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軍強國條例
『壹』 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是
1、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庄嚴宣誓
強軍目標是方向標,指引著我軍向著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目標邁進;強軍目標是宣言書,鮮明回答了我軍建設帶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課題,展現了我黨建設強大人民軍隊的堅強決心和意志。
2、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根本引領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三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抓住這三條,就抓住了走好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關鍵和要害,就一定能鍛造出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
3、推動部隊建設發展的實踐指南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把強軍目標要求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結合部隊實際抓落實,在深化、具體化上下功夫。
(1)治軍強國條例擴展閱讀
習主席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立足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鮮明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強軍、強軍目標是什麼、怎樣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這個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和武警部隊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大力加強政治建軍,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深入推進依法治軍,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准備,部隊生機活力不斷釋放,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實踐充分證明,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具有巨大的真理價值和實踐威力。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主席關於強軍目標重要論述進一步引向深入,凝聚起強軍興軍的磅礴力量。
『貳』 依法從嚴治軍歷史沿革
主席強調指出:「從嚴治軍是建設強大軍隊的鐵律。古語說得好,慈不掌兵。稀稀拉拉,鬆鬆垮垮,就不成其為軍隊,就打不了仗,更不可能打勝仗。」這就告誡我們,紀律是軍隊的命脈,必須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用鋼鐵般的紀律來保證強軍目標的實現。
古往今來,從嚴治軍都被認為是兵家治軍之鐵律。歷代軍事家無不把嚴明紀律作為治軍之道、制勝之基。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拜姜尚為帥,姜尚出征前在帥府掛出「斬法紀律牌」,開列條款「十七斬」,令到法行,三軍用命,終在「牧野之戰」中以5萬兵力一舉打敗紂王17萬大軍。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吳起就曾說過,「兵不在眾,以治為勝。」「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雖有百萬,何益於用。」民族英雄岳飛治軍以軍紀嚴明著稱,素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之美譽,令金軍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慨嘆!明代屢勝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也非常推崇「嚴號令」「明恩威」,要求兵士「擂鼓進軍,雖水火不卻步;鳴金收兵,雖金銀不貪」。他們之所以在血火交織的人類戰爭史上譜寫出壯麗篇章,無一不和他們從嚴治軍有著密切的聯系。
我軍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始終把從嚴治軍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從建軍初期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後來頒布的一系列條令條例,貫穿了我軍令行禁止的嚴明軍紀。1935年4月,紅軍長征經過藏區時,毛澤東妻弟賀敏仁是個紅小鬼,跟著紅軍長征走到了藏區,有一天賀敏仁餓得實在受不了,就和幾個戰士跑到喇嘛寺找東西吃,沒找到,但看到有銀元和銅板,就拿了一些去買吃的東西,被發現後執行紀律槍決。對此,毛澤東只說了一句話:「紅軍就應該有鐵的紀律。」1937年,曾任旅長的黃克功對陝北公學女學生劉茜逼婚未遂,將其槍殺,經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被判以死刑。有人提出國難當頭,人才難得,可讓他戴罪殺敵。黃克功也給黨中央、中央軍委寫信,要求從輕處理,戴罪立功。毛主席接信後,當即就給邊區法院院長雷經天寫信,支持法院判決,信中就講:「正因為黃克功不同於一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共產黨與紅軍,對於自己的黨員和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厲的紀律」。1947年9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警衛團副連長趙桂良因為偷拿老百姓粉條被執行槍決。人們為他求情時,鄧小平說:「部隊作風紀律的好壞,關系部隊勝敗存亡,關系部隊的生命。一支部隊作風紀律壞了,就是這支部隊政治危機的開始,就等於給自己挖掘墳墓。」1949年5月25日,經歷了半個多月炮火洗禮的上海,終於迎來了解放後的第一個清晨,市民們驚奇地發現,蒙蒙細雨中,潮濕的馬路邊,躺滿了和衣抱槍的解放軍戰士。當夜攻入上海市區的第三野戰軍十萬大軍全部露宿街頭,讓國內外刮目相看。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鮑大可說:「我認為這是紅色中國的第一張『上海公報』。」年輕的民族資本家榮毅仁當時正准備從上海遷往香港,親眼目睹大軍睡馬路,遂改變主意決定留下來參加新中國建設,後來做出了許多貢獻,晚年成為國家領導人。由此可見,我軍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有嚴明的紀律作保證。
從嚴治軍是古今中外治軍之道的精要所在,依法治軍是現代軍隊建設的一般規律。作為中國軍隊,必須始終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使從嚴治黨、從嚴治軍方針落到實處,不正之風得到有效遏制,能打仗、打勝仗的戰鬥力標准牢固確立,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堅強保證。
『叄』 論述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1000字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跡和政治穩定奇跡。這條道路已成為國家發展之路、民族振興之路、人民幸福之路。強國必須強軍,這是中華民族百年坎坷的歷史啟示。舊中國有國無防、國門洞開,緊鎖的大門被帝國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所以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肆』 如何建設中國國防建設
一、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
