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17 10:14:58

❶ 貴州省職業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教育、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等職業教育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國家機關實施的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專門培訓,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職業教育應當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提高受教育者職業道德、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就業和創業能力,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第四條職業教育應當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和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五條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動、市場引導、行業指導、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的多元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全省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市、州和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職業教育管理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和改革等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職業教育相關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面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向貧困人口提供免費職業教育。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婦女、復員軍人、失業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失地農民、返鄉務工人員等的職業教育。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將殘疾人職業教育納入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採取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為殘疾人提供適宜的職業教育。
司法行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做好服刑人員的職業教育工作,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行政部門應當支持、配合。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完善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規范高效的職業教育資助制度。第九條新聞媒體應當加強職業教育的宣傳,推動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第十條各級教育督導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督導,將督導情況作為對被督導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督導報告向社會公布;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發展職業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職業教育的實施第十二條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與培訓並舉,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相互溝通,適應勞動者發展需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發展要求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創辦示範、骨幹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加強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舉辦的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指導和扶持。第十四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引導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等學校轉型,鼓勵、支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開設應用技術類型專業。第十五條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開展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與發布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失業登記、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為一體的服務機制。
行業組織應當參與制訂職業資格標准,參與組織實施職業技能鑒定和證書頒發工作,參與對職業學校的評價工作。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和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建立政府引導、校企互動、行業協調的運行機制,促進技術技能的積累和創新。
鼓勵用人單位通過多種形式與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合作辦學;鼓勵行業、企業吸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
用人單位應當為職工參加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提供便利,有計劃地組織職工參加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行業和企業等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職業教育。
支持境外組織和個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舉辦職業教育。
民辦職業學校與公辦職業學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❷ 邯鄲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第一條為了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職業技能,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服務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職業院校與企業、行業組織的合作。第三條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應當遵循自願協商、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堅持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為導向,實現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第四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和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主導、校企互動、行業指導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統籌協調本地區校企合作的發展規劃、資源配置、經費保障、監督指導等工作,表彰、獎勵在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第五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工作。

發展改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管理、工業和信息化、商務、財政、稅務、科技、農業等行政部門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促進校企合作的有關工作。第六條職業院校應當更新觀念、推進改革、增強服務意識,主動與企業聯系,尋求合作;為適應企業的需求,可以採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校企一體等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七條職業院校應當建立學生和教師到企業實習、實踐制度。職業院校在校學生應當到企業或生產服務崗位參加上崗實習,專業教師到企業或生產服務崗位實踐每兩年不少於兩個月。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應當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保守企業商業秘密。

職業院校應當與實習實踐企業及參與實習實踐的學生和教師簽訂合同,明確各方相關權利和義務。第八條職業院校應當建立實習風險責任管理機制,投保實習責任保險,對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進行安全教育,並指派指導教師。第九條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進行多方面的合作。鼓勵企業設立職業教育獎學金、助學金。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與職業院校合作建立實驗室或者生產車間,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合作興辦技術創新機構,合作組建職業教育實體或者其他形式的聯合體,共同參與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第十條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稅務部門應當按國家有關稅前扣除規定加計扣除。第十一條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企業所承擔部分的支出可以從企業自留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第十二條企業應當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安排專業人員對上崗實習的學生、實踐的教師進行安全培訓,並在實習、實踐期間給予指導。

企業對上崗實習的學生應當給予合理的實習報酬。企業支付職業院校學生在企業實習的報酬,稅務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企業不得安排實習學生從事不符合實習特徵或者與實習內容不一致的勞動生產。第十三條企業招收、錄用職工,屬於國家規定實行就業准入控制的職業的,必須從取得相應學歷證書或者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並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屬於一般職業的,必須從取得相應的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中優先錄用。

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職業院校應當優先安排合作企業的職工進校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或者繼續教育,合作企業可以優先選擇畢業生。第十四條行業組織應當引導和鼓勵本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並發揮行業資源、技術、信息等優勢,參與校企合作項目的評估、職業技能鑒定及相關管理工作。第十五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用於下列事項:

(一)資助職業院校和企業合作建設實驗室或者生產車間、聯合設立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等校企合作項目;

(二)資助職業院校為學生在實習期間投保實習責任保險;

