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名勝古跡古物保存條例

名勝古跡古物保存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16 12:50:44

㈠ 關於保護「文物、名勝古跡」等,國家出台了哪些政策

觸達了很多的懲罰制度,而且也設定了一些文物的保障規則,同時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效益,而且也制定了很多的條例條規,設定了明確的保護法則,等等。

㈡ 名勝古跡應當要怎樣去保護

首先要讓景區環保工人經常打掃,最好是出入在遊客中,讓遊人直觀的感受到好的環境,加深環保的意識,減少人為性的破壞.
然後有歷史文獻的估計做好外圍的保護措施,盡量減少對其本身的維護措施.如孔俯,孔廟中的古松和碑石近年來就保護的很好.
最後要在景區內實行獎懲條例,近年的大部分景區都有所規定,如設立景區內的環保車,控制自駕車直接進入破壞污染環境.對於其它破壞行為加以酌情處罰.給你警惕!!!~

㈢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年9月5日國務院令第580號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促進古生物化石的科學研究和合理利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古生物化石發掘、收藏等活動以及古生物化石進出境,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動物和植物的實體化石及其遺跡化石。

古猿、古人類化石以及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四紀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保護依照國家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遺存的古生物化石屬於國家所有。

國有的博物館、科學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其他收藏單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單位和個人捐贈給國家的古生物化石屬於國家所有,不因其收藏單位的終止或者變更而改變其所有權。

第四條 國家對古生物化石實行分類管理、重點保護、科研優先、合理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古生物化石保護的有關工作。

第六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成立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中國古生物學會推薦的專家組成,承擔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的擬定、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建立的咨詢、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的評審、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出境的鑒定等工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制定。

第七條 按照在生物進化以及生物分類上的重要程度,將古生物化石劃分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

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或者數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應當列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一)已經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種屬的模式標本;

(二)保存完整或者較完整的古脊椎動物實體化石;

(三)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的足跡等遺跡化石;

(四)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古生物化石。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由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擬定,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並公布。

第八條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的區域,應當建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的區域,同時該區域已經發現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建立地方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建立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的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的規定執行。

建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應當徵求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意見。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意識,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在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古生物化石發掘

第十條 因科學研究、教學、科學普及或者對古生物化石進行搶救性保護等需要,方可發掘古生物化石。發掘古生物化石的,應當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條件,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批准。

本條例所稱發掘,是指有一定工作面,使用機械或者其他動力工具挖掘古生物化石的活動。

第十一條 在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內發掘古生物化石,或者在其他區域發掘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取得批准;在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外發掘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向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取得批准。

申請發掘古生物化石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在提出申請時提交其符合下列條件的證明材料以及發掘項目概況、發掘方案、發掘標本保存方案和發掘區自然生態條件恢復方案:

(一)有3名以上擁有古生物專業或者相關專業技術職稱,並有3年以上古生物化石發掘經歷的技術人員(其中至少有1名技術人員具有古生物專業高級職稱並作為發掘活動的領隊);

(二)有符合古生物化石發掘需要的設施、設備;

(三)有與古生物化石保護相適應的處理技術和工藝;

(四)有符合古生物化石保管需要的設施、設備和場所。

第十二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送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出具書面評審意見。評審意見應當作為是否批准古生物化石發掘的重要依據。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對申請單位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條件,同時古生物化石發掘方案、發掘標本保存方案和發掘區自然生態條件恢復方案切實可行的,予以批准;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前,應當徵求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意見;批准發掘申請後,應當將批准發掘古生物化石的情況通報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受理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期限和要求進行審查、批准,並聽取古生物專家的意見。

第十四條 發掘古生物化石的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發掘方案進行發掘;確需改變發掘方案的,應當報原批准發掘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五條 發掘古生物化石的單位,應當自發掘或者科學研究、教學等活動結束之日起30日內,對發掘的古生物化石登記造冊,作出相應的描述與標注,並移交給批准發掘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指定的符合條件的收藏單位收藏。

第十六條 進行區域地質調查或者科學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等因科學研究、教學需要零星採集古生物化石標本的,不需要申請批准,但是,應當在採集活動開始前將採集時間、採集地點、採集數量等情況書面告知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採集的古生物化石的收藏應當遵守本條例的規定。

