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市場文明誠信經營規章

市場文明誠信經營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6-07 01:48:48

㈠ 怎樣寫誠信准則

以下僅供參考:

三明市工商聯會員企業誠信守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信用經濟。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誠實守信是企業立業之道,興業之本。目前市場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假冒偽劣、坑蒙欺詐、違約毀約、偷稅漏稅、逃廢債務等失信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市場呼喚誠信,企業需要誠信。在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建設誠信文化中,企業負有重要責任,我們有勇氣搞好自律。為此,全市工商聯會員企業特製定並共同遵守本守則。
1.增強誠實守信意識。全市會員企業要深入普及《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教育,積極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文明企業活動,倡導誠實守信、平等競爭、公平交易的生產經營道德風尚,杜絕弄虛作假、坑蒙欺詐、假冒偽劣等不道德行為;樹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經營思想,堅決摒棄金錢至上、見利忘義的價值觀念。
2.恪守誠實經營理念。不斷健全企業管理制度,規范企業經營運作,不做虛假財務報表,不做虛假信息廣告,不侵害他人知識產權。
3.堅持質量第一。要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嚴格質量管理,勇於技術創新,用優質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取信於社會,不得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侵犯、坑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4.嚴格履行合同。要在經營活動中,嚴格實踐合同契約和承諾,重合同,守信用,不得違約和毀約。企業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監督,遵循行規行約,不搞欺詐活動。建立良好的銀企互信關系。
5.自覺遵守法律。要增強法制觀念,把依法治企與以德治企結合起來。在經營活動中要嚴格依法辦事,不搞違法亂紀行為,嚴格遵守企業會計准則,照章納稅。
6.完善自律機制。要建立健全企業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制訂企業誠實守信自律守則,使企業誠信有章可循,讓社會監督有據可依,自覺接受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依法檢查和監督。
7. 提倡善待員工。要以人為本,尊重員工的人身權益,關心員工的切身利益,履行用工合同,反對拖欠員工工資,做好職工勞動保護工作。
8.提高全員素質。要組織企業員工認真學習掌握法律、法規,精通職業技能,以適應國際市場環境,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提升以誠信為基礎的踐約能力,反對不正當競爭,防範違規行為。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恪守誠信原則,自覺同有悖誠實原則的行為作斗爭,為逐步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社會風尚而共同努力。

㈡ 資陽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規范全市農貿市場規劃建設、開辦運營和管理,維護交易秩序,保護農貿市場開辦者、服務管理機構、入場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四川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規劃建設、開辦運營、入場經營和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的規定。第三條農貿市場具有公益性、民生性,應當遵循「政府主導、統規分建、屬地管理、規范運營、扶持發展」的原則。

農貿市場交易活動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禁止不正當競爭和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統籌協調轄區內農貿市場的規劃、建設及管理工作,制定促進農貿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

市、縣(區)商務部門負責會同規劃部門編制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指導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推進行業組織建設。

市、縣(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農貿市場經營主體登記、交易行為監督管理等工作。

市、縣(區)規劃、住房城鄉建設、食品葯品監管、質監、衛生計生、城市行政執法等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對農貿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屬地原則,積極推進轄區農貿市場建設,依法開展日常監管,協調處理相關問題。農貿市場應設立市場綜合管理辦公室。第二章規劃建設第五條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應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應嚴格執行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不得擅自改變。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鄉(鎮)規劃以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第六條農貿市場建設應當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規范及國家相關規定。第七條資陽市中心城區、縣(區)城區活禽交易、屠宰實行集中定點、白條上市、冷鏈配送,農貿市場內不設活禽交易、屠宰功能區。已經設置的,應當逐步取締。第八條新建農貿市場以政府投資為主體,逐步提高國有農貿市場佔比;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改造農貿市場。探索農貿市場、社區用房、養老服務設施等一體化社區便民商業綜合體建設模式。第九條農貿市場包括單獨規劃建設的農貿市場和配套建設的農貿市場,由規劃部門會同商務、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將農貿市場建設相關要求列入出讓地塊規劃設計條件,國土資源部門依據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設計條件在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予以明確。配套農貿市場項目應當與開發建設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第十條農貿市場產權不得分割出售,不得改變使用功能。第十一條本辦法施行前建成的農貿市場,不符合農貿市場建設規范的,應當按照農貿市場建設規范逐步升級改造;不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要求的,應結合城鄉建設、舊城改造逐步調整。

