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有線電視條例

有線電視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05 20:20:54

Ⅰ 徐州市有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保護有線廣播電視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務院《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的有線廣播電視,是指單獨或者混合利用電纜、光纜、微波的特定頻段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的公共廣播電視傳輸系統,包括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和有線廣播電視分配網。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有線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傳輸和工程建設及設施保護等活動。第四條 市、縣(市)、賈汪區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工作。
公安、物價、財政、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工作。第五條 有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規劃應當納入本地城鄉建設的總體規劃。住宅小區設計項目中應當包含有線廣播電視用戶的分配系統。第六條 同一行政區域只能設立一個區域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鎮及其他有線廣播電視網路應當與市、縣(市)、賈汪區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聯網,實行統一標准,規范化管理。
本行政區域內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設立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經批准設立的內部有線廣播電視系統不得擅自播放自辦節目或者對外傳輸節目。第七條 建設行政區域性有線廣播電視網路應當考慮與計算機網路和公用通訊網及其他專用網的互聯互通,綜合開發互動式電視、多功能服務等業務。第八條 有線廣播電視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並使用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入網器材。工程竣工後,經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住宅小區竣工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綜合驗收時應當通知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一並驗收配套的有線廣播電視設施。
*註:本款中關於「住宅小區竣工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綜合驗收」的行政許可項目已被《徐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停止執行等3件地方性法規中行政許可事項有關規定的決定》(發布日期:2004年12月23日實施日期:2004年12月23日)停止執行。第九條 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依法從事有線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以及向用戶提供服務時,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和支持。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施工技術規范施工,並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因施工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第十條 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應當定期按照技術規范對有線廣播電視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保障設施正常運行和信號正常傳輸。
對重要的有線廣播電視設施,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應當設置保護性標志,標明其功能及保護要求。第十一條 禁止從事下列危及有線廣播電視節目接收、傳送設施安全或者損害其工作效能的行為:
(一)損毀、擅自拆除、切斷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線路和配套設施;
(二)擅自安裝、移動信號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及調整其參數;
(三)利用電纜(線)接入視聽設備、刺穿線路等手段截取或者傳輸有線廣播電視信號;
(四)擅自在架空傳送線路上附掛其他線路或者物品;
(五)其他危及有線廣播電視設施安全或者損害其工作效能的行為。第十二條 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播放廣告的內容、時間和比例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
播放廣告必須保持廣播電視節目的完整性,不得隨意中斷節目插播商業性廣告。第十三條 新架設的通訊、電力等線路與已建有線廣播電視線路應當保持國家規定的安全距離;難以避開或者必須穿越的,或者需要使用已建有線廣播電視桿路、管道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與相關產權單位協商,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規程予以實施,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第十四條 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應當按照規定繳納有線廣播電視安裝費和收視維護費。未按照規定交費的用戶,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應當通知其限期補交;逾期末交的,可以中止其有線廣播電視信號。第十五條 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除按照規定收取有線廣播電視安裝費、收視維護費等費用外,不得向用戶收取未經財政、物價管理部門批準的其他費用。第十六條 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應當設立故障投訴受理點,保證投訴渠道暢通。在接到故障信息後,除不可抗力外,一般故障在二十四小時內排除;重大故障,七十二小時內排除。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排除故障的,應當及時告知原因。故障維修時間超過七天,對受影響的用戶,免收或者退回當月的收視維護費。
因用戶責任影響收視質量的,有線廣播電視運營機構應當及時給予維修,造成的損失及維修費用由用戶承擔。

Ⅱ 撫順市有線電視管理條例(200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有線電視管理,推動有線電視事業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有線電視,是指下列單獨或混合利用電纜、光纜傳送電視節目的公共電視傳輸系統:
(一)接收、傳送無線電視節目,播放自製電視節目和錄像製品的有線電視台;
