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四川省節約能源條例

四川省節約能源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18 10:02:48

1. 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的基本信息

已被1997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代替
《國務院關於廢止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附件1第47條

2. 國家發布的有關節能的法律法規、條例有什麼

通用法律法來規及政策
1 中華源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3 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4 節約能源監測管理暫行規定
5 能源標准化管理辦法
6 節約用電管理辦法
7 關於建立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的通知
8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能源發展重點專項規劃
9 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十五規劃
10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十五」規劃
11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
12 節能中長期規劃
13 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14 國務院關於「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的批復
15 「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
16 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3. 關於節能的法律法規

英語節能的通用法律法規及政策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3 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4 節約能源監測管理暫行規定
5 能源標准化管理辦法
6 節約用電管理辦法
7 關於建立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的通知
8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能源發展重點專項規劃
9 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十五規劃
10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十五」規劃
11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
12 節能中長期規劃
13 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14 國務院關於「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的批復
15 「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
16 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節約能源的重要意義有:
1、有利於可持續發展。化石能源是不可持續的一種能源,過度的依賴化石能源會造成地球資源的緊張,對化石能源的無節制的開采利用,總有一天化石能源會消耗殆盡,到時候人們就會面臨能源危機。地球上可供人們利用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只有節約能源,開發再能能源,人們才能持續發展。

2、有利於環境保護 .目前的能源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無論是開采過程中,還是使用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如果我們減少能源的使用,做到節約能源。那麼我們就能減少能源的開采與利用,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

3、有利於提高人們愛好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生活中吃的用的都來自與大自然。特別是能源,因為有了能源,我們的生活才變得更美好了。可是我們知道地球的能源是有限的,只有節約能源,做到愛好地球,我們美好幸福生活才能世代相傳。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轉化的物質(礦物質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氣環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類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在當今世界,能源的發展,能源和環境,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

4.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實施辦法(2018修正)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能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以及有關節約能源(以下簡稱節能)活動,適用本實施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節能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組織編制和實施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年度節能計劃,建立節能工作協調機制,研究解決節能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全面部署、統籌推動節能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節能工作情況。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年度節能計劃,向本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下達節能目標。
本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下達的節能目標,以及各自的節能規劃或者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制定年度節能計劃,確定節能措施,並報下達節能目標的人民政府備案。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節能目標的完成情況和節能措施的落實情況作為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管理。對下一級人民政府的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告。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節能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節能綜合協調、組織擬定節能規劃和政策措施、實施節能監察和考核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商務等有關部門以及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相關領域的節能監督管理工作,並接受同級人民政府節能主管部門的指導。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技、教育、財政、統計、質監、工商、稅務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節能監督管理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節能監察體系,加強節能監察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節能咨詢、設計、評估、檢測、審計、認證等節能服務機構的發展,完善節能服務體系。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節能宣傳和教育,普及節能知識,增強全民節能意識,營造良好節能氛圍。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督促學校將節能知識納入教學計劃,開展節能教育實踐活動。
新聞媒體應當宣傳節能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節能知識,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第十條省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可以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嚴於強制性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地方節能標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節能產品認證、能源效率標識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節能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不符合質量標准節能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活動。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能源統計體系,完善能源統計指標,改進和規范能源統計方法,開展能源統計監測,加強能源統計數據審核,確保能源統計數據的真實、完整,並定期向社會公布能源消費和節能情況等信息。第十二條按國家規定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具體實施辦法由省級節能審查機關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制定。
按規定需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報告,並報請節能審查機關審查。第十三條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機關應當對項目節能報告進行審查並出具審查意見。第十四條對能源消費增量超過所在地能源消費控制目標、節能考核結果未完成和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後產能目標的地區,限制新上高耗能項目。第十五條未按照規定進行節能審查及節能審查未通過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及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政府投資項目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依法負責項目審批的機關不得批准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入生產、使用前,應當對其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驗收,未經節能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5. 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的內容

