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

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06 21:34:31

Ⅰ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的決定(2004)

一、將第七條修改為:「推廣農業機械新技術和新機具,應當堅持試驗、示範、培訓、推廣的程序。推廣農業機械產品,應當在推廣地區經過試驗證明其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推廣涉及人身安全、環境保護和具有地區適應性要求的農業機械產品,應當向農業機械管理部門備案。
「農業機械推廣實行推廣責任制,推廣者應當對推廣後果負責。」二、將第十九條修改為:「取得牌、證的農業機械及其駕駛、操作人員,應當參加農業機械監理機構依法進行的定期安全技術檢驗和駕駛證(操作證)定期審驗。檢驗不合格的農業機械應當暫停使用,及時維修。」
本決定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Ⅱ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的決定(2010)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0年9月29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對《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刪去第四十條。

本決定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並對條款順序作相應調整,重新公布。

Ⅲ 江蘇省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預防和減少農業機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國務院《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機械的生產、銷售、使用、維修以及安全監督管理等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業機械,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等相關農事活動的機械、設備。第三條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保障安全、促進發展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納入政府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加大財政投入,將宣傳教育、隱患治理、檢驗檢查、事故處理等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提升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水平。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其所屬的農業機械安全監理機構具體負責農業機械的登記、技術檢驗、操作證件核發、安全檢查、事故處理、報廢認定等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明確承擔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單位和人員,按照規定職責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生產、銷售和維修第六條鼓勵和支持開發、生產、推廣、應用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第七條省標准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省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農業機械安全技術地方標准體系。第八條在組織農業機械推廣鑒定時,省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應當對需要推廣的農業機械做好安全鑒定,安全鑒定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機構實施。第九條農業機械生產者應當建立健全質量保障控制體系,按照農業機械安全技術標准組織生產,在農業機械危險部位設置安全防護裝置。

農業機械生產者應當對產品進行檢驗。經檢驗合格的,應當附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和標注安全警示標志。產品經檢驗合格方可出廠銷售。

農業機械生產者應當建立產品出廠記錄制度,出廠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三年。第十條農業機械銷售者應當查驗產品合格證等證明文件或者認證標志。

農業機械銷售者應當向購買者當面交驗、試機,介紹產品使用方法和維護保養知識,說明安全注意事項,開具銷售發票,提供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

農業機械銷售者應當建立銷售記錄制度,銷售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三年。第十一條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建立健全農業機械銷售服務體系,保證零配件供應,依法履行修理、更換、退貨義務。

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因農業機械或者零配件質量問題給使用者、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第十二條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發現其生產、銷售的農業機械存在設計、製造等缺陷,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損害的,生產者應當及時召回,銷售者應當立即停止銷售並協助生產者召回。

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發現農業機械可能存在設計、製造等缺陷的,應當及時通知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調查處理,並通報當地質量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對實施召回的缺陷農業機械,農業機械生產者應當及時採取修正或者補充標識、修理、更換、退貨等措施消除缺陷。農業機械生產者應當承擔消除缺陷的費用和必要的運送缺陷農業機械的費用。

對不召回缺陷農業機械的,省質量監督部門應當責令生產者召回,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責令銷售者停止銷售;拒不召回的,由省質量監督部門發布農業機械安全警示公告。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農業機械化發展需要,扶持綜合性、區域性農業機械維修中心建設,鼓勵、支持和引導農業機械合作經濟組織開展農業機械維修服務。第十四條從事農業機械維修經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取得相應的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並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手續。

農業機械維修經營者應當遵守相關的安全技術標准和維修質量保證期的規定,在核準的維修等級范圍內開展業務,保證維修質量;發現維修的農業機械存在其他安全隱患的,應當告知送修人。

農業機械維修經營者應當填寫維修記錄,維修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三年。

Ⅳ 無錫市農業機械維修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業機械維修管理,提高農業機械維修服務質量,保護農業機械使用者和維修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業機械,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等相關農事活動的機械、設備。
本條例所稱農業機械維修,是指為保持和恢復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和使用性能而進行的維護、修理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農業機械維修點,是指單位、個人依法開設的用於農業機械維修的工廠、店鋪。第三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機械維修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市、不設區的市、區人民政府的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業機械維修的監督、管理工作。
質量技術監督、工商、交通、勞動、物價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農業機械維修管理工作。第五條市、不設區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機械維修管理工作的領導,科學規劃農業機械維修網點布局,建立健全農業機械維修網路體系,促進農業機械維修點建設,確保維修質量。
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有關政策、法規宣傳,為農業機械使用者和維修經營者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第六條農業機械維修點劃分為一、二、三級綜合維修和專項維修。
綜合維修和專項維修的維修技術條件及維修業務范圍,按照有關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執行。第七條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由不設區的市、區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核准。
不設區的市、區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在核准一級、二級綜合維修點和燃油泵、液壓泵、曲軸、電機電器等專項維修點的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前,應當徵求上級農業機械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八條設立農業機械維修點應當向不設區的市、區農業機械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相應的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
申請辦理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農業機械維修經營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相應的維修設施和場地使用證明;
(四)主要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清單;
(五)主要從業人員的技術職稱和職業資格證書。第九條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在受理申請人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對申請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頒發相應的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不予核準的,書面說明理由。第十條農業機械維修點經核準的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向原發證部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終止營業的,應當在三十日內向原發證部門繳銷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
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不得塗改、倒賣、出租或者出借。第十一條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農業機械維修點的技術等級資質進行監督檢查。
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不符合技術等級資質條件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由原發證部門依法撤銷其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書。第十二條農業機械維修點的農機修理工,應當經過技術培訓考核,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
各技術等級考核,按照國家頒發的技術等級標准進行。第十三條農業機械維修點應當在核定的維修等級和范圍內開展維修技術服務,確保農業機械性能良好,安全運行。第十四條農業機械維修點應當按照規定製定相應內部制度和維修服務規范;健全維修質量檢驗制度,配備專(兼)職檢驗人員;建立維修技術檔案和台帳。第十五條農業機械維修點使用的量具、儀器和設備應當保持技術狀態完好,經常進行自檢並定期送計量部門檢驗,經檢驗合格方可繼續使用。第十六條農業機械維修點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准和工藝規程提供維修服務;
(二)對實施大修的農業機械,開具大修保修憑證,向委託方提供全部維修技術資料;
(三)嚴格執行收費標准,明碼標價,如實出具維修項目和零配件清單;
(四)從事大修和維修費用在一千元以上的維修業務,與委託方簽訂書面農業機械維修合同。第十七條農業機械維修活動禁止下列行為:
(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使用不合格產品及零件;
(二)利用維修配(部)件或者報廢機件拼裝、改裝農業機械整機;
(三)擅自改變農業機械技術性能和技術參數;
(四)承修國家規定報廢和禁用的農業機械;
(五)鑿改、重製農業機械發動機號、車架號。

