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心電超聲科目各項規章制度

心電超聲科目各項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6-13 19:13:42

❶ 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醫學影像專業的考什麼科目

醫療衛生系統考試內容包括公共科目與專業科目;公共科目:醫學基礎知識:生理、病理、葯理、診斷、解剖、生化、生物學等;護理基礎知識:護理技術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相應知識;專業科目:醫學影像、麻醉學、葯劑學等。

醫技專業如影像、檢驗之類,專業性比較強,所有考查大家所學的專業的課的可能性大,同時需要恭喜該專業的考生們,因為醫技專業的人才相對缺乏,往往這些專業的錄用率較高。

(1)心電超聲科目各項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具備能力: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各項技術(包括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超聲學、核醫學、影像學等)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

具有運用各種影像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方針,政策和方法,熟悉相關的醫學倫理學;了解醫學影像學各專業分支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學影像學專業

❷ 求醫療機構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的內容~

《醫療機構規章制度》

一、門診工作制度
1.診所醫生在所長領導下開展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2.工作中要做到體貼關心病員,熱情主動、態度和藹,用文明語言熱心解答病員的詢問。
3.診斷、檢查疾病要認真細致並做好門診病人登記,做好疫情報告。
4.門診處方、觀察病例要嚴格按照處方和觀察病例的書寫要求與格式書寫。
5.對危重、疑難、手術等復雜疾病及時請上級(衛生院)醫生會診或提出轉診意見。
6.對高燒病員、極危重、老幼病人應優先安排就診。
7.門診應保持清潔整齊、不斷改善門診環境。宣傳衛生防病知識、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知識。
8.醫生要採取高效、經濟的治療方法,合理用葯,盡量減輕病員負擔。
二、治療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內清潔,每做完一項處理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醫生和被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進入。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清潔區、污染區嚴格分開。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4.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周更換兩次。
5.無菌物品必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者必須重新消毒。
6.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消毒記錄及器械消毒液的配置、更換記錄,防止交叉感染。
7.注射、處置前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8.配葯前要檢查葯品質量,注意有無變質,針劑有無裂痕;有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標簽不清者,不得使用。
9.易過敏葯物,給葯前應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需作葯敏試驗者必須作葯敏試驗。特殊葯品要反復核對,給多種葯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10.注射、處置時,病人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查對,確認無誤後方可進行。

❸ 幼兒教室衛生清潔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會議室責任到人,負責人要負責包干會議室的電、門、窗及物品。及時關好燈、門、窗等。

二、責任人需清點會議室的物品並列成表格,如丟失物品,及時上報,查明原因,視情節處理。

三、使用人提前到會議室管理人員處領取鑰匙,填寫使用記錄,用後及時歸還鑰匙。

四、保持會議室的環境衛生,活動後使用人自覺將物品擺放整齊,做好會議室的清潔工作。

醫務室管理制度

一、保管好幼兒和成人葯品,注意葯品變質和失效期。

二、做好醫療器械的消毒工作。

三、付出葯品要認真核對。

四、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五、嚴格掌握預防接種禁忌症和葯物過敏史。

六、保管好劇毒、易燃物品;殺蟲劑與食用葯嚴格分開;毒鼠葯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七、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醫務室。

幼兒園圖書室使用制度

一、愛護圖書,不準亂撕亂畫,不準將圖書帶出閱覽室。

二、不要在室內大聲喧嘩、唱歌、吹口哨和亂跑亂跳。

三、不要在牆上、桌上亂寫亂畫亂貼。

四、不準將廢物、紙張等扔入水池、便池內,用後隨手關閉水龍頭。

五、不準隨便動用消防設備和電源等。

六、愛護公共物品和設備,損壞要賠償。

七、教師組織幼兒閱讀後,要將圖書整理好,並填好閱覽室使用記錄表。

八、教師所借圖書必須按期歸還,期刊只供室內閱覽,不外借。

九、圖書管-理-員要隨時清點圖書,及時修補圖書。

幼兒園多媒體教室使用制度

一、多媒體教室由專人負責日常管理、設備維修及使用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

二、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室的教師,必須事先向管理人員提出申請,經同意後,由管-理-員統一安排使用。

三、使用多媒體教室的老師需事先接受操作培訓並嚴格按多媒體系統操作規程操作,以確保系統正常進行。嚴禁無關人員隨意擺弄系統設備。

四、開始使用前,使用人員應認真檢查儀器設備的完好程度,如有問題,應立即與管理人員聯系,不得強制使用。

五、使用時,嚴格按規程操作,時刻注意系統設備的運轉情況,一旦發現設備異常,應立即報告管理人員,並詳細說明出現故障的原因,因使用不當造成多媒體教學設備損壞的,按幼兒園損壞儀器賠償的有關規定處理。

六、未經同意,不得擅自修改系統環境及相關參數,不得擅自改動系統設備的連接線,不準擅自移動或拆卸系統設備,不準擅自把系統設備拿出室外使用,安裝課件、應用程序時,應嚴格採取預防病毒措施。

七、使用結束,應按規定程序關閉系統設備及電源,整理好儀器設備,認真填寫《多媒體教室使用記錄》,及時鎖好門窗,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八、教師與幼兒進入多媒體教室應保持室內安靜整潔,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九、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帶CD碟片在多媒體平台上播放。

幼兒園綜合活動室使用制度

一、綜合活動室由專人安排日常使用、衛生掃除、設備維修以及維護工作。

二、進入活動室活動應愛護室內各設施設備,要求幼兒在地毯上活動時自覺脫鞋,不得損壞或隨意搬動室內設備。

三、進入活動室活動不得亂扔垃圾,不得在室內吃東西,不能大聲喧嘩,應保持良好的室內環境。

四、活動結束後自覺整理室內各項設備,使其保持原樣,自覺整理好室內衛生,關好門窗和電源,保證安全。

班級工作管理制度

1、班級成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樂於奉獻,勇於創新。

2、師德修養好,與幼兒平等相處,無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現象。

3、班級物品管理嚴格,無損壞、無丟失。

4、活動室、盥洗室、寢室窗明地凈,物品擺放有序,無衛生死角。玩具擺放位置適中,便於幼兒自由取放。

5、廁所無異味、無污垢,隨時保潔地面並保持乾燥,防止幼兒滑倒。

6、教師與幼兒共同創設環境並根據教育需要更新。

7、區角創設有新意,符合幼兒特點,活動區不少於6個,各類區角的材料豐富,並隨時補充更新。。

8、嚴把消毒關,有消毒記錄。無傳染病流行。

9、時刻保障幼兒安全,消除不安全隱患。戶外活動時。應細心觀察、照顧幼兒,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10、因人施教,注重個體差異,對特殊幼兒施以特別的關心和教育。

11、幼兒思維活躍,愛學習,守紀律,一日常規好,教學目標完成好。

12、按時記錄家園聯系手冊,及時與家長溝通幼兒情況,每學期至少與每位家長談話一次,並做好記錄, 重點幼兒還應進行家訪。

註:查看本文詳細信息,請登錄安徽人事資料網 站內搜索:幼兒園活動室衛生制度

看了該文章的人還看了:

