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項目管理規章制度
A. 扶貧的六個規范是什麼
在扶持對象識別上下功夫,確保「扶持對象精準」
認真學習借鑒威寧「四看」識貧法(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有沒有讀書郎)進村入戶認真調查和甄別貧困戶,抓好貧困農戶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創新「三公示一公告」( 鄉、村、組三級公示評議和縣公告)的工作程序,確保扶持對象精準。識別出貧困村175個54664戶貧困戶,貧困戶人口18.16萬人;縣委、縣政府於6月4日印發了《大方縣縣鄉村幹部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工作方案》;並於6月4-5日帶頭到鳳山鄉白雞村開展遍訪活動。完成精準扶貧工作手冊的印製;完成2015年減少4萬貧困人口任務的責任分解落實。
在扶貧項目決策上下功夫,確保「項目安排精準」
根據資源優勢,把產業項目與農民意願相結合,「造血式」扶貧與「輸血式」救濟相結合,近期脫貧與長遠致富相結合。根據市場,把貧困戶吸入產業,實施短期、中期、長期項目配套措施,以短養長,長短結合,使近期脫貧與長遠致富一脈相承。因地制宜制定了《貴州省大方縣扶貧開發十二五綜合規劃<2011-2015年>》、《貴州省連片特困地區大方縣扶貧特色優勢產業試點項目規劃》、《大方縣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大方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級產業扶貧規劃》和《大方縣2015-2018年扶貧攻堅產業培育行動計劃》等產業扶持發展規劃。
在扶貧資金管理上下功夫,確保「資金使用精準」
一是貫徹執行《貴州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有關規定,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督跟著資金走」的原則,建立完善扶貧項目立項、審批、實施、驗收、評估等管理制度。二是扶貧項目管理實施嚴格執行項目公開制、管理責任制、考核獎懲制,做到項目審批有實施方案和資金使用預算,項目實施有技術指導、規定標准和工程進度報表,項目竣工有質量驗收登記和後續管理措施。三是把扶貧資金安排與減貧成效掛鉤,加大按扶貧成效分配資金的比重。四是完善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發揮好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作用,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規范運行。今年上半年,完成對2014年下達的8703.98萬元資金項目的督促指導;完成對2014年第二批財政扶貧資金項目(312個項目,4155.99萬元)的實施方案評審工作;完成2015年下達全縣第一批財政扶貧資金4567.32萬元的安排工作。
在落實好「六個到村到戶」上下功夫,確保「措施到戶精準」
以結對幫扶到村到戶促和諧。創新「54321」結對幫扶措施,要求幫扶幹部對照精準扶貧工作手冊,把戶主和幫扶責任人聯系電話、貧困現狀、貧困原因、幫扶措施、幫扶成效、每次幫扶內容等認真填寫完善,做到戶有冊、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完成幫扶單位選派共896個、7511人,已與貧困對象35689戶、122562人結成對子,實現全縣290個行政村的扶貧對象結對幫扶全覆蓋。
以產業扶持到村到戶保增收。圍繞草地生態畜牧業、中葯材、核桃、獼猴桃等特色產業,讓土地種出「搖錢樹」,產出「金元寶」。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技人員+村集體+農戶(土地流轉戶)+貧困戶」發展模式。在充分發揮政府協調主導作用,依託專業合作社信息、市場等優勢,用活、釋放農技人員技術紅利,激活村集體資產,整合土地流轉戶、貧困戶、縣金融部門、保險公司等相關資源,以大山鄉為試點,規模化、規范化、市場化種植生態天然有機反季節蔬菜,實現各投資、參與方利益雙贏和貧困戶增收。
以教育培訓到村到戶拔窮根。牢固樹立「扶智就是挖窮根」理念,大力實施「9+3」計劃、「雨露計劃·圓夢行動」和勞動力轉移培訓,提升勞動力綜合素質,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完成農業勞動力轉移培訓37224人,「雨露計劃」培訓2560人,小城鎮建設農村人口轉移就業3146人。
以危房改造到村到戶改窮貌。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計劃2373戶,計劃投資4997萬元,目前累計開工314戶,開工率13%,竣工79戶,竣工率3.3%。
以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挪窮窩。對2012至2013年的扶貧生態移民工程信息系統數據進行清理、核實、整改;完成2014年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指標工作;2015年實施的鳳山鄉和星宿鄉方案已上報發改部門審批;完成2016年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項目申報相關材料,做好項目的申報工作。
以基礎設施建設到村到戶富農村。大力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電、小康房、小康訊、小康寨等「6+2」行動計劃,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今年上半年,小康路:完成村級以上通村水泥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631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95.5%;村以下通組(寨)道路和人行步道建設完成投資2425.75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9%。小康房:建設開工290戶,竣工65戶,累計完成投資1294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44.6%。小康水:累計完成投資6908.19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7.7%。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0.0893萬人,發展農村耕地灌溉面積完成2.4234萬畝,新增機井2口。小康訊:累計完成投資586.32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1.9%。完成8個新增自然村通電話,7個行政村通寬頻。小康電:2015年計劃投資2507萬元,目前,全部項目正處於招投標階段。小康寨:累計完成投資2598.50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8.9%,完成7809戶三改及庭院硬化工程、18個便民設施、18個文體活動設施、53個污水處理設施和360套照明設施。小康校:累計完成投資14387萬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0%。小康醫:2015年計劃投資2119.8萬元,完成268萬元人才建設投資、11個醫用輔助用房建設、14個特殊科室建設、2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15個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完善20個村衛生室建設。任務正按規劃進度穩步推進。
