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湖南省殯葬條例

湖南省殯葬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06 13:06:13

Ⅰ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省人民政府規章的決定

一、廢止下列省人民政府規章
(一)《湖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二)《湖南省經紀人管理辦法》;
(三)《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辦法》;
(四)《湖南省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二、修改下列省人民政府規章
(一)對《湖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七條第二款、第八條第一款中的「繳費數額」修改為「繳費費率」。
2.在第三十九條第一款後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本辦法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將原第二款改為第三款。
(二)對《湖南省最低工資規定》作出修改。
1.刪除第八條第四款。
2.將第九條第二、三款中的「20.92」修改為「21.75」,第三款中的「每月實際工作天數」修改為「每月計薪天數」,計算公式修改為:「(全年365天-104天休息日)÷12月」。
3.將第十條修改為:「最低工資標准根據我省經濟發展情況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每三年至少調整一次。」
(三)對《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十一條修改為:「按照本辦法規定必須火化的遺體,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取得公安部門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後火化:
(1)在家中、養老服務機構、其他場所正常死亡的,喪主憑本轄區社區衛生醫療機構或者鄉鎮(街道)衛生院出具的死亡證明,及時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並辦理手續後火化。
(2)在醫院(含其他醫療機構,下同)死亡的,喪主憑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及時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並辦理手續後火化。
(3)因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非正常死亡的遺體,由公安部門或者其他司法部門法醫鑒定後出具死亡證明,通知喪主接運遺體並辦理手續後火化。
(4)無名、無主遺體,由公安部門法醫鑒定後通知殯儀館接運、火化。
前款第(四)項所需的火化費用,由縣(市、區)財政列支。」
2.刪除第十七條。
3.將第二十七條修改為:「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將骨灰裝棺土葬的,由民政部門責令喪主限期改正。」
4.將第二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在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以外的地方建造墳墓;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建造永固性墓穴、活人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
根據以上修改,對本辦法的條文順序作相應的調整。
(四)對《湖南省行業協會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七條第二、三款合並修改為:「登記管理機關、行業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促進行業協會發展,規范行業協會管理等工作。」
2.刪除第九條第二款。
3.將第十二條修改為:「行業協會成立後,依法需要辦理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4.刪除第二十條中的「行業協會業務主管單位」和第三十條第二、三款中的「業務主管單位。」
5.將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行業協會的會費標准根據為會員提供服務所需的合理開支和會員的承受能力確定,會費標准須經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無記名投票決定。」
6.將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四)項、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中的「業務主管單位」修改為「行業管理部門」。
(五)對《湖南省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促進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四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五條中的「業務主管單位」修改為「行業管理部門」。
2.將第六條第二款修改為:「縣級人民政府農業、林業、水利等行業管理部門和科協、供銷等組織對協會的發展給予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3.刪除第十條第一款、第三十四條第一、二款中的「業務主管單位」。
4.刪除第十條第二款,將第三款中的「審查意見」修改為「申請材料」。
5.刪除第十一條。
6.將第十二條修改為:「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成立後,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刻制印章、領購票據。」
根據以上修改,對本辦法的條文順序作相應的調整。
(六)對《湖南省國家安全機關偵察證和車輛特別通行標志使用辦法》作出修改。
將第一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七)對《湖南省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三條第一款修改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辦理登記的經營者,取得糧食收購資格後,方可從事糧食收購活動。」
2.刪除第三條第二款和第四條第二款。
(八)對《湖南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將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修改為:「具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糧食保管、檢驗等管理技術人員。」
(九)對《湖南省公共游泳場所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將第十七條修改為:「救生員和游泳教員的培訓、考核及注冊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十)對《湖南省煙草專賣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將第十九條修改為:「涉案煙草專賣品貨值金額的計算,按照國家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十一)對《湖南省漁船漁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1.刪除第七條第二款。
2.將第十一條修改為:「漁船應當按照規定配備船員。駕駛人員、輪機人員、機駕長、駕長等職務船員必須持有相應的《漁業船員證書》,方可操作。無漁業船員證書的不得從事職務船員工作。」
(十二)對《湖南省地圖編制出版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八條第(四)項修改為:「國家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設區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審圖號。」
2.將第十六條第(三)項修改為:「市(州)、縣行政區域內的地圖,由市(州)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3.將第二十一條修改為:「未載明審圖號的地圖出版物,不得公開出版、發行、銷售。未載明審圖號的互聯網地圖,不得提供服務。」
(十三)對《湖南省礦產資源開采登記條件規定》作出修改。
刪除第五條。
本規定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十四)對《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刪除第十三條第三款。
(十五)對《湖南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刪除第四條第一款第(二)項和第三款,將第一款項的序號作相應調整;將第二款中的「第(三)項」修改為「第(二)項」。
(十六)對《湖南省森林資源流轉辦法》作出修改。
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和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中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不動產登記機構」。
(十七)對《湖南省全民義務植樹實施細則》作出修改。
1.將第十四條修改為:「不直接參加義務植樹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根據以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的形式履行植樹義務。各級綠化委員會按照誰組織、誰證明的原則對盡責情況進行調度統計。具備條件的,可以對完成植樹義務的公民頒發全國綠化委員會統一制定的全民義務植樹盡責電子證書。」
2.將第十七條修改為:「對未完成植樹任務的單位,由當地綠化委員會責令其限期完成;逾期不完成,由綠化委員會建議有關部門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行政責任。對無故不履行植樹義務的適齡公民,由所在單位進行批評教育,責令其履行義務。」