衛生所門診消毒制度
――齊村鄉位於富平縣西北部,距離縣城約10公里,轄14個村,99個自然村,3.2萬人,7周歲內兒童1400餘名,流動兒童100餘人,鄉衛生院有工作人員12人,防保科人員

供應室手衛生管理制度
隨著各種流行病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控制醫院感染已成為當今醫院管理的一項重大課題。大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醫護人員的雙手的細菌種類和數量往往較其他人群多,

衛生院心電圖室制度
心電圖工作制度 心電圖、腦彩超、超聲波室工作制度 1、工作人員上班時衣著整潔,態度和藹,熱情待人。 2、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禁止室內吸煙。 3、由臨床醫師填寫

❹ 醫療機構診療科目一級和二級的區別

住院起付線標准

1.城鎮職工和居民在本市統籌區域內住院起付線標准

二級以下(含二級)醫療機構繼續執行過去的住院起付線標准,即: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 300元,二級醫療機構 600元;三級醫療機構 1500元;城鎮職工和居民經批准在本市統籌區域外轉診住院的,住院起付線標准為 1800元。

2.學生兒童在本市統籌區域內住院起付線標准

二級以下(含二級)醫療機構繼續執行過去的住院起付線標准,即: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 150元,二級醫療機構 300元;三級醫療機構 800元;學生兒童經批准在本市統籌區域外轉診住院的,住院起付線標准為 1100元。

3.異地安置人員住院起付線標准

實行分級診療制度後,經批准在異地安置的人員在安置地住院的,執行本市統籌區域內城鎮職工的住院起付線標准。

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

1、城鎮職工在本市統籌區域內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

二級以下(含二級)醫療機構繼續執行過去的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即: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 92%,二級醫療機構 90%;三級醫療機構為 85%;城鎮職工經批准在本市統籌區域外轉診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為 83%。退休職工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提高兩個百分點。

2.城鎮居民(含學生兒童)在本市統籌區域內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

二級以下(含二級)醫療機構繼續執行過去的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即: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 90%,二級醫療機構 78%;三級醫療機構 62%。城鎮居民(含學生兒童)經批准在本市統籌區域外轉診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為 60%。

3.異地安置人員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

實行分級診療制度後,經批准在異地安置的人員在安置地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執行本市統籌區域內城鎮職工的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

10

按照分級診療制度要求嚴格執行轉診轉院的,患者可享受哪些優惠?

在本市統籌區域內住院治療且費用超過起付線標准時:在基層、一級或二級醫保醫療機構住院上轉的,上級醫保醫療機構起付線執行兩級醫保醫療機構起付線差額部分;在三級醫保醫療機構住院下轉的,個人不再繳納基層一級或二級醫保醫療機構起付線費用。

❺ 18項核心制度完整版

十八項核心制度:

1、首診醫師負責制度

2、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3、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4、會診制度

5、急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6、手術分級分類管理制度

7、術前討論制度

8、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9、查對制度

10、病歷書寫與管理制度

11、值班與交接班制度

12、分級護理制度

13、新技術和新項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報告制度

15、抗菌葯物分級管理制度

16、手術安全核查制度

17、臨床用血審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5)心電超聲科目各項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一、首診負責制度

1、第一次接診的醫師或科室為首診醫師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搶救、轉院和轉科等工作負責。

2、首診醫師必須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和處理,並認真記錄病歷。對診斷明確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或提出處理意見。

對診斷尚未明確的患者應在對症治療的同時,應及時請上級醫師或有關科室醫師會診。

3、首診醫師下班前,應將患者移交接班醫師,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項交待清楚,並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4、對急、危、重患者,首診醫師應採取積極措施負責實施搶救。如為非所屬專業疾病或多科疾病,應組織相關科室會診或報告醫院主管部門組織會診。

危重症患者如需檢查、住院或轉院者,首診醫師應陪同或安排醫務人員陪同護送;如接診醫院條件所限,需轉院者,首診醫師應與所轉醫院聯系安排後再予轉院。

5、首診醫師在處理患者,特別是急、危、重患者時,有組織相關人員會診、決定患者收住科室等醫療行為的決定權,任何科室、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拒絕。

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查房實行正(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三級查房。

危重者入院後當天要有上級醫師查房;夜間病重者入院後,次日要有上級醫師查房記錄,二級醫師書寫三級醫師查房記錄,一級醫師書寫二級醫師查房記錄。

查房前各級醫師對需要進行討論診斷和治療的病例,事前應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作好充分准備,以提高查房質量。

三、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疑難病例:入院二周診斷不明確;住院期間實驗室或其他輔助檢查有重要發現,將導致診斷、治療的變更;治療效果不佳;院內感染者;疑難重大手術。

重危病例:病情危重或病情突然發生變化者。

四、會診制度

會診制度,是為了加強各科室間的醫療協作,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在臨床工作中,凡遇疑難、危重病例或診斷不明確、疑與其它學科有關的病例,須及時申請會診。

會診醫師須做到:

(1)詳細閱讀病歷,了解患者的病情,親自診察患者,補充、完善必要的檢查。

(2)會診醫師須詳細記錄會診意見,提出具體診療意見並開出本科醫囑,會診記錄包括會診意見和建議、會診醫師的科室、會診時間及會診醫師簽名等。

(3)必須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對患者需要自費或部分自費的葯物或醫用材料以及特殊用法須在會診意見記錄中註明,並告知患者和患者授權代理人履行簽字手續。

(4)對疑難病例、診斷不明確或處理有困難時,須及時請本科上級醫師協助會診。

(5)會診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診療規范。

(6)嚴禁會診醫師不親自查看病人電話會診。

五、急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1、急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醫師負責組織並主持搶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醫師不在時,由職稱最高的醫師主持搶救工作,但必須及時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醫師。

特殊病人或需多學科協同搶救的病人,應及時報告醫務科、護理部和主管院長,以便組織有關科室共同進行搶救工作。

2、對急危重患者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遲搶救,必須全力以赴,分秒必爭,各種記錄及時全面,對有他科病情由主診科負責邀請有關科室參加搶救。

3、參加危重患者搶救的醫護人員必須明確分工,緊密合作,各司其職,堅守崗位,要無條件服從主持搶救人員的指揮及醫囑,但對搶救病人有益的建議,可提請主持搶救人員認定後用於搶救病人。

4、參加搶救工作的護理人員應在護士長領導下,執行主持搶救人員的醫囑,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將醫囑執行情況和病情變化報告主持搶救者。

執行口頭醫囑時應復述一遍,並與醫師核對葯品後執行,防止發生差錯事故。

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各班應有專人負責,對病情搶救經過及各種用葯要詳細交班,所用葯品的空安培經二人核對方可離開。

各種搶救葯品,器械用後應及時清理,清毒,補充,物歸原處,以備再用。

6、需多學科協作搶救的危重患者,原則上由醫務科或醫療副院長等組織搶救工作,並指定主持搶救人員、參加多學科搶救病人的各科醫師應運用本科專業特長,團結協作致力於病人的搶救工作。

