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形式7種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形式7種

發布時間: 2022-06-06 19:15:09

Ⅰ 民事證據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3條的規定,民事訴訟證據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審判人員在運用這一證據時應注意防止將虛假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對於當事人的陳述應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進行審查核實,以確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1)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形式7種擴展閱讀:

勘驗筆錄在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一定的事實,對與案件爭議有關的現場、物品或物體親自進行或指定有關人員進行查驗、拍照、測量後的記錄。

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非常的多,其中以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證人證言最為常見,它在訴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Ⅱ 民事訴訟法證據形式有哪些

一,什麼是民事訴訟證據?

民事訴訟證據:是指能夠證明民事案件真實情況的客觀事實材料。

1. 客觀性

作為民事證據的事實材料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作為證據事實,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以真實而非虛無的、客觀而非想像的面目出現於客觀世界,且能夠為人所認識和理解。

2. 關聯性

指民事證據必須與案件的待證事實之間有內在的聯系。

這種事實材料所表現出來的關聯性一般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1). 直接的聯系,如事實材料所反映出來的事實本身就是待證事實的一部分;

2). 間接的聯系,如事實材料所反映出來的事實能夠間接證明某一待證事實成立。

3. 合法性

作為民事案件定案依據的事實材料必須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並且其獲得、提供、審查、保全、認證、質證等證據的適用過程和程序也必須是合乎法律規定的。

二,民事訴訟法證據形式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律規定的民事訴訟證據的表現形式為標准,我國民事訴訟證據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電子數據、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八種。

1. 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形等所記載的內容或表達的思想來證明案件真實的證據。

2. 物證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狀、質量、規格、特徵等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

3. 視聽資料,是指利用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儲存的資料和數據等來證明案件事實的一種證據。

4. 證人是指知曉案件事實並應當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傳喚到法庭作證的人,證人就案件事實向法院所作的陳述稱為證人證言。

5. 當事人陳述是指當事人在訴訟中就與本案有關的事實,向法院所作的陳述。

6. 鑒定人是指那些接受聘請或指派憑借自己的專門知識對案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科學研究並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結論的人。

7. 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在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一定的事實,對與案件爭議有關的現場、物品或物體親自進行或指定有關人員進行查驗、拍照、測量的行為。對於查驗的情況與結果製成的筆錄叫勘驗筆錄。

8. 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Ⅲ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的證據有七種嗎

答:有七種。 第六十三條 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回)視聽答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Ⅳ 證據的種類有多少種什麼樣的證據不合法

一. 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鑒定意見等。因為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種類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通常情況下,證據包括:

1、當事人的陳述;

2、書證;

3、物證;

4、視聽資料;

5、電子數據;

6、證人證言;

7、鑒定意見;

8、勘驗筆錄等。

二. 下列證據是不合法的:

1、作證主體不合法的。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2、取證程序不合法的。如以威脅、欺騙、引誘等非法方式收集證據。

3、表現形式不合法。

4、證據要件不合法。法律要求應當具備特定形式或履行法定手續才能成立的書證,還必須符合特定形式.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62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做證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注意事項:

避免筆錄內容單薄。言詞證據中記錄的內容如果太過簡單或籠統,盡管反映了案件事實,但是因為不能充分反映細節,極容易被推翻。

所以,應盡可能圍繞違紀或犯罪的構成要件,詳細記錄案件事實。甚至可以在一份筆錄中重復記錄案件事實的關鍵點,用一個甚至多個細節來驗證案件事實的客觀存在,同時也是用「細枝末節」驗證被談話人所述言詞的真實性。

Ⅳ 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證據種類有哪些

1、書證;2、物證;3、視聽材料;4、證人證言;5、當事人的陳述;6、鑒定結論;7、勘驗筆錄。以上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Ⅵ 民事訴訟中證據有幾種表現形式

根據證據依託載體的差異,可以將其劃分為八種表現形式:

(1)書證。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形等所記載的內容或表達的思想來證明案件真實的證據。在司法實踐中,書證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管是手寫還是列印,也不論是紙張還是布料、竹木材質;只要其記載或表示的內容可以證明案件事實,都可以作為書證,發揮重要作用。在民事訴訟中,這類證據數量最多,范圍最廣,故有「證據之王」之稱。比如,在產品質量糾紛案件中,產品買賣合同、發票、訂貨單、提貨單、三包憑證、產品質量承諾書,都是常見的書證。需要提示的是,在民事訴訟中提交這類證據時最好能夠提供證據原件,若僅能提供復印件而無法與原件核對,則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2)物證。物證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狀、質量、規格、特徵等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這種證據通過自身的外部特徵和自身所體現的屬性來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不受人們主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具備較強的真實性。在產品質量糾紛案件中,常見的物證有作為爭議標的物的產品、因使用產品而受到損害的其他物品、使用產品遺留下的痕跡,等等。一般來說,提交物證時應當提交原物。除非因物證的自身屬性或其他客觀情況,提交原物確有困難,才可以提交復製品或照片。這時,復製品和照片只是固定和保存原物的方法,作為物證的仍是原來的物品和痕跡,而不是復製品或照片本身。比如,因高壓鍋發生爆炸,彈飛的鍋蓋打裂了牆體上的幾塊瓷磚。在消費者證明自身損失的過程中,碎裂的瓷磚可以作為物證,以自身存在的破碎證明產品侵權造成的損失。但是,消費者無法將一堵牆搬來提交給法院,也不宜過早地鑿下瓷磚破壞現場。這時,就可以向法院提交照片來代替原物。

