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方法律法規9o題
① 新疆法律法規是有哪些機關制定
新疆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是由新疆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人大常委會制定實施的。只有人大有權利制定法律法規。其他由政府部門制定的約束性文件叫做政府規章或者部門規章。
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嗎
〈新疆維吾抄爾自治區建築市場管理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並非自治條例。 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的綜合性的規范性文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築市場管理條例〉是為規范、管理當地建築市場而制定,該條例與區域自治沒有關系,因此屬於地方性法規。
③ 誰制定的新疆第一部省級地方性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由盛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
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
④ 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學、心理學、新疆地方史、時事政治
現行的學校教育制度基本為四等七級,直系旁系齊全,相互溝通銜接,已形成多種回形式辦學的格局。答四等是指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七級是指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高等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支系旁系齊全、相互溝通銜接是指我國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系統完善,不僅構成縱向升遷系列,而且三種教育亦可橫向溝通。近十年來,形成了公辦、民辦、公立民辦多種形式並存的格局。1986年,我國政府首次提出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為提高國民的素質提供了法律保障。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章 基本教育制度) 第十七條
⑤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1999修改)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土地的保護、開發利用和監督管理活動,應遵守本辦法。第三條自治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第四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在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負責確權給兵團的土地的管理工作;其土地管理機構在業務上接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兵團各師(局)的土地管理工作接受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兵團系統在城市規劃區內使用的國有土地,應當服從城市人民政府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第五條自治區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農用地轉用審批制度。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佔用補償制度,並依法切實加強對林地、草地的保護和管理。
建立以土地供給能力起主導作用的供地制約機制,實行開發與節約並舉、以節約挖潛為重點的土地利用方針,堅持土地開發、利用與整治、保護相結合,防止過度開發和掠奪式利用,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永續利用。第六條國有土地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七條下列土地屬於農牧民集體所有:
(一)1987年1月1日原《土地管理法》施行前,已由農牧民集體或者農牧民個人使用的耕地,園地和宅基地、自留地;
(二)經縣(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農牧民集體所有的農業用地內的夾荒地、戈壁等;
(三)鄉、村興辦企業、公益事業和修建道路、水工程、公共設施佔用的原為農牧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四)經依法批准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於入股、聯營興辦企業的原為農牧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五)依照草原、林業法律、法規規定已確定為農牧民集體所有的草地、林地;
(六)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屬於農牧民集體所有的其他土地。
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牧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期限依法長期穩定不變。第八條國有土地使用者和集體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須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土地登記,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和集體土地所有證、集體土地使用證。
抵押、租賃、地役等土地他項權利由原土地登記機關登記造冊,並頒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第九條未確定給單位和個人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和管理。第十條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一條土地登記內容發生改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內容改變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文件向原辦理土地登記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一)因出讓、轉讓、繼承、受贈、企業改制改組或兼並等使土地權屬改變的;
(二)因買賣、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附著物等使土地使用權轉移的;
(三)因徵用、交換、調整土地使土地權屬改變的;
(四)土地使用者名稱改變的;
(五)依法改變土地用途的;
(六)依法改變土地登記其他內容的。第十二條依照《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應當收回用地者的土地使用權的,由原辦理土地登記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注銷土地登記,收回土地證書。第十三條依法抵押、出租土地使用權的,必須向原土地登記部門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出租登記。第十四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鄉(鎮)之間、縣(市)之間、地(州、市)之間發生的爭議,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
地方、兵團、部隊、中央駐疆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由所在地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上一級人民政府難以處理的爭議和重大土地權屬爭議,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⑥ 求新疆建築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
你好;國家頒發的建築法律法規是一樣地
⑦ 青海,西藏,新疆這三個地方的勞動法法律法規
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沒有地方性法規。
勞動合同法規定,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容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⑧ 地方法律法規包括哪些
地方性來法規是有立法源權的地方國家機關依法制定與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
(8)新疆地方法律法規9o題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