二、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適應世界軍事變革新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著眼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籌劃,推動各項建設有機銜接、有序發展。
三、積極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推進軍事訓練轉變,深化訓練模式、訓練方法和訓練管理改革,大力加強全系統全要素聯合訓練,開展復雜電磁環境下適應性、研究性、檢驗性訓練,不斷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四、進一步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加強軍事立法工作,推進軍事法制建設,嚴格按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管理教育部隊、開展工作、規范行為,保持部隊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斷提高部隊正規化水平。
五、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適應我國安全環境的新形勢和維護發展利益的新要求,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突出科技參戰支前,突出綜合動員保障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努力提升核心動員能力、體系動員能力。
六、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始終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科學統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伍』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有哪些
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
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是憲法和黨章規定的重大制度,是黨和國家軍事領導制度長期發展的重大成果,凝結著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
軍委主席負責制關系我軍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在黨領導軍隊的一整套制度體系中處於最高層次、居於統領地位,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實現形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關系人民軍隊建設根本方向,關系新時代強國強軍事業發展,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
(5)治軍強國條例擴展閱讀:
根本制度和根本實現形式要發揮作用,關鍵在於落實,在於組織領導。
各級必須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具體落實到位,把貫徹軍委主席負責製作為最高政治要求來遵循、作為最高政治紀律來嚴守。各級黨委要履行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要負起第一責任。
領導幹部要強化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上為部隊作出示範。要通過各種形式和載體,扎實抓好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學習教育,自覺用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要求審視查糾思維理念、習慣做法、工作機制等方面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
『陸』 如何從嚴治軍依法治軍
首要目的是鑄牢軍魂。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與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根本原則和根本制度,是我軍制勝密碼最本質的東西,也是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核心要求。我軍建軍治軍一系列法規制度的本質,就是把黨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使黨指揮槍的原則更具穩定性、權威性和規范性。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首要目的就是從法規制度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異常尖銳復雜,廣大官兵在政治信念、軍魂意識上經受的考驗十分嚴峻,更需要不斷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認真落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法規制度,真正從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控部隊,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根本目標是提高戰鬥力。戰鬥力標準是軍隊建設的唯一的根本的標准。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就必須堅定地執行、維護和看齊這個標准,切實為能打仗、打勝仗蓄內功、打基礎。隨著我軍現代化進程加快,戰爭形態發生深刻變化,戰鬥力建設對治軍要求越來越高。搞信息化建設,強調網聚能力,沒有一體化、標准化管理就不可能實現;搞實戰化訓練,強調戰訓一致,沒有良好的訓風演風考風就不可能實現;搞聯合作戰,強調各作戰要素緊密協同,沒有嚴明的法紀就不可能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柒』 十七大報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了哪些要求
十七大報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的要求:
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
十七大報告指出,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與強兵的統一。這是十七大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總體發展戰略的闡述。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國家發展中的一個重大關系,對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面而長遠的意義。協調發展是我們黨對中外歷史上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關系的經驗總結,也是對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內在規律的科學認識。國富才能兵強,兵強才能安全,安全才能發展,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既是強國之策,也是強軍之道。堅持協調發展,就是兼顧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國防建設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體系融合並相互促進,共同成為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強大保證和堅實基礎。