7、病危、病重病人要填寫病危通知單,一式兩份,一份放入病歷中,一份交病人家屬。要及時、認真向病人家屬講明病情及預後,填寫病情告知書,以期取得家屬的配合。

8、因糾紛、毆斗、交通或生產事故、自殺、他殺等原因致傷的病員及形跡可疑的傷病員,除應積極進行搶救工作外,同時執行特殊情況報告制度。

在正常工作日應向醫務科和保衛科匯報,非工作日向醫院總值班匯報,必要時報告公安部門。

9、不參加搶救工作的醫護人員一般不進入搶救現場,但須做好搶救的後勤工作。

10、搶救工作中,葯房、檢驗、放射或其他輔科室及後勤部門,應滿足臨床搶救工作的需要,要給予充分的支持和保證。

六、分級護理制度

住院病人由醫師根據病情決定護理等級並下達醫囑,分為I、II、II級護理及特別護理四種。

七、新技術准入制度

1、新技術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後方可實施。

2、實施者提出書面申請,填寫《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申請表》,提供理論依據和具體實施細則、結果及風險預測及對策,科主任審閱並簽字同意後報醫務科。

3、醫務科組織學術委員會專家進行論證,提出意見,報主管院長批准後方可開展實施。

4、新業務、新技術的實施須同患者簽署相應協議書,並應履行相應告知義務。

5、新業務、新技術實施過程中由醫政(務)科負責組織專家進行階段性監控,及時組織會診和學術討論,解決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一些較大的技術問題。日常管理工作由相應控制醫師和監測醫師完成。

6、新業務、新技術完成一定例數後,科室負責及時總結,並向醫務科提交總結報告,醫務科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討論決定新業務、新技術的是否在臨床全面開展。

7、科室主任應直接參與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並作好科室新業務、新技術開展的組織實施工作,密切關注新項目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積極妥善處理,做好記錄。

八、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

為加強對臨床「危急值」的管理,確保將「危急值」及時報告臨床醫師,以便臨床醫師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確保病人的醫療安全,杜絕病人意外發生,特製定本制度。

「危急值」報告涉及所有門、急診及病區病人,重點對象是急診科、手術室、各類重症監護病房等部門的急危重症患者。

「危急值」報告科室包括:檢驗科、放射科、CT室、超聲科、心電圖室等醫技科室。

九、抗菌葯物分級管理制度

根據抗菌葯物特點、臨床療效、細菌耐葯、不良反應、當地經濟狀況、葯品價格等因素,將抗菌葯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類進行分級管理。

十、手術安全核查制度

手術安全核查是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以下簡稱三方),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共同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

十一、臨床用血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臨床用血應嚴格執行《醫療機構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有關規定,提倡科學合理用血,杜絕浪費、濫用血液,確保臨床用血的質量和安全。

臨床用血前,應當向患者及其家屬告知輸血目的,可能發生的輸血反應和經血液途徑感染疾病的可能,根據輸血技術規范進行相關項目的檢驗,由醫患雙方共同簽署輸血治療同意書並存入病歷。

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報醫務科同意、備案,並記入病歷。

臨床用血適應症根據《輸血技術規范》執行,臨床用血指征:Hb<100g/1,且Hc1<30%。

十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醫院計算機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計算機正確的使用方法操作計算機系統。嚴禁暴力使用計算機或蓄意破壞計算機軟硬體。

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拆裝計算機硬體系統,若須拆裝,則通知信息科技術人員進行。

醫院計算機僅限於醫院內部工作使用,原則上不許接入互聯網。因工作需要接入互聯網的,需書面向醫務科提出申請,經簽字批准後交信息科負責接入。

❻ 超聲心電圖檢查前的准備工作是什麼

患者采平卧位或左側卧位,探頭放置部位與 M型相同。二維超聲心動圖採用三個直角相交的平面束觀察心臟。長軸切面指縱切心臟的探測平面,與前胸壁體表垂直,平行於心臟長軸,相當於患者平卧,由左向右觀察。扇尖為前胸壁,扇弧為心臟後部,圖右為頭側,圖左為腳側。短軸切面即橫斷心臟的掃查平面,與前胸體表及長軸相垂直,相當於患者平卧,檢查者由腳側向頭側觀察心臟橫斷面。圖像的上下端分別為心臟的前後側,圖左為心臟右側,圖右為心臟左側。四腔切面即探測平面與心臟長軸及短軸垂直,而與前胸壁體表近於平行,扇尖為心尖部,扇弧為心底部,圖左為心臟右側,圖右為心臟左側。心臟體積較大,結構復雜,探頭隨意置於心前區,即能獲得一種圖像。常用的有10種基本圖像。

❼ 醫療核心制度有哪些

十四項醫療核心制度

一、首診負責制度 2
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3
三、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4
四、會診制度 5
五、急診會診制度 6
六、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7
七、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8
八、術前討論制度 10
九、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11
十、查對制度 12
十一、醫生交接班制度 15
十二、新技術准入制度 16
十三、病歷管理制度 17
十四、分級護理制度 19

一、首診負責制度
一、第一次接診的醫師或科室為首診醫師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搶救、轉院和轉科等工作負責。
二、首診醫師必須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和處理,並認真記錄病歷。對診斷明確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或提出處理意見;對診斷尚未明確的患者應在對症治療的同時,應及時請上級醫師或有關科室醫師會診。
三、首診醫師下班前,應將患者移交接班醫師,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項交待清楚,並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四、對急、危、重患者,首診醫師應採取積極措施負責實施搶救。如為非所屬專業疾病或多科疾病,應報告科主任及醫院主管部門及時組織會診。危重症患者如需檢查、住院或轉院者,首診醫師應陪同或安排醫務人員陪同護送;如接診條件所限,需轉院者,首診醫師應與所轉醫院聯系安排後再予轉院。
五、首診醫師在處理患者,特別是急、危、重患者時,有組織相關人員會診、決定患者收住科室等醫療行為的決定權,任何科室、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拒絕。

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一、建立三級醫師治療體系,實行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科主任)、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科主任)或主治醫師查房,應有住院醫師和相關人員參加。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科主任)查房每周2次;主治醫師查房每日1次。住院醫師對所管患者實行24小時負責制,實行早晚查房。
三、對急危重患者,住院醫師應隨時觀察病情變化並及時處理,必要時可請主治醫師、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科主任)臨時檢查患者。
四、對新入院患者,住院醫師應在入院8小時內再次查看患者,主治醫師應在48小時內查看患者並提出處理意見,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科主任)應在72小時內查看患者並對患者的診斷、治療、處理提出指導意見。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病歷、X光片、各項有關檢查報告及所需要的檢查器材等。查房時,住院醫師要報告病歷摘要、目前病情、檢查化驗結果及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上級醫師可根據情況做必要的檢查,提出診治意見,並做出明確的指示。
六、查房內容:
1、住院醫師查房,要求對所管患者進行系統查房。要求重點巡視急危重、疑難、待診斷、新入院、手術後的患者;檢查化驗報告單,分析檢查結果,提出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意見;核查當天醫囑執行情況;給予必要的臨時醫囑、次晨特殊檢查的醫囑;詢問、檢查患者飲食情況;主動徵求患者對醫療、飲食等方面的意見。
2、主治醫師查房,要求對新入院、急危重、診斷未明及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進行重點檢查與討論;聽取住院醫師和護士的意見;傾聽患者的陳述;檢查病歷;了解患者病情變化並徵求對醫療、護理、飲食等的意見;核查醫囑執行情況及治療效果。
3、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科主任)查房,要解決疑難病例及問題;審查對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診斷、診療計劃;決定重大手術及特殊檢查治療;抽查醫囑、病歷、醫療、護理質量;聽取醫師、護士對診療護理的意見;進行必要的教學工作;決定患者出院、轉院等。
三、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一、凡遇疑難病例、入院三天內未明確診斷、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等均應組織會診討論。
二、會診由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
三、主管醫師須事先做好准備,將有關材料整理完善,寫出病歷摘要,做好發言准備。
四、主管醫師應作好書面記錄,並將討論結果記錄於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病情報告及討論目的、參加人員發言、討論意見等,確定性或結論性意見記錄於病程記錄中。

