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❶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保障代表執行職務的若干規定》的決定(2004)
一、第一條修改為:「為保障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二、第二條修改為:「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本市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和《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辦法》的規定,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執行代表職務。」三、第三條修改為:「代表持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發的代表證件在本市行政區域內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四、刪去第四條。五、第五條改為第四條,修改為:「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其所在單位必須給予時間保證和提供便利條件,其工資、獎金、補貼及福利待遇,均按正常出勤對待。無固定工資收入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由市財政按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的標准,給予補貼。」六、第七條改為第六條,修改為:「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在列席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和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的發言均不受法律追究。」七、第八條改為第七條,修改為:「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應當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答復。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答復。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答復的,應當書面報告交辦單位,並向領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代表說明情況,但最遲不得超過六個月答復。」八、第九條改為第八條,修改為:「代表根據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統一安排,對本級或者下級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的工作進行視察,在視察時可以提出約見本級或者下級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被約見的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或者由他委託的負責人員應當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代表可以持代表證就地進行視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要求,聯系安排代表持代表證就地進行視察。被視察單位應當如實匯報情況,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改進工作。」九、第十條改為第九條,修改為:「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非經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送達書面報告。
「對代表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報告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經許可後,才能執行。
「執行機關經許可對代表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後,需要對其實施逮捕或者刑事審判的,均應當經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再次許可。
「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在接到執行機關報告的五日內作出是否許可的批復。」十、刪去第十一條。十一、第十二條改為第十條,修改為:「對同時擔任兩級或兩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實施逮捕、刑事審判或者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分別報告有關人民代表大會的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並按照其中最高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的批復執行。」十二、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一條,修改為:「代表被執行機關限制人身自由時,應當主動表明代表身份,並有權向本級或者上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提出申訴,執行機關應當立即轉交,不得壓制。」十三、第十四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應當採取以下方式加強與代表的聯系,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
「(一)安排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與代表聯系;
「(二)邀請代表列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
「(三)召開代表座談會;
「(四)安排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向代表介紹或者通報工作情況;
「(五)做好代表的來信、來訪工作;
「(六)組織代表培訓學習;
「(七)發送有關參考、學習資料;
「(八)幫助解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可以提供的其他條件和保障。」
❷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州市職工教育管理條例》的決定(1996)
一、第一條修改為:「為發展職工教育事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根據憲法和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特製訂本條例。」二、第二條修改為:「職工教育是指對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職工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和業務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三、增加一條規定,作為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職工教育。」四、第三條改為第四條,修改為:「職工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把職工培養成為有理想、有職業道德、有紀律、有與從事崗位相適應的文化、專業技術(技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職工教育應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培訓。」五、第四條改為第五條,修改為:「職工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智力、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必須把職工教育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應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自主舉辦職工教育。」六、增加一條規定,作為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業務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事業單位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推進職工教育改革,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崗位培訓制度、資格證書制度和考核晉升制度及繼續教育制度。」七、第五條改為第七條,修改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職工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檢查、監督本條例的實施。
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設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職工(成人)教育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職工教育工作。
政府其他各有關部門,負責管理各自職責范圍內的職工教育工作。
