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英聯邦條例

英聯邦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06 12:59:58

❶ 是不是英聯邦國家的元首一定要英國女王冊封,這背後有什麼規定嗎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是地位最高的人,所以國家元首要她來冊封。

❷ 澳大利亞從英聯邦獨立了嗎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❸ 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關於貫徹實施《信息自由法》()/《環境信息條例》()的政策

一、導 言

1. 基本原理

( 1) 政府已經實施更大范圍的新的信息獲取制度,由研究委員會執行。《信息自由法》( 其後稱法案) 規定個人享有向公共部門索取其所保存的信息的法定權利,其目的是為了在公共部門創造信息公開的文化。作為被列的公共部門的一員,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 ( NERC) 完全支持該法的目的。

( 2) 信息自由法的主要特徵

1) 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起,除非有明確規定的限制條件和豁免,公民享有獲取公共部門保存的記錄式信息的權利。

2) 任何公共部門都有義務制定和實施 《出版計劃》,出版計劃要明確規定可公開獲得的信息以及獲取該信息的方法。

3) 設立新的信息督察辦公室,行使法案授予的權利,促進法案的良好實施,並設立新的信息法庭。

( 3) 根據新修訂的 《環境信息條例》 ( 2004) ( 其後稱條例) ,公民獲取環境信息的權利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條例規定了很多與信息自由法類似的權利,但都是與環境有關的信息。本政策同時包含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對信息自由法和環境信息條例的實施方法———若有關鍵性區別,將在文中說明。到 2005年 1 月為止,條例的官方指南仍在協商完善中,但關於環境信息條例的更多細節在附錄 C 中規定。

2. 適用范圍

本政策:

( 1) 本政策是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打算如何作為以保證遵守法案和條例的聲明,而非法案和條例如何得到遵守的聲明。法案和條例如何得到遵守是執行程序的問題。

( 2) 本政策適用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所有工作人員。

( 3) 本政策規定了一個框架,在此框架范圍內,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保證遵守法案和條例的要求。

( 4) 本政策將加強任何與貫徹實施法案和條例有關的操作程序及活動。

( 5) 本政策將隨著判例法立法與實踐的發展而修訂。

3. 基本原則

( 1) 該政策建立在 「公開是公共生活的標准」的原則之上。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支持信息公開及與所有利害關系人對話,並且相信,公眾獲取有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部門信息的權利經過完善後更有利於鞏固他們之間的關系。

( 2)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確信個人有隱私權和保密權。本政策尊重普通法上的保密義務和 《數據保護法》上防止個人信息披露的法律規定。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致力於盡量公開信息,但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如果公開信息有損其職能的行使,則其必須保密信息。

( 3) 條例中規定了自己的一系列豁免條款,稱為 「例外」。在本政策中,「豁免」既包括法案中的豁免也包括條例中的例外。

二、關於信息獲取的政策

1. 政策聲明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用盡適當的和必要的措施確保其遵循 《信息自由法》( 2000)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以及所有相關的業務守則。

2. 出版計劃

( 1)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制定了出版計劃。該出版計劃經與科學技術辦公室磋商而成,並於 2002 年 12 月通過了信息督察官的審批。

( 2)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出版計劃詳細規定了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已經公布的信息以及委員會打算在未來公布的信息。它規定了可獲取信息的版式,以及獲取該信息是否需要收費。出版計劃可通過請求復印件或通過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網頁 ( foi. nerc. ac. uk) 獲得。出版計劃接受定期審查,並將於 2007 年接受信息督察官的正式審查。

( 3) 請求獲取出版計劃上的信息可採用書面形式也可採用口頭形式。

3. 一般獲取權

( 1) 法案規定,除有明確的限制條件或豁免之外,公眾享有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保存的記錄式信息的一般獲取權。在一般獲取權范圍內,信息請求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寫明申請人姓名、通訊地址,並對所請求的信息進行描述; 請求書必須清楚易懂並供以後參考。根據法案規定的一般獲取權的目的,以電子方式發送的信息請求視為書面請求。而條例規定環境信息請求無須書面形式。

( 2) 任何向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請求信息的人均享有權利被書面告知:

1)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是否保存有信息請求書中所描述的信息;

2) 該信息能否被獲得,或者根據法案該信息公開是否被豁免;

3)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保存有該信息並且不被豁免,那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應將這一信息傳遞給信息請求者。