第一條
為貫徹國家對能源實行開發和節約並重的方針,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特製訂本條例。
第二條
城鄉一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機關、部隊、團體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氣、電力、焦炭、煤氣、蒸汽、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薪柴等。本條例所稱節約能源,是指通過技術進步、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和經濟結構合理化等途徑,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第四條
國務院建立節能工作辦公會議制度,研究和審查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規、計劃和改革措施,部署和協調節能工作任務。日常工作由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分工負責。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指定主要負責人主管節能工作,並可建立節能工作辦公會議制度。日常工作由節能管理機構負責。省、自治區、草轄市的重點耗能廳、局和地、市,應當有主要負責人主管節能工作,並明確相應的管理機構。地方和部門的節能管理機構,主要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准,制定本地區、本行業或者本部門的節能技術政策和規劃,組級指導節能的技術開發、技術改造,檢查、監督本地區、本行業或者本部門的企業和其他單位改進節能管理,統籌、協調完成節能工作任務。
第六條
年綜合耗能摺合標准煤1萬噸以上的企業(以下簡稱重點耗能企業),應當有主要負責人主管節能工作,並明確相應的管理機構。年耗能不足1萬噸的企業,由地方和部門參照上述規定並結合具體情況,做出規定企業的節能管理機構。主要負責本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規、標准以及地方、部門發布的有關節能的規定,制訂並組織實施本企業的節能技術措施,完善節能科學管理,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完成節能工作任務。
第七條
地方、部門、企業的節能工作,必須實行責任制。各級節能管理機構,應當配備有專業知識、有業務能力和熱心節能工作的幹部和技術人員。
第八條
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節能管理機構,同時是所轄地區或者所屬企業執行本條例的監督機關。地方和部門的節能管理機構,除履行本條例第五條規定的監督職責外,還可委託節能技術服務中心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對所轄地區或者所屬企業的生產、生活用能進行監測和檢查。 第九條
國家統計局應當建立健全能源統計體系。各級統計部門應當會同企業主管部門做好能源統計工作。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記錄和統計台帳。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國家有關統計工作的其他規定,定期向統計部門、節能管理機構和企業主管部門報送有關能源統計報表。
第十條
企業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國家有關計量工作的其他規定,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加強能源計量管理。
第十一條
國家標准局應當組織制訂各項能源基礎標准、能源管理標准和產品能耗標准。地方和部門應當根據國家標准結合具體情況,制訂地方和部門節能標准。企業應當認真執行各項節能標准。
第十二條
企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能源供應部門,根據國務院主管部門制訂的綜合能耗考核定額和單項消耗定額,定期對企業主要耗能產品制訂先進、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額,並認真進行考核。企業應當把各種能源消耗定額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機台,建立能源使用責任制度。
第十三條
企業應當進行能耗分析,並根據需要開展能量平衡工作。重點耗能企業應當實行綜合能耗考核和單項消耗考核制度。 第十四條
地方節能管理機構應當會同能源供應部門和企業主管部門,組織企業做好能源的供應和節約工作。根據企業能源管理的水平、產品能耗和綜合經濟效益的高低,擇優供應能源。對基本由國家分配能源的企業,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實行定量或者定額包干。節約的部分,歸企業留用。
第十五條
煤炭工業應當發展煤炭篩選和洗選加工,提高煤質,有計劃地實行對路供應。煤炭生產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分配計劃和企業供銷、運輸合同,組織煤炭的定質、定量供應。對冶金、電力,化工、建材行業的大型企業和鐵路機車用煤,實行對路供應,並逐步實行定點供應。城市燃料公司應當根據中小型企業的需要,供應動力配煤。
第十六條
煤炭供應實行按質論價的原則。對燃料用煤推行按發熱量計價的辦法。煤炭的計量,逐步推行按商品煤計量和標准煤折量的制度。
第十七條
嚴格執行計劃供電和計劃用電的制度。供用電雙方的權利義務范圍,按國務院主管部門制定的《全國供用電規則》執行。實行多種電價,並鼓勵企業在豐水的棄水期和用電負荷的低谷期用電。電價的計算方法,按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等部門《關於鼓勵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暫行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嚴格控制燒油。新開燒油戶,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確定以燒煤代燒油的企業,必須限制改造。對鍋爐和工業窯爐燃燒用的平價燃料油,依稅法規定,徵收燒油特別稅。
第十九條
嚴格控制柴油發電機組用油,除無電源地區的生產作業,邊境、牧區用電,以及醫院、廣播、郵電、科研等必須備用的電源機組外,對其他柴油發電機組不保證供油。
第二十條
石油供應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合理安排城鄉加油站的建設,減少成品油貯運中的損耗和浪費。 第二十一條
工業企業的建設,應當綜合考慮能源資源條件、地區能源產銷平衡和合理流向,實行合理布局。在缺能地區,除國家特別需要外,不得安排建設高耗能工業項目。除能源豐富或者交通不便地區.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經其委託的機關批准外,不得恢復和發展小高爐、小轉爐、小電爐、小軋機、小火電、小型有色金屬冶煉、電解等能耗高的生產。
第二十二條
在保證社會需要的前提下,應當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則,均衡、穩定、集中、協調地組織生產,避免能源損失浪費。
第二十四條
企業供熱系統的運行、管理和余熱利用,應當按國家標准局《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
禁止擅自擴大鍋爐容量。企業新增鍋爐或者改造鍋爐需要擴大蒸發量的,必須事先申報,經當地節能管理機構會同企業主管部門、勞動部門和燃料供應部門審核批准。
第二十六條
企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業的窯爐等級考核標准.對所屬企業的主要窯爐定期檢查評比,晉升等級。
第二十七條
嚴格限制土法煉焦。但因條件特殊可予保留的,應由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經其委託的機關批准。
第二十八條
電力部門應當合理建設和改造電網結構,提高供電能力,保證供電質量。應當採取合理利用水能和高效火電機組發電、加強電網經濟調度等措施,降低水耗和煤耗,節約燃料。企業供用電的技術要求,按國家標准局《評價企業合理用電技術導則》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
發展熱電聯產。熱用戶生產用汽量達到一定規模,並有常年穩定的熱負荷時,電力部門和地方應當按照「以熱定電」的原則,實行熱電聯產。鼓勵企業利用余熱、余壓發電。企業自備的熱電站以及地方建設的小型熱電站通過電網售電時,電力部門應當按國家規定實行扶植政策。
第三十條
