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缺陷管理條例
『壹』 齊齊哈爾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房屋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規范執法行為,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已經建成並且交付使用房屋(以下簡稱房屋)的安全管理。第三條房屋安全管理應當遵循安全使用、權責統一、限制拆改、防治結合的原則。第四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市房屋安全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其所屬的市房屋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縣(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規劃、城管、公安、消防、工商、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第二章房屋安全責任人第五條建設施工單位履行房屋保修期內的保修責任和合理使用期間質量缺陷的治理責任。
房屋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房屋安全責任。第六條新建房屋交付使用時,建設單位應當將房屋的主體結構、承重結構、抗震設計、消防設計和設計使用年限等事項書面(圖示)告知購房人。
房屋在轉讓或者出租時,轉讓人或者出租人不得向受讓人或者承租人隱瞞房屋安全缺陷信息。
房屋所有權人或者使用人在裝飾裝修房屋前,有權向售房單位、物業服務企業、轉讓(出租)人或者城建檔案機構查詢房屋主體結構、承重結構、抗震設計、消防設計和設計使用年限等事項,被查詢人應當配合查詢。第七條超過保修期的房屋,房屋所有權人履行房屋的安全檢查、維修、養護責任。
共有的房屋,所有權共有人履行房屋的安全檢查、維修、養護責任。
房屋所有權不清或者房屋所有權人下落不明的,使用人履行房屋的安全檢查、維修、養護責任。
房屋所有權人或者使用人無行為能力的,對其負有監護責任的單位或者個人履行房屋的安全檢查、維修、養護責任。
法律、法規對安全檢查、維修、養護責任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八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承擔房屋共用部分的維修、養護責任。
未實行物業服務的房屋,房屋所有權人或者使用人承擔房屋共用部分的維修、養護責任。
所有權為公產、自管產、撥用產的,由房屋所有權人承擔房屋共用部分的維修、養護責任。第三章房屋安全使用第九條房屋所有權人、使用人應當按照房屋設計結構、功能和用途使用房屋,保障房屋安全。
改變房屋整體、立面設計或者改變房屋設計用途的,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後,報房屋安全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按規定應當經公安、衛生等部門批準的,從其規定。第十條在住宅樓和含住宅的綜合樓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擴大房屋承重牆上原有的門、窗尺寸,拆除連接陽台的磚、混凝土牆體;
(二)違反原始設計,將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安裝外掛保溫陽台;
(三)違反原始設計用途將房屋改為游泳池、浴池;
(四)降低、挖掘室內地面,違反原始設計增建、擴建地下室;
(五)變動承重牆、梁、柱、樓板、基礎或者剪力牆等主體結構或者結構構件;
(六)其他損害房屋結構安全的行為。第十一條因特殊情況,需要拆改房屋結構的,應當提交下列資料,報市、縣(市)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一)書面申請;
(二)房屋所有權人證明及身份證明;
(三)有利害關系業主的同意材料;
(四)原始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出具的拆改房屋結構施工設計書;
(五)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出具的同意拆改意見書;
(六)相關行政部門的審批意見。
申請人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的,應當提供房屋所有權人同意拆改的證明。
申請人應當對資料的真實性負責。第十二條市、縣(市)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門對要件齊全、符合標準的,自受理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核發批准文件;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受理,並且書面告知理由。
依法應當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改建、擴建手續的房屋拆改、裝飾裝修工程,不再核發房屋拆改批准文件。
『貳』 成都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城鄉房屋使用安全,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成都市行政區域內合法建造房屋的使用安全管理及其監督活動。
法律、法規對軍事保護區、宗教活動場所、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以及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房屋的使用安全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是指房屋使用過程中的檢查、維護、白蟻防治、安全鑒定、維修加固、危險治理以及裝修、改造等安全管理活動。
房屋消防安全以及電梯、燃氣、電力、供水等專業設施設備的使用安全管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第四條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應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確保安全、節約資源的原則。第五條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市房屋使用安全的主管部門,其所屬的市房屋安全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全市房屋使用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錦江、青羊、金牛、武侯和成華區(以下簡稱「五城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住宅使用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市房屋安全管理機構負責五城區范圍內其他房屋使用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他區(市)縣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轄區內房屋使用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自建房屋使用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並接受區(市)縣房產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
規劃、建設、安全生產、質監、教育、衛生醫療、文化、體育、價格等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實施本條例。
本條第一至三款所述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房屋安全管理機構以下統稱「房產行政管理部門」。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房屋使用安全監督管理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城鄉房屋使用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需要。第七條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房屋使用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房屋安全使用意識。