本條例所稱零星採集,是指使用手持非機械工具在地表挖掘極少量古生物化石,同時不對地表和其他資源造成影響的活動。

第十七條 外國人、外國組織因中外合作進行科學研究需要,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發掘古生物化石。發掘古生物化石的,應當經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採取與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條件的中方單位合作的方式進行,並遵守本條例有關古生物化石發掘、收藏、進出境的規定。

第十八條 單位和個人在生產、建設等活動中發現古生物化石的,應當保護好現場,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在24小時內趕赴現場,並在7日內提出處理意見。確有必要的,可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機關協助保護現場。發現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

生產、建設等活動中發現的古生物化石需要進行搶救性發掘的,由提出處理意見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條件的單位發掘。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發掘活動的監督檢查,發現未經依法批准擅自發掘古生物化石,或者不按照批準的發掘方案發掘古生物化石的,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第三章 古生物化石收藏

第二十條 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館址、專用展室、相應面積的藏品保管場所;

(二)有相應數量的擁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古生物專業或者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

(三)有防止古生物化石自然損毀的技術、工藝和設備;

(四)有完備的防火、防盜等設施、設備和完善的安全保衛等管理制度;

(五)有維持正常運轉所需的經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第二十一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建立全國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建立本行政區域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

收藏單位應當建立本單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檔案,並如實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作出描述與標注。

第二十二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捐贈給符合條件的收藏單位收藏。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買賣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買賣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進行。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三條 國有收藏單位不得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給非國有收藏單位或者個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質押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第二十四條 收藏單位之間轉讓、交換、贈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經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五條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海關等部門應當對依法沒收的古生物化石登記造冊、妥善保管,並在結案後30個工作日內移交給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受移交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出具接收憑證,並將接收的古生物化石交符合條件的收藏單位收藏。

國有收藏單位不再收藏的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處理。

第四章 古生物化石進出境

第二十六條 未命名的古生物化石不得出境。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經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方可出境:

(一)因科學研究需要與國外有關研究機構進行合作的;

(二)因科學、文化交流需要在境外進行展覽的。

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方可出境。

第二十七條 申請古生物化石出境的,應當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出境申請,並提交出境古生物化石的清單和照片。出境申請應當包括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和古生物化石的出境地點、出境目的、出境時間等內容。

申請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供外方合作單位的基本情況和合作科學研究合同或者展覽合同,以及古生物化石的應急保護預案、保護措施、保險證明等材料。

第二十八條 申請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送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出境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行鑒定,確認古生物化石的種屬、數量和完好程度,並出具書面鑒定意見。鑒定意見應當作為是否批准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出境的重要依據。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符合規定條件的,作出批准出境的決定;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九條 申請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同意出境的,作出批准出境的決定;不同意出境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三十條 古生物化石出境批准文件的有效期為90日;超過有效期出境的,應當重新提出出境申請。

重點古生物化石在境外停留的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因特殊情況確需延長境外停留時間的,應當在境外停留期限屆滿60日前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延期。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

第三十一條 經批准出境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出境後進境的,申請人應當自辦結進境海關手續之日起5日內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進境核查。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送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出境後進境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行鑒定,並出具書面鑒定意見。鑒定意見應當作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境核查結論的重要依據。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作出核查結論;對確認為非原出境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責令申請人追回原出境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第三十二條 境外古生物化石臨時進境的,應當交由海關加封,由境內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自辦結進境海關手續之日起5日內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核查、登記。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核查海關封志完好無損的,逐件進行拍照、登記。

臨時進境的古生物化石進境後出境的,由境內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核查。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程序,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對確認為原臨時進境的古生物化石的,批准出境。

境內單位或者個人從境外取得的古生物化石進境的,應當向海關申報,按照海關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進境手續。

第三十三條 運送、郵寄、攜帶古生物化石出境的,應當如實向海關申報,並向海關提交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出境批准文件。

對有理由懷疑屬於古生物化石的物品出境的,海關可以要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者出境口岸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是否屬於古生物化石的證明文件。

第三十四條 國家對違法出境的古生物化石有權進行追索。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代表國傢具體負責追索工作。國務院外交、公安、海關等部門應當配合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做好違法出境古生物化石的追索工作。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批准古生物化石發掘的;

(二)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批准古生物化石出境的;

(三)發現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不依法處理的;

(四)其他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發掘,限期改正,沒收發掘的古生物化石,並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批准發掘古生物化石的;

