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⑴ 淮南淮河大橋的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淮南淮河大橋公路橋(以下簡稱大橋)的管理,保護大橋設施,保障大橋安全暢通,發揮大橋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城管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大橋路政管理、違法違章行為的查處;公安機關及其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大橋的治安、交通、消防和安全保衛;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大橋的養護、維修;市容管理部門負責大橋的環境衛生管理。涉及其它不同性質行為的管理按職能進行管理。
成立大橋現場管理機構。管理機構由城管行政執法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市政管理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經費專項列入城市維護費。
第三條 大橋及其附屬設施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或者從事其他危及大橋安全的活動。 第四條 大橋公路橋引橋兩側50米內為大橋管理控制范圍。在大橋管理控制范圍內,禁止從事挖砂、取土、打井、爆破等各種影響大橋及其附屬設施安全的作業,禁止構築各種設施。
第五條 機動車通過大橋時限速40公里,限載20噸。機動車正常行駛中,同一車道後車與前車應當保持安全行車間距。遇雨、雪、霧、路面結冰或者其他有礙車輛正常行駛的,應當減速並加大行車間距。
第六條 禁止在大橋上停車、上下人員、裝卸堆放貨物;禁止掉頭、倒車、逆行、檢修車輛、試車;禁止履帶車、鐵輪車上橋行駛。
第七條 因雨、霧、雪、大風、嚴重自然災害、處置突發性事件、交通事故以及重大施工等原因,大橋不能正常通行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需要關閉交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及時發布交通信息。
第八條 禁止在大橋及附屬設施上刻劃、張貼。 禁止隨地大小便、傾倒垃圾。
第九條 因大橋養護、維修和檢測,實行水上臨時交通管制的,船舶應當按照港航監督部門發布的航行通告通行。
第十條 嚴禁聚眾阻塞、妨礙大橋交通秩序。
第十一條 下列行為必須經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一)臨時佔用大橋及其附屬設施;
(二)設置臨時性建築設施、標牌、廣告及其它非交通標志;
(三)敷設穿(跨)越大橋的管線和構築物等設施;
第十二條 大橋的交通標志、標線按照有關規定設置,設置的交通標志、標線必須整齊、醒目。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毀損或者擅自移動、塗改、拆除交通標志、標線和交通安全設施。 第十三條 市市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日常養護、維修工作。市環衛部門具體負責日常保潔工作。
第十四條 對大橋及其附屬設施進行養護、維修、檢測,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保證大橋處於良好狀態。
第十五條 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大橋及其附屬設施嚴重受損時,當地政府應積極協助搶修和清除路障。
第十六條 進行大橋養護、維修、保潔、檢測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作業人員必須穿著統一的安全標志服,夜晚作業時,應當著有反光作用的安全標志服;
(二)作業現場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設置施工作業標志和防護設施,做到規范作業,文明施工。夜間和雨、霧、雪天氣作業,必須設置明顯的紅色警示燈光信號;
(三)作業車輛、機械必須開啟黃色示警燈或者設置作業標志。影響其他車輛通行時,應按規定增設交通引導標志。
第十七條 因養護作業需要封閉或半封閉施工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配合維持交通秩序或實行其它交通管制措施。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城管執法機構、公安機關及其交通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處罰。造成大橋及附屬設施損壞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大橋管理、養護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大橋附屬設施是指交通、通信、供電、照明、檢測、防洪、供水排水、以及專用房屋等設施。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由市建委、市公安、市市容(城管行政執法)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⑵ 市政設施管理包括什麼
在我國,市政設施包括在城市區、鎮(鄉)規劃建設范圍內設置、基於政府責任和義務為居民內提供有償或容無償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比如常見的城市道路,橋梁,地鐵,比如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管線:雨水,污水,上水,中水,電力(紅線以外部分),電信,熱力,燃氣等,還有廣場,城市綠化等的建設,都屬於市政工程范疇。
在城市公共設施的業務管理上,除消防、人民防空和交通標志等屬於公安系統外,其他均由城市建設部門負責。按照稅收政策規定,用於城市公共設施的自籌建設投資免徵建築稅。
(2)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城市道路及其設施:
城市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公共停車場、廣場、管線走廊和安全通道、路肩、護欄、街路標牌、道路建設及道路綠化控制的用地及道路的其它附屬設施。
城市公共娛樂設施:
公園、公共鍛煉、運動場所及其附屬設施。
城市橋涵及其設施:
城市橋梁、隧道、涵洞、立交橋、過街人行橋、地下通道及其它附屬設施。
⑶ 合肥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2008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市政設施管理,保障市政設施完好,充分發揮市政設施的功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市政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養護與維修。
本條例所稱市政設施包括:城市道路、橋涵、排水設施、照明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第三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市政設施管理工作。