在工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地經濟管理部門應當有計劃地組織熱處理、電鍍、鑄造、鍛造、制氧等專業化生產,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三十一條
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等企業放散的可燃氣體,應當積極回收,合理利用。煤礦以及附近地區的工業企業,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應當開展煤殲石綜合利用。在石煤、劣質煤、油母頁岩資源。豐富的地區,應當根據經濟效益的高低,綜合利用當地的低熱值燃料。 第三十二條
生活用煤應當逐步實現型煤化,大力推廣蜂窩煤。積極開發煙煤的無煙燃燒技術,擴大民用煤品種資源。
第三十三條
積極發展薪炭林,推廣省柴和節煤爐灶。有條件的地區應當積極開發和利用沼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能源。
第三十四條
利用多種氣源,發展城市煤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規劃,逐步提高城市氣化率。
第三十五條
建築物設計,在保證室內合理生活環境的前提下,應當採取妥善確定建築體形和朝向、改進圍護結構、選擇低耗能設施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等綜合措施,減少照明、採暖和製冷的能耗。
第三十六條
發展集中供熱。凡新建採暖住宅以及公共建築,應當統一規劃,採用集中供熱。對現有的分散供熱系統,必須積極採取措施,逐步淘汰低效鍋爐,實行集中供熱。建築物的採暖設施,應當根據經濟合理的原則,採用或者改為熱水採暖。
第三十七條
城鄉居民使用電、水和煤氣,應當裝表計量收費,取消包費制和無償轉供。 第三十八條
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項目,必須採用合理用能的先進工藝和設備,其能耗不應高於國內先進指標。有關部門在制定或者修訂本行業的設計規范、准則和規定時,必須有節能的具體要求。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必須有合理利用能源的專題論證。凡不符合設計規范、准則和規定中節能要求的工程項目,審批單位不予批准建設。
第三十九條
地方、部門和企業,應當根據行業節能技術政策,編制節能改造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主要耗能行業應當有計劃地建設一批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於推廣的節能示範項目。
第四十條
企業節能技術改造資金,主要從企業折舊基金和留用的生產基金中支出。主要產品能耗高於本行業平均水平的重點耗能企業,必須把節能列為企業技術改造的真點,優先納入計劃,安排資金。地方、部門掌握的折舊基金,每年應當提取一定比例,用於企業節能措施,其中能源調入地區和重點耗能部門提取的比例,不能少於本地區,本部門所掌握的折舊基金的20%。
第四十一條
對國家信貸計劃內的節能貸款,實行優惠利率,並可由有關主管部門按國家規定給予貼息;允許貸款企業在繳納所得稅前,以新增收益歸還。對社會效益較大而企業效益較小的節能基建撥款改貸款的項目,有關主管部門可按國家規定豁免部分或者全部本息。
對國家安排的節能基建項目,國家給予部分投資並鼓勵地方、部門和企業集資用於節能工程建設。節能工程建設應當採用招標、投標辦法。
第四十二條
重大節能項目,必須由節能管理機構同意的設計、咨詢單位進行技術經濟論證或者可行性研究。設計、咨詢單位應當依據合同的規定,對建設項目的技術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重大節能技術開發項目,應當納入國家重點科研計劃。地方和部門的節能管理機構,應當積極組織節能應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第四十四條
對節能效果顯著、社會需要量大的產品,經國務院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實行優質優價。經有關部門鑒定批準的節能新產品,按國務院批轉國家級委等部門《關於推進國營企業技術進步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在一定時期內免徵產品稅、增值稅。
第四十五條
引進國外工藝和設備,必須綜合考慮技術條件、經濟效益和能耗水平。節能效果好的優先引進,能耗高的限制引進。
第四十六條
企業技術改造所需引進的節能機器設備、測試儀器儀表等,按國家稅法規定,減免進口關稅和產品稅(或增值稅)。
第四十七條
國家公布淘汰的機電產品,製造企業必須按規定期限停止生產和銷售。企業使用國家已公布淘汰的機電產品和超過能耗標準的設備,必須按主管部門規定,限期停用或者更新改造,並禁止轉移他用。
第四十八條
地方和部門應當積極開發節能技術市場,實行技術有償轉讓。根據需要條件,可建立節能技術服務中心,對企業開展咨詢、信息服務和能源測試等項業務活動。 第四十九條
國家定期舉行節能先進單位的評選活動,對在節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予以獎勵。
第五十條
國家鼓勵人民群眾參加節能工作。對節約能源提出合理化建議的,由受益單位根據建議採納後的經濟效益。按國家規定對建議人予以獎勵;對浪費能源現象提出批評的,國家保障批評人的合法權利,禁止打擊報復。
第五十一條
國營工業、交通企業,凡符合本條例第九、十、十一、十二條規定要求,並經節能管理機構和其他有關部門批准,可按國家關於特定燃料,原材料節約獎勵的有關規定,提取節約能源獎金。
第五十二條
城市節水和水電發電節水的獎勵,由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和水電部分別擬定辦法,經審批後公布實施。
第五十三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單位和個人,情節較輕的由節能管理機構批評教育,情節較重的,分別不同情況,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理:
(一)對違反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逾期繼續燒油的企業,停止供油。停止供油的決定由主管壓縮燒油的機關做出,通知燃料供應部門執行。
(二)對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和二千七象的規定,恢復和發展能耗高的小高爐、小轉爐、小電爐、小軋機、小火電、小型有色金屬冶煉、電解等生產以及繼續保留土法煉焦的企業,由地方節能管理機構決定停供能源,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三)對違反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擅自擴大鍋爐容量的企業,由地方節能管理機構處以罰款;對擅自擴大的鍋爐容量,燃料供應部門不供應能源。
(四)對違反第四十七條規定,逾期繼續生產、銷售、使用、轉移他用該條所指機電產品和設備的企業,由銀行停發貸款,由地方節能管理機構決定停供能源和處以罰款。
(五)對違反上述有關條款的規定,造成嚴重浪費能源後果的企業,除進行上述處理外,節能管理機構還應當協助有關部門追究企業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單位和個人受到上述處罰後,並不兔除其對於本條例所規定的有關義務的繼續履行。
第五十四條
對企業超定額耗用的能源應當加價收費,加價費用不得推入成本和營業外支出。地方加價收入由地方節能管理機構統一掌握安排,用於節能措施。企業支付加價費用,並不免除其因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而應當承擔的繳納罰款的責任。 第五十五條
宣傳部門應當積極宣傳節能的方針、政策和科技知識,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刊物、講座等宣傳形式,提高全民對節能工作的認識和科學技術水平。
第五十六條
教育部門應當積極進行多層次節能人才的開發。大學和中等專業學校應當有計劃地培養高、中級能源管理人才。中、小學應當注意對青少年灌輸能源知識,培養節能意識。
第五十七條
企業主管節能工作的廠長、節能機構的管理人員以及有關操作工人,都應當有計劃地接受節能培訓。節能培訓的考核成績,應當作為職工全面考核的內容之一。 第五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部隊,可以根據本條例並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
第五十九條
本條例由國家經委負責解釋。
第六十條
本條例自1986年4月1日起施行。
自本條例生效之日起,《國務院關於壓縮各種鍋爐和工業窯爐燒油的指令》、《國務院關於節約用電的指令》、《國務院關於節約成品油的指令》、《國務院關於節約工業鍋爐用煤的指令》、《國務院關於發展煤炭洗選加工合理利用能源的指令》即行廢止。

