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國記者管理條例

中國記者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14 12:06:05

Ⅰ 廣電記者證的問題

記者證有專門的管理條例,申請記者證也有專門的程序和條件,其中一條就是必須在新聞單位從事采編業務滿一年。申領到的記者也必須有新聞單位的名稱。當然,如果你關系好這些條件可能不在話下。你可以找新聞記者證條例看一下,在中國記者網上有。一目瞭然。希望加分,呵,如有不解,可補充留言。本人就在新聞單位工作。
另外現在報社記者證和廣電記者證都統一了。

Ⅱ 媒體只出示了記者證 我能拒絕他的拍攝和采訪嗎如果拒絕 要依據那條法律法規呢謝謝!!

新聞記者證與采訪權

從事新聞采編工作,需要有身份證明。年3月1日起施行《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全國新聞機構使用統一樣式的記者證,證件名稱為「新聞記者證」。符合持證的條件是什麼?「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2)具備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和經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的新聞采編從業資格;(3)在新聞機構編制內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人員,或者經新聞機構正式聘用,從事新聞采編工作且連續聘用時間已達一年以上的非編制內人員。第十三條還規定,新聞采編人員從事采訪工作必須持有新聞記者證,並應在新聞采訪中主動向采訪對象出示。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綜上所述,「新聞記者證」可以表述為:它是我國新聞機構的新聞采編人員從事新聞采訪活動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證件,由新聞出版總署統一印製並核發。這意味著,「記者證」是從事新聞工作的一個合法憑證。此外,《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對「記者證」的確認,也是新聞職業化的一個表現。由此可見,新聞出版總署統一核發記者證,等於賦予了持證的新聞記者以相應的權利———「新聞采訪權」。從這個角度說,不管是三年前因無「證」到沈陽采訪而被扣留的央視記者,還是今年年初被打致死的蘭成長,盡管其各自的遭遇深受同情,畢竟還有一點有苦難言的味道。

新聞采訪權的涵義,學界比較主流的有三種:「信息搜集說」、「自主調查研究說」與「知情權與表達自由說」。學者傑文津認為:「以上三種觀點的後兩種,在內容和邏輯上都有其不可忽略的弊漏:『自主調查研究說』雖然指出了新聞記者能夠對某一個事件有一定自己調查的自由,但卻是完全站在『新聞黨性』原則的立場上來表述。『知情權與表達自由說』能夠結合西方先進的權利保護思想,以系統論來理解采訪、編輯、報道的內在聯系是非常有益的思路。但是筆者認為,采訪權本身有其概念范疇,該說容易導致這一范疇的隨意擴大。基於此,筆者認為應當採信『信息搜集說』一論作為對采訪權內涵的貼切解釋。」②因此,我們不妨將新聞采訪權的涵義理解為:新聞采訪權是指新聞工作者採集新聞素材、獲取新聞信息的權利。

新聞采訪權是不是持證記者的專利?

新聞采訪權是否持證記者的專利?如果對這個問題做出肯定的回答,上述兩起事件的結果,也就有了某種必然性。但這樣一來,無異於剝奪了聘用記者、實習記者以及特約記者的新聞采訪權。

這些類型的「記者」能不能申辦新聞記者證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可以查閱的明文規定只有《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其第十一條規定:「

經新聞機構正式聘用從事新聞采編工作且連續聘用時間已達一年以上的非編制內人員可以申辦記者證。」第十二條:「新聞機構以外的工作人員,包括為新聞單位提供稿件或節目的通訊員、特約撰稿人、特約記者,專職或兼職為新聞機構采編新聞稿件的其他人員不發新聞記者證。」

依照這些規定,那麼那些進入媒體從事新聞采編不足一年,或者雖然工作滿一年,卻尚未具有相應資格的新聞從業人員擁有新聞采訪權嗎?

