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
A. 冬季樓上樓下都不交取暖費,我家的溫度提不上來,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可以報備給物業,讓物業前去協調解決,但是由於很多地區的供暖都是自由選擇,因此樓上樓下的鄰居如果堅持不繳納取暖,也沒有有效的強制手段。
B. 冬季室內溫度達不到多少度時,可以拒交暖氣費呀
明文規定沒找到 但有個案例可以參考
冬季供熱直接關系著百姓的冷暖,每年到供暖前夕,蘭州市政府有關主管部門都要召開協調會,並三令五申,要求供熱單位全力以赴保證居民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季,然而誰又能想到,一提起暖氣費的收繳,不僅住戶怨聲載道,就連供熱部門也焦頭爛額。
難以扯清的室溫標准10月24日,家住蘭州王家堡15-50號蘭石研究所家屬院的一位老人來到報社,據他稱,他所在的物業公司為了催交取暖費竟然給居民斷電。這位大爺說他去年的暖氣費沒有交清,沒有交的原因是室溫不達標,按規定,室溫達不到18℃,用戶可以拒交暖氣費,物業部門斷電催費實在讓他難以理解。但記者采訪負責該區供暖的物業公司時,有關負責人說,取暖費的收取令他們頭疼不已,用戶不繳或拖欠暖氣費的理由是室溫沒達到18℃,但當你測量室溫達標時,一些住戶認為你的測溫儀器有問題,對測量結果不認可,還有一些住戶甚至認為只有測溫時室內溫度合格,等測量完後室溫就降下來了。這位負責人無奈地說,供熱部門與用戶在室溫標准方面似乎無法達成共識。
惡意欠費成為「頑疾」據了解,拖欠取暖費已經成為蘭州市結束福利供暖後很突出的問題,每年供暖之前,供熱部門都要對一些拖欠大戶實施停暖。國電蘭州熱電有限公司南干線管理所有關人士對記者說,盡管近兩年來取暖費的拖欠比例逐步減小,但是具體到某個居民樓或家屬院,就可能影響對整個樓群的供暖,如果收繳的暖氣費無法維持整個樓群的運營,只有停止供暖,因為供熱站無法彌補因拖欠造成的巨額虧損。
供熱條例操作難蘭寧小區物業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對記者說,蘭州市在供熱方面的矛盾十分突出,正因為如此,政府才出台了專門條例來調整和加以規范,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操作起來很難。這位人士稱,條例規定了室溫不達標用戶可以拒交暖氣費,但是對室溫標準的界定本身就很難,往往存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扯皮,缺乏權威的仲裁者;還有一個方面,即使室溫不達標,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管道設施、房屋結構等等,這些問題都很復雜,牽扯到房地產開發公司和住戶,而條例中對這些問題都沒有細化,因此執行起來很難。
C. 甘肅省供暖溫度標准
不得低於16℃。
根據《張掖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規定:
第二十四條本市城市規劃區域內供熱時間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因天氣變化情況,經供熱主管部門批准可提前或延長供熱。
各縣(區)供熱時間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第二十五條在供熱期內,用戶採暖、保溫設施達到規范標準的,除不可抗力原因外,供熱經營單位應當保證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達到18℃(±2℃),不低於16℃,室溫合格率不得低於97%。非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執行國家規范標准或由供、用熱雙方在供用熱合同中約定。
(3)蘭州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張掖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規定:
第三十二條在供熱期內,供熱經營單位應選擇供熱區域熱力網中間及末端部位有代表性的住宅,分別取頂、中、低層及不同朝向的房間,檢測用戶室溫,並造表記錄,熱用戶簽字。每月檢測戶數(每戶按80平方米計算)為:供熱面積在5~10萬平方米按10%,10~30萬平方米按5%,30~60萬平方米以上按3%,60萬平方米以上按2%進行檢測。測溫應採用合格的計量器具,標准為:室內距地面0.5—1米,距牆面0.5米,放置於固定物體上,不得手持。
第三十三條熱用戶可以對供熱質量等問題進行投訴。集中供熱系統的熱用戶向供熱經營單位主管部門投訴;分散熱源供熱的向熱源單位主管部門和物業主管部門投訴。對用戶投訴的事項,相關主管部門應及時協調處理。
第三十四條供熱質量責任根據供熱期內測溫結果認定,具體測溫辦法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會同供熱和物業主管部門制定。
因供熱經營單位供熱質量責任給熱用戶造成損失的,由供熱經營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在一個採暖期內,熱用戶舉報的供熱質量問題,經具備資質的機構連續10天檢測查實,用戶室內平均溫度低於16℃時,用戶拒絕交納採暖費,已經交納採暖費的,由供熱經營單位核算退返。
D. 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蘭州市無公害蔬菜管理條例》等三部法規的決定
一、《蘭州市無公害蔬菜管理條例》
(一)將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刪除。
(二)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未經批准擅自佔用無公害蔬菜基地的,由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責令恢復土地原狀,並按照相關規定處罰。」二、《蘭州市供熱用熱條例》
(一)將第三條修改為「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供熱用熱管理工作。市供熱用熱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全市供熱用熱的日常管理工作。
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供熱用熱審批、管理工作,並接受市供熱用熱管理機構的業務指導。
街道(鄉鎮)、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和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所管轄范圍的供熱用熱管理工作。
市、縣(區)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應急管理、供水、供電、供氣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供熱用熱相關工作。」