(3)視聽資料。視聽資料是指利用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存儲的資料和數據等來證明案件事實的一種證據,可分為錄音錄像資料、電視監視資料以及電腦貯存的數據資料三類。嚴格來說,視聽資料和書證一樣是以所載內容來實現證明目的,應歸入書證的一種。但考慮到載體的特殊性,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將其獨立歸為一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錄音錄像設備日漸普及,視聽資料作為證據使用的頻率日益提高,在民事訴訟中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產品質量糾紛案件中,消費者與產品經營者的電話錄音、監控記錄下的產品引發事故過程,都是常見的視聽資料證據。使用這種視聽資料作為證據時,最好不要進行編輯、剪切或其他加工,其內容最好涵蓋完整的事件過程,不能因斷章取義而存有疑點,更不能以非法手段獲取。

(4)電子數據。電子數據即電子證據,本質屬於一種電子信息,其感知只能依靠電子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進行播放、檢索或顯示。這種證據易於保存,形態穩定,可以實現精確復制,也可以在虛擬空間里無限快速傳播。與傳統的證據形式相比,電子證據非常特殊,是我國2012 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新增的證據類型。

(5)證人證言。證人證言是指因知曉案件事實,由法院傳喚到法庭作證的證人向法院所作的陳述。這里提到的「證人」,並不局限於傳統意義的自然人,也包括知曉案件情況的單位。為保障證人證言的真實性,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出庭如實作證的義務,作偽證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無論證人是單位還是個人,證言的真實性及可靠性都會受到信息感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以及其他客觀因素的限制。因此,證人證言的客觀真實性,需要審判人員盡可能結合其他證據進行印證,才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在形式上,證人證言可分為口頭形式與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是指證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實向法庭作出的陳述,書面形式則是證人以文字形式向法院陳述已知的案件事實。原則上,證人經法院傳喚均應當出庭作證,但如果有年邁體弱、行動不便、特殊崗位無法離開、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自然災害等出庭困難的情況,就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將欲向法院陳述的事實書面化。

(6)當事人的陳述。當事人陳述是指當事人在訴訟中就與本案相關的事實,向法院所作的陳述。嚴格來說,當事人自我陳述的內容恰恰是需要由證據證明的內容,本身不應作為一種證據,但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將其列為證據的一種表現形式。和證人證言一樣,當事人陳述也可以分為口頭陳述及書面陳述兩類。同時,由於當事人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與訴訟結果有直接的利害關系,這種證據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甚至會帶有一定的虛假性,在實踐工作中證明力不大。

(7)鑒定意見。鑒定意見是指由鑒定人運用專業知識、技術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鑒別、判斷後作出的結論。民事訴訟中,鑒定意見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醫學鑒定意見、痕跡鑒定結論、筆跡鑒定結論、行為能力鑒定結論、會計鑒定結論,等等。其中與產品質量糾紛關系最緊密的,當屬產品質量鑒定結論與事故鑒定意見。和其他表現形式的證據相比,鑒定意見具備很強的獨立性與專業性,它由鑒定人根據案件的事實材料,按照一定的科學標准作出。鑒定機構以及鑒定人員往往是隨機產生或法院指定,與任何一方當事人均沒有關聯,可信度較高。同時,鑒定意見具有一定的結論性。不同於其他證據僅就案件事實的一方面或幾方面起到一定的證明作用,鑒定意見不僅要求鑒定人敘述根據案件材料觀察到的事實,還要求給出結論性的鑒別和判斷。

(8)勘驗筆錄。勘驗筆錄是指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在訴訟過程中為查明一定的事實,對於案件爭議有關的現場、物品,或物體親自進行或指定有關人員進行查驗、拍照、測量等行為後,記明查驗的情況與結果的工作筆錄。勘驗筆錄既是一種獨立的證據,也是一種固定和保全其他證據的方法。在產品質量糾紛案件中,這種證據使用的頻率很高。為了查清產品質量問題以及侵權損害事實,法官經常會進行現場勘查,查明出現質量問題產品的數量、其他財產損害情況等事實。這類證據一般都是法院自行製作的,在一些案件中,也可能來自委託鑒定機構或評估機構在鑒定或評估過程中進行的勘驗。

上述這些形式的證據,民事訴訟當事人原則上應當自行收集。但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申請法院去調查收集。對於當事人沒有提交,也沒有申請調取,但確實為案件審理需要的證據,法院一般也會主動進行調取,然後在法庭上向各方當事人出示。

Ⅶ 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的種類有哪些

熱點內容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