四、會診制度
一、醫療會診包括:急診會診、科內會診、科間會診、全院會診、院外會診等。
二、急診會診可以電話或書面形式通知相關科室,相關科室在接到會診通知後,應在15分鍾內到位。會診醫師在簽署會診意見時應註明時間(具體到分鍾)。
三、科內會診原則上應每周舉行一次,全科人員參加。主要對本科的疑難病例、危重病例、手術病例、出現嚴重並發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學價值的病例等進行全科會診。會診由科主任或總住院醫師負責組織和召集。會診時由主管醫師報告病歷、診治情況以及要求會診的目的。通過廣泛討論,明確診斷治療意見,提高科室人員的業務水平。
四、科間會診:患者病情超出本科專業范圍,需要其他專科協助診療者,需行科間會診。科間會診由主管醫師提出,填寫會診單,寫明會診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請科室。應邀科室應在24小時內派主治醫師以上人員進行會診。會診時主管醫師應在場陪同,介紹病情,聽取會診意見。會診後要填寫會診記錄。
五、全院會診:病情疑難復雜且需要多科共同協作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醫療糾紛或某些特殊患者等應進行全院會診。全院會診由科室主任提出,報醫療服務部同意或由醫療服務部指定並決定會診日期。會診科室應提前將會診病例的病情摘要、會診目的和擬邀請人員報醫療服務部,由其通知有關科室人員參加。會診時由醫療服務部或申請會診科室主任主持召開,業務副院長和醫療服務部原則上應該參加並作總結歸納,應力求統一明確診治意見。主管醫師認真做好會診記錄,並將會診意見摘要記入病程記錄。
應有選擇性地對全院死亡病例、糾紛病例等進行學術性、回顧性、借鑒性的總結分析和討論,原則一年舉行≥2次,由醫療服務部主持,參加人員為醫院醫療質量控制與管理委員會成員和相關科室人員。
六、院外會診。邀請外院醫師會診或派本院醫師到外院會診,須按照衛生部《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衛生部42號令)有關規定執行。
五、急診會診制度
一、如遇需處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診醫務人員不得推諉,應爭分奪秒採取最基本的搶救措施,然後告知相應科室參與處理,並作交接班記錄,書寫搶救記錄。
二、緊急情況下,急診科人員可先電話告知要求急會診,被邀科室在崗醫師須於3~5分鍾內到達會診科室,不在崗被邀會診醫師須在10分鍾內到達會診科室,同時要帶上本專科所必須的搶救治療及檢查器械設備。
特別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發傷病人的搶救,需及時請多科急會診,要求盡早趕到配合搶救。待病情有所緩解或事後在會診單上補寫應邀科室的處理意見。
三、不超過24小時的留觀病人需會診時,可在急診病歷本上註明"已請××科急會診"字樣,並由觀察室值班護士與會診科室電話聯系,接受會診科室不得推諉,並及時前來會診。
超過24小時的留觀病人需會診時,除應書寫留觀病歷,還應填寫急會診單,由觀察室值班護士與會診科室電話聯系,被邀會診科室應盡快確定會診醫師並及時到達急診科。
四、會診時,急診醫師應為會診准備好必要的臨床資料,並陪同檢查、介紹病情,應邀醫師認真填寫好會診記錄。
五、會診後需入院治療者,接診或會診醫師開出入院證,值班護士電話聯系住院床位。由醫生或護士護送入院。
六、應邀參加急診會診的醫師,應在安排好本科室工作後前去參加會診;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參加急診會診時,應及時委派相應專科資質的醫師參加。

六、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一、制定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各專業常見危重患者搶救技術規范,並建立定期培訓考核制度。
二、對危重患者應積極進行救治,正常上班時間由主管患者的三級醫師醫療組負責,非正常上班時間或特殊情況(如主管醫師手術、門診值班或請假等)由值班醫師負責,重大搶救事件應由科主任、醫療服務部或院領導參加組織。
三、主管醫師應根據患者病情適時與患者家屬(或隨從人員)進行溝通,口頭(搶救時)或書面告知病危並簽字。
四、在搶救危重症時,必須嚴格執行搶救規程和預案,確保搶救工作及時、快速、准確、無誤。醫護人員要密切配合,口頭醫囑要求准確、清楚,護士在執行口頭醫囑時必須復述一遍。在搶救過程中要作到邊搶救邊記錄,記錄時間應具體到分鍾。未能及時記錄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五、搶救室應制度完善,設備齊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須實行"五定",即定數量、定地點、定人員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

七、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一、手術分類
根據手術過程的復雜性和手術技術的要求,把手術分為四類:
1、一類:手術過程簡單,手術技術難度低的簡單小型手術。
2、二類:小型手術及手術過程不復雜,技術難度不大的中等手術;
3、三類:中型手術及一般大型手術;
4、四類:疑難重症大手術及科研手術、新開展手術、多科聯合手術。
二、手術醫師分級
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且執業地點在本院。根據其取得的衛生技術資格及其相應受聘職務,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
1、住院醫師
2、主治醫師
3、副主任醫師
4、主任醫師
三、各級醫師手術范圍
1、住院醫師:擔當一類手術的術者,二、三類手術的助手。
2、主治醫師:擔當二類手術的術者,在副主任醫師的幫助下,可擔當三類手術的術者,四類手術的助手。
3、副主任醫師:擔當三類手術的術者,在主任醫師的幫助下,可擔當四類手術的術者。
4、主任醫師:擔當三、四類手術的術者。
四、手術審批許可權
1、一、二類手術:原則上經科室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權的科副主任審批。
2、三、四類手術及特殊手術:須經科室認真進行術前討論,經科主任簽字後,報醫療服務部備案,必要時經院內會診或報主管院領導審批。但在急診或緊急情況下,為搶救患者生命,主管醫師應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搶救,並及時向上級醫師和總值班匯報,不得延誤搶救時機。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
(1)手術可能導致毀容或致殘的。
(2)同一患者因並發症需再次手術的。
(3)高風險手術。
(4)本單位新開展的手術。
(5)無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糾紛的手術。
(6)被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醫師來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八、術前討論制度
一、對重大、疑難、致殘、重要器官摘除及新開展的手術,必須進行術前討論。
二、術前討論會由科主任主持,科內所有醫師參加,手術醫師、護士長和責任護士必須參加。
三、討論內容包括:診斷及其依據;手術適應證;手術方式、要點及注意事項;手術可能發生的危險、意外、並發症及其預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術同意書簽字手續(需本院主管醫師負責談話簽字);麻醉方式的選擇,手術室的配合要求;術後注意事項,患者思想情況與要求等;檢查術前各項准備工作的完成情況。討論情況記入病歷。
四、對於疑難、復雜、重大手術,病情復雜需相關科室配合者,應提前2-3天邀請麻醉科及有關科室人員會診,並做好充分的術前准備。