這被稱為 「證實或拒絕的義務」。這些信息的提供具有完全追溯力。

4. 收費和費用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信息發布在出版計劃中以使公眾可免費獲取或在符合HM 財政部指南的情形下支付合理費用後獲取。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遵循法案規定的信息獲取基本權的國家付費條例。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要求付費,應該發給信息申請人 「繳費通知書」,如法案所要求的。申請人必須在繳費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個月內付費。條例中沒有如法案中一樣規定費用限制,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可以根據 HM 財政部指南的可適用條款收取合理的費用。申請人必須在60個工作日內支付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提出的費用。

5. 限制條件和豁免

以下情況不產生證實或否認的義務:

( 1)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合理地要求申請人提供更多信息以確認其所要索取的信息,並已經通知了申請人; 當上述情形發生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盡了合理的努力來聯系申請人以獲得補充信息;

( 2) 如果根據法案規定,該信息屬於豁免信息,包括絕對豁免信息和相對豁免信息。如果不公開信息比公開信息對公共利益的好處更大,那麼就適用相對豁免信息。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適用相對豁免信息基於公開的原則並證明適用豁免的正當性。法案規定的豁免信息見附錄 A;

( 3) 繳費通知書已經發送給申請人,但申請人未在法案規定的 3 個月內,或條例規定的 60 個工作日內付費,自繳費通知書送達申請人之日起計算;

( 4)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估算,提供信息請求服務所要發生的費用將超過 「國家收費規定」的合理限度。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與申請人協調以使服務費用最低,但保留拒絕或者收取 「提供信息所發生的超過收費限制的」額外費用的選擇權。條例中未規定處理中的信息請求的 「合理限度」: 環境信息請求不能因收費而被拒絕。

( 5) 信息請求明顯地不合理或無理取鬧;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之前已經提供所請求的信息,那麼就沒有義務再向同一人提供相同或相似的信息,除非兩個信息請求之間經過合理的時間間隔。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做好信息請求日誌用以監管。

6. 處理信息請求的期限

( 1) 法案明確規定,公共部門必須在收到信息請求之日起 20 個工作日內提供信息。如果委員會決定收費,那麼,從信息請求接收之日計算 20 個工作日時,信息請求者在收到繳費通知書到繳納費用行為發生之間的這段時間不計算在內。如果信息請求屬於條例規范的范圍並且很復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有權延長期限至 40 個工作日,此種情況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必須在原來的 20 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時間延長的情況。

( 2) 對任何請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若適用豁免或者拒絕,委員會必須在 20 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這一決定。

7. 提供信息的方式

( 1) 申請人可以要求信息以如下一種或多種方式提供:

1) 永久性形式或申請人接受的另一形式的的信息復印件;

2) 通過審查包含有所請求信息的記錄;

3) 永久性形式或申請人可接受的其他形式的文摘或摘要。

( 2) 只要可行,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應按照要求的方式提供信息。在衡量申請人所要求的提供信息的特定方式是否可行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必須考慮所有情形,包括費用。若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認為提供信息的特定方式不合理可行,委員會必須解釋原因並以其認為合理的方式提供信息。

8. 請求的拒絕

( 1)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決定拒絕信息請求,那麼應該在 20 個工作日內告知申請人拒絕的原因,並且告知申請人投訴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履行義務的程序。

( 2)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主張豁免,告知的通知應該: 陳述事由,列出所涉豁免信息,闡明適用豁免的緣由。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能立即決定信息請求是否應被豁免,告知的通知應解釋原因並提供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估算的預期作出決定的日期。依據法案而制定的 《大法官業務守則》規定,該時間估算應該是現實的、合理的並可以達到的。如果超過估計時限,應告知申請人延遲的原因並且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道歉。如果在考慮公共利益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發現該估計被證明是不現實的,那麼也應該告知申請人。若此種情況頻繁發生,委員會應逐步採取措施證實該問題,如果可行的話,進行修正解決。對條例規范范圍內請求的回復應完全遵守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告示申請人的期限,如 20 個工作日或 40 個工作日。

( 3) 如果對信息請求適用相對豁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必須說明原因,解釋為什麼保持信息豁免比公開信息帶來的公共利益更多。解釋中不得涉及公開「本身為豁免信息的」信息。( 如果解釋本身就意味著信息公開,可以不解釋)

( 4)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主張請求是無理取鬧的,明顯不合理的或重復的,那麼通知中應該說明。