6. 四川省農村能源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促進農村能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加強農村能源的建設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村能源,是指沼氣、秸稈、薪柴等生物質能和用於農村生產生活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非化石能源。

本條例所指農村能源產品,是指沼氣及其他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成型燃料等農村能源製成品和農村能源的開發利用節約所使用的設備、器材等。第三條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村能源開發利用節約、生產經營、技術服務、監督管理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開發利用節約農村能源應當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方針,遵循政府扶持、市場引導、群眾自願、社會參與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能源的行政主管部門,農村能源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能源建設、管理、服務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做好本行政區域內農村能源開發利用節約的組織、推廣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下列工作:

(一)貫徹執行農村能源開發利用節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組織開展農村能源資源調查與評價,編制農村能源發展規劃;

(三)指導、監督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的實施;

(四)組織開展農村能源科學技術普及、宣傳教育、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國內外技術合作與交流;

(五)組織開展農村能源技術、工藝、產品的試驗、示範、推廣;

(六)會同有關部門對農村能源技術推廣和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第二章扶持服務和開發利用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將農村能源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農村能源管理機構負責編制本行政區域農村能源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農村能源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應當與能源總體規劃以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和節能規劃相銜接,並與節能減排的總體要求相適應。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政策制定、資金扶持、項目安排、創新獎勵等方面支持農村能源的開發利用節約和服務體系建設。

