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信息保密條例

信息保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17 10:36:51

㈠ 刑警是否需要對自己的姓名及其他個人信息保密,個人信息是否屬於保密條例范疇

個人信息不屬於保密條例范疇
不過刑警是需要對自己的姓名及其他個人信息保密一些的
有過多的人知道你的信息會對你的工作等各方面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㈡ 遼寧省計算機信息保密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計算機信息的保密管理,保守國家秘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計算機信息,是指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處理的涉及國家秘密的各類信息。第三條省保密工作部門主管全省計算機信息保密工作。
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保密工作部門在上級保密工作部門的指導下,管理本地區計算機信息保密工作。
各機關保密工作機構在其職責范圍內,管理或者指導本系統計算機信息保密工作。
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計算機信息保密有關的工作。第四條各級保密工作部門對計算機信息保密工作承擔下列職責:
(一)指導並在其職責范圍內檢查、監督計算機信息保密工作;
(二)會同有關部門查處利用計算機泄露國家秘密的違法行為;
(三)承辦計算機信息系統使用的保密審查、登記工作。第五條涉密的計算機及其計算機房須經保密技術檢查並採取保密技術措施。第六條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對涉密的計算機電磁波輻射進行檢查,按照國家標准,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第七條使用計算機處理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以下簡稱涉密信息)、開通涉密信息網路,應當報縣以上人民政府保密工作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審查登記。
涉密的計算機不得與國際信息網路聯網,不得接入國內公用信息網。第八條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應當採取用戶身份驗證、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保護和網路安全監控管理等技術措施。第九條計算機網路接入單位應當對相應的網路用戶進行保密教育,嚴格履行用戶登記、資格審查制度。第十條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用戶,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源的保密管理,建立健全如下保密制度:
(一)出入工作間制度;
(二)計算機使用制度;
(三)啟用信息源的口令、用戶標識管理制度。
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其使用單位除建立上述管理制度外,還應當建立信息介質管理、保密機和密鑰管理等制度。第十一條計算機信息網路中心主管領導負責上網信息的審批。系統管理員負責網路信息的保密管理,監控網路信息正常運行;發現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並向保密工作部門和主管領導報告。第十二條計算機信息網路中心系統管理員以及各級操作員應當接受保密工作部門的保密培訓。第十三條涉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使用單位接收和發送信息,必須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按照同等密級文件的管理規定傳送和辦理。第十四條計算機信息系統嚴禁傳輸絕密級涉密信息。對機密級、秘密級涉密信息,應當分別做出「機密」、「秘密」標志,加密後傳輸。第十五條涉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傳輸涉密信息應當「密來密復」,嚴禁「密來明復」。第十六條非專門用於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硬碟上保存的涉密信息處理完畢後,應當立即將硬碟中的涉密信息(含備份信息及相關的其他涉密信息)進行不可恢復性刪除。需要保存的涉密信息,可以轉存到軟盤、光碟或者其他可移動的介質上。
存儲涉密信息的介質應當按照所存儲信息的最高密級標明密級,並按相應密級的文件管理。第十七條涉密的計算機信息在列印輸出時,列印出的文件應當按照相應密級文件管理;列印過程中產生的殘、次、廢頁應當及時銷毀。第十八條涉密計算機的維修、維護單位須持有市以上保密工作部門的認可證明,並負有保密義務。第十九條對在計算機信息保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獎勵。第二十條保密工作部門或者保密工作機構對違反本規定的,責令其停止使用計算機,限期整改;經保密工作部門或者保密工作機構審查、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第二十一條違反本規定泄露國家秘密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辦法和其他有關規定處理。第二十二條本規定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㈢ 反洗錢信息保密規定

反洗錢規定,在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不得向外面透露檢查信息。而提供信息的單位,也不得向外公布相關客戶信息。

㈣ 新保密法規定了哪十二種禁止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五)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

(七)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

(八)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九)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

(十)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且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

(4)信息保密條例擴展閱讀:

十二種禁止行為的解釋:

1、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主要包括:不屬於國家秘密知悉范圍內的人員,通過竊取、騙取、搶奪、購買等非正當途徑和手段,獲取並留存涉密載體。

知悉范圍內的人員,未經批准留存涉密載體,經提醒、催促拒不上交;知悉范圍內的人員離崗離職後,未按有關規定及時清退涉密載體。

2、國家秘密載體屬於國家所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發或裝備,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買賣、轉送。機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和標准銷毀國家秘密載體,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銷毀。

3、普通郵政、快遞、物流等不具備安全保密保障條件,通過這些方式傳遞涉密載體,將造成涉密載體管理失控,極易泄密,應當嚴格禁止。

在國內傳遞涉密載體必須通過機要通信、機要交通或者指派專人傳遞。在市內傳遞機密級、秘密級涉密載體,也可通過機要交換站進行。

4、向境外傳遞涉密載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凡是外交信使能夠到達的地方,必須由外交信使攜運;境外目的地不通外交信使或外交信使難以攜運,且確因工作需要自行攜運出境的。