(二)接收、傳送無線電視節目,播放錄像製品的有線電視站;
(三)接收、傳送無線電視節目的共用天線系統。第三條凡在本行政區域內設置、使用有線電視,從事有線電視工程設計、安裝以及從事有關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均應遵守本條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條有線電視事業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穩步、協調、科學的發展方針;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則。第五條有線電視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市、縣(含順城區,下同)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和管理工作。有關部門應予以配合和支持。
設置有線電視的單位負責本單位有線電視設施保護和日常管理工作。第六條有線電視是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須納入市廣播電視事業的總體規劃和系統管理。
市、縣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須納入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第二章有線電視系統的設立第七條設立有線電視台、站,必須先審批後建設;設立共用天線系統,必須先申報後建設。第八條有線電視台、站按其設立單位和覆蓋范圍劃分為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和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站。
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是指代表一級政府設立的,由市、縣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開辦,其覆蓋范圍為本行政區域。市、縣人民政府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域的,只設一個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網。
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站是指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設立的,其覆蓋范圍為本單位人員集中工作和居住的區域,不得超出其覆蓋范圍向社會發展用戶。第九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單位,可申請開辦有線電視台:
(一)符合市、縣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要求;
(二)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專職的采訪、編輯、製作、攝像、播音、傳輸以及技術維修人員;
(三)有可靠的經費來源;
(四)有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認定合格的攝像、編輯、播音設備;
(五)有固定的節目製作場所;
(六)有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認定合格的傳輸設備;
(七)有固定的播映場所。
具備前款第(一)、(三)、(六)、(七)項規定條件的,可申請開辦有線電視站。第十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單位,可申請設置共用天線系統:
(一)符合市、縣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要求;
(二)須使用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認定合格的傳輸設備;
(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配備合格的管理人員。第十一條設立有線電視台、站的單位,須向縣或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受理申請的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應按規定許可權和程序上報審批。第十二條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站,在本單位職工住宅擴大安裝有線電視用戶時,須經縣或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第十三條個人不得申請設立有線電視台、站。
任何單位不得與境外機構或個人合資、合股設立有線電視台、站和建設、經營有線電視網。
有線電視台、站不得向任何單位、境外機構和個人出租頻道或播出時段。第十四條有線電視台、站,因條件發生變化,需由台轉站或站轉台的,應按申請開辦程序辦理變更手續;終止或暫時停播的,應在擬停播三十日前到原審批機關辦理停播手續。第十五條位於市、縣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范圍以外的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可申請設立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站。在本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網覆蓋時,須與市、縣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並網。
本條例施行前已批准建立的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站,在進行系統改造時,須按市、縣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實施;在本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網覆蓋時,須與市、縣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並網。第十六條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站與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在並網建設時,須向市、縣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交納所需費用。

Ⅲ 有線電視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有線電視的管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有線電視,是指下列單獨或混合利用電纜、光纜或者微波的特定頻段傳送電視節目的公共電視傳輸系統:
(一)接收、傳送無線廣播電視節目,播放自辦廣播電視節目的有線電視台;
(二)接收、傳送無線電視節目的共用天線系統。第三條我國有線電視是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線電視的延伸和補充。有線電視的事業建設、宣傳工作和維護運營工作,必須同無線電視一樣,納入廣播電視事業的總體規劃和系統管理。第四條國家對有線電視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負責全國有線電視管理工作和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