在選派貧困村第一書記上下功夫,確保「因村派人精準」
選派優秀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主要從優秀大學生村官、創業致富能手、復退軍人、返鄉農民工或各級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後備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優秀人員中選派。第一書記任職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2015年,從縣直以上單位遴選175人到行政村掛職「第一書記」,共組建31個工作分隊和247個駐村工作組1355人幫扶全縣31個鄉鎮。選配、培育好村支兩委及農村致富帶頭人,夯實農村基層基礎。在注重選派優秀年輕黨員幹部到村任支部書記的同時,對種養業能手、農村經紀人、專業技術人才、知識型人才給予項目、技術、信息、資金等扶持,精準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發揮「領頭羊」作用,帶動貧困戶致富。推行駐村幹部「一月一述評」,探索「駐村幹部互評」機制,每月評選20名縣級優秀駐村幹部,激發駐村幹部工作活力。
在落實「扶貧對象退出機制」上下功夫,實現精準脫貧,確保「脫貧成效精準」
通過建立貧困戶脫貧和貧困村、退出工作機制,嚴格退出程序和標准,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管理,做到貧困戶有進有出。對貧困鄉村實行「摘帽不摘政策」,鼓勵早脫貧,形成「早脫帽子早有好處,不脫帽子還有約束」的導向。目前,我縣已實現重點縣和8個鄉鎮「減貧摘帽」。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堅決打贏扶貧開發這場攻堅戰。
B. 扶貧資產管理制度
你好,扶貧資產管理制度如下:
為進一步規范扶貧資產管護工作,確保脫貧攻堅項目發揮長效作用,推動扶貧資產管護工作有序進行,結合實際,特製定本制度。
(一)道路:管護責任人要保持路面暢通,無雜草、雜物、危險物和障礙物,確保道路通行安全。
(二)飲水、灌溉工程:管護責任人要確保飲水安全供給,定期或不定期對水井、蓄水池、水泵、控制櫃和管線等設施進行巡視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公共活動場所:管護責任人要保持文化廣場、文化書屋文化活動中心、戲台等公共活動場所衛生和安全,防止擾民;維護好公共活動場所的設施設備。
(四)公共廁所:管護責任人負責衛生打掃、公廁破損維修等工作。
(五)集體衛生室:管護責任人為村醫,具體負責衛生室日常維護、衛生環境消毒等工作。
(六)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由享受無障礙改造家庭負責改造項目的日常管護工作。
(七)資產收益項目:按誰經營、誰管護的原則,經營期間要加強管護,確保項目資產完整,長期發揮效益,起到增收致富作用;村具體管護人為村會計,由村會計負責項目收入核算發放等工作。
扶貧資產後期管護要求是確保項目資產安全、完整和正常使用。對故意損壞或隨意處置變賣項目資產的,責令限期修復或照價賠償,直至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扶貧
扶貧是保障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改善貧困戶生活生存條件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2015年底,我國還有5630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以下統稱貧困縣)和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多數西部省份的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區貧困發生率達12.1%。
2020年11月23日,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C. 廣西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法律分析: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切實提高財政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效益,落實績效監管責任。
法律依據:《廣西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桂發〔2015〕15號)部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8〕35號)要求,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切實提高財政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效益,落實績效監管責任,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扶貧項目資金,是指中央和自治區、市、縣級預算安排用於支持脫貧攻堅項目(含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項目)的各類財政資金。自治區本級扶貧項目資金具體范圍由自治區財政廳、扶貧辦會同自治區相關部門另行確定。市、縣(市、區)扶貧項目資金具體范圍由本級財政、扶貧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參照自治區本級扶貧項目資金範圍自行確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是指對扶貧項目資金開展的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監控、績效評價、評價結果應用等全過程績效管理工作。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由自治區統一組織,各市、縣(市、區)具體實施,全區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D.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的辦法內容是什麼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和國家有關扶貧開發方針政策等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是國家財政預算安排用於支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國有貧困農場、國有貧困林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貧困團場(以下簡稱各地)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幫助提高收入水平,促進消除農村貧困現象的專項資金。
本辦法所指扶貧對象是指根據中央扶貧標准、地方扶貧標准識別認定的農村貧困家庭、貧困人口。