對於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予以舉報、投訴。房產行政管理等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及時受理、依法查處。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第八條新建房屋在交付使用前,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向受讓人提交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使用說明書及其他有關文件,明確告知受讓人房屋的基本情況、性能指標、使用與維護保養要求、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
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承擔保修期間房屋質量缺陷的保修和治理責任。其中,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工程的保修和治理責任,在法定設計文件規定的該房屋建築的使用年限內由開發建設單位承擔。但因使用不當、第三方的侵權行為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壞除外。第九條保修期滿後,業主為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房屋屬國有或者集體所有的,其所有權行使人為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
業主的確認以房屋登記薄記載為准。尚未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但基於下列情形之一,已經合法佔有該房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業主:
(一)合法建造;
(二)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
(三)買賣、繼承、受遺贈等法律行為。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承租人、借用人等實際使用人為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
(一)業主下落不明;
(二)房屋權屬不清;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一條業主和國有、集體所有房屋的所有權行使人,可以與房屋實際使用人約定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但不得以此為由拒不承擔房屋使用安全責任。第十二條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應當依法對房屋及其附屬設施設備承擔下列使用安全責任:
(一)檢查、維修、養護等日常管理;
(二)安全鑒定;
(三)白蟻防治;
(四)加固、改造;
(五)危險治理;
(六)其他保障房屋及其附屬設施設備使用安全的必要措施。第十三條屬於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對共有部分採取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各項措施所需費用,由業主按照法律、法規以及(臨時)管理規約的規定共同分攤,需要使用專項維修資金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涉及專有部分的,由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依法承擔。
屬於非區分所有建築物的,所需費用由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承擔。
『叄』 武漢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安全管理,保障房屋的居住和使用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合法建造並投入使用房屋的安全管理。
房屋消防安全、設備設施的使用安全管理和違法建築的處置,軍隊、宗教團體、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本市優秀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風貌街區的房屋安全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第三條市、區人民政府(包括開發區、風景區、化工區管委會,下同)應當加強對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由房屋主管部門、相關管理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等構成的房屋安全監督管理網路,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房屋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市房屋主管部門負責本市房屋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區房屋主管部門負責制訂房屋安全應急搶險實施方案、組織危險房屋安全巡查、處置房屋安全突發事件、查處危害房屋安全行為等監督管理工作。
市、區房屋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其所屬的房屋安全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房屋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建設單位、施工企業落實施工區域周邊房屋安全防護措施以及既有建築幕牆安全維護、查處違規裝飾裝修行為等監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負責查處房屋使用中的違法建設行為。
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房屋安全管理相關工作。第六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配合房屋主管部門做好本轄區的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房屋使用安全監督管理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需要。第八條本市實行房屋安全管理救助制度。市、區人民政府設立房屋安全救助專項資金,用於對特殊困難家庭房屋安全鑒定、危險房屋治理、白蟻危害治理的適當補助。
房屋安全救助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九條市房屋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安全鑒定、白蟻防治行業協會的指導和監督,支持行業協會依法開展工作,發揮行業協會在房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房屋安全鑒定、白蟻防治行業協會應當制定行業規范並向社會公開,加強行業自律,接受社會監督。第十條房屋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房屋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房屋安全意識。
對於危害房屋安全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勸阻、舉報、投訴。房屋主管部門、相關管理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及時受理、依法查處。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第十一條房屋所有人是房屋安全責任人。房屋屬於直管公有房屋的,其經營管理單位為房屋安全責任人。
