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勞動法律法規
『壹』 北京市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規范職業介紹行為,保護勞動力供需雙方合法權益,促進就業,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勞動力市場進行的擇業求職、招聘用人、職業介紹活動,均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拓寬就業渠道,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勞動力市場的管理應當遵循市場配置資源的規律,堅持統籌規劃、規范管理、有利於平等競爭和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的原則。第四條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主管本市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工作;區人力社保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工作。第五條本市鼓勵、支持和保護一切組織和個人對勞動力市場中的擇業求職、招聘用人、職業介紹和行政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對違法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二章擇業求職第六條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第七條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機構或者其他合法的渠道求職就業。第八條求職者職業技能未達到職業需求的,應當接受職業指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第九條求職者應當如實介紹本人的有關情況,提供相應的證明文件和材料;其中與原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妥善處理有關事宜。第十條失業人員和下崗人員應當按照人力社保行政部門的規定辦理登記手續,分別領取《北京市城鎮失業人員求職證》(以下簡稱《求職證》)和《北京市企業職工下崗證》(以下簡稱《下崗證》)。
憑《求職證》或者《下崗證》求職的,可以享受有關待遇。第三章招聘用人第十一條用人單位依法享有招聘用人自主權。第十二條招聘人員可以選擇下列方式:
(一)委託職業介紹機構;
(二)參加招聘洽談會;
(三)通過新聞媒體刊登、播放啟事;
(四)查詢職業介紹信息網路;
(五)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第十三條用人單位向社會公開招聘人員,應當公布招聘簡章。招聘簡章應當包括用人單位基本情況、招聘崗位類別、用人條件和數量、工資和福利待遇等內容。
用人單位應當與被聘用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招聘國家規定必須持證上崗的技術工種、特種作業工種的人員,應當從具有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聘用。第十五條用人單位招聘失業人員和初次就業人員,應當自與聘用人員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30日內,到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或者所在區人力社保行政部門辦理備案手續。第十六條禁止用人單位的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用人信息;
(二)向求職者收取費用;
(三)以招聘為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四)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四章職業介紹第十七條法人、其他組織和公民可以依法開辦職業介紹機構。第十八條開辦職業介紹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職業介紹業務范圍;
(二)有與業務相適應的固定場所、辦公設施、經費和專職工作人員;
(三)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勞動政策,取得人力社保行政部門核發的崗位資格證書的從事職業介紹的業務人員;
(四)有規范的職業介紹管理制度;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九條開辦職業介紹機構,必須向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予以批准,發給《北京市職業介紹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予批准,並說明理由。《許可證》由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統一製作。第二十條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門對《許可證》實行年審制度。
職業介紹業務終止或者《許可證》變更,應當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有關手續。第二十一條職業介紹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求職、用人登記,用人推薦;
(二)職業指導、咨詢服務;
(三)職業供求、職業培訓信息的收集和發布;
(四)組織職業招聘洽談會;
(五)介紹地區之間、單位之間的勞務輸出與輸入;
(六)介紹家政服務人員;
(七)與職業介紹有關的其他業務。
職業介紹機構從事的業務范圍,必須與人力社保行政部門批準的業務范圍相一致。
『貳』 北京市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僱工勞動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建立和完善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僱工管理制度,保障僱用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勞務市場的正常秩序,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和其他有關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個體工商戶請幫工、帶學徒和私營企業招用職工(以下統稱僱工)的勞動管理,均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市勞動局主管全市個體工商護、私營企業僱工勞動管理工作,區、縣勞動局主管本區、縣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僱工勞動管理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管理機關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僱工的登記、勞動合同管理、勞動爭議調解等日常勞動管理工作。第四條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以下統稱僱主)可以從城鎮待業人員、社會閑散人員、農村村民以及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允許的退休人員和其他人員中僱工。第五條僱主不得僱用下列人員:
(一)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二)未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家庭服務員;
(三)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禁止僱用的人員。第六條僱主僱工,必須在僱主經營場所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僱工登記。僱主填寫僱主登記卡,申領《用工簿》;受僱人員填寫受雇職工登記卡,僱傭雙方當事人必須依照登記項目如實登記,不得隱瞞。
登記事項變更時,僱傭雙方當事人應當及時到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未辦理僱工登記的,不得僱工。第七條受僱人員辦理僱工登記,應持有戶籍證明(包括非本市戶口的在京《暫住證》)和求職證明,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還必須持有相應的證明。
(一)從事飲食業、食品生產和經營的,應當持有食品衛生監督機關核發的健康證明。
(二)從事特種作業的,應當持有有關主管機關核發的特種作業證明。
(三)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應當持有技術職稱證明。
(四)殘疾人應當持有符合民政機關要求的殘疾證明。
(五)退休人員應當持有退休證明。
(六)法規、規章要求出具的其他證明。第八條僱主與受雇職工應當依據平等、自願、互利的原則,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對受雇職工勞動的質量和數量要求;
(二)試工期限、合同期限;
(三)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保險和福利待遇;
(五)勞動紀律;
(六)違反勞動合同應當承擔的責任;
(七)雙方議定的其他事項。第九條受雇職工試工期限不得超過15天。試工期間,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應當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內容。
在試工期間,受雇職工不符合條件的,僱主可以自行解除勞動合同;僱主不履行試工期間勞動合同規定內容的,受雇職工可以自行解除勞動合同。第十條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續訂、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第十一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勞動合同一方當事人可以要求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一)僱主破產倒閉的。
(二)僱主的生產經營項目改變,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
(三)僱主未按勞動合同規定給付勞動報酬的。
(四)僱主違反勞動保護法規、規章,危害受雇職工身體健康的。
(五)僱主強迫受雇職工從事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活動的。
(六)受雇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病癒不能從事原工作的。
(七)受雇職工勞動未達到勞動合同規定的質量和數量的。
(八)受雇職工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紀律的。
一方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在7 天前通知對方;借故不在7 天前通知對方的,