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和軍隊建設為國家發展作貢獻;要在經濟建設的同時,逐步加大對國防建設的投入,努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十七大報告指出,全面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這是十七大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未來五年及更長遠戰略任務更清晰的規定。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是基於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快速發展提出來的。世界新軍事革命起源於軍事技術革命,隨之引起了整個軍事領域全面而深刻的變革。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是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的需要,是打贏高技術戰爭的需要。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問題進入了十七大政治報告,成為了全黨的意志,意義十分重大。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特色主要表現為,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了新起點,但國家經濟技術整體上比較落後,關鍵技術突破還不多,軍隊機械化建設還未完成,國防投入很有限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現代化特別是以信息化建設為中心,妥善處理軍事領域與經濟社會的各種關系,突出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快速推進,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的能力。
提出對軍隊建設的總體要求
十七大報告指出,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是統一的整體,必須全面加強、協調推進。這是十七大對軍隊建設的總體要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國的一項根本原則和政治制度,是中國革命戰爭長期實踐的選擇,是軍隊先進性的根本保證,是軍隊履行新的歷史使命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軍隊作為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其政治本質沒有變,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同時要根據新的社會環境,創新思想政治工作,重點加強歷史使命、理想信念、戰斗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保證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在作戰能力建設方面,堅持科技強軍,加強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加強軍事訓練,加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在管理方面,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不斷完善軍事法規,加強科學管理。通過這些措施,使 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快速發展,在武器裝備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既求「鋼多」,也保「氣壯」,保持英勇善戰的精神面貌。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十七大報告指出,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這是十七大對新環境下國防建設道路和模式的揭示。「軍民結合、寓軍於民」是我國一貫堅持的重要方針。我國近30年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發展,為創新國防和軍隊建設模式提供了新的條件。必須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在更廣的范圍、更高的層次、更深的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走中國特色的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是我們黨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理論的重大發展,是實現富國與強兵統一的重要戰略抉擇。實行軍民融合發展,可以充分利用社會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為國防服務,同時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於國、於軍、於民都是有利的。因此,要堅持改革,不斷完善政策制度,在國防經濟、國防科技、軍事教育、軍事人才、軍隊保障等方面建立軍民融合發展體系,提高國防資源使用效益。
堅持「雙擁」,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擁軍優屬、擁政愛民,鞏固軍政軍民團結。這是國防和軍隊建設中關於軍政、軍民關系的重要指導方針。過去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使我軍極其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民群眾依然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強大支柱,力量源於群眾,智慧源於人民。必須進一步弘揚人民戰爭的思想精髓,處理好軍政軍民關系,加強軍政軍民團結。軍隊要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各級黨組織、政府和廣大群眾要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全社會要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營造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氛圍,共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十七大報告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論述,符合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適應新的環境特點,具有明顯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性,是未來五年以及長遠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指導方針。
『捌』 新時期依法從嚴治軍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新時期依法從嚴治軍的具體要求:
1、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核心,就是從落實法規制度上捍衛軍魂,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依照憲法和法律實施對國家各項事業包括對軍隊的領導。我軍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必須強化憲法和法律意識,模範遵守體現黨的政治主張和人民意志的國家法律法令,堅決維護國家憲法和法律尊嚴,堅決貫徹落實軍隊條令條例,通過強有力的部隊政治工作和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