( 5)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留存記錄,保存所有拒絕信息請求的通知。

9. 信息請求移轉

( 1) 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收到的信息請求不屬於其保存的信息,而是由另一公共部門保存著,那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可以將該信息請求移交給另一部門。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僅保存有信息請求中的一部分信息,那麼其只能將其沒保存的那部分信息請求移轉給相關部門。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承認,根據《信息自由法》,「保存」信息包括保存其他個人或組織創作的或提供的記錄的復印件,但是不包括代為他人或組織保存的記錄。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依照法案處理其保存的信息並決定以最有利的方式協助申請人滿足其請求。大多數情況涉及: 聯系申請人,告知其所請求的信息可能由另一公共部門持有,建議其重新向另一公共部門申請,並提供另一部門的聯系方式。條例中也包含了代為他人或組織保管的信息,如果申請人依據條例提起請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提供該信息,除非因其他原因而豁免。

( 2)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可能認為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直接將信息請求移轉給其他相關部門更合適。如果這樣,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應該詢問該部門以確認其是否保存有所請求的信息。未經第二部門 ( 相關部門) 確認其保存有該信息不得移轉請求。如果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認為申請人不可能反對,那麼委員會移轉該請求並告知申請人。如果有理由相信申請人將反對,或者不能確定申請人是否會反對,那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聯系申請人並建議其向相關部門提出新的請求。

( 3) 所有的請求應在可行時盡快移轉,如果已經移轉,要盡早通知申請人。

10. 與第三方協商

( 1)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認為,在有些情況下,公開信息可能影響到第三方的法律權利,例如,信息受制於普通法上的保密義務或構成 《數據保護法》( 1998) ( 簡稱 DPA) 上的 「個人數據」。若信息構成了 DPA 意義上的個人數據,那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竭力保證同時遵守兩部法案的義務。

( 2) 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未經第三方同意不得公開信息。例如,信息是從第三方獲得的,未經第三方同意公開信息將構成可控訴的違反保密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可行,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與第三方協商以求得其同意公開信息。盡管公開信息不引起法定權利的產生,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也可能向第三方徵求意見。

( 3) 在以下情況,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與第三方協商:

1) 第三方的觀點可能有助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決定所請求的信息是否適用豁免;

2) 第三方的觀點有助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判斷公共利益所在。

若與第三方商議的費用不劃算,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可決定不予商議。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根據法案和請求的具體情況採取最合理的行動方案。

( 4) 當信息公開影響到多個第三人的利益,並且這些人擁有一個可表達他們觀點的代表組織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與該組織協商。如果不存在代表組織,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可決定徵求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的意見就足夠了。

( 5)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得因第三方沒有答復詢問而公開信息或超期回復申請人。在所有涉及磋商的情況下,都是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而非第三方,決定信息是否應公開。第三方拒絕同意公開信息本身並不意味著信息應該保密。

11. 與第三方訂立合同

( 1) 在與第三方訂立合同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得同意簽訂這樣的約束性合同條款: 限制公開與合同有關的信息超過了法案和條例允許的限度。除非適用豁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可以公開所請求的信息,而不管合同條款如何規定。

( 2) 在與非公共部門訂立合同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無論在何種可能的情況下,作為被憲政事務司推薦的部門———應該拒絕任何保密條款。在例外的情況下,若有必要簽訂保密條款,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將與合同方協商如何最好地認定不應該公開的信息。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意識到任何對公開的限制可能潛在地違反法案規定的義務。任何對這樣的保密條款的接受必須有良好的理由並可以通過信息督察官的審批。

( 3)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得同意保密本質上不得保密的信息。憲政事務司建議,第三方提供的信息的豁免只能在如下情況適用: 如果公開信息將構成另一方或其他人可提起控訴的違反保密義務。

( 4) 依據法案,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而非另一合同方,對信息公開負責。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應採取措施防止合同另一方根據適當的合同條款披露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提供給他們的依據法案應該豁免的信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保密,這樣的約束條款范圍應該盡量小。除此種情況外,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得強加保密條款於合同另一方。

12. 同意秘密保存第三方的信息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只同意秘密保存第三方提供的這樣的信息,如果獲取這樣的信息對委員會的有效運作很重要並且該信息不能以另外的方式獲得。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不得同意為第三方保存本質上不具有保密性的信息。接受任何保密性的信息提供必須有善意的理由,並且能夠通過信息督察官的審批。

13. 根據法案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履行義務進行投訴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設立了投訴辦公室,規定了處理所有投訴的程序,包括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履行依據法案列出在出版計劃上的義務的投訴。投訴程序規定,如果信息請求者在盡力嘗試當地解決投訴後,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行為依然不滿,那麼享有向信息督察官投訴的權利。