(二)未按照批準的發掘方案發掘古生物化石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情節嚴重的,由批准古生物化石發掘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撤銷批准發掘的決定。

第三十七條 古生物化石發掘單位未按照規定移交發掘的古生物化石的,由批准古生物化石發掘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古生物化石損毀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不符合收藏條件收藏古生物化石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已嚴重影響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安全的,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指定符合條件的收藏單位代為收藏,代為收藏的費用由原收藏單位承擔。

第三十九條 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未按照規定建立本單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檔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沒收有關古生物化石,並處2萬元的罰款。

第四十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規定買賣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之間未經批准轉讓、交換、贈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對有關收藏單位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國有收藏單位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違法轉讓、交換、贈與給非國有收藏單位或者個人的,對國有收藏單位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單位或者個人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質押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追回,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批准運送、郵寄、攜帶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或者國有的博物館、科學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其他收藏單位以及發掘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國有古生物化石非法佔為己有的,依法給予處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追回非法佔有的古生物化石;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㈣ 遼寧省古生物化石資源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我省古生物化石資源,加強對其開發、利用的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古生物化石(以下簡稱化石),是指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經過自然界的作用,保存於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它們的生活遺跡。
本條例涉及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古脊椎動物化石;珍貴或者稀有的無脊椎動物化石;植物化石。第三條在我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和管理化石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化石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化石資源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化石資源的義務,並有權檢舉和控告侵佔或者破壞化石資源的行為。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化石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各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化石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文化、科技、環保、公安、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同級國土資源部門做好化石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化石資源的保護第六條省、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門應會同環保、文化、科技等部門根據化石資源的分布、豐度和開發利用情況,制定保護、開發和利用化石資源的規劃、計劃,並監督其實施。第七條在生產、生活或者科研活動中發現化石資源,其發現者應當保護現場,並及時向所在地國土資源部門報告。
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之日起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並將處理決定報省國土資源部門備案。遇有重要發現的,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必須及時報請上級國土資源部門處理。第八條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化石資源分布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化石資源保護區。
在化石資源分布區未建立化石資源保護區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劃定保護范圍,採取保護措施。第九條新建、擴建化石資源保護區或者劃定化石資源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需要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或者劃撥國有土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條禁止在化石資源保護區內進行有礙於化石資源保護的各種開發建設活動和其他損害化石資源的行為。第十一條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建立省、市級化石博物館,開展化石的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等活動。第十二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採掘、收藏、買賣、轉讓化石。第三章化石資源的開發管理第十三條化石資源勘查、採掘實行許可證制度。勘查、採掘化石資源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設備和資金等資質條件,經市國土資源部門審查,省國土資源部門核發許可證後,方可勘查、採掘化石資源。第十四條申請勘查化石資源的單位,必須向省國土資源部門提交下列資料,辦理勘查許可證:
(一)勘查化石資源申請書;
(二)勘查范圍;
(三)勘查化石資源資質證明文件;
(四)勘查資金證明;
(五)經國家、省有關部門批準的勘查計劃和設計批復文件;
(六)涉及特定地區的勘查項目,持有關部門的證明文件;
(七)省國土資源部門認為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勘查化石資源的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勘查范圍進行勘查。第十五條申請採掘化石資源的單位,必須向省國土資源部門提交下列資料,辦理採掘許可證:
(一)採掘化石資源申請書;
(二)採掘范圍;
(三)採掘化石資源的資質證明文件;
(四)可行性研究報告、採掘設計或者採掘方案;
(五)採掘化石資源的計劃或者委託採掘的合同書;
(六)省國土資源部門認為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採掘化石資源的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採掘范圍、層位、種屬和採掘量進行採掘。第十六條化石資源實行有償採掘制度。採掘單位必須按照採掘許可證確定的范圍繳納化石資源採掘權使用費。
化石資源採掘權使用費應當用於化石資源保護、開發、收購和科研活動。
化石資源採掘權使用費的具體標准和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七條化石資源實行限量採掘。省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根據化石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定期核定採掘量。

㈤ 《古物及古跡條例》是否有效保育歷史文物

具體的規章制度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
促進人們保護歷史文物
為其提供了法律依據

㈥ 怎樣保護名勝古跡

個人意見:

在古跡處通過播放DVD,或專人講解古跡的歷史,被破壞不可復得等內容來號召遊客珍惜愛護古跡.