(三)對企業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發生的物耗能耗給予適當資助;

(四)對職業院校參與的企業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科技攻關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給予資助;

(五)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承擔實習見習任務、培訓成效顯著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資金資助;

(六)其他有關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經費資助。

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可以採取政府投入、企業職工培訓經費統籌、企業支持、社會捐助等方式籌集。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籌集、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❸ 寧波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的決定(2020)

一、將第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本條例所稱的職業院校,是指國家或者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校、技工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其他開展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等。」二、將第四條修改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應當遵循育人為本、自願協商、優勢互補、互惠共享的原則,堅持以產業市場需求和技能人才供給為導向,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產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機制,調動職業院校、企業的積極性,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三、將第五條修改為:「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特點和創新發展需要,統籌和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布局,並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辦學規模和校企合作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其中,中等職業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應當逐步提高。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由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經濟和信息化、農業農村、科學技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稅務等有關部門和總工會、有關行業組織組成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聽取、審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情況報告,統籌、協調和督促解決校企合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的相關日常工作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四、將第六條修改為:「市和區縣(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統籌協調、規劃指導、綜合管理和服務保障等日常性工作,並按照職責做好校企合作促進工作。

「市和區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稅務、經濟和信息化、農業農村、商務、科學技術、文化廣電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和總工會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校企合作促進的有關工作。」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七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制定專項學科專業建設規劃,並建立由相關職能部門主導,行業組織、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精準服務機制,推動、支持職業院校主動對接新產業、優化學科專業設置。

「職業院校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市場需求和職業院校專業目錄,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學科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動態調整機制,並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合作,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所需的課程、師資等資源。

「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備和管理等資源要素參與校企合作。」六、將第七條改為第八條,修改為:「職業院校和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開展以下項目或者活動合作:

「(一)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聯合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合作設置學科專業,研究制定學科專業標准,開發課程體系、教學標准以及教材、教學輔助產品;

「(二)相互為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創業、教師實踐和員工培訓等提供支持;

「(三)聯合開展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科技攻關、科技成果推廣和轉移轉化等工作;

「(四)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實驗室、生產車間、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產教聯合體,共同參與新興產業基地、產業技術聯盟、技術研究院等協同創新組織建設;

「(五)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聯合招收學員,按照雙導師制、工學結合等模式,開展生產性實訓、半工半讀式培養和學徒制培養等合作;

「(六)依法採取中外合作辦學、國際通用職業資格教學等方式,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七)其他項目、活動的合作。

「鼓勵職業院校與農業企業和裝備製造、港口物流等特色優勢行業企業開展技術培訓、科技推廣、創新平台建設等方面合作,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七、將第八條改為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職業院校應當建立學生和教師到企業實習、實踐制度。職業院校在校學生應當到企業或者生產服務崗位參加上崗實習,實習時間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其中頂崗實習一般為六個月,且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八小時、每周不得超過四十小時。專業課教師到企業或者生產服務崗位實踐每兩年不少於兩個月。」

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職業院校應當與企業、學生簽訂三方協議,就學生實習時間、地點、崗位、勞動安全和保護、責任保險等方面作出約定,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