按違反勞動合同處理。第十二條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受雇職工因工負傷在醫療期間的或者治癒後仍然可以從事原工作的,僱主不得要求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第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勞動合同一方當事人被勞動教養或者被判刑,勞動合同自然失效。第十四條勞動合同的簽訂、續訂、變更和解除,僱傭雙方當事人應當向僱主經營場所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管理機關備案。第十五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勞動合同依法解除後,受雇職工需要轉戶受雇的,必須持受雇職工登記卡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轉戶登記。
勞動合同期未滿或者勞動合同未經依法解除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勞動行政管理機關不予辦理受雇職工的轉戶登記。
『叄』 北京市勞動保護監察試行辦法
第一條 為了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加強國家對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執行勞動保護法規的監督,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范圍內各級經濟管理部門和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企業,以及外資、中外合資企業。第三條 北京市勞動局、各區、縣勞動局是本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在業務上受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指導。
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設勞動保護監察員,執行監察任務。各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可在街道辦事處、鄉政府選任勞動保護監察員。第四條 勞動保護監察員應從具有一定政策水平,作風正派、身體健康、熟悉安全技術和勞動衛生工程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或具有五年以上勞動保護實際工作經驗的幹部中選任。第五條 市政府各委、辦、局(總公司)技術安全或勞動保護機構的負責人,均可由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聘為勞動保護監察員。
勞動保護監察機關根據工作需要,可在企業和有關部門按第四條規定的條件選任兼職勞動保護監察員。選任的兼職勞動保護監察員接受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任務,其任職條件和職權與專職監察員相同。第六條 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勞動保護監察員,由市勞動局任命。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勞動保護監察員由所在單位提名,從企業選任的勞動保護監察員由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同所在單位會商提名,報市勞動局考核任命,並發給《勞動保護監察員證》。勞動保護監察員的免職也按上述程序辦理。
勞動保護監察員在執行任務時,一律佩戴由市勞動局統一製做的標志。
對勞動保護監察員進行調動或因監察業務失誤給予行政處分,應徵得提名和任命機關的同意。第七條 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職權:
一對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安全規章制度等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參加新建、改建、擴建企業和重大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的驗收,監督有關部門和企業實施勞動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規定,對不符合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規定的,予以糾正。
三對企業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的實施和經費的使用進行監督檢查。
四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對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責任者的處分發生意見分歧時,作出結論。
五對違反勞動保護法規的企業,根據《北京市違反勞動保護法規經濟處罰試行辦法》執行經濟處罰,並提請有關部門對事故主要責任者和有關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
六對重大事故隱患或職業性危害嚴重的企業,發出《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明確指出整改內容,規定改善的限期,對逾期不改的,給予經濟處罰或通知企業主管部門令其停產整頓。
七監督有關部門和企業做好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工作。第八條 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及勞動保護監察員應監督、指導企業及其主管部門開展勞動保護工作,支持工會組織對勞動保護工作進行群眾監督。並與衛生、環保、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互相協作。第九條 勞動保護監察員的職權:
一在執行任務時,可進入企業生產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參加有關會議,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人員了解情況。
二發現企業生產作業現場有危及勞動安全的緊急情況,責令企業立即改正或停止作業。第十條 勞動保護監察員要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嚴守國家機密。工作成績顯著的,予以獎勵;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給以行政處分,直至依法懲處。第十一條 本辦法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北京市勞動局負責解釋。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日起執行。
『肆』 北京市違反勞動保護法規處罰實施辦法
第一條為促使企業認真執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規章(以下簡稱勞動保護法規),根據《北京市勞動保護監察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違反勞動保護法規的,均依照本辦法處罰。第三條對企業違反勞動保護法規行為的處罰,由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分級執行。市勞動局實行勞動保護監察的重點企業和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傷亡10人以上因工傷亡事故的企業的處罰,由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執行;其它的處罰,均由、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進行。對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由企業或企業主管部門執行。
(二)新建、改建、擴建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勞動保護設施,未經設計審批或經審查不合格擅自開工,接到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逾期不改的,處以建設項目總投資20%以下的罰款。
(三)將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加工,外包擴散給沒有有效防護設施的企業或者個人的,處以500元至10000元的罰款。
(四)發生一次因工傷亡事故,重傷1人至2人的,每重傷1人罰款5000元;重傷3人至9人的,每重傷1人罰款6000元;重傷10人以上的,每重傷1人罰款7500元。
(五)發生一次因工傷亡事故,死亡1人至2人的,每死亡1人罰款10000元;死亡3人至9人的,每死亡1人罰款12000元;死亡10人以上的,每死亡1人罰款15000元。
(六)發生一次急性中毒事故,中毒1人至2人的,每中毒1人罰款2000元;中毒3人至9人的,每中毒1人罰款2400元;中毒10人以上的,每中毒1人罰款3000元。
(七)發生一次鍋爐壓力容器重大事故的,罰款500元至5000元;發生一次鍋爐壓力容器爆炸事故的,罰款1000元至10000元。第五條企業違反勞動保護法規,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加重罰款,但加罰款額最高不得超過應罰款額的1倍。
(一)負責人違章指揮,造成職工因工傷亡、急性中毒和鍋爐壓力容器爆炸事故的。
(二)發生職工因工死亡、急性中毒和鍋爐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後12個月內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
(三)發生職工因工死亡、急性中毒和鍋爐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後,隱瞞、虛報或故意拖延不報的。
(四)接到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後逾期不改,發生職工因工死亡、急性中毒和鍋爐壓力容器爆炸事故的。
(五)受到本辦法第四條(一)、(二)、(三)項處罰,仍不按期改正的,每逾期一個月,處以第一次罰款數額20%的罰款。第六條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以及職工搶險救災造成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可以免予罰款。
安全生產情況一貫良好,偶然發生非領導責任的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可以酌情減輕罰款。第七條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企業,責令部分或者全部停產整頓:
(一)事故隱患嚴重,危及職工生命安全,接到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後,逾期不消除隱患的,責令停產整頓不少於3日;
(二)發生因工重大傷亡事故後,不採取相應防範措施,足以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責令停產整頓不少於5日;