事實上,即便是中央級媒體,其聘用的采編人員中,也未必全部擁有記者證。作為彌補措施,新聞單位大多採用本單位印製的工作證或采訪證件。如蘭成長隨身攜帶的「新聞工作證」上,蓋有記者站的鋼印,就可以證明其身份。

新聞媒體每年都要接納新聞或其他專業學生前來實習,媒體也不可能給實習生申辦統一的新聞記者證,只能辦理標識有「實習記者」字樣的證件,以方便他們進行新聞采訪活動。此外,根據采訪需要,不少媒體還不定期臨時聘請特約記者。假如被采訪單位都以聘用記者(實習記者、特約記者)沒有記者證為由,拒絕采訪,甚至動粗,新聞單位該如何應對呢?

在新聞實踐中,不管是新聞單位的正式聘用人員還是實習記者、特約記者,都承擔著新聞工作賦予他們的職務責任。對他們而言,新聞記者證或新聞單位出具的有關證件、介紹信,意味著什麼?中國人民大學的馬少華副教授給出的回答是:「前者表達的是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後者表達的是新聞單位為此承擔的責任,新聞單位對他們的信任,並由此為他們向被采訪者爭取信任。」③依照目前的新聞體制,「聘用記者」、「特約記者」以及「實習記者」,新聞單位無法為其申辦正式的記者證,但只要有新聞單位頒發的相關證件或證明,理應也有新聞采訪的權利。當然,這種「采訪權」常是臨時的,有效時間較短。它是新聞單位采訪權利的一種延伸,新聞單位相應地承擔這些非正式記者采訪活動所帶來的法律後果。

新聞媒體承擔著向公眾傳遞信息、使公眾了解事實真相的特殊職責,從憲法中公民言論自由權利延伸出的新聞自由,實際上肯定了新聞工作者正常采訪的權利。這里的「新聞工作者」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包括擁有「記者證」的記者,也應該包括那些聘用、特約和實習記者。可見新聞采訪權並非持證記者的專利,上述兩起事件中,沒有「記者證」就沒有新聞采訪權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新聞采訪權固然是記者展開工作的首要權利,就蘭成長被暴打致死事件而言,假設蘭成長不以記者的身份,而是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並且不存在任何訛詐嫌疑的話,能不能到那家煤礦采訪呢?

普通公民就某一事件或問題,向有關部門或單位了解情況,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知情權」,它離不開知情訴求者主動的了解、調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知情權也可說是一種采訪權。近年來,不少市民在街頭用攝像機攝錄許多現場新聞,提供給新聞單位;個人用博客在網上採集信息,傳播信息,也都不失為一種采訪的權利。但是這種了解、調查與現場攝制,和專業的「新聞采訪權」有區別,也是沒有疑義的。