第三條 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使用方向分為發展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國有貧困農場扶貧資金、國有貧困林場扶貧資金、扶貧貸款貼息資金。
第四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的以工代賑資金依照發展改革委制定的有關以工代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依照財政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制定的有關「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國有貧困農場扶貧資金和國有貧困林場扶貧資金的管理,由財政部分別會同國家民委、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根據資金用途的特點,依據本辦法另行規定。
扶貧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的管理由財政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根據資金用途的特點,依據本辦法另行規定。
第二章 資金預算與分配
第五條 中央財政貫徹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精神,依據減貧工作需要和財力情況,在年度預算中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
地方各級財政根據各地減貧工作需要和財力情況,每年預算安排一定規模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並逐年加大投入規模。省級財政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應達到中央補助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的一定比例,有關資金投入情況作為績效評價的重要因素。
第六條 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要投向國家確定的連片特困地區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村,其中新增部分主要用於連片特困地區。
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堅持向西部地區(包括比照適用西部大開發政策的貧困地區)、貧困少數民族地區、貧困邊境地區和貧困革命老區傾斜。
第七條 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要按照因素法進行分配。資金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地扶貧對象規模及比例、農民人均純收入、地方人均財力、貧困深度等客觀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客觀因素指標取值主要採用國家統計局等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政策性因素主要參考國家扶貧開發政策、中央對地方扶貧工作考核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績效評價情況等。
地方各級財政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應主要採取因素法分配,資金分配的因素及指標取值由各地自行確定。
第三章 資金使用與撥付
第八條 各地應按照國家扶貧開發政策要求,結合當地扶貧開發工作實際情況,緊密圍繞促進減貧的目標,因地制宜確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范圍。各地確定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范圍必須遵循如下基本方向:
(一)圍繞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支持扶貧對象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民族手工業和鄉村旅遊業;承接來料加工訂單;使用農業優良品種、採用先進實用農業生產技術等。
(二)圍繞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支持修建小型公益性生產設施、小型農村飲水安全配套設施、貧困村村組道路等,支持扶貧對象實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
(三)圍繞提高農村扶貧對象就業和生產能力,對其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給予補助。
(四)圍繞幫助農村扶貧對象緩解生產性資金短缺困難,支持貧困地區建立村級發展互助資金,對扶貧貸款實行貼息等。
(五)圍繞編制、審核扶貧項目規劃,實施和管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項目而發生的項目管理費。
第九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及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費不得用於下列各項支出:
(一)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
(二)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
(三)彌補企業虧損。
(四)修建樓、堂、館、所及貧困農場、林場棚戶改造以外的職工住宅。
(五)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
(六)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
(七)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
(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扶貧。
(九)企業擔保金。
(十)其他與本辦法第八條使用規定不相符的支出。
第十條 中央財政根據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不含扶貧貸款貼息資金),按照2%的比例提取項目管理費。各地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從中央財政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提取任何費用。
中央財政提取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費,依據補助地方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不含扶貧貸款貼息資金)分配地方使用。其中安排到縣級的比例不得低於90%。
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費實行分賬管理,專門用於扶貧規劃編制、項目評估、檢查驗收、成果宣傳、檔案管理、項目公告公示、報賬管理等方面的經費開支,不得用於機構、人員開支等。