暫不具備農貿市場建設條件的,可設置便民菜店、生鮮超市。第十二條未按照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和建設規范進行建設的,規劃執法部門應當責令整改,整改後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商務等部門驗收。第十三條因農貿市場網點缺失,確需設置臨時農貿市場的,由市、縣(區)商務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論證並提出方案,經市、縣(區)人民政府同意後組織實施。第三章開辦運營第十四條開辦農貿市場應當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規范要求;具備與農貿市場相適應的固定場地、設施、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農貿市場開辦者應依法進行登記;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五條農貿市場應劃行歸市,進行功能分區,其中農戶自產自銷區不低於市場經營面積的15%。第十六條市場服務管理機構應當與入場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依法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二)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查驗、追溯和不合格食品退市銷毀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發現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向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報告。

(三)查驗進入市場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無檢疫合格證的,不得進入市場。未實行集中定點屠宰的農貿市場,應當設立相對獨立的鮮活家禽經營區域,實行封閉或半封閉式宰殺,存放、宰殺、銷售區域應適當分離。按規定排放污水,建立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制度,配備相應設施設備。

(四)設置公示欄,公布服務項目、攤位租賃服務費收費標准、市場管理制度、場內經營者證照、消費者投訴電話、食品安全等有關信息。

(五)保持市場內通道暢通,制止場內佔道經營、超出攤位(門店)范圍經營、車輛亂停放等行為。根據市場垃圾量設置密閉式垃圾收集容器,保持市場環境衛生整潔和市場容貌美觀。

(六)在市場顯著位置設置符合要求的復檢計量器具,接受消費者投訴,進行調解。配合消費者協會和有關部門對消費爭議進行調查處理。

(七)落實人員開展病媒生物滅殺,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市場環境病媒生物密度,使之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八)建立入場經營者誠信經營檔案,鼓勵依法、誠信經營。制定市場文明公約,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各項整治和創建活動,遵守農貿市場考核和統計制度。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㈢ 文明經營的禮儀

一、 儀態
指一個人在他的行為過程當中的姿勢和風度。
(一) 走姿:如風一樣的輕盈
基本要領:
1、 上身挺直。
2、 走動中肩部不要搖晃。
3、 小腿挺直,腳後跟先著地,切忌膝部力量過松,造成身體上下顛動。
4、 兩手輕握拳,兩臂隨步伐有節奏的在兩側輕輕擺動,下頜微微後收,視線平視,不東張西望。
5、 按照自己的步伐有節奏的前行。步度——前腳腳跟於後腳腳尖的距是一至一個半的腳長。步位——兩腳順著一條真線前進。
(二) 站姿:如松一樣的挺拔
基本要領:
1、 兩腳跟相靠,腳尖分開45度至60度。
2、 兩腿並攏立直,身體重心放在兩腳上。
3、 腰背挺拔。
4、 收腹挺胸、抬頭、脖頸挺直。
5、 雙目向前平視,微笑,微收下頜。
(三) 手勢:引導時會用到手勢
基本要領:在領路和引方向時要注意手指自然並攏,掌心向上,以肘關節為支點,指示目標,不能以食指來指指點點,領路時應與顧客保持2~3步的距離,領路員應在客人右前方2~3步,到拐角處稍做停留,等待客人。
(四) 表情:目光和表情
基本要領:
二、 談吐
三、 著裝打扮
四、 儀容

其次,我們一起來學習接等顧客的基本知識:一、 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1、「款」客之心隨時保持
2、「我」是一個企業的代表
3、匠心比心
4、顧客選擇商店
5、善待每一位顧客
6、用專業知識幫助顧客
二、 接待顧客的流程及營業員的接待規范
1、 顧客臨櫃打招呼
2、 留意顧客需要,詳細推薦
3、 推薦邊帶商品
4、 成交付款
5、 禮貌送客