鼓勵社會資金投資農村能源建設。鼓勵各種經濟主體及個人參與投資農村能源的開發利用節約。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農村能源發展規劃,重點支持下列地區開發利用農村能源:

(一)農村貧困地區;

(二)少數民族地區;

(三)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四)畜牧業發展重點區域。第十條列入國家和省農村能源發展規劃的、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農村能源開發利用節約和技術推廣,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享受優惠政策。第十一條利用沼氣發電、沼氣和秸稈氣集中供氣以及應用秸稈氣化、固化、碳化、液化技術的項目所購置的設備,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優惠扶持政策。農村居民住宅利用太陽能供水供熱或者購買使用省柴節能爐灶的,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優惠政策。第十二條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利用荒山、荒坡或者邊際土地發展能源作物,利用農作物秸稈、農業廢棄物等生產生物質能的支持力度。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納入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能源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能源公益性服務網路,並在具備條件的鄉、鎮設立農村能源服務站,在政策咨詢、規劃設計、技術指導、安全檢查、維修維護等方面為用戶提供服務。

鼓勵各種經濟主體及個人參與農村能源工程的經營和服務;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合作組織為用戶提供維修維護、技術指導、安全培訓等服務。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科研、教學、推廣、生產等單位研究開發農村能源新技術、新產品,對在農村能源開發利用節約工作中有重大創新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7. 四川省標准化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標准化工作的監督管理,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標准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准、組織實施標准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標准化工作的領導,將標准化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企業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省的標准化工作。
市、州、縣(區)人民政府和地區行政公署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標准化工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標准化工作。第二章標準的制定第六條制定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有利於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於合理利用國家資源和保護環境,有利於產品的通用互換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符合使用要求。第七條對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而又需要在全省范圍內統一的下列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四川省地方標准(含標准樣品的製作):
(一)食品、飲料、葯品、化肥、農葯、飼料等與人身、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產品質量、安全、衛生要求;
(二)信息、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的安全衛生和技術要求;
(三)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衛生要求;
(四)防偽技術及其產品的質量要求;
(五)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技術、服務質量要求;
(六)農業(含林業、牧業、牧業)產品品種、規格、質量、等級及其生產、管理技術要求;
(七)其他應當制定地方標準的技術要求。
公布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後,該項地方標准即行廢止。第八條四川省地方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和推薦性標准。
下列標准屬於強制性標准:
(一)食品、飲料、葯品、化肥、農葯飲料等與人身、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產品質量安全、衛生標准;
(二)節約能源、節約資源以及污染物排放和環境質量標准;
(三)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衛生標准;
(四)農業種子、種苗、種畜、種禽、煙葉標准;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強制執行的地方標准。
強制性標准以外的標準是推薦性標准。第九條四川省地方標准由省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組織制定,統一審批、編號、發布,統一印製,並報國務院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地方標準的審查工作可以委託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組織進行。
法律對地方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條產品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標準的,企業應當制定本企業的產品標准,作為組織生產和銷售的依據。企業產品標准應按《四川省企業產品標准備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申報備案。第十一條地方標准和企業產品標准實施後,其標准制定者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要,適時進行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3年。地方標准和企業產品標准復審後,應重新備案。第三章標準的實施第十二條下列標准必須實施:
(一)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中的強制性標准;
(二)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必須執行的推薦性標准;
(三)已備案的企業產品標准。
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第十三條出口產品的技術要求由合同雙方約定。出口產品在國內銷售時;屬於強制性標准管理范圍的,必須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要求。第十四條研製新產品、改進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應當符合標准化要求。第十五條組織生產、檢驗應當按產品所執行的標准進行。
生產的產品,應當在產品、包裝物或說明書上標注所執行的標准。
產品標簽、標志和使用說明等標識內容及編碼和信息類標志及其使用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第十六條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視為無標准生產:
(一)沒有產品標準的;
(二)產品標准未按規定備案和登記的;
(三)不執行強制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標準的;
(四)執行廢止標準的;
(五)執行的標准內容不完整,不能全面准確判定產品質量的;
(六)不按標准組織生產、檢驗的。

8.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實施辦法》的決定(2018)

一、將第十二條修改為:「按國家規定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具體實施辦法由省級節能審查機關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制定。
按規定需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報告,並報請節能審查機關審查。」二、將第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機關應當對項目節能報告進行審查並出具審查意見」;刪除第二款。三、刪除第十五條。四、將第十六條修改為:「未按照規定進行節能審查及節能審查未通過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及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政府投資項目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依法負責項目審批的機關不得批准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入生產、使用前,應當對其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驗收,未經節能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五、將第四十二條修改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違反本實施辦法,未按照規定進行節能審查、節能審查未通過、未經節能驗收、節能驗收不合格或者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項目節能審查機關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產性項目,由節能審查機關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並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負責審批政府投資項目的機關違反本辦法規定,對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予以批准建設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此外,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實施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