第十一條 地方財政部門可以根據扶貧開發工作需要,預算安排一定規模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費,或者比照中央財政提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費的比例,從地方財政本級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提取項目管理費。安排或提取項目管理費的規模及具體比例、分配和使用管理辦法由各地自行確定。
第十二條 各地要充分發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引導作用,拓寬扶貧開發投入渠道,加大整合支持農村貧困地區各類資金的力度,統籌安排、集中使用,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十三條 財政部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批准年度資金分配方案後,及時將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撥付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上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指標。
財政部採取提前下達預算等方式,將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一定比例提前下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
第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要加快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執行進度。收到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撥款文件後,及時將資金下撥到縣(市、旗、區),同時將撥款文件報送財政部。
第十五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中屬於政府采購范圍的,應當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各級財政部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及時辦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付手續。
第四章 資金管理與監督
第十七條 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相關的各部門根據以下職責分工履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職責。
(一)財政部門負責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預算安排、撥付、管理和監督檢查,會同相關部門擬定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分配方案。
(二)財政部商國務院扶貧辦擬定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展資金)的分配方案。
發展改革委商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擬定以工代賑資金分配方案。
國務院扶貧辦商財政部匯總平衡提出統一分配方案,上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同時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發展改革委和扶貧辦。發展改革委下達以工代賑計劃,財政部撥付資金。
(三)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扶貧、發展改革、民委、農業、林業、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要加強相關財政扶貧項目的管理,確保項目實施進度,充分發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效益。
(四)國務院扶貧辦、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農業部、林業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應及時將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報送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農業部、林業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的報告同時抄送國務院扶貧辦。
(五)上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由財政部確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扶貧部門負責使用管理與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民委、農墾、林業、殘聯等部門分別會同財政部門,根據國家、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政策和財政部的有關要求,制定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計劃。由財政部門負責匯總,並根據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下達情況按規定時間上報財政部,同時抄送國務院扶貧辦。
中央財政上年度提前下達預算的所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須於本年度1月底前報送資金使用計劃;本年度下達預算的有關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須於中央財政下達預算後六十個工作日內報送資金使用計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理使用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由兵團財務部門於中央財政下達預算後六十個工作日內將資金使用計劃報送財政部。
第十九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計劃需要明確資金具體用途、投資補助標准、項目建設內容、資金用款計劃等內容,並作為績效評價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第二十條 各地應根據扶貧開發工作的實際情況,逐步將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級。
第二十一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持的項目實行項目管理制度,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到項目、核算到項目。
第二十二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度使用計劃、支持的項目和資金額度要進行公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對扶貧對象給予補助,在所在行政村進行公告、公示。
