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反商業賄賂法規

反商業賄賂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6-06 15:15:42

❶ 英國制定反賄賂法案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反賄賂法案》的確堪當「最嚴厲」之名,因為幾乎所有與「英國」有關聯的個人或者公司都在該法案的約束之下,相對於FCPA,英國的《反賄賂法案》覆蓋面更廣。

「FCPA僅僅是針對公共官員賄賂,而英國《反賄賂法案》也適用於私人或者私營部門間的賄賂行為。」霍金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Crispin Rapinet介紹。

不僅如此,《反賄賂法案》的適用對象非常廣泛,幾乎所有與英國有密切關系的公司和個人都在法案的適用范圍中:在英國注冊的公司自然包含其中。對於並非在英國注冊的公司,只要其在英國設有分支機構,或者在英國經營業務、或者在英國的某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甚至或者僅僅聘請了英國居民,都將受到該法案的約束。

「除了上述一些顯而易見的關系之外,該法案也可能對一些與英國關聯並不是很明顯的公司發揮效力:比如通過一個英國的賬戶而收受賄賂;或者資助在英國的活動(會議等)。」John Rupp認為,這些細節很容易被企業所忽略。

簡言之,只要能與英國扯上關系的個人和公司都有可能觸發《反賄賂法案》的執行,其影響效力從以下的數字中可見一斑。據悉,亞太地區約150家公司的總部都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而中國有不計其數的公司僱傭英國籍雇員,或者在英國有經營項目,這些公司都需要被納入到該法案中。因此,大量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中國公司也應該提高警惕。

「如果這些公司是英國母公司、兄弟公司的代表公司,或者該公司在英國有分支機構,那麼就可能會受到《反賄賂法案》的約束。」John Rupp說,「就算該公司沒有上述關系,其所僱傭的維京群島居民也是法律的適用對象,因為後者毫無疑問是英國籍員工。」

但是,這還遠不是表現《反賄賂法案》全部的威脅力所在。《反賄賂法案》在某些標准上做出了比FCPA更加嚴格的限定,給企業增加了規避的難度。

「不同於FCPA,該法案中對"疏通費"沒有任何例外條款。」Crispin說,「通常情況下,為了加快行政程序,人們可能會向官員支付一定的款項,比如過海關時為了加快產品放行支付的"好處費"。FCPA並沒有過分追究"好處費",但這些行為都可能觸犯《反賄賂法案》。」

《反賄賂法案》的處罰力度也是空前。犯有行賄、受賄或賄賂公職人員罪的個人可能被處以最高達10 年的監禁和罰款;而公司則要處以無限額罰款。

❷ 急問:《反商業賄賂法》出台了嗎

沒有出台。目前懲治商業賄賂違法行為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大致有:

  1. 1993 年頒布實施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首次將商業賄賂明確為違法行為。此外,《保險法》、《建築法》、《政府采購法》等對商業賄賂行為也做出了規定,但這些規定往往不盡一致。

2、國家工商總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商業賄賂法律責任

商業賄賂法律責任:
首先,對什麼人可以構成反商業賄賂中規定的商業賄賂主體?根據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於商業賄賂本身的規定,商業賄賂是經營者為了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利用財物對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進行賄賂的行為,因此,商業賄賂發生在經營者的經營活動中,而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因此反商業賄賂中所規定的商業賄賂的主體只能是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經營者,而不包括國家工作人員或單位,也就是說,如果商業賄賂行為構成犯罪,罪名也只能是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或者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
其次,如果構成反商業賄賂中所規定的商業賄賂行為,企業經營者將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商業賄賂行為根據危害程度的不同,存在違法和犯罪兩個層次,分別應當承擔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第一,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損失屬於民事責任的一種。
第二,承擔行政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以行賄的手段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根據情節的輕重對經營者處以1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如果有非法所得的,應當予以沒收。這里的沒收非法所得和處以罰款的行為都屬於行政責任。第三,承擔刑事責任。刑事責任依照我國《刑法》進行處罰。如果商業賄賂行為本身構成了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受賄罪、單位受賄罪、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介紹賄賂罪等罪名的話,依照刑法分則對不同罪名規定的刑事責任進行處罰。
總之,商業賄賂行為是我國法律所明確禁止的,尤其在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發布實施之後,商業賄賂行為,更是成為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打擊的重點領域,並且由上述文章內容可以看出任何企業經營者從事商業賄賂,都要承擔法律責任,輕則是行政責任,重則有可能是刑事責任。因此希望企業經營者能夠明確反商業賄賂中所規定的商業賄賂行為的范圍,也能夠明確一旦構成商業賄賂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十分巨大,在企業經營者具備這樣的意識之後,就能夠提前做出行之有效的應對辦法,規避商業賄賂行為,避免成為反商業賄賂的執法對象。