市、縣、區市政設施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市政設施管理和養護、維修工作。
規劃、公安、市容、工商、環保、園林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市政設施管理工作。第四條市政設施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和建設、管理、養護並重的原則。第五條市政設施建設資金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採取政府投資為主,多種渠道籌集。
市政設施的管理和養護、維修所需資金,由市人民政府按市政設施量及養護、維修定額標准撥付。
鼓勵企業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投資建設市政設施。第六條市政工程項目實行招標、投標和監理制度。
市政設施養護、維修可通過招標、投標方式選擇維護單位,並逐步推行市場化運作。
可以實行有償使用的市政設施,其有償使用的項目、標准和期限,依照國家規定的管理許可權和審批程序報經批准後執行。
有償使用的收入應當納入財政專戶,專項用於市政設施的建設、養護和維修。第七條市政設施屬社會公共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愛護的義務,並有對損害市政設施的行為進行勸告、制止和檢舉的權利。第八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政設施專業規劃,編制市政設施年度建設計劃,並按國家規定的報批程序報批後實施。第九條城市供水、排水、供氣、供熱、供電、通信、有線電視、消防、公共交通、園林綠地、環境衛生、無障礙設施等依附於城市道路的公共設施,應當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第十條建設工程毗鄰市政設施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留出安全間距。依附於市政設施的各類公共設施及其地下管線,應當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防護措施。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城市橋涵時,應當按照有關設計規范,同步設置限載、限高、限寬等警示標志、交通通航標志,同步建設安全信息管理設施。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時,應當同步建設城市道路排水出水口。
城市道路排水出水口渠道兩側各5米寬、30 米長的土地,應當與道路用地統一徵用並與道路同步建設。
城市道路排水出水口渠道30米外的排水設施,應當納入城市排水專項規劃予以控制,嚴禁占壓。
現有未按排水規劃建設的臨時性排水出水口,按照城市排水規劃逐步改造。第十三條城市照明設施的設計、建設應當遵循節能、環保、美觀的原則,符合城市照明專項規劃要求,與主體工程建設同步進行。第十四條承擔市政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必須具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市政資質,按照資質等級承擔相應的工程。第十五條市政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驗收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
市政工程(含住宅小區市政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的評審以及對市政工程實驗的抽檢和綜合驗收,應當有市政管理部門參加。第十六條市政設施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市政設施的建設實行工程質量保修制度。保修期內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由責任單位負責保修。
未移交給市政管理部門的市政設施,由建設單位或責任單位負責養護、維修。第十七條市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技術規范,履行管理職能,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負責對市政設施定期巡視檢查,發現損壞及時組織維修,盡快恢復使用;
(二)施工現場應當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
(三)施工應當避開交通高峰期,確保行人和車輛安全通行。第十八條單位和個人確需對沿街人行道改建的,應當經市政管理部門批准。第十九條新建化糞池等接納生活廢水、污水的設施,應當建在城市道路規劃紅線范圍以外。
現有設置在城市道路規劃紅線范圍內的化糞池,由產權所有人負責疏浚,保障暢通,並逐步遷出或改造。
⑷ 合肥市長江中路綜合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長江中路的綜合管理,維護長江中路的正常秩序、市容環境以及公共設施的完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訂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長江中路是指東至小東門、西至大西門,沿街道路兩側紅線、各交叉路口50米內為界的公共區域。第三條合肥市長江中路管理委員會負責長江中路的綜合管理和協調工作。中市區市容委長江中路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管理辦公室)負責長江中路的日常管理工管理辦公室下設的長江中路監察隊(以下簡稱監察隊)接受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委託,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辦法的規定實施行政處罰;對委託執法以外的違法行為監察隊應當予以制止,並及時移送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就委託事項對監察隊進行業務指導和監察。第四條長江中路管理遵循屬地統一管理、精簡高效的原則。第五條位於或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長江中路的正常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第六條長江中路及周邊地區的交通組織方案,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長江中路的交通管理實際需要制訂、調整並公布。對擅自佔用車行道、人行道、立交橋和地下人行通道堆物作業、搭棚蓋房、擺攤設點、進行集市貿易的,由公安交通部門委託監察隊按《合肥市道路交通管理辦法》第五十三條第四項處理。第七條位於或者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規劃管理,保證相關建設工程符合規劃要求。對下列行為,由規劃管理部門委託監察隊按照《合肥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處理:(一)擅自建造建築物、構築物;(二)逾期不拆除臨時建築。第八條位於或者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道路及附屬設施。