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綠化管理條例
1. 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條例》的決定(2005)
一、第四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內容為:「市、縣(市)、區依法相對集中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的,對違反本條例行為的行政處罰權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行使;本條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二、刪去第十二條第三款。三、將第十九條修改為:「嚴格控制在公園、動物園、游園、風景名勝區、綠化廣場、河岸綠地內設置游樂設施和其他經營性設施。」四、第二十一條第(一)項在「剝刮樹皮」之後增加「損傷樹根」的內容。五、刪去第三十九條第(二)項。六、將第四十條修改為:「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處罰,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在市區公共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地及公共道路上的違法行為,由市或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在各自的管理范圍內行使處罰權;
(二)在居住區和市屬及市屬以上單位管界內的違法行為,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行使處罰權;
(三)在區屬及區屬以下單位管界內的違法行為及擅自砍伐私有樹木的行為,由區(不含上街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行使處罰權;
(四)在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鎮建成區、上街區建成區范圍內的違法行為,由縣(市)、上街區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行使處罰權。」七、刪去第四十二條中「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所作的」的內容。八、刪去第四十三條。九、第四十四條改為第四十三條,在「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之後增加「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的內容。十、第四十五條改為第四十四條,刪去「並負責解釋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的內容。
此外,對部分條文的文字和順序作相應的修改和調整。
《鄭州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公布。
本決定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2. 鄭州火車站地區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鄭州火車站地區管理,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火車站地區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鄭州火車站地區(以下簡稱火車站地區),是指北至二馬路立交橋南橋頭,南至大同路南側沿街單位和一馬路郵政局南圍牆,東至福壽街東側石,西至火車站范圍內的區域。
火車站地區的具體范圍,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第三條位於或進入火車站地區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規定。第四條鄭州火車站地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火車站地區的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火車站地區市政設施、城市綠化管理;
(二)負責火車站地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
(三)負責火車站地區的食品衛生和衛生防疫管理;
(四)負責火車站地區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五)負責火車站地區文化市場管理;
(六)負責火車站地區價格監督管理;
(七)根據相關部門委託,負責查處城市管理、衛生、價格、文化市場管理等方面的違法行為;
(八)負責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市政、公安、工商行政、交通、民政、衛生、價格、文化、新聞出版、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火車站地區的管理工作。第五條公安、工商行政、交通等部門在火車站地區設立或派駐的執法機構按照各自的職責和分工,依法對火車站地區的社會治安、商業經營、交通運輸等活動進行管理,並接受管委會的組織和協調,其管轄范圍應當與管委會的管轄范圍一致。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消防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火車站地區的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
鐵路公安機關、鐵路衛生檢疫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負責維護火車站鐵路轄區內的治安秩序和衛生檢疫工作。第二章市政設施和道路交通管理第六條位於或進入火車站地區的單位或個人,應當自覺維護市政設施和綠化設施的完好,發現損壞市政、綠化設施的行為,有權制止、舉報。第七條禁止擅自佔用廣場、道路等市政設施。
單位或個人確需臨時佔用廣場、道路或進行道路挖掘的,應當按規定辦理許可手續,並到管委會備案。第八條經批准佔用廣場、道路的,不得擅自改變佔用性質、地點或擴大佔用范圍和延長使用期限。
經批准進行道路挖掘的,應當按照批準的地點、時間施工。
佔用廣場、道路期滿或道路挖掘結束,應當及時恢復原狀。對損壞廣場、道路的,應當給予賠償。第九條在火車站地區范圍內佔用廣場、道路等市政設施設置電話亭、書報亭、公交站(牌)、停車場等設施,應當合理布局、方便群眾,並服從全市統一規劃。第十條在火車站地區范圍內,禁止下列損壞綠化植物和綠地設施的行為:
(一)損壞樹木、花草或綠地設施;
(二)在樹木上架設電線或向綠地內亂扔廢棄物;
(三)擅自砍伐、移植或修剪樹木;
(四)擅自佔用城市綠地,拆除花壇、花帶、草坪;
(五)折采枝葉,剝刮樹皮,摘取花果,搖動幼樹;
(六)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一條在火車站地區范圍內,禁止下列違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行為:
(一)在明令禁止通行的區域或路段通行;
(二)機動車輛不按規定的行車路線行駛;
(三)公交車輛和客運出租汽車不按規定的站點停靠,或在禁停路段上、下乘客;
(四)長途營運客車在站外停靠或上、下乘客;
(五)機動車輛或非機動車輛不按規定停放;
(六)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第三章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第十二條管委會應當組織做好火車站地區的環境衛生維護和管理,達到國家、省、市規定的環境衛生標准。第十三條在火車站地區范圍內設置環境衛生設施應當符合布局合理、美化環境、方便群眾、整潔衛生和有利於環境衛生作業等要求,其產權人或管理人應當做好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保證正常使用。第十四條火車站地區范圍內的單位和個體經營者應當按照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落實環境衛生責任制,做好責任區內的清掃保潔及其他工作,並接受管委會的監督和檢查。第十五條位於或進入火車站地區范圍內的單位或個人,應當自覺維護火車站地區的環境衛生和市容美觀,保持環境整潔。