9. 國家頒布的節約能源的法律、標准、規范和規定,有哪些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幾乎各個領域都有涉及的。
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建專築法、建設工屬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管理規定、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二、三批)、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通知、國務院關於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家發改委關於印發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的通知、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太陽能熱利用國家標准目錄、節水型城市考核標准、旅遊旅館建築熱工與空氣調節節能設計標准等等。

10. 安全生產

第一條 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護從業人員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條例。

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傷害的生產安全事故,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安全生產工作依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其他從業人員對安全生產負崗位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准、規范、作業規程以及安全技術措施等相關規定。

第五條 安全生產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對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工作綜合監督管理的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組織領導和綜合監督管理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各自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安全生產實行分級監督管理,其職責劃分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確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對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照本條例規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搶險救援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以及舉報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重大安全隱患的有功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專職從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人員建立必要的激勵保障機制。

第二章 安全生產職責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是:

(一)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組織、督促、支持各有關部門、單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保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二)將安全生產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指標體系,實施安全生產綜合目標管理、考核;

(三)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識;

(四)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財政對公共設施安全、隱患治理的投入,制定和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指揮體系;

(五)法律、法規和上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組織制定、完善安全生產標准、規范,組織、指導、協調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二)指導、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具體實施安全生產綜合目標管理和考核工作;

(三)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組織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四)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本條例的規定,對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實施行政許可和監督管理;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法對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實施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標准、規范;

(二)督促、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三)實施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與生產、施工同時計劃、布置和落實;

(四)組織、指導排查事故隱患並督促整治;

(五)協助生產安全事故調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後工作,落實事故處理的有關決定;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

第十一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備必要的人員具體從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並根據本條例分級管理的原則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鄉鎮、街道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檢查:

(一)宣傳、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執行和督促落實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作出的安全生產決定;

(三)對行政區域內的公共設施安全隱患組織排查,提出整治意見,並協助落實;

(四)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行糾正;緊急情況下,可以責令生產經營單位暫停作業;

(五)按本條例規定接受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委託按簡易程序實施行政處罰;

(六)對重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重大隱患及時向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

(七)協助上級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處置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

第十二條 工會依法維護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合法權益,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

(一)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措施,改善安全生產條件;

(二)對安全生產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對侵犯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益的行為提出解決建議或者要求糾正;

(四)參與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第十三條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協助做好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和事故善後處理工作,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事故應當及時向當地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章 安全生產保障

第一節 基本安全保障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生產職責:

(一)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二)建立健全和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三)依法建立適應安全生產工作需要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四)按規定足額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五)配合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每季度至少組織督促、檢查一次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六)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完善應急救援條件,開展應急救援演練,並按規定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有關部門備案;

(七)及時、如實按規定報告生產安全事故,落實生產安全事故處理的有關工作;

(八)實行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定期公布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認真聽取和積極採納工會、職工關於安全生產的合理化建議和要求。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積極採用先進的工藝裝備,利用有效的管理技術和手段,加強生產經營活動過程的監測監控,及時制止不安全行為和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生產經營活動安全。

第十六條 建立礦山、危險化學品、建設施工、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的制度。安全生產費用由生產經營單位按規定提取,專戶儲存,專項用於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實際發生的費用列入生產經營成本。具體管理辦法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省財政、稅務等部門制定。

對礦山、交通運輸、建設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用於事故發生後搶險救援、調查處理等所需費用的補充。風險抵押金收繳及管理辦法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財政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

第十七條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其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查手續。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的,不得辦理行政許可,不得開工建設;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十八條 居民區、學校及其他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距離范圍內不得新建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場所及設施。

在下列區域內不得新建居民區、學校及其他公眾聚集的場所:

(一)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區域安全距離內;

(二)重大危險源可能危及的區域;

(三)礦區塌陷可能危及的區域;

(四)尾礦庫(含固體廢棄物堆場)可能危及的區域;

(五)燃油和燃氣長輸管道安全距離內;

(六)電力設施保護區域內;

(七)其他危險區域內。

第十九條 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及其監督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建設單位不得違反有關規定和程序擅自要求施工單位變更施工設計、縮短工期或者直接指揮施工人員,影響安全生產。

工程監理單位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或者停止施工,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第二十條 礦山、建設施工單位,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單位,道路和水上客貨運輸經營單位等危險性較大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單獨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並配備與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相適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定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並按照3‰的標准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不少於2人;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或者職業安全經理人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屬單位的,其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分別獨立設置和配備。