房屋承租人、借用人等使用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約定合理使用房屋,承擔房屋安全責任。第十二條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承擔保修期間房屋質量缺陷的保修和治理責任。
新建房屋交付使用前,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向受讓人提交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使用說明書及其他有關文件,明確告知受讓人房屋的基本情況、設計使用年限、性能指標、使用與維護保養要求、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
房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應當按照與開發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房屋安全責任。第十三條房屋共有部分的日常管理,實行物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約定承擔房屋安全檢查、維修養護等日常管理責任,並將注意事項、禁止行為等書面告知房屋安全責任人,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予以勸阻,勸阻無效的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實行自治管理的,其安全檢查、維修養護等日常管理責任由房屋安全責任人依法共同承擔。
房屋專有部分的日常管理責任由房屋安全責任人依法承擔。第十四條房屋安全責任人應當對房屋使用安全承擔下列責任:
(一)按照設計用途、建築物使用性質及房屋權屬證明記載的房屋用途合理使用房屋;
(二)檢查、維修房屋,及時治理房屋安全隱患;
(三)房屋的裝飾裝修不得影響房屋共有部分的使用,不得危及房屋的使用安全和毗鄰房屋的使用安全;
(四)防治白蟻;
(五)委託房屋安全鑒定;
(六)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房屋安全。
『肆』 海口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安全管理,保障房屋安全使用,維護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主城區范圍內合法建造房屋的安全管理。
房屋消防安全,電梯、供水、供電、供氣等專業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違法建築的處置和軍事保護區、宗教活動場所、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以及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房屋的安全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房屋安全管理包括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鑒定管理、危險房屋治理、白蟻防治管理等安全管理活動。第四條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房屋安全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區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轄區內房屋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
市、區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託所屬的房屋安全管理機構和白蟻防治管理機構負責房屋安全管理的具體工作。
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協助市、區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在本轄區內開展房屋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
土地、規劃、安全生產、財政、公安、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房屋安全鑒定管理專項工作經費、白蟻防治管理專項工作經費等房屋安全管理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需要。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實行特殊困難家庭房屋安全救助,對其房屋安全鑒定、危險房屋治理、白蟻防治進行適當補助。第六條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安全鑒定、白蟻防治行業組織的指導和監督,支持行業組織依法開展工作。行業組織應當協助市、區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加強行業自律管理,接受社會監督。第七條對於危害房屋安全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舉報、投訴。市、區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及時受理、依法查處。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第八條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承擔保修期內房屋質量缺陷的保修和治理責任。其中,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工程的保修和治理責任,在法定設計文件規定的該房屋建築的使用年限內由建設單位承擔,但因使用不當、第三方的侵權行為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壞除外。
新建房屋在交付使用前,建設單位應當向受讓人提交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使用說明書以及其他有關文件,明確告知受讓人房屋的基本情況、設計使用年限、性能指標、裝修限度、使用與維護保養要求、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
房屋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應當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房屋安全責任。第九條房屋所有權人是房屋安全責任人。房屋屬國有或者集體所有的,其經營管理單位為房屋安全責任人。
房屋所有權人下落不明、房屋權屬不清的,房屋代管人、實際使用人為房屋安全責任人。
房屋所有權人的確認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為准。尚未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但基於下列情形之一,已經合法佔有該房屋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承擔房屋安全責任:
(一)合法建造;
(二)生效的法律文書;
(三)買賣、繼承、受遺贈等法律行為。第十條按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無法確定房屋安全責任人的房屋,由市、區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實行臨時代管,承擔房屋安全責任。第十一條房屋共有部分的日常管理實行委託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按照約定承擔安全檢查、維修養護等日常管理責任,建立相應的管理檔案,並將注意事項、禁止行為等書面告知房屋安全責任人,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予以勸阻,勸阻無效的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實行自行管理的,共有部分的日常管理責任由房屋安全責任人依法共同承擔。