㈣ 市場管理制度

為加強市場管理,實現「管好市場,服務社會」的目標,結合中心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一、市場物業管理(一)我中心市場物業包括所管轄的集貿市場房地產和市場生產經營設施等。上述資產屬中心所有,任何人不得隨意佔用、破壞。(二)市場商鋪台位由各物業所統一管理。各所要積極引導、教育經營者服從管理,配合職能部門開展的各項管理工作,愛護市場設施及周圍環境。(三)維護和完善市場內設施,保證設施處於完好狀態。租賃後的商鋪台位只准用作經營,不準改作他用,不能隨便改變原結構或破壞商鋪台位外貌及其配套設施。如需改變結構的,由經營者向物業所提出申請,經市場管理股和規劃建設股同意後,方能改動;否則,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改動者(經營戶)負責。(四)市場內建立安全生產制度。物業所要引導、教育經營者做好治安和防火工作,出現事故時,經營者之間要互相照應,共同維護市場的治安和安全。
二、市場經營管理
(一)市場商鋪台位的租賃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物有所值」的原則,充分結合市場供求關系,實現最好效益。
(二)各物業所市場商鋪、固定台(攤)位的定費標准必須報市場管理股審批備案,商鋪、固定台(攤)位價格變動由市場管理股審批,公開招租和公開投標方案必須報市場管理股審批。各物業所改變市場設施、調整行市結構或增減行市台(攤)位,必須報市場管理股審批後,再送規劃建設股審核,經批准才能動工。
(三)各物業所要按照規定收取市場設施租賃費和有關費用,並及時存入指定銀行帳戶。
(四)各物業所必須約束經營者遵守法規和市場內各項規章制度,按照約定的地點或區域經營,不得隨意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物業管理所應當與經營者簽定書面合同,就擺賣規范、交易商品種類、水電使用、衛生、消防、治安等方面作出約定。
(五)各商戶要保持市場的清潔衛生,不準隨處拋丟垃圾,不準在商鋪台位搭建任何建築物,不準在市場內亂拉繩索晾曬物品,不準在市場內堆放危險物品。停放車輛時,按指定的地點停放。
三、市場物業管理所監督管理
(一)物業所必須定期檢查、督促、處理市場內的治安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及時更新市場設施,協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進一步健全各項制度和防護措施。
(二)物業所要經常檢查本單位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本單位的收費和管理情況,組織幹部職工學習各項法律法規,對幹部職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
(三)物業所要經常組織安全檢查,發現存在漏洞和隱患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防止案件、事故的發生。
(四)物業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市場管理公約,並教育經營者嚴格遵守。對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的經營者,應本著「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進行處理:
1、不按規定繳納市場設施租賃費的,按漏交額加倍收費。
2、不按市場規定亂擺亂賣的,按應繳攤位費加倍收費後,再安排到適當的位置上擺賣。
3、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經勸阻仍不改正、或拒不服從市場物業管理所管理的,取消其進場經營資格。
4、不遵守衛生、防火規定及進行危害市場人財物安全行為的,取消進場經營資格,造成損失的追究其有關責任。

㈤ 跪求:批發市場的經營管理公約

市場經營者文明公約
為了進一步實現規范化管理,保證市場有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維護廣大客戶的利益,創造公平競爭的氛圍,做好文明經營和文明服務,特製定文明經營服務公約,望大家互相監督實施。
一、 自覺遵守市場管理規章制度,維護市場秩序。
二、 交易要遵循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的原則。
三、 對銷售的商品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的價格政策,嚴禁非法
牟取暴利。
四、 共同維護市場清潔衛生,不亂扔垃圾爛菜,廢包裝物品在
貨位附近集中堆放,以便清運。
五、 賣方客戶自覺按指定貨位擺放商品車輛,做到整齊劃一,
買方車輛按順序進場,上貨時讓開通道,聽從管理人員指揮,不阻礙交通,不準在場外交易,以防上當受騙。
六、 買賣雙方都要文明經商,禮貌待客,互相尊重,不打人罵
人,發生交易糾紛,要合情合理協商解決,雙方不能協商的,交由治安辦公室處理解決。
七、 遵守管理規定,維護市場秩序。公平交易,秤准量足,不
欺行霸市,不強買強賣,不就地轉手加價倒賣,不坑騙對方,更不得偷竊他人財物。
八、 經營者要按規定交納市場管理費和稅款等,不瞞報數量、
金額。
九、 不轉讓轉租市場的磅砰、棉被、苫布等。不從中漁利。
十、 維護市場治安秩序,遵守市場各項規章制度,不違法亂紀。
十一、 儀表端莊,服裝整潔,不穿拖鞋,不光膀子。
十二、 經營時間內不能吸咽、酗酒、打撲克、聚眾賭博、 不
得大聲喧嘩。