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盟)、縣(市、旗)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有線電視管理工作和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建設、運營。第二章有線電視系統的設立第五條申請設立有線電視台,應具備如下條件:
(一)符合當地廣播電視覆蓋網路的整體規劃要求;
(二)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專職的采訪、編輯、製作、攝像、播音、傳輸以及技術維護人員;
(三)有可靠的經費來源;
(四)有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技術標准認定合格的攝像、編輯、播出設備;
(五)有固定的節目製作場所;
(六)有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技術標准認定合格的傳輸設備;
(七)有固定的播出場所。第六條設立和建設有線電視台,應將有線電視系統總體規劃和工程技術方案,報當地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經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後報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籌建。工程建設應按規劃進行。籌建完成後,經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的,由廣播電影電視部發給《有線電視台許可證》,方可正式播出。第七條有線電視台按其設立單位和覆蓋范圍劃分為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和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
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系指代表一級政府設立的有線電視台,其覆蓋范圍為本行政區域。
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是指由機關、部隊、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設立的有線電視台,其覆蓋范圍為本單位人員集中工作和居住的區域。
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不得超出其覆蓋范圍向社會聯網。第八條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台,由當地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設立。
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域只能設立一個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網。第九條位置在遠離市鎮中心的縣級以上(含縣級)機關、部隊、團體、大型企業事業單位可申請設立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在條件許可時,應與當地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聯網。
本規定發布前已批准建立的非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台,位置在市鎮中心及附近的,在本行政區域有線電視台聯網時應按規劃並網,但可保留呼號和前端。第十條個人不得申請設立有線電視台。
任何單位不得與境外機構或個人合資、合股設立有線電視台和建設、經營有線電視網。
有線電視台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境外機構及個人出租頻道或播出時段。第十一條設立和建設共用天線系統,應將共用天線系統的設計、施工方案報當地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後,由當地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設置共用天線系統,必須健全管理制度和配備管理人員,必須使用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技術標准認定合格的傳輸設備。第十二條用於國防、公安、國家安全業務的有線電視系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分別管理。第十三條已開辦的有線電視台,因條件發生變化,不再繼續開辦的,應當在一個月內向審批機關報告,由審批機關注銷。第十四條有線電視台可向有線電視終端戶收取有線電視建設費、收視維護費。第三章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第十五條從事有線電視台設計、安裝施工業務的單位須報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由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發給《有線電視台設計(安裝)許可證》。
從事共用天線系統設計、安裝施工業務的單位須經當地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報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由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發給《共用天線系統設計(安裝)許可證》。

Ⅳ 寧波市有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繁榮和促進有線廣播電視事業,保障國家有線廣播電視設施的安全和用戶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和《浙江省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有線廣播電視,是指單獨或者混合利用電纜、光纜、微波 的頻段傳送廣播電視信號的公共廣播電視傳輸系統,包括有線廣播電視台(站
)、廣播電視網路傳輸中心和單位的閉路電視系統。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本市行政區域內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第四條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市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工作,縣(市)、區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有線廣播電視的管理工作。
市和縣(市)、區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託廣播電視稽查機構負責本條
例的具體行政執法工作。
公安、國家安全、建設、規劃、物價、房地產、市政公用、工商行政、交通、
無線電管理等有關部門和鎮(鄉)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有線廣播電
視的管理工作。第二章工程建設和管理第五條有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和管理包括有線廣播電視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網路建設及其經費管理。第六條有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規劃應當列入當地城鄉建設的總體規劃。有線廣播電視用戶的分配系統應當列入城鄉住宅(含辦公、商業用房)設計項目。第七條有線廣播電視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應當由依法取得相應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有資質的單位不得轉包有線廣播電視工程。