(三)發生特大因工傷亡事故,或在12個月內發生兩起重大因工傷亡事故的,責令停產整頓不少於7日。
(四)新建、改建、擴建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勞動保護設施未經驗收或經驗收不合格,擅自投產使用的,責令停產整頓,直至驗收合格。
對生產國家指令性計劃產品或者關系廣大群眾生活的產品的企業責令停產整頓,應由市、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按企業隸屬關系分別報請市、區、縣人民政府批准。第八條違反勞動保護法規,進行違章指揮或者違章作業的有關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員,由企業或企業主管部門根據情節和後果,給予行政處分,並處以10元至200元的罰款,取消1個月至12個月的得獎資格。市、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認為處理不當的,有權提出異議,如仍有分歧,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等責任事故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的,企業或企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責令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賠償全部或部分損失。第九條企業或者企業主管部門對有關負責人或責任人員給予的行政處分、經濟處罰,應當書面通知本人,並記入本人檔案,並及時在本單位公布。
『伍』 求北京市勞動法全文
勞動法全國只有一部.但是勞動合同法有的地方不一樣.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全文)
--------------------------------------------------------------------------------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變更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
第五章 勞動合同的終止與續訂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勞動合同制度,保護勞動者及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依據本規定訂立勞動合同。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合同關系,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第四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和續訂,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五條 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有關工作時間、勞動報酬、休息休假、職業培訓、安全衛生、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等方面的勞動規章制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工會依法幫助、指導勞動者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對用人單位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和勞動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八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成立,能夠依法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提供勞動保護條件,並能夠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勞動者應當達到法定就業年齡,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的能力。
用人單位招用未成年人或者外地來京務工人員,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如實向勞動者說明崗位用人要求、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社會保險等情況;勞動者有權了解用人單位的有關情況,並應當如實向用人單位提供本人的身份證和學歷、就業狀況、工作經歷、職業技能等證明。
第十一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勞動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當事人各執一份。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應當載明用人單位的名稱、地址和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社會保險;
(六)勞動紀律;
(七)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八)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第十三條 除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條款外,經當事人協商一致,還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下列內容:
(一)試用期;
(二)培訓;
(三)保守商業秘密;
(四)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
(五)其他事項。
第十四條 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或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二)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初次分配工作的;
(三)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初次分配工作的;
(四)尚未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時,勞動者連續工齡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10年以內的;
(五)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日;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上1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0日;勞動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0日;勞動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的試用期超過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期限的,勞動者可以要求變更相應的勞動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單位對超過的期限,按照非試用期工資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變更勞動合同期限,或者按照非試用期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只約定試用期,未約定勞動合同期限,勞動者要求約定期限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協商確定勞動合同期限。雙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按本規定第十六條的規定確定勞動合同期限。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在與按照崗位要求需要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可以協商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提前通知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在此期間,用人單位可以採取相應的脫密措施。
第十九條 訂立勞動合同可以約定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除外。
第二十條 訂立勞動合同可以約定生效時間。沒有約定的,以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生效時間。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間不一致的,以最後一方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准。
第二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其書面委託的代理人代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由雙方分別簽字或者蓋章,並加蓋用人單位印章。
第二十二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
(二)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
(三)內容顯失公平的;
(四)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部分無效的勞動合同,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勞動者已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提供相應的待遇。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未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關系,並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勞動合同期限從簽字之日起不得少於1年。
第二十四條 訂立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證金、定金及其他費用,也不得扣押勞動者身份證及其他證明。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變更
第二十五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第二十六條 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發生變化的,應當依法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繼承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用人單位變更名稱的,應當變更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名稱。