為了搞好市場的場容、場貌,維護市場正常的經營秩序,創造清潔、優美、文明的購物環境,維護市場公共秩序及市場安全,特製訂本公約,以求共同遵守。
一、商戶在市場內開展經營活動,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及西安市工商、稅務管理部門有關規定和市場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市場管理人員的管理,維護市場信譽。
二、維護商戶的合法經營權益,公司對市場有管理、維修責任,以保障市場的正常使用,並為商戶創造一個安全、清潔、舒適的經營環境。
三、商戶不得佔用約定鋪位外的樓面,不得佔用鄰近的公用通道。
四、商戶和公司雙方另有書面約定時,商戶可在另行約定的時間內,於另行約定的場地從事促銷活動。
五、公司提供良好的經營場地,適於經營。包括良好完整的場面、良好完整的水電、消防系統、良好完整的柱子、牆面、電梯及衛生間等公共功能系統。
六、商戶不得在經營場地內私自製作和掛貼廣告、宣傳品及其他展示物品。如確有需要,可向公司提出方案,經批准後方可實施。如商戶未經公司許可而自行掛貼展示宣傳物品,造成外觀影響,公司有權制止並處罰。
七、商戶可向公司申請內外部廣告位,有償使用。
八、在經營商鋪內,商戶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嚴禁存放任何違禁品、易燃易爆危險品。若有違反並造成嚴重後果,概由商戶自行承擔,觸犯法律由相關部門追究其法律責任
九、公司為商鋪提供24小時安保服務,保證市場整體經營及商品安全。但商鋪必須做好對自已經營場地的商品保護,公司不負責商鋪商品數量的管理,不對商品數量的短少負責。
十、經營場地內的商品歸商戶所有,實行自願保險,費用由商戶負擔,發生重大事故造成損失後,由保險公司按規定賠償。若商戶不買保險,發生意外的重大損失時,公司有義務協助公安部門的調查,但不負責賠償。
十一、商戶須嚴格遵守國家、省、市關於安全防火的各項規定,與公司簽定且嚴格履行防火責任書,保證自已經營場所的消防安全,店鋪進行裝修及日後經營必須符合安全要求,並配備滅火器。
十二、商戶必須自覺維護和保持市場內的清潔衛生,門前衛生實行三包。不得亂扔瓜皮果皮及飯盒等雜物。
十三、商戶在經營時間內不得在經營場所內高聲喧嘩、打鬧、不得聚眾鬧事、不得從事與核准經營范圍無關的其他活動
下面還有一個:

㈥ 農貿市場規章制度

網路轉載——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寧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貿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
益,根據《青海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農貿市場是指由開辦者提供固定場所、設施,經營者進場進行集中和公開交易農副
產品,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交易市場。
第三條 本市市轄區范圍內農貿市場的開辦、經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農貿市場實行屬地管理,並遵循統一規劃、規范管理、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原則。
第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農貿市場管理長效協調機制,保障
農貿市場健康發展。
第六條 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市農貿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
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
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農貿市場建設的組織推動、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區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具
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建設的組織落實和監督管理。
國土資源、規劃與建設、公安消防、衛生、食品葯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稅務、價格、農牧、動物防
疫、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協同做好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市轄區人民政府根據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按照資源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組織編制和實施農
貿市場布局規劃和建設管理方案。
第八條 鼓勵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及境外投資 者,按照「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以多種形式投資
市政府令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
依法舉辦的農貿市場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九條農貿市場經營者可以依法成立或者自主加入行業協會。行業協會應依法設立、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民主管理、行為規范、自律發展。
第二章 規劃編制和市場開辦
第十條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作為商業網點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合理布局、便民利民、協調發展的原則,會同規劃與建設
、國土資源、房產、公安消防、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編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
布實施。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原則上每5年修編一次,有特殊情況需修改調整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報批。
第十一條 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規劃與建設、公安消防、城市管
理行政執法、衛生、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制定西寧市農貿市場建設標准,報經市人民政府批
准後實施。
第十二條 編制農貿市場布局規劃,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
(二)農貿市場的規模、位置應與居住人口、地域范圍相適應;
(三)農貿市場配置應方便群眾生活,滿足群眾需求;
(四)農貿市場布局應與其他社區商業服務設施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
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編制農貿市場布局規劃,並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
備案。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農貿市場布局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標准;
(二)具備與農貿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地、設施、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
(三)具備與農貿市場規模相應的資金;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開辦農貿市場應當依法進行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並在取得營業執照後60日內,向登記
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同級商務部門辦理備案。需要辦理建設、用地等其他審批手續的,應當按有
關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農貿市場的建設不得佔用城市道路,妨礙交通。
新建居住區或舊城改造中配套建設的農貿市場項目應當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
農貿市場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破壞農貿市場的場地和設施。
第十六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健全市場管理制度,做好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場地租賃和經營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建立經營者檔案,記載
經營者基本情況、信用狀況等;
(二)設立消費者投訴服務站,落實專人受理消費者投訴,並根據投訴的具體情況,報告相關行政主
管部門;消費者投訴服務站應當設有經市法定計量 檢定機構強制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以下簡稱合格計
量器具)、意見箱和監督電話;
(三)應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農貿市場入口處等明顯位置設置宣傳欄和公示欄,向消費者公示與
交易有關的基本事項和重大事項,包括:經營者的證照情況、違法違章記錄、市場管理制度(含農副產品
准入管理制度)、消費者投訴電話、農副產品的抽檢結果、不合格商品退市情況等;
(四)應當設立專門機構,配備負責維護市場秩序、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治安管理、消防安全、建
築安全、價格、信息宣傳和設施設備檢修等方面的管理人員和動物防疫協管員;建立市場管理人員工作
責任制,市場管理人員定期接受培訓和考核,並佩戴統一證件上崗;
(五)督促經營者配備和使用與其經營相適應的合格計量器具;
(六)督促經營者對銷售的農副產品實行明碼標價。
第十七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嚴格落實農副產品安全責任,建立健全農副產品准入制度:
(一)與經營者簽訂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保證書(協議),訂立農副產品質量保證及對不合格農副產品的退市
、召回、退貨等條款,督促其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建立農副產品經營台帳,記錄進貨渠道;設置規范的
市場農副產品檔案櫃,建立農副產品質量安全檔案;
(二)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質量查驗登記制度。每天派專人檢查經營者的重要農副產品進貨憑證,查驗
重要農副產品供應商的經營資質和實際經營情況;查驗畜產品、水產品、禽類及其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
明和其他依法應當經檢測合格方可銷售的農副產品的檢測證明,對未取得檢疫檢驗合格證明或檢測不合
格的,禁止入場銷售;
(三)建立健全不合格農副產品退出制度。發現不合格農副產品應立即要求經營者停止銷售,或監督
其銷毀,做退市處理;對病、死畜禽應在動物防疫機構的監督下銷毀並作無害化處理;
(四)在市場內設置獨立的農葯殘留檢測室,配置檢測設備和人員,每天對場內銷售的蔬菜和水果進
行農葯殘留抽查檢測,並做好檢測記錄,或與有資質的檢驗機構簽訂定期送檢協議,也可將檢驗機構引
入市場進行檢測,市場內蔬菜和水果農葯殘留抽查檢測結果應在市場設立的公示欄予以公示;
(五)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購銷掛鉤制度。以協議方式或督促場內經營者與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畜禽
屠宰場、信譽良好的生產企業、加工單位和管理規范的批發市場、大型批發商建立購銷掛鉤關系,明確
供貨主體和供貨產品質量責任,建立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市場的快速通道,保障上市農副產品的安全。
第十八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是農貿市場安全第一責任人,應按規定做好消防、建築等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農貿市場消防管理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並認真落實,配置專兼職人員負責消防工作
,專兼職人員應當經公安消防部門培訓,並定期進行消防檢查,並有記錄,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二)配備齊全的消防設施、器材,並保持完好有效,每個固定鋪位應當配置滅火器,嚴禁違章搭建
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或者損壞和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三)應當定期檢查農貿市場建築物的安全使用狀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委託有資格的房屋安
全鑒定單位對市場建築物進行安全鑒定,採取措施及時消除建築安全隱患;
(四)嚴禁商住混用、使用明火作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違反規定亂拉亂接電線等行為。第十九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維護市場環境衛生,保持整潔有序:
(一)劃行歸市,設置規格統一、美觀、醒目的經營區域標志牌及明確的市場導購圖;市場通道暢通
,無佔道違章經營、亂擺賣、亂搭建、亂張貼;
(二)承擔農貿市場責任區內的「門前三包」責任;場內地面應做到硬化、平整、清潔,有完善的清
