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工傷無過錯原則的法規

工傷無過錯原則的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6-14 18:01:57

Ⅰ 工人工傷責任劃分有什麼法律依據

法律分析:當工人受到傷害時,首先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認定,確定責任主體,我國侵權責任法對受到他人侵害時責任的認定原則,分別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具體工人受到傷害的責任認定,還要通過具體情形來具體分析,這是認定是否為工傷的第一步。其次再根據工人受傷時的具體情形來判定,例如受傷時是否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從事有關工作任務,或者是否正在上下班的途中等多重因素。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Ⅱ 認定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什麼

感謝邀請

工作中,職工受傷的情況五花八門,而認定工傷也有一套辦法,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介紹工作中受傷到底應不應該認定為工傷,快來圍觀!

Ⅲ 工傷認定無過錯原則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法律分析:在我國民事立法和損害賠償理論中, 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可以分為:1、過錯責任:過錯責任不僅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構成要件, 而且是指以過錯做為歸責的最終要件, 同時以過錯作為確定侵權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2、過錯推定責任。3、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Ⅳ 工傷事故是否有存在責任劃分 賠償是否存在責任劃分

法律分析:在工傷事故中除交通事故以外,其他事故是不劃分責任的。工傷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使因為職工違反操作規程而發生工傷,用人單位同樣要承擔職工的工傷賠償。已經認定為工傷事故的,責任主體是企業;賠償主體則是企業跟工傷保險機構。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Ⅳ 工傷保險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無過錯責任原則, 是指在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 只要已經發生了損害後果, 無過錯的行為人就要承擔民事責任。
拓展資料: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的認定: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職業病暫時或永久失去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工傷不管什麼原因,責任在個人或在企業,都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即補償不究過失原則。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病,並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
2016年5月1日起各地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2015年關於降低工傷保險平均費率0.25個百分點和生育保險費率0.5個百分點的決定和有關政策規定,確保政策實施到位。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工作,待國務院制定出台相關規定後統一組織實施。
工傷保險的作用:
1、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是國家對職工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職工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工傷保險的實施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標志和成果。
2、實行工傷保險保障了工傷職工醫療以及其基本生活、傷殘撫恤和遺屬撫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職工和家屬的後顧之憂、工傷補償體現出國家和社會對職工的尊重,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3、建立工傷保險有利於促進安全生產,保護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工傷保險與生產單位改善勞動條件、防病防傷、安全教育,醫療康復、社會服務等工作緊密相聯。對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和職工的安全生產,防止或減少工傷、職業病,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4、工傷保險保障了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利於妥善處理事故和恢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

Ⅵ 工傷事故是否有責任劃分

有。在工傷事故中除交通事故以外,其他事故是不劃分責任的。工傷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因為職工違反操作規程而發生工傷,用人單位同樣要承擔職工的工傷賠償。這是說在工廠有營業執照的情況下。
法律分析
1、直接責任者:其行為與工傷事故發生有必然因果關系的人,如操作者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當班主管、工段長、班長違章指揮或強令冒險作業;維修人員檢修後設備漏電等;輸送、運轉等設備維修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處理安全裝置;生產作業現場的違章操作現場主管、工段長、班長未及時制止等。
2、管理責任:凡受工傷的車間、部門承擔違章操作管理責任,崗位安全培訓責任,轉崗安全培訓責任,事故隱患未及時報告處理導致工傷的管理責任。
3、任何因違章指揮所導致的工傷事故由指揮者承擔責任。
4、重復發生的事故一般追究其車間主管和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5、無章可循所導致的工傷事故分為:
(1)未及時報告或未報告,由操作人員、指揮者承擔責任;
(2)報告給相關部門或負責人,而相關部門或負責人未及時處理或採取措施,由相關負責人或部門承擔責任。
6、機器設備突發性故障、缺陷所導致的工傷事故分為:
(1)因機器設備設計缺陷,材料不符所導致,由設備供應商承擔責任,設備驗收者承擔管理責任。
(2)如因設備操作不當,維護、維修不當導致,由機器的操作者或維修、維修者承擔相關責任。
7、隨意拆除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調整不當或安全裝置有故障而未及時報告,由於安全裝置拆除,管理者承擔管理責任,未經單位負責人許可,高危、消防危害未經安全主任、保安隊長書面批准,擅自加裝、改裝設置圖示,使用明火,隨意使用易燃易爆物料的作業場所等違章行為,由指揮者、工藝工序確定者承擔管理責任。
8、員工因違反安全常識如:上下樓梯、行走摔傷、關門被門壓手等,由受傷者本人承擔直接責任,但如因路面油污雜亂物品等因素導致,由路面污物雜物帶入者和路面清潔責任人員承擔主要責任,公共部分由單位負責,生產車間內由車間負責人負責。
9、違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所導致工傷事故,由違反規定的操作者及現場當班主管、班長承擔直接責任,其所在部門負責人承擔管理責任。
10、勞動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標准所導致工傷事故由采購者及驗收者承擔管理責任。
11、違反規章、程序進行作業或指揮所導致的安全事故,由違章作業或指揮者承擔直接責任。
12、無法明確界定的工傷應由單位進行調查分析確定,或向政府職能部門咨詢。
13、安全事故的界定責任是一項復雜的事項,往往並非某一個部門或人員是責任者。因此,以上的責任界定條款主要是原則性的分析,進行調查時要具體分析,實事求是進行確認,如出現異議,可向高一層管理者提出,由單位安全管理委員會裁決。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Ⅶ 怎樣理解工傷職工「無過錯責任」原則