蘭成長倘以普通公民的身份當然也可以去那家煤礦了解情況,但其實際效果如何,恐怕難以與記者的采訪相提並論。社會之所以需要專業的記者來承擔這項工作,其原因就在於此。

Ⅲ 目前中國有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新聞法律法規

1、中國沒有系統的新聞法部門。2、相關記者法律、法規有《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3、國外的新聞法在國內無效。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條
為了便於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采訪報道,促進國際交往和信息傳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是指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分支機構。本條例所稱外國記者包括外國常駐記者和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外國常駐記者是指由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在中國境內常駐6個月以上、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外國短期采訪記者是指在中國境內停留期不超過6個月、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
第三條
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依法保障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的合法權益,並為其依法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提供便利。
第四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應當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新聞職業道德,客觀、公正地進行采訪報道,不得進行與其機構性質或者記者身份不符的活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以下簡稱外交部)主管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事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其他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有關事務。
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受外交部委託,辦理本行政區域內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事務。地方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其他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有關事務。
第六條
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常駐新聞機構、向中國派遣常駐記者,應當經外交部批准。
第七條
外國新聞機構申請在中國境內設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直接或者通過中國駐外使領館向外交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由該新聞機構總部主要負責人簽署的書面申請;
(二)該新聞機構情況介紹;
(三)擬設立機構的負責人、擬派遣的常駐記者以及工作人員情況介紹;
(四)該新聞機構在所在國設立的證明文件副本。
第八條
在中國境內設立常駐新聞機構的申請經批准後,該常駐新聞機構負責人應當自抵達中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持本人護照到外交部辦理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其中,駐北京市以外地區的常駐新聞機構,其負責人應當自抵達中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持本人護照到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辦理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
第九條
外國新聞機構申請向中國派遣常駐記者,應當直接或者通過中國駐外使領館向外交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由該新聞機構總部負責人簽署的書面申請;
(二)擬派遣記者情況介紹;
(三)擬派遣記者在所在國從事職業活動的證明文件副本。
兩個以上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同一名常駐記者的,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分別辦理申請手續,並在各自的書面申請中註明該記者所兼職的外國新聞機構。
第十條
向中國派遣常駐記者的申請經批准後,被派遣的外國記者應當自抵達中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持本人護照到外交部辦理外國常駐記者證;其中,駐北京市以外地區的常駐記者,應當自抵達中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持本人護照到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辦理外國常駐記者證。
外國記者辦理外國常駐記者證後,應當到居住地公安機關辦理居留證。
第十一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變更機構名稱、常駐地區等事項,應當向外交部提交書面申請,經批准後辦理變更手續。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變更負責人、辦公地址等事項,應當在變更後7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外交部;其中,駐北京市以外地區的常駐新聞機構變更負責人、辦公地址等事項,應當在變更後7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
第十二條
外國常駐記者證有效期屆滿需要延期的,外國常駐記者應當提前向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提出申請,辦理延期手續;逾期不辦理的,視為自動放棄外國常駐記者資格,其外國常駐記者證將被注銷。
第十三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擬終止業務的,應當在終止業務30日前告知外交部,並自終止業務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到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辦理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及其常駐記者的外國常駐記者證注銷手續。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連續10個月以上無常駐記者,視為該機構已經自動終止業務,其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將被注銷。
外國常駐記者在中國境內居留時間每年累計少於6個月的,其外國常駐記者證將被注銷。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在其常駐記者離任前到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辦理該記者外國常駐記者證注銷手續。
第十四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外國常駐記者證被注銷後,應當向社會公布。
外國常駐記者證被注銷的記者,其記者簽證自注銷之日起10日後自動失效。
外國常駐記者證被注銷的記者,應當自外國常駐記者證被注銷之日起10日內持相關證明,到居住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簽證或者居留證變更登記。
第十五條
外國記者常駐或者短期采訪,應當向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構申請辦理記者簽證。
第十六條
外國記者隨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長、王室成員或者高級政府官員來中國訪問,應當由該國外交部或者相關部門向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構統一申請辦理記者簽證。
第十七條
外國記者在中國境內采訪,需徵得被采訪單位和個人的同意。
外國記者采訪時應當攜帶並出示外國常駐記者證或者短期采訪記者簽證。
第十八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可以通過外事服務單位聘用中國公民從事輔助工作。外事服務單位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指定。
第十九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因采訪報道需要,在依法履行報批手續後,可以臨時進口、設置和使用無線電通信設備。
第二十條
外國人未取得或者未持有有效的外國常駐記者證或者短期采訪記者簽證,在中國境內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活動的,由公安機關責令其停止新聞采訪報道活動,並依照有關法律予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外交部予以警告,責令暫停或者終止其業務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外國常駐記者證或者記者簽證。
第二十二條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違反中國其他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依法處理;情節嚴重的,由外交部吊銷其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外國常駐記者證或者記者簽證。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8年10月17日起施行。1990年1月19日國務院公布的《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Ⅳ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促進國際交往和信息傳播,管理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在中國境內的活動,便利其開展業務,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外國常駐記者、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外國常駐記者和外國短期采訪記者統稱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
外國常駐記者,是指依照本條例由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常駐中國六個月以上、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是指依照本條例來中國六個月以內、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是指依照本條例由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並有一名或者一名以上人員的分支機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依法保障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的合法權益,並為其正常業務活動提供方便。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以下簡稱外交部)是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的主管部門。第五條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常駐記者,應當向外交部新聞司(以下簡稱新聞司)提出申請。申請書應當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簽署,並包括以下內容和文件:
(一)該新聞機構基本情況;
(二)派遣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常駐地區;
(三)派遣記者的職業記者證明文件。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同一名常駐記者的,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分別履行申請手續,並在各自申請書中註明該記者所兼任的記者身份。第六條派遣常駐記者的申請經批准後,該記者應當在抵達中國後七天內,持該機構總部負責人簽署的委任書和本人護照,到新聞司辦理注冊手續,領取《外國記者證》。
駐北京以外地區的外國常駐記者,應當在抵達中國後七天內,到新聞司委託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新聞司委託的機關)辦理前款規定的手續。第七條外國新聞機構設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向新聞司提出申請。申請書應當由該機構法定代表人簽署,並包括以下內容和文件:
(一)該新聞機構基本情況;
(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名稱、常駐地區、業務范圍、人數、負責人及其他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
(三)該新聞機構本國注冊證書副本。第八條設立常駐新聞機構的申請經批准後,該常駐新聞機構負責人應當在抵達中國後七天內,持外國新聞機構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委任書和本人及其他人員的護照到新聞司辦理注冊手續,領取《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
駐北京以外地區的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其負責人應當在抵達中國後七天內,到新聞司委託的機關辦理前款規定的手續。第九條外國常駐記者離開中國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內,其派遣機構要求派遣代任記者的,應當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事先向新聞司或者新聞司委託的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並附具代任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和職業記者的證明文件。代任記者經批准並辦理證件後,方可從事業務活動。第十條外國常駐記者應當每滿一年到新聞司或者新聞司委託的機關辦理一次《外國記者證》送驗、延期手續。無正當理由逾期三十天不辦理送驗、延期手續的,自行喪失外國常駐記者資格。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更換負責人、增減人員或者作其他重大變更,應當向新聞司提出申請,經批准並辦理變更注冊手續。第十一條外國記者隨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者外交部長來中國訪問,應當由該國外交部事先統一向中國外交部申請並經批准。第十二條外國短期采訪記者、記者團組到中國采訪報道,應當向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中國國內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到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關辦理簽證。
應中國國內單位邀請的外國短期采訪記者、記者團組,應當特邀請函電到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關辦理簽證。第十三條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在中國境內的采訪活動由接待單位負責安排、提供協助。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因正當理由需要延長采訪時間的,須經接待單位同意並按規定辦理延長簽證手續。第十四條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在注冊的業務范圍或者商定的采訪計劃內進行業務活動。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遵守新聞職業道德,不得歪曲事實、製造謠言或者以不正當手段采訪報道。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不得進行與其身份和性質不符或者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統一、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記者法