Ⅱ 民政法律法規

優撫安置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修正)
2、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3、革命烈士褒揚條例
4、民政部關於貫徹執行《革命烈士褒揚 條例》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
5、湖南省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
6、民政部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衛生部 總後勤部關於重新印發《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試行)》的通知
7、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
8、民政部關於頒發《革命傷殘軍人評定傷殘等級的條件》的通知13、9、軍隊評定傷殘等級工作管理辦法
10、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11、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印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的通知
12、湖南省實施《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細則
13、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休養所暫行規定
民間組織管理類
1、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2、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3、基金會管理辦法
4、關於印發《社會團體年度檢查暫行辦法》的通知
5、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
6、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辦法
7、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8、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9、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管理暫行辦法
社會事務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婚姻登記管理條例
3、中國公民同外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
4、大陸居民與台灣居民婚姻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5、出國人員婚姻登記管理辦法
6、民政部關於發布《華僑同國內公民、港澳同胞同內地公民之間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7、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8、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9、華僑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的
管轄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的規定
10、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11、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12、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基層政權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湖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4、湖南省《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辦法
行政區劃類
1、地名管理條例
2、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3、湖南省地名管理辦法
4、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
5、國務院關於地名命名、更名的暫行規定
6、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
社會救助類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3、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社會福利類
1、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
2、社會福利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3、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
4、關於印發中國福利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5、有獎募捐社會福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
6、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7、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8、民政部關於批准發布《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兒童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行業標準的通知
殯葬管理類
1、殯葬管理條例
2、殯葬事業單位管理暫行辦法
3、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4、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
救災減災類
1、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2、湖南省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3、民政部關於做好救災捐贈款物接收、發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4、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
5、民政部、財政部關於加強特大自然災害救助補助費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Ⅲ 關於墳墓喪葬等法律規定有哪些湖南省有哪些規定

關於墳墓喪葬等的寬泛的規定散見於《民法通則》106條第二款、117條第二款或者《物權法》第36、37條,以及刑法的侮辱屍體罪。
專門性的規定,全國的有:殯葬管理條例(2012年修正本)、關於特殊墳墓處理問題的通知
民發[2000]93號。湖南全省的有: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相關專門規定全文附後:
行政法規殯葬管理條例(2012年修正本)

(1997年7月11日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7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5號發布根據2012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8號公布自2013年1月1
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