九、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一、死亡病例,一般情況下應在1周內組織討論;特殊病例(存在醫療糾紛的病例)應在24小時內進行討論;屍檢病例,待病理報告發出後1周內進行討論。
二、死亡病例討論,由科主任主持,本科醫護人員和相關人員參加,必要時請醫療服務部派人參加。
三、死亡病例討論由主管醫師匯報病情、診治及搶救經過、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診斷等。死亡討論內容包括診斷、治療經過、死亡原因、死亡診斷以及經驗教訓。
四、討論記錄應詳細記錄在死亡討論專用記錄本中,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姓名、專業技術職務、討論意見等,並將形成一致的結論性意見摘要記入病歷中。


十、查對制度
一、臨床科室
1、開醫囑、處方或進行治療時,應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門診號)。
2、執行醫囑時要進行"三查七對":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時間、用法、濃度。
3、清點葯品時和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簽、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給葯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劇、毒、麻、限葯時要經過反復核對;靜脈給葯要注意有無變質,瓶口有無松動、裂縫;給多種葯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5、輸血時要嚴格三查八對制度(見護理核心制度--六、查對制度)確保輸血安全。
二、手術室
1、接患者時,要查對科別、床號、姓名、年齡、住院號、性別、診斷、手術名稱及手術部位(左、右)。
2、手術前,必須查對姓名、診斷、手術部位、配血報告、術前用葯、葯物過敏試驗結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葯。
3、凡進行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術前與縫合前、後清點所有敷料和器械數。
4、手術取下的標本,應由巡迴護士與手術者核對後,再填寫病理檢驗送檢。
三、葯房
1、配方時,查對處方的內容、葯物劑量、配伍禁忌。
2、發葯時,查對葯名、規格、劑量、用法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標簽(葯袋)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葯品有無變質,是否超過有效期;查對姓名、年齡,並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項。
四、血庫
1、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兩人工作時要"雙查雙簽",一人工作時要重做一次。
2、發血時,要與取血人共同查對科別、病房、床號、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瓶(袋)號、采血日期、血液種類和劑量、血液質量。
五、檢驗科
1、採取標本時,要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檢驗目的。
2、收集標本時,查對科別、姓名、性別、聯號、標本數量和質量。
3、檢驗時,查對試劑、項目,化驗單與標本是否相符。
4、檢驗後,查對目的、結果。
5、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標本時,查對單位、姓名、性別、聯號、標本、固定液。
2、製片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切片數量和質量。
3、診斷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臨床診斷、病理診斷。
4、發報告時,查對單位。
七、放射科
1、檢查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年齡、片號、部位、目的。
2、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條件、時間、角度、劑量。
3、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八、理療科及針灸室
1、各種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種類、劑量、時間、皮膚。
2、低頻治療時,並查對極性、電流量、次數。
3、高頻治療時,並檢查體表、體內有無金屬異常。
4、針刺治療前、後,檢查針的數量和質量和有無斷針。
九、(心電圖、腦電圖、超聲波、基礎代謝等)
1、檢查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檢驗目的。
2、診斷時,查對姓名、編號、臨床診斷、檢查結果。
3、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其他科室亦應根據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對制度。

十一、醫生交接班制度
一、病區值班需有一、二線和三線值班人員。一線值班人員為取得醫師資格的住院醫師,二線值班人員為主治醫師、低年資副主任醫師,三線值班人員為科主任、主任醫師或高年資副主任醫師。進修醫師值班時應在本院醫師指導下進行醫療工作。
二、病區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值班醫師應按時接班,聽取交班醫師關於值班情況的介紹,接受交班醫師交辦的醫療工作。
三、對於急、危、重病患者,必須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醫師應將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應處理事項,向接班醫師交待清楚,雙方進行責任交接班簽字,並註明日期和時間。
四、值班醫師負責病區各項臨時性醫療工作和患者臨時情況的處理,並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觀察及醫療措施的記錄。一線值班人員在診療活動中遇到困難或疑問時應及時請示二線值班醫師,二線值班醫師應及時指導處理。二線值班醫師不能解決的困難,應請三線值班醫師指導處理。遇有需經治醫師協同處理的特殊問題時,經治醫師必須積極配合。遇有需要行政領導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報告醫院總值班或醫療服務部。
五、一線值班醫師夜間必須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遇到需要處理的情況時應立即前往診治。如有急診搶救、會診等需要離開病區時,必須向值班護士說明去向及聯系方法。二線、三線值班醫師可住家中,但須保持通訊通暢,接到請求電話時應立即前往。
六、值班醫師不能"一崗雙責",如即值班又坐門診、做手術等,急診手術除外,但在病區有急診處理事項時,應由備班進行及時處理。
七、每日晨會,值班醫師應將重點患者情況向病區醫護人員報告,並向主管醫師告知危重患者情況及尚待處理的問題。


十二、新技術准入制度
一、新技術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後方可實施。
二、實施者提出書面申請,填寫《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申請表》,提供理論依據和具體實施細則、結果及風險預測及對策,科主任審閱並簽字同意後報醫療服務部。
三、醫療服務部組織學術委員會專家進行論證,提出意見,報主管院長批准後方可開展實施。
四、新業務、新技術的實施須同患者簽署相應協議書,並應履行相應告知義務。
五、新業務、新技術實施過程中由醫療服務部負責組織專家進行階段性監控,及時組織會診和學術討論,解決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一些較大的技術問題。日常管理工作由相應控制醫師和監測醫師完成。
六、新業務、新技術完成一定例數後,科室負責及時總結,並向醫療服務部提交總結報告,醫療服務部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討論決定新業務、新技術的是否在臨床全面開展。
七、科室主任應直接參與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並作好科室新業務、新技術開展的組織實施工作,密切關注新項目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積極妥善處理,做好記錄。


