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株洲可以制定地方性規章嗎

株洲可以制定地方性規章嗎

發布時間: 2022-06-05 17:54:07

㈠ 地方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

國家人大是立法,省人大和國務院是定的是條例,地方人大是在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規,這些都演算法律。

㈡ 地方政府能指定法規嗎

根據我國「立法法」,我國現行規范性法文件包括;
一、全國性的;
一)、法律(包括憲法),立法主體為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
二)、行政法規,立法主題為國務院;
二、地方性的;
一)、地方性法規,立法主體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市的市(包括省級政府所在地市,經濟特區及國務院特批的幾個市)人大及其常委;
二)、規章有兩個制定主體
(一)國務院各部委,在自己管轄業務范圍內;
(二)省級政府和較大市地方政府(上同)在管轄行政區域范圍內;
關於上問「指定」應該是「制定」,因為我國立法規則當中無「指定」之概念,如「制定」則可根據上述,即:我國地方政府有制定規章的權能(而非法規,「法規」根據我的學界的用法可以在兩種情況下使用;1、地方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2、法律和法規、規章的合稱謂),但是有限制的,只有上述省一級政府和「立法法」所指「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才有權制定政府規章,此答。

㈢ 在我國,哪些機關能夠制定地方規章

第七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1)國務院,享有行政法規制定權; (2)國務院各部委,享有部委規章制定權; (3)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享有地方政府規章制定權; (4)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的市的人民政府享有地方行政規章的制定權

㈣ 哪些級別的政府可以指定地方法律法規,地方行政機關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許可權是什麼

政府沒有權力制定地方法律法規,有權力的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版人民代表大會權及其常務委員會還有深圳市的人大可以制定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地方法規的開頭多貫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等。

規章:
還有一些規章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等。

㈤ 株洲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立法活動,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根據立法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和解釋地方性法規,審查市人民政府報請備案的規章,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立法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應當從整體利益出發,發揮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導作用,體現人民意志;應當從實際出發,體現地方特色,明確、具體,具有可執行性。第二章市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第四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特別重大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第六條一個代表團或者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第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決定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或者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第八條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地方性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十五日前將地方性法規草案發給代表。第九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第十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由有關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第十一條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地方性法規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第十二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地方性法規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地方性法規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第十三條地方性法規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市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第十四條地方性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後,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第三章常務委員會立法第十五條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除特別重大外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十六條主任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主任會議認為該地方性法規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第十七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對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㈥ 一般的市能不能制定市規章

不能。
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有權制定行政規章。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稱為部門行政規章,其餘的稱為地方行政規章。不同級別的市許可權不同,直轄市擁有省級別的立法權,除國家規定不能制定的范圍都可以。國務院規定較大市也享有相關立法權,一般地級市只在城市管理,歷史文化保護,環境保護方面有立法權,並且立法權掌握在人大手裡。與之相對的同級政府則有相應的規章制定權。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根據規定,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拓展資料
行政法規公布後有誰備案
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㈦ 省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規嗎

沒有地方性行政法規這個說法,省政府只能制定政府規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第九十條 第二款規定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因此,法規之間相互抵觸時應以誰為准,必須按程序辦理 。 綜上所述: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即為有效。 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即為有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兩種。 部門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制定,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由省長或者自治區主席或者市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㈧ 哪幾級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性規章

根據《立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專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屬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據此,地方性規章只能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㈨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主體有哪些如何區分

不完整。1979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專下簡屬稱《地方組織法》)時的條文未提及「較大的市」。1982年修改《地方組織法》時加入了「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分別在第二十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擬訂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提請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制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第三十五條第(一)項最後增加:「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還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規章;」。據此,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擁有了地方立法權。2000年實施的《立法法》對此進行了繼承,仍舊規定了較大的市的地方立法權。可見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兩者的區分在於制定機關的不同,前者是人大及其常務委員制定,後者由地方政府制定。效力方面前者比後者大。

熱點內容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