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六條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殯葬設施管理
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殯葬工作規劃和殯葬需要,提出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服務站等殯葬設施的數量、布局

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八條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
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第十一條嚴格限制公墓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按照規劃允許土葬或者允許埋葬骨灰的,埋葬遺體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政府按照節約土地、不佔耕地的原則規定。
第十二條殯葬服務單位應當加強對殯葬服務設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陳舊的火化設備,防止污染環境。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規范化的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第三章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
第十三條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
(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十四條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第四章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
第十六條火化機、運屍車、屍體冷藏櫃等殯葬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禁止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
第十七條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罰則
第十八條未經批准,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墓穴佔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第二十一條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製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製造、銷售,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沒收,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殯儀服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退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關於特殊墳墓處理問題的通知民發[2000]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僑辦、港澳辦、台辦、民(宗)委(廳、局)、文物局:
經研究決定,現就有關特殊墳墓處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凡是被列入國家級、省級、市(縣)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

護單位的,應就地做好原基地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未被列入重點而散葬的烈士墓,經報請當地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可將遺骨火化,將骨灰安放或安葬在當地的烈士陵園或公墓;
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知名人士墓遷入當地公墓;已普查登記的古墓葬應予保留並加以保護,平整墳墓過程中,如發現文物應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保護文物
的有關法規妥善處理。二、對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區域內散葬的回民基地,原則上遷入當地的回民公墓。如沒有回民公墓,當地民族工作部門要協調建立回民公墓,在回民公
墓未建立前,按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辦理。三、對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墓地,原則上遷入當地的公墓(包括華僑公墓)。對一些重要的知名愛國人士、台灣重要上
層人士的墳墓以及重點僑務工作對象的祖墓,原則上予以保留,具體對象宜從嚴把握,必須由省僑辦和主管港澳事務的部門(對台胞)提出名單,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批准。對被保留的墳墓,1985年2月8日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發布後建造和修復的,超出面積、擴大規模的部分要予以清理。四、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同胞的范圍要嚴格掌握,由省級有關主管部門負責認定。處理上述問題時,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台同胞的配偶、父母、祖父母等直系親屬可參
照對華僑、外籍化人、港澳台同胞的政策處理。
民政部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國家文物局
二000年四月十七日

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殯葬活動及其管理。

第三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殯葬改革工作的領導,把殯葬管理納入政府工作的目標管理,把殯葬事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把殯葬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列入當地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民政部門做好殯葬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協助做好本區域本單位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積極推行殯葬改革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七條
對違反《殯葬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行為,公民有權向民政、監察等部門檢舉、揭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
第二章火化與管理

第八條
實行火葬的地區由省人民政府劃定:
對劃定區域內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具備火葬條件的鄉(鎮),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經市、州人民政府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可暫不實行火葬。
省人民政府沒有劃定實行火葬的地區和依照前款規定批準的暫不實行火葬的鄉(鎮)的公民死亡後可以土葬。

第九條
火葬區的公民死亡後,應當全部火化:
非火葬區的公民在火葬區區域內死亡的,應當火化。
非火葬區的公民死亡,生前遺囑火化或者表示要求實行火化的,應當遵照其意願火化,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條
死亡後應當火化的遺體應當就地或者就近火化;因特殊原因,需要將遺體運回死者生前居住地火化的,應當持死者生前居住地的縣(市、區)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並經死亡地的縣(市、區)民政部門批准。

第十一條
按照本辦法規定必須火化的遺體,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出具死亡證明後火化。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在醫院(含其他醫療機構,下同)死亡的,喪主憑醫院出具的死亡通知書,及時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並辦理手續後火化。
(二)因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非正常死亡者遺體,由司法部門法醫鑒定後,通知喪主辦理手續後火化。
(三)無名、無主遺體,由公安部門法醫鑒定後,通知殯儀館接運、火化。
前款第(三)項所需的火化費用,由縣(市、區)財政列支。