潔制度、配備專兼職保潔人員,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並有記錄;設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收集容器,及時
清除場內的污水、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三)設立獨立家禽經營區出入口,並與其他經營區隔開,家禽經營區內的水禽經營區域與其他禽類
經營區域也要相對隔開;
(四)督促畜禽及肉品經營者實施每天清潔消毒制度,對家禽存放、銷售區實施每月清空家禽停業消毒制
度;配備病、死畜禽集中棄置設施,做好無害化處理和消毒措施;
(五)配備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停車場,保證車輛停放整齊;修建公用衛生間,並保持清潔衛生。
第三章 市場經營管理
第二十條凡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經營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並按照核
準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在指定區域亮證經營。
農(牧)民進入農貿市場銷售自產農(牧)副產品,應在指定的地點、區域進行交易,免繳市場管理費。
〖HT5H〗第二十一條 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應當遵守和執行農副產品准入制度,履行農副產品安全責
任:
(一)應實行索證索票制度,建立進貨台帳,記錄進貨渠道;經營者初次與供貨單位交易時,應查驗
其主體資格合法證明文件,包括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食品衛生許可證等;經營者在購進食品時
,應當按批次向供貨單位索取質量合格證明,包括:畜禽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類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
明、牲畜肉類畜產品檢驗合格證明,糧食及其製品、奶製品、豆製品、飲料、酒類等應有相應的檢驗合
格證明和進貨票據,其他產品的合法證明文件;
(二)須從依法批准設立的定點屠宰場購進肉類及其製品,並在攤檔明顯位置張掛肉品的檢疫檢驗合
格證明;外地輸入的生豬肉及其產品的采購依照有關規定執行;畜禽及肉品經營者應每天對經營場所實
施清潔消毒,並在市場開辦者組織下實施每月清空家禽停業消毒制度;家禽經營者營業時要落實安全防
護措施,穿戴口罩手套等防護品,銷售應由專人負責;
(三)經營直接入口食品及熟食製品的,應具備防塵、防蠅、防鼠設施和冷藏、消毒器具;熟食檔應
設置預進間和售賣間,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從業人員應有健康合格證。
第二十二條 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照進場經營協議書的約定,在指定地點經營,服從管理,遵守市場各項規章制度;
(二)經營活動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應主動向消費者出具信譽卡或市場銷售專
用憑證,明示經營者名稱、具體經營場所或攤位號、聯系電話等;
(三)實行明碼標價,使用的標價簽或者價目牌應標明品名、計價單位、銷售價格等內容。對物價部
門規定有參考價或臨時銷售限價的,應在經營場所的明顯位置公示;
第二十三條 農貿市場內嚴禁銷售下列農副產品:
(一)假冒偽劣或者過期、失效、變質的產品;
(二)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動植物及其製成品;
(三)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產品、水產品;
(四)有毒農葯殘留超標的蔬菜、水果;
(五)按照國家規定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證明的產品;
(六)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其他農副產品。
第二十四條 農貿市場交易活動嚴禁下列行為:
(一)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價格欺詐、強買強賣、短斤缺兩等違法行為;
(二)壟斷貨源,哄抬物價或者串通操縱農副產品價格;
(三)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四)使用人為破壞等不合格的計量器具;
(五)以虛假廣告等欺詐方式銷售農副產品;
(六)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五條 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農貿市場管理的行業規范,推進行業組
織建設、開展行業交流和指導行業自律,履行對農貿市場的監管職責。
第二十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貿市場管理信息網路,記錄農貿市場管理
相關信息以及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和場內經營者誠信經營情況等,供公眾查詢。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農
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場內經營者應當予以協助提供相關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農貿市場實行登記注冊,向符合條件的經營者核發營業執照,對其交易行為進
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交易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第二十七條 農牧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上銷售的農畜產品和水產品進行監督抽查,包
括對畜禽及其產品和水產品進行檢疫及葯物殘留檢測,對蔬菜、水果進行農葯殘留檢測等。
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負責對畜禽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督促市場開辦者查驗畜禽及水產品檢疫檢
驗合格證明和進行定期清潔消毒。
第二十八條 公安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治安管理,並督促市場開辦者建立
安全保衛機構,落實安全保衛措施。
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內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和檢查,對新建、擴建、改建
及重新裝修的農貿市場,依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進行審核、驗收和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對未按法律法
規要求辦理消防行政許可擅自開業的市場依法查處。
第二十九條 規劃與建設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的規劃發展、建築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
理,對新建、擴建、改建的農貿市場,依照國家有關建築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審核和竣工驗收備案,對
未經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而擅自開業的市場依法進行查處。
第三十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依法查處農貿市場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
定的違法行為。
第三十一條 衛生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對新建、擴建、改
建的農貿市場,依照有關食品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規范進行審查和 驗收,依法查處食品衛生違法行為。
第三十二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的計量器具、商品質量和計量行
為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質量技術違法行為。
第三十三條 物價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農副產品價格的監督檢查,並依法查處價
格違法行為。
第三十四條 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適時公布相關監督抽查結果,並根據
各自職責督促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落實本辦法的各項規定。 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
理部門予以處罰:
(一)未辦理農貿市場登記注冊手續擅自出租、出售市場攤位、店鋪的,對符合農貿市場開辦條件的,責
令限期改正,並處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不符合農貿市場開辦條件的,依法予以取締;
(二)不履行劃行歸市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並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HT5H〗第三十六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未依法履行畜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
明查驗義務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責令改正,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未依法履行農貿市場內及場外責任
區范圍內清掃保潔義務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
定予以處罰。
〖HT5H〗第三十八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的經營者,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由有關行政
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予以處罰。
〖HT5H〗第三十九條 拒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
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T5H〗第四十條 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
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故拖延辦理相關批准手續的;
(二)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三)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市轄縣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
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實施前合法開辦的農貿市場,不
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的,應當在本辦法實施一年內予以搬遷;不符合農貿市場建設標準的,應當在本
辦法實施二年內予以改造;逾期未搬遷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提請同級人民政府責令其搬遷;逾期未
改造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造;搬遷和改造期間,有關證照不予審核。