3. 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條例(2022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市區規劃區、上街區規劃區、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規劃區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保護與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目標,保障城市園林綠化發展所需用地和資金,逐年增加綠地面積。第四條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縣(市)、區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和本條例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建設、財政、城管、價格、水務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等管理的綠化工作,依照其規定執行。第五條城市園林綠化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因地制宜、節約資源,注重植物景觀營造、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鄉土植物應用。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園林綠化及其設施的義務,對破壞城市園林綠化及其設施的行為,有權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社區及其他組織,應當引導本單位人員、在校學生、居民等履行綠化義務,保護綠化成果。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園林綠化科學知識、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增強公民履行綠化義務和保護綠化成果的意識。第七條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投資、捐資、認養等方式參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養護工作。
對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或者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八條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由市、縣(市)、上街區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共同編制,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第九條市、縣(市)、上街區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確定各類綠地界線坐標,劃定綠地界線,並向社會公布。
綠線確定後,不得擅自調整。因城市建設確需調整的,市、縣(市)、上街區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不減少規劃綠地總量的前提下,應當徵求同級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並按照規劃審批許可權報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十條城市規劃和建設,應當留足綠化用地面積。新建區的綠地面積,應當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改建舊城區的綠地面積,應當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新建區內,每十平方公里應當規劃預留至少一處佔地面積十萬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公園用地,每一平方公里應當規劃預留至少一處佔地面積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用地。第十一條下列建設工程項目的綠地指標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一)居住區(含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其中集中綠地面積應當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以上;
(二)單位庭院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其中教育科研、醫療衛生、休(療)養院(所)、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等單位不低於百分之三十五;交通樞紐、倉儲、商業中心等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五;
(三)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四十;紅線寬度(包括綠化帶)大於五十米的道路,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紅線寬度在四十米以上五十米以下的道路,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五;紅線寬度小於四十米的道路,綠地率不低於百分之二十;
(四)鐵路、河渠兩側和湖泊、水庫沿岸的防護綠地寬度,不低於三十米。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列建設工程項目屬於舊城區改造項目的,其綠地率指標可以降低,但不得超過五個百分點。第十二條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所列建設工程項目屬於舊城區改造項目,按照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執行確有困難的,經市、縣(市)、上街區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綠地率指標可以再降低,但不得超過三個百分點。
因降低綠地率指標減少綠地面積的,建設單位應當就近補建;無法補建的,由市、縣(市)、上街區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易地代建,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4. 鄭州市城市綠線管理辦法(2021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綠地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城市綠線,是指城市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包括已建成綠地的控制線和規劃預留綠地的控制線。第三條本市市區規劃區范圍內城市綠線的劃定及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第四條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市區規劃區范圍內城市綠線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辦法的組織實施。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城市綠線的劃定和監督管理工作。
城鄉建設、城市管理、林業、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財政等有關部門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城市綠線的劃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綠地、服從城市綠線管理的義務,對違反城市綠線管理的行為有勸阻和舉報的權利。第六條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等有關部門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並公布實施。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應當確定城市綠化目標和布局,明確各類綠地的控制原則,按照規定標准確定綠化用地面積,合理布局公共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地,並確定綠線。第七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城市綠線:
