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把法律法規比喻

把法律法規比喻

發布時間: 2022-06-06 18:22:40

❶ 形容 法律 的詞彙

1、形容法律嚴肅

剛健中正,違法必究,依法治國,執法必嚴,疑罪從無,執法不阿,有法可依。匡扶正義,明理誠信,誠實守法,公平正義,法不責眾 , 法不容情,執法如山,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法不阿貴

2、描繪法律的詩詞

秋懷

[宋] 陸游

少時本願守墳墓,讀書射獵畢此生。

斷蓬遇風不自覺,偶入戎幙從西征。

朝看十萬閱武罷,暮馳三百巡邊行。

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雲台名。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

何時擁馬橫戈去,聊為君王護北平。

3、形容法律公正

法不責眾 無法無天 法不容情 執法如山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 知法犯法 橫行不法 斯公罔法 舞文弄法 以身試法 法外開恩 法外施仁 徇私枉法

(1)把法律法規比喻擴展閱讀:

關於法律的名言

1、法者,治之端也。――荀況

2、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

3、法律是最保險的頭盔。——愛·科克

4、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5、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冠子《冠子·度一》

6、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日蓮

7、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8、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

9、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古羅馬法諺

10、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羅·伯頓

11、榮耀所禁止的法律卻往往應允。——威·索林

12、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丁尼生

13、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14、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

15、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英國政治家伯克E

16、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7、人類法律,事物有規律,這是不容忽視的。——愛獻生

18、人類受制於法律,法律受制於情理。——托·富勒

19、法律應該是鐵的,像鐵鎖那樣。――高爾基

20、在一千磅法律里,沒有一盎司仁愛。——英國

❷ 形容法律的名言

、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2、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棚瀨孝雄
3、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桓寬(漢)《鹽鐵論·疾貪》
4、法律不是保護崇高,而是保護一般。
5、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韓非子·解老》
6、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諸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7、守法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處事,達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穩固。——田桑
8、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的影響力。——阿米爾
9、法律和制度務必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10、勞動受人推崇。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贊賞的道德理想。——杜威
11、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
12、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法)孟德斯鳩
13、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司馬遷(漢)《史記·酷吏列傳》
14、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為
15、以至詳之法曉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蘇軾
16、人類對於不公正的行為加以指責,並非因為他們願意做出這種行為,而是惟恐自己會成為這種行為的犧牲者。——柏拉圖
17、恪守法規,畫出圓滿人生。
18、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晉)傅玄《傅子·法刑》
19、言出為箭,執法如山。——李綠園《歧路燈》
20、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蘇轍(宋)《河南府進士策問三首之一》
21、人民的愉悅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22、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3、用法律更新人們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權機構。消除封建殘余,保證人的尊嚴,促進經濟繁榮,以穩定聯邦形式統一歐洲。——拿破倫
24、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25、法律就像一把遮風擋雨的傘,有了它,我們才能平安快樂每一天,遠離不法侵害!
2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27、律者,因此定分止爭也。——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
28、一切法律都是無用的,因為好人用不著它們,而壞人又不會因為它們而變得規矩起來。——德謨耶克斯
29、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
30、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劉禹錫(唐)《砥石賦》

❸ 法律相關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法律的成語:

【罷馬不畏鞭箠】:罷:同「疲」;箠:鞭子,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會走動。比喻極端窮困的人並不害怕嚴厲的法律和刑罰。

【不法之徒】:對抗或違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竄或犯有暴力行為罪行的亡命之徒。

【不公不法】:不公平待人,不遵守法律。形容為非作歹,仗勢欺人的行為。

【大綱小紀】:指大大小小的法律條文。

【法不阿貴】: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對高貴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許人情寬容。

【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法不責眾】: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干,也就不好懲罰了。

【法成令修】:指有法律為依據,行政命令也恰當。

【法出一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法貴必行】:法律貴在切實執行。

【法外施恩】:施:施行,給予。超越法律而給予恩惠。指寬大處理,免施刑罰。

【法無二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同「法出一門」。

【法無可貸】:指按法律不可寬恕。

【非刑逼拷】: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非刑弔拷】: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非刑拷打】: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廢教棄制】:教:指政教;制:法律制度。廢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護法善神】:宋呂惠卿的別號。指法律的維護者。

【化外之民】:化:開化;民:民眾。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即沒有開化的民眾。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指中國教化達不到、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

【急急如律令】: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於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須立即遵照執行。