各級工會組織應積極參與職工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維護和保障職工的學習權利。」八、第六條改為第八條。九、第七條改為第九條。十、第八條改為第十條。十一、第九條改為第十一條,修改為:「單位支付培訓費或利用生產、工作時間參加學習的職工,要與本單位簽訂學習(培訓)合同,並有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十二、第十條刪去。十三、第十一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市、區、縣級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擬定本地區職工教育的發展規劃,綜合協調職工教育工作,檢查、監督職工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管理職工學歷教育。
各業務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的職工教育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檢查、監督職工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協調指導職工培訓工作。」十四、第十二條刪去。十五、第十三條修改為:「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對職工教育的主要職責:
(一)為職工提供教育培訓的條件,依法保障職工受教育的權利;
(二)制定本單位職工教育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後,採取有效措施組織實施;
(三)制定和建立本單位職工教育培訓制度;
(四)配備必需的教師和管理人員,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
(五)籌措職工教育經費。
企業事業單位可根據以上職責和有關規定以及實際需要設立職工教育管理、培訓機構。」十六、第四章小標題修改為:「辦學與考核發證」。十七、第十四條修改為:「職工教育主要依靠行業、企業事業單位辦,同時鼓勵、支持各類學校、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辦。提倡聯合辦學、社會助學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
要充分運用電視、廣播等現代化教育手段舉辦職工教育。」十八、第十五條修改為:「舉辦職工學校及其他教育培訓機構,必須具備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校舍、師資、經費、教學設備、實驗實習場地等基本條件。其設立、變更和停辦,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十九、第十六條修改為:「職工教育的申辦和考核、發證,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凡舉辦學歷教育的各級各類職工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按分級管理許可權申報審批;面向社會舉辦非學歷教育的職工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按本市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法規規定辦理;
(二)工人技術業務技能考核、鑒定、發證由勞動部門根據有關規定的管理許可權審批;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職業技能的培訓、考核、發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三)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考核、發證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發證,由人事部門按有關規定辦理。」
❸ 廣州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2019修訂)
第一條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單位)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第三條未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其職工可以向單位所在地的街道或者鎮總工會申請加入工會組織。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下列方式或者手段,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組建工會:
(一)拒絕為上級工會派員到本單位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場所;
(二)編造虛假情況誤導職工或者以不續簽勞動合同、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降低工資福利待遇等威脅職工;
(三)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組建工會的其他方式、手段。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召開與同級工會的聯席會議,向同級工會通報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等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涉及職工利益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工會工作中需要政府支持幫助的問題和工會反映的職工的意見和要求。
市、區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等企業代表組織,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方面的重大問題。第六條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社區、產業園區、商業街區、商務樓宇等同一區域內的企業可以聯合建立區域性職工代表大會。生產經營業務相同或者相近的企業可以聯合建立行業性職工代表大會。第七條下列事項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一)涉及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與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的集體合同草案,工資調整機制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為解決因勞動關系變更方案引發群體性勞動糾紛形成的專項集體合同草案;
(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的福利制度,合並、分立、改制、解散、破產實施方案中職工的裁減、分流和安置方案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
(三)法律、法規規定或者企業、事業單位與工會協商確定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的其他事項。
前款規定之外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應當聽取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第八條單位職工代表大會中的一線職工代表人數一般不得少於職工代表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女職工代表的比例應當與本單位女職工占職工總數的比例相適應。
職工代表大會應當有全體職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參加、職工大會應當有全體職工三分之二以上參加方可召開。
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進行選舉和作出決議、決定,應當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經全體職工代表或者全體職工過半數通過。第九條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不得作為本單位工會主席、副主席的人選。第十條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會,應當配備工會專職工作人員。職工不足二百人的,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工會工作人員。
企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一般按不低於企業職工人數的千分之三配備,具體人數由上級工會、企業工會與企業協商確定。街道、鎮的總工會應當配備一定數量的工會專職工作人員。第十一條基層工會委員會任期屆滿前一個月內應當完成換屆選舉。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換屆選舉的,須報上級工會批准。延期換屆選舉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半年。
工會委員會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成員缺位時應當自缺位之日起三個月內補選。第十二條企業改制、轉制的,企業工會應當自企業改制、轉制完成之日起三個月內選舉產生新的工會委員會。第十三條工會有權就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代表職工與單位進行集體協商。單位收到工會書面提出的集體協商要求的,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二十日內與工會進行協商,無正當理由不得拖延或者拒絕對方的協商要求。協商內容以及協商結果應當及時對職工公開。