第十二條
火葬區內的醫院應加強醫院太平間的管理,死亡者遺體運出醫院太平間時,應當及時告知民政部門,防止將遺體運出非法土葬。

第十三條
火葬區內的縣(市、區)應當建立火化殯儀館。
火化殯儀館的設施和設備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

第十四條
殯儀館根據同喪主約定的時間、地點接運死者遺體,也可以由喪主自行運送遺體到殯儀館。
禁止前款規定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經營性的遺體運送等殯儀服務活動。

第十五條
殯儀館應當根據同喪主約定的日期火化遺體。遺體在殯儀館的保存期限一般不得超過7天,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保存的,應當經民政等有關部門批准。
因患傳染病死亡的,醫院或者喪主應當及時報告衛生部門,並依照傳染病防治規定對遺體處理後火化。

第十六條
殯儀館應當嚴格遵守殯葬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殯儀服務收費項目和標准,加強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條件,確保服務質量。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實行規范、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財物。

第十七條
按有關規定對應當發放喪葬費、撫恤費的,有關單位應當憑殯儀館出具的遺體火化證明辦理。
第三章骨灰處理與公墓管理

第十八條
骨灰可以由死者親屬保存,也可以寄存在骨灰堂,或者葬於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者骨灰深埋。
禁止將骨灰裝入棺木後再行土葬。

第十九條
經營性公墓一般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公益性公墓一般以村為單位建立。
公墓的建立與管理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建造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

第二十條
嚴格控制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墓穴佔地面積。
允許土葬的單人遺體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多人的遺體合葬,每增加1人,可以增加用地2平方米。
安葬兩人以下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安葬3人以上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2平方米。

第二十一條
墓穴的使用時間為20年。逾期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使用手續;逾期未辦理手續的,作無主墓穴處理。
禁止建造永固性墓穴。禁止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禁止建造活人墓。

第二十二條
禁止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禁止跨市、州設立經營性公墓辦事機構。

第二十三條
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應當建立在荒山荒地等土地上。
禁止在鐵路、公路主幹道、通航河道兩側,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耕地、風景名勝區、住宅區和自然保護區內新建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或者其他墳墓。
前款區域范圍內已建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墓地外,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進行清理,通知墓主在規定時間內遷移、深埋、不留墳頭。
第四章喪事活動管理

第二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和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污染環境。
城區公民死亡後,應當在殯儀館或者其他室內場所舉行弔唁活動。禁止佔道搭靈棚辦理喪事活動。禁止在出殯沿途燃放鞭炮和拋撒冥紙、冥鈔。

第二十五條
製造、銷售喪葬用品,必須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審查同意後,到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喪葬用品製造和銷售的管理。製造、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
禁止製造、銷售冥鈔、紙人、紙馬、紙房及其他迷信喪葬用品。
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製造、出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將骨灰裝棺土葬的,由民政部門責令喪主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喪主承擔。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以外的地方建造墳墓;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建造永固性墓穴、活人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強制平毀、遷移,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一)未經審批擅自開辦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
(二)公墓內超面積建造墓穴或者超標准樹立墓碑的;
(三)製造、銷售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或者在火葬區區域內製造、銷售土葬用品的。

第三十條
在殯儀活動中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或者破壞殯葬設施;從事非法經營性殯儀服務活動;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由民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予以制止,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處理。

第三十一條
阻礙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部門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違反本辦法規定,除根據本辦法給予處罰外,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三條
民政部門、殯葬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殯葬管理中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有關部門按管理許可權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
少數民族和宗教人士的殯葬活動國家另有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居民、華僑以及外國人的殯葬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1986年2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第十六條
殯儀館應當嚴格遵守殯葬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殯儀服務收費項目和標准,加強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條件,確保服務質量。
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實行規范、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財物。

第十七條
按有關規定對應當發放喪葬費、撫恤費的,有關單位應當憑殯儀館出具的遺體火化證明辦理。
第三章骨灰處理與公墓管理

第十八條
骨灰可以由死者親屬保存,也可以寄存在骨灰堂,或者葬於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者骨灰深埋。
禁止將骨灰裝入棺木後再行土葬。