㈦ 菜市場的管理制度

農貿市場日常經營管理制度
為保障XX農貿市場日常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特製定農貿市場日常經營管理制度。本管理制度內容包括:經營管理規范,商品質量管理規范,市場衛生管理規范,市場車輛管理規范,監督考核管理規范。
第一部分 經營戶及從業人員管理規范
一、需入市交易的經營戶應當根據所經營的商品及服務的類別,取得相應的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衛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後方可入市經營。
二、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從業人員,需憑本人有效的健康證到市場管理部門領取經營服務證。從業人員在營業期間內必須佩戴經營服務證,以便於消費者的監督。
三、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從業人員在營業期間應當著裝整齊、舉止端正、用語文明、誠實經營。
四、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從業人員如有變化,應當到市場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領取上崗證後,方可入場營業。未經登記的從業人員及閑雜人員不得私自進入營業區域。
五、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從業人員應當遵守農貿市場規定的作息時間。本農貿市場的作息時間根據季節隨時變動。
六、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從業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在店、攤位內亂拉電線,不得使用煤氣及其他非經營性電器設備。
第二部分 商品質量管理規范
一、經營戶應當確保入市的商品符合國家有關質量、計量、價格、環保、衛生、安全等方面的規定和要求。
二、進入市場銷售的商品應當具有廠名、廠址、合格證等標識以及有關質量標準的證明文件,不得有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食品類商品標注生產日期,有效期和保質期。
三、經營戶應當嚴格執行入市商品的進貨索證索票和查驗制度,以確保進貨渠道明確,商品質量合格。並積極配合市場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
四、經營戶必須接受市場管理部門對其商品進行的抽檢檢測,經檢測為不合格的商品應當積極配合市場管理部門進行妥善處置。
五、經營戶應當經常對自身商品質量進行檢查,對變質、損壞商品應立即撤櫃、撤攤,並做好商品退市的台帳記錄。
六、經營戶應當嚴格按照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范圍經營,不得超范圍經營,不得在店外、攤外經營。
七、經營戶必須保證計量設備完好、准確,應定期對計量器具進行檢查,嚴禁短斤缺兩。
八、經營戶對經營的商品應當明碼標價,不得高於市場管理部門公示的商品最高指導價。
第三部分 市場衛生管理規范
一、經營戶應當保持所經營的店面、攤位衛生狀況良好,定期做好清潔工作。店面、攤位及其附近必須做到無積水、無垃圾。
二、經營戶所經營的商品應當擺放整齊,不得超過陳列檯面,不得店外設攤,攤外設攤。
三、經營戶應當做好防蟲、防蠅、防蚊、防鼠工作。
四、經營戶應當對門前實行三包,不得隨意將垃圾扔到過道等市場公共場所。
五、經營戶應當積極配合市場管理人員的衛生檢查,並服從管理。
第四部分 市場車輛管理規范
一、經營戶及消費者應當服從市場管理人員管理,根據市場管理人員的安排,在規定的場所有序停放車輛。
二、經營戶每天用於進出貨的車輛應當在規定的時間、通過規定的進出貨通道進入市場,不得擁擠、搶道,以確保進出貨有序進行。
三、經營戶及消費者的車輛在營業時間內不得以任何理由進入市場,如有特殊情況需事先徵得市場管理人員的許可,並聽從指揮。
第五部分 監督考核管理規范
一、市場管理部門應當定期根據考核標准對經營戶從證照、商品質量、衛生狀況、誠實守信等方面進行考核,並如實記錄。建立經營戶信用檔案。
二、市場管理部門應當聘請義務監督員對經營戶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督。
三、市場管理部門應當制定日常經營考核標准,根據考核結果對經營戶予以獎勵、警告、處罰,情節嚴重的予以淘汰。
四、市場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公示考核結果和處罰的經營戶。