(二)將第八條修改為「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供熱專項規劃,供熱專項規劃應當符合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將第十一條修改為「新建、改建、擴建和更新供熱鍋爐、熱網及其他供熱設施,建設單位應當向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通過後,由相關部門按項目建設程序分別辦理審批手續後實施建設。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將審核結果報備市供熱用熱管理機構。
採暖期內禁止拆除影響供熱的鍋爐及相關附屬設施。非採暖期,供熱單位確需拆除的,應當在拆除前5個月向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後方可。」
(四)將第十八條修改為「供熱經營實行許可制度。供熱單位未取得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供熱許可證》,不得從事供熱經營。」
(五)將第十九條修改為「《供熱許可證》實行年度檢驗制度。申請或者年檢《供熱許可證》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備法人資格;
(二)具備熱源及供熱設施、設備的建設審批和委託管理手續;
(三)具有相應從業資格的供熱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四)沒有擅自停熱或者棄管等不良供熱記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六)將第二十一條修改為「供熱單位與熱用戶應當依法簽訂供熱用熱合同,供熱用熱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供、停暖日期;
(二)供熱參數;
(三)室內溫度;
(四)事故及維護;
(五)收費標准、交費方式和結算辦法;
(六)違約責任;
(七)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熱用戶發生變更的,熱用戶應當與供熱單位辦理供熱用熱合同變更手續。
向社會公眾供熱的供熱單位,不得拒絕熱用戶合理的訂立合同要求。」
(七)將第二十四條修改為「供熱單位應當嚴格依照合同供熱,保證供熱設施正常運行。在採暖期內,住宅熱用戶的室內溫度不得低於18℃。非住宅熱用戶的室內最低溫度由供熱用熱雙方在供熱用熱合同中自行約定。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各方,加大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工作力度,使老舊建築的室內溫度不低於法定最低溫度。
因設備故障或者其他因素,不能正常供熱時,供熱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搶修恢復供熱,同時通知用戶,並報告縣(區)供熱用熱管理機構,相關單位應當積極配合搶修。
實行供熱計量的用戶,室內溫度由用戶自行調控,但供熱單位應當按設計供熱參數保證供熱。
因供熱單位責任連續停止供熱超過24小時的,向用戶退還當日熱費。」
(八)將第二十五條修改為「供熱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對熱用戶室溫隨機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需經熱用戶簽字後建檔,並上報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和市供熱用熱管理機構應當對檢測結果和建檔工作進行抽查。」
(九)將第二十七條修改為「供熱單位與熱用戶對室溫是否達到標准存在爭議的或者對導致室溫未達到標準的原因存在爭議的,可以向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投訴,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市供熱用熱管理機構應當在接到投訴之時二十四小時內進行測溫,並分析查找導致室溫未達標的原因,同時責成責任方改正。
測溫辦法由市供熱用熱管理機構會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發布。測溫器具應當是經過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檢定合格的。」
(十)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供熱期內,供熱單位不得擅自停業、歇業、棄管,不得擅自推遲、終止供熱或者提前結束供熱,不得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熱,不得隨意採取停止供熱的方式催繳熱費。
非供熱期內,供熱單位確需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熱的,應當對供熱范圍內相關用戶、設施管護以及熱費等事宜做出妥善安排,並在規定時間內,與承接的供熱單位完成供熱設施及技術檔案、用戶資料、熱費等事項的交接工作,同時書面告知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
對於擅自停業、歇業、棄管以及被依法吊銷《供熱許可證》的,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其他供熱單位及時接管。」
(十一)將第三十六條修改為「未經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處置熱源和供熱共用管網的所有權和經營權。」
(十二)將第四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未取得《供熱許可證》擅自從事供熱經營活動的,由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辦,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逾期未取得《供熱許可證》繼續從事供熱經營活動的,由縣(區)供熱用熱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供熱經營活動,並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E. 蘭州市城鎮供熱計量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工作,推行城鎮供熱計量,根據國務院《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和《蘭州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從事民用建築規劃、設計、施工、監理以及從事供熱管理、經營的單位及用戶,均應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供熱計量包括熱源、熱力站供熱量以及建築物(熱力入口)、熱用戶用熱量的計量。第三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城鎮供熱計量改革工作。市供熱管理機構具體負責供熱計量改革的組織實施。