房屋專有部分的日常管理責任由房屋安全責任人依法承擔。第十二條房屋安全責任人採取保障房屋及其附屬設施設備安全各項措施所需的費用,屬於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對共有部分由業主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共同分攤,需要使用專項維修資金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涉及專有部分的,由房屋安全責任人依法承擔。
前款規定屬於非區分所有建築物的,所需費用由房屋安全責任人承擔。
『伍』 泰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安全管理,保障房屋使用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合法建造並投入使用房屋的安全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房屋安全管理,包括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鑒定管理、危險房屋防治管理、房屋安全應急管理、房屋白蟻防治管理等活動。
房屋的消防安全,電梯、燃氣、供電、供水等專業設施設備的使用安全管理,軍隊、宗教以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房屋安全管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房屋安全管理遵循屬地管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確保安全的原則。第四條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和機制,建立房屋安全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等構成的房屋安全監督管理網路,做好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市、縣級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安全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承擔房屋安全管理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市、縣級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所屬的房屋安全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房屋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各類開發區(園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轄區內房屋安全監督管理相關工作。
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房屋安全監督管理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本轄區內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本區域內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房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
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對特殊困難家庭的房屋安全鑒定、危險房屋治理和白蟻危害治理等進行適當補助。
鼓勵建立商業保險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房屋安全風險化解機制。第七條對於危害房屋安全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舉報、投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舉報、投訴機制,公開受理方式,及時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投訴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開展房屋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社會公眾的房屋安全責任意識。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第八條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承擔保修期間房屋質量缺陷的保修和治理責任,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房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與建設單位簽訂合同的約定承擔房屋安全責任。
新建房屋交付使用前,建設單位應當向受讓人提供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使用說明書等資料,並明確告知受讓人房屋的基本情況、設計使用年限、性能指標、使用與維護保養要求、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
房屋轉讓或者出租時,轉讓人或者出租人應當將房屋的基本情況、設計使用年限、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如實書面告知受讓人或者承租人。受讓人或者承租人有權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物業服務企業、城建檔案機構查詢房屋的基本情況、設計使用年限、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被查詢人有義務配合查詢。第九條房屋所有權人是房屋安全責任人。房屋屬於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的,管理單位是房屋安全責任人。房屋所有權人下落不明或者權屬不清的,房屋實際使用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房屋安全責任。
房屋建有建築幕牆的,房屋安全責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建築幕牆進行安全維護。第十條房屋安全責任人應當承擔下列房屋使用安全責任:
(一)按照設計用途、建築物使用性質以及房屋權屬證明記載的房屋用途使用房屋;
(二)檢查、維修房屋,及時治理房屋安全隱患;
(三)按照規定裝飾裝修房屋;
(四)按照規定防治白蟻;
(五)按照本條例規定委託房屋安全鑒定;
(六)按照規定治理危險房屋;
(七)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房屋安全。
『陸』 長沙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安全管理,保障房屋安全使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合法建造並投入使用房屋的安全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的房屋安全管理,包括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房屋安全鑒定管理、危險房屋治理、房屋安全監督管理等活動。第三條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