❹ 新加坡反對商業賄賂有何法律規定

您好!《新加坡共和國憲法》第四篇公共事務,內容如下:
第七十條:為了本憲法本篇的規范目的,「公職」一詞不包括一切對持有者按日計算報酬的職位。

第七十一條:

第一款:應在新加坡為新加坡設立一個公務委員會,由主席一人及其他成員二至四人組成之。每一成員應由總統依照總理的建議親署書面任命之。

第二款:主席應為生在馬來亞的新加坡公民。

第三款:應有副主席一人,由公務委員會成員從其自己行列中選出之。

第四款:已被任命為公務委員會成員的人,其後就不能在任何公務部門中任職。

第五款:在公務委員會的任何會議上,三個成員構成開會所必需的法定人數,三人內應包括主席或副主席,也得同時包括二者。如果出席已達法定人數,即不得因成員中另有缺席而取消委員會處理事務的資格,而且,盡管有某些無權參加議事的人參加了會議,委員會的任何行動仍屬有效。

第六款:公務委員會的主席和每一其他成員在就職之前應在新加坡首席法官或高等法院的某一其他法官面前按本憲法附表一所刊:列的格式宣讀並簽署盡職誓詞。

第七十二條:任何人不得被任命為公務委員會的成員,並應中止為其成員,如果他是或變成——

(1)公職人員;

(2)直接依照新加坡現行法律規定組成的一個公司的成員或其受雇者;

(3)議會議員或已被正式提名為議員候選人者;

(4)工會或工會任何附屬機構或社團的成員; (5)任何政治團體中持有任何職位者。

第七十三條:

第一款:以遵從本憲法第七十二條:各項規定為條:件,公務委員會的每一成員應自任命之日起任職五年,但有資格連任,除非他親署書面提前向總統提出辭職或根據本條:已被免職。

第二款:如果總理或公務委員會主席同總理磋商後,向總統呈訴公務委員會的一個成員因無能力履行職務(不論由於身體患病或精神失常或由於其他任何原因)或行為不檢而應予免職者,總統應將該建議交付一個由新加坡首席法官和新加坡首席法官為此目的任命的其他高等法院法官:二人所組成的法庭審議之;如果該法庭提出免職的建議,總統應親署書面免除其職務。

第三款:根據上款:建立的法庭應自行規定其議事程序,並得為此目的制定一些規則。 第七十四條:

第一款:對於公務委員會主席及其他成員,應發給可以隨時確定的薪金和津貼,這種薪金和津貼應記,入統一基金帳目,並由統一基金支付之。

第二款:以遵從本憲法為條:件,公務委員會成員的服務條:件應——

(1)由根據本憲法所制定的法律規定之;或

(2)(在其未經或尚未根據這樣的法律作出規定的范圍內)由總統決定之。

第三款:公務委員會成員的服務條:件,在其繼續任職期間,不得作不利於他的變更。

第四款:為了前款:的目的,在公務委員會成員的服務條:件決定於他的選擇的場合,他所選擇的條:件應認為比任何他可能選擇的其他條:件對他更為有利。 第七十五條:

第一款:以遵從本憲法各項規定為條:件,公務委員會的職責應是:對公務部門的成員進行任用、核定、安置在永久性或具有退休金權利的人員編制中,晉升、調動和對之行使紀律管制。

第二款:本條:第一款:中「任用」一詞;不包括擔任職務兩個月或少於兩個月的任用:

「調動」一詞,不包括一個政府部門內部不變更級別的調動。

第三款:公職人員的晉升應以具有正式資格、經驗和功績為基礎。 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適用於給予任何公職人員或其遺孀、子女、家屬或繼承人的退休金、退職金或其他類似的津貼金和補助金(本條:中稱為賞金)的法律,應為在有關之日有效的法律或以後任何對有關人員並非更不利的法律。

第二款:為了本條:的目的,有關之日指:

(1)對於1963年9月16日以前所作的賞金,是指給予賞金之日;

(2)對於1963年9月16日後給予該日前曾是公職人員的一個人或因有關此人所給予的賞金,是指該日前最近給予賞金之日;

(3)對於在1963年9月16日或之後給予第一次成為公職人員的人或因有關此人所給予的賞金,是指第一次成為這種公職人員之日。 第三款:為了本條:的目的,遇有適用於賞金的法律決定於給於賞金之人所作的選擇者,其所選擇的法律應認為比任何他可能選擇的其他法律對他更為有利。

第七十七條:

第一款:遇有根據任何法律任何人或機關可以自由斟酌——

(1)決定一種賞金是否應該作出;或

(2)對已作出的賞金決定其拒絕不給、削減數量或停止給予者,除非公務委員會同意拒絕給予賞金。或根據具體情況,同意作出拒絕不給、削減數量或停止給予的決定,否則該賞金應予作出,並不得拒絕不給、削減數量或者停止給予。