第二十三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實行報賬制管理,分賬核算。負責報賬的具體層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確定。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使用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實行績效評價制度。績效評價結果以適當形式公布,並作為分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參考依據。績效評價制度的具體實施方案由財政部門商相關部門確定。
第二十五條 中央財政在發展資金中每年安排部分資金,根據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對發展資金使用管理的績效評價結果對有關省份給予獎勵補助。
獎勵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各級財政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項目的監督檢查,配合審計、紀檢、監察部門做好資金和項目的審計、檢查等工作。
第二十七條 鄉鎮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管職能作用,加強對扶貧項目的巡視、檢查,發現違規問題及時制止並報告上級財政部門。
第二十八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虛報、冒領、截留、擠占、挪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有關規定處理、處罰、處分。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辦法,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並報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發展改革委備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並報財政部備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須進一步明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具體用途、資金申報資格和程序、資金補助方式、資金使用與撥付程序、監督管理規定等內容。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12年1月1日起執行。2000年5月30日印發的《財政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關於印發〈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和〈財政扶貧項目管理費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財農字〔2000〕18號)同時廢止。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E. 精準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
為充分發揮精準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根據省扶貧和移民辦、省財政廳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龍南縣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辦法。
一、扶持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
1、所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照《龍南縣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要求組織實施,並嚴格執行項目公示公告制、項目招投標制、項目監管制、項目審計結算制、項目績效考評制、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及縣級報賬制。
2、工程預算由縣扶貧和移民辦初審後,報縣工程結算審計中心核定,費用由建設單位負責。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審查核定的項目預算,不得擅自擴大或調整預算,項目建設期間不得擅自增加未納入工程預算的其他建設項目,如需調整預算、增加投資的,應經縣扶貧和移民辦、縣財政局審查提出意見後,報縣領導小組批准。
3、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對施工現場實施監督管理。隱蔽工程、工程驗收簽證應當做到情況清楚、數據真實、圖紙或施工說明完整、責任明確;項目建設單位代表、有關監督人員應當在簽證單上簽字確認。
4、工程項目按照設計要求全部建成後,縣扶貧和移民辦要組織相關部門技術人員、鄉(鎮、場、管委會)扶貧工作分管領導和扶貧專干、村委會代表、監督小組或理事會成員進行據實驗收。承建單位負責編制結算資料報縣扶貧和移民辦初審後,再報縣審計中心進行工程竣工決算審計。對建設質量差,不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的項目不予驗收,限期整改,明確復查時間重新組織驗收。
5、項目竣工驗收後,必須按規定設置工程標示牌,並及時辦理移交手續,明確項目管護(受益)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制定管護措施,保證項目工程的正常運行和充分發揮效益。
F.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扶貧開發資金及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推進我區扶貧開發資金及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充分發揮各項扶貧資金的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內蒙古自治區三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順利實施和如期實現,根據中央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結合自治區的實際,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適合本辦法的扶貧開發資金包括:各項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扶貧資金;信貸扶貧資金;各項扶貧有償資金和信貸扶貧資金的收回部分;地方安排的各項扶貧資金的配套資金;自治區、盟市、旗縣用於扶持貧困旗縣村嘎查集體經濟的財政資金。第三條中央和自治區專項扶貧資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要體現中央提出的「分級負責、以省(自治區)為主」和資金、權力、任務、責任「四到省(自治區)」的精神,資金投放要和扶貧攻堅任務緊密結合起來,與解決溫飽問題的進度直接掛鉤。