第十九條
經營性公墓一般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公益性公墓一般以村為單位建立。
公墓的建立與管理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建造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

第二十條
嚴格控制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墓穴佔地面積。
允許土葬的單人遺體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多人的遺體合葬,每增加1人,可以增加用地2平方米。
安葬兩人以下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安葬3人以上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2平方米。

第二十一條
墓穴的使用時間為20年。逾期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使用手續;逾期未辦理手續的,作無主墓穴處理。
禁止建造永固性墓穴。禁止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禁止建造活人墓。

第二十二條
禁止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禁止跨市、州設立經營性公墓辦事機構。

第二十三條
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應當建立在荒山荒地等土地上。
禁止在鐵路、公路主幹道、通航河道兩側,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耕地、風景名勝區、住宅區和自然保護區內新建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或者其他墳墓。
前款區域范圍內已建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墓地外,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進行清理,通知墓主在規定時間內遷移、深埋、不留墳頭。
第四章喪事活動管理

第二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和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污染環境。
城區公民死亡後,應當在殯儀館或者其他室內場所舉行弔唁活動。禁止佔道搭靈棚辦理喪事活動。禁止在出殯沿途燃放鞭炮和拋撒冥紙、冥鈔。

第二十五條
製造、銷售喪葬用品,必須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審查同意後,到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喪葬用品製造和銷售的管理。製造、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民政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
禁止製造、銷售冥鈔、紙人、紙馬、紙房及其他迷信喪葬用品。
禁止在實行火葬的地區製造、出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將骨灰裝棺土葬的,由民政部門責令喪主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喪主承擔。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以外的地方建造墳墓;恢復和建造宗族墓地;建造永固性墓穴、活人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強制平毀、遷移,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一)未經審批擅自開辦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的;
(二)公墓內超面積建造墓穴或者超標准樹立墓碑的;
(三)製造、銷售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或者在火葬區區域內製造、銷售土葬用品的。

第三十條
在殯儀活動中妨礙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或者破壞殯葬設施;從事非法經營性殯儀服務活動;倒賣炒賣、傳銷或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由民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予以制止,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處理。

第三十一條
阻礙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部門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違反本辦法規定,除根據本辦法給予處罰外,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三條
民政部門、殯葬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殯葬管理中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有關部門按管理許可權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
少數民族和宗教人士的殯葬活動國家另有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居民、華僑以及外國人的殯葬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1986年2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Ⅳ 請問:湖南省退休職工死亡喪葬費是多少

企業離休人員病故後,發給喪葬補助費1500元,在火葬區不實行火葬的,不享受喪葬補助費;

2016年1月1日起調整了企業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由原來的16490元調整為18360元。

喪葬費領取所需材料:

  1. 死亡注銷證明(死者生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2. 企業退休人員死亡申報表(社保所提供,死亡待遇領取人要與領取人身份證一致,社保所提供的證明必須註明領取待遇者及其死亡者的關系);

  3. 火化證(由民政局或殯儀館提供),非火化區的,由民政辦出具非火化區證明;四是領取人的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4)湖南省殯葬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決定調整完善我省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有關待遇政策和標准。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標准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包括在職參保人員和已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喪葬補助金按其死亡時上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的四個月發放。

撫恤金按其(包括在職參保人員和已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計發一個月死亡時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最多不超過20個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月,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

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以省人民政府職能部門公布的數據為准。

根據《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4號)規定,職工死亡後按規定應當火葬但未實行火葬的,其遺屬不得享受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二、資金渠道

參加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由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

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標准參照本文執行,所需資金由其所在單位按原渠道列支。

三、執行時間

調整後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標准從2011年7月1日起執行。參加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2011年7月1日至本文下發前死亡,未發放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或按原標准發放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與本文規定標準的差額部分,由社保經辦機構予以補發。