第二十八條 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一方要求變更其相關內容的,應當將變更要求以書面形式送交另一方,另一方應當在15日內答復,逾期不答復的,視為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
第二十九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按照用人單位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的除外;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不符合國家和本市從事有關行業、工種崗位規定,用人單位無法另行安排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一)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的;
(二)因防治工業污染源搬遷的;
(三)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用人單位依據前款規定裁減人員,在6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人員。
第三十三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達到傷殘等級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應征入伍,在義務服兵役期間的;
(五)復員、轉業退伍軍人退伍後初次參加工作未滿3年的;
(六)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初次參加工作未滿3年的;
(七)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的;
(八)實行集體合同制度的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勞動合同期限內自擔任代表之日起5年以內的;
(九)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條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或者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提前通知期,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尚未處理完畢或者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得依據前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相應的勞動報酬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四)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依據本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違反提前30日或者約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規定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還應當依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支付醫療補助費。
勞動者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勞動者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不滿1年的按照1年計算。經濟補償金按照本市上一年企業平均工資計算。
第五章 勞動合同的終止與續訂
第三十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
(二)勞動合同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的;
(三)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條件的;
(四)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蹤、死亡的;
(五)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
第四十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前,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將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意向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經協商辦理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手續。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四十二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續訂勞動合同。
續訂勞動合同不得約定試用期。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四十三條 勞動者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達到傷殘等級,要求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續訂勞動合同。
第四十四條 勞動者在規定的醫療期內或者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應當將勞動合同的期限順延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期滿為止。
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因用人單位的原因未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仍存在勞動關系的,視為續延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續訂勞動合同。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其續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從簽字之日起不得少於1年;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勞動者要求續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續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經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並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的,勞動關系即行解除,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支付賠償金:
(一)招用勞動者未訂立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後存在勞動關系而未續訂勞動合同的;
(二)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
(三)違反本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未按照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
(五)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侵害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合法權益的;
(六)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賠償金標准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條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的,以勞動者上月日平均工資為標准,每延遲1日支付勞動者1日工資的賠償金。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勞動者違反本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下列損失:
(一)用人單位為錄用勞動者直接支付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支付的培訓費用;
(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第五十條 因勞動者存在本規定第三十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情形,被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且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一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八條規定,未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照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人數,對用人單位處以每人500元罰款。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可以對用人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995年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1號令發布的《北京市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若干規定》同時廢止。
北京勞動保障網 2002年1月31日
『陸』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142號令
法律分析:《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定並出台的工資支付的法律法規。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工資支付行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其規定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只要從事相同內容工作、付出等量勞動,就應該獲得同級別的工資待遇。