沒有相關記者的法律法規,但有相關的記者管理條例。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新聞記者隊伍建設和加強社會監管,加快新聞記者證管理規范化、法制化建設步伐,新聞出版總署對2005年制定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進行了第一次修訂,新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已經2009年7月10日新聞出版總署第2次署務會議通過並公布,自2009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2013年10月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開展新聞采編人員崗位培訓的通知》,決定在2014年全國統一換發新版新聞記者證之前,對全國新聞單位的采編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和考核。

(6)中國記者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記者管控辦法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新聞記者證的管理,保障新聞記者的正常采訪活動,維護新聞記者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新聞記者證的申領、核發、使用和管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新聞采編活動,須持有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新聞記者證。

第三條 新聞記者證是新聞記者職務身份的有效證明,是境內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編活動的唯一合法證件,由新聞出版總署依法統一印製並核發。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新聞記者,是指新聞機構編制內或者經正式聘用,專職從事新聞采編崗位工作,並持有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

第五條 新聞記者持新聞記者證依法從事新聞采訪活動受法律保護。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應為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

第六條 新聞記者證由新聞出版總署統一編號,並簽印新聞出版總署印章、新聞記者證核發專用章、新聞記者證年度核驗標簽和本新聞機構(或者主辦單位)鋼印方為有效。

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製作、仿製、發放、銷售新聞記者證,不得製作、發放、銷售專供采訪使用的其他證件。

Ⅶ 關於新聞采編人員從業管理的規定(試行) 的詳細內容!