應當向有批准許可權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機構申請辦理批准手續。經批准攜帶出境的,必須採取嚴格保密防護措施。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以任何方式郵寄、托運涉密載體至境外。

5、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主要包括:未經批准,擅自復制、摘抄涉密文件資料;擅自對涉密談話、會議和活動等內容進行文字記載或錄音、錄像。

私自留存、存儲國家秘密信息或者國家秘密載體。在工作中,確需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應當事先報經有關部門或者主管領導批准,並嚴格執行保密管理規定。

6、在私人交往、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會導致國家秘密知悉范圍的擴大和造成國家秘密失控,必須嚴格禁止。

7、互聯網、固定電話網、移動通信網、廣播電視網等公共信息網路,以及沒有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都無法確保信息傳遞的安全,不能用來傳遞國家秘密。

8、「涉密存儲設備」,是指用於存儲涉密信息的各類介質和設備的總稱,主要包括計算機硬碟、移動硬碟。

光碟、U盤、存儲卡、記憶棒、錄音帶、錄像帶等存儲介質,以及具有信息存儲功能的列印機、傳真機、復印機、掃描儀、照相機、攝像機等設備。

9、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容易被植入「木馬」等竊密程序,使涉密信息系統受到遠程式控制制,導致國家秘密被竊取。

10、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將使國家秘密失去有效控制和保護,極易造成泄密。

11、「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是指為確保涉密信息系統的運行安全、信息安全而安裝在涉密信息系統中,對系統進行安全保密防護的應用程序。

安全技術程序主要包括身份鑒別程序、訪問控製程序、主機監控程序、防病毒程序等。安全管理程序主要包括許可權管理程序、審計管理程序、安全策略管理程序等。

12、「安全技術處理」,是指為保證涉密信息安全,對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設備所採取的符合國家保密標准要求的技術處理措施。

包括對涉密存儲設備進行銷毀或者信息消除,以確保涉密信息無法被恢復。

㈤ 保密法實施細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的規定製定。由國務院於2014年1月17日發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實施條例共6章45條,依照保密法規定,對1990年實施辦法作出全面修改完善,在加強保密管理方面作出新規定、提出新要求。主要是:在總則方面,規定了保密工作責任制、保密工作裝備和經費保障,明確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機關、單位開展保密宣傳教育的職責和義務;在定密制度方面,明確了保密事項范圍的法律地位,細化了定密工作內容和流程,規定了定密責任人及其具體職責,細化了定密授權制度,對自行解密和審核解密作出進一步規定;在保密制度方面,細化了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規定了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投入使用審查、運行使用管理,明確了從事涉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對涉密人員管理立法作出授權性規定,對涉密采購、涉密會議活動提出明確保密管理措施;在監督管理方面,確立了保密工作情況報告制度,細化了保密檢查內容,規范了保密檢查程序,規定了保密檢查可以採取的主要措施,明確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泄密案件的調查職責,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職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法律責任方面,對機關、單位隱瞞不報泄密事件和妨礙檢查,企業事業單位違規從事涉密業務、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違規責任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保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在上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導下,主管本行政區域的保密工作。
第三條 中央國家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管理或者指導本系統的保密工作,監督執行保密法律法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或者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主管業務方面的保密規定。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保密基礎設施建設和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的配備。 省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的研發工作。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履行職責所需的經費,應當列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機關、單位開展保密工作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機關、本單位的年度財政預算或者年度收支計劃。
第五條 機關、單位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
第六條 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保密工作需要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或者指定人員專門負責保密工作。 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履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情況應當納入年度考評和考核內容。
第七條 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保密宣傳教育。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本機關、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形勢、保密法律法規、保密技術防範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㈥ 保密守則全文

中國抄人民解放軍保密守則

一、不該說的國家秘密,絕對不說;

二、不該問的國家秘密,絕對不問;

三、不該看的國家秘密,絕對不看;

四、不該記錄的國家秘密,絕對不記錄;

五、不擅自復制、留存、銷毀國家秘密;

六、不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國家秘密;

七、不在公共場所談論和處理國家秘密事項;

八、不在無保密保障的地方存放密品、密件;

九、不用普通電話、手機、明碼電報、普通郵政傳遞國家秘密;

十、不攜帶國家秘密文件、資料、物品參觀、游覽和探親訪友。

(6)信息保密條例擴展閱讀

新華網北京 2011年4月1日電 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日前簽署命令,發布施行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條例》。新修訂的《保密條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保密條例》是軍隊保密工作的基本依據。《保密條例》自1996年3月24日由中央軍委發布施行以來,對於規范全軍人員的保密行為,維護軍事秘密安全,保障軍事斗爭准備和軍隊建設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軍隊保密形勢和客觀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家和軍隊保密工作的政策制度有了新的發展,亟需對現行條例進行修訂完善。