❹ 關於《校企合作條例》督導工作方案

摘要 校企合作督導工作方案

❺ 吉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促進職業教育學校與企業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職業教育學校(以下稱學校),是指本省行政區域內各類主體依法舉辦的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開展職業教育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本條例所稱企業,是指依法登記注冊的各類企業。
本條例所稱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以下稱校企合作),是指學校和企業通過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成果轉換等方式實施的合作活動。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校企合作的組織、實施、保障、監督等工作,適用本條例。第四條開展校企合作應當堅持立德樹人、依法實施、平等自願、互利互惠的原則,調動校企雙方積極性,實現共同發展。第五條校企合作實行校企雙主體主導並實施、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的合作機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校企合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建立由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和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農業農村、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稅務、扶貧等有關部門,工會等群團組織及行業組織組成的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校企合作有關工作,研究解決校企合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制定促進校企合作的相關政策,引導行業、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第二章組織與實施第八條學校應當根據各自特點、優勢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
學校應當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明確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機構和人員,推行適應校企合作的教學組織方式。第九條鼓勵企業利用人才、資本、知識、技術、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資源要素參與校企合作,參與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
企業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制度,設立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崗位,安排專門機構或者人員參與校企合作。第十條學校與企業開展合作,應當平等協商,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合作的目標任務、內容形式、權利義務、合作期限、違約責任等事項。第十一條學校和企業可以結合實際,開展以下合作:
(一)學校和企業可以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合作設置專業,開發課程體系、教學標准以及教材、教學輔助產品,開展專業建設,並參與1+X(學歷加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設工作;
(二)學校和企業可以合作研究制定崗位規范、質量標准等;
(三)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建共享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員工培養培訓中心以及研發機構等;
(四)學校可以建設行業或者區域性實訓基地,帶動中小微企業參與校企合作;
(五)企業可以依託或者聯合學校依法設立產業學院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
(六)學校可以引進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與企業共同設立實習實訓崗位;
(七)學校可以在合作企業依法建立分校區,根據學生專業培養目標,與企業聯合開展生產性實訓、半工半讀式培養;
(八)學校和企業可以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學徒制培養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聯合培養;
(九)有條件的學校和企業可以依法採取中外合作辦學、國際通用職業資格教學等方式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十)學校可以與企業開展職工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社區教育和職業技能等級評價等服務性活動;
(十一)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第十二條企業、行業組織可以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學校。
企業與公辦學校、政府與民辦學校可以依法舉辦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學校或者學院(系、部)。第十三條支持行業組織、企業、學校依法牽頭組建多元投資主體的職業教育集團或者其他形式的產教聯合體。第十四條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企業應當接納合作學校的教師跟崗實踐。
學校教師應當每年至少一個月到企業或者實訓基地實踐。實行教師五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

❻ 廣東省職業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創新型、技能型人才,促進就業創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教育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及相關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職業學校包括技工學校。第三條實施職業教育應當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應當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教育,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第四條發展職業教育應當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形成定位清晰、科學合理的層次結構,適應本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第五條發展職業教育應當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創新職業教育模式,引導社會支持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發展全省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和布局,推動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履行發展職業教育職責,依法加強職業教育督導工作。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分別負責有關的職業教育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職業教育相關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行業組織的指導,支持行業組織發揮職業教育服務功能,並強化監管。
行業組織應當履行發布行業人才需求、推進校企合作、參與指導教育教學、開展質量評價等職責,建立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和就業狀況定期發布制度。第九條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等社會力量參與發展職業教育。第二章職業教育體系第十條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由中等職業學校實施;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包括專科、本科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分別由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其他學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和程序,可以實施相應層次的職業學校教育。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統籌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發展,省人民政府統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發展。第十一條職業培訓包括從業前培訓、轉業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以及其他職業培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職業培訓。
職業培訓主要由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其他學校或者教育機構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開展面向社會的、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第十二條技工學校分為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和普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重點培養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高級技工學校重點培養中級工、高級工;普通技工學校重點培養中級工。
技工學校按隸屬關系由省、市人民政府統籌管理。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和多元化,建立各類培訓主體平等競爭、人員自主參加、政府購買服務的技能培訓機制。
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託企業、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建立現代化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在資金、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強對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扶持,改善其職業學校辦學條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託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工作,構建農村職業教育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利用各類職業教育資源,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第十五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學分制度,通過學分積累、轉移和互換,促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銜接連通、互通互認,推進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與職業技能等級學分轉換互認,構建普通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業績成果互認的終身教育資歷框架體系。
受教育者通過繼續教育或者培訓等方式,積滿中等職業教育要求的相應學分,經認定可以獲得中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或者相應技能等級證書。
受教育者通過繼續教育或者培訓等方式,積滿與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的相應學分,經認定可以獲得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或者相應技能等級證書。