工傷職工無過錯原則,是指在工傷保險中,不因本身過錯影響工傷認定和工傷保險待遇,但屬於自殺和自殘、醉酒和吸毒、故意犯罪的除外。
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實行無過錯原則,並不等於對因為本身過錯造成工傷事故不承擔責任。工傷往往因為安全事故造成,有關機關和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安全事故處理「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責任人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四不放過原則,對其進行處罰。

工傷職工按無過錯原則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與按安全生產法規進行處罰是不同的法律關系,二者互不影響。

Ⅷ 工傷怎麼認定以什麼為標准

一、什麼是工傷認定
勞動者在工作或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對人身的侵害,為了鑒定該侵害的主體而對過程進行的定性的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一般由勞動行政部門來確認。工傷認定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屬於行政確認行為。確認的結果有四種:是工傷,非工傷,視同工傷,不視同工傷;須申請的行政行為。「不申請,不認定」是工傷認定程序的特點;單位、職工或其直系親屬一方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結論不服的可以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屬於前置程序。
二、工傷認定的主觀標准包括什麼
工傷認定的主觀標准應當包括兩個方面:
從用人單位而言,工傷賠償責任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工傷賠償責任最初普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勞動者遭受傷害後,必須證明僱主有過錯才能得到僱主賠償,如不能證明僱主有過錯,那麼勞動者就無法得到僱主賠償,僱主因對傷害無過錯(無證據證明)的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這樣的歸責原則,表面上符合法律一般精神,但實質上否定了勞動者的權利。在實際勞動過程中,由於勞動本身的復雜性,要舉證證明勞動者傷害的原因,對於相對於僱主而言處於弱勢一方勞動者來說是十分困難的,大量的勞動者因為舉證不能而得不到工傷賠償。這對勞動者是極不公平的。隨社會的進步,各國對工傷的歸責原則,均由過錯原則改變為無過錯責任原則,即用人單位的工傷賠償責任,不以僱主有過錯作為承擔要件,僱主是否在傷害中有過錯,都在所不問。這一轉變,切實保障了勞動者權益。
從勞動者角度而言,認定為工傷要求傷害是職工在非故意狀態或沒有重大過失的情形下發生的。工傷賠償責任單純適用僱主的無過錯責任原則,而不考慮勞動者的主觀心態而認定工傷,是不公正的。應當說,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排除了職工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形下的一般規則,而非絕對規則,職工的自身故意會產生排除該原則的效力。但如果不是職工故意也沒有重大過失,而是因職工過失或外來力量所致,那仍應適用僱主的無過錯責任原則,認定為工傷。當然對職工重大過失所致傷害,為體現公平,可以由用人單位給予其一定的經濟幫助。《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因犯罪、違反治安管理、醉酒導致傷亡的以及自殘或者自殺的情形不得認定為工傷。

熱點內容
深圳勞動法辭快工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01-26 11:30:32 瀏覽:699
離婚律師姚晨服裝 發布:2025-01-26 09:35:58 瀏覽:38
各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1-26 08:53:53 瀏覽:830
社區綜合減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6 07:50:20 瀏覽:949
道德建設先行 發布:2025-01-26 06:47:04 瀏覽:308
下列行為的法律責任中表述正確的有偽造變造 發布:2025-01-26 06:10:53 瀏覽:19
15年司法考試卷三 發布:2025-01-26 05:51:43 瀏覽:159
收某某人定貨款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6 04:54:53 瀏覽:528
香港國安法能解決法官 發布:2025-01-26 03:31:35 瀏覽:253
協議未用印不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6 02:49:13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