入口處設立保護古跡行動萬人簽名

嚴懲破壞古跡的人,不過這需要設立良好的巡查制度,並有專人負責監督遊客,較難實現百分百無疏漏的監控.如果古跡處設立專門的監控室,就可懸掛或內置攝像頭進行統一監控.

現在最大的保護名勝古跡的最大舉措就是建立與完善名勝保護的相關法律,陝西省在大遺址保護中首先是加強考古調查、考古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盡可能多地掌握大遺址的范圍、布局及地上、地下文物分布和埋藏情況,為大遺址保護提供全面、系統的科學資料。二是著力抓好大遺址保護規劃工作。目前,漢陽陵陵園遺址保護規劃、唐大明宮遺址保護規劃、唐橋陵陵園遺址保護規劃已經國家文物局審核批准、省政府公布實施;秦始皇陵園遺址、唐乾陵陵園遺址、秦阿房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等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正在修改完善、論證報批過程中。三是建立健全大遺址保護機構,聘請當地群眾為文物保護員,實施業余保護。四是不斷完善大遺址保護專項法規,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陝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西安市人大制定並經省人大批准了《西安市四大遺址保護管理條例》、《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五是堅持國家保護為主,將文物保護特別是大遺址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鄉建設規劃、財政預算、體制改革和各級政府領導責任制。六是實施大遺址文物保護工程,把大遺址保護與展示利用結合起來,發揮大遺址的作用。

㈦ 怎樣保護文物古跡

原封不動的保存(凍結保存):原封不動的保存,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這是聯合國提倡的標准。一般對文物古跡應原封不動的保存;

整舊如故——謹慎修復:對於殘缺的建築(古遺跡)修復應「整舊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憲章》提出了世界各國公認的兩個修復原則:修復和補缺的部分必須跟原有部分形成整體,保持景觀上的和諧一致,有助於恢復而不能降低它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信息價值;

增添部分必須與有部分有所區別,使人能辨別歷史和當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築的歷史性。此外,加固、維護應盡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則;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歷史建築物因故被毀。由於它們是地方重要的特徵、象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紀念意義。但是,重建必須慎重,必須經專家論證,因為重建必然失去了歷史的真實性,又耗資巨大,還破壞了遺跡。在更多情況下保存殘跡更有價值;

利用以不損壞遺產為前提。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利用以不損壞遺產為前提,以續繼原有使用方式為最佳,也可以為博物館,作為參觀旅遊景點要慎重,防止被破壞;

保持歷史街區和古城的格局特徵。重點保護好歷史街區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軸線、道路骨架、河網水系等;

保護特色建築風格:保護特色建築風格,包括建築的式樣、高度、體量、材料、顏色、平面布局、與周圍建築的關系等。控制適當的建築尺度——高度、體量非常重要,切記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保護歷史環境:事物與其存在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存在。歷史文化遺產環境的意義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與重要歷史有關的地形、地貌、原野、水體、花木及其特徵都要保護;

拿不準的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應暫不拆除。許多偏遠的地方,尤其是山區農村,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雖然不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卻也是歷史文化遺產,有相當高的價值。當地人不知道,有沒有財力和機會請專家鑒定。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暫不拆除,以免造成遺憾,待專家論證後在根據情況處理。