2、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重點解決軍隊紀檢、巡視、審計、司法監督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的問題,以編密扎緊制度的籠子,努力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3、依法履行使命任務。新時期我軍的歷史使命和戰略任務,已由傳統守土衛疆向更廣闊空間范圍遂行任務轉變,由維護傳統安全向維護綜合安全轉變,對依法遂行多樣化任務提出了更高標准和要求。只有依靠法治的堅強支撐,才能在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考驗中履行好職責使命。特別是打贏現代高科技戰爭,信息化程度高、聯合作戰要求嚴,離不開法的規范;武器裝備新、參戰力量多,離不開法的管理;作戰要素全、協同難度大,離不開法的保障。只有依法依規從嚴治軍,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諸軍兵種體系作戰效能,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4、依法深化軍隊改革。改革和法治相輔相成、相伴而生,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要求領導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向現代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進行根本性轉變。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將全面推動我軍由大變強的歷史轉型,全面突破「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很大」的瓶頸制約,全面破解我軍建設發展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難題,面臨的壓力、阻力、障礙、困難前所未有。必須把法治和改革有機統一起來,發揮法治規范性優勢,為改革確立制度遵循;發揮法治穩定性優勢,最大限度控制改革風險;發揮法治引導性優勢,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發揮法治強制性優勢,使改革舉措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推進。
『玖』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例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和《中國人民解放專軍隊列條令》,統屬稱「共同條令」,是全軍共同執行的最基本的法規。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令,以法規的形式規定了軍隊日常活動,包括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秩序等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三部條令互相補充、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規范體系。
(9)治軍強國條例擴展閱讀
「重、嚴、戰、實、細、暖」6個關鍵詞,是新一代共同條令的突出特點。
「重」是指修改內容的分量重。
「嚴」是指立起新時代全面從嚴治軍的標准。
「戰」是指圍繞服務備戰打仗進行了創新性規范。
「實」指的是內容詳實,實在管用。
「細」是指新條令覆蓋內容廣,考慮問題細。
「暖」是指新條令對一些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項進行了更加人性化的規范,情暖兵心。
『拾』 結合四個現代化的思想 論述我國在新時代如何實現軍事強國
加速我軍現代化建設,是我軍所處的國際環境和肩負的使命決定的。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動盪不安,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為了贏得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各國軍隊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軍隊,都在加速推進現代化建設。面對歷史機遇和嚴峻挑戰,我軍要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也必須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這些年來,我軍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打贏現代戰爭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加速我軍現代化建設,是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勢新任務對我軍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戰略目標的根本途徑。
加速我軍現代化建設,就要努力站在世界軍事發展潮流的前列,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和軍隊工作開創新局面的必由之路。軍事領域作為競爭和對抗最為激烈的領域,是最具創新活力也是最具創新精神的領域。我們一定要有開闊的視野和前瞻的眼光,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積極迎接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嚴峻挑戰,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要從國情和軍情出發,貫徹以機械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主導的方針,著眼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堅持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以機械化促進信息化,積極推進我軍從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努力完成機械化、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要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軍治軍的特點和規律,研究解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軍隊各項建設的創新發展。
加速我軍現代化建設,就要不斷強化打贏意識,把提高戰鬥力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標准、高質量地做好以軍事斗爭准備為龍頭的各項工作。當前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戰略任務,就是要抓緊做好軍事斗爭准備。軍隊是要准備打仗的。「無日不治軍,無時不備戰」。做好軍事斗爭准備,是軍隊的職能使然、使命使然。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著眼於軍事斗爭准備,軍事斗爭准備必須以現代化建設為依託。我們要堅持用軍事斗爭准備牽引現代化建設,用現代化建設推進軍事斗爭准備。要按照打贏要求,切實加強教育訓練,努力培養官兵過硬的戰斗意志、戰斗精神、戰斗作風,不斷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要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為我軍現代化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繼續推進後勤保障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三軍一體、軍民兼容、平戰結合的聯勤保障體制。要在重視機械化武器裝備建設的同時,加快信息化武器裝備建設,努力提高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要適應軍隊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加強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狠抓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斷提高我軍的正規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