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陝西省水務局法律法規

陝西省水務局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6-06 19:01:40

❶ 國家有關水利的法律法規

你拒絕的對,他們的行為危害了你們房屋的安全,可以拒絕。起訴也是可以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對象是給你們安自來水的單位

❷ 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發展民辦水利事業的暫行規定》的通知

第一章民辦水利的范圍和投資形式第一條民辦水利是指個體、聯戶或集體經濟組織投資興辦的水利工程。第二條民辦水利工程包括:
(一)新建機井、塘堰、小泵站、引水渠道、小水庫、小型人畜飲水工程、小型水電站,以及治河造田等水利水電工程。
(二)在明確國有或集體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的基礎上,由群眾修復改造的工程。
(三)群眾購買或租賃經營國家、集體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
(四)群眾購買集體所有的荒山、荒坡、荒溝、荒灘、荒水(統稱未治理小流域)的使用權並對其進行承包治理。
(五)群眾承包、租賃或購買國家、集體所有的大、中型灌區的支、斗渠等工程設施。第三條民辦水利工程可以獨資興辦、合資興辦和採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興辦。
群眾對國家和集體所有的水利工程進行更新改造、配套時,應在明確其原有工程的產權關系,並確保其保值增值的同時,可以股份制的形式拆股參與民辦水利經營。
國家投資可以向民辦水利工程參股。第二章對民辦水利應實行優惠扶持政策第四條民辦水利可以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一)享受農業貸款低息或貼息的優惠政策。
(二)可申請使用國家對水利建設的有償投資。
(三)集體土地所在者應當適當減收民辦水利工程佔地補償費。
(四)電力部門應當允許民辦小水電上網。
(五)民辦水利工程的供水水價,在地方政府的指導與監督下,由投資經營者參照國家規定的當地供水水價,根據成本和市場供需情況自行確定。
(六)民辦水利工程在其投資收回前可享受有關稅收的優惠政策。
(七)群眾承包國家、集體所有的水利工程,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第三章民辦水利投資者的權利和義務第五條民辦水利投資者享有以下權利:
(一)對新建或購買的工程享有所有權、管理使用權、自主經營權、轉讓權和繼承權。對租賃、承包經營的工程享有管理使用權和自主經營權。轉讓新建水利工程時,向村民小組以外本行政村以內群眾轉讓的,佔地問題由村委會協調解決;向本行政村以外的農村集體單位和個人轉讓的,應依法辦理土地佔用、出讓和變更登記手續。
(二)民辦水利工程建成後,要進行確權劃界,劃定工程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內所有的民辦水利財產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或破壞。
(三)國家因建設需要,對民辦水利工程設施進行拆除或變更時,對由此而造成的損失要給予合理補償。第六條民辦水利投資者應履行以下義務:
(一)認真學習和貫徹《水法》、《水土保持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本省地方性配套法規和規章,依法承擔有關責任和義務。
(二)民辦水利工程要符合當地水利建設的總體規劃,要在水資源調查評價基礎上,按流域(或區域)規劃進行合理開發、綜合利用,並接受水政、水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與監督。
(三)切實履行承包合同及協議,為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四)民辦水利工程管理者要服從當地政府抗洪搶險、抗旱救災的統一調度和指揮。
(五)興辦民辦水利工程要尊重科學技術,做好前期工作,重視工程質量,接受水利部門的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
(六)國家因建設需要,對民辦水利工程設施進行拆除或變更時,投資者和經營管理者要服從國家建設大局,不得阻攔、推諉。
(七)對於不符合當地水利規劃、未經審批而擅自修建的工程或質量有嚴重問題的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令其停止修建,對情節嚴重的可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第四章民辦水利工程審批程序第七條民辦水利工程,按以下程序辦理有關手續:
(一)向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工程可行性報告。
(二)向縣級水資源管理機關提出取水許可申請。
(三)按照水利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報有關部門審批設計文件。
(四)向土地部門申請辦理土地佔用等有關手續,經主管部門審批後,到工商、稅務部門申辦企業法人登記和稅務登記。
(五)民辦小水電站投資者所建項目涉及並網發電事項,在立項時應同時向電力部門提出並網申請報告,辦理並網方案審批手續。第八條民辦水利投資者購買或租賃經營國家、集體所有的大中型灌區控制灌溉面積1萬畝以上的支斗渠工程時,須報經灌溉管理單位主管部門審批。