對下列行為,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委託監察隊按《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處理:(一)擅自佔用道路橋涵、排水設施、照明設施,接通排水管渠,接用路燈電源的;(二)擅自挖掘城市道路、拆除改動城市排水、照明設施,在城市道路排水設施上或城市橋涵保護范圍內設置建築物、構築物。第九條位於或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長江中路正常的經營秩序對無照設攤及兜售倒賣物品、票證的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委託監察隊按《合肥市攤群點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處理。第十條位於或者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長江中路的市容環境。對下列行為,由市容管理部門委託監察隊,按照《合肥市市容委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處理:(一)在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張貼;(二)在臨街建築物的陽台、窗外、層頂和外走廊違法搭建及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物品;(三)臨街工程未實行圍護、材料亂堆放、施工場地污水外流、工程停工或竣工後未拆除臨時設施、清除物料、平整場地,影響市容環境衛生;(四)違反市容管理規定的其它行為。第十一條在長江中路設置戶外廣告設施,必須向長江中路管理辦公室申報,由長江中路管理辦公室簽署意見後按合肥市戶外廣告審批管理規定審本市戶外廣告審批部門應當加強對長江中路戶外廣告設置審批的指導和監督。第十二條長江中路已建項目的燈光設施應當按照市燈飾管理辦公室的統一要求予以維護,長江中路管理辦公室負責督促檢查。長江中路的景觀燈光設施應當在規定的夜間照明時間內開放。景觀燈光的設置單位、樓宇所有人或使用人,應當保證燈光設施的完好和正常開放。第十三條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長江中路的公共環境衛生,保護環境整潔。長江中路門前「三包」一律實行代包。對違反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在長江中路隨地吐痰、便溺,隨地丟棄各種廢棄物,隨地傾倒垃圾、污水等污物的由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委託監察隊責令行為人清除廢棄物,並處以50元罰款。對下列行為,由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委託監察隊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處(一)擅自侵佔、拆除、遷移環衛設施的;(二)裝卸貨物後或運輸途中未做到場地整潔;(三)未做好環衛責任區清掃保潔工作;(四)破壞環境衛生的其它行為。第十四條位於或進入長江中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愛護綠化,保護各類綠化設施。對下列行為,由園林管理部門委託監察隊按照《合肥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處理:(一)擅自折損樹木;(二)在花壇和草坪上堆放物料或傾倒垃圾、化學物品及液化氣殘渣的;(三)圍圈樹木,就樹建房或晾曬衣物、懸掛標牌的;(四)損害園林設施及其它破壞綠化及設施的行為。
⑸ 合肥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本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保障城市道路、橋涵、排水、照明等市政設施完好,保持市容整潔,便利交通運輸,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市政工程設施是指:
(一)城市道路:車行道、人行道、廣場、公用停車場、城市車輛沖洗廠、規劃道路紅線內街頭空地、路肩、路名牌、排水明溝及其附屬設施;
(二)城市橋涵:橋梁、立交橋、過街人行天橋、人行地道、涵洞及其附屬設施;
(三)城市排水設施:雨污水管道、明渠及堤壩、各類水泵站、涵閘、污水處理廠及其附屬設施;
(四)城市照明設施:道路、橋梁、廣場、街頭游園、綠地的照明設施。第三條凡在本市(含三縣)行政區城內的市政工程設施的管理,均適用本辦法。第四條本市對市政工程設施實行市、區(縣)兩級管理。合肥市市政養護管理處主管本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工作;區(縣)市政工程設施管理工作由城建局(委)具體負責。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政管理部門)對區(縣)市政管理部門實行業務指導。
為強化市政設施管理,市政管理部門可組建市政設施管理監察隊,將政治思想素質良好,執法水平高的市政設施管理人員選報市建委審批,由市建委發給統一執法監察證。第二章市政工程設施的管理第五條新建的市政工程設施竣工後,市政管理部門必須按設計要求認真檢查驗收,施工部門須將圖紙、文件、技術資料等交市政管理部門存查。第六條凡需破挖和佔用道路、橋梁等市政工程設施的單位和個人,應事先向市政管理部門申請,經審查同意後,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批准手續,再問市政管理部門交納破挖、佔用費。其標准由市政管理部門報物價管理部門批准後實施。
新建的市政工程設施兩年內不準破挖,因特殊情況必須破挖的,除按本條上款規定辦理批准手續外,須雙倍交納破挖、佔用費。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人行道上行駛或停放機動車輛,不得擅自佔用道路做貨物堆場和擺攤設點。第八條鐵輪車、履帶車,不準在城市道路上行駛,如確需行駛的,須經市政管理部門批准,採取妥善的保護措施,按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第九條禁止在城市道路上沖洗各種機動車輛、攪拌灰漿和漫流排水。沿街飲食行業不得在路面及人行道上傾倒污水、洗刷用具。第十條道路范圍內的各種井蓋輔助設施應完好,並與路面持平,凡低於或高於路面和缺損而影響交通和排水的,市政管理部門應及時整修和添補。第十一條市政管理部門應在城鎮每座橋梁的橋頭設置橋名牌及限載和交通標志。機動車輛過橋,必須遵守限載、限速規定。荷載超重或載有易燃、易爆物的車輛過橋,應事先向市政管理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申報批准手續,並採取安全防範措施。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橋上和距橋涵構築物20米以內處挖土、取土、施工作業、堆放物料和傾倒垃圾。第十三條禁止在橋上停車和擺攤設點;橋下不準停船、棲宿和燒火。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城市各類排水泵站、閘門等設施;不得在排水管理及其附屬設施上修建任何建(構)築物;不得向排水明渠、檢查井和雨水井內掃倒垃圾、糞便、渣土和易燃、易爆、易腐蝕的廢棄物;嚴禁擠占排水明渠及在距堤壩外坡腳15米以內挖洞取土。