Ⅳ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規

涉及民政工作的法律有四部,另有大量法規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經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2次會議通過,1984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4號公布;根據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第3次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1991年12月29日通過,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並公布施行。

《婚姻登記條例》國務院令 第387號,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烈士褒揚條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1980年6月4日國務院發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同時廢止。

《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民發〔2011〕218號

《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2002年4月22日民政部發布,2013年6月27日民政部部務會議修改,2013年7月5日實施。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國務院發布實施

《信訪條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0號)

《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 第 21 號

《基金會管理條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1988年9月27日國務院發布的《基金會管理辦法》廢止。

《殯葬管理條例》於1997年7月11日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7年7月21日國務院令第225號發布施行。

建議:進入中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官網,進行分類查找。

Ⅵ 湖南省企業單位退休職工死亡後喪葬費和撫恤金標準是多少

據湖南省《關於調整完善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關待遇的通知》第一條,湖南省企業單位退休職工死亡後喪葬費和撫恤金標準是

1、喪葬補助金按其死亡時上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的四個月發放。

2、撫恤金按其(包括在職參保人員和已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計發一個月死亡時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最多不超過20個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到月,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

此外,據湖南省《關於調整完善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關待遇的通知》

1、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包括在職參保人員和已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2、喪葬補助金按其死亡時上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的四個月發放。

3、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以省人民政府職能部門公布的數據為准。

4、根據《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4號)規定,職工死亡後按規定應當火葬但未實行火葬的,其遺屬不得享受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6)湖南省殯葬條例擴展閱讀:

詳細解讀

1、喪葬費加撫恤金總額增加

此次調整後,死亡待遇標准分為喪葬費補助和撫恤金,與2004年標准相比,喪葬費確實減少.但是,2004年的標准在親屬救濟費這塊,對直系親屬有相應要求:父母或配偶男需滿60歲,女需滿55歲;子女未滿18周歲或直系親屬喪失勞動能力等。

而符合這些條件的人不多.調整後的補助政策在撫恤金這塊則對直系親屬沒有條件要求,參保的企業退休職工死後其親屬都能領到撫恤金.調整後的補助,總體是增加的.

2、新標准將保障資金來源

按照2004年的退休企業職工死亡待遇標准,職工死亡後喪葬費由當地社保部門支付,而直系親屬救濟費由職工退休前所在單位負責支付,不少企業退休職工死亡後,由於原企業已經破產或經費不足,其直系親屬在領取一次性救濟費時會面臨很多困難.新標准實施後,參保企業職工的喪葬費和撫恤金都由社保部門支付.

3、喪葬費領取程序未更改

新標准實施後,退休企業職工死亡喪葬費和撫恤金領取手續並無變化。

退休企業職工死亡後,由所在單位或親屬攜帶死亡證到當地社保局辦理死亡異動手續;在規定時間攜帶死亡職工死亡異動表、死亡證等證明在當地社保局辦理《離退休人員喪葬費及個人賬戶一次性支付審核表》.親屬持本人身份證、關系證明(戶口)、銀行存摺、審核表即可在社保局相應窗口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

Ⅶ 湖南省退休幹部職工死後土葬的撫恤金可以領取嗎

根據《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4號)規定,職工死亡後按規定應當火葬但未實行火葬的,其遺屬不得享受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中的具體規定如下:

第三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七條 對違反《殯葬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行為,公民有權向民政、監察等部門檢舉、揭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

第九條 火葬區的公民死亡後,應當全部火化。

非火葬區的公民在火葬區區域內死亡的,應當火化。

非火葬區的公民死亡,生前遺囑火化或者表示要求實行火化的,應當遵照其意願火化,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七條 按有關規定對應當發放喪葬費、撫恤費的,有關單位應當憑殯儀館出具的遺體火化證明辦理。

資料來源:http://www.hunan.gov.cn/fw/grfw/ztlb/zhqt_55192/bzfw/zcfgyjd_56493/201506/t20150624_1760447.html