三、執行並遵守

1.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工作人員的職責

所有工作人員都有義務遵守本政策,它將構成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職工評估機制中規定的正式義務的一部分。違反此政策及相關程序可能導致紀律處分。各級領導有責任保證其負責的職員知道並遵守本政策,並有責任確保隨政策變化而更新職員。

2. 對信息自由法政策負責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指定一人負責,其名字列出在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出版計劃上。該人必須保證本政策是公眾可獲得的並且是最新的。

3. 共同責任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信息戰略小組人員監督本政策的執行情況,並負有代表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首席執行官的責任。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信息戰略組將設立制度和程序以支持政策的落實。

4. 培 訓

確保需要本政策的工作人員知曉本政策並獲得相關培訓。

四、參考資料

( 1) 《信息自由法》( 2000) 。

( 2)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

( 3) 《數據保護法》( 1998) 。

( 4) 業務守則:

1) 大法官有關履行公共部門職能的業務守則,根據 《信息自由法》 ( 2000)第 45 條,2002 年 11 月出版。

2) 大法官 有 關 信息自 由 的 文件 管理的業務 守 則,根 據 《信息自 由 法》( 2000) 第 46 條,2002 年 11 月出版。

3) 國務秘書有關履行公 共部門義務的業務 守則,根據 《環境 信息 條例》( 2004) 制定。

五、生效及審查

( 1) 本政策於 2005 年 4 月 8 日通過。

( 2) 本政策將接受實踐經驗的審查,並且至少一年一次。

附錄 A: 《信息自由法》( 2000) 第二部分規定的豁免信息

兩類豁免信息:

( a) 絕對豁免信息,不需要對不公開此信息進行損害檢驗或公共利益評估。

( b) 相對豁免信息,需要進行公共利益評估,並要求由公眾決定不公開此信息是否有利於公共利益。

除第 21 條 ( 公眾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的信息) 外,由 「豁免」決定不公開信息是否有利於公共利益。

法案規定的絕對豁免信息如下:

21 條,申請人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的信息;

22 條,由處理國家安全事務的部門提供或與其相關的信息;

32 條,法庭記錄;

34 條,議會特權;

36 條,損害公共事務的有效履行 ( 僅適用於下議院和上議院的信息) ;

40 條,個人信息 ( 公開信息可能違反 《數據保護法》( 1998) ) ;

41 條,秘密提供給政府的信息;

44 條,禁止公開信息。

需要進行公共利益評估的相對豁免信息如下:

22 條,准備在未來出版的信息;

24 條,國家安全 ( 不是與國家安全部門交流的信息,後者屬於絕對例外信息) ;

26 條,國防;

27 條,國際關系;

28 條,英聯邦內部關系;

29 條,經濟;

30 條,政府公共部門的調查人與訴訟;

31 條,司法;

33 條,審計職能部門;

35 條,政府政策的形成;

36 條,損害公共事務的有效履行 ( 除了下議院和上議院兩院外所有公共部門) ;

37 條,與女王及皇室的通信;

38 條,健康與安全;

39 條,環境信息;

42 條,法定的職業特權;

43 條,商業秘密。

更多豁免信息可瀏覽信息督察官網站 www. informationcommissioner. gov. uk

附錄 B: 術語表

申請人———根據 《信息自由法》( 2004) ( FOI) 或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EIRs) 請求獲取信息的個人、社會團體或組織。申請人可以是英聯邦以外的人。

《數據保護法》( 1998) ——— 《數據保護法》( 1998) ( DPA) 於 2000 年 3 月 1日生效。它規定了個人信息處理原則,既適用於紙質記錄也適用於電腦保存的記錄。2005 年 1 月 1 日起,《數據保護法》將被 《信息自由法》修改,修改後其內容將包括公共部門所保存的未組織的個人信息。

憲政事務司———負責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有效的司法行政。信息督察官在憲政事務司制定的框架內行使職權。

證實或拒絕的義務———任何向公共部門索取信息的人 ( 申請人) 都享有如下權利: 公共部門應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其是否保存有信息請求書中所描述的信息。但是,該信息可能因屬於豁免信息而免除公共部門批准或拒絕的義務,如果這么做,該信息本身就構成公布豁免信息。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 EIRs) ———所有環境信息都超出 《信息自由法》( 2004) 范圍而規定在修訂後的 《環境信息條例》中。 《環境信息條例》規定,任何請求索取環境信息的人都有權獲得公共部門保存的環境信息,除了各種各樣的例外之外。《環境信息條例》中的所有例外信息都要經過公共利益評估。條例中特別規定了 NERC。