十三、病歷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醫院病歷質量管理組織,完善醫院"三級"病歷質量控制體系並定期開展工作。
三級病歷質量監控體系:
1、一級質控小組由科主任、病案委員(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科護士長組成。負責本科室或本病區病歷質量檢查。
2、二級質控部門為醫政科質控辦,負責對門診病歷、運行病歷、存檔病案每月進行抽查評定,並把病歷書寫質量納入醫務人員綜合目標考評內容,進行量化管理。
3、三級質控組織由院長或業務副院長及有經驗、責任心強的高級職稱的醫、護、技人員及主要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組成。每月進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歷質量的評價,特別是重視對兵力內涵質量的審查。
二、貫徹執行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衛醫發[2002]190號)、《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衛醫發[2002]193號)及我省《醫療文書規范與管理》的各項要求, 注重對新分配、新調入醫師及進修醫師的有關病歷書寫知識及技能培訓。
三、加強對運行病歷和歸檔病案的管理及質量監控。
1、病歷中的首次病程記錄、術前談話、術前小結、手術記錄、術後(產後)記錄、重要搶救記錄、特殊有創檢查、麻醉前談話、輸血前談話、出院診斷證明等重要記錄內容,應由本院主管醫師書寫或審查簽名。手術記錄應由術者或第一助手書寫,如第一助手為進修醫師,須由本院醫師審查簽名。
2、平診患者入院後,經治醫師應及時查看患者、詢問病史、書寫首次病程記錄和處理醫囑。急診患者應在5分鍾內查看並處理患者,住院病歷和首次病程記錄原則上應在2小時內完成,因搶救患者未能及時完成的,有關醫務人員應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時內應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醫師查房記錄,一般患者每周應有1-2次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查房記錄,並加以註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記錄每天至少1次,病情發生變化時,隨時記錄,記錄時間應具體到分鍾。對病重患者,至少2天記錄一次病程記錄。對病情穩定患者至少3天記錄一次病程記錄。對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記錄一次病程記錄。
5、各種化驗單、報告單、配血單應及時粘貼,嚴禁丟失。外院的醫療文件,如作為診斷和治療依據,應將相關內容記入病程紀錄,同時將治療文件附於本院病歷中。外院的影像資料或病理資料,如需作為診斷或治療依據時,應請本院相關科室醫師會診,寫出書面會診意見,存於本院住院病歷中。
四、出院病歷一般應在3天內歸檔,特殊病歷(如死亡病歷、典型教學病歷)歸檔時間不超過1周,並及時報病案室登記備案。
五、加強病歷安全保管,防止損壞、丟失、被盜等,復印病歷時,應由醫護人員護送或再病案室專人復印。
六、建立科室及個人病歷書寫質量評價通報制度和獎罰機制。

十四、分級護理制度
1.特別護理
1.1、適應對象
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的病人,如嚴重創傷、各種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後,器官移植、大面積燒傷和"五衰"等。
1.2、護理內容
1.2.1、設立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
1.2.2、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准確填寫特別護理錄單。
1.2.3、備齊急救葯品和器材,以便隨時急用。
1.2.4、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並發症,確保病人安全。
2.一級護理
2.1、適應對象
病情危重需絕對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種大手術後、休克、癱瘓、昏迷、發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嬰兒等。
2.2、護理內容
2.2.1、每15~30分鍾巡視病人一次,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
2.2.2、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
2.2.3、按需准備搶救葯品和器材。
2.2.4、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並發症,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3.二級護理
2.1、適應對象
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術後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幼兒、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等。
3.2、護理內容
3.2.1、每l一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觀察病情。
3.2.2、按護理常規護理。
3.2.3、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了解病人病情動態及心態,滿足其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4.三級護理
4.1、適應對象
輕症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手術前准備階段等。
4.2、護理內容
4.2.1、每日兩次巡視病人,觀察病情。
4.2.2、按護理常規護理。
4.2.3、給予衛生保健指導,督促病人遵守院規,了解病人的病情動態及心態,滿足其心兩方面的需要。

❽ 臨床醫學(心電與超聲)介紹

展開全部
這個是肯定的了。臨床選擇面大,醫技科室相對比較輕松的。
待遇大部分臨床的待遇好一點。
選擇全在於你的。這樣建議你:1女生,本科,事業心不算太強,不想壓力太大,那你就選擇醫技科室好了。2男生你就選臨床吧,好好混還是可以的,將來必須考研究生。
專科學歷直接選醫技科室好了,社會沒有可以讓你選擇的,關系除外了。

❾ 員工體檢費計入什麼科目

員工的體檢費計入管理費用或營業成本科目。

體格檢查是指對人體形態結構和機能發展水平進行檢測和計量。其內容包括:

(1)運動史和疾病史。

(2)形態指標測量。

(3)生理機能測試。

(4)身體成分測定。

(5)特殊檢查(化驗、x光、心電、腦電、肌電、超聲心動、肌肉針刺活檢等)。

新福利費規定: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應付福利費科目,福利費不用提取了。

1、如果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1)發生福利費支出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現金等。

(2)月末,分配時。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3)結轉損益時。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福利費。

2、如果執行原企業會計制度,福利費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

(1)如果提取,按以前會計分錄做。

(2)如果不提取,發生的福利費支出,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福利費」科目。

❿ 求:人民醫院制定的各規章制度 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人員崗位制度

提示

別把眼睛看花拉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試行草案)

醫院分級管理標準是我國醫院實現標准化管理的客觀依據。實施醫院分級管理,可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宏觀管理和醫院微觀管理的雙重機制,完善各級醫院功能,健全、鞏固三級醫療預防體系,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達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衛生資源,促進科技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更好的為人民健康服務。同時還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分級管理是醫院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指導,總結我國三級醫療衛生網建設和創建「文明醫院」活動的經驗,由衛生部醫政司組織十一省、市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起草的。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1.各級醫院基本標准:本標準是各級醫院都必須達到的標准,也是醫院開業資格的認定標准。基本標准單獨考核評定,與分等標准考核打分分開。如達不到「基本標准」的要求,不予通過,定為不合格醫院,新申請開業的醫院則不予批准。

2.各級醫院分等標准:根據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還根據各級醫院的技術水平、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並參照必要的設施條件,分別劃分為甲、乙、丙等,三級醫院增設特等。

3.評審判定標准:在數學模型評分辦法建立前暫採取千分制辦法評定。在評審中,合格醫院按所得總分的分數段來評定等次。

甲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標准考核在749分以下。(含749分)

三級特等醫院除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准外,還必須達到醫院所必備的條件。

4 .醫院評審申請書:是醫院向評審委員會申請的必備手續,也是評審委員會認定醫院評審資格的主要依據。要求各醫院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逐項填寫、申報。

5.標準的其他有關附件:是標準的具體指標,要求和考核檢查要點等的說明。

這次所形成的《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還很不完善,只能作為草案在全國試行。希望各地在試行中對本標准提出修訂意見,使之逐步完善。

衛生院、基層醫院(一級醫院)標准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

一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一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基本標准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一級醫院功能、任務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數不得少於20張。如果不足上述限度,必須做出合理解釋。

2.病房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1.4。

5.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之比為80-85%(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級醫院應承擔本社區的各項醫療衛生服務和一定的衛生行政管理工作。

(一)預防保健

1.做好社區衛生防疫工作,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寄生蟲和地方病防治,在上級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實施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2.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開展婦女、嬰幼兒多發病的普查普治,開展婚、育、產系統保健,推廣科學接生等工作。

3.做好計劃生育手術和技術指導工作。

4.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危害社區人群健康的因素,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

(二)醫療服務

1.完成社區內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住院(含家庭病床)診治任務,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維持生命體征的救護,並組織轉診。