所有撥到自治區的扶貧資金,一律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安排使用,由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各有關部門具體負責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第四條扶貧資金投放范圍:國家下撥的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信貸扶貧資金和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的扶貧資金要嚴格用於國家確定的31個貧困旗縣。按照國家規定,地方用於區貧旗縣的配套資金必須要達到中央投入的30%以上,這塊資金由自治區承擔50%。盟市和旗縣承擔50%。自治區確定的19個貧困旗縣,由自治區和所在盟市共同籌集資金予以扶持。盟市和旗縣要按照自治區投入到區貧旗縣的資金額度相應配套30%以上的扶貧資金。第五條扶持對象:國家下撥、地方配套和自治區專項安排的各項扶貧資金,全部用於扶持國家和自治區貧困旗縣內的貧困蘇木鄉鎮、貧困嘎查村和貧困戶。非貧困旗縣中的貧困戶由所在盟市、旗縣負責扶持,同步解決。在資金安排上,對貧困旗縣內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邊境地區要予以傾斜;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貧困戶要給予適當的照顧。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城鎮居民、國有農牧林漁場(站)、五保戶和無勞動能力的救濟戶的解困救濟不屬於各項扶貧資金的扶持范圍。絕不允許任何單位或部門擅自改變扶貧資金的用途和使用范圍。無論什麼渠道下撥的扶貧資金都不準挪用、拖欠和擠占,不得用於非貧困旗縣、非貧困戶,不得用於非扶貧企業,不得用於購買小汽車和人員經費等項開支。第二章扶貧資金的分配及扶貧項目的報批第六條制定資金分配方案的依據:國家下撥和自治區安排的所有扶貧資金,都要由自治區扶貧辦具體負責,會商財政廳、計委和農業發展銀行,根據各貧困旗縣的貧困蘇木鄉鎮、貧困嘎查村、貧困人口的數量,貧困程度,脫貧計劃,扶貧項目,配套資金到位和資金使用效益以及資金回收等情況,提出資金分配方案,報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查通過後下達執行。第七條資金投向:各項資金投向的確定要堅持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密切配合、保證重點、各有側重的原則,以便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
財政扶貧資金,主要用於改善貧困地區農牧業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如農田草牧場水利建設、種植業、養殖業、人畜飲水、推廣科學技術和農牧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項目。
以工代賑扶貧資金主要用於貧困地區的交通、農電、通訊、水利及基本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公路建設以興修旗縣、蘇木鄉鎮之間的公路和通往商品集散地、農貿市場的經濟路為重點;通電以蘇木鄉鎮、嘎查村的生產用電為主;通訊建設以旗縣至蘇木鄉鎮間的電話交換為主;水利及基本農田等基礎建設要以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興修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農村牧區人畜飲水工程、治沙造林和種樹種果、草原建設和種草養畜等項目為重點。
信貸扶貧資金重點支持經濟效益好、還貸能力強、能帶動千家萬戶脫貧致富的
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項目。部分用於支持能充分發揮貧困地區資源優勢、大力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就業的資源開發型和勞動密集型的開發項目。第八條選擇和確定扶貧項目,必須堅持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列入計劃的扶貧項目必須能直接解決群眾溫飽問題,並具有覆蓋貧困人口多、保證穩定脫貧、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用扶貧資金興辦的企業和各類經濟實體項目要覆蓋貧困嘎查村,企業或實體的職工必須有一半以上是貧困戶的勞動力。
G. 雲南省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暫行管理辦法
第一條根據《雲南省七七扶貧攻堅計劃》和《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打了扶貧攻堅戰確保「九五」基本脫貧的決定》,省委、省政府決定從1996年開始到2000年,財政每年安排扶貧資金專項用於扶貧攻堅支出。為了加強資金管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扶貧專項資金的籌集。扶貧專項資金由各級財政部門負責籌集,資金來源為:
(一)省級財政預算安排;
(二)地(州、市)、縣財政分級配套。攻堅鄉所在的地(州、市)、縣按省下達到攻堅鄉的扶貧專項資金以不低於1∶0.5的比例配套資金。
(三)攻堅鄉(鎮)要積極發動群眾集資和投工投勞。群眾集資和投工投勞可作為攻堅鄉(鎮)的扶貧資金,由鄉(鎮)統一管理和安排,不得充抵地(州、市)、縣的配套資金。第三條扶貧專項資金的分配。扶貧專項資金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責管理,每年由財政部門根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批準的扶貧總體規劃和資金投向,按照省級有關部門審定的項目實施計劃,逐級下達預算到項目。第四條扶貧專項資金的使用原則: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點,解決溫飽。重點圍繞解決攻堅鄉群眾的溫飽問題,立足當地優勢,因地制宜,突出資金使用效益。
(二)無償扶持,分級配套,民辦公助。扶貧專項資金實行無償扶持,省、地(州、市)、縣分級配套,堅持群眾投工投勞為主,國家補助為輔。
(三)量入為出,總體規劃,項目管理。攻堅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資金的總規模,做好扶貧攻堅的5年總體規劃,確定項目的年度實施計劃,分年安排項目和資金,資金跟著項目走。
(四)專款專用,扶持到鄉,效益到戶。扶貧專項資金堅持按攻堅規劃確定的項目安排資金,專款專用,保證項目到鄉,資金到鄉,效益到戶。第五條扶貧專項資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管理。各級財政部門必須按要求將配套資金分年度列入年度財政支出預算;年度終了要及時編報單項決算(附表一、二),在國家預算支出科目「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類中反映。扶貧專項資金年終結余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第六條各級安排的配套資金必須開設專戶,實行先存後用,以保證資金落實到位。各級扶貧專項資金必須在每年6月底以前下撥到位。第七條扶貧專項資金的使用。