❼ 江蘇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職業教育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及其保障促進等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職業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學校),是指本省行政區域內各類主體舉辦並依法設立的全日制職業院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等)和開展職業教育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第三條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以學校和企業為主體,校企協同、德技並修、工學結合,共同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應當堅持育人為本、平等自願、互惠共贏的原則,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第四條學校與企業可以在資源統籌與共享、技術創新與服務、人才交流與培養、學生就業與創業、文化傳承與發展等方面開展校企合作。
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其他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校企合作。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統籌協調和督導評估,將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職業教育聯席會議應當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職業教育聯席會議由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農業農村、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稅務等有關行政部門和工會、行業組織組成。第六條教育部門負責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統籌協調、規劃指導、綜合管理和服務保障,並按照職責做好校企合作促進工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具體負責所屬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的校企合作工作,並按照職責做好校企合作促進工作。
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民政、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商務、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稅務、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應急管理等部門和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校企合作促進工作。第二章組織和實施第七條學校應當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適應開展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教學組織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確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機構和人員,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健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
鼓勵企業根據發展需要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明確有關機構或者人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利用人才、資本、知識、技術、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第八條學校與企業開展合作,應當平等協商、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合作的目標任務、內容形式、權利義務、合作期限等事項。第九條企業可以與學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基地、員工培養培訓中心以及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學校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等。
學校可以引進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與企業共同設立實習實訓崗位。
學校可以在合作企業建立分校區,根據學生專業培養目標,與企業聯合開展生產性實訓、半工半讀式培養。第十條企業、行業組織可以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學校。對企業舉辦的學校,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支持。
企業與學校合作,可以依法舉辦混合所有制學校或者二級學院(系部),引進社會優質資本和人才,實行相對獨立的人員聘任與經費核算。
企業、行業組織和學校可以依法組建多元投資主體的職業教育集團或者其他形式的產教聯合體。第十一條鼓勵學校與企業依法開展職業教育跨境合作,構建應用技術教育國際合作體系。
有條件的學校和企業可以採取中外合作辦學、國際通用職業資格教學等方式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第十二條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職工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社區教育和技能等級評價等服務。
符合條件的高等職業學校可以通過適合的方式單獨招收企業在職員工開展學歷教育,與企業共同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第十三條學校和企業可以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學徒制培養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聯合培養。
學校和企業可以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合作設置專業、研究制定專業標准,開發課程體系、教學標准以及教材、教學輔助產品,開展專業建設。
學校新設專業,應當有相關行業組織、企業參與專業論證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行業組織可以根據需要推薦或者組織多家企業參與。

❽ 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2020修正)

第一條為了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職業院校與相關企業在人才培養與職工培訓、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資源共享與共同發展等方面開展的合作。

本條例所稱的職業院校,是指國家或者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校、技工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其他開展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等。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及其扶持和保障。第四條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應當遵循育人為本、自願協商、優勢互補、互惠共享的原則,堅持以產業市場需求和技能人才供給為導向,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產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機制,調動職業院校、企業的積極性,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第五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特點和創新發展需要,統籌和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布局,並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辦學規模和校企合作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其中,中等職業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應當逐步提高。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由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經濟和信息化、農業農村、科學技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稅務等有關部門和總工會、有關行業組織組成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聽取、審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情況報告,統籌、協調和督促解決校企合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的相關日常工作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第六條市和區縣(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統籌協調、規劃指導、綜合管理和服務保障等日常性工作,並按照職責做好校企合作促進工作。

市和區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稅務、經濟和信息化、農業農村、商務、科學技術、文化廣電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和總工會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校企合作促進的有關工作。第七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制定專項學科專業建設規劃,並建立由相關職能部門主導,行業組織、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精準服務機制,推動、支持職業院校主動對接新產業、優化學科專業設置。

職業院校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市場需求和職業院校專業目錄,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學科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動態調整機制,並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合作,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所需的課程、師資等資源。

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備和管理等資源要素參與校企合作。第八條職業院校和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開展以下項目或者活動合作:

(一)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聯合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合作設置學科專業,研究制定學科專業標准,開發課程體系、教學標准以及教材、教學輔助產品;

(二)相互為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創業、教師實踐和員工培訓等提供支持;

(三)聯合開展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科技攻關、科技成果推廣和轉移轉化等工作;

(四)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實驗室、生產車間、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產教聯合體,共同參與新興產業基地、產業技術聯盟、技術研究院等協同創新組織建設;

(五)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聯合招收學員,按照雙導師制、工學結合等模式,開展生產性實訓、半工半讀式培養和學徒制培養等合作;

(六)依法採取中外合作辦學、國際通用職業資格教學等方式,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七)其他項目、活動的合作。