例外———適用於 《環境信息條例》中規定的不向申請人公開的信息。適用「例外」的信息都要求公共部門對其進行損害檢驗或證明出於公共利益考慮不公開信息更好。

豁免 ( 絕對) ———適用於不向申請人公開的信息,其規定於 《信息自由法》中,或通過出版計劃,或通過一般信息獲取權進行規定。適用絕對豁免的信息不要求公共部門進行損害檢驗或不公開信息的公共利益分析。

豁免 ( 相對的或有條件的) ———適用相對豁免的信息要求公共部門根據《信息自由法》的規定對其進行損害分析或證明不公開信息的公共利益。

繳費通知書———公共部門發送給申請人的書面通知,要求申請人支付費用,並免除公共部門在費用得以支付前公開信息的義務,根據 《信息自由法》的規定。申請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享有 3 個月 ( 60 個工作日) 的付費期限,超過期限請求將失效。

收費規則———國家收費規則,規定特定類型的信息請求禁止收費; 設定需要收費的信息的收費上限; 規定費用計算的方法。該規則不適用於根據其他法令規定的信息提供,因為提供特定信息可能收費。例如,這些規則不適用於 《環境信息條例》,從理論上講,它沒有規定收費的上限。

《信息自由法》 ( 2000) ———規定公共部門或為其提供服務的個人公開其保存的信息的法律。它修訂了 1998 年的 《數據保護法》和 1958 年的 《公共信息法》( 放寬公開歷史記錄的原則) 。

一般信息獲取權——— 《信息自由法》第1 條規定了獲取公共部門保存的信息的基本權利。除了豁免信息外,申請人有權利被告知公共部門是否保存有所請求的信息,如果有的話,有權要求傳達給他們。《環境信息條例》中也規定了有關環境信息的類似權利。

信息督察官———信息督察官執行和監督 《數據保護法》( 1998) 、《信息自由法》( 2000) ,以及修訂的 《環境信息條例》 ( 2004) 。信息督察官是英聯邦獨立的監督機關,直接向聯邦議會報告,同時具有國際地位和國內地位。在英聯邦,信息督察官負有各種職責,包括促進信息良好處理,激勵信息管理員的業務守則。信息管理員指決定個人信息 ( 可確認的生存者的個人信息) 如何處理以及為什麼要處理的人。

公共部門——— 《信息自由法》旨在擴大公眾可申請的公共部門的范圍,包括國家的、區域的、地方的公共部門。由於大量的部門和機關都屬於法案規定的范圍,要將各部門都名列出來並不切實可行。所有研究委員會都被歸入公共部門范圍。

公共利益評估———一種公共利益價值分析以確定信息是否應該向公眾公開或保持公開豁免。對公眾影響的程度越大,信息越可能被公開。但要符合判例法和立法生效後的先例的規定。

出版計劃 ( 有的翻譯為 「信息公布方案」) ———明確規定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出版的或計劃出版的信息的種類、出版方式以及獲取信息是否需要收費。

信息獲取權———法案第 1 條規定了公眾對公共部門保存的信息的一般獲取權。申請人有權獲知公共部門是否保存有所請求的信息,如果有,有權利要求公共部門將該信息傳遞給他們。限制公共部門提供信息的條款規定在第 1 條第 3款、第 2 條、第 9 條、第 12 條、第 14 條,以及法案第二部分。第 9、第 12、第14 條主要關於請求本身,以及公共部門無義務遵守的情形。第二部分是關於所請求的信息的性質的。

附錄 C: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英聯邦自 1992 年就規定了環境信息獲取制度,制定了 《環境信息條例》( 1992) ,並於 1998 年修訂,即 《環境信息條例修訂案》 ( 1998) 。英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 ( 以及蘇格蘭的類似規定) 對條例進行修改引入使之符合聯邦的承諾,這些承諾規定在聯合國關於信息獲取、公眾參與決策、環境事務司法公正的條例 ( 奧爾胡斯條例) 中,同時也與歐盟指令 2003/4/EC 相適應。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與 《信息自由法》( 2000) 聯系非常緊密。在 《信息自由法》中環境信息被認為是豁免信息,而因此由 《環境信息條例》來規范。