市房屋安全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房屋安全的統一監督管理。區縣(市)房屋安全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范圍內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城鄉規劃、城管執法、國土、財政、公安、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和區縣(市)人民政府要求做好房屋安全管理的具體工作。第四條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房屋安全管理相應經費納入同級預算,保障房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第五條房屋安全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裝飾裝修協會、物業管理協會等行業協會的指導和監督,支持行業協會依法開展工作,發揮行業協會在房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第六條鼓勵通過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服務等方式,建立多元的社會化房屋安全風險化解機制。第七條市、區縣(市)房屋安全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房屋安全管理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房屋安全管理意識。第二章房屋安全使用管理第八條房屋建築工程交付時,建設單位應當向受讓人提交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使用說明書,明確告知受讓人房屋的基本情況、承重結構、性能指標、設計使用年限、使用與維護保養要求、保修范圍和期限等事項。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承擔保修期間房屋質量缺陷的保修和治理責任;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工程的保修和治理責任,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由建設單位承擔;但因使用不當、第三方的侵權行為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壞除外。
房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應當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責任。第九條房屋所有權人是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公共租賃住房等由經營管理單位進行管理的,經營管理單位為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
房屋承租人等使用人和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房屋安全使用責任。房屋出租人應當加強對出租房屋的安全監督管理,房屋承租人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或者險情,應當及時通知房屋出租人進行處理,或者報告房屋所在地區縣(市)的房屋安全主管部門。第十條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應當按照房屋使用說明書等合理使用房屋,對房屋使用安全承擔下列責任:
(一)檢查房屋,及時治理房屋安全隱患;
(二)裝飾裝修、改造和維修加固房屋時,不得破壞房屋的抗震性和結構安全性,不得影響房屋共有部分及毗鄰房屋的安全使用。
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不得出租危險房屋或者在危險房屋內從事經營等活動。
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發現房屋存在本條例第八條第三款相關主體應當承擔責任情形的,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擔責任。第十一條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不得擅自實施下列影響房屋安全的行為:
(一)拆改房屋承重梁、柱、板和基礎結構;
(二)拆除房屋承重牆或者在承重牆上開挖壁櫃、門窗等洞口;
(三)超過房屋設計標准,增加房屋使用荷載;
(四)在房屋樓面結構層開鑿洞口或者擴大洞口;
(五)開挖房屋地面和地下室;
(六)拆改具有房屋抗震、防火整體功能的非承重結構;
(七)其他影響房屋安全的行為。
確需實施上述行為的,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應當委託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施工圖,並根據設計方案、施工圖組織施工;依法需要辦理相關建設手續的,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辦理。第十二條房屋裝飾裝修改造前,裝飾裝修企業應當核實所承接的裝飾裝修工程是否屬於第十一條第一款影響房屋安全的情形,是否符合建設程序的相關規定。屬於第十一條第一款的情形,房屋安全使用責任人未履行相應建設程序的,裝飾裝修企業不得施工。
裝飾裝修企業實施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影響房屋安全的行為,應當按照設計方案、施工圖施工,並使用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建築材料,不得破壞房屋的抗震性和結構安全,不得影響毗鄰房屋的使用安全。
『柒』 房屋施工質量有嚴重缺陷,可以要求賠償嗎
很多購房人由於對房地產法律知識不太了解,以至於在發現商品房質量問題後不知如何索賠:有的小題大做,對一般質量問題提出巨額索賠甚至要求退房,結果是輸了官司又賠錢;有的委曲求全,草草辦理了收房手續,入住後才發現房屋主體結構有嚴重質量缺陷。筆者在多次代理房產訴訟中體會到,對待商品房質量問題,必須根據其性質和嚴重程度,區別不同情況,依法提出合理的索賠要求,通過法律程序妥善加以解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規定,商品房質量問題通常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一、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房人有權拒收、解除合同和要求賠償損失。
《解釋》第十二條規定:因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核驗確屬不合格,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這里的所謂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房屋交付前未經驗收或經驗收不合格。依據現行法律規定,房屋建成後交付使用前,建設單位應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應該簽署質量合格文件;並申請規劃、公安消防、環保部門對房屋進行檢查,出具認可文件或者准許使用文件;最後由建設單位向工程所在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取得房屋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建築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建築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標准和規范。因此,購房人在辦理商品房交接入住手續時,應要求出賣人出示該商品房的《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查驗該工程是否經驗收合格。如果出賣人不能出示該商品房的《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說明該工程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購房人有權拒絕收房,由此引起的延期交房責任由出賣人承擔。如果出賣人超過約定的期限房屋仍然未能驗收合格,購房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二是房屋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核驗確屬不合格。這里的所謂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是指房屋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不合格。房屋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是建築工程的基礎和主體,如果一棟樓房在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方面出現質量問題,即使其他部分施工質量再好也難以保證整個樓房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建築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建築物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必須確保地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購房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委託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重新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房人有權退房,給購房人造成損失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但這里必須提醒購房人注意,委託核驗的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且委託哪個機構來檢測買賣雙方須經協商達成一致,如雙方協商不成應申請法院指定檢測機構,否則單方委託的檢測機構如果得不到另一方的認可,其檢測結果則沒有法律效力。