❸ 水利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國關於水利相關的法律法規有,長江保護法、水法、防洪法和防汛條例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第一條為了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長江流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以及長江流域各類生產生活、開發建設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長江流域,是指由長江幹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集水區域所涉及的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以及甘肅省、陝西省、河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一條 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必須遵守本法。海水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另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一條為了防治洪水,防禦、減輕洪澇災害,維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第一條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防汛抗洪活動,適用本條例。

❹ 水務法律法規具體內容

法律分析:涵蓋了供水管理、排水管理、節水管理、水質管理、地下水管理、水源保護與供水設施建設等7個分類的法規。 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四條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❺ 水利工程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呢

水利工程有關安全的抄法律襲法規資料參考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涉及勞動防護用具,保障作業人員安全施工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涉及安全生產
3《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涉及安全生產制度,各單位責任
4《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涉及特種設備安全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涉及臨時安全用電
6《工傷保險條例》,涉及及時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
7《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涉及團體意外傷害保險,施工隊(民工)也就是買此類保險。
我能想到的就這么多了。

❻ 陝西省水文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文管理,促進水文事業發展,發揮水文事業在防汛抗旱、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作用,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水文站網規劃、建設與管理,水文、水資源監測、調查評價,水文情報預報、分析計算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省行政區域內國家流域機構基本水文測站的水文活動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的水文管理工作。
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水文機構負責實施本省水文管理的具體工作。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支持和協助派駐在當地的水文機構開展工作。第四條省水文機構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實施國家和本省有關水文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
(二)負責為防汛抗旱、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等活動提供水文服務;
(三)負責本省水文專業規劃的具體編制和實施;
(四)負責水文、水資源監測,統一收集、審查、匯編水文資料;
(五)依照有關規定負責水文情報預報及發布;
(六)負責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水文分析計算;
(七)負責水文、水資源監測環境和監測設施的保護;
(八)開展水文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將水文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預算,並在水利基本建設經費中劃撥一定比例資金用於水文基礎設施建設。
為工程建設服務的水文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應當納入工程預算;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施工。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安排適當資金,支持水文事業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第六條從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取得相應資質,並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文、水資源監測環境和設施的義務。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在水文、水資源監測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水文專業規劃與水文站網建設管理第九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本省的水文專業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需要變更或者調整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十條水文專業規劃包括各類水文站網、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水文信息業務、水文科技發展、站隊設置和建設等內容。
水文專業規劃應當依據國家水文技術標准編制,並與流域綜合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及相關專業規劃相協調。第十一條國家重要基本水文測站的設立、遷移、改級、裁撤,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他基本水文測站的設立、遷移、改級、裁撤,由省水文機構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專為防汛、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等公益性事業需要增加水文測站或者在基本水文測站上增加監測項目,由省水文機構按照水文專業規劃和技術標准組織實施。第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因生產、經營活動需要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申請設立專用水文測站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設站技術標准;
(二)監測專用技術裝備和計量器具符合國家和行業技術裝備標准;
(三)具有相應專業的技術人員;
(四)不與基本水文測站重復建設。
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審批時限、程序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規定並公布。第十四條申請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企業事業單位具有相應資質的,由申請單位建設和管理;不具有相應資質的,委託省水文機構建設和管理。
企業事業單位撤銷專用水文測站,應當向原審批機關備案。第三章水文、水資源監測及資料管理第十五條省水文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制定的標准、技術規范,組織實施水文、水資源監測,並保證監測質量。第十六條省水文機構應當對河流、湖泊、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等的水體進行動態監測、評價。
水體受到污染可能危及用水安全或者發生突發性水體污染事件時,省水文機構應當適時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向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
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省人民政府報告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監測結果,並按照規定公布。

❼ 陝西省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和管理,保障用水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是指石頭河水庫引水工程和石頭河水庫水源。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和管理。第四條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和管理實行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專門機構管理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所在地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和管理;省石頭河水庫灌溉管理局(以下稱專門機構)具體承擔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環境保護、建設、公安、交通、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旅遊、衛生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石頭河水庫引水系統的保護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破壞引水工程、污染水源的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第二章引水工程保護第八條石頭河水庫引水工程包括石頭河水庫調水、蓄水、供水工程及其附屬設施。第九條石頭河水庫引水工程保護區為:

(一)水庫大壩兩端及其配套的輸水洞、泄洪洞、溢洪道等設施兩側外延100米以及水庫大壩下游1500米的區域;

(二)引紅濟石調水樞紐工程(溢流壩、進水閘、沖沙閘)和引水隧洞進出口兩側外延100米、上下游各1000米的區域;

(三)輸水明渠渠堤外坡腳(挖方渠道開口線)兩側10米的區域;