2.向群眾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術,院內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有效的徒手心肺復甦術。

3.根據條件開展社區康復醫療、精神衛生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群防治。

(三)衛生行政管理

1.在當地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依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協助制定和實施社區的初級衛生規劃。

2.配合有關部門動員組織群眾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逐步改善社區衛生狀況。

3.貫徹執行國家各種衛生法規,對社區內有關行業實行監督管理。

4.負責村級衛生組織和個體開業醫生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制度、措施、監督、考核與評價。有人分工負責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必備制度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除一般醫院工作制度,應包括婦幼保健、衛生防疫、家庭病床工作制度,指導鄉村醫生等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二)信息管理

1.按衛生部《衛生統計工作制度(試行)》的規定配合綜合信息管理專(兼)職人員。

2.對信息及時收集、儲存、分析、反饋與利用,且有成效。

3.有圖書管理制度,訂有適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三)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或專職財會人員。

2.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3.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4.會計監督審計制度健全,嚴格遵守財經、物價紀律,不準亂收費。

(四)設備管理

1 .設專人或兼職人員對全院設備進行管理。

2.有醫療設備保管、使用、保養、定期維修制度,保證醫療工作的需要。

3.對重要設備建立的檔案。

(五)總務管理

1.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2.主動、及時為全院服務,保證水、電、被服、膳食供應,各種設施及時維修。

(六)建築管理

1.醫院建築符合衛生學要求,對舊建築有維修制度,對不合理建築有改造計劃。

2.不得使用危房,尤其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全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逐級質量保證體系。

(二)有全院質量管理方案,並認真落實。

(三)院內感染的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

3.建立嚴格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與無菌操作規定。

4.有院內感染控制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的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治療室、供應室、分娩室等)的保治措施。

7.消毒供應室應達到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准(試行)》的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制定有關思想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2.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3.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開展和堅持崗位前教育制度。

4.建立群眾監督制度。

5.根據調查,患者、社區或合同單位對醫院的滿意度達到規定。

6.有健全的廉潔行醫措施。

六、醫院安全

1.建立健全醫院安全保衛管理制度,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

2.制訂平時的和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管理方案,並定期檢查。

3.有對高壓力系統、手術室、放射室、配電室等高危設備與區域的特殊安全管理措施。

4.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

5.有劇毒、麻醉、精神葯品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6.照明系統發生意外情況時,有安全的替代光源,保證應急的需要。

七、醫院環境

1 .重視醫院清潔衛生,有保潔制度及措施,有專人負責。

2.門診、病房等醫療區禁止吸煙。

3.重視院內綠化,有與醫院佔地相適應的綠化面積(包括室內外花木種植、立體綠化)。

4.對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後符合衛生學標准。

5.門診噪音不高於50分貝,病房、手術室噪音不高於38分貝。

6.手術室一般照明為100米燭,工作面積綜合照明2000-3000米燭。

一級醫院分等標准

本標準是一級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標准,也是其水平和質量的評價依據。

一、科室設置

科室設置應與一級醫院的功能、任務和社區實際需要適應。

1.臨床科學:應設置內科、外科 ,婦產科、急診室。有條件的設兒科、五宮科、中醫科,家庭病床科(組)等。

2.醫技科室:應設置葯劑室(含調配室)、化驗室(檢驗中心有統一安排者可不要求)、放射室、手術室、處置室、供應室、病案統計室、圖書室等。

3.行政科室:設置院辦公室(負責醫療、護理、人事、秘書、保衛、財務、後勤工作等)。

4.預防保健(科)室:設置衛生防疫室、婦幼保健室(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二、人員配備

要達到基本要求中病床與人員的比例。其中各類人員的比例如下表:

各 種 人 員

行政工勤人員%
衛生技術人員%
其 中 各 類 衛 生 技 術 人 員

中西醫師(士)%
護理%
檢驗%
放射%
葯劑%
其它%

15-20
80-85
38
38
4
4
8
8

其中分工從事預防保健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5%以上。

三、技術水平

技術建設要從實際出發,能開展社區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一般危重病人的救護服務。基本要求:

(一)醫療

1.急診醫療:

對社區內急診病例能24小時應診(包括出診)。

2.內、兒科:

正確處理常見病,並能對疑難病症進行恰當處理與轉診。

能對循環、泌尿、呼吸系統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病人作出初診斷並進行維持生命的搶救處理。

掌握當地傳染病的治療和消毒隔離技術。

3.外科、婦產科:

能對外科急腹症做出臨床診斷和及時、正確的處理。

能開展一般上腹部手術。

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縫合、包紮、骨折固定等處理。

能完成生理產科、部分常見病病理產科的處理及剖腹產手術。

4.五官科:

能診斷治療本科常見病及部分急症。

開展防盲、防齲、防聾工作。

5.中醫科:

能辯證施治內、外、婦、兒科的常見病與部分疑難雜症。

開展針灸、按摩等。

6.護理

熟練掌握各種疾病的護理,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級護理,正確書寫五種護理表格(體溫單、醫囑單、醫囑記錄、護士交班、護理記錄)。

7.醫技科室:

能開展心電圖、超聲波檢查。

能開展血、尿、便常規檢驗和部分生化檢驗。

(檢驗中心化地區,有關安排要有合同)

能開展透視、攝片、一般胃腸道造影等檢查。

(二)預防保健

1.能開展計劃免疫、疫情處理,對「兩管五改」進行技術指導。

2.能開展圍產期保健、兒童系統保健,掌握計劃生育四項技術。

3.能開展社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衛生和社區康復醫療。

(三)教學

1.能對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進行培訓。

2.能接受衛校學生部分臨床學習。

四、醫院管理

1.院長應熟悉一級醫院的管理,經過醫院管理專業短期培訓。

2.醫院有長遠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步驟。

3.醫院職工對院領導工作滿意度≥80%。

4.社區、合同單位和病人對醫院滿意度≥80%。

5.信息管理:

掌握人群各種傳染病發病情況,建立健全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登記合格率≥95%,漏報率≤0.5%。

做好醫院統計工作,配備統計人員掌握社區人口、生命、疾病(多發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動態資料,及時分析和提出對策;按規定及時准確完成各種衛生統計報表。

建立病案管理制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逐步按國際疾病分類(ICD)進行管理,要求門診有病歷,住院書寫完整病歷;按標准書寫,甲級病歷≥80%,杜絕丙級病歷。

五、主要科室基本設備詳見(附件七)。

六、各項統計指標

1.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85%

2.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5%

3.門診轉診率≤20%

4.單病種治癒好轉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5.單病種病死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6.單病種重危病人搶救成功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7.住院病人轉院率≤3%

8.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85%

9.昏迷、癱瘓病人褥瘡發生次數:0

10.院內感染率≤3%

11.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1%

12.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

13.常規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

14.病床使用率≥60%

15.年病床周轉次數≥32次

16.平均住院日6天

17.門診處方合格率≥98%

18.門診病歷書寫合格率≥90%

19.住院病歷書寫合格率≥98%

20.甲級X光片率≥40%

21.護理五種表格書寫合格率≥85%

22.二級以上醫療責任事故發生次數 0

23.設備利用率≥80%

24.特殊診斷設備檢查陽性率≥20%(主要指B超)