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織代表職工與相應的企業代表組織或者企業建立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機制,簽訂集體合同。
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的集體合同中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當地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的標准。
❹ 廣州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
第一條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單位)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第三條未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其職工可以向單位所在地的街道或者鎮總工會申請加入工會組織。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下列方式或者手段,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組建工會:
(一)拒絕為上級工會派員到本單位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場所;
(二)編造虛假情況誤導職工或者以不續簽勞動合同、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降低工資福利待遇等威脅職工;
(三)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組建工會的其他方式、手段。第五條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召開與同級工會的聯系會議,向同級工會通報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與工會工作有關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工會反映的職工的意見和要求。
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健全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工作制度,規范相關的各項工作。第六條單位職工代表大會中的一線職工代表人數一般不得少於職工代表總數的百分之五十。
職工代表大會應當有全體職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參加、職工大會應當有全體職工三分之二以上參加方可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進行選舉和作出決議、決定,應當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經全體職工代表或者全體職工過半數通過。第七條單位及其部門的經營管理負責人不兼任工會主席、副主席。第八條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會,應當配備工會專職工作人員。職工不足二百人的,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工會工作人員。
企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一般按不低於企業職工人數的千分之三配備,具體人數由上級工會、企業工會與企業協商確定。
街道、鎮的總工會可以配備一定數量的工會專職工作人員。第九條基層工會委員會任期屆滿前一個月內應當完成換屆選舉。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換屆選舉的,須報上級工會批准。延期換屆選舉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半年。
工會委員會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成員缺位時應當自缺位之日起三個月內補選。第十條企業改制、轉制的,企業工會應當自企業改制、轉制完成之日起三個月內選舉產生新的工會委員會。第十一條工會有權就職工勞動權益等事項,代表職工與單位進行集體協商。單位收到工會書面提出的集體協商要求的,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與工會進行協商。第十二條工會對單位侵犯職工民主管理權利和民主監督權利的行為,應當要求單位糾正。單位不予糾正的,工會應當提請市或者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第十三條工會對單位裁減人員實施監督。單位違法裁減人員的,工會應當要求單位改正。單位不予改正的,工會應當提請單位的主管部門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處理。第十四條企業工會應當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並在生產班組中設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依法對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實施監督。第十五條工會對單位執行法定的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福利以及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等規定實施監督。單位違反規定的,工會應當要求單位改正。單位不予改正的,工會應當提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查處。第十六條工會有權就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單位、知情人調查,有權查閱、復制與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有關的資料,有關單位及相關人員應當予以協助。第十七條職工與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時,工會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代表職工向單位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並對職工的合理要求提出解決的意見、建議;
(二)依法參加勞動爭議調解;
(三)支持和幫助職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第十八條職工在其合法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單位工會反映,要求處理。單位工會應當自收到職工要求之日起五日內與單位交涉。單位工會認為單位侵害職工合法勞動權益的,應當要求單位採取措施予以改正。
單位工會不作處理的,職工可以向單位工會的上級工會反映。上級工會認為單位侵害職工合法勞動權益的,應當責成職工所在單位工會依法履行職責或者自行受理。
❺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保障代表執行職務的若干規定(2014修正)
第一條為保障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本市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和《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辦法》的規定,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執行代表職務。第三條代表持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發的代表證件在本市行政區域內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第四條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其所在單位必須給予時間保證和提供便利條件,其工資、獎金、補貼及福利待遇,均按正常出勤對待。無固定工資收入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由市財政按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的標准,給予補貼。第五條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無特殊情況,每年離開所在工作、生產崗位執行代表職務的時間不少於十二日。第六條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在列席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和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的發言均不受法律追究。第七條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應當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答復。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答復。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答復的,應當書面報告交辦單位,並向領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代表說明情況,但最遲不得超過六個月答復。第八條代表根據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統一安排,對本級或者下級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的工作進行視察,在視察時可以提出約見本級或者下級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被約見的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或者由他委託的負責人員應當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代表可以持代表證就地進行視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要求,聯系安排代表持代表證就地進行視察。被視察單位應當如實匯報情況,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改進工作。第九條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非經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得對代表實施逮捕或者刑事審判,也不得對代表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果代表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的,執行拘留的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送達書面報告。
