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不能制定的法律法規
❶ 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制定法律嗎
法律分析: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制定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這些法律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國防、外交、社會各個領域。改革開放20多年來,大部分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包括一大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的法律,以及許多其他方面的法律。例如,為了保障公民權利、健全國家機構組織制度和規范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為了促進教育、科技、衛生事業的發展,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了一批保護環境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方面的法律。為了加強國防建設,制定了國防法和人民防空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❷ 根據法律的規定,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人大級別是什麼
《立法法》第七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版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權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根據以上規定不難發現,一般情況下不能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行政區域級別是「縣級以下」,當然也包括縣級以及不設區的市(縣級市)。
此外,即便設區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也要注意一是只能由該市的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制定,二是設區的市只能制定特定方面的地方性法規。
最後請區分地方性法規和地方規章的區別與聯系。
❸ 縣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嗎
法律分析:不能。只有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才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是指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但是也有例外,即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條 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❹ 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能修改的法律有哪些
可以。對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地方人大既可以採取自上而下、上下聯動的方式開展執法檢查;也可委託下一級人大常委會對有關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情況組織執法檢查。
法律分析
憲法、地方組織法、監督法均明確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不適當的決議、決定,權威釋義也界定上級人大常委會對下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因此,從法理上講,上一級人大常委會對下一級人大常委會是法律監督的關系,依法有權通過開展執法檢查,對下一級人大常委會貫徹實施監督法等法律的情況進行審查。這是毫無疑問的。當然,從憲法、地方組織法、監督法賦予地方各級人大依法監督的本意看,主要是依照監督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若干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重點對「一府兩院」有關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一府兩院」在接受同級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的同時要對其行政執法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對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地方人大既可以採取自上而下、上下聯動的方式開展執法檢查;全國人大和省市人大常委會根據需要,也可委託下一級人大常委會對有關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情況組織執法檢查,受委託的人大常委會應當將檢查情況在向同級執法機關反饋的同時,書面報送上一級人大常委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第二十五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需要,可以委託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有關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受委託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將檢查情況書面報送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❺ 全國人大常委為什麼無權改變國務院制定的法規
首先你要搞清楚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各級政府之間的關系,才能內明白容為什麼人大常委會不能撤銷國務院自定的法規。
全國人大常委會與國務院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全國人大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是上下級領導關系,國務院與各級政府是上下級領導關系。
我國《憲法》和《立法法》規定,上下級領導關系的,上級對下級制訂的法律(國務院和各級政府無權制定法律,只能指定規章,行政法規)、法規、規章,上級認為錯誤的或者不合時宜的,可以撤銷或者改變;
上下級是監督關系的,上級只能對下級制訂的所有法律性文件,只能撤銷,不能改變。
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只能撤銷國務院制訂的規章,行政法規,而不能改變。
❻ 政府能不能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不能。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前者由國務院制定,後者由省級人大及國務院確定的較大的市人大制定。法律並未授權省級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規,省級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政府規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❼ 法律法規不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定的嗎國務院可以定行政法規
是的,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所制度的法律效力高於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如果你發現行政法規同法律相抵觸,你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進行違憲審查。
❽ 我國法律法規都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嗎
我國《憲法來》第五十八條全自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我國《立法法》的第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❾ 普通法和基本法是一個意思嗎如民法和刑法是普通法,那它是基本法嗎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能制定的基本法屬
普通法和基本法相對於憲法是一個意思,民法和刑法是基本法(法律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能制定的基本法屬於相關於憲法條款延伸的法律制度,比如民法和刑法的修改它可以,制定的話就不行了么。
憲法是母法,有最高效力,任何法律都不能和憲法抵觸。由全國人大按特殊程序制定、修改。
基本法是調整公民基本法律關系的法律。比如民法、刑法、民訴、刑訴等。由全國人大制定,全國人大及常委會修改。
普通法指憲法以外的所有法的統稱。(參見張文顯《法理學》)制定修改主體較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