Ⅷ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規章的決定

一、 廢止下列 32 件省政府規章

(一)《 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

(二)《 湖南省農業環境保護辦法》
(三)《 湖南省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暫行辦法》
(四)《湖南省測繪任務登記辦法》
(五)《湖南省涉案物估價管理辦法》
(六)《湖南省公路養路費徵收管理辦法》
(七)《湖南省礦山企業礦長安全技術業務資格審查辦法》

(八)《湖南省城市房地產稅施行細則》
(九)《湖南省郵政市場管理辦法》
(十)《湖南省醫療機構葯品使用監督管理辦法》

(十一)《湖南省塵肺病防治實施辦法》
(十二)《湖南省狂犬病防治辦法》
(十三)《湖南省公共場所治安管理辦法》
(十四)《湖南省實施〈掃除文盲工作條例〉辦法》

(十五)《湖南省文物市場管理辦法(試行)》
(十六)《湖南省集體合同規定》

(十七)《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辦法》

(十八)《湖南省人事爭議仲裁辦法》
(十九)《湖南省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管理實施辦法》

(二十)《湖南省職業技能開發辦法》
(二十一)《湖南省勞動合同規定》
(二十二)《湖南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
(二十三)《湖南省地名管理辦法》

(二十四)《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省級行政審批項目(第一批)清理結果的決定》

(二十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二十六)《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取消第三批行政審批項目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管理方式的決定》

(二十七)《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取消和下放第四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二十八)《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第五批保留和取消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二十九)《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三十)《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繼續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目錄的決定》

(三十一)《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取消、新增和調整的部分行政許可項目目錄的決定》
(三十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第八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二、對下列 23 件省政府規章作出修改

(一)對引用法律法規名稱和條文與現行法律法規名稱和條文不一致的省政府規章作出修改
1、將下列省政府規章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或者「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湖南省洞庭湖蓄洪區安全與建設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

(2)《湖南省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3)《湖南省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實施辦法》第十八條。

(4)《湖南省測量標志保護辦法》第十六條。

(5)《湖南省實施〈電力設施保護條例〉辦法》第二十五條。

(6)《湖南省計量計費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

(7)《湖南省制止牟取暴利辦法》第十五條。

(8)《湖南省實施〈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辦法》第二十九條。

(9)《湖南省國家安全機關偵察證和車輛特別通行標志使用辦法》第十三條。

(10)《湖南省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

(11)《湖南省實施〈衛星地面收設施管理規定〉辦法》第三十二條。

2、將下列省政府規章中的「《行政復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湖南省耕地保養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

(2)《湖南省漁船漁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

(3)《湖南省國有林場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

(4)《湖南省水庫和灌區工程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

(5)《湖南省實施〈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辦法》第二十八條。

3、將《湖南省水庫和灌區工程管理辦法》第六條中的「《湖南省水法實施辦法》」 修改為「《湖南省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4、將《湖南省實施〈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辦法》第八條、第十二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5、將《湖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實施辦法》第十六條中的「《湖南省計劃生育條例》」修改為「《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6、將《湖南省實施〈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規定》第九條中的「《國家賠償法》第十四條和第二十四條」 修改為「《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和第三十一條」。

7、將《湖南省國有林場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四條」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七條」。

8、將《湖南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辦法》第二十三條中的「《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四條」修改為「《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三條」。

9、將《湖南省測量標志保護辦法》第十六條中的「《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的規定」修改為「《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條的規定」。
(二) 對與上位法規定不一致的省政府規章作出修改