(一)省安排到攻堅鄉的每鄉每年50萬元及其配套資金,必須以解決攻堅鄉群眾的溫飽為目的,集中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包括開墾宜農荒地、改造中低產田、坡耕地改梯地、山區「五小」農田水利建設、水利骨幹工程的渠系配套,建設人均一畝基本農田。
(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安排一定比例的扶貧專項資金用於「綠色工程」、「通路工程」以及特困村小學危房改造、半寄宿制學生生活補貼、異地開發扶貧試點、衛生與計劃生育。第八條扶貧專項資金要堅持按項目完成進度撥款。扶貧攻堅鄉編制的總體規劃和年度項目實施計劃,要根據資金供應的可能性安排項目,不得留有缺口;具體項目的安排,必須落實資金來源。扶貧攻堅鄉5年總體規劃報經縣扶貧領導小組審批後,由縣扶貧領導小組逐級上報上級扶貧領導小組、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攻堅鄉的總體規劃需分別報省扶貧辦、省農業廳、省水利水電廳、省計委、省財政廳審批。年度項目實施計劃由地州市扶貧領導小組審批,省級對口包扶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第九條加強資金的監督管理。對挪用或拉用資金,不及時就位的,改變資金用途,將扶貧專項資金用於與貧困鄉解決溫飽、與扶貧規劃建設內容無關項目的,對口包扶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有權扣減相應資金,甚至停止撥款。第十條項目論證、審批後,對因工作失誤導致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沒有及時下撥到位,影響了扶貧攻堅效果的單位或個人,要追究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第十一條扶貧專項資金是各級政府為扶貧攻堅設立的扶貧專款,各地及各部門不得因為有了扶貧專項資金而調減對攻堅鄉正常的資金扶持。第十二條建立資金使用管理責任制。扶貧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實行責任制,省政府授權省扶貧辦、省農業廳、省水利水電廳、省財政廳和省計委分別與包扶鄉所在的縣人民政府簽訂經濟責任合同,明確規定雙方的責任及扶持項目的目標;對資金的管理單位及項目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責納入《雲南省扶貧攻堅目標管理獎懲辦法》進行考核。
H. 四川省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家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國辦發[1997]24號)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印發四川省七一一八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川委發[1994]22號)以及《關於盡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川委發[1996]43號)精神,為了管好、用好中央和省用於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各項資金,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的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結合我省實際,特製定此實施細則。第二條扶貧資金是指中央和省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支持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而專項安排的資金,包括:中央下達的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扶貧專項貸款和省安排的財政扶貧資金、一般扶貧貸款。第三條各項扶貧資金應當根據扶貧攻堅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第二章扶貧資金使用對象與條件第四條各類扶貧資金必須全部用於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63個貧困縣,否則,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一律不得立項,財政、銀行部門一律不得發放扶貧資金。非貧困縣中零星分散的貧困鄉、村、戶和各市(地、州)確定的貧困縣,由有關地方各級政府自行籌措資金進行扶持。第五條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和新增財政扶貧資金,用於改善貧困農牧民的農牧業生產條件,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發展多種經營,修建貧困鄉村道路,普及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開展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信貸資金貼息,防治地方病,改善貧困農牧民戶居住條件等。
以工代賑資金,用於修建貧困縣、鄉公路(不含省道、國道)和為扶貧開發項目配套的道路,貧困農戶建設基本農田(含畜牧草場、果林地),興修農田水利,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等。
扶貧專項貸款,用於有助於直接解決農村貧困戶溫飽的種植業、養殖業和以當地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中效益好、有還貸能力的項目。
省財政扶貧資金主要用於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和扶貧專項貸款的配套,支持省定貧困縣農村貧困戶,發展多種經營和社會事業,開展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
省一般扶貧貸款主要用於省定貧困縣扶貧項目流動資金需要。第六條扶貧專項貸款的85%要用於貧困村的貧困戶發展與群眾解決溫飽相關的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和小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第七條各市(地、州)、縣(市、區)要增加扶貧投入。市(地、州)、縣(市、區)兩級的扶貧資金投入要達到中央投入的10%以上。從1997年起要把這一要求列入考核內容,凡未達到這個比例的省上要相應扣減次年的扶貧資金投入數額。第八條全省各類專項扶貧資金,按照中央「四到省」的要求,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根據有關市(地、州)的貧困縣數,貧困人口及貧困程度,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市、縣配套資金落實情況等討論決定分配方案,實行統一安排、相互匹配、綜合投入,並於年初一次通知到各市(地、州)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省扶貧開發辦、省財政廳、省計委、省以工代賑辦、省農業發展銀行等有關扶貧資金管理部門事前要提出初步意見供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並根據審定後的分配方案,分別依照程序及時下達具體計劃,撥付資金。第九條年度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的具體計劃,由省財政廳和省扶貧開發辦在當年4月底前下達,7月底前將資金全部撥付到各市(地、州)。
