有國家認可的大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證明,並已取得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
(四)檢驗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認可的中專以上醫學檢驗專業學歷證明和3年以上臨床檢驗經驗,並已取得技士級以上技術職稱者。第八條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務人員必須經地區、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後方能上崗。
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的醫務人員不得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
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的醫務人員不得在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的醫療保健機構中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第三章婚前醫學檢查第九條凡准備結婚的男女在申請結婚登記前,應當雙方親自到一方戶口所在地婚檢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
准備結婚的男女,如一方為外籍人員、港澳台地區人員,應當到經省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可以開展涉外婚前醫學檢查的婚檢機構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第十條婚檢機構應當在邊遠地區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巡迴服務。第十一條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分別由同性別的婚前醫學檢查醫師實施檢查,並如實回答其就有關婚前醫學檢查項目提出的詢問。
從事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醫務人員負有保護當事人穩私權的義務。第十二條婚檢機構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婚姻保健工作常規》所確定的檢查項目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第十三條婚檢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婚前醫學檢查收費項目和標准及對交費確有困難的人員給予減免的規定。
具體收費項目和標准及減免辦法由省財政、物價、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四條婚檢機構必須將收費項目、收費標准、檢查時間懸掛於明顯處所。第十五條婚檢機構對接受婚前醫學檢查的男女雙方應當出具《婚前醫學檢查證明》。
婚檢醫師對患有影響結婚、生育疾病或者患有不影響婚育的其他疾病的男女雙方應當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指導處理意見。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由婚檢醫師填寫簽名、主檢醫師審核簽名後,由婚檢機構加蓋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專用章。第十六條婚前醫學檢查實行逐級轉診制度。婚檢機構對不能確診的疑難病症,應當轉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確診。婚檢機構根據確診結果填寫《婚前醫學檢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