二、在保修范圍內的一般質量問題,購房人有權要求出賣人承擔修復責任。
《解釋》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這里所說的質量問題指的就是一般質量問題。所謂一般質量問題,是指房屋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之外的、未嚴重影響購房人正常居住使用的質量問題,包括屋頂、牆壁漏水、滲水問題,室內地坪空鼓、開裂、起沙問題,牆皮、面磚、油漆等飾面脫落問題,廁所、廚房、盥洗室、陽台地面泛水、積水、漏水問題,電線漏電、燈具墜落、管道堵塞、暖氣不熱問題等等。《建築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建築工程竣工時,屋頂、牆面不得留有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對已發現的質量缺陷,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修復。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一)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建設部頒布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對所售商品房承擔質量保修責任。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就保修范圍、保修期限、保修責任等內容作出約定。保修期從交付之日起計算。在保修期內發生的屬於保修范圍的質量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履行保修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一般來說,房屋交付前對比較明顯的或者已知的質量問題,購房人應在房屋交付時要求出賣人給以修復。因為購房人在接受房屋時,一般要對房屋進行必要的驗收,這也是購房人應該行使的注意義務,經驗收後確信沒有質量問題再辦理入住手續。如果發現房屋有質量問題,應立即找開發商,要求對有質量問題的地方予以書面確認並加蓋公章,在對方解決好該問題後再辦理入住手續。如果在短時間內解決不了,應要求開發商承擔延期交房的責任,並索要書面憑證。房屋交付使用後在保修期內出現的一般質量問題,在未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情況下,購房人有權要求出賣人修復。因此增加的費用,應當由出賣人承擔。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購房人可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等,應由出賣人承擔。
三、因房屋質量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購房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
《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這種情形既不是明顯的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又不完全屬於保修的一般質量問題,而是介於前面兩種情形之間的第三種情形,其中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如何理解和把握,法律沒有作出具體規定,應該屬於法官自由裁量的范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購房人提出索賠請求時更要慎之又慎。是否屬於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情況,司法實踐中要通過實地勘察或鑒定進行綜合評定。一是看房屋質量問題是否能夠通過修復解決,如果通過修復能夠解決,一般應要求出賣人承擔修復責任,並可要求賠償損失;確實無法修復再要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二是經修復後是否仍然存在威脅購房人人身、財產安全的因素,如果該房屋經修復後仍然不能保證購房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購房人就要理直氣壯地提出解除合同,並要求出賣人賠償損失。三是經多次維修房屋仍然存在嚴重質量缺陷,無法正常使用,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購房人的生活,可提出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請求,由法官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裁決。
除注意區分上述三種情形外,購房人要想索賠成功,還要注意保存和搜集證據,因為在法院審理中,要求出賣人賠償損失需要購房人提供證據證明。一是房屋出現質量問題的證據;二是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證據;三是購房人自行修復或者委託他人修復的證據;四是購房人發生損失的證據。
『捌』 新房交房發現質量問題,該怎麼辦
收房後再處理房屋瑕疵問題合理嗎?收房入住後,發現房子出現一系列質量問題該怎麼辦?是否可以向開發商提出退房申請?收房驗房是購房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必須仔細謹慎,以免後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兩大常見的收房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一、收房後發現房屋有缺陷怎麼辦
(一)明顯的或已知的缺陷。
買受人在接收房屋時,一般應對房屋質量進行必要的檢驗。凡是一般驗收能發現的顯而易見的房屋缺陷就屬於明顯的缺陷。對於明顯的缺陷,買受人必須在接收時提出,在接收後提出的,出賣人不再負責。缺陷不嚴重的,出賣人應負責維修或減少價金;缺陷嚴重的,買受人可解除合同。凡出賣人在訂立合同時已明確告知或買受人明知有缺陷而訂立合同的,該缺陷為已知的缺陷,出賣人不負責任。
(二)隱蔽的缺陷。
凡是用通常的驗收方法一時不易發現而必須經過專門鑒定或在房屋使用過程中才能發現的缺陷就屬於隱蔽的缺陷。對於隱蔽的缺陷,只要買受人在接房屋之日起兩年內向出賣人提出的,出賣人均應承擔責任。缺陷程度較輕的,出賣人應負責維修或減少價金,缺陷較嚴重甚至不能使用的,買受人可解除合同。另外,買受人因缺陷造成的損失,可請求出賣人賠償。
(三)隱瞞的缺陷。
凡出賣人已知而故意隱瞞的缺陷是隱瞞的缺陷。對於該缺陷依合同法第158條第3款的規定,買受人任何時候向出賣人提出的,出賣人均應承擔責任,該責任等同於隱蔽缺陷的責任。
二、房屋質量有問題怎麼投訴
不同的質量問題維權方式各不同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可以將房屋的質量問題分為三種: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質量問題、其他一般質量問題。針對不同的房屋質量問題,要採取正確維權方式。
購房者認為開發商交付使用的商品房屬於主體質量不合格的,首先購房者應該向工程質量監督單位申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或是直接關繫到使用的安全性,且修復不可能或成本甚巨的,購房者有權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並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