(一)現有的和規劃的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風景林地;
(二)河流、湖泊、山體等城市生態控制區域;
(三)風景名勝區、散生林植被、古樹名木保護范圍等。第八條城市綠線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綠化的現狀、風景名勝、自然地貌以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予以劃定,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城市綠線確定後,應當嚴格實施。確需變更的,應按前款規定的程序辦理批准手續。第九條市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已建成的城市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的周圍醒目位置設立標示牌,如實標明該綠地的綠線示意圖,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第十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現有城市綠地和規劃綠地的資料庫,實施綠地數據的動態管理。第十一條城市綠線范圍內的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作他用。
禁止佔用公園、動物園、游園、綠化廣場等公共綠地綠線內的用地。第十二條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前,必須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確定並公布綠地率指標。
城市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必須按照確定的綠地率指標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劃定的城市綠線,確定綠地范圍,配套建設綠地。配套建設綠地的綠線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附圖為准。第十三條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防護林地、風景林地等綠化工程和各類建設工程的配套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第十四條各類建設工程的配套綠化工程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第十五條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外銷售商品房時,必須如實告知消費者本居住區的綠地率、綠地面積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附圖載明的綠線位置,不得將綠線以外的臨時性綠地作為規劃配套綠地對外宣傳。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十四條規定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按照城鄉規劃和城市綠化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予以處罰。第十七條房地產開發企業將綠線以外的臨時性綠地作為規劃配套綠地對外宣傳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給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第十八條縣(市)、上街區城市綠線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第十九條本辦法自2005年9月10日起施行。
5. 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城市園林綠化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搞好綠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綠化質量和園林藝術水平,發揮綠化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城市居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第三條 本條例所指的城市綠地包括:
(一)公共綠地:指公園、動物園、游園、陵園、風景名勝區和廣場綠地、街道綠地、河岸綠地等;
(二)專用綠地:指機關、學校、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及住宅區內的綠地;
(三)生產綠地:指為園林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用地;
(四)防護綠地:指用於隔離、衛生、安全、護堤、護岸、護路等防護目的的綠地。第四條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由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市綠化委員會負責組織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協調、檢查、指導園林綠化工作。
市園林局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園林綠化的建設與管理。
縣、區的綠化委員會和城建部門負責本轄區綠化建設與管理。第五條 凡市區建成區、建制鎮建成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型居民點、工礦區和其他市屬企事業單位所在地的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均適用本條例。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第六條 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由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共同編制,經批准後,由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第七條 各機關、學校、部隊、企業、事業單位根據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在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本單位的綠化規劃。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督促、檢查各單位綠化規劃的實施。第八條 城市規劃和建設,必須留足綠化用地面積。新建區、居住區的綠地面積,應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改建舊城區的綠地面積,應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第九條 城市規劃和建設應合理安排地上、地下管線的位置及走向。地上管線要有利於保持樹形完整及生長;地下管線要按有關規范,與樹木及其他綠化設施保持距離,必要時採取保護措施。
電力、通訊、公用、市政等部門新建管線,園林綠化部門新種樹木,應服從規劃,本著後建讓先種、後種讓先建的原則相互協商,採取避讓、錯開等辦法妥善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市或縣人民政府決定。第十條 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要搞好專業苗圃建設,提倡和鼓勵單位、個人自辦苗圃。
園林苗圃用地面積不得低於市區建成區或建制鎮建成區面積的百分之二。第十一條 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在辦理建設許可證時,應按規定交納綠化配套費。