經許可對代表已經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刑事案件,就同一案由需要變更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和實施刑事審判的,不需要再提請許可。
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應當自接收提請許可的報告之日起五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第十條對同時擔任兩級和兩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需要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者實施刑事審判的,決定或者批準的機關應當同時分別報告有關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並按照其中最高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的處理決定執行。第十一條代表被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者被實施刑事審判時,應當主動表明代表身份,並有權向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提出申訴,執行機關應當在十二小時內送達。第十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應當採取以下方式加強與代表的聯系,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
(一)安排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與代表聯系;
(二)邀請代表列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
(三)召開代表座談會;
(四)安排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向代表介紹或者通報工作情況;
(五)做好代表的來信、來訪工作;
(六)組織代表培訓學習;
(七)發送有關參考、學習資料;
(八)幫助解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可以提供的其他條件和保障。第十三條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代表的權利,支持代表執行代表職務。
阻礙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根據情節,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進行打擊報復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給予行政處分;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❻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條例》的決定(2008)
一、第二條修改為:「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的提出和處理以及代表提議案權的保障,適用本條例。」二、第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內容為:「代表提出地方性法規案,最好同時提出法規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相關資料。」三、第八條修改為:「大會秘書處議案工作機構應當根據本條例第三、四、五、六、七條的有關規定對代表議案進行核對,符合規定的,予以簽收、分類、編號並提出處理意見;不符合規定的,及時建議提議案代表進行修改、完善或者改作建議、批評和意見提出。」四、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設立議案審查委員會。」
第九條第二款修改為:「議案審查委員會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一至三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議案審查委員會組成人員從本屆代表中提名,由本次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預備會議通過。」五、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議案審查委員會在接到大會秘書處議案工作機構報送的代表議案後,應當召開會議,研究議案處理的具體建議,向主席團提出代表議案的處理意見報告。有關委員會負責人列席會議。」
第十條第二款調整為第三款。
第十條第三款調整為第二款,修改為:「議案審查委員會舉行會議時,可以邀請市人民政府及其與代表議案內容相關的部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列席會議。必要時,也可以邀請代表議案的領銜代表到會說明情況。」六、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符合法定條件但在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決定交由有關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議或者審查。
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和第二款刪去。」七、第十七條中並入第十八條第一款的內容,修改為:「主席團決定交有關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議或者審查的代表議案,有關委員會應當在閉會之日起二個月內,最長不超過四個月,提出關於代表議案處理的審議結果報告或者審查意見報告,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
關於代表議案處理的審議結果報告或者審查意見報告應當包括代表議案的主要內容,聽取和採納有關機關、組織和提案代表意見的情況,以及對代表議案的處理意見。
對代表議案應當分別提出以下處理意見:
(一)認為應當由代表大會審議作出決議、決定的,建議列入代表大會下次會議的議程;
(二)認為可以由常務委員會審議作出決議、決定的,建議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三)認為不宜列入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可以建議列入常務委員會立法規劃或者相關工作計劃。」八、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八條,內容為:「有關委員會審議或者審查代表議案時,應當邀請議案領銜代表列席會議;還可以邀請市人民政府及其與代表議案內容相關的部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列席會議。
有關委員會還可以採取邀請提案代表參加調研、座談等方式,聽取提案代表對議案處理的意見。」九、刪去第十八條第二款。
第十八條第三款單列為第十九條,修改為:「常務委員會審議有關委員會提出的代表議案處理審議結果報告或者審查意見報告,可以表決通過,也可以作出決議、決定。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代表議案處理的審議結果報告、審查意見報告或者決議、決定,應當印發市人民代表大會下一次會議。」十、第十九條改為第二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常務委員會審議市人民代表大會授權審議或者根據常務委員會決定列入會議議程審議的代表議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有關委員會作關於代表議案審議結果報告或者審查意見報告,由分組會議對代表議案以及有關委員會提出的關於代表議案的決議、決定草案進行審議。」
第四款修改為:「常務委員會審議代表議案,應當邀請提案代表列席;還可以邀請市人民政府及其與代表議案內容相關的部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列席會議。」十一、第二十條改為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關於代表議案的決議、決定,要求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就代表議案涉及的事項提出實施方案的,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印發有關決議、決定的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或者在決議、決定規定的時間內,將實施方案提交常務委員會審議。」
