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環保法規培訓

環保法規培訓

發布時間: 2022-06-06 20:38:59

1. 環保培訓的主要內容

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環境規劃、監測、評價乃至環境政策法規,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生態恢復、能源利用

2. 企業員工環保培訓內容是什麼

第一部分:環保的基本知識,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環保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幾個有關環保的概念。環境保護是我國確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保是環境保護的簡稱。環境污染要素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態環境惡化與新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之一。

第二,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第三,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義。

第二部分: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以及公司的各項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法律的手段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下面講公司在貫徹環保法律法規方面所做的工作。

企業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企業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長壯大,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

3. 環保知識培訓試題3.按照目前兩高司法解釋,超標3倍或者pH小於

摘要 「兩高」司法解釋規定: 非法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或者致使公私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行為,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新環保法亮點 環保部門可實施查封、扣押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的,環保部門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 新環保法亮點 明確管理責任 有下列行為的給予記過直至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違規審批;對違法行為進行包庇的;依法應當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而未作出的;對超標排放、偷排、造成環境事故等行為,發現或者接到舉報未及時查處的;偽造監測數據的;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而未公開的

4. 環保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一、培訓背景

面對數以萬計的中國環境、安全及工業衛生法律法規及相關標准,企業如何學習並了解,並在實際管理中運用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相關標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一項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的核心工作,並作為評判企業是否符合EHS管理體系、符合供應鏈EHS管控標准、符合社會責任關懷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准則。

本程課將從最新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入手,結合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環境、安全及工業衛生的法規運用、現場實務操作展開培訓,讓學員對環境、安全及工業衛生法律法規的實施與方法有一個詳細的認知,並能有效的根據培訓內容進行動作分解和活動實施落地。

二、培訓內容

第一講:環境、安全及工業衛生法律法規基礎知識

1.1環境、安全及工業衛生法律法規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1.2新版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及相關配套法規內容解析

1.3在EMS、OH&S體系中對相關法律法規管理的要求

第二講:企業在新、改、擴建中的環境、安全及工業衛生法律法規管理

2.1環境三同時管理

2.1.1環境影響評價及批復相關法規介紹

2.1.2環境公眾參與相關法規要求

2.1.3環境三廢(廢水、廢氣、雜訊)檢測適用標准及判定方法

環境三同時驗收管理要求

2.1.4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解讀-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指標及評分方法

2.1.5案例:針對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四個等級(綠、藍、黃、紅牌)的後果

2.2安全三同時管理

2.2.1安全三同時管理相關法規解讀

2.2.2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及安全現狀評價三個類別導則的解析

2.2.3危險化學品庫安全評價細則要求

2.2.4如何按照<安全評價通則>組織建築項目安全三同時驗收

2.3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

2.3.1 職業病防治法解析

2.3.2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的風險等級

2.3.3職業危害預評價與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的區別

2.3.4 如何開展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物理或化學)

2.3.5 職業危害因素的申報管理

5. 哪裡有環保知識培訓的內容

企業環保方面的法律規定,廢水、廢氣、固廢、雜訊的治理與防治,環保檔案的建立等

6. 企業職工環境保護知識培訓年度與計劃

一、環境監督員要抄按照省襲市縣環保部門的安排參加各類培訓,增強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好培訓課件、筆記的整理匯總,以便對企業從事環保作業人員進行崗位培訓。
二、對企業從事環保作業人員根據崗位職責進行分類登記。
三、收集相關的環保資料匯編下發給環保作業人員以便學習,如工作需要,需外聘專業技術人員對員工進行理論、實踐培訓。
四、培訓人員要按時參加培訓,做好培訓記錄,更重要的是結合本崗位實際情況學習實踐操作,做到「精、通、透」三點。
五、每季度要進行一次培訓,由企業環保機構進行組織。
六、培訓實行簽到制度,不能無故遲到、早退、曠課,如有事由需提前請假,事後及時補充培訓筆記。
七、每次培訓結束必須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後方能上崗。
安環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日

7. 節能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1、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為主,對生產經營中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有如下規定:
第二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二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第二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
2、《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第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培訓管理制度,保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所需經費,對從業人員進行與其所從事崗位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從業人員調整工作崗位或者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當對其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檔備查。
第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應當符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十二條 中央企業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屬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造成人員死亡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其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重新參加安全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對造成人員死亡的生產安全事故負有直接責任的,應當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重新參加安全培訓。
另外,還有《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 、《安全生產行業標准管理規定》 、《 安全生產監督罰款管理暫行辦法》及《勞動法》中都是有涉及。

熱點內容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