第二十一條 危險性較大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依照國家和省的規定進行培訓考核,取得統一的安全合格證書後,方可任職。

前款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依照國家和省的規定進行培訓考核,取得統一的安全生產培訓證書。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照國家和省的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建立規范的從業人員培訓教育檔案,未經教育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由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機構進行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並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後,持證上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資格證書的頒發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安全生產培訓機構應當具備國家和省規定的條件,並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

特種作業培訓機構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規定條件進行資質認定,未經認定的培訓機構不得開展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特種作業培訓機構不得設立分支機構,不得將資質范圍內的培訓項目委託給其他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培訓單位,不得接受其他未經認定的培訓單位掛靠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不得超越培訓資質范圍開展特種作業培訓,不得違規代辦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件。

特種作業培訓機構應當嚴格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大綱的要求開展培訓工作,保證培訓內容、時間和質量,並建立規范的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檔案。

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承包租賃活動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將生產經營的項目及有關業務轉交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或個人,不得將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場所、設備、設施出租給他人使用,生產經營單位也不得租賃使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場所、設備、設施。

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交叉作業,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其業主單位或總承包單位應當派出或指定其中某一生產經營單位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指導和協調。

發包方、出租方不得與承包方、承租方簽訂減輕或者免除因生產安全事故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的合同或者協議。

第二十四條 建設施工單位必須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礦山企業必須為井下作業人員依法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鼓勵建設施工單位、礦山企業參加僱主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鼓勵道路和水上運輸、高處懸掛作業、其他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炸物品等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參加僱主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和為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鼓勵有公眾聚集的經營場所的生產經營單位參加火災保險和公眾責任保險。

第二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障從業人員依法享有的安全生產權利,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者在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採取緊急撤離措施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從業人員應當履行安全生產義務,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具備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遵守安全生產規定。

第二節 公共場所和生產作業場所安全與個人防護

第二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安全設施的建設、完善與隱患整治,組織有關部門定期排查公共設施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有關部門、單位限期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本行政區域內重大隱患和重大危險源檔案,對發現的重特大事故隱患,應當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整治,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第二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整治負責,對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治或者確有現實危險的事故隱患,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確保安全。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並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第二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設施、設備及其四周,設置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第二十九條 生產企業和商場、賓館、餐飲、娛樂、學校、醫院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應當符合緊急疏散的要求,其指示標志應當醒目,商住樓經營部分與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應當分開設置。禁止將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安全出口佔用和設置隔離欄。

餐飲場所應當採用安全可靠的管道輸送燃料,避免分散使用壓力罐裝燃料作為烹飪熱源,集中放置的壓力罐裝燃料應當保持安全距離,設置符合安全要求的隔離防護設施。

第三十條 生產經營場所內可能引起人身傷害的坑、洞、井、溝、池應當設置蓋板或者圍欄;原材料、成品、器材、設備、廢料應當合理堆放,不得妨礙操作、通行和裝卸;廢料應當及時清除;對可能導致毗鄰建築物、構築物、特殊設施損害的生產施工作業,應當採取專項防護措施;在城市規劃區的建設工程,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圍擋。

第三十一條 生產、施工、經營場所的人行道和車行道應當合理布局、暢通無阻,並設置限速標志。道路和軌道交叉處應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信號裝置或者落桿。各種便橋應當牢固安全,並具備防滑措施,危險處應當設扶手、欄桿。場內運輸機動車輛不得超速、超載行駛或者人貨混載。

第三十二條 高低溫作業、粉塵及有毒有害氣體作業、放射性作業等可能造成職業危害的場所應當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技術、工藝、原材料,並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規定的個人防護用品。

有易燃、易爆氣體和粉塵的作業場所,應當使用防爆型電氣設備或者採取有效的防爆技術措施。

第三十三條 建築、橋梁、船舶安裝、拆除施工以及外牆清洗等高空作業,應當按規定採取由專業人員搭建腳手架,鋪設安全網等防護措施。

因大風、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氣象條件危及生產、施工、經營場所安全的,應當停止作業;因特殊情況確需作業的,應當採取保證安全的專門措施。

第三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免費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用具,並教育、督促從業人員正確佩戴、使用。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現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勞動防護用品、用具。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應當遵守下列安全生產防護規定:

(一)進入生產經營現場按規定正確佩戴防護帽,穿防護服裝;

(二)從事有可能被轉動機械絞輾傷害的作業,不得穿裙裝、戴手套、戴圍巾、留長發,佩飾物不得懸露;

(三)從事對眼睛有傷害的作業應當戴護目鏡或者防護面罩;

(四)進入施工現場或者有可能發生物體打擊的場所應當佩戴安全帽,從事高空作業應當系安全帶和保險繩;

