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退伍安置條例
Ⅰ 山東省退役士兵安置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退役士兵安置的相關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規定退出現役的義務兵和士官。第四條退役士兵安置堅持城鄉一體、多元安置、統籌兼顧、體現優待的原則。
退役士兵安置實行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制度。第五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責任和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或者聘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優惠政策。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領導,建立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機制,將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和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國防動員以及雙擁考核評比目標體系,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經費和專項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伍軍人和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領導小組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各級機構編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公安、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國有資產管理、稅務、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第八條全社會應當尊重、優待退役士兵。退役士兵應當遵守有關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規,服從人民政府的安置。第九條對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接收與移交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對於符合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應當根據國務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制定的退役士兵年度移交計劃進行接收。第十一條退役士兵安置地為退役士兵入伍時的戶口所在地。入伍時是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退出現役後不復學的,其安置地為入學前戶口所在地;退出現役後復學的,其安置地為入伍時戶口所在地。第十二條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並享受與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安置待遇:
(一)服現役期間父母戶口所在地變更的,可以在父母現戶口所在地安置;
(二)符合部隊有關現役士兵結婚規定且結婚滿二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戶口所在地安置;
(三)因其他特殊情況,由部隊師(旅)級單位出具證明,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易地安置的。第十三條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本人申請,經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按照有利於退役士兵就業、醫療、生活的原則確定其安置地:
(一)因戰致殘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是烈士子女的;
(四)父母雙亡的。第十四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初級士官,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內跨縣(市、區)易地安置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易地安置的,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中級以上士官,跨縣(市、區)易地安置的,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五條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應當自批准退出現役之日起三十日內,持退出現役證件、部隊行政介紹信到安置地縣(市、區)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報到。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持接收安置通知書、退出現役證件和部隊行政介紹信,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的安置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報到。跨設區的市易地安置的初級士官和服現役滿十二年以上的退役士官,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統一出具接收安置通知書。
退休、供養的退役士兵應當到規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報到。
Ⅱ 淄博市退伍義務兵接收安置辦法
第一條為做好我市退伍義務兵的接收安置工作,促進國防建設,根據國務院《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山東省人民政府實施〈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細則》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退伍義務兵接收安置工作。第三條市、區縣民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退伍義務兵接收安置工作的主管部門。第四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均有義務承擔退伍義務兵的接收安置任務。第五條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入伍地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認真組織接待,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第六條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入伍地30日內,持部隊有關證件到當地安置部門辦理報到手續,同時辦理預備役登記。第七條城鎮退伍義務兵入伍前原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正式職工的,原則上回原單位工作。原單位已撤銷、破產、合並的,由其上一級主管部門或合並後的單位負責安置。
城鎮退伍義務兵入伍前沒有正式工作的,由市和區縣安置部門根據勞動、人事部門下達的計劃安置。第八條鼓勵城鎮退伍義務兵自謀職業。城鎮退伍義務兵自謀職業的,應當在辦理退伍手續後30日內向當地安置部門提出書面報告,自報告提交之日起保留兩年安置資格。