㈦ 觸犯客戶信息保密條例會受到什麼處罰

涉密信息系統未按照規定進行檢測評估和審查而投入使用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建議有關機關、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遵守保密守則,按照《保密法》規定程序依法辦事,是我們每一位公民應該盡到責任。
一、對於違反保密法會受到什麼處罰
按照《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第三十三條第二款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檢查後,應當出具檢查意見,對需要整改的,應當明確整改內容和期限。
第四十一條 經保密審查合格的企業事業單位違反保密管理規定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暫停涉密業務;情節嚴重的,停止涉密業務。
第四十二條 涉密信息系統未按照規定進行檢測評估和審查而投入使用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建議有關機關、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二、構成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的條件
客體要件
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保密制度。保守國家秘密是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每個公民對國家應盡的義務,它是一項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衛和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任何泄露國家機密的行為,都會給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嚴重危害。因此,每個公民必須堅決同一切泄露國家秘密的行為作斗爭。
該罪侵犯的對象是國家秘密。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八條規定,國家秘密主要包括:
(一)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其他經國家保密工作部門確定應當保守的國家秘密事項。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保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在上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導下,主管本行政區域的保密工作。第三條 中央國家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管理或者指導本系統的保密工作,監督執行保密法律法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或者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主管業務方面的保密規定。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保密基礎設施建設和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的配備。
省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的研發工作。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履行職責所需的經費,應當列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機關、單位開展保密工作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機關、本單位的年度財政預算或者年度收支計劃。第五條 機關、單位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第六條 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保密工作需要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或者指定人員專門負責保密工作。
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履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情況應當納入年度考評和考核內容。第七條 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保密宣傳教育。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本機關、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形勢、保密法律法規、保密技術防範等方面的教育培訓。第二章 國家秘密的范圍和密級第八條 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以下稱保密事項范圍)應當明確規定國家秘密具體事項的名稱、密級、保密期限、知悉范圍。
保密事項范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調整。制定、修訂保密事項范圍應當充分論證,聽取有關機關、單位和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第九條 機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指定其他人員為定密責任人。
專門負責定密的工作人員應當接受定密培訓,熟悉定密職責和保密事項范圍,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第十條 定密責任人在職責范圍內承擔有關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審核批准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二)對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作出是否變更或者解除的決定;
(三)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先行擬定密級,並按照規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第十一條 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級機關可以根據保密工作需要或者有關機關、單位的申請,在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定密許可權、授權范圍內作出定密授權。
定密授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授權機關應當對被授權機關、單位履行定密授權的情況進行監督。
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作出的授權,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級機關作出的授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第十二條 機關、單位應當在國家秘密產生的同時,由承辦人依據有關保密事項范圍擬定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報定密責任人審核批准,並採取相應保密措施。第十三條 機關、單位對所產生的國家秘密,應當按照保密事項范圍的規定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保密事項范圍沒有規定具體保密期限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在保密法規定的保密期限內確定;不能確定保密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標明的制發日起計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和人員,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計算。第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按照保密法的規定,嚴格限定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對知悉機密級以上國家秘密的人員,應當作出書面記錄。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載體以及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明顯部位應當標注國家秘密標志。國家秘密標志應當標注密級和保密期限。國家秘密的密級和保密期限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對原國家秘密標志作出變更。
無法標注國家秘密標志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和人員。第十六條 機關、單位對所產生的國家秘密,認為符合保密法有關解密或者延長保密期限規定的,應當及時解密或者延長保密期限。
機關、單位對不屬於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國家秘密,認為符合保密法有關解密或者延長保密期限規定的,可以向原定密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單位提出建議。
已經依法移交各級國家檔案館的屬於國家秘密的檔案,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解密審核。

㈨ 測繪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測繪信息安全的保密管理制度要遵循國家保密法律制定,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完整和安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和提供利用。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的,適用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對外提供的,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執行。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應當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照保障國家秘密安全、促進地理信息共享和應用的原則確定並及時調整、公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二十七條 國家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實行測繪資質管理制度。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方可從事測繪活動:

(一)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四)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熱點內容
我該如何舉報法官 發布:2025-01-24 12:54:43 瀏覽:962
法院執行人被凍結微信 發布:2025-01-24 12:45:21 瀏覽:301
誰在立法 發布:2025-01-24 12:17:14 瀏覽:1000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
烏蘇法院拍 發布:2025-01-24 11:22:13 瀏覽:185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24 11:02:50 瀏覽:170
房屋銷售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4 10:00:06 瀏覽:139
中級會計2013經濟法考試題 發布:2025-01-24 09:59:23 瀏覽: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1-24 09:54:12 瀏覽:685
沈陽君道法律咨詢服務 發布:2025-01-24 08:49:18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