《信息自由法》與 《環境信息條例》關於條件的主要不同點有:

( 1) 條例規定的主體范圍更大,以與歐盟指令相一致———條例和法案中都規定了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主體資格。

( 2) 環境信息的請求不需要書面形式。

( 3) 公共部門保存的信息包括代為他人保存的信息。

( 4) 當需要申請人提供更多特定信息時,公共部門提供建議或幫助的義務要求其在 20 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

( 5) 回復請求的期限適用於所有請求,包括需要進行公共利益評估的請求。條例第 7 條規定,復雜的、內容多的請求,其回復時間可以從 20 個工作日延長至 4 個工作日。

( 6) 對需要收費但超過收費合理限度的請求沒有例外規定。收費的合理限度在依據 《信息自由法》第 9、第 12、第 13 條制定的收費標准中規定。除了在特定的有限的情況下,所有的請求必須處理,任何收費必須合理。

( 7) 申請人收到繳費通知書後付費的期限, 《環境信息條例》規定是 60 個工作日,《信息自由法》規定是 3 個月。

( 8) 《環境信息條例》規定的例外和 《信息自由法》規定的豁免有所不同。

( 9) 公共部門必須制定投訴和再審議的程序以處理申請人認為公共部門沒有遵守條例規定的投訴。這個規定是強制性的———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設立了投訴辦公室以處理其所收到的所有投訴,這些投訴獨立於公開信息的決定。

附錄 D: 公開環境信息義務的例外——— 《環境信息條例》( 2004) 第三部分規定

應該注意到,公共利益評估 ( 如 《信息自由法》中所定義的) 適用於條例中規定的所有例外信息。

這些例外信息包括:

( 1) 個人信息 ( 參考 《數據保護法》( 1998) 的規定) ;

( 2) 在收到申請人請求時,公共部門並未保存有請求索取的信息;

( 3) 信息請求明顯不合理;

( 4) 信息請求描述得過於簡單,公共部門已經根據條例第 9 條履行義務( 提供建議和幫助) ;

( 5) 所請求的信息是正在完成中的資料,或未完成的文件,或不完全的數據;

( 6) 信息請求涉及公開內部通信;

( 7) 信息公開有損國際關系,國防、國家安全或公共安全;

( 8) 信息公開有損司法審判程序,損害當事人獲得公正審判的能力或妨害公共部門調查犯罪或違法的性質;

( 9) 公開信息將損害知識產權;

( 10) 公開信息將損害政府部門的保密工作,而這樣的保密工作是法律所規定的;

( 11) 公開信息將損害商業秘密或工業信息,而這樣的秘密信息是法律保護的法定經濟利益;

( 12) 公開信息將損害提供信息的人的利益,而該人沒有義務提供信息也不同意公開信息;

( 13) 公開信息將損害與此信息相關的環境保護。

❹ 英聯邦國家的制度

君主立憲制

❺ 葡萄牙與英聯邦是否有引渡條例

壯心不已。

❻ 美國為什麼不是英聯邦國家

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13個美洲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緊張關系最終引發了革命戰爭,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爆發。殖民地的代表們在1776年7月4日簽下了《美國獨立宣言》。1777年,獨立的殖民地正式採納邦聯條例,建立了一個聯邦的主權國家、以及行使管理權的聯邦政府,並批准了美國憲法。經歷艱苦的戰爭後,大陸軍團終於擊敗英軍,英國於1783年簽下了巴黎條約,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

❼ 威斯敏斯特條例的內容

《威斯敏斯特條例》 英國議會1931年12月11日根據1926年和1930年兩次帝國會議的決議制定的關於處理英聯邦內部關系的重要法律。它賦予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愛爾蘭和紐芬蘭以完全的立法權。全文除序言外,共12條,主要內容為:①上述各獨立國家享有自治領的地位,不再稱為殖民地,1865年《殖民地法律效力法》不適用於上述各自治領議會所制定的法律;②上述各自治領議會所制定的法律,不因與英國議會所通過的法律、法令、條例或規則相抵觸而無效;③上述各自治領議會對在當地有效的英國法律、法令、條例和規則有廢止和修正的權力;④英國議會所制定的任何法律,除明文規定經某自治領提出請求或表示同意者外,不作為該自治領法律的一部分,不適用於該自治領;⑤上述各自治領享有制定具有域外效力的法律的全權。由於南非已於1961年退出英聯邦,此法對它已經失效。

熱點內容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