(五)從事電氣作業應當穿戴絕緣防護用品,從事高壓帶電作業應當穿戴屏蔽服;

(六)進入有易燃、易爆物品的作業場所,應當穿著防靜電服裝,嚴禁使用任何火源;

(七)水上作業應當使用救生衣或者救生器具;煤礦等井下作業應當攜帶自救器和礦燈,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

(八)其他有關安全生產防護規定。

檢查、參觀、實習等其他人員進入生產作業現場應當遵守前款規定。任何個人不得違反規定擅自進入有安全防護、警示標志的生產施工場所。生產經營單位有權拒絕無關人員進入生產施工場所。

第三十五條 從事起重、爆破、登高架設、基坑開挖、邊坡砌築、鑽探等危險作業應當事先制定安全措施,並由生產經營單位安排專人現場監護,確保遵守操作安全規程和落實安全措施。

危險作業目錄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確定並發布。

第三節 設備設施安全保障

第三十六條 安全設備、系統和裝置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生產性設備應當配置相應的安全附件或者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後方能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安全系統的設備和裝置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按規定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應當做好記錄,並由有關責任人員簽字。

第三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場內機動車輛、船舶和其他機械應當按規定檢測檢驗合格,生產經營單位對其安全性和安全作業秩序負責。

第三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機械設備使用、檢查、維修、保養制度,不得超溫、超壓、超負荷和帶故障運行機械設備。

各種動力機械的轉動、傳動部位,壓力機械的施壓部位,切削機械的切削部位和其他機械對人體有傷害危險的部位,應當設置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

第三十九條 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當按照技術標准採取安全保護措施。可能造成人身觸電事故的電氣設備和設施,應當按國家規定採用安全電壓或者裝設漏電防護裝置。

第四節 防火防爆和塵毒防治

第四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規定對爆炸性物質進行檢測和檢查。爆炸性物質在空氣中或者介質中的混合濃度、儲存量、儲存和使用方式,應當符合有關安全標准和規定。

第四十一條 可燃構件、易燃物品與明火或者火花散發地點的距離,生產、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廠、車間、倉庫、建築物、構築物相互之間的距離,應當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規定。已經建成的建築設施之間不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距離要求的,由後建單位負責遷建。

第四十二條 高層建築物、構築物,安放重要設備、儀器、裝置的建築物,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場所和其他露天堆放高大設備的場所,應當安裝避雷裝置。

第四十三條 有爆破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規定的爆破規定與作業規程,建立健全爆破器材的保管、領取、使用、回收、銷毀和雷管編碼管理制度。

第四十四條 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備、設施,並按照國家標准和有關規定進行監控、維護、保養,保證其符合安全運行要求。

第四十五條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儲存、經營和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區域應當具備可靠的消防措施,並按國家標准設置醒目的、能區分類別的安全色標和警示標志。在上述區域動火,應當採取安全措施和履行相關手續後,方能在專人監護下進行。以燃氣作燃料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防護站或者配備防護人員。

第四十六條 易燃易爆物品的包裝、運輸、儲存應當有符合規定的醒目標志,包裝應當嚴密封實,輕裝輕卸。化學性質互相抵觸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禁止混裝。性質互相抵觸的爆破器材應當按規定分開儲存,嚴禁混存混放。

生產、使用、儲存和運輸易燃易爆等物品的設備、容器、管道應當保持完好並採取防靜電等措施,防止泄漏、燃燒、爆炸。

第四十七條 生產、經營和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應當設置和配備防護裝置和救護用具,採取有效安全措施防止毒害物質泄漏。生產、使用、儲存、運輸劇毒物品,應當採取嚴格的安全和防毒救護措施。

第四十八條 放散粉塵和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場所,應當採取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式或者濕式作業,並結合工藝採取通風除塵,降低毒害和凈化處理措施。有毒作業中可用無毒或者低毒原料的,應當以無毒、低毒原料代替有毒、高毒原料。有放射性、高頻電磁波等對人體可能造成危害的勞動場所,應當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不得將塵毒危害和其他有害作業轉移給沒有防護設施的單位或者個人。

第四十九條對塵毒防治設施應當定期維護、檢修,保證其完好有效。塵毒防治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或者棄置,應當對其運行情況和塵毒濃度進行定期檢測,並向職工公布檢測結果。

第五十條 學校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學校內不得從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具有危險危害性質的生產經營活動。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學生參加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物品的勞動或者其他危險性勞動。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行業或者專業監督管理,並將行業或者專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重大事項和有關工作及時向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通報。縣級以上勞動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將工傷認定處理結果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五十二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明確負責本轄區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的工作職責,明確一名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報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熱點內容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
疫情期間法院問題 發布:2025-01-24 03:23:32 瀏覽:955
經濟法押題試卷 發布:2025-01-24 03:03:22 瀏覽:24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