Ⅳ 江蘇省農業機械推廣辦法(201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農業機械推廣工作,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保障農業機械化事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業機械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等相關農事活動的機械、設備。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機械推廣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領導,制定農業機械推廣規劃,並將其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高對農業機械推廣的投入,用於農業機械推廣的資金應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增長;根據財力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基金,採取扶持措施,鼓勵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完善農業機械推廣體系;促進農業機械科技研究開發和教育培訓事業;對在推廣農業機械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機械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農業機械推廣管理工作。同級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對農業機械推廣工作進行指導。第二章農業機械推廣體系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機械推廣機構(以下簡稱農業機械推廣機構)、農業機械科研單位、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鄉農業機械推廣服務機構以及其他農業機械推廣服務組織和個人構成農業機械推廣體系。

農業機械推廣機構應當根據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開展農業機械推廣工作,加快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普及應用。第七條農業機械推廣機構的職責是:

(一)參與制訂農業機械推廣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對確定推廣的農業機械進行試驗、考核、示範;

(三)提供農業機械技術、信息服務;

(四)傳授農業機械新技術;

(五)指導下級農業機械推廣機構、群眾性科技組織、農業機械生產、經營企業和個人的農業機械推廣活動。第八條農業機械推廣機構應當具備試驗示範基地以及必要的儀器設備和服務設施。

農業機械推廣機構的人員構成,應當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其比例應當不少於80%。農業機械推廣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有計劃地接受技術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第九條農業機械推廣機構的推廣服務設施基本建設項目應當列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基本建設計劃。

農業機械推廣機構的在編人員經費和推廣經費,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和有關規定,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第十條農業機械推廣機構承擔試驗、示範及政府公益性推廣項目,實行無償服務;承擔技術服務、技術承包等其他推廣項目,實行有償服務。

農業機械生產、經營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到農村開展農業機械推廣活動,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第三章農業機械推廣管理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地農業機械推廣規劃,組織農業機械推廣體系實施農業機械推廣項目,促進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更新和農業結構調整。第十二條農業服務組織和農業勞動者根據自願原則選擇和使用農業機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制農業服務組織和農業勞動者使用指定的農業機械產品。第十三條鼓勵引進國外、省外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產品。

推廣農業機械必須堅持試驗、鑒定、示範、培訓、推廣的程序。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必須在推廣地區經過試驗證明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第十四條推廣具有地區適應性要求的農業機械產品,必須向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申報;推廣涉及人身安全、環境保護的農業機械產品,必須向省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申報。國家規定實施推廣許可證管理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省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應當公布實施申報管理的農業機械種類、目錄,並公開申報程序;對涉及人身安全、環境保護的農業機械種類、目錄,應當會同省經貿、環保部門共同確定。第十五條要求申報推廣農業機械產品,符合下列條件的,省、設區的市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應當予以核准:

(一)產品通過鑒定,具備應有的使用性能;

(二)符合有關產品標准和產品說明;

(三)經試驗具有先進性、適用性和使用可靠性;

(四)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其它條件。

經過核准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省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公告。

Ⅵ 有誰知道農機的報廢標準的就是各種農機具的使用年限,如果有地區劃分,最好給江蘇的使用年限,有懸賞!

小型輪式拖拉機使用年限在12年以上的(或累計工作1.4萬小時);
中型輪式拖拉機使用年限在14年以上的(或累計工作1.6萬小時);
大型輪式拖拉機使用年限在16年以上的(或累計工作1.8萬小時);

熱點內容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
解決勞動法爭議途徑 發布:2025-02-01 06:44:11 瀏覽:145
行政法兩大主體 發布:2025-02-01 06:40:49 瀏覽:47
公司法律聯絡員工作 發布:2025-02-01 06:29:32 瀏覽:649
臨沂市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1 06:16:55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