第十五條企事業單位的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網時,須按規定繳納管道損壞補償費。各單位新建排水管道事先須經市政管理部門批准,並按指定位置和技術要求接人排水管網。第十六條排放含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易腐蝕、易淤塞等物質的污水,須經環保部門鑒定達標後,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網。因排放未達標污水而損壞城市排水管道者,排放單位應向市政管理部門賠償損失。第十七條建築施工單位需向城市排水管道排放廢水,須將泥沙雜物作沉澱處理,並經市政管理部門檢查許可後,方可排入。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堵塞城市排水溝渠水體,縮小水面;凡因建設需要臨時佔用水體的,須經規劃管理部門同意後,報經市政管理部門批准。第十九條市政管理部門必須對城市道路照明設施進行經常檢查,隨壞隨修,確保完好。第二十條城市道路照明設施不得隨意移動、改變和亂接,凡因建設需要,遷移、更動道路照明設施的,須經規劃部門和市政管理部門批准。
⑹ 合肥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2005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市政設施管理,保障市政設施完好,充分發揮市政設施的功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市政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養護與維修。
本條例所稱市政設施包括:城市道路、橋涵、排水設施、照明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第三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市政設施管理工作。
市、縣、區市政設施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市政設施管理和養護、維修工作。
規劃、公安、市容、工商、環保、園林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市政設施管理工作。第四條 市政設施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和建設、管理、養護並重的原則。第五條 市政設施建設資金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採取政府投資為主,多種渠道籌集。
市政設施的管理和養護、維修所需資金,由市人民政府按市政設施量及養護、維修定額標准撥付。
鼓勵國內外企業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投資建設市政設施。第六條 市政工程項目實行招標、投標和監理制度。
市政設施養護、維修可通過招標、投標方式選擇維護單位,並逐步推行市場化運作。
可以實行有償使用的市政設施,其有償使用的項目、標准和期限,依照國家規定的管理許可權和審批程序報經批准後執行。
有償使用的收入應當納入財政專戶,專項用於市政設施的建設、養護和維修。第七條 市政設施屬社會公共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愛護的義務,並有對損害市政設施的行為進行勸告、制止和檢舉的權利。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第八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政設施專業規劃,編制市政設施年度建設計劃,並按國家規定的報批程序報批後實施。第九條 城市供水、排水、供氣、供熱、供電、通信、有線電視、消防、公共交通、園林綠地、環境衛生等依附於城市道路的公共設施,應當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第十條 建設工程毗鄰市政設施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留出安全間距。依附於市政設施的各類公共設施及其地下管線,應當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防護措施。第十一條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時,應當同步建設城市道路排水出水口。
城市道路排水出水口渠道兩側各5米寬、30米長的土地,應當與道路用地統一徵用並與道路同步建設。
城市道路排水出水口渠道30米外的排水設施,應當納入城市排水專項規劃予以控制,嚴禁占壓。
現有未按排水規劃建設的臨時性排水出水口,按照城市排水規劃逐步改造。第十二條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由市政管理部門組織建設和管理。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橋涵時,照明設施應採用新光源、新技術、新設備,並與主體工程同時交付使用。第十三條 承擔市政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必須具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市政資質,按照資質等級承擔相應的工程。第十四條 市政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驗收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
市政工程(含住宅小區市政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的評審以及對市政工程實驗的抽檢和綜合驗收,應當有市政管理部門參加。第三章 養護與維修第十五條 市政設施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市政設施的建設實行工程質量保修制度。保修期內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由責任單位負責保修。
未移交給市政管理部門的市政設施,由建設單位或責任單位負責養護、維修。第十六條 開發區、住宅小區、廠(礦)區、機關、學校內的市政設施,需移交市政管理部門管理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經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一)符合市政設施技術標准規范;
(二)提供必要的管理、維修條件;
(三)按照國家市政設施養護、維修定額標准交納運行、維護費用。第十七條 市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技術規范,履行管理職能,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負責對市政設施定期巡視檢查,發現損壞及時組織維修,盡快恢復使用;
(二)施工現場應當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和防護設施,做到文明施工;
(三)施工安排應當避開交通高峰期,確保行人和交通車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