鼓勵職業院校與農業企業和裝備製造、港口物流等特色優勢行業企業開展技術培訓、科技推廣、創新平台建設等方面合作,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❾ 江蘇一學校強迫學生到指定工廠實習,如何看待指定實習地點

我覺得指定實習地點談不上錯,但是應遵從學生意願是且符合國家規定。

在畢業季即將到來之際,很多學生都要走進實習崗位,以便能夠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可是學校強迫學生到指定工廠實習,甚至還在其中賺人頭費,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時代當中,如果在學校都開始變得一切向錢看,那年輕人究竟會被教育成什麼樣子,我們真的是無法想像,社會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也難以去預料。

希望相關部門能嚴肅處理這種違規行為,否則年輕人會更不願意走進製造業。

❿ 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

第一條為了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職業院校與相關企業在人才培養與職工培訓、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資源共享與共同發展等方面開展的合作。

本條例所稱的職業院校,是指國家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高等職業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等。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及其扶持和保障。第四條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應當遵循自願協商、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堅持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為導向,實現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第五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和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建立政府引導、校企互動、行業協調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第六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工作,勞動、人事、發展和改革、經濟、貿易、財政、稅務、科技、農業等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校企合作促進的有關工作。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本地區校企合作的規劃、資源配置、經費保障、督導評估等工作。第七條職業院校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主動與企業在學生實習、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訂單式教育與就業推薦、師資交流與培訓、職工培訓與繼續教育等方面開展合作。

鼓勵職業院校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和科技攻關等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鼓勵職業院校與農業企業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農業科技推廣等方面合作,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鼓勵職業院校聘請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工程技術人員兼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參與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第八條職業院校應當建立學生和教師到企業實習、實踐制度。職業院校在校學生應當到企業或生產服務崗位參加上崗實習,專業教師到企業或生產服務崗位實踐每兩年不少於兩個月。

職業院校應當加強對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為實習學生統一辦理意外傷害保險,並指派指導教師。

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應當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第九條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鼓勵企業設立職業教育獎學金、助學金。

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與職業院校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建設實驗室或生產車間,合作興辦技術創新機構,合作組建職業教育實體或其他形式的產學研聯合體,共同參與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第十條企業應當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對上崗實習的,應當給予適當的勞動報酬。

企業應當按照與職業院校簽訂的合作協議,為實習學生和實踐教師提供實訓場地、設備設施,安排指導人員,做好實習、實踐前的安全培訓工作和實習、實踐期間的勞動保護、安全等工作。

禁止企業安排實習學生從事不符合實習特徵或者與實習內容不一致的勞動生產。第十一條企業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並可以通過舉辦職業院校或委託職業院校等形式,對本單位職工和准備錄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

企業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與接受專業技術培訓的職工約定服務期。

職業院校應當優先安排與其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企業的職工進校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並為合作企業優先推薦畢業生。第十二條行業組織應當引導和鼓勵本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並發揮行業資源、技術、信息等優勢,參與校企合作項目的評估、職業技能鑒定及相關管理工作。第十三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應當用於:

(一)資助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設立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建設實驗室或生產車間等校企合作項目;

(二)資助職業院校為學生在實習期間統一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三)對企業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發生的物耗能耗給予適當資助;

(四)對與職業院校合作開展職工教育和培訓並取得顯著成績的企業給予獎勵、表彰;

(五)對職業院校參與企業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科技攻關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給予資助或獎勵;

(六)獎勵、表彰其他在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

(七)其他有關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經費資助。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應當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逐步增長。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對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對資金使用進行調整。

校企合作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熱點內容
我該如何舉報法官 發布:2025-01-24 12:54:43 瀏覽:962
法院執行人被凍結微信 發布:2025-01-24 12:45:21 瀏覽:301
誰在立法 發布:2025-01-24 12:17:14 瀏覽:1000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
烏蘇法院拍 發布:2025-01-24 11:22:13 瀏覽:185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24 11:02:50 瀏覽:170
房屋銷售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4 10:00:06 瀏覽:139
中級會計2013經濟法考試題 發布:2025-01-24 09:59:23 瀏覽: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1-24 09:54:12 瀏覽:685
沈陽君道法律咨詢服務 發布:2025-01-24 08:49:18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