規定要求,新聞采編人員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支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黨的新聞宣傳紀律,維護黨和國家利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秘密。要依法維護公民個人隱私權,依法維護報道對象的合法權益。

規定強調,新聞采編人員要堅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確保新聞事實准確。要認真核實消息來源,杜絕虛假不實報道。新聞報道在新聞媒體刊發時要實行實名制。新聞采編人員要發揚實事求是、敬業奉獻的精神,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求真務實,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和文風,不斷創新報道內容、形式和手段,使新聞報道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新聞報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規定提出,新聞采編人員從事新聞報道活動時,如與采訪報道對象具有親屬關系、友好關系、利益關系或直接地緣關系等,應實行迴避,並不得對稿件的採集、編發、刊播進行干預或施加影響。新聞單位各級分支機構和派出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分社社長、記者站站長等),實行任期輪崗制和任職迴避制。

規定嚴肅指出,新聞采編人員要杜絕各種有償新聞行為。不得利用采編報道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得接受可能影響新聞報道客觀公正的宴請和饋贈,不得向采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索取財物和其他利益,不得從事與職業有關的有償中介活動,不得經商辦企業,不得在無隸屬關系的其他新聞單位或經濟組織兼職取酬。

規定明確要求,新聞采編人員要嚴格執行新聞報道與經營活動分開的規定。不得以記者、編輯、審稿人、製片人、主持人、播音員等身份拉廣告,不得以新聞報道換取廣告,不得以變相新聞形式刊播廣告內容,不得為經營謀利操縱新聞報道。新聞采編人員不得以訂閱報刊為條件進行新聞報道,不得直接要求被采訪報道單位或個人訂閱報刊,更不得以批評曝光為由強迫被采訪報道單位或個人訂閱報刊、投放廣告或提供贊助。

規定強調,規范新聞采編人員記者證件管理和使用。公開的新聞采訪必須出示經新聞出版單位、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資格認定,由國家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記者證件。對使用假記者證或冒充記者的人員要嚴肅查處。新聞采編人員有虛假報道、有償新聞等行為,情節嚴重的,一律吊銷記者證。凡被吊銷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自吊銷之日起5年之內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因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

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要求,各級各類新聞單位要認真執行這一《規定》,對違規違紀的新聞采編人員要按有關規定和紀律嚴肅查處。要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方便群眾監督。

