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防法律法規
❶ 南京市消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江蘇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和相關應急救援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公安派出所按照規定職責開展消防監督檢查、消防宣傳教育等工作。第六條維護消防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單位和個人有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有舉報、投訴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權利。單位和成年人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第七條鼓勵單位、個人開展和參與消防宣傳、火災預防等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鼓勵建立消防志願服務組織。第八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對消防公益事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單位和個人捐助消防公益事業。財政支持和社會捐助的消防公益性資金的使用和管理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二章消防安全責任第九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職責:
(一)建立和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上級人民政府與下一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簽訂年度消防工作責任書,並考核完成情況;
(二)將消防和應急救援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逐年增加投入;
(三)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組織政府有關部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五)制定火災事故應急反應和處置預案;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職責。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成立消防安全委員會,定期聽取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和其他成員單位匯報,通報消防安全情況,研究、指導消防工作,協調解決消防工作的重大問題。第十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開展消防監督檢查,督促整改火災隱患,依法查處消防違法行為;
(二)依法開展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以及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
(三)組織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指導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和有關單位開展消防演練;
(四)組織指揮並承擔火災撲救,依照國家規定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
(五)負責或者參與火災事故調查;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規劃、發展和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等行政管理部門編制、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和消防規劃時,應當依法履行相關消防安全職責。
質量技術監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
安全生產監督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易燃易爆危險品的相關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人防、旅遊園林、經濟和信息化、商務、交通運輸、體育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及時督促整改火災隱患。第十二條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職責:
(一)建立和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配備消防工作人員,落實消防安全措施;
(二)指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制定防火安全公約,指導轄區單位開展群眾性消防活動;
(三)協助公安機關及其消防機構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四)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
(五)督促物業服務企業落實消防安全責任,組織、指導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多產權建築業主和使用人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六)組織或者協助處理火災事故善後工作。
❷ 齊齊哈爾市社區消防規定(2020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社區消防工作,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創建良好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黑龍江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各區及各縣(市)政府所在地建制鎮的社區消防工作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市社區消防工作堅持立足現有條件,發動和依靠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的原則。第四條社區消防工作由社區居委會負責組織開展。實行物業管理的社區,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協助社區居委會開展社區消防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消防救援機構和公安派出所對社區消防工作依法實施監督。第五條社區內有關單位、個體工商戶及居民有保障本單位、經營場所、家庭消防安全和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的義務。第六條社區應當建立由單位、個體工商戶、居民各方代表參加的消防安全委員會,定期研究、解決社區消防工作問題。第七條社區應當建立義務消防協管員隊伍,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工作。第八條社區應當依託警務室、保安室等場所設置消防工作室,安裝報警電話,配備消防器材,接受社區群眾咨詢、投訴並提供消防服務。第九條社區內應當配備下列消防設施、器材:
(一)在適當地點配置滅火器、沙箱等消防器材;
(二)在公共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設置相應的疏散指示標志、火災事故照明設施。
居民家庭宜配置小型滅火器材。第十條街道辦事處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將社區消防工作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范圍,定期進行考評;
(二)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組織消除火災隱患;
(三)對轄區內社區消防安全專兼職管理人員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部署社區開展消防宣傳工作;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社區居委會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制定居民防火公約;
(二)建立義務消防協管員隊伍;
(三)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巡查;
(四)對社區居民、個體工商戶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進行消防宣傳;
(五)建立社區消防工作檔案;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二條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制定並落實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三)按規定配備、維護社區內公共消防設施、器材,保證完好有效;
(四)協助社區居委會進行消防宣傳;
(五)法律、法規、規章和物業服務合同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三條社區消防工作檔案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轄區基本情況;
(二)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工作情況;
(三)消防設施、器材的配備、維護情況;
(四)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情況;
(五)其他應當包括的內容。第十四條社區居委會和物業服務單位應當每日進行下列消防安全巡查:
(一)消防設施及器材完好、有效情況;
(二)用火、用電情況;
(三)消防車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情況;
(四)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管理、使用情況;
(五)其他應當進行的巡查內容。
根據社區的具體情況,應明確巡查的頻次、路線和重點部位並填寫包括巡查時間、部位及發現的問題和處理結果等內容的記錄,由巡查人員簽名。第十五條對消防安全巡查中發現的消防違法行為,巡查人員應當予以制止,並應當及時報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第十六條社區內火災隱患自身無力解決的,社區居委會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第十七條社區居委會應當建立鄰里守望(照看)機制或制度,督促居民家庭加強對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群體的看護,加強家庭內火(電)源的管理。第十八條凡遇五級以上大風天等高、強火險天氣,社區內嚴禁室外吸煙和動用明火並應當予以公示。第十九條居民住宅區內嚴禁生產、儲存、銷售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使用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消防安全的有關規定。第二十條每個社區應當設置不少於兩處的固定消防宣傳標志。
社區應當定期向居民家庭發放消防宣傳資料。第二十一條社區應當每年對常住人口進行至少一次的消防安全培訓。