㈧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促進古生物化石的科學研究和合理利用,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古生物化石發掘、收藏等活動以及古生物化石進出境,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動物和植物的實體化石及其遺跡化石。
古猿、古人類化石以及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四紀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保護依照國家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遺存的古生物化石屬於國家所有。
國有的博物館、科學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其他收藏單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單位和個人捐贈給國家的古生物化石屬於國家所有,不因其收藏單位的終止或者變更而改變其所有權。第四條國家對古生物化石實行分類管理、重點保護、科研優先、合理利用的原則。第五條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古生物化石保護的有關工作。第六條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成立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中國古生物學會推薦的專家組成,承擔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的擬定、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建立的咨詢、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的評審、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出境的鑒定等工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制定。第七條按照在生物進化以及生物分類上的重要程度,將古生物化石劃分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
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或者數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應當列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一)已經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種屬的模式標本;
(二)保存完整或者較完整的古脊椎動物實體化石;
(三)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的足跡等遺跡化石;
(四)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古生物化石。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由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擬定,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准並公布。第八條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的區域,應當建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的區域,同時該區域已經發現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建立地方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建立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的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的規定執行。
建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應當徵求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意見。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意識,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在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二章古生物化石發掘第十條因科學研究、教學、科學普及或者對古生物化石進行搶救性保護等需要,方可發掘古生物化石。發掘古生物化石的,應當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條件,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批准。
本條例所稱發掘,是指有一定工作面,使用機械或者其他動力工具挖掘古生物化石的活動。第十一條在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內發掘古生物化石,或者在其他區域發掘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向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取得批准;在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外發掘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向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取得批准。
申請發掘古生物化石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在提出申請時提交其符合下列條件的證明材料以及發掘項目概況、發掘方案、發掘標本保存方案和發掘區自然生態條件恢復方案:
(一)有3名以上擁有古生物專業或者相關專業技術職稱,並有3年以上古生物化石發掘經歷的技術人員(其中至少有1名技術人員具有古生物專業高級職稱並作為發掘活動的領隊);
(二)有符合古生物化石發掘需要的設施、設備;
(三)有與古生物化石保護相適應的處理技術和工藝;
(四)有符合古生物化石保管需要的設施、設備和場所。

㈨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

都是人才,一個比一個字多,怎麼發出來的?
關鍵是要精闢,一大堆話難得看懂。
列舉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四項基本內容:
1、協調發展原則
2、預防為主原則
3、環境責任原則
4、公眾參與原則

第一個問題太抽象了:
(列舉)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
答:
第一個階段的主導思想是民族主義的,文化遺產與民族國家、民族身份緊密結合,文化遺產成為政治認同的表現形式之一。

第二個階段是從民族性、民族認同的立場走出來,調整了文化民族主義與文化全球主義的關系,並向世界性、全人類文化遺產的認識轉變。

第三個階段就是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人們認識到,不管每種文化有怎樣的特質,它必然會有某些人類共享的成分;產生於不同文化和社會體制歷史中的多樣文化,是啟迪人們的思想,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源泉。

㈩ 名勝古跡怎麼保護

①歷史古跡的概念不僅包括單個建築物,而且包括能從中找出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有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或鄉村環境。這不僅適用於偉大的藝術作品,而且還適用於隨時光的流逝而獲得文化意義的過去一些較為朴實的藝術品。

②名勝古跡的保護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日常維護,保護與修復的目的旨在把它們既作為歷史見證,又作為藝術品予以保護。為社會公用之目的的使用古跡永遠有利於古跡的保護。

③凡傳統環境存在的地方必須予以保存,決不允許任何導致改變主體和顏色關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動。古跡不能與其所見證的歷史和其產生的環境分離。除非出於保護古跡之需要,或因國家或國際之極為重要利益而證明有其必要,否則不得全部或局部搬遷古跡。作為構成名勝古跡整體一部分的雕塑、繪畫或裝飾品,只有在非移動而不能確保其保存的唯一辦法時方可進行移動。

④修復過程是高度專業性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跡的美學和歷史價值,應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確鑿文獻為依據。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須與該建築的構成有所區別,並且必須要有現代標記。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修復之前及之後必須對古跡進行考古及歷史研究。

⑤各個時代為一名勝古跡之建築物所做的正當貢獻必須予以尊重,修復的目的不是追求風格的統一。當一座建築物含有不同時期的重疊作品時,揭示底層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在被去掉的東西價值甚微,而被顯示的東西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或美學價值,並且保存完好足以說明這么做的理由時才能證明其具有正當理由。

⑥預先就要禁止任何的重建。

熱點內容
大學作文道德 發布:2025-01-24 19:24:28 瀏覽:433
刑事訴訟法證人強制 發布:2025-01-24 19:13:28 瀏覽:839
最新四川省消防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6 瀏覽:44
民用航空飛行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1 瀏覽:405
別人為我死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24 17:03:05 瀏覽:244
反恐怖主義法立法宗旨 發布:2025-01-24 16:55:15 瀏覽:518
中國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現 發布:2025-01-24 16:21:33 瀏覽:132
我國立法上關於補強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1-24 16:15:30 瀏覽:440
論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發布:2025-01-24 16:00:55 瀏覽:749
交通法規39條 發布:2025-01-24 15:54:57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