有線廣播電視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並使用符合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入網器材;有線廣播電視工程竣工後,由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組織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對住宅小區竣工綜合驗收時,應當通知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參加對有線廣播電視設施的驗收。第八條有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需要通過道路、航道、隧道、農田、建築物等,或需要同桿架線或在建築物上從事掛線、敷纜、鑽孔等作業的,建設單位應當與有關單位和個人聯系,並按國家規定的技術規程施工,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提供方便;因施工造成損壞的,責任單位應予以修復或賠償。第九條有線廣播電視網的頻道資源由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合理安排,優先保證中央、省、市台廣播電視第一套節目在專用頻道上完整傳送。第十條有線廣播電視可以實行有償服務。
有線廣播電視台(站)和廣播電視網路傳輸中心應當按照省、市有關部門規定
的收費項目和標准向用戶收取有線廣播電視服務費。
有線廣播電視服務費應當用於有線廣播電視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和
挪用。第十一條在已完成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建設的地區,有線廣播電視台(站)和廣播電視網路傳輸中心應當在收取有關有線廣播電視服務費後七個工作日內完成安裝或移裝,並開通信號。
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需要停機保留終端或注銷戶頭的,應當到有線廣播電視台(
站)或廣播電視網路傳輸中心辦理手續。第十二條有線廣播電視台(站)和廣播電視網路傳輸中心應當設立故障投訴受理機構,保障投訴渠道暢通。接到用戶投訴後,屬終端設施故障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予以修復;屬傳輸線路故障的,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予以修復;因災害或嚴重故障等原因無法及時修復的,應當及時公告原因。第三章設施保護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有線廣播電視設施,是指本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設立的行政區域性有線廣播電視台(站)、廣播電視網路傳輸中心和單位的閉路電視系統的下列設施:
(一)節目接收設施,包括接收天線、饋線、塔桅(桿)、光接收機、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微波接收設施、地網及其附屬設施等;
(二)節目傳送設施,包括架空或埋設的電纜線路、光纜線路、共網共桿傳輸的廣播線路、廣播電視轉播車、微波設施、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及其光發射機、分光器、定址控制器、加擾解擾系統等設施;
(三)節目製作和播出設施,包括製作中心、播出中心、演播室、錄播室及其附屬設備;
(四)其他設施,包括有線廣播電視專用的供電、通訊及其附屬設施。

Ⅳ 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有線電視的管理,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第二條我國有線電視如同無線電視一樣,是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線電視的事業建設、宣傳工作和技術維護工作,必須同無線電視一樣納入廣播電視事業的總體規劃和系統管理。第三條國家對有線電視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廣播電影電視部負責全國有線電視管理工作和有線電視事業的發展規劃。
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盟)、縣(市、旗)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有線電視管理工作和事業發展規劃。
上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對下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有線電視的工作,有權進行監督、檢查。第四條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和共用天線系統必須依法設立,並接受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的領導和管理。第二章有線電視系統的設立第五條國家實行穩步、協調、科學地發展有線電視事業的方針。第六條有線電視是擴大無線廣播、無線電視的有效覆蓋,提高節目的收視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國家提倡按廣播電視規劃積極發展共同天線系統,以搞好轉播中央和地方現有的無線電視台節目為主要目的。對設立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的審批要從嚴掌握。第七條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一律由本行政區域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開辦。
申請開辦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台,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當地廣播電視覆蓋網路的整體規劃要求;
(二)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應當像無線電視台一樣的標准配備台長和主要骨幹力量,至少有15人以上(含15人)的專職采訪、編輯、製作、攝(錄)像、播音、傳輸等專業人員(不含傳輸網路的維護人員),其中具有大中專學歷的應超過半數;
(三)有可靠的經費來源;
(四)有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技術標准認定合格的攝(錄)像、編輯、播音設備。其中應具有3套以上專業級前期采訪設備,2套以上後期編輯設備,1套以上完整的演播室和錄音、攝錄、直播所需設備;
(五)有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技術標准認定合格的傳輸設備;
(六)有固定的節目製作場所;
(七)有固定的播放場所。
縣級以上(含縣級)的機關、部隊、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具備前款所列條件的,也可以申請開辦非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台;具備前款第(一)、(三)、(五)、(七)項條件的,可申請開辦有線電視站,其服務范圍不得超過本單位所轄范圍。當行政區域有線電視聯網時,應按規劃並網。
地區行署與市、縣人民政府(包括其中任何兩個)所在地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域的,只能設一家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台。第八條單位可設置共同天線系統。單位未設置共同天線系統的,個人可設置自用的共同天線。