第二款修改為:「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對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關於代表議案的決議、決定的實施、完成情況,應當在決議、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第三款修改為:「常務委員會關於代表議案的決議、決定和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實施方案及其實施、完成情況的報告,應當印發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❼ 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條例(2015修正)
第一條為規范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的提出和處理,保障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提議案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的提出和處理以及代表提議案權的保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人以上聯名,依照法定程序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第四條代表議案的內容應當是屬於市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需要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並且作出決議、決定的下列事項:
(一)制定、修改和廢止本市地方性法規;
(二)有關保證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遵守和執行的事項;
(三)有關本市行政區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執行的重大事項;
(四)有關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項;
(五)改變或者撤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議、決定;
(六)撤銷市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七)有關保護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公民和組織的合法財產,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的重大事項;
(八)憲法、法律規定的屬於市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的其他事項。第五條下列事項不作為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的內容:
(一)依法為中央、省和本市的區國家機關專屬職權范圍的事項;
(二)依法為本級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專屬職權范圍的事項;
(三)有關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的內部事務和公民個人事務的事項;
(四)其他不屬於市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的事項。第六條代表議案應當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舉行期間,並且在主席團決定的提交議案的截止時間之前提出。
在常務委員會決定召開代表大會之日起至代表大會會議舉行前,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擬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的,可以先將代表議案交常務委員會代表聯絡工作機構。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代表聯絡工作機構應當在主席團決定的提交議案的截止時間之前,將代表議案轉交大會秘書處議案工作機構。第七條代表提出的議案,應當有案由、案據和方案。案由應當寫明提出議案的必要性;案據應當說明議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的依據;方案應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或者建議。
代表提出地方性法規案,最好同時提出法規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相關資料。
代表提出議案,應當一事一案,應當符合大會規定的統一格式並且親筆簽名。第八條大會秘書處議案工作機構應當根據本條例第三、四、五、六、七條的有關規定對代表議案進行核對。符合規定的,予以簽收、分類、編號並提出處理意見;不符合規定的,及時建議提議案代表進行修改、完善或者改作建議、批評和意見提出。第九條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設立議案審查委員會。
議案審查委員會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一至三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議案審查委員會組成人員從本屆代表中提名,由本次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預備會議通過。第十條議案審查委員會在接到大會秘書處議案工作機構報送的代表議案後,應當召開會議,研究議案處理的具體建議,向主席團提出代表議案的處理意見報告。有關委員會負責人列席會議。
議案審查委員會舉行會議時,可以邀請市人民政府及其與代表議案內容相關的部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列席會議。必要時,也可以邀請代表議案的領銜代表到會說明情況。
議案審查委員會對代表議案的處理意見報告,應當由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第十一條主席團對議案審查委員會提出的代表議案處理意見報告進行審議,並且對代表議案分別作如下處理:
(一)符合法定條件並且所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條件比較成熟的,決定列入代表大會會議議程;
(二)符合法定條件但在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決定交由有關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議或者審查。
主席團關於代表議案的處理決定以及議案審查委員會關於代表議案處理意見的報告,應當印發代表大會會議。
❽ 職工代表大會的相關管理制度,法律法規。
職工代表大會有關內容,屬規章制度、決定決議,應該在一定范圍內執行。
❾ 廣州市職工教育管理條例(1996修改)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職工教育事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根據憲法和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特製訂本條例。第二條職工教育是指對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職工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和業務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職工教育。第四條職工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把職工培養成為有理想、有職業道德、有紀律、有與從事崗位相適應的文化、專業技術(技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職工教育應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培訓。第五條職工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智力、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必須把職工教育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應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自主舉辦職工教育。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業務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事業單位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推進職工教育改革,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崗位培訓制度、資格證書制度和考核晉升制度及繼續教育制度。第七條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職工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檢查、監督本條例的實施。
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設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職工(成人)教育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職工教育工作。
政府其他各有關部門,負責管理各自職責范圍內的職工教育工作。