法律依據:《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
第三條 政府根據本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勞動力供求狀況,及時制定和發布本市工資水平宏觀指導政策。
用人單位根據政府宏觀指導政策和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在與勞動者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和調整工資支付水平。
第四條 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工資支付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
市和區、縣人事部門按照職責,依法對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資支付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五條 各級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有關工資支付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進行監督,有權對用人單位違法支付工資行為提出意見或者向有關部門反映,並支持和幫助勞動者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柒』 北京勞動法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1.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2.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捌』 北京市勞動保護監察條例(1997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勞動保護監察,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生產作業場所、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勞動保護監察,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第三條北京市勞動局主管全市勞動保護監察工作,並對重點企業直接進行勞動保護監察。區、縣勞動局主管各區、縣勞動保護監察工作。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對企業勞動保護工作進行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監督管理本轄區鄉鎮、街道企業及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保護工作,根據需要設置工作機構或者專職、兼職工作人員。第四條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企業執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規程和標準的情況進行監察;
(二)督促企業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並對特種作業人員統一或者委託有關單位進行考核發證;
(三)監督、檢查企業勞動保護措施的實施以及依照國家規定對勞動保護技術措施經費的提取和使用;
(四)參加對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中有關勞動保護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註:本項中關於「企業建設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勞動保護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的行政許可項目已被《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停止執行北京市地方性法規中若干行政許可事項有關規定的決定》(發布日期:2004年5月27日實施日期:2004年5月27日)停止執行。
(五)監督企業使用、配備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標準的安全防護裝置和勞動防護用品;
(六)對企業的生產作業場所和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監察;
(七)檢查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情況,審定治理方案並監督企業和有關部門實施;
(八)在對企業進行現場監察過程中,發現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應當先行中止危險作業;
(九)參加或者監督企業和企業主管部門對因工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並可以提出結論性意見,但依法應當由司法機關處理的除外;
(十)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企業的勞動保護條件進行綜合評價,並為企業的勞動保護工作提供信息和咨詢;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五條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設置檢測機構,為調查處理重大傷亡事故和有害物質的危害進行檢測、鑒定,也可以委託有條件的單位進行檢測、鑒定。第六條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設勞動保護監察員。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監察員,由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任免;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的監察員,由區、縣勞動保護監察機關提名,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考核任免。
勞動保護監察機關根據需要,可以聘任兼職勞動保護監察員。
被任命和聘任的勞動保護監察員,由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發給勞動保護監察員證。第七條勞動保護監察員依照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在勞動保護監察機關規定的范圍內履行監察職責:可以進入企業生產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參加有關會議,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人員了解情況;遇有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險情時,必須通知現場負責人或者作業人員先行停止作業,並立即要求有關主管人員處理,同時向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報告。
勞動保護監察員在執行任務時,一律佩戴由市勞動保護監察機關制發的標志。第八條企業各級主管部門,在管理生產、經營的同時,必須同時管理勞動保護工作,監督企業執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勞動保護工作中的問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違章的行為,加強勞動保護目標管理,制定考核辦法,把勞動保護作為考核企業的重要指標。
企業各級主管部門應當支持、協助勞動保護監察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第九條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必須全面負責本企業的勞動保護工作。
企業必須執行各項勞動保護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規程和標准,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其它各項勞動保護制度,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設置勞動保護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勞動保護管理人員;
(二)在編制生產計劃時,必須同時編制勞動保護措施計劃,並依照國家規定提取、使用勞動保護技術措施經費;
(三)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對新工人和調換新工種、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或者使用新設備的工人,必須進行安全訓練,經考試合格後方准頂班上崗;
(四)依照國家規定使用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
(五)新建、改建、擴建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勞動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六)廠區、作業場所和其他設施,都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規定,各種設施必須建立維修保養、檢查和報廢的制度,安全防護、防塵防毒等裝置,必須保持齊全、完好、有效;
(七)採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生產新產品有害人身安全時,必須配備相應的、經鑒定合格的勞動保護裝置,方能投產;
*註:本項中關於「勞動保護裝置鑒定」的行政許可項目已被《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停止執行北京市地方性法規中若干行政許可事項有關規定的決定》(發布日期:2004年5月27日實施日期:2004年5月27日)停止執行。
(八)依照有關規定,發給職工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九)對事故隱患制定治理方案並及時實施;
(十)生產、運輸、儲存、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時,對容易造成泄漏、火災或者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操作過程,依照有關規定採取事故防範措施;
(十一)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
(十二)依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十三)發生因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時,依照國家規定及時進行登記、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