Ⅷ 急尋一些關於「記者」、「新聞」方面的問題

1.作品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都是不受時間限制的。作品的發表權和著作權的財產權,它的保護期是相同的,都是這個作者的終生和他死亡後50年。合作作品的保護期,要到最後這個死亡的作者他的終生和死亡後50年。
2.法人作品,著作權法歸法人的職務作品,還有電影作品、攝影作品的保護期,都是這個作品首次發表後的50年。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和廣播電台、電視台鄰接權的保護期都是指首次製作完成或者首次播放(後)的50年。還有一個是版式設計權,保護期是10年。過了這個保護期的作品,它就進入了共有領域,使用的時候就不用再支付報酬。但是一定要尊重作者的精神權利。
3.新聞事實轉化為新聞報道的中介是新聞傳播者,新聞傳播者只能在新聞事實的基礎之上表現主觀傾向,絕不可以背離事實,歪曲委屈事實,也不可以隨意改變事實。因為,事實是客觀存在的。
4.新聞工作的方針政策是新聞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為准則。
5.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應當依照該條例的第32條規定進行播前審查和重播重審。
6.1995年4月,我國廣播電視主管部門開始組織起草《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同年11月上報國務院。1997年8月1號國務院第61次常務會議通過《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同年8月11日,第228號國務院令頒布《廣播電視管理條例》,自1997年9月1日年開始實行。
7.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廣播電視節目中出現以下內容:第一,危害國家的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第二,危害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第三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第四、泄露國家機密。第五、誹謗侮辱他人的。第六、宣傳淫穢、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第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8.合格的新聞工作者:主要體現在較高的政治理論修養,廣博的文化知識修養和精湛的專業技能修養三個方面。
9.「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中國先進的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三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和全國工作大局服務。
11.《著作權法》規定著作人享有哪些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人身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財產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
我國社會主義新聞工作,一般要遵循四個基本原則,即真實性原則、黨性原則、指導性原則和群眾性原則。
12.(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的新聞工作(指導思想)之一。
13.我們要堅持新聞報道的(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14.世界上廣播電視體制有:以美國為代表的商業廣播電視制度;以英國和大部分西歐國家為代表的公共廣播電視為主的雙軌制 ;以少數歐州國家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政府控制的國有制三種。
15.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接受者是(一次性單向傳播)的終端,就是我們傳播所到達的目的地,(受眾)是目標,是新聞信息傳播的目標和傳播效果的檢驗者,也是新聞信息的消費者。
16.陸定一在1943年提出的新聞定義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17.我們在新聞實踐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要做到堅持辨證法,防止(報道失實)。
18.我國《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條規定,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19.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專業人員);(二)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技術設備);(三)有必要的(基本建設資金和穩定的資金保障);(四)有必要的(場所)。
20.新聞價值的要素為時新性、重要性、顯著性、貼近性、趣味性。
21.新聞價值是選擇和衡量新聞事實的客觀標准。就是事實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構成新聞的特殊素質的總和。
22.廣播電視集團化和產業化的核心問題是(體制改革問題)
23.數字電視按照傳輸方式分類,也可以分為(衛星)、(有線)和(地面)三種。
24.為社會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求新」與「求真」是記者這一職業的(最基本的價值取向與目標追求)
25.衡量精神文化產品最終要看人民滿意不滿意、喜歡不喜歡。
26.(反饋環節)是優化新聞傳播流程機制的重要保證。
27.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討論了《關於進一步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的意見》,會議提出,新聞單位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努力使新聞報道做到"三貼近",即(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28.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事實是新聞的本源或來源,新聞是事實的反映或報道。
29.我國著作權法保護如下幾類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築作品;(5)攝影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擬作品;(8)計算機軟體;(9)民間文學藝術作品;(10)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30. 我們在新聞實踐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要做到堅持辯證法,防止片面性。
播發虛假新聞需要承擔的責任是(除了民事法律責任還可能導致行政法律責任)。
關於當前新聞改革,錯誤的說法是(新聞改革的最大障礙是黨性原則)。
31.《中國打開了電視》的作者是(*****魯爾)。
32.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表現為(新聞事業自覺地為其所屬的階級及政黨服務)。
33.記者在采訪中要規避的禁區主要有國家機密、未成年人犯罪、隱私和商業機密。
34。最早將黨性與黨的新聞工作聯系起來,要求黨報編輯增強黨性的無產階級領袖是(列寧)。