第二款:遇有對任何人可以給予的任何賞金的數額未經法律確定者,除非公務委員會同意給予一項數額較小的賞金,給予他的賞金的數額應是他有資格享有的最大數額。 第三款:本條:中「賞金」一詞和本憲法第七十六條:中的這個詞具有同樣意義。

第七十八條:針對一個公職人員所給予的退休金、退職金和其他類似的補助金,應記入統一基金的帳目並由統一基金支付之。

第七十九條:

第一款:不論本憲法對公職人員可以辭去其職位的情由有何規定,任何公職人員,為了調往其他公職或任何其他公務部門中的某一職位,只要取得政府的同意(此種同意不得無故拒絕),可以放棄本職,如果他在這種情況下放棄本職,他擁有的退休金、退職金或其他類似補助金的權利不得因此受到損失。

第二款:為了本條:的目的,「其他公職」一詞,是指本憲法施行日前生效的1956年退休金法令所規定的公職。 第三款:本條:中「賞金」一詞和本憲法第七十六條:中的這個詞具有同樣意義。

第七十八條:針對一個公職人員所給予的退休金、退職金和其他類似的補助金,應記入統一基金的帳目並由統一基金支付之。

第七十九條:

第一款:不論本憲法對公職人員可以辭去其職位的情由有何規定,任何公職人員,為了調往其他公職或任何其他公務部門中的某一職位,只要取得政府的同意(此種同意不得無故拒絕),可以放棄本職,如果他在這種情況下放棄本職,他擁有的退休金、退職金或其他類似補助金的權利不得因此受到損失。

第二款:為了本條:的目的,「其他公職」一詞,是指本憲法施行日前生效的1956年退休金法令所規定的公職。 第三款:公務委員會可利用書面指令並根據它認為適宜的條:件,將其根據本憲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中有關任何級別的公務部門的職能委託給任何公職人員或公務委員會所任命的任何公職人員委員會,而該公職人員或公職人員委員會就應在公務委員會的領導和控制下行使這些職能。

第八十一條:立法機關應以法律規定由公務委員會行使的其他職能。

❺ 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業賄賂司法解釋。

你好
一、商業賄賂犯罪涉及刑法規定的以下八種罪名:(1)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2)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3)受賄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4)單位受賄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條);(5)行賄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6)對單位行賄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條);(7)介紹賄賂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條);(8)單位行賄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
二、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其他單位」,既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等常設性的組織,也包括為組織體育賽事、文藝演出或者其他正當活動而成立的組委會、籌委會、工程承包隊等非常設性的組織。

三、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包括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國有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

四、醫療機構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在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葯產品采購活動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銷售方財物,或者非法收受銷售方財物,為銷售方謀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的規定,以受賄罪定罪處罰。

醫療機構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有前款行為,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定罪處罰。

醫療機構中的醫務人員,利用開處方的職務便利,以各種名義非法收受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葯產品銷售方財物,為醫葯產品銷售方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定罪處罰。

五、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在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的采購等活動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銷售方財物,或者非法收受銷售方財物,為銷售方謀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的規定,以受賄罪定罪處罰。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有前款行為,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定罪處罰。
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競爭性談判采購中談判小組、詢價采購中詢價小組中國家機關或者其他國有單位的代表有前款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的規定,以受賄罪定罪處罰。

七、商業賄賂中的財物,既包括金錢和實物,也包括可以用金錢計算數額的財產性利益,如提供房屋裝修、含有金額的會員卡、代幣卡(券)、旅遊費用等。具體數額以實際支付的資費為准。

八、收受銀行卡的,不論受賄人是否實際取出或者消費,卡內的存款數額一般應全額認定為受賄數額。使用銀行卡透支的,如果由給予銀行卡的一方承擔還款責任,透支數額也應當認定為受賄數額。

九、在行賄犯罪中,「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行賄人謀取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政策規定的利益,或者要求對方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行業規范的規定提供幫助或者方便條件。
在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商業活動中,違背公平原則,給予相關人員財物以謀取競爭優勢的,屬於「謀取不正當利益」。

十、辦理商業賄賂犯罪案件,要注意區分賄賂與饋贈的界限。主要應當結合以下因素全面分析、綜合判斷:(1)發生財物往來的背景,如雙方是否存在親友關系及歷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2)往來財物的價值;(3)財物往來的緣由、時機和方式,提供財物方對於接受方有無職務上的請托;(4)接受方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提供方謀取利益。

十一、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通謀,共同收受他人財物,構成共同犯罪的,根據雙方利用職務便利的具體情形分別定罪追究刑事責任
(1)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2)利用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3)分別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質追究刑事責任,不能分清主從犯的,可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司法解釋全文,歡迎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