榆中縣、永登縣、皋蘭縣和紅古區供熱計量工作由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並接受市供熱管理機構的業務指導。
質量技術監督、工商、價格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照各自法定職責,做好城鎮供熱計量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城鎮供熱計量應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鼓勵和扶持節能減排和供熱計量裝置的科學技術研究。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城鎮供熱計量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市民的節能意識,並對在城鎮供熱計量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五條既有民用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以市場化運作方式為主,應當發揮國家獎勵資金的引導作用,採取多種籌資方式,建立政府、供熱單位、產權單位、居民個人以及其他投資主體多元資金投入機制。
第二章新建民用建築供熱計量管理第六條新建民用建築供熱系統均應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實行用熱計量收費制度。
公建建築的集中供熱系統,應當安裝使用分樓計量、分室控溫和計量用熱裝置;民用建築的集中供熱系統,應當使用分戶計量、分室控溫和計量用熱裝置。
供熱總管和供熱入口處應當安裝節能溫控裝置,實行計量用熱,裝置費用由供熱單位和熱用戶合同約定。第七條建設單位應當委託符合資質要求的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實施供熱計量工程建設。 第八條建設單位申請施工許可證時,在提交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證明中,應當包含供熱計量的相關內容;否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第九條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加強對供熱計量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對違反供熱計量強制性標准,不按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施工的,責令其限期改正。第十條建設單位對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包含供熱計量工程的有關內容,對達不到供熱計量標準的民用建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第三章既有民用建築供熱計量管理第十一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既有民用建築與供熱設施的建設年代、壽命周期、能源利用效率、供熱能耗以及節能改造成本效益,擬定具備供熱計量改造條件的項目,由供熱管理機構制定具體改造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十二條既有民用建築集中供熱系統,按照公建建築分樓計量和居住建築分戶計量,分室控溫、計量用熱的方式進行改造。
供熱總管安裝節能溫控裝置,改造後實行計量用熱。 第十三條供熱單位的熱源系統可按照智能群控等節能方式改造,改造後實現室外溫度自動補償、系統自控運行。第十四條供熱管網系統可採取預制保溫直埋敷設、安裝溫控裝置等節能方式改造,改造後實現熱網自動調節、節能運行。
第四章供熱計量裝置管理第十五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質量技術監督、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門,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供熱計量器具資格審查備案工作,並向社會公布供熱計量器具備案指導目錄。
質量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供熱計量器具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依法查處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單位。第十六條供熱計量器具的安裝和使用應當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
鼓勵建設、設計、施工單位選用政府供熱計量器具備案指導目錄內的供熱計量器具。第十七條建設單位應當與供熱單位簽訂合同,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建築物熱力入口,供熱計量器具和室內溫度調控裝置的技術指標、質量標准;
(二)建設單位建築節能質量責任和供熱單位供熱計量器具、溫度調控裝置的采購、管理責任以及違約責任。
F. 小區供暖達到什麼標准可以供暖
1、新建的小區首先需要達到應收的標准,也就是說它的設備設施有所完善,並且交付使用了才能夠進行供暖。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考慮入住率,一般入住率要達到50%以上,才能夠採取集中供暖的方式。
2、由供暖公司的工作人員上門來安裝相關設備,達到取暖的要求,需要交齊配套費,等到所有的設施驗收合格之後,才能夠集中取暖。
以甘肅蘭州為例,根據《蘭州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二十條 供熱單位應當保證供熱質量。非分戶熱計量區域熱用戶室溫合格率不低於97%,室內溫度晝夜不低於18℃,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熱用戶擅自改動室內牆體結構和供熱管道,或者對採暖設施進行包裝的。
(二)熱用戶供熱系統設計、安裝不符合國家規范並對供熱質量產生實質性影響的。
前款所列情形須經供熱管理機構核實。
《蘭州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 因供熱單位責任造成用戶24小時以上供熱質量不達標並經供熱管理機構核實,低於室溫合格標准2℃以內的,供熱單位按日向熱用戶退還低溫期的半額熱用費;低於室溫合格標准2℃以上的,供熱單位按日向熱用戶退還低溫期的全額熱用費。
第二十三條 因熱源廠責任造成供熱管網運營單位供熱質量不合格的,由供熱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向熱用戶退還熱用費;但應退熱用費中的50%由熱源廠承擔並向供熱單位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