25.0~7歲兒童建卡率 農村≥98% 城市≥100%

26.麻疹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7.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8.白百破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9.卡介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30.四苗全程覆蓋率 農村≥85% 城市≥92.5%

31.婦女病查治率 農村≥60% 城市≥90%

32.圍產兒死亡率 農村≤20% 城市≤90%

33.產前檢查率 農村≥80% 城市≥95%

34.新法接生率≥95%

35. 產後訪視率農村≥70% 城市≥80%

36.衛生技術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8.基礎護理合格率≥80%

39.一級護理合格率≥80%

一級醫院分等判定標准

醫院應對其建設、管理、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文明服務、成本效益等定期進行自我評價,並制定改進措施。地(市)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質量按本標准進行院外評價。根據評審結果將一級醫院分為甲、乙、丙三個等次。

一、一級甲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顯著,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結合水平,經考核達到900分及以上。

二、一級乙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尚好,其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綜合水平經考核檢查達750-899分。

三、一級丙等醫院

醫院建設有一定成績,基本標准考核合格,但與分等標准要求尚有較大差距。經綜合考核檢查在749分以下(含749分)。丙等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發展規劃。

二級醫院標准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

二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二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者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二級醫院任務、功能、技術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不少於100張。

2.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的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6.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3-1.5。

7.必須配備具有國家認定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不少於75%。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醫療衛生服務

對社區能提供全面、連續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

1.承擔地區(地、市、縣)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疑難病症診治任務;搶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轉診。

2.開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擔災害事故的現場急救,迅速組織配套的急救隊伍接收成批病員進行院內急救。

3.開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區的疾病動態。參與社區內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工作。

(二)與醫療相結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1.能承擔基層醫療單位中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和本院職工的在職教育。

2.能承擔中等衛生學校臨床教學及中等以上醫學衛生學校學生的臨床實習任務。

3.能承擔省或市級科研項目。

(三)指導基層

與有關部門協作指導地區內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做好社區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精神衛生等工作。與一級醫院建立經常性的業務關系,開展雙向轉診,幫助開展新技術,解決疑難問題和培訓衛生技術及管理人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人員、制度、措施、實施方案及其考核與評價辦法。

(一)組織管理

必備的有:

1.行政管理組織

2.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管理組織

3.護理管理組織

4.財務管理組織

5.總務保障組織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管理組織

7.必備委員會

(二)制度管理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要求和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並有相應的教育、執行、監督、檢查、考評和獎懲辦法。必備制度應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管行政工作。

2.有遠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季度安排和完成計劃的進度、指標、措施、步 驟、以及檢查總結。

3 .醫院有各項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並組織實施。必備的制度有:各項會議制度、院總值班制度、醫療行政查房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

4.有群眾來信來房登記、參觀訪問、醫院大事記錄。

5.院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社區了解情況、徵求意見,改進工作。

(四)醫療管理

1.有健全的醫療管理組織,人員配備合理,有相應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醫療工作。

2.制訂切實可行的全院醫療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醫療工作制度 ,切實可行的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護理質量標准。

4.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組織,定期活動,對醫療、護理、醫技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必備的質量管理組織有: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葯事管理委員會、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

5.加強業務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建立衛生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檔案。

6.非國家認定資格的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五)護理管理

按《護理管理標准及評審辦法》的有關要求管理。

(六)教學、科研管理

教學:

1.有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工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有切實可行的教學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教學工作規章制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評價。

4.有相應的教學設施與設備。

5.衛生部認定的「教學醫院」,按衛生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工作暫行規定》(待發)進行管理。

科研:

1.有專(兼)職人員負責科研管理並有相應的工作制度。

2.建立科技人員、科研成果檔案。

3.有鼓勵開展醫學和管理科研辦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組織和有關工作制度。

2.應設立圖書館(室),並且有足夠數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3.有處理醫療、管理和圖書情報信息的專職管理人員。

4.院內各部門提供的信息應真實、完整、准確,並及時分析、反饋與利用。

(八)計量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醫院必須加強計量工作管理。

1.有負責計量管理工作的部門或人員。

2.建立有關計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計量管理辦法。

(2)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

(3)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製度。

3.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4.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均應進行周期檢查。

(九)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人員編制合理,職責范圍明確,並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設有專(兼)職收費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准,實行明碼標價,接受群眾監督。

3.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4.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財會監督制度,對違反財經、物價紀律現象應及時嚴肅處理。

(十)審計管理

1.設有與財務機構相平行的審計機構或者職級相應的審計人員,人員編制合理,並具有一定的審計專業知識。

2.對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實行經常性審計監督。

3.對資金財產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進行監督檢查。

4.經常檢查、評估資金、財產的使用效益並提出改進建議。

5.無重大損失浪費、貪污盜竊和嚴重違反財經法規事件。

(十一)設備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組織,實行計劃管理。

2.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購置要有適宜性和可行性論證,進貨要驗收,使用有專人保管。

3.醫療設備有定期的保養、維修與更新制度,保證醫療工作需要。

(十二)總務管理

1.有健全的總務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和工作制度。

2.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3.主動、及時為全國各科室特別是臨床科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不發生兩漏(漏水、漏電),做到兩滿意(職工、病人滿意)。

4.有意外情況下的供電措施,確保臨時照明。

5.救護車配有基本設備、葯品,隨叫隨到,保證醫療、搶救和轉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築管理

1.醫院的新建、改建和擴建,要經過可行性論證,適應總體發展規劃,資料保存完整。

2.新醫院選址、布局、設計要合理,符合建築規范及衛生學要求。

3.醫院各部分(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手術室、消毒供應室、急診科(室)的建築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內採光、色彩設計符合衛生學的要求)。

4.醫院舊建築有維修計劃及預算,並認真執行。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

(三)質量管理的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教學、科研和病案質量等。

(四)有質量教育、監督、檢查和評價制度及改進方案。

(五)院內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下發的《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與評價。

3.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房的設置應符合衛生學要求。

4.有院內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治療室等)的保潔監控措施。

7.現場檢驗要達到規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具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2.制定有關思想政治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3.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做好全院職工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組織學習,進行研究分析總結。

4.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有醫德教育措施。嚴格實行崗前教育制度。

熱點內容
經濟法第一章教材總論 發布:2025-01-28 02:40:58 瀏覽:229
合同法197條 發布:2025-01-28 02:34:56 瀏覽:419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28 02:34:54 瀏覽:199
國家版權條例 發布:2025-01-28 02:17:39 瀏覽:245
合同法違約金定金上限 發布:2025-01-28 01:42:00 瀏覽:182
勞動法司機工資多少 發布:2025-01-28 01:37:49 瀏覽:360
注會經濟法偏 發布:2025-01-28 01:17:30 瀏覽:508
工作的條例 發布:2025-01-28 00:42:40 瀏覽:45
行政法中利害關系人 發布:2025-01-28 00:42:38 瀏覽:767
中級經濟法一周能過嗎 發布:2025-01-28 00:29:23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