Ⅸ 國家海洋局關於印發《中國海洋報社記者站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一章組織領導第一條接受當地黨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統一領導,由駐在單位實施全面管理。報社辦公室為日常工作聯系部門。第二條各地記者站為處級單位。站長的人選由駐在單位推薦,經報社考核後由駐在單位任命,報社發給聘書。記者站站長的任期一般為四年,是否連任,依其在職期間的表現和政績,由報社和駐在單位分管部門提出書面考核材料,經雙方領導商定。特殊情況下,在雙方單位領導同意後可提前任免。第三條記者站的經費、辦公場所、必要的辦公用品、交通、通訊等設備購置,由駐在單位負責予以解決。人員的黨、團、工會組織關系由駐在單位統一負責管理。其工資、福利待遇、職級調整、晉升、獎懲、檔案、統計、住房、醫療、看閱文件以及離退休安排等,均按國人發(89)595文件的精神執行,由駐在單位負責。同駐在單位的幹部享受同等待遇。
記者站人員要主動參加駐在單位的有關活動,積極作好駐在單位的新聞報道工作,主動向駐在單位領導匯報情況,取得支持與幫助,接受駐在單位的領導。第四條記者站人員的業務考核由報社出具考核意見,提交駐在單位主管部門及領導,作為職級調整、晉升的依據。技術職務資格評聘由駐在單位負責外語通考和聘任,由報社負責業務考核、組織參評材料。第五條報社領導每年至少走訪一次記者站駐在單位,溝通信息,交流情況,及時解決記者站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取得駐在單位領導的支持和體諒,為記者站開展工作創造寬松的環境。第六條每年記者站人員要按時作述職報告,報社進行考核,並填寫評價意見,交駐在單位人事部門,作為晉升、調級等參考依據。第七條各記者站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發展本地區的特約記者和通訊員。發展前必須徵得主管領導認可。特約記者一般在新聞單位中聘任,只發聘書,不發記者證。發記者證的特約記者,需有一定數量的作品、記者站的推薦信,獲領導批准後方可發展。特約記者證嚴格控制發放。通訊員由各地記者站負責發展,逐步擴充通訊網路,管理、考核由記者站負責。發現優秀人才可適當加分。優秀通訊員可由記者站根據其在通訊報道、發行與其他表現提出建議,上報書面材料,連續3 年被評為優秀通訊員,可考慮發展為特約記者。第二章記者站職責第八條記者站經常性的主要任務是捕捉本地區重大新聞線索,采寫稿件,反映本地區的重要舉措。根據報社的季度、年度工作計劃抓好落實,及時對突發事件和重要專題進行采訪。
記者站專職記者每月必須完成4篇稿件,每個月應有一篇稿件刊於頭版;兼職記者站站長每月至少完成3篇稿件,每季度要有1篇刊發頭版;特約記者每月完成3篇稿件,每半年度有1篇刊發頭版;通訊員每月完成2篇稿件。專職記者完不成任務者,在年終評比時扣分。特約記者、通訊員,兩年均完不成任務者(發行包括在內)取消其資格。第九條各記者站記者、特約記者、通訊員均要承擔本報的發行任務。每位特約記者須發行本報50份以上,通訊員發行本報10份以上。各記者站兼職記者在保證本地區發行基數不變的情況下,逐年遞增5%。記者站專職記者在保證基數不變的情況下,逐年遞增10%(考核標准詳見發行部有關規定細則)。第十條記者站每季度要向報社(電話或書面均可)和駐在單位領導(口頭)匯報一次工作。報社每季度季未與各記者站通話、溝通信息、布置選題,組織系列報道。各記者站年初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站的工作計劃(一式三份,報社一份,駐在單位主管部門一份,本人保存一份)。第三章獎懲第十一條報社每年對記者站進行一次工作考核,成績突出者按規定予以獎勵;無正當理由連續兩年不起作用者,予以撤換、調整。考核標准為:采寫稿件、發行等全面完成任務指標者為優秀;完成其中兩項為合格;完成一項以下則為不合格(完成一項特別突出者可視為合格)。第十二條各記者站記者和特約記者的稿件除參加報社內部好稿評選外,優秀稿件將由報社直接報送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全國新聞評選。稿件在全國新聞評選中獲獎,報社將給予一定的獎勵。在年終評比中報社內部評選的好稿件,每篇加1分;省部級評選中獲獎作品每一篇加5分;全國新聞評選中獲獎每一篇加10分。

Ⅹ 記者可以隨便采訪嗎

要先看情況,如果有什麼大事,記者就會采訪。

熱點內容
法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1-26 15:28:09 瀏覽:521
地方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6 15:19:49 瀏覽:969
新民法典怎麼樣 發布:2025-01-26 15:04:13 瀏覽:156
2018年是否修訂了行政法 發布:2025-01-26 15:03:10 瀏覽:117
董海峰律師 發布:2025-01-26 14:52:10 瀏覽:249
深圳勞動法辭快工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01-26 11:30:32 瀏覽:699
離婚律師姚晨服裝 發布:2025-01-26 09:35:58 瀏覽:38
各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1-26 08:53:53 瀏覽:830
社區綜合減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6 07:50:20 瀏覽:949
道德建設先行 發布:2025-01-26 06:47:04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