年度以工代賑資金的具體計劃,由省財政廳、省以工代賑辦公室在當年4月底前下達,7月底前將資金全部撥付到各市(地、州)。
年度扶貧專項貸款的具體計劃,按審定許可權由省扶貧領導小組立項;由農業發展銀行四川省分行在當年初下達到各市(地、州)、縣行,3月底前將計劃全部落實到項目,並根據項目進度及時收放貸款。
年度省財政扶貧資金的具體計劃,由省財政廳和省扶貧開發辦在當年3月底前下達,6月底前將資金全部撥付到各市(地、州)。並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將資金撥付到位。
年度省一般扶貧貸款的具體計劃,由省農業銀行四川分行和省扶貧開發辦在年初下達到各市(地、州),3月底前將計劃全部落實到項目。第十條本著使用扶貧資金、履行扶貧義務的原則,用於工業、基礎設施的扶貧開發項目必須履行扶貧責任。履行扶貧責任的方式包括;幫助貧困地區農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吸收貧困戶勞力務工,效益覆蓋貧困戶,繳納扶貧基金等。
I. 廣西壯族自治區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項目管理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聯合頒發的《全國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項目管理試行辦法》,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試行辦法。第二條實行經濟開發項目管理,必須同制訂扶貧規劃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調查,摸清底數,明確對象,根據具體情況,選定開發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實施,分期分批地解決溫飽問題,進而脫貧致富。第三條按項目投資和管理,是農村經濟建設和扶貧工作上的深入改革。通過項目管理把貧困地區經濟開發的發展規劃具體化,把有限的各項扶貧資金集中起來有選擇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按科學的管理程序投資,提高經濟開發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造就新型的管理人才。第四條貧困地區經濟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分級負責、重點扶持的辦法。四十八個貧困縣應把搞好經濟開發,發展商品經濟,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當作自己的主要任務。四十八個貧困縣以外的插花貧困地方,原則上由所在縣採取多種渠道給予扶持。第二章項目的選擇確定第五條項目管理,就是由一個單位負責該項目的實施和投資活動的管理。它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承貸、承包者。項目按種類劃分,主要工程逐個立項;直接承貸的農戶,以鄉為單位按品種分類,同一個類的為一個項目。第六條選擇項目要立足於本地資源,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和要求;產品要有可靠的銷售市場;要有一定的技術開發力量,能保證產品質量和具有競爭能力;要考慮到交通、能源、服務體系等相應條件。
山區縣應著重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采礦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其它多種經營。要注意長期、中期、短期項目的合理安排,做到長短結合,相互促進,變單一經營為綜合經營。注意發展「生態農業」,建立良性農業生態系統。第七條項目投資的主要方向是投資少,見效快,有市場,家家戶戶都能乾的產業。項目開發的基本形式是:以家庭生產為基礎,戶辦、聯戶辦、集體辦農場、林場、果場、葯場、竹場、養殖場(含牲畜)、園藝場、采礦、小加工、小水電等,建立穩定的具有一定規模集中連片有競爭能力的商品生產基地。對能帶動千家萬戶進行經濟開發的縣辦工業、鄉鎮企業以及直接為貧困地區服務的科研、培訓等項目,也要給予大力支持。
糧食生產既是解決貧困地區溫飽問題,又與發展經濟作物和多種經營的關系十分密切。項目投資要注意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的需要。
注意發展本地區傳統的特產和名優產品,在資金上給予扶持,技術上給予幫助。
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地開展勞務輸出。
要相應地建立為家庭生產和聯戶辦廠場提供良種、技術、收購、加工、儲藏、運輸、交通、銷售等系列化綜合服務中心,以形成配套的商品經濟體系。第八條項目選擇申報和審批程序。各縣對承貸、承包單位和所屬鄉鎮的農戶所申報的項目,由縣(市)扶貧辦、投資部門和主管業務部門按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按照現行各項扶貧資金管理規定,屬於縣(市)審批范圍的,由縣(市)審批;屬於地區審批范圍的,報地區扶貧辦,投資部門和主管業務部門審批;屬於自治區審批范圍的,由地區扶貧辦、投資部門和主管業務部門審核匯總後報自治區扶貧辦、投資部門和主管業務部門審批。各縣(市)和地區審批的項目,要報自治區扶貧辦和投資部門備案。第三章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第九條以開發項目定資金,資金隨項目走,經批準的項目才有資金。申請使用扶貧資金的縣,要由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有關部門會議,根據資金的使用要求,資源條件,市場需要和解決群眾溫飽的開發規劃及其年度項目實施計劃提出申報項目,經批准後才給予資金扶持。第十條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相對集中,重點使用的原則。中國人民銀行的支邊低息貸款,重點用於貧困縣的縣辦工業的技術改造和新建廠礦;中國農業銀行的扶貧專項貼息貸款用於經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核準的二十三個定點縣的種植業、養殖業、采礦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開發性的生產項目,對有利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鄉鎮企業,縣辦小工業也應給予支持;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重點用於比較貧困地區的農林牧漁生產,發展多種經營,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業基礎建設,小水電等項目,也可以少量用於中小學校舍的補助投資。對實用技術的培訓,貸款的貼息也可給予必要的補助;中國銀行的外匯貸款,主要用於引進設備,增加創匯能力的企業。在使用上述幾項資金的同時,要積極使用各種正常貸款,包括充分利用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資金,以擴大生產投入,增加經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