城鎮退伍義務兵在自謀職業保留兩年安置資格期間,向當地安置部門提出放棄安置資格書面申請的,由當地安置部門按當年城鎮義務兵家屬優待金標準的兩倍,發給一次性現金補助,其資金由同級財政負擔。第九條對農村退伍義務兵,各單位在面向農村招工、招干時應當優先給予照顧。第十條勞動、人事部門應當按省有關規定分別編制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城鎮退伍軍人年度安置計劃,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第十一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當地政府下達的計劃指標接收安置退伍義務兵。不得拒絕接收其父母不在本系統(單位)的退伍義務兵。第十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年度招工指標的,應當優先安排城鎮退伍義務兵。用人單位在勞務市場招工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城鎮退伍義務兵。單位制定招工簡章和招工計劃時,不得與退伍義務兵安置規定相抵觸。第十三條各用人單位對分配的退伍義務兵,應當在30日內安排上崗,並從安置部門開出安置介紹信之日起計發工資。因單位拒收造成退伍義務兵不能按時上崗工作的,由接收單位補發自安置部門開出安置介紹信之日起的工資。第十四條退伍義務兵軍齡(包括待分配期間)應當計算為連續工齡和養老保險投保年限,並在住房和其他福利方面享受與本單位同工齡、同工種職工的同等待遇。第十五條對退伍義務兵免收「城市增容費」及其他附加費用。對城鎮退伍義務兵,接收單位不得要求其「帶資入廠」或交納「風險抵押金」、「培訓費」、「企業啟動資金」等費用。第十六條對服現役期間家庭「農轉非」,因公、因戰被評為二、三等傷殘軍人和榮立二等功的農村籍退伍義務兵,符合國家安排工作規定的,公安、民政部門應當及時辦理有關手續,確保及時安置。不能安置的二、三等傷殘軍人,按照規定發給撫恤金,保障其基本生活條件。第十七條對退出現役的特、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國家供養終生。本人要求回原入伍地或配偶所在地安置的,當地應予接收,並按照有關規定幫助其解決住房、醫療和生活等方面實際困難;其配偶及不滿十六周歲或在校學習不滿十八周歲的子女原為農業戶口的,可轉為非農業戶口。第十八條對完成安置任務,在安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當地政府應當予以表彰。第十九條對未完成政府分配安置任務的,由民政部門按每少接一人對單位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其限期安置;逾期仍不安置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第二十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城鎮退伍義務兵,不予安排工作,檔案由其所在街道辦事處(鄉、鎮)保管,按待業人員對待:
(一)無正當理由,服現役不滿一年的;
(二)入伍前有犯罪行為或犯有嚴重錯誤,不符合徵集兵員政治條件的;
(三)在部隊犯有嚴重錯誤而被勞動教養,期滿解除勞教後,不宜留部隊服役的;
(四)在部隊或退伍後待分配期間,觸犯刑法(過失罪除外)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處罰的;
(五)圖謀行凶、自殺或搞其他破壞活動,繼續留部隊有現實危險的;
(六)對已安置的退伍義務兵,無正當理由滿6個月不到接收單位報到的。
Ⅲ 針對於山東省退役軍人安置政策
看了提問那是一個山東省的老退役軍人安置政策問題了。黑龍江省服役的老退伍士兵,退伍後在黑龍江省工作一段時間,後來安置(依據《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第七條規定,超過30天報到後,不會是地方民政局的安置)到老家(山東德州陵縣)縣社,戶口也在這邊。安置信(超過30天報到後,民政部門作為自動放棄安置處理)等資料齊全,您父親不可以享受山東省的退役軍人安置政策!
不管是山東省、就是全國都是執行國務院的政策(《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就是2011年11月以前法規),對退役軍人安置的。比如2011年11月以前,國務院的對與退役軍人安置的政策就是:哪裡來、哪裡去!城鎮兵源的安置工作,農村兵源的回鄉務農。
《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第三條: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第七條:退伍義務兵回到原徵集地三十天內,持退伍證和部隊介紹信到縣、市、市轄區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然後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報到,憑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介紹信辦理落戶手續。
《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第十六條:退伍義務兵接到安排工作的通知後,逾期半年無正當理由,並經多次教育仍不報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不再負責安排工作,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Ⅳ 88年山東省勞動局對退伍軍人安置工資審批表定級,根據什麼政策定級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退役士兵安置堅持城鄉一體、多元安置、統籌兼顧、體現優待的原則。退役士兵安置實行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制度。
Ⅳ 退伍軍人安置有哪些規定
法律分析: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一)服現役期間父母戶口所在地變更的,可以在父母現戶口所在地安置;(二)符合軍隊有關現役士兵結婚規定且結婚滿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戶口所在地安置;(三)因其他特殊情況,由部隊師(旅)級單位出具證明,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易地安置的。
法律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十一條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
(一)服現役期間父母戶口所在地變更的,可以在父母現戶口所在地安置;
(二)符合軍隊有關現役士兵結婚規定且結婚滿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戶口所在地安置;
(三)因其他特殊情況,由部隊師(旅)級單位出具證明,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批准易地安置的。
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享受與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安置待遇。
Ⅵ 山東退役軍人11條的第三條究竟是什麼意思啊
山東退役軍人11條的第三條是:「改革接收安置辦法」的具體辦法和流程。依據是2019年7月31日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業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魯退役軍人發〔2019〕46號)網頁鏈接第三條。
《關於進一步加強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業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三
Ⅶ 退役軍人安置條例是什麼
法律分析:《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是為了規范 退役士兵 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制定的法規。
法律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Ⅷ 退伍軍人安置法規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規定退出現役的義務兵和士官。
第三條國家建立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
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第四條全社會應當尊重、優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第五條國務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第六條退役士兵應當遵守有關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規,服從人民政府的安置。
第七條對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