【結繩而治】: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禁網疏闊】:指法律過於寬容。

【居官守法】: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❹ 法律法規是什麼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中文名
法律法規
外文名
Laws and regulations
數量
總數約為50萬條
免費查詢
法律門戶網、網路法律、政府網
收費查詢
北大法寶、北大法意、法律圖書館
快速
導航
數量類別分級查詢意義作用
詞語釋意
法制對應的英文是 rule by law。在正常中文使用中,法制一詞並不是「法律制度」這個片語的縮寫。
法制概念的建立是作為另一個對法律存在目的的認識和信念的對立而成的,即法治(英語:rule of law)。法制被認為是奉行法律工具主義,即把法律當作政府統治的工具,而法治則意味著政府本身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法治認為任何人都不能倖免於法律或凌駕法律之上,其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亞里士多德這樣說:「法律應當統治」。歷史上,與法治鮮明對比的另一個信念是羅馬法中的政權凌駕於法律之上 (英語:rex lex)。法治信念首先在普通法系中獲得實現,隨後推向世界。
在西方學界中,rule by law 概念恰恰是在近代了解到中國視法律為工具的法律實踐既不同於政權凌駕於法律之上,也不同於法治信念而建立起來的。Rule by law 這個片語的中文翻譯包括法制,依法而治和以法治國。[1]
數量
1949年至今,法律法規的數量總數約為50萬條(包含已失效的法律法規)
中央法規約113394條
司法解釋約4100條
地方法規規章約309942條
中外條約約4613條
外國與國際法律約789條
台灣法律法規約7028條
澳門法律法規約10794條
香港法律法規約2475條
註:以上數據參考「中國法律門戶網法律法規庫」可能與實際數量略有偏差
類別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大體包括以下幾種法律法規: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規章等。
1、法律[2]:
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

❺ 形容法律的成語

1.敗法亂紀

拼音:bài fǎ luàn jì

近義詞:違法亂紀 反義詞: 遵紀守法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敗:毀壞,摧殘;亂紀:破壞法紀。敗壞法令,擾亂紀律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袁紹傳》:「便放志專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敗法亂紀,坐召三台,專制朝政。」

2.奉公守法

近義詞:克己奉公、謙潔奉公 反義詞: 貪贓枉法、假公濟私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奉:奉行;公:公務。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辦事守規矩。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3.繩之以法

拼音: shéng zhī yǐ fǎ

近義詞:依法從事 反義詞:逍遙法外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解釋: 根據法律制裁。

出處:漢·馮衍《上疏自陳》:「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

4.嚴刑峻法

拼音:yán xíng jùn fǎ

近義詞:嚴刑峻制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丙吉傳》:「後遭條獄之詔,吉扞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5.以身試法

拼音: yǐ shēn shì fǎ

近義詞: 違法亂紀、作姦犯科 反義詞: 廉潔奉公、以身作則、以身許國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❻ 形容法律的詞語

執法如山;法律無情;法不容情;法外開恩;網開一面;
鐵面無私;罪大惡極;罪惡滔天;磬竹難書;罪不致死;
刑法定;罪責一致;法網難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身陷囹圄;牢獄之災;鋃鐺入獄;改過自新;法不責眾

❼ 與法律有關的成語

網頁鏈接

網路上有很多

金科玉律 科、律:法律條文。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

目無法紀 不把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目無王法 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金科玉條 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逍遙法外 逍遙:優游自得的樣子。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❽ 法律相關的成語

法律相關的成語有:目無法紀、目無王法、逍遙法外、知法犯法、作姦犯科。
1、目無法紀
意思是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出自: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八回:此番蔣中丞因該匪等膽敢抗拒官軍,異常兇悍,實屬目無法紀,又加了一個札子給他三個,叫他們如遇土匪,迎頭痛剿。
示例:巴金《家》:「今天要檢查日貨,明天又捉商人遊街,簡直目無法紀。」
2、目無王法
王法∶古時指國家的法律、法令。不把國家的法律放在眼裡。指人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贖身的價銀來,目無王法已極。」
示例:恐怕也只有仗著自己身份的朱游郜了,他目無王法的毆打日本人事件還沒有完,現在又弄出更大的事件,簡直是胡鬧到家了。
3、逍遙法外
逍遙法外,指犯罪的人沒有遭受法律應有的懲罰,仍舊自在無事。
出自:鄧小平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三:「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遙法外。」
示例:巴金《探索集·再說小騙子》:「那些造神召鬼、製造冤案、虛報產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騙子是不會長期逍遙法外的。」
4、知法犯法
知道法律,又違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爺!知法犯法!」
示例:我今年八十三歲,他們這樣欺侮老人,是知法犯法!
5、作姦犯科
為非作歹,觸犯法令;指干違法亂紀的事。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今兒子既在你處,必然是你作姦犯科,誘藏了我娘子,有甚麼得解說?
示例:此外,在絡繹不絕的自流人群之中,難免泥沙俱下、清濁雜陳,有各種各樣的渣滓混跡其中,各種不法之徒在移入地為非做歹,作姦犯科,這在中外人口遷移史上都是屢見不鮮的。

❾ 什麼是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專、部門規章及其他屬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熱點內容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