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購房者也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當然,買受人也可選擇要求賣房人進行修復,並承擔由於修復造成的交付遲延責任或賠償其他損失。
對於一般質量問題,由於未對居住使用造成嚴重影響,只能要求賣房人進行修復並賠償損失,不能要求退房。當然對於不需要修復的質量缺陷,購房人可以要求開發商賠償因存在質量缺陷而造成的房屋價值的貶值損失,可依法申請委託有關估價機構對房屋進行差值評估,以確定差值部分的損失。
合理維權要按步驟走
商品房也有保修期。法律規定,住宅保修期從開發商將竣工驗收的住宅交付使用之日起計算。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一般質量問題的,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購房者在收房時注意開發商出具的《住宅質量保證書》中有關房屋質量保修約定、保修期及保修范圍。業內認為,市民在收房時,首先應看合同,合同內容是驗房的重要依據。在什麼條件收房應該在合同中有體現,違約如何處理也應該在合同中有體現。同時,購房者要認真對待驗房環節,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專業的驗房公司驗房。發現質量問題時,購房者可通過拍照、錄像、文字記錄等方式保留相關證據以便日後維權。
一般來說商品房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發生質量問題的並不多見,大量發生的是非主體結構問題。相關人士建議,一旦市民發現房屋質量方面的問題,合理維權應按四個步驟走:
1、首先應該找開發商和物業公司進行協商處理;
2、如果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拖延處理或者是無視業主的投訴,業主可到相關部門進行投訴;
3、必要時,也可藉助訴諸媒體曝光,利用社會輿論的力量,推進維權進度;
4、如果協商未果,特別是涉及賠償問題,業主就需走訴訟、仲裁等司法程序了。
『玖』 貴陽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合法建造房屋的安全使用和相關監督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是指為了保障房屋結構使用安全而進行的管理活動,包括房屋使用安全監督、房屋安全鑒定、危險房屋治理和白蟻防治管理。
房屋的消防安全和設施設備使用安全管理,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應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確保安全的原則。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房屋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區、縣(市)人民政府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規劃、城管、價格、質監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協同做好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條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房屋使用安全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宣傳房屋使用安全知識,及時制止和查處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行為。
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立房屋使用安全舉報投訴電話,並且向社會公布。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監督管理第六條房屋所有權人為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房屋屬於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的,其經營管理單位為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以下簡稱房屋責任人)。
房屋責任人可以與房屋使用人就房屋使用安全有關事項進行約定。第七條房屋開發建設單位在房屋交付使用時,應當向房屋買受人提交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使用說明書等文件,明確告知買受人房屋的性能指標、保修單位、保修范圍與期限等事項。
房屋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以及合同的約定,承擔保修期間房屋質量缺陷的保修和治理責任。因房屋質量問題造成買受人損失的,依法予以賠償。第八條房屋責任人和使用人應當按照房屋的設計用途使用房屋,保障房屋的整體性和結構安全。
禁止下列影響房屋使用安全的行為:
(一)損壞或者擅自改變房屋的承重結構、主體結構;
(二)在承重牆上增開門窗或者擴大原有門窗尺寸;
(三)將沒有防水措施的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或者將衛生間改在下層住戶卧室、起居室(廳)和廚房上方;
(四)降低底層房屋地面標高或者挖掘地下室;
(五)在屋頂或者屋側違法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六)在樓板、陽台、露台、屋頂超荷載鋪設材料或者堆放物品,在室內增設超荷載分隔牆體;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行為。第九條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服務管理機構、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加強對其轄區內或者服務區域內房屋使用安全的日常監督,發現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並且及時向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第十條實行物業服務管理的,房屋責任人、使用人在裝飾裝修房屋前,應當告知物業服務企業。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裝飾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書面告知房屋責任人、使用人以及裝飾裝修人。第十一條房屋責任人、使用人裝飾裝修房屋不得影響毗連房屋的使用安全以及房屋共有部位的使用和修繕。第十二條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定期對學校、幼兒園、醫院、賓館、飯店、商場、體育以及會議場館、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重點檢查。發現房屋使用安全隱患的,應當及時通知房屋責任人限期進行修繕、治理,維護公共安全。第十三條學校、幼兒園、醫院、賓館、飯店、商場、體育以及會議場館、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房屋責任人,應當定期對房屋的使用安全進行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建立房屋使用安全檔案,及時將每次檢查情況報所在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四條房屋責任人應當承擔房屋修繕責任,保證房屋的使用安全。
房屋責任人與房屋使用人就房屋修繕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對共有部位進行修繕時,相關房屋責任人、使用人應當予以配合。第十五條進行隧道、開挖深基坑、採掘、爆破等工程施工,可能影響周邊房屋安全的,施工單位應當採取安全防範措施,消除隱患。造成周邊屋損壞的,施工單位應當立即停止施工,予以修復,並且依法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