㈧ 評選文明誠信企業,需要哪些條件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厚道魯商」倡樹行動為統領,以促進企業文明誠信經營、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為出發點,以促進社會信用建設為目標,大力加強對經營戶的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素質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引導、督促經營戶樹立文明、誠信、守法經營意識,努力為經營戶和消費者創建優美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營造優良秩序,為建設「文明誠信禹城」做出積極貢獻。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評選活動的組織領導,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費者協會聯合成立「文明誠信企業及服務消費者之星」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督導和評比工作。

三、評選范圍

禹城范圍內依法登記、擁有合法主體資格的各企業及經營戶。

四、評選條件

1、證照齊全、合法有效、證照明示、依法經營;

2、文明服務、熱情待客、保質保量,不詐不哄;

3、服從管理、遵紀守法、公平競爭、照章納稅;

4、以誠為本,恪守商業道德,信守服務承諾;

5、支持消費維權工作,具備消費者至上經營理念

6、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創建活動;

7、致富思源、扶貧濟困,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8、反對迷信,自覺抵制「黃、賭、毒」和「邪教」、傳銷等違法活動;

9、近一年來在市場監督管理機關及有關行政部門無任何行政處罰記錄,在司法機關無違法記錄,在消費者協會無責任投訴記錄。

五、活動時間

報名:即日起至2月8日

公示:2月9日至3月1日

表彰:3月上旬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開展「文明誠信企業及服務消費者之星」評選活動,是我市規范經營戶經營行為、督促其文明誠信經營、推進市場信用建設工作的重要工作,各有關單位要強化領導,提高認識,積極組織參與評選活動。

(二)明確目標,扎實推進。各有關單位要以加強經營戶信用建設,推進市場信用建設,提高經營戶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行業風氣和社會風氣為目標,要把評選活動作為宣傳、引導、教育、督促、規范其文明誠信守法經營,加強自身信用建設,積極參與支持。

(三)嚴格標准,精心組織。此次評選活動,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將嚴格對照標准、好中擇優、嚴把質量、寧缺勿濫。評選方式為公眾投票與組織評審兩部分,分值各佔50%。被推薦的經營戶要真正有代表性、群眾性、典型性、示範性,以發揮「文明誠信企業及服務消費者之星」先進典型的示範、引導和輻射作用。

熱點內容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
解決勞動法爭議途徑 發布:2025-02-01 06:44:11 瀏覽:145
行政法兩大主體 發布:2025-02-01 06:40:49 瀏覽:47
公司法律聯絡員工作 發布:2025-02-01 06:29:32 瀏覽:649
臨沂市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1 06:16:55 瀏覽:587
法律服務工作申請 發布:2025-02-01 05:03:51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