❸ 青島市消防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消防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社會財富和人身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第三條消防工作施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遵循消防工作社會化的原則。第四條人民政府將消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事業的發展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第五條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全市的消防工作。區(市)及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第六條各級公安機關是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主管部門。公安消防部門具體履行消防監督職能。
軍事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軍事機關負責,公安消防部門協助。
林地防火由林業主管部門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實施。第七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單
位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依法對本單位消防安全負責。第八條維護公共消防安全、預防和撲救火災,是全社的共同責任和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檢舉、控告和制止的權利。第九條每年11月9日為本市消防活動日,各級人民政府、各單位和公民都應當積極組織或參與消防活動。第二章消防組織與職責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消防工作的領導,建立、完善落實本行政區域的消防安全責任制,研究解決消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保證對消防事業的投入,組織指揮滅火搶險,表彰消防先進單位和個人。
各級人民政府設立消防安全委員會,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第十一條公安消防部門依法履行下列消防監督職責:
(一)監督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查處違反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二)參與編制城市消防規劃並監督實施;
(三)監督、檢查各單位消防工作,審查、確定火險隱患、監督落實消防安全措施;
(四)監督、檢查城鎮消防工程及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對建築工程實施防火設計審核和工程竣工驗收;
(五)對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的安全條件進行審核;
(六)監督消防產品的質量;
(七)組織消防宣傳教育、消防培訓和滅火搶險演習,指導各類地方消防組織的建設和訓練;
(八)組織指揮滅火,參加搶險救災和社會救援;
(九)組織火災事故原因的調查、鑒定,提出有關處理意見;
(十)組織消防科技成果的鑒定和推廣,推動消防科技的研究和開發;
(十一)發布火災信息,統計火災損失;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職責;
林業、港口、鐵路主要部門負責本行業的消防監督工作。第十二條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落實消防工作方案和逐級防火安全責任制;
(二)設立消防安全組織,配備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消除火險隱患;
(三)對職工進行消防教育和培訓,制定滅火和人員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習;
(四)實行承包、租賃經營時,其合同應當明確消防安全責任;
(五)開發引進設備、技術時,應當同時開發、引進相應的消防安全設施和技術;
(六)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協助公安消防部門撲救火災,保護火災現場,協助查處火災事故。第十三條下列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
(一)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大中型生產企業或距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大中型企業;
(二)重要的港口、機場、車站及大型國有和集體林場;
(三)大型專用倉庫,儲油或儲氣基地;
(四)公安消防部門認為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的其他單位。
專職消防隊可以由一個單位建立,也可以由幾個相鄰單位聯合建立。
企業、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的建立或撤消,須經公安消防部門批准。第十四條規模較大的商店(場)、賓館、飯店等人員集中場所,應當建立專職消防班。
專職消防班可兼作保安警衛工作。第十五條鄉鎮和年生產總值超過億元的村,應當組建消防站。其建立與撤消,須經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批准。第十六條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街道,村等應當成立義務消防隊。
❹ 汕頭市消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和公共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城鄉消防規劃,並組織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實施,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業務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確保消防業務經費及時足額到位,並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應增加。第五條市、區(縣)公安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公安消防機構負責實施。公安派出所應當做好職責范圍內的消防工作。
森林、鐵路、民航機場、港口(含漁業港口)以及在沿海、內河水域內航行、停泊、作業的民用船舶的消防工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安全生產監管、規劃、建設、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文化、房管、 國土資源、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做好各自職責范圍內的消防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制定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計劃,依法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消防安全知識列入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內容。司法、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知識納入普法、任職培訓、就業教育和科普等工作的內容。
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單位應當無償開展社會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刊播消防安全公益廣告。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消防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或者舉報違反消防安全行為有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鼓勵發展消防安全技術服務中介組織和建立民間消防基金會。第二章消防安全職責第八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建立、完善、落實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政府負責人和有關部門的消防工作職責,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
(二)將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防火安全委員會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及時解決消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建立健全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和聯合執法機制;
(四)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督促有關單位消除火災隱患;
(五)建立重(特)大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機制,組織或者協助組織撲救、調查重(特)大火災事故;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九條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宣傳、執行消防法律、法規,建立、完善、落實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責任制;
(二)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制定消防安全公約;
(三)協助有關部門督促轄區內單位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四)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採取措施消除火災隱患;
(五)發生火災時及時組織人員疏散、開展火災自救,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火災現場、維護火場秩序和調查火災原因;
(六)配合公安消防機構開展消防執法工作;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制定轄區內的消防安全公約,督促村(居)民遵守,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的消防安全工作。第十一條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依法對單位和個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實施消防行政許可,制止、糾正和查處消防違法行為;
(二)定期公布本轄區內的重大火災隱患情況,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採取措施,限期消除火災隱患;
(三)對使用消防產品實施監督;
(四)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定期進行消防監督檢查;
(五)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依法組織消防安全培訓,管理和指導消防隊伍的建設和訓練;
(六)組織、指揮、承擔火災撲救工作,負責火災原因的調查、認定,進行火災統計,核定火災損失;
(七)開展消防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消防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