各級工會組織應積極參與職工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維護和保障職工的學習權利。第二章職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第八條職工根據其承擔的生產、業務、工作的需要,有參加政治、文化、科學、技術和業務等方面學習的權利,有用其所學、用其所長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權利。
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和表現好的生產、業務、技術骨幹有優先參加學習的權利,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和獲得自學成才榮譽證書者,在各級各類職工(成人)學校招生時,享有被優先錄取的權利。第九條職工有向本單位反映學習要求和對職工教育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第十條職工有服從學習安排,努力學習,完成學業的義務。第十一條由單位支付培訓費或利用生產、工作時間參加學習的職工,要與本單位簽訂學習(培訓)合同,並有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第三章機構和職責第十二條市、區、縣級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擬定本地區職工教育的發展規劃,綜合協調職工教育工作,檢查、監督職工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管理職工學歷教育。
各業務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的職工教育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檢查、監督職工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協調指導職工培訓工作。第十三條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對職工教育的主要職責:
(一)為職工提供教育培訓的條件,依法保障職工受教育的權利;
(二)制定本單位職工教育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後,採取有效措施組織實施;
(三)制定和建立本單位職工教育培訓制度;
(四)配備必需的教師和管理人員,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
(五)籌措職工教育經費。
企業事業單位可根據以上職責和有關規定以及實際需要設立職工教育管理、培訓機構。第四章辦學與考核發證第十四條職工教育主要依靠行業、企業事業單位辦,同時鼓勵、支持各類學校、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辦。提倡聯合辦學、社會助學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
要充分運用電視、廣播等現代化教育手段舉辦職工教育。第十五條舉辦職工學校及其他教育培訓機構,必須具備與培訓目標相適應的校舍、師資、經費、教學設備、實驗實習場地等基本條件。其設立、變更和停辦,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六條職工教育的申辦和考核、發證,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凡舉辦學歷教育的各級各類職工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按分級管理許可權申報審批;面向社會舉辦非學歷教育的職工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按本市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法規規定辦理;
(二)工人技術業務技能考核、鑒定、發證由勞動部門根據有關的管理許可權審批;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職業技能的培訓、考核、發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三)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考核、發證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發證,由人事部門按有關規定辦理。
❿ 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市分行基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工作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中發〔1986〕21號)文的精神,充分發揮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創造力。保障管理企業的民主權利,特製定本細則。第二條市工商銀行基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以下簡稱職代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第三條職代會應接受企業黨支部領導。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在其職權范圍內行使自己的職權。
職代會應積極支持行長(主任)行使經營管理決策和統一指揮業務活動的職權。第四條職代會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第二章任務和職權第五條職代會的任務:
(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動和組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學習科學文化、專業知識及業務技術,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技術、服務質量、經營管理等水平,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又紅又專的銀行幹部、職工隊伍。
(二)支持行長(主任)開展工作,教育幹部、職工服從行政組織的統一指揮,遵守國家政策法令和銀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講究職業道德,維護業務工作秩序,保證銀行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圍繞銀行的業務經營和中心任務,激勵幹部、職工以主人翁精神為企業振興出謀獻策,並參與銀行各項改革,爭創金融先進單位(集體),爭當金融先進工作者。積極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為完成各項任務作出貢獻。
(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五)教育幹部、職工正確行使民主管理權利。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搞好企業的民主管理。
銀行基層企業實行兩級民主管理制度,即:部、處、行、司一級的職代會及其建立的專門小組(包括檢查監督小組);各科(股)、儲蓄所、分理處(以下簡稱各科所)一級的民主管理小組。
民主管理小組以科、所的工會小組長、科所負責人、黨團小組長為核心,設立「五大員」(政治工作員、業務員、生活福利員、安全保衛員、女工工作員),對本部門進行民主管理,做到政治民主、業務經營管理民主、生活管理民主。第六條職代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定期聽取行長(主任)的工作報告,審議企業的經營方針、長遠規劃、年度計劃、重大改革方案、財務預、決算、職工培訓計劃和自有資金分配使用方案等,並就上述計劃、方案的實施作出決議。
(二)審議通過行長(主任)提出的企業經濟責任制、工資調整、獎金分配、勞動保護和獎懲等方案,並其他重要的規章制度。
(三)審議決定幹部、職工福利基金使用和住房分配方案及其他有關幹部、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
(四)評議、監督企業各級領導幹部履行職責、正確行使職權。組織實施職代會的有關決定等,並按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定期進行民主評議,提出獎懲和任免的建議。
對工作卓有成績的幹部,可以建議給予獎勵,包括晉級、提職;對不稱職的幹部,可以提出擺免或降職建議;對工作不負責任或以權謀私,造成嚴重損失和不良後果的幹部,可以建議給予處分直至撤職。
(五)主管機關任命或免除企業行政領導人員職務時,必須充分考慮職代會的意見。職代會根據主管機關的部署,可以民主推薦行長(主任)人選報主管機關審批。第七條職代會對行長(主任)在其職權范圍內的決定有不同意見,可向行長(主任)提出意見或建議,也可直接報告上級工會。
行長(主任)對職代會在其職權范圍內決定事項有不同意見,可提請職代會復議。對復議後仍有不同意見,應按規定執行,同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第八條在職代會上,可由行長(主任)代錶行政,與工會、職工代表簽訂合同協議,為基層行處發展目標承擔義務。第三章職工代表第九條按照法律規定享有政治權利的企業職工,均可當選職工代表,當選職工代表的主要條件是:
(一)享有政治權利並能夠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幹部、職工(包括全民、集體所有制、合同制和計劃內的臨時工);
(二)政治思想好、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辦事公道,作風正派的幹部、職工;
(三)熱愛本職工作,關心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認真負責的幹部、職工;
(四)能密切聯系群眾、團結群眾,熱心為群眾辦事,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幹部、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