(四)輸水暗渠(管)的覆蓋面及其兩側10米的區域;

(五)輸水渡槽、倒虹經過河道的,河道上游1000米、下游1500米的區域;

(六)水量水質監測、通信、供電以及其他附屬設施周邊10米的區域。第十條石頭河水庫引水工程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爆破、打樁、鑿井、鑽探、採石、挖坑、取土、挖砂、修建墓地;

(二)直接或者間接向輸水設施內排放污水、有害物質,傾倒垃圾;

(三)擅自從輸水設施中截流取水;

(四)覆蓋、拆除、損壞有關標志、排氣孔;

(五)擅自修建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栽設電桿;

(六)亂伐林木、陡坡開墾等破壞植被的活動;

(七)執行緊急任務的防汛搶險、軍事、公安、救護車之外的機動車輛在水庫壩頂以及上壩道路上通行;

(八)在水庫壩體上堆放雜物、晾曬糧草;

(九)危害引水工程安全的其他行為。第十一條石頭河水庫引水工程保護區內不得築路、敷設管線;確需築路、敷設管線的,建設單位應當徵求專門機構意見,按照引水工程安全要求組織施工,並接受專門機構的監督檢查。第三章水源保護第十二條專門機構和石頭河水庫水源所在地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源保護,確保石頭河水庫水源保護區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水質標准。第十三條石頭河水庫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

(一)一級保護區:石頭河水庫正常水位線外延100米的陸域以及庫區全部水域;

(二)二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上界以外向水坡區域或者上界外延300米的陸域,以及流入水庫的河流入口起至引紅濟石取水口並上溯2000米的水域及其兩側河岸外延200米的陸域;

(三)準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上界以外的石頭河水庫流域。第十四條石頭河水庫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以及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

(二)向水域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糞便以及其他廢棄物;

(三)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四)使用炸葯、毒葯捕殺魚類和其他生物;

(五)建設嚴重污染水環境以及無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化學制紙漿、印染、製革、電鍍、煉油、農葯等項目。第十五條石頭河水庫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

(二)向水體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開采礦產資源;

(四)從事養殖業和種植農作物;

(五)旅遊和旅遊開發活動;

(六)堆放工業固體廢棄物、垃圾、糞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修建墓地和掩埋動物屍體;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動。

本辦法施行前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已有的排污口應當限期拆除;已有的旅遊設施、采礦設施等污染源應當予以取締;有害物質應當清除。

❽ 水利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4、《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7、《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❾ 陝西省取水許可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國務院《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單位或者個人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直接從江河、湖泊、水庫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除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情形外,應當辦理取水許可證。

直接取用其他取水單位或者個人的退水或者排水的,應當辦理取水許可證。

本辦法所稱取水工程或者設施,是指閘、壩、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電站等。第三條取水許可制度的實施應當遵循節水優先、嚴格保護、公開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則。

實施取水許可必須符合水資源綜合規劃、流域綜合規劃、水中長期供求規劃和水功能區劃,應當堅持地表水與地下水統籌考慮,實行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優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兼顧農業、工業、生態與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應當與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相適應。第五條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月取水量不超過50立方米的;

(三)為了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取(排)水的;

(四)為了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水的;

(五)為了農業抗旱和維護生態與環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取水,應當在危險排除或者事後10日內,將取水情況報取水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五)項規定的取水,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許可權,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第七條審批機關應當簡化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改進審批服務。第八條申請取水的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具有審批許可權的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申請利用多種水源,且各種水源的取水許可審批機關不同的,應當向其中最高一級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第九條申請取水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與第三者利害關系的相關說明;

(三)屬於備案項目的,提供有關備案材料;

(四)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其中,取水量較少且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的建設項目,申請人可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但應當填寫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表。第十條審批機關收到取水申請後,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並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屬於本機關受理范圍的,或者申請人按照本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予以受理;

(二)申請材料不完備或者申請書內容填注不明的,應當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三)不屬於本機關受理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申請人向有受理許可權的機關提出申請。

審批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取水申請的,應當自收到取水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出具加蓋本機關專用印章和註明日期的書面通知。第十一條取水許可實行分級審批。

(一)屬於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所屬流域管理機構審批的取水,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二)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取水和省屬大型灌區農業灌溉取水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以外的取水許可審批許可權,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第十二條審批機關受理取水申請後,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指標,按照統籌協調、綜合平衡、留有餘地的原則審批申請人的取水量。

審批的取水量不得超過按照行業用水定額核定的取水量,也不得超過取水工程或者設施設計的取水量。

熱點內容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