1、將《湖南省開發區管理辦法》第九條中的「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修改為「城市總體規劃」。
2、將《湖南省土地市場管理辦法》第七條修改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屬於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的,應當採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其他用地,同一宗地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以採用協議方式出讓;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3、刪除《湖南省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將第二條修改為「本辦法所稱公眾聚集場所,是指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民用機場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等。」
將第四條第二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消防機構負責對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公安派出所根據省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的規定對其轄區內的公眾聚集場所進行消防安全監督管理。」
將第六條第一、二、三款修改為「 新 建、擴建、改建、建築內部裝修以及用途變更的公眾聚集場所工程項目,應當依法報送公安消防機構審核、驗收或者備案抽查 。
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應當依法向公安消防機構申請消防安全檢查。」
將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公安消防機構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公眾聚集場所有重大火災隱患的,應當責令立即排除;在重大火災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暫時停止使用場所或者停止舉辦活動。」
其他相關條文順序作出相應調整 。
4、刪除《湖南省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十七條。
將第十三條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項目審批 的部門,應當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

告的審查內容。對可行研究報告中未包含抗震設防要求的

項目,不予批准。」
將第十五條修改為「建設單位不按照本辦法規定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或者不按照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將第十六條修改為「 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評價許可證書或者超越許可證書范圍、不按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規范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其評價結果無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依照《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的規定,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
其他相關條文順序作出相應調整。
5、將 《湖南省制止牟取暴利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九條中的「物價管理部門」修改為「價格主管部門」;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中的「價格監督檢查機構」修改為「價格主管部門」。

(三) 對與審批制度改革不相適應的省政府規章作出修改

1、刪除 《湖南省科技咨詢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五條。

其他相關條文順序作出相應調整。
2、將《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第二十二條修改為「禁止倒賣炒賣、傳銷或者變相傳銷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

將第二十五條修改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辦理製造、 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或者個人的工商注冊登記工作時,應當徵求同級民政部門的意見。 」
3、刪除《湖南省實施 〈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 辦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六條。
將第三條修改為「對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的生產、進口、 安裝和使用實行許可制度。」
將第九條修改為「衛星地面接收設施不得進入社會市場流通領域」。
將第十二條修改為「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定點安裝機構, 應當憑用戶出具的省廣播電視管理部門出具的購買證明,向用戶提供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服務。」
將第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定點安裝單位應當按照許可證載明的服務類別、服務區域等事項從事安裝服務活動。但跨縣、市作業時,應當到當地廣播電視管理部門備案。 」
其他相關條文順序作出相應調整。

上述規章廢止或經修改後,由其設定的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項目相應同時取消或調整。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取消或調整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項目的落實工作,切實維護法制統一,確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Ⅸ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規

優撫安置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修正)

2、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3、革命烈士褒揚條例

4、民政部關於貫徹執行《革命烈士褒揚 條例》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

5、湖南省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

6、民政部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衛生部 總後勤部關於重新印發《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試行)》的通知

7、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

8、民政部關於頒發《革命傷殘軍人評定傷殘等級的條件》的通知13、9、軍隊評定傷殘等級工作管理辦法

10、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11、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印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的通知

12、湖南省實施《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細則

13、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休養所暫行規定

民間組織管理類:

1、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2、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3、基金會管理辦法

4、關於印發《社會團體年度檢查暫行辦法》的通知

5、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

6、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辦法

7、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8、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9、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管理暫行辦法

社會事務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婚姻登記管理條例

3、中國公民同外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

4、大陸居民與台灣居民婚姻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5、出國人員婚姻登記管理辦法

6、民政部關於發布《華僑同國內公民、港澳同胞同內地公民之間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7、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8、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9、華僑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的

管轄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的規定

10、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11、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12、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基層政權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湖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4、湖南省《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辦法

行政區劃類:

1、地名管理條例

2、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3、湖南省地名管理辦法

4、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

5、國務院關於地名命名、更名的暫行規定

6、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

社會救助類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3、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社會福利類:

1、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

2、社會福利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3、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

4、關於印發中國福利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5、有獎募捐社會福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

6、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7、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8、民政部關於批准發布《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兒童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行業標準的通知

殯葬管理類:

1、殯葬管理條例

2、殯葬事業單位管理暫行辦法

3、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4、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

救災減災類:

1、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2、湖南省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3、民政部關於做好救災捐贈款物接收、發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4、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

5、民政部、財政部關於加強特大自然災害救助補助費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熱點內容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