需要綠化配套的建設工程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應把綠化建設列入基建計劃,綠化工程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並在主體工程竣工後的第二個綠化季節內完成。
綠化工程竣工後,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驗收。第十二條 加強綠化工程的技術管理,嚴格按技術規程施工,提高栽植質量,保證樹木花草的成活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第十三條 城市綠化以植物造景為主,適度安排園林建築小品和游樂設施,提倡喬木和灌木、闊葉樹和針葉樹、樹木和花草、平面綠化和垂直綠化相結合,發展多層覆蓋種植,提高綠化藝術水平。第三章 全民義務植樹第十四條 凡年滿十一周歲的城市居民(含城市農業戶),男至六十周歲,女至五十五周歲,除喪失勞動能力者外,每人每年義務植樹三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對十一至十七周歲的未成年人,就近安排力所能及的綠化勞動。第十五條 義務植樹任務由各級綠化委員會下達,由街道辦事處落實到單位和居民;個體工商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助街道辦事處落實。第十六條 每年3月為全市植樹造林月。第十七條 各單位應將履行義務植樹人數的百分之七十用於重點綠化工程,其餘用於本單位庭院和門前地段的綠化。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按規定向市或縣、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繳納綠化費:
(一)未按規定完成義務植樹任務的單位;
(二)無故不履行植樹義務的適齡公民;
(三)經市或縣、區綠化委員會批准以錢代勞的單位和個人。
繳納綠化費的單位或個人的植樹任務由市或縣、區綠化委員會僱用人員代為完成。收繳的綠化費用於支付僱用人員的費用。
6. 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條例(19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城市園林綠化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搞好綠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綠化質量和園林藝術水平,發揮綠化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城市居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第三條本條例所指的城市綠地包括:
(一)公共綠地:指公園、動物園、游園、陵園、風景名勝區和廣場綠地、街道綠地、河岸綠地等;
(二)專用綠地:指機關、學校、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及住宅區內的綠地;
(三)生產綠地:指為園林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用地;
(四)防護綠地:指用於隔離、衛生、安全、護堤、護岸、護路等防護目的的綠地。第四條市人民政府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管理與養護。
縣(市)、區人民政府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第五條凡市區建成區、建制鎮建成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型居民點、工礦區和其他市屬以上企事業單位所在地的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均適用本條例。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六條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共同編制,經批准後,由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第七條各機關、學校、部隊、企業、事業單位根據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在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本單位的綠化規劃。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督促、檢查各單位綠化規劃的實施。第八條城市規劃和建設,必須留足綠化用地面積。新建區、居住區的綠地面積,應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改建舊城區的綠地面積,應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舊城區改造開發中的零星建設項目確有困難達不到前款規定標準的,須經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批准,並按實際造價和環境效益的損失給予補償,由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進行易地綠化。補償標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九條城市規劃和建設應合理安排地上、地下管線的位置及走向。地上管線要有利於保持樹形完整及生長,地下管線要按有關規范,與樹木及其他綠化設施保持距離,必要時採取保護措施。
電力、通訊、公用、市政等部門新建管線,園林綠化部門新種樹木,應服從規劃,本著後建讓先種、後種讓先建的原則相互協商,採取避讓、錯開等辦法妥善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市或縣(市)人民政府決定。第十條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要搞好專業苗圃建設,提倡和鼓勵單位、個人自辦苗圃。
園林苗圃用地面積不得低於市區建成區或建制鎮建成區面積的百分之二。第十一條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在辦理建設許可證時,應按規定交納綠化配套費。
需要綠化配套的建設工程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應把綠化建設列入基建計劃,綠化工程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並在主體工程竣工後的第二個綠化季節內完成。
綠化工程竣工後,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驗收。第十二條加強綠化工程的技術管理,嚴格按技術規程施工,提高栽植質量,保證樹木花草的成活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第十三條城市綠化以植物造景為主,適度安排園林建築小品和游樂設施,提倡喬木和灌木、闊葉樹和針葉樹、樹木和花草、平面綠化和垂直綠化相結合,發展多層覆蓋種植,提高綠化藝術水平。第三章綠地管理第十四條城市公共綠地、生產綠地和防護綠地,由園林綠化部門和有關部門管護。專用綠地和單位營造的防護林帶,由權屬單位管護,園林綠化部門在業務上進行指導、檢查。綠化任務大的單位,應有專業隊伍或專職人員負責專用綠地管護。第十五條禁止任何單位及個人擅自佔用城市綠地。
確需佔用綠地的,經規劃和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同意,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對等補償後方可佔用。因施工需要臨時佔用沿街花壇、花帶、草坪的,經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批准,交納綠地佔用費。施工單位應採取保護性措施,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
本條例實施前已經佔用綠地的,應限期退還。
已規劃的預留綠地,未經原審批機關批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改變使用性質。
7. 小區內移栽花草灌木後期養護是否有相關的權責規定
小區內的花草主要是維護。主要工作是修剪、補種。有的花草要經常修剪,如綠籬和規則式的樹形。其實不復雜,慢慢熟悉。可以找些相關資料看看。一是上網查找,二是到書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