設置共同天線系統,必須使用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規定技術標准認定合格的傳輸設備。
設置共用天線系統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並配備管理人員。第九條開辦有線電視台的單位,必須向當地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逐級上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籌建。籌建完成後,依據本細則第十九條規定驗收合格的,由廣播電影電視部發給《有線電視台許可證》。
開辦有線電視站的單位,必須向當地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逐級上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籌建。籌建完成後,依據本細則第十九條規定驗收合格的,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發給《有線電視站許可證》。
設置共用天線系統,必須符合當地有線電視事業發展規劃和技術要求,並由設置共用天線系統的單位向當地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第十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由主辦單位依據《暫行辦法》第四條、第六條和本細則第九條之規定申請審批:
(一)學校開辦用於非教學目的的有線電視。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並非用於國防、公安、國家安全業務的有線電視。
上述部門用於教學目的或國防、公安、國家安全業務的有線電視,依據《暫行辦法》第十四條、第十八條之規定辦理。

Ⅵ 長春市有線電視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促進有線電視事業的發展,加強有線電視建設和管理,維護有線電視用戶(以下簡稱用戶)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有線電視建設和管理。
國防、公安、國家安全等部門的民用有線電視建設和管理執行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的有線電視,是指利用電纜、光纜或者微波的特定頻段傳送電視節目的公共電視網路傳輸系統。第四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有線電視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將有線電視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不斷提高有線電視覆蓋率。
有線電視發展規劃由市、縣(市)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報省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批准後實施。第五條 市、縣(市)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有線電視管理工作。
有線電視傳輸機構負責有線電視設施的建設、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運行。
公安、城建、物價、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線電視管理工作。第六條 有線電視傳輸覆蓋網的設立須符合市、縣(市)人民政府的有線電視發展規劃,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申報和審批。
行政區域性有線電視傳輸覆蓋網可以與現有的各種網路資源互聯互通,在確保有線電視事業發展前提下,為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第七條 市、縣(市)在本行政區域內只能設立一個區域性有線電視傳輸覆蓋網。
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有線電視站(以下簡稱單位有線電視站)不得超出批準的覆蓋范圍向社會發展用戶,並按照本行政區域有線電視發展規劃與區域性有線電視傳輸覆蓋網聯網。第八條 有線電視播出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節目設置范圍傳輸節目。不得擅自變更播出頻道、節目套數、技術參數和終止播送節目。確需變更或者終止的,應當提前30日向所在地市、縣(市)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按照原審批程序辦理審批手續。其中終止播送節目的,應當在辦理審批手續後向公眾告示。第九條 單位有線電視站以轉播中央、省和當地的有線電視節目為主,並可自辦少量本單位的新聞和專題節目,但不得自行播放電影、電視劇。第十條 有線電視節目應當按照節目預告播放,需要調整原預告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的,應當提前向公眾告示。第十一條 有線電視播出機構播放廣告的內容、時間比例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和國家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的規定。每套節目播放廣告的總量不得超過其每天播出時間的15%,其中,18點至22點之間,不得超過該時間段節目總量的12%。第十二條 有線電視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應當由依法取得相應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有線電視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應當符和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並使用符和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入網器材;有線電視工程竣工後,由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城市住宅小區有線電視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應當與小區建設同步進行。第十三條 敷設有線電視線路、進行線路維修時,需要利用橋梁、隧洞、房屋牆面、樓梯通道、管線井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或者需要在空中架線的,應當注意保護所利用的相關設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與配合,不得阻撓。第十四條 在城市建設中,有關單位需要移動或者拆除有線電視設施,應當向有線電視傳輸機構提出書面申請。有線電視傳輸機構應當在接到申請後7個工作日內給予書面答復。逾期未接到答復的,可向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投訴。
移動、拆除有線電視設施應當由有線電視傳輸機構組織進行,所需費用由申請者承擔。
敷設有線電視線路的建築物、構築物經有關部門批准遷建的,遷建人應當及時通知有線電視傳輸機構組織移動或者拆除有線電視線路。第十五條 有線電視傳輸機構應當建立用戶投訴和故障報修登記服務制度。
有線電視出現故障,有線電視傳輸機構應當立即搶修。接到用戶故障報修後,屬於終端設施故障應當在24小時內排除,屬於傳輸線路故障應當在72小時內排除。因災害或嚴重故障等原因無法及時排除的,應當向用戶說明。
有